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6

合集下载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1.纺织材料的概念与范畴纺织材料:包括纺织加工用的各种纤维原料和以纺织纤维加工成的各种产品。

服用纺织品:衣服、鞋、帽、纱巾家用纺织品:被、床单、桌布、坐垫产业用纺织品:绳索、缆绳、帐篷、炮衣复合材料:轮胎、飞机壳体、风力发电设备的桨叶、土工布、防弹衣、火箭整流罩和喷火喉管、海水淡化滤材2.纺织材料的分类(1)纺织纤维textile fibers概念:截面呈圆形或各种异形的、横向尺寸较细、长度比细度大许多倍的、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可挠曲的)细长物体。

按材料类别分为:有机、无机纤维按材料来源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或形成的,适用于纺织用的纤维。

化学纤维:是指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

化学纤维又可分为再生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再生制成的纤维。

合成纤维:由低分子物质经化学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再经纺丝加工而成的纤维。

二、聚集态结构1.对于纤维聚集态的形式,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两相结构”模型,即认为纤维中存在明显边界的晶区与非晶区,大分子可以穿越几个晶区与非晶区,晶区的尺寸很小,为10nm数量级,分子链在晶区规则排列,在非晶区完全无序堆砌。

这种模型成为缨状微胞模型。

从晶区到非晶区是否存在逐步转化的过渡区,尚有不同解释2.Hearle教授提出的缨状原纤结构模型,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并与纤维的原纤结构形成很好的对应。

3.Kellel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折叠链片晶假说,并认为,线性高分子链可达几百到几千纳米,具很大表面能,极易在一定条件下自发折叠,形成片状晶体。

4.依照片晶理论及事实,人们认为片晶就如同缨状微胞结构中的微胞,伸出的分子就像缨状分子,再进入其他片晶的为“缚结分子”,是纤维产生强度的主机制。

1、结晶态结构(1)结晶态: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状态。

结晶区: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区域。

纺织材料学期末复习

纺织材料学期末复习

棉的丝光处理:1、棉的丝光是在有张力或无张力(针织物)的条件下,将棉织品用烧碱或液氮溶液处理,并清洗、中和的加工过程。

2、丝光处理主要是通过碱液对棉纤维的溶胀作用使纤维变圆,纤维的内层次结构更为明显,从而产生丝一样的光泽。

丝光棉纤维的天然转曲由80%减至14.5%,纤维间抱合力减小;截面从腰圆形变为近椭圆形;如此,细胞壁变厚,表面光滑,光泽增强;结晶度减少(70%减至50%),染色性、吸湿性增强;原纤的取向度提高、结构不匀减少,但强度和伸长变化不明显。

纤维的鉴别1、手感目测法棉:较短、柔软、有杂质;毛偏黄、有弹性、带有卷曲麻:粗硬,有些带有淡黄绿色丝:长丝,光泽好、伸直、无卷曲(绢丝虽然短但也有此特征)化学纤维:大多呈白色,可以根据色泽区分有光、半光和无光化纤,根据长度区分长丝和短纤。

仿棉、毛的短纤:虽然色白、有卷曲,但无杂质、无转曲,长度均匀性好。

(化纤与蚕丝的对应区需借助燃烧闻味的方法进行。

)2、燃烧法3、显微镜法4、化学溶解法对于单一成分的纤维,鉴别时将少量被鉴别纤维放入试管中,滴加某种溶剂,摇动试管,观察纤维在溶液中溶解情况,如溶解S、部分溶解PS、不溶解I等。

R:常温5min B:煮沸3min5、着色法纱线的分类1、纱:亦称单纱,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使短纤维沿轴向排列并加捻而成。

2、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和并加捻成的股线;股线再合并并加捻为复捻股线。

3、花式线:由芯纱、饰纱和固纱加捻组合而成,具有各种不同特殊性能和外观的为~4、空气变形纱:将稍有捻度的长丝束超喂送入高压喷气头,由于射流的冲击,丝束中纤维紊乱生成大小不同的环圈,被丝束捻回夹持于丝束中得到~5、网络丝:丝束在垂直气流撞击下,分散成单丝,按一定间距交络缠结,形成较为蓬松的~6、膨体纱:将两种不同收缩率的纤维纺成纱线,放在蒸汽或热空气或沸水中,高收缩率纤维遇热收缩,将低收缩率纤维拉弯,整个纱线成蓬松状,如腈纶膨体纱。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一、纱线的细度指标直接指标(直径d)、间接指标(特克斯、纤度)1、特克斯tex N (俗称号数、tex )ISO 采用的纱线细度指标,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中长化纤纱线等。

纺织材料学知识整理

纺织材料学知识整理

1.白棉:正常成熟,正常吐絮的棉花,不管原棉的色泽呈洁白、乳白或淡黄色,都称白棉。

2.保温性:织物保持被包覆热体温度的程度。

3.比强度:每特或每旦纤维所具有的强力。

4.比热:质量为1克的纺织材料温度变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5.玻璃化温度T g: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二级转变温度)6.差别化纤维(27p):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7.长丝:不经过切断工序的连续丝条。

8.超极细旦丝:单丝线密度在0.11dtex(0.1旦)以下的纤维。

9.超细旦丝:单丝线密度范围为0.33dtex(0.3旦)~0.55dtex(0.5旦)的丝。

10.超细纤维(28p):细度小于0.9dtex的纤维。

11.初始模量:指纤维材料负荷—伸长曲线上初始一段直线部分的应力应变比值。

物理意义:反映了材料在受拉伸力很小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12.串晶结构([3]8p):以伸展链构成的原纤晶体与折叠链形成的片晶组合形成的结晶形式,通常称为“羊肉串”结晶。

13.疵点:指由于生长发育不良和轧棉加工不良形成的存在于纤维本身外观的病疵。

14.大分子柔曲性:线性大分子,如果主链上的原子键弹性好,侧基少,主链四周的侧基比较均衡,侧基之间的结合力小,从而使链节容易绕主链键旋转,大分子伸直、弯曲容易,反之链节不易弯曲或伸直,这种特征叫做大分子柔曲性。

15.单基:组成高聚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16.单纱强度(P tex):单位细度的强力。

17.单体:聚合度n=1时的单基。

18.导热系数:材料厚度为1m,表面之间温差为1℃,1h通过1m2材料所传导的热量焦耳数。

19.短纤维:纺丝后加工中切断成各种长度规格的纤维。

20.断裂比功:单位体积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断裂功。

21.断裂长度L p(km):当纤维的自重等于其断裂强度时的长度。

22.断裂功:纤维或纱线拉伸至断裂时外力对它所做的功。

23.断裂强力:将纤维或纱线拉伸至断裂时所需的力。

纺织材料 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 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考试题名词解释:1、羊毛缩绒性:在湿热或化学试剂条件下,羊毛纤维或织物鳞片会张开,如同时加以反复摩擦挤压,由于定向摩擦效应,使纤维保持指根性运动,纤维纠缠按一定方向慢慢蠕动。

羊毛纤维啮合成毡,羊毛织物收缩紧密,这一性质成为羊毛的缩绒性。

2、差别化纤维:一般经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纤维有显著不同,取得仿生的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

这类对常规纤维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称为差别化纤维。

3、超细纤维:单丝线密度较小的纤维,又称微细纤维。

根据线密度范围可分为细特纤维和超细特纤维。

细特纤维抗弯刚度小,制得的织物细腻、柔软、悬垂性好,纤维比表面积大,吸湿好,染色时有减浅效应,光泽柔和。

4、高收缩纤维:沸水收缩率高于15%的化学纤维。

根据其热收缩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风格及性能的产品。

如热收缩率在15%-25%的高收缩涤纶,可用于织制各种绉类、凸凹、提花织物。

5、吸湿滞后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

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计算题: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解:N dtex ÷Nt=10 ⇒ N t= N dtex÷10=1.45÷10=0.145 (特)N t ×Nm=1000⇒ N m= 1000÷N t=1000÷0.145=6896.55(公支)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29.8929.89100-=12%G 公=G实⨯实公WW++100100=2000⨯1210013100++=2017.86(kg)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纺织材料学_复习材料

纺织材料学_复习材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材料1. 写出部分纤维的单基结构式:p8-9表: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

2. 纤维的细度指标(定义、公式)直接法:用直径、投影宽度、截面积、周长、比表面积;间接法:用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表示。

(1)线密度 特克斯 Nt (tex )——国际标准单位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 ——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Ntex ↑,纤维越粗 。

(2)纤度 旦尼尔(旦数)Nd (denier )——绢丝,化纤常用指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 ——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Nd ↑,纤维越粗.(3)公制支数 Nm——常用于棉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重量(克)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Gk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g )L ——纤维长度(m )同品种纤维, Nm ↑,纤维越细.4.吸湿滞后现象:在同一空气条件下,纺织材料吸湿平衡回潮率比放湿平衡回潮率小的现象(或叫吸湿保守性,吸湿滞后现象)。

L 1000k t G N =LG N k dt 10000=dt k D 109L 9000G N N ==dt k m 10000L N G N ==纤维实际平衡回潮率与纤维在放湿或吸湿前的历史有关。

一般提的平衡回潮率指吸湿平衡回潮率。

产生滞后的原因:吸湿时纤维内部氢键打开,纤维间作用力被破坏,微结构单元距离被拉开。

在此基础上,当蒸汽压减少纤维进行放湿时,(1)水分子已经和较多极性基团结合,要离开必需赋予更多能量;(2)放湿时内部微孔单元已经变大,不可能完全回复到原来状态,导致纤维可以保持更多的水分。

所以纤维放湿平衡回潮率会比吸湿平衡回潮率高。

5.温度对吸湿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空气温度提高,平衡回潮率下降;(水分子及大分子热动能增大;蒸汽压力提高)在高湿高温情况下,纤维因热膨胀,导致内部空隙增多,平衡回潮率略有增加。

纺织材料知识点总结归纳

纺织材料知识点总结归纳

纺织材料知识点总结归纳纺织材料是指用于纺织品生产的原材料,包括纤维、纱线和面料。

纺织材料的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本文将对纺织材料的种类、特性、用途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纤维1. 纤维的定义:纤维是指长度远大于直径的细长物质,可以天然存在,也可以人工造成。

纤维的长度一般在1mm以上,直径一般在10微米以下。

2. 纤维的分类:(1)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如棉、麻、竹等)、动物纤维(如羊毛、丝绸等)和矿物纤维(如石棉等)。

(2)化学纤维:包括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等)、半合成纤维(如莱卡等)和再生纤维(如人造棉、人造丝等)。

3. 纤维的特性:纤维具有柔软性、强度、吸湿性、透气性等特点。

不同纤维的特性有所差异,而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各有其优势和劣势。

4. 纤维的应用:纤维广泛用于纺织品、服装、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领域。

不同纤维适用于不同领域,根据其特性来选择纤维材料。

二、纱线1. 纱线的定义:纱线是由纤维经过纺纱、捻合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连续细线,用于织造纺织品。

纱线可以分为粗纱、细纱、精纺纱等不同种类。

2. 纱线的分类:根据原料不同,纱线可分为棉纱、毛纱、涤纶纱等;根据工艺不同,纱线可分为纺纱、捻合纱、绞合纱等。

3. 纱线的特性:不同种类的纱线具有不同的拉伸强度、柔软度、弹性等特点。

纱线的细细度、对扭度、捻度等参数也会影响其性能。

4. 纱线的应用:纱线主要用于纺织品的织造和编织,也可以用于手工编织、机织面料等领域。

选择合适的纱线对于纺织品的质量和外观具有重要影响。

三、面料1. 面料的定义:面料是指由纱线经过织造、印染等加工而成的布料,用于制作衣服、服装、家居饰品等。

面料有各种不同的纹理、色彩和手感,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2. 面料的分类:根据原料不同,面料可分为棉布、涤纶布、羊毛布等;根据纹理不同,面料可分为机织布、针织布、非织造布等。

3. 面料的特性:面料具有透气性、耐磨性、抗皱性、色牢度等特点,不同的面料根据纺织结构和加工工艺会有所差异。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纤维的物理性能(吸湿性、拉伸力学性能、耐热性和导热性、光泽)一、光泽影响纤维光泽的因素:1、纤维层状结构对光泽的影响在纤维体内,层状结构使纤维体内光的折射率产生差异。

当光照射到具有层状结构的纤维上时,经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所有从纤维内部各个层面上产生的反射光,部分被纤维吸收,部分仍折回到纤维表面而射出纤维体。

多层反射作用使到达纤维表面的反射光产生叠加,不同波长光还会产生干涉作用,使纤维呈现较强的光泽而不耀眼。

2、纤维纵向形态对光泽的影响纤维沿纵向的表面形态结构对光泽有重要的影响,纤维纵向表面平滑一致,则漫反射少,纤维表现出较强的光泽。

没有卷曲长丝的化学纤维,镜面反射较多使得光泽较强;丝光处理后的棉纤维,纤维膨胀使天然卷曲消失,纵向表面较为平滑,光泽较强;粗羊毛鳞片较稀疏,紧贴毛干,表面较为光滑,光泽较强。

细羊毛鳞片稠密,毛干贴紧程度较差,光泽较柔和。

若羊毛鳞片受损伤,光泽就会变得暗淡。

3、纤维横截面形状对光泽的影响对圆形截面纤维,进入纤维的光线可在纤维内部反射面上产生透射和反射。

平行光束照射时,透射光会形成聚焦,形成极光点或线,称为“极光”效应。

对三角形截面纤维,照射在纤维上的光线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效果,进入纤维内部的光线,会产生镜面反射和平行的透射,像棱柱晶体一样转动或不同视角观察,产生光泽暗淡相间的现象,称为“闪光”效应。

获得具有不同光泽度纤维的措施:清除极光、呆板和刺眼现象,采取添加消光剂;实现光泽的层次感、柔和性和细腻闪烁化,采取仿生。

如天然纤维的原纤结构,能增加散射和多次反射与透射,达到柔和、细腻和微闪烁作用;天然纤维原纤的层状排列结构,能增加多层次的折射与反射,达到层次感和柔和作用。

二、吸湿性影响纤维吸湿性的因素:(1)、纤维内在因素1、亲水基团的作用:纤维分子中,亲水基团的多少和亲水性的强弱能影响其吸湿能力的大小。

数量越多,极性越强,纤维的吸湿能力越高。

(论述题增添如下:各种基团对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吸水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如羟基、酰胺基、羧基、氨基等,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很大,能与水分子形成化学结合水。

纺材.复习材料

纺材.复习材料

纺材.复习材料1.纤维在纺织领域如何分类?天然纤维(植物纤维,矿物纤维,蛋白质纤维)化学纤维{再生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再生淀粉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2.羊毛的卷曲是怎样形成的?棉的卷曲是怎样形成的?由于正,副皮质的结构差异,导致一刚一柔,一所一展,是羊毛整体外观形态呈弯曲状的主要原因。

正皮质位于弯曲的外侧;副皮质位于弯曲的内侧。

又因为这种双边分布在羊毛纤维的轴向时发生螺旋的,因此形成了羊毛的卷曲。

棉纤维大分子聚合度为6000-15000,分子量为百万数量级,其氧六环结构是固定的,但六环之间的夹角可以改变,所以分子再无外力作用的非晶区中,可呈自由弯曲状态3.吸湿对纤维或纱线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1)吸湿对纤维重量和密度的影响纤维材料的重量随着水分两个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

纤维密度随回潮率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特征。

(2)吸湿对纤维体积的影响纤维吸湿后体积膨胀,其横向膨胀大而纵向膨胀小。

(3)吸湿对纤维力学性质的影响纤维吸湿后其力学性质如强力,模量,伸长,弹性,刚度等随之变化。

一般纤维,随着回潮率的增大,其强力,模量,弹性和刚度下降,伸长增加(4)吸湿对电学性能的影响纤维材料的吸湿会是纤维的导电性增强,介电常数变大,抗静电性能增强(5)吸湿对热学性能的影响纤维吸湿释放出热量4.纤维吸湿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纤维大分子中处于自由状态的亲水基团多少和亲水性的强弱,纤维无序区的大小,纤维内孔径的多少和大小,纤维的比表面积的大小,以及纤维伴生物的性质和含量等5.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行为?蠕变现象:应力不变,形变逐渐增加应力松弛现象:形变固定,应力逐渐降低6.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断裂机理,过程纤维开始受力时其变形主要是纤维大分子链本身的拉伸,即链长链角的变形。

拉伸曲线接近直线,基本符合胡克定律。

当外力进一步增加,无定形区中大分子链克服分子键间次价键力而进一步伸展和取向,这时一部分大分子链伸直,紧张的可能被拉断,也有可能从不规则的结晶部分中抽拔出来。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纺织材料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涉及纤维、纺纱、织造、印染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学习纺织材料学的同学来说,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协助其快速、高效地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一、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纺织品的基本构成部分,掌握纤维的特性,对于深入理解纺织材料学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纤维材料时,需要了解常见的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等,并掌握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制作工艺等知识。

常见的纤维材料有棉、麻、羊毛、丝、涤纶、尼龙等。

二、纺纱技术纺纱技术是将纤维材料转变为纱线的过程,也是纺织品生产的第一步。

学习纺纱技术时,需要掌握纱线的基本性质和特性,了解常见的纱线品种、纺纱工艺、纺纱机械等知识。

常见的纱线有棉纱、毛纺、丝线、涤纶线等。

三、织造技术织造技术是将纱线编织成织物的过程,是纺织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学习织造技术时,需要了解常见的织物品种、织造工艺、织造机械等知识,并掌握织物的结构和特性。

常见的织物有平织物、斜纹布、提花织物、针织物等。

四、印染技术印染技术是对织物进行染色、印花、整理等处理的过程,可以使织物具有更多的花样和色彩。

学习印染技术时,需要了解常见的染料、印花技术、整理工艺等知识,并掌握印染后织物的性能和质量。

常见的染料有天然染料、化学染料、荧光染料等。

对于纺织材料学的学习和复习,还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掌握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和市场需求。

同时,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资源,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料,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学习。

总之,纺织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多维度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掌握纤维材料、纺纱技术、织造技术、印染技术等知识,以及对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把握,才能在纺织行业有所作为。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以全面性和实用性为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

纺织材料学知识点总结

纺织材料学知识点总结

纺织材料学知识点总结纺织材料学是一门研究纺织纤维、纺织品及其加工技术的学科。

纺织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工业用品等领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纺织材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纺织原料的性质、加工工艺、品质检测、纺织设计等知识,以便在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纺织材料的分类纺织材料根据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合成纤维三类。

1. 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羊毛等,是以植物和动物为原料的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舒适性。

其中,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适合用于制作夏季服装;麻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抗菌性,适合用于制作夏季服装、工作服等;丝绸具有良好的光泽和手感,适合制作高档服装;羊毛具有较好的保暖性,适合制作冬季服装等。

2. 化学纤维:如尼龙、聚酯、锦纶等,是通过化学方法从天然原料中提取的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其中,尼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拉强度,适合用于制作户外运动服装、行李箱等;聚酯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防皱性,适合用于制作运动服装、家居用品等;锦纶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弹性,适合用于制作内衣、泳衣等。

3. 合成纤维:如碳纤维、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是通过特殊工艺合成的纤维,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

其中,碳纤维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强度,适合用于制作航空航天器材、汽车零部件等;陶瓷纤维具有较好的隔热性和耐腐蚀性,适合用于制作隔热材料、耐火材料等;金属纤维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适合用于制作导电材料、机械零部件等。

纺织材料的加工工艺纺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纺纱、织造、印染、整理等环节。

1. 纺纱:是将纤维加工成纱线的过程,主要包括选棉、梳棉、并条、粗纺、细纺等环节。

在纺纱过程中,需要掌握纤维的纺纱性能、纱线的精度及拉伸性能等知识,以保证纱线的质量和稳定性。

2. 织造:是将纱线编织成织物的过程,主要包括织布机的调整、织物的结构设计、纬纱的捻度、经纱的密度等环节。

(完整word版)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述题)

(完整word版)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述题)

纺织材料复习题1,单根羊毛的宏观形态特征是怎样的?羊毛纤维从外向内有哪几层组成?各层的结构特征如何?从横截面面看。

接近圆形,纤维越细则圆,从纵面看,据有天然卷曲,毛干上覆盖有一层具有方向性的鳞片,羊毛纤维由外向内由鳞片层,皮质层或髓质层组成。

鳞片在羊毛表面的分布随羊毛的粗细和羊种而变。

一种细羊毛比粗羊毛的排列密度打,可见高度小,该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羊毛,皮质层的正偏质细胞在羊毛中呈双侧分布,并在纤维纵轴方向具有螺旋旋转,毛纤维的髓质层中髓质细胞的共同特点是薄壁细胞,椭球型或圆角立形,中腔打。

2,棉纤维的生长过程分为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特点。

一根棉纤维是一个植物单细胞,它是由胚珠的表皮细胞经过生长和加厚形成,该过程主要有两个生长特点明显不同的时期构成,伸长期的主要特征是伸长增宽,增加长度和直径,形成端封闭的薄壁空心管,加后期的主要特征是沿初生细胞壁自外向内逐日增厚(淀积纤维素),纤维素大分子以平行变向螺旋方向淀积。

3,简述棉纤维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结构特点?棉纤维横截面由外向内可分为初生层,次生层,和中腔,三个部分六个层次,初生层由外皮和初生细胞壁构成,外皮是一些蜡质和果胶,初生细胞壁由纤维构成的原纤组成,呈网状螺旋结构,次生层由四个基本同心的层次构成,是棉纤维的主体,除最内层含有非纤维性质(蛋白质,有机酸,糖)外,它们基本上呈原纤不规则变向螺旋结构,并有缝隙和孔洞。

中腔是棉纤维中部的大空腔,棉纤维越成熟,中腔越小,其中留有原生质细胞核的残余。

初生层主要影响纤维的表面性质,次生层主要影响的物理机构性质,中腔主要影响纤维的颜色,保暖性等。

4,影响纤维吸湿的内因有哪些方面,一般的影响规律如何?(1)亲水基团的作用,亲水基团越多,亲水性越强,吸湿性越好,大分子聚合度低的纤维,若大分子端基是亲水基团,吸湿性较强。

(2)纤维的结晶度。

结晶度越低,吸湿能力越强。

(3)比表面积和空隙。

纤维比表面积越大,表面吸附能力越强,吸湿能力越好,纤维内孔隙越多,吸湿能力越强。

纺织材料学知识点

纺织材料学知识点

纺织材料学知识点
1. 你知道吗,纺织材料的种类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啊!就好比棉花,那柔软又舒服,做出来的衣服穿着多惬意呀!想想我们盖的棉被不就是棉花做的嘛。

2. 纺织材料的性能也很重要呢!比如说强度,这就像人的骨头一样,要是强度不够,那可容易坏咯!就像有些质量不好的衣服,穿几次就破了。

3. 弹性这个知识点可别小瞧呀!它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小伙伴,能屈能伸。

像运动服就是要有好的弹性,这样我们运动起来才更自在呀!
4. 纺织材料的透气性也不容忽视!这不就像我们呼吸一样重要嘛,要是不透气,那得多难受呀!夏天穿的衣服就得透气好,不然闷得慌。

5. 还有纺织材料的吸湿性呢!它就好像是个小海绵,能把水分吸进去。

毛巾不就是靠这个来吸水的嘛!
6. 纺织材料的保暖性也超关键呀!这不就像给我们裹了一层温暖的被子嘛。

冬天的厚衣服就是靠保暖性让我们不挨冻呀!
7. 最后说说纺织材料的耐久性,这就像一个能长期陪伴我们的好朋友,质量好的话就能用很久很久。

像一些耐穿的牛仔裤,那可真是陪伴我们好多年呢!
我觉得纺织材料学真的很有趣也很实用,了解这些知识点能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纺织材料呀!。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2016).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2016).

基础知识1、表示纤维细度的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习惯上各表示什么纤维的细度?◆ 直径——直观,用于圆形截面的纤维。

如:羊毛;投影宽度——用于非圆形截面的纤维;截面积——测量困难;比表面积——计算值。

◆ 特克斯Tt (tex )—国际标准单位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公式L G T k 1000t =,m /g 10001000k 表示多少米长,表示L G ,特、分特、毫特,10进制。

◆ 旦数(旦尼尔数)N d (den )——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L G k d 1000N = ◆ 公制支数N m ——常用于棉纤维。

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重量(克)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米),kNm G L =,g /m k 表示多少G L ; ◆ 英制支数Ne :在公定回潮率9.89%时,一磅重的棉纱线所具有的长度是840码的倍数。

◆ 特克斯和旦数是定长制,数值越大,纤维越粗,支数是定重制,数值越大,纤维越细;◆ 结晶度纤维中晶区部分的质量或体积占纤维总质量或总体积的百分数称为结晶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100f 100f v v ⨯+=⨯+=ac c a c c V V V M M M )(或)( ,Mc 为结晶区部分的质量,Ma 为非结晶区部分的质量; 2、推导公制支数(N m )、旦(D )、特(N t )、直径(d )之间的关系。

◆ 间接细度指标间的换算关系:t d m n m t T 9 = N ,9000 = N N ,1000 = N T ⋅⋅◆ 公制支数为5500的棉纤维,合多少分特?直径为多少?)(26.12)(54.1182.003568.003568.0104d )(182.055001000010t t 3m 4t m mm T T tex N T μδδπ=⨯=⨯=⋅=≈==1.纤维: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6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6

题型一:【名词解析】1.纤维: 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

2.化学纤维: 凡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以及无机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制成的纤维状物体统称为化学纤维。

3.差别化纤维: 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4.复合纤维: 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的纤维5.超细纤维: 细度<0.9dtex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6.高收缩纤维: 是指纤维在热或热湿作用下的长度有规律弯曲收缩或复合收缩的纤维7.吸水吸湿纤维: 是指具有吸收水分并将水分向临近纤维输送能力的纤维8.功能纤维: 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9.棉纤维成熟度: 即纤维胞壁的增厚的程度.10.原纤(fibril): 是一个统称,有时可代表由若干基原纤或含若干根微原纤,大致平行组合在一起的更为粗大的大分子束。

11.纤维结晶度: 是指纤维中结晶部分占纤维整体的比率.12.非晶区: 纤维大分子高聚物呈不规则聚集排列的区域称为非晶区,或无定形区13.取向度: 不管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其大分子的排列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纤维轴向一致,这种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吻合的程度称作取向度14.特克斯(tex): 简称特,表示千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

15.旦数即旦尼尔数(Denier): 又称纤度。

是指9000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16.公制支数简称支数: 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数17.主体长度: 是指一批棉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18.品质长度: 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又称右半部平均长度19.滑脱长度: 短纤纱拉断时,从纱的断面中抽拔出的纤维的最大长度. 20.吸湿性: 通常把纤维材料从气态环境中吸着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湿性21.平衡回潮率: 是指纤维材料在一定大气条件下,吸、放湿作用达到平衡稳态时的回潮率。

纺织材料学考研资料

纺织材料学考研资料

棉纤维1.棉的种类(1)按棉花的品种分类细绒棉:纤维平均长度为23-32mm,中段复圆直径为16-22um,中段线密度为1.4-2.2dtex,比强度为2.6-3.2cn/dtex,比长绒棉粗,比过去的品种比较细。

长绒棉:纤维平均长度33-46为mm,中段复圆直径为13-15um,中段线密度为0.9-1.4dtex,比强度为3.3-5.5cn/dtex。

粗绒棉:纤维平均长度为15-24mm,中段复圆直径为24-28um,中段线密度为2.5-4.0dtex,比强度为1.4-1.6cn/dtex。

非洲棉(草棉)品质与亚洲棉接近,纤维粗而短,已淘汰(2)按初加工方法分。

初加工:将籽棉上的纤维与棉籽分离的过程,亦称轧棉。

(A)籽棉:带有棉籽的棉花。

(B)皮棉(原棉):去除棉籽所得到的棉纤维。

皮棉重量占籽棉重量的百分数,称为衣分率(30%~40%)。

(C)锯齿棉:用锯齿轧花机加工的皮棉。

纺纱用棉多为锯齿棉。

(D)皮辊棉:用皮辊轧花机加工的皮棉。

(3)按原棉的色泽分类1、白棉:正常成熟,为纺用棉2、黄棉:霜黄棉。

少量使用3、灰棉:雨灰棉,棉铃开裂时由于日照不足或雨淋,潮湿,霜等原因造成。

很少用。

2.棉纤维的生长过程整个棉纤维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伸长期、加厚期、转曲期。

(1)伸长期:主要增长长度而胞壁极薄,形成有中腔的细长薄壁管状物。

(16-25天)(2)加厚期:细胞壁外向里逐日螺旋淀积纤维素,最后有中腔,与成熟度有关(35-55天)(3)转曲期:棉纤维干涸后,胞壁产生扭转,形成不规则的螺旋形,称为天然转曲。

“天然转曲”的成因:纤维素以螺旋状原纤形态一层一层沉积,螺旋方向有左也有右,在纤维的长度方向反复改变,当纤维干涸后,胞壁产生扭转,形成“天然转曲”。

天然转曲使棉纤维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有利于纺纱工艺的进行和成纱质量的提高。

影响棉纤维长度的因素:品种、生长条件、后加工。

3.棉的初加工(适合种类,产量,优、缺点,棉加工后的长、细、整齐度)4.棉的等级●细绒棉——1-7级,3级为标准级,1-5级为纺用棉,7级以下为级外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一:【名词解析】1.纤维: 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

2.化学纤维: 凡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以及无机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制成的纤维状物体统称为化学纤维。

3.差别化纤维: 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4.复合纤维: 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的纤维5.超细纤维: 细度<0.9dtex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6.高收缩纤维: 是指纤维在热或热湿作用下的长度有规律弯曲收缩或复合收缩的纤维7.吸水吸湿纤维: 是指具有吸收水分并将水分向临近纤维输送能力的纤维8.功能纤维: 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9.棉纤维成熟度: 即纤维胞壁的增厚的程度.10.原纤(fibril): 是一个统称,有时可代表由若干基原纤或含若干根微原纤,大致平行组合在一起的更为粗大的大分子束。

11.纤维结晶度: 是指纤维中结晶部分占纤维整体的比率.12.非晶区: 纤维大分子高聚物呈不规则聚集排列的区域称为非晶区,或无定形区13.取向度: 不管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其大分子的排列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纤维轴向一致,这种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吻合的程度称作取向度14.特克斯(tex): 简称特,表示千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

15.旦数即旦尼尔数(Denier): 又称纤度。

是指9000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16.公制支数简称支数: 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数17.主体长度: 是指一批棉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18.品质长度: 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又称右半部平均长度19.滑脱长度: 短纤纱拉断时,从纱的断面中抽拔出的纤维的最大长度.20.吸湿性: 通常把纤维材料从气态环境中吸着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湿性21.平衡回潮率: 是指纤维材料在一定大气条件下,吸、放湿作用达到平衡稳态时的回潮率。

22.公定回潮率: 业内公认的纤维所含水分质量与干燥纤维质量的百分比.23.吸湿滞后性: 纤维材料所具有的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是高于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的性质.24.应力松弛: 纤维在拉伸变形恒定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25.蠕变: 纤维在一恒定拉伸外力作用下,变形随受力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

26.极限氧指数: 是指试样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维持完全燃烧状态所需最低氧气体积分数. LOI=Vo2/(Vo2+VN2)×100%27.热定型: 热塑性材料,温度大于玻璃化温度,变形,保型冷却,变形稳定下来的工艺28.介电现象: 是指绝缘体材料(也叫电介质)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内部分子形成电极化的现象。

29.介电损耗: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引起发热的能量消耗,称为介电损耗。

30.静电现象: 是指不同纤维材料之间或纤维与其它材料之间由于接触和摩擦作用使纤维或其它材料上产生电荷积聚的现象。

31.玻璃化温度: 高聚物由玻璃态到高弹态的转变温度.(大分子链段”冻结”或”解冻”的温度).32.自由端纺纱: 是把纤维分离为单根并使其凝聚,在一端非机械握持状态下加捻成纱,故称自由端纺纱33.自捻纱: 利用搓辊的往复运动对两根须条实施同向加捻,靠须条自身的退捻力矩相互反卷在一起,形成一个双股的稳定结构的纱,称自捻纱(ST)。

34.喷气纺纱: 利用喷嘴内的旋转气流对须条假捻,靠头端自由纤维包缠无捻短纤维纱芯成纱,称喷气纺纱.35.公制支数: 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克重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米数.36.英制支数: 是指在英制公定回潮率下(表11-1),一磅重的棉纱线所具有多少个840码的长度倍数,既多少英支。

37.纱线的细度不匀: 是指纱线沿长度方向上的粗细不匀性.38.捻回数: 加捻使纱线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两截面的相对回转数称为捻回数。

39.捻度: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为捻度.40.捻系数: 当纱线的密度δ视作相等时,捻系数与捻回角的正切值(tanβ)成正比,而与纱线粗细无关41.捻向: 是指纱线加捻的方向.42.捻回角: 加捻后表层纤维与纱条轴线的夹角,称为捻回角43.捻缩: 因加捻引起纱线的收缩称为捻缩.44.非织造布: 是指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但不包含机织、针织、簇绒和传统的毡制、纸制产品。

45.机织物: 是由平行于织物布边或与布边呈一定角度排列的经纱和垂直于织物布边排列的纬纱,按规律交织而成的片状纱线集合体。

46.纱线的排列密度: 是指单位长度中纱线的根数。

47.织物的紧度: 是指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上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48.织物结构相: 以经纱屈曲波高和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hT /hW 来描述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屈曲状态,称为织物结构相。

49.织物的保形性: 通常是指织物在使用中能保持原有外观特征,便于使用,易于保养的性能.50.折皱性: 织物被搓揉挤压时发生塑性弯曲变形而形成折皱的性能,称为折皱性。

51.抗皱性: 织物抵抗此类折皱的能力称为抗皱性。

52.悬垂性: 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53.缩水性: 织物在常温水中浸渍或洗涤干燥后,长度和宽度发生收缩的性质称为缩水性,简称“缩水”题型二:【填空】1.化学纤维“三大纶”指的是涤纶、腈纶和锦纶。

其中,耐磨性最好的是锦纶,保形性最好的是涤纶,多次拉伸后剩余伸长最大的是锦纶,耐光性最好的是腈纶,耐光性最差的是锦纶;保暖性最好的是腈纶,热稳定性最好的是涤纶;腈纶有合成羊毛之称;可做轮胎帘子线的是锦纶。

2.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

生长期包括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个时期。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横截面是不规则的腰圆形,纵面是不规则的沿长度方向不断改变旋向的螺旋形扭曲,称为天然转曲。

棉主要性能包括长度、线密度、吸湿性、强伸性、化学稳定性和成熟度。

3.羊毛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

其横截面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纵向有天然卷曲。

4.化学纤维的制造包括成纤高聚物的提纯和聚合、纺丝流体的制备、纺丝成形和纺丝后加工四个过程。

5.人造棉即棉型粘胶,人造毛即毛型粘胶;长丝型粘胶有人造丝之称;合成棉花指的是维纶纤维。

6.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高弹性。

7.中空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适宜做羽绒型制品。

8.纺织纤维从大分子结合成纤维,大致经历基原纤、原纤、微原纤、聚原纤和纤维五个层级。

9.标准状态指的是温度为20±3C0,相对湿度为65±3%。

公定回潮率的规定是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它与实际回潮率接近。

10.纺织天然纤维主要有棉、麻、丝、毛等纤维。

11.一根棉纤维是一个植物单细胞,它是从棉籽的表皮细胞,经过伸长和加厚而成的。

12.棉纤维的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

细胞壁愈厚,成熟愈好。

13.麻纤维是从各种麻类植物取得的纤维的统称。

包括茎纤维和叶纤维。

其中亚麻是茎纤维,剑麻是叶纤维,苎麻属于茎纤维。

14.羊毛是由许多细胞集构成,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覆在毛干外部的鳞片层;组成羊毛实体主要部分的皮质层;在毛干中心不透明毛髓组成的髓质层。

15.化学短纤维切断长度是根据纺纱加工设备形式和与之混纺的纤维长度而确定的,分为棉型、中长型、毛型三种纤维类型。

16.再生纤维是采用天然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与机械方法而再生制得的。

再生纤维主要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

17.在常用的合成纤维中,维纶纤维的吸湿性最强,丙纶纤维的吸湿性最差,锦纶纤维最耐磨,丙纶纤维最轻,氨纶纤维的弹性最好,涤纶最为常用。

18.21英支的棉纱相当于 27.76 特,纤度为50旦的长丝相当于180公支;60公支的毛线相当于 16.7 号。

19.棉纱及棉型化纤纱线的特克斯捻度,是以纱线 10 cm 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捻度是以 1 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20.棉、麻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所以它们较耐碱;毛、丝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所以它们较耐酸。

21.五大棉区是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华南棉区、东北棉区。

其中播种面积最大的棉区是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

我国质量最好的棉花产自新疆。

22.麻纤维与涤纶混纺织制成的产品称为麻的确良。

23.棉型粘胶俗称“人造棉”,腈纶俗称“合成羊毛”,维纶俗称“合成棉花”。

24.涤纶、棉、麻按吸湿能力从大到小排列为麻、棉、涤纶。

25.山羊绒、棉、丝、麻四种纤维材料中,特别适宜做冬季面料的是棉和山羊绒,手感特别粗硬的是麻,手感特别爽滑的是丝,价格最贵的是山羊绒。

26.纺织纤维按来源分。

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27.缩绒性是羊毛的独特性能。

28.烘箱法测定原棉的回潮率时,烘箱温度是依据水分蒸发而不使纤维分解变质这一原则加以规定。

29.随着回潮率的增加,纤维的导电性能提高(提高、降低)。

30.棉纤维的生长可以分为伸长期、加厚期、转曲期三个时期,成熟差的棉纤维胞壁较薄。

31.天然纤维素纤维比较耐碱而不耐酸。

32.在天然纤维中,麻纤维断裂强度最高。

33.化学纤维纺丝方法有两大类,即熔融纺丝法和溶液纺丝法。

34.某种常规化纤吸湿性很强,但吸湿后强度显著下降,湿强约为干强的50%,这种纤维名称为粘胶纤维。

35.腈纶又有合成羊毛之称,维纶又有合成棉花之称。

36.锦纶的最大优点是耐磨性,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和高弹性。

37.天然纤维素纤维包括棉、麻两大类。

38.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正常成熟棉纤维的横截面呈现不规则腰圆形特征,纵向呈现沿长度方向不断改变旋向的螺旋形卷曲,称为天然转曲。

39.羊毛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其横截面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纵向呈鳞片覆盖的圆柱体特征。

40.合成棉花是指维纶纤维,粘胶纤维根据长短不同分别具有人造棉、丝、毛之称。

氯纶纤维具有防治关节炎的效果,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高弹性。

中空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

41.表示纤维线密度间接指标有特克斯、旦尼尔、支数。

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是纺织材料、空气和水组成的混合体的导热系数。

大多数热塑性纤维受热温度提高时,将相继出现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三种物理状态,两个转变点即玻璃化温度、粘流温度。

天然纤维素纤维比较耐碱(酸、碱)而不耐酸,天然蛋白质纤维比较耐酸而不耐碱。

42.纺织材料是用以加工制成纺织品的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成品的统称。

43.列举三种常见的化学纤维涤纶、锦纶、腈纶。

常见纤维中耐磨性最好的是锦纶,吸湿性最好的是羊毛,弹性最好的是氨纶。

44.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是纺织材料、空气和水这个混合体的导热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