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

CHAPTER 03
重大危险源监控
监控系统建设
01
02
03
监控系统设计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 分布情况,合理设计监控 系统的布局,确保覆盖全 面、无死角。
系统集成
将各类监控设备、传感器 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监控 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 集中管理。
数据传输与存储
确保监控数据能够实时传 输至监控中心,并采用可 靠的存储方案,确保数据 安全与可追溯。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风 险等级。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 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源的风险。
持续监测与更新
定期对危险源进行复查和更新,确保评价的 有效性和准确性。
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评价标准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潜在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等级划分
根据危险源的风险值,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 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手段。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对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 计分析,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CHAPTER 05
应急预案与处置
应急预案制定
总结词
明确、全面、可操作
详细描述
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明确指出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 援装备、救援路线等,确保预案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
总结词
风险评估为基础
详细描述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以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为基础,根 据危险源的性质、可能的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THANKS
[ 感谢观看 ]
培训内容全面
详细描述
应急培训的内容应全面,包括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技能 和应急预案的讲解等,以确保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具备必 要的应急救援能力。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一、背景介绍化工企业作为重要的工业行业之一,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源,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对化工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估,是保障生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二、辨识重大危险源的步骤1. 收集相关信息首先,需要收集化工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情况、使用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等。
可以通过查阅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化学品安全资料等来获取这些信息。
2. 确定危险源清单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清单化。
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质、高温高压设备、化学反应等。
清单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评估和管理。
3. 进行危险源辨识在确定了危险源清单后,需要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辨识。
辨识的目的是确定危险源的性质、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可能造成的后果等。
可以采用专家咨询、现场考察、风险分析等方法进行辨识。
4. 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辨识完危险源后,需要对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级别,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风险程度的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如风险矩阵法、风险指数法等。
5. 制定管理措施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安全设施的设置、应急预案的编制等。
制定的管理措施应该具体、可行,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危险源的风险。
三、重大危险源评估的意义1.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可以使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更加了解危险源的性质和风险程度,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2. 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
3. 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化工重大危险源辨识

化工重大危险源辨识(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等进行辨识。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在500m范围内划分一个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公司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物质中有氯、氢气、氯化氢被列入重大危险源物质,其临界量分别为5t、5t和20t,各车间所存在的危险物质辨识过程如下:单元(在500m范围内划分一个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1)公式计算,若满足(1)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式中:q1,q2,... qn——每一种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Q1,Q2,... 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
电解车间:氯气和氢气主要存在于电解槽内,共有5个电解槽,共含有氯气82kg,氢气23kg。
氯氢处理车间:该车间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物质有氯气和氢气,氯气主要存在于洗涤塔和干燥塔,其中洗涤塔容积分别为10m3和6m3,干燥塔容积分别为2.2m3、9.7m3、1.3m3,氯气的密度为2.48*1.293=3.2kg/m3,故氯气的总质量为3.2*(10+6+2.2+9.7+1.3)=93.44kg;氢气主要存在于洗涤塔4.3m3,扑沫塔内7.9m3,氢气的密度为0.07*1.293=0.09kg/m3,故氢气的总质量为0.09*(4.3+7.9)=1.098kg;盐酸合成车间:氯气由管道直接输送,氢气位于氢气缓冲罐内,氯气管道规格为φ159长度为50m,管道压力0.15MPa的质量为,根据理想状态气体方程计算得常温常压下氯气体积为:0.88*(0.15+0.1)=0.1*V,V=2.2m3,故氯气质量为 2.2*3.2=7.04kg;氢气主要存在于氢气缓冲罐中,用于氯化氢合成。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标准

工业生产化 工 设 计 通 讯Industrial Produc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136·第46卷第12期2020年12月定量风险评价是一种创新性的技术,可以全面分析潜在危险的发生概率,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同时,其还可以用来分析和确定不同种类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理,明确具体存在的风险,并量化风险。
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预防重大工业伤亡事故,为工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使企业可以实现全面的安全化管理,避免事故产生难以预计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以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明确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的具体标准。
1 化工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分析1.1 化工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分类泄漏、火灾等事故是化工企业最容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1.1.1 重大泄漏事故化工企业在生产、储存和运输化学品时,如果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保护,或风险管控措施失效,很容易增加泄漏事故的发生率,一旦出现泄漏,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会迅速向空气中扩散[1]。
气体泄漏和气液两相泄漏是重大泄漏事故的主要类型。
具体来说,泄漏物质的压力、温度等状态会直接引发泄漏事故的发生,同时泄漏事故还与物质性质具有密切的关系。
1.1.2 重大火灾事故如果易燃物质发生泄漏,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则可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传输管道失效是易燃物质泄漏的主要原因[2]。
结合化工企业火灾特点,易燃物质泄漏后,其燃烧方式主要有喷射火、池火、火球和突发火等。
1.1.3 重大爆炸事故如果易燃、易爆品是泄漏的主要物质,那么在满足火源的条件下,很容易产生爆炸事故[3]。
其中,针对化工企业重大爆炸事故来说,需要加强蒸气云爆炸(VCE )和机械物理爆炸事故防控,从根本上规避这两种事故的产生。
当易燃易爆气体进入到空气中后,将改变空气质量,形成蒸气云,在一定范围内与点火源相遇,就会出现蒸气云爆炸。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引发的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在化工企业内部对可能产生重大危险的设施、装置和作业进行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清单。
2. 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化工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企业领导层的责任、部门负责人的责任、班组长的责任以及员工的责任。
3.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确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责,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纪律、工作流程等。
4.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5.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化工企业各类工艺装置和设备的安全操作程序,包括开机、停机、检修、应急处理等。
6. 事故防控措施:采取一系列事故防控措施,包括安全设施的安装,应急预案的制定,事故应急演练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7. 监督检查与评估:建立监督检查与评估机制,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纠正。
8. 信息报告和事故调查:建立信息报告和事故调查制度,及时通报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以及对事故进行彻底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能够预防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引发的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3篇)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化工企业为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减少和防止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建立和实施的一套安全管理体系。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2.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制度:对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工艺流程、原材料和产品等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分类、等级和控制措施。
3.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包括化工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设计、采购、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等管理要求,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4. 作业操作管理制度:涵盖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作业操作规范,包括操作程序、操作技术要求、操作人员培训和考核等,确保作业操作安全可控。
5. 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计划,完善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确保出现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
6. 监督检查与评估制度:建立监督检查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7. 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化工企业的安全信息系统,包括事故调查、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等信息的记录、归档和报送,做到信息共享和管理。
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定和操作。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化工企业为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范事故的发生,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制度: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生产环节、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并明确重大危险源。
2.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和义务,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重视和履行安全管理的责任。
3. 安全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安全生产标准制度:制定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范等标准化文件,明确安全操作程序和要求。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评估学习指南

第一章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的开展
c. 管理资料 1) 组织机构图 2) 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经安监部门考 核合格后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 3)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文件。 4)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其在当地安监部门备案的证明材料以及演练 记录。 6) 被评价单位的周围环境图、平面布置图。 7) 设备、设施相关登记、检测等技术文件。 8) 储罐等容器的检验合格资料。 9) 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检验报告。 10) 安全投资及其使用情况。 6.1.2. 设计、安全评价报告、环境评价报告及其批准文件资料 6.1.3. 被评价单位外部资料 1) 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资料; 2) 周边道路交通和交通管制示意图; 3) 周边的重要场所、区域,基础设施,单位分布情况; 4) 周边24小时人口居住和活动分布情况。
q Q q Q ... qn Qn 1 1 1 2 2
式中:q——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
Q——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
第一章 6 评估程序
6.1 前期准备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的开展
明确被评估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 标准及其评估对象重大危险源的相关资料。(所需资料如下) 6.1.1. 企业概况 a. 企业基本情况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 2)本单位人员分布情况平面布置图 b. 证明文件 1)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许可证。 2) 消防安全许可证或消防安全验收文件。 3) 省级以上有关部门颁发的《成品油仓储经营批准证书》。 4) 计量保证体系确认合格证。 5) 排污许可证。 6) 重大危险源登记、注册及备案的证明材料。 7) 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的证明文件、资料。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以及控制

重大危险源的例子(一)
第3页
重大危险源的例子(二)
第4页
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
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3.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5.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7. 对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第7页
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
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 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 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 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备案;
第8页
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续)
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
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 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原理(续) 1.个人风险的计算(续)
对于区域内的任一危险源,其对区域内某一空间处产生的 个人风险可由叠加公式计算:
R(x, y) s fsvs (x, y)
公式中,用R(x,y)为该危险源在位置(x,y)处产生的个人 风险,fs为第s个事故情景发生的概率,vs(x,y)为由第s个 事故情景在位置(x,y)处引起个体死亡的概率,求总和。
第33页
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续)
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续) 区域性重点风险评价的原理(续)
1.个人风险的计算
通常事故的可能性为危险源某一事故情景 发生的概率,时间的跨度为一年,单位为 次事件/年;事故的后果则仅仅考虑对人员 的影响,只保留死亡的情况,不考虑受伤、 财产损失和环境的破坏。
第34页
第35页
(完整版)化工厂生产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完整版)化工厂生产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化工厂生产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通过对化工厂中各类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评估,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生产质量的可靠性。
2. 危险源分类化工厂生产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几类:2.1 化学品危险源化学品危险源主要包括易燃、易爆、剧毒、腐蚀等特性的化学品。
根据其特性和危害程度,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保护。
2.2 设备危险源设备危险源主要指化工厂中使用的各类设备,包括压力、反应器、输送管道等。
这些设备存在着压力、温度、电气等方面的风险,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2.3 人员行为危险源人员行为危险源主要指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不良健康惯,如不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违反操作规程等。
针对这种危险源,需要通过加强培训、建立监督机制等手段,改善人员的安全行为和工作惯。
2.4 环境危险源环境危险源主要指化工厂周围的环境因素对厂区产生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地质因素等。
针对这种危险源,需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确保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 风险评估标准对于化工厂生产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我们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标准:3.1 风险程度划分根据危害程度和可能性的综合评估,将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低风险表示危害较小,可能性较低;中风险表示危害适中,可能性一般;高风险表示危害较大,可能性较高。
3.2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低风险可以采取常规的安全管理措施;中风险需要加强风险防范和监控措施;高风险需要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的最大程度降低。
4. 总结通过对化工厂生产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风险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各类危险源的特点和风险程度,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顺畅。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安全评价制度

CHAPTER 05
挑战与对策:提高辨识准确性和安 全评价水平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01
辨识技术不足
目前重大危险源辨识技术相对落 后,无法准确识别所有潜在危险 源,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02
数据收集困难
03
评价方法不完善
危险源相关数据收集不全、不准 确,影响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现有安全评价方法存在局限性, 无法全面评估危险源的安全风险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危险源辨识将更加智能化 ,实现自动识别和实时监控。
01
大数据分析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危险源相关数据进行 深入分析,揭示潜在规律,为安全评价 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02
03
多学科融合
安全评价将越来越多地借鉴其他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综 合评价体系。
CHAPTER 06
背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安全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重大危险源定义及分类
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 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 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 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 施)。
科学的安全评价
采用先进的安全评价方法和工具,对辨识出的危险源 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评价出的高风险危险源,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 措施,如技术改造、管理提升、应急预案等。
经验教训总结及启示
重视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工作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 导,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化工)重大危险源的辩识与控制

(化工)重大危险源的辩识与控制在化工行业中,存在着许多重大危险源,对工业生产、生态环境、人员安全等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对重大危险源的辩识和控制是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在化工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由于物料性质、操作工艺、设备和人员等多方面原因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等严重后果的源头,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严重性。
辨识方法辨识重大危险源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和评价体系。
目前,常用的辨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HAZOP分析法:即危险和操作(HAZOP)分析法,通过对化工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现场评价法:即通过现场实地察看和测量,评价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
•安全审查法:对新建化工项目、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方法等进行安全审查,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事故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历史事故,出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辨识结果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结果是建立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评估表,对危险源进行分类评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评估表的建立和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化工生产周期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源,从而更好地制定防范措施和事故应对方案。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通过辨识重大危险源,化工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从源头上遏制危险产生,保证生产安全。
控制措施针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经过分析和评估后,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技术控制措施:即通过改变工艺和设备结构等技术手段,避免危险源的形成或降低其危险程度。
•人员控制措施:即通过人员管理和培训等手段,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操作和违规现象。
•管理控制措施:即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管理和监督,保证各项安全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不仅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还需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包括预警、险情报告、应急响应、救援和灾后恢复等环节。
化工企业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及时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前言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各种规模的企业都面临着许多潜在危险。
为了防范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对企业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以便加以防范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的概念、方法和流程。
重大危险源辨识概念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公共环境等造成严重威胁,导致重大事故或者大规模灾害的物质、能量、设备、装置或者工艺。
重大危险源不仅包括化工、石油、煤矿等行业的生产装置和生产过程,也包括建筑工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领域。
辨识方法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可能产生危险的因素进行识别、描述和记录的过程。
辨识方法可以采用“人-物-环境”结合的方式,通过工艺流程图、安全检查表、风险分析矩阵等工具来确定潜在的重大危险源。
在辨识方法中,需要对设备、物资、工艺、人员、场地等情况进行条件评估,并将危险源按照危害程度、概率和可能性等因素进行分类,确定哪些危险源是“严重的、可能发生的、常见的”等类型。
通过辨识,可以找出隐患,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措施和改进,以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减少潜在的事故风险。
重大危险源评估概念重大危险源评估是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分析其可能对人身安全、设备财产和环境等造成的威胁程度和概率,并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重大危险源评估是防范和控制重大危险源的重要手段。
评估方法重大危险源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定量评估、定性评估、风险评估、危险区分析等。
在评估方法中,需要综合考虑危险源的危险度、概率和可能性等因素。
评估过程需要涉及到环境、安全和健康这三个方面。
环境评估主要考虑影响自然环境的程度,安全评估主要考虑对工人人身安全的威胁程度,健康评估则主要考虑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通过评估,可以对潜在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危害程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人身财产安全。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流程1.开展概况调查,确定危险源种类、数量和位置。
化工系统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化工系统的安全评价方法
v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生产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 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是进 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
定性安全评价技术及方法
化工系统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预先危险性分析 PHA
v 预先危险分析又称初步危险分析,是一项为实现系统安全 进行危害分析的初始工作。
v 适用于对潜在危险了解较少和无法凭经验觉察的工艺项目 的初步设计或工艺装置的研究和开发中。
v 在预先危险分析中,分析组应该考虑工艺特点,列出系统 基本单元的可能性和危险状态。这些是概念设计阶段所确 定的,包括:原料、中间物、催化剂、三废、最终产品的 危险特性及其反应活性;装置设备;设备布置;操作环境; 操作及其操作规程;各单元之间的联系;防火及安全设备。 当识别出所以的危险情况后,列出可能的原因、后果以及 可能的改正或防范措施。
据,就可以计算事件或系统的故障概率。
v 分析程序--分析时首先要熟悉有关资料,从设计说明书
中了解系统的组成、任务情况,查出系统含有多 少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又含有多少单元或元件, 弄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干扰以及输入输 出等情况。
故障假设分析法
v 故障假设分析法--又称为what…if法,是对某一生产过程或操作
v 专家评议法适用于类比工程项目、系统和装置的 安全评价,它可以充分发挥专家丰富的实践经验 和理论知识。专项安全评价经常采用专家评议法, 运用该评价方法,可以将问题研究讨论的更深入、 更透彻,并得出具体执行意见和结论,便于进行 科学决策。
专家评议法步骤
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

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一、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注意区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二、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共有七大类:1、贮罐区(贮罐)包括可燃液体、气体和毒性物质三种贮罐区或贮罐。
2、库区(库)可分为火炸药、弹药库区(库)、毒性物质库区(库),易燃、易爆物品库区(库).3、生产场所包括具有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和具有爆炸、火灾危险的生产场所。
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限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建(构)筑物,已确定为危险建筑物,且建筑面积≥1000m2,或经常有100人以上出入的建(构)筑物.5、压力管道①输送毒性等级为剧毒、高毒或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公称直径为100mm,工作压力为10MPa的工业管道。
②公用管道中的中压或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
③公称压力≥0.4MPa,且公称直径≥400mm的长输管道。
6、锅炉①额定蒸汽压力≥2.45MPa.②额定出口水温≥120℃,且额定功率≥14MW的热水锅炉。
7、压力容器①贮存毒性等级为剧毒、高毒及中等毒性物质的三类压力容器。
②最高工作压力≥0。
1MPa,几何容积≥1000m2,贮存介质为可燃气体的压力容器。
③液化气体陆路罐车和铁路罐车。
三、重大危险源的类型根据事故类型可将重大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四、各危险源的临界量临界量是指国家规定和条例中有关于特定条件下,某种危险物质所规定的数量,若超过该数量则容易引发重大工业事故。
控制危险源的临界数量,对防止重大工业灾害事故至关重要。
各种危险源的临界量是指国家规定和条例中有关于特定条件下,某种危险物质所规定的数量,若超过该数量则容易引发重大工业事故.控制危险源的临界数量,对防止重大工业灾害事故至关重要。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认定标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重大危险源的认定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重大危险源的认定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还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重大危险源认定的定义、标准、流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重大危险源认定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那些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设备、工艺、物质或场所。
它们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将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化工企业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认定,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二、重大危险源认定的标准1.风险程度标准:根据危险源的性质、规模、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和后果等因素,评估其风险程度。
一般来说,如果危险源可能导致多人死亡、重大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就应当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2.可能性标准:评估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包括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环境变化等因素。
可能性越大,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就越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控制。
3.社会接受标准:考虑到事故对员工、群众和环境的影响,评估事故发生后社会的接受程度。
如果事故后果难以承受或引发公众不安情绪,就需要对该危险源进行认定。
三、重大危险源认定的流程1.建立认定机制: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认定的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2.搜集信息资料:对化工企业的设备、工艺、物质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梳理和调研,搜集相关信息资料。
3.风险评估分析: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对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可能性和后果进行评估分析,确定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4.确定控制措施:对已认定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四、重大危险源认定的方法1.定性分析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规模等特征,定性评估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快速判断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化工厂生产危险源辨识

化工厂生产危险源辨识介绍本文档旨在帮助化工厂进行生产危险源辨识,以确保工厂的安全生产。
通过对可能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
步骤以下是进行化工厂生产危险源辨识的步骤:1. 收集信息:收集与化工生产过程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原料、设备和操作流程等。
2. 辨识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辨识潜在的危险源。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化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等。
3. 评估危险级别:对每个辨识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危险级别。
评估时应考虑可能的后果和概率。
4.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针对评估出的高危险级别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工厂的安全运行。
5. 实施和监测:将风险控制措施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并进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
6. 定期复评:定期复评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相关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工厂生产危险源辨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信息的可靠性:收集的信息应来源可靠,避免引入错误的数据和假设。
- 根据实际情况辨识危险源:危险源的辨识应基于实际情况,并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
- 充分评估危险级别:在评估危险源的危险级别时,要充分考虑可能的后果和概率,以便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 有效实施和监测: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应得到有效实施,并进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
- 定期复评和改进:定期复评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结论通过对化工厂生产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工厂的安全生产。
请遵循上述步骤进行相关工作,确保化工厂的安全运行。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化工企业重大危(wei)险源辨识与评估化工企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wei)险源。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化工企业需要对重大危(wei)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估。
本文将从危(wei)险源的定义、辨识方法、评估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wei)险源的定义危(wei)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破坏的物质、设备、工艺或者环境因素。
化工企业的危(wei)险源包括但不限于有毒有害物质、高温高压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电气设备、储罐、管道等。
这些危(wei)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对企业、员工、周边居民及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危(wei)险源辨识的方法危(wei)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wei)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其潜在的危害性和风险程度。
常用的危(wei)险源辨识方法包括:1. 现场调研:通过对化工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物质等情况,发现潜在的危(wei)险源。
2.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法规、标准、技术资料等,了解化工企业常见的危(wei)险源及其特征,为辨识工作提供参考。
3. 专家咨询:邀请具有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进行咨询,对化工企业进行全面的危(wei)险源辨识。
三、危(wei)险源评估的标准危(wei)险源评估是对辨识出的危(wei)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对人员、设备、环境等的潜在风险。
常用的危(wei)险源评估标准包括:1.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危(wei)险源的性质、潜在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
2. 风险评估指标:通过对危(wei)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评估,如可能发生的事故频率、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等。
3. 风险管控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等,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事故后果。
化工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

化工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1.1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我公司生产涉及的氯、二硫化碳、甲醇、甲苯、原甲酸三甲酯、三乙胺、二甲苯、醋酐、二氯甲烷、甲醇钠甲醇溶液、三氯氧磷、氯化氢、氨、硫化氢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物质。
辨识情况见附表1.4-1。
附表1.4-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2甲醇钠甲醇溶液500 1+813硫化氢 5 0.005 尾气14氯化氢20 0.005 尾气15氨10 0.005 尾气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 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计算:26/5+9/1000+34.5/50+42/500+46/500+9/1000+46/5000+9/ 5000+11/500+9/500+46/500+9/500+0.005/5+0.005/20+0.0 05/10≈6.25>1根据计算,我公司已构成重大危险源。
主要危险源为仓库四、车间一、车间四、储罐区。
1.2重大危险源分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采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进行分级。
一、分级指标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二、R 的计算方法⎪⎪⎭⎫ ⎝⎛+⋅⋅⋅++=n n nQ q Q q Q q R βββα222111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 1,Q 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摘要
化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化工企业的增多及不断发展,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出现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安全管理理念落后,管理者重生产、轻安全,从业者安全素质低下,安全设施、设备不全等问题。
问题的存在,致使化工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伤亡者家庭带来痛苦,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抓好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尤其是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不仅是化工企业的现实需要,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本文架构:首先,本文从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着手,
分析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重大意义及重要性。
其次,运用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标准、方法,并结合具体企业案例来进行实际应用论证。
最后,评价结束,根据辨识及评价结果,给出工程技术或安全管理的措施结合建议。
关键词: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
Abstract
Chemical industry i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but with the increase in chemica l companies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safety management also many problems, highlighted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philosophy behind the management emphasis on production safety, security practitioners low quality, safety, equipment failure and other issues. There is a problem, resulting in chemical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ompanies and countries to cause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to the victims and families suffering serious impact o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So, good job chemical safety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safety of major hazard management, not only the practical needs of chemical companies, but also to ensure that our economic health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is framework: Firs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hemical companies starte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major hazards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Secondly, the use of chemical maj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 f standards, methods, combined with specific business case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rgumentation. Finally, the evaluation concluded, according to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ults, given engineering or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with re commendations.
Keywords:chemical; major hazards; identification;
a sse ssm e n t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 I II 1.绪论 .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3)
2.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 (4)
2.1 术语 (4)
2.2 概述 (5)
2.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7)
2.4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2)
2.5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19
2.6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29)
3.重大危险源评估结论 (36)
3.1评估结果综述 (36)
3.2 评估结论 (37)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40)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隐藏着众多的潜在危险。
随着产生了“重大危害”、“重大危害”、“重大危害设施”等概念。
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害。
对重大危害设施定义为:不论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事故也出现了多发势头,特别是近期,煤矿透水、化工厂大火、汽车自燃、动车追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