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阅读活动中的有效设问

——以大班阅读活动“收集东,收集西"为例

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祝晓隽

著名教育学家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提出:让幼儿厌烦看书的主要原因就是,成人在幼儿阅读后立即抛出不恰当的提问。这一观点指出了目前教师在设计集体阅读活动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教师习惯于用设问与幼儿进行交流,但大量的处于同一认知水平的设问不仅无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表达热情,还会干扰幼儿对阅读素材的理解,长期以往,幼儿会渐渐失去原本热切的阅读兴趣,甚至会害怕阅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用绘本《收集东,收集西》为素材,对集体阅读活动中如何有效舌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开展活动前我们首先拟定了本次阅读活动的目标,其次根据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和需求确定了以小图书的阅读方式来开展本次活动,最后我们细致地解读了这一绘本,根据绘本的特点将活动环节定为“教师导读一自主阅读一交流分享”三个部分。明确了以上三点后,我们开始尝试为本次阅读活动设计提问。

由现象引发的疑问:教师预设的问题数量不能减少吗

在前两次设计提问时,教师预设的问题数量多达12个以上,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疑问: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预设的问题数量不能减少吗?仔细了解这些问题的内容后我发现,由于大班阅读活动中使用的素材往往篇幅较长,内容情节较为复杂,教师希望通过不断提问帮助幼儿寻找故事线索,从而推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其实,帮助幼儿寻找故事线索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图符、线索图帮助幼儿理清线索,引导幼儿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我们应该特别关注提问后的“等待时间”,让幼儿在提问后能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提问的内容,并有充足的时间到绘本中寻找答案:我们还应该仔细思考,找出可能会引发幼儿不同想法,又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的问题,提供幼儿一段结伴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在自由交流中先形成一定的认识,然后再与更多同伴进行分享交流。

由此我们达成共识: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预设的问题数量是可以减少的,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设问的有效性。

由疑问引发的探究:用有效设问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达成共识后,我们对先前设计的所有问题进行了梳理,最终将原有的十几个问题删减为以下六个。

设问1:什么是收集?

幼儿1:我觉得收集就是将东西放到一起。

幼儿2:收集就是回收。

幼儿3:收集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收起来。

活动一开始,我们运用一个理解性的设问,成功唤醒了幼儿关于“收集”的已有经验,使师生的关注点立刻聚焦到了同一话题上,有效激发了幼儿当前的阅读兴趣。

接着,我们运用大图书引导幼儿集体阅读第一段故事,让幼儿对该绘本的文学风格和画面表现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减少理解上的困难。之后,我们仅用了两个提问和一个图表帮助幼儿梳理阅读经验。

设问2:你们知道周围还有哪些朋友在忙着收集?他们收集的宝贝一样吗?

幼儿l:我看到小妹妹收集了很多五颜六色的花花衣。

幼儿2:小哥哥收集了很多玩具车,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玩具。

幼儿3:奶奶收集的是大大小小的拖鞋。

记忆性的设问帮助教师全面了解了幼儿阅读第一段故事的情况,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幼儿的阅读兴趣所在,更重要的是可以顺应幼儿的想法,利用图表的方式逐步呈现已获得的阅读信息,对前一段的阅读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总结。

设问3:为什么他们要收集这些东西? ’

幼儿l:妹妹爱漂亮啊,所以要收集花花衣。

幼儿2:奶奶是为家里的人准备拖鞋,宝宝要穿拖鞋,妈妈要穿拖鞋,客人也要穿拖鞋,她自己也要穿拖鞋。

分析性的设问再一次唤起了幼儿的感受,同时完成了本次阅读活动中新旧经验的链接,为之后的自主阅读奠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情感基础。

接着,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人手一本的小图书,在阅读前我们提出了一个阅读要求:请边看边记,除了我们人类喜欢收集,大自然里还有哪些特殊的朋友喜欢收集,它们都收集了什么有趣的宝贝。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自主地阅读,更能促进幼儿的有意注意,也能使幼儿的自主阅读实现较高的效能。之后的集体交流中,我们选定了以下三个交流话题:

设问4:乌鸦收集的宝贝有什么特别之处?(帮助幼儿发现收集的一类物品会有同一特征)

设问5:猜猜大海收集了什么宝贝?(迁移经验,尝试合理联想)

设问6:秋天和天空谁收集的宝贝更多?它们会收集些什么?(通过小缉讨论进一步联想,补充画面中的空白枣)

发散性的设问使幼儿有了更大的空间来表达自己对于该绘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真正拓展了绘本的画面意义,成功推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最后,教师提出“想一想,你心中收集了多少值得回忆的快乐事,收集了多少充满爱的故事”,用这一问题来结束活动,不仅能够拓展幼儿在这次活动中的阅读经验,还能让幼儿在回味无穷中继续联想。

由探究引发的思考:有效设问应该具备的特征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教师可以用最少的设问,帮助幼儿交流丰富的阅读感受,但前提是教师的设问必须有效,并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目的性

有效设问应该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教师预设的每一个提问都是为了完成本次阅读活动所拟定的目标,任何与实现目标无关的提问都应舍弃,即使该问题能带来较好的互动效果。

2开放性

教师在设计集体阅读活动中的提问时,应该尽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阅读心理环境。提供幼儿大胆交流各自阅读感受的机会,开放l生的提问能够唤起幼儿不同的认知经验。

3.适宜性

教师预设的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目前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过易或过难的问题都应删去。同时,还可以积极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的热情,从而全面推进不同阅读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提高与发展。

4.清晰性

由于阅读活动原本就是幼儿了解口语和书面语转换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预设的问题要严谨、精练、清晰、明确。感受温暖,所以很多人都爱收集。

附: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阅读活动:收集东,收集西

活动目标

1.理解“收集”的含义,感受“收集”背后蕴涵的美好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