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2课 神经系统的组成 (课件)
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这个复杂的网络就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课堂小结
1.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
中 脑 小脑
枢
神
脑干
经
系
统
脊髓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 活动的部位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 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 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人教版 •生物•七年级•下册
学习提纲
1.神经系统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 2.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各自的主要 功能是什么? 3.什么是神经元? 4.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这三者的关 系是怎样的?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资料分析 (课本 87页 资料分析)
一位妇女脑颅内长了肿瘤。肿瘤压迫大脑,结果造成了这位妇女失明。 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伤腰部,腰部脊髓因此受到了严重损害。尽管及时进行了治 疗,并且该运动员的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一位小伙子在劳动中不慎将腰部扭伤,致使由腰部脊髓通向右下肢的神经——右侧坐骨神经受 到了压迫。这位小伙子的右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突起 细胞核
神经元模式图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
神经元
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
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结构
细胞体 (内有细胞核)
突起
短:多条 长:一条
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兴奋
二、神经元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可能损伤了控制排尿的神经,由此 推断排尿中枢在腰部脊髓。另外脊髓还 有向下传导的功能,因为此人的下肢功 能丧失。
案例三 一位小伙子在劳动中不慎将 腰部扭伤,致使由腰部脊髓通向 右下肢的神经——右侧坐骨神经 受到了压迫。这位小伙子的右下 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麻木 和疼痛等症状。
支配右下肢的神经与右侧 的坐骨神经受损引起的。
肿瘤压迫了大脑中的视觉中枢。
由此可见,脑与四肢和眼睛之间,脑 与内脏之间,脊髓与四肢之间都具有神 经联系。神经系统究竟是由哪些结构 组成?它们分别有哪些功能呢?
案例二
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 伤腰部,腰部脊髓因此受到了严重损害。 尽管及时进行了治疗,并且该运动员的 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 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功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 平衡。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 前方,下面与脊髓相连。
功能: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中 枢。(如心跳、呼吸、血压等 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脑神经:与脑相连的神经,共12对,大都分 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支配头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共有31对。 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能 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 运动。
大脑:是人体最高级的“司令
部”。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 神经细胞。 功能:具有感觉、运动、语言
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 种生理活动。
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 实验:把狗的小脑切除,狗的行动就不 协调了。走路时,姿势失调,行动笨拙; 进食时,嘴老是在食物旁边碰来碰去, 经过多次失败才能偶然吃到食物。
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身体 的各个部位为什么能协调一致?
案例三 一位小伙子在劳动中不慎将 腰部扭伤,致使由腰部脊髓通向 右下肢的神经——右侧坐骨神经 受到了压迫。这位小伙子的右下 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麻木 和疼痛等症状。
支配右下肢的神经与右侧 的坐骨神经受损引起的。
肿瘤压迫了大脑中的视觉中枢。
由此可见,脑与四肢和眼睛之间,脑 与内脏之间,脊髓与四肢之间都具有神 经联系。神经系统究竟是由哪些结构 组成?它们分别有哪些功能呢?
案例二
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 伤腰部,腰部脊髓因此受到了严重损害。 尽管及时进行了治疗,并且该运动员的 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 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功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 平衡。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 前方,下面与脊髓相连。
功能: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中 枢。(如心跳、呼吸、血压等 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脑神经:与脑相连的神经,共12对,大都分 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支配头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共有31对。 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能 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 运动。
大脑:是人体最高级的“司令
部”。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 神经细胞。 功能:具有感觉、运动、语言
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 种生理活动。
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 实验:把狗的小脑切除,狗的行动就不 协调了。走路时,姿势失调,行动笨拙; 进食时,嘴老是在食物旁边碰来碰去, 经过多次失败才能偶然吃到食物。
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身体 的各个部位为什么能协调一致?
康复护理学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护理
和SF-36等。
6.其他功能障碍评定
其他功能障碍评定有感觉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和心理评定 等量表。
6.1.3 康复护理目标
康复护理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患者能适应卧床或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的状
态,能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表达 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生活需要得
到满足,情绪稳定,舒适感增强;能配合进行言语和肢体功能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临床在及时抢救治疗的同时, 应积极开展早期
康复治疗。目前,我国很多医院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
脑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即将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
与急性期神经内科治疗有机结合,防治各种并发症,从而
提 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6.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内心、思想、精神和感情等心理活
动发生障碍。脑卒中患者一般要经历 震惊、否定、抑郁
反应、对抗独立、适应等几个心理反应阶段。脑卒中患
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抑 郁心理(发生率为32%~46%)、焦
躁心理、情感障碍。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一个人为独立生活必须每天反复
失语症 的常见类型有运动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
传导性失语症、命名性失语症、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症、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完全性失语症等。
(2)构音障碍。构音是把语言符号通过声音表达出
来的过程,正常由呼吸运动、发声运动和 调音运动3部分
共同协调完成。上述过程出现障碍而表现出的发声困难,
发音不准,吐字不清, 声响、音调、速度及节律异常,鼻音
Brunnstrom评定法如表6-1、表6-2和图6-1、图
6.其他功能障碍评定
其他功能障碍评定有感觉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和心理评定 等量表。
6.1.3 康复护理目标
康复护理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患者能适应卧床或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的状
态,能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表达 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生活需要得
到满足,情绪稳定,舒适感增强;能配合进行言语和肢体功能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临床在及时抢救治疗的同时, 应积极开展早期
康复治疗。目前,我国很多医院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
脑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即将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
与急性期神经内科治疗有机结合,防治各种并发症,从而
提 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6.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内心、思想、精神和感情等心理活
动发生障碍。脑卒中患者一般要经历 震惊、否定、抑郁
反应、对抗独立、适应等几个心理反应阶段。脑卒中患
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抑 郁心理(发生率为32%~46%)、焦
躁心理、情感障碍。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一个人为独立生活必须每天反复
失语症 的常见类型有运动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
传导性失语症、命名性失语症、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症、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症、完全性失语症等。
(2)构音障碍。构音是把语言符号通过声音表达出
来的过程,正常由呼吸运动、发声运动和 调音运动3部分
共同协调完成。上述过程出现障碍而表现出的发声困难,
发音不准,吐字不清, 声响、音调、速度及节律异常,鼻音
Brunnstrom评定法如表6-1、表6-2和图6-1、图
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
题目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孙亚东
年级
七
学科
生物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教
材
分
析
本节教学要充分利用书中的资料分析和插图,调动学生的主动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归纳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情分析
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知识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有关神经元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创设情景
新授
总结巩固
你活动时,身体的各部分为什么会那样协调?
引导学生看书、资料分析
了解神经系统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
1、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的组成部分
2、神经元(neuron \nerve
cell)
组成:细胞体和突起(轴突和树突)
区分: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
组织学生看书、自学
帮助、指导
知识回顾
感悟与收获
达标检测:瞭望角
布置作业
激情、质疑
看书、尝试解答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看书、自学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进一步巩固
解答
产生求知欲望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题目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孙亚东
年级
七
学科
生物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教
材
分
析
本节教学要充分利用书中的资料分析和插图,调动学生的主动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归纳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情分析
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知识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有关神经元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创设情景
新授
总结巩固
你活动时,身体的各部分为什么会那样协调?
引导学生看书、资料分析
了解神经系统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
1、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的组成部分
2、神经元(neuron \nerve
cell)
组成:细胞体和突起(轴突和树突)
区分: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
组织学生看书、自学
帮助、指导
知识回顾
感悟与收获
达标检测:瞭望角
布置作业
激情、质疑
看书、尝试解答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看书、自学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进一步巩固
解答
产生求知欲望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医学-第六七章神经系统与循环
血-脑屏障
2、小脑皮质的分层及细胞形态。 3、大脑皮质的分层及细胞形态。
第七章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淋巴管系统:单向回流的管道系统。 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导管—大静脉
第一节 心 脏
一、心脏的组织结构
心外膜
Epicardium
1、分子层:又称丛状层,主要 是小的星形细胞和水平细胞。
2、小锥体细胞层:有些小锥体 细胞的轴突作180度的折转,伸 向分子层的表面,又称马丁诺 提氏细胞。
3、大锥体细胞层:主要由大、 中型锥体细胞组成。
4、多形细胞层:以梭形细胞为 主,还有少量锥体细胞和星形 细胞。
(二)大脑皮质的纤维
有神经细胞的轴突构成的 传出纤维,也有来自低级中枢 的传人纤维。分三种。
器官与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器官分为实质性器官与膜性或中空性器官。 实质性器官:被膜、实质和间质。 膜性或中空性器官:可分为3-4层。
第六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 物性神经及其神经节。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和脊髓组成,分为灰质和白质。神 经元的胞体聚集在灰质,突起构成白质。
(二)心肌膜(层)
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心房肌薄,心室肌厚,左心室心 肌最厚。心肌纤维呈螺旋状环绕分层排列为内纵、中环、外 斜三层,心肌纤维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
心肌闰盘
横位: 中间连接, 桥粒
纵位: 缝隙连接
(三)心外膜:为心包膜的脏层。外表面被覆
间皮,间皮下面是薄层结缔组织。
一、脑、脊神经节
(一)脊神经节:是脊髓两侧 的脊神经背根上的膨大结构。
2、小脑皮质的分层及细胞形态。 3、大脑皮质的分层及细胞形态。
第七章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淋巴管系统:单向回流的管道系统。 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导管—大静脉
第一节 心 脏
一、心脏的组织结构
心外膜
Epicardium
1、分子层:又称丛状层,主要 是小的星形细胞和水平细胞。
2、小锥体细胞层:有些小锥体 细胞的轴突作180度的折转,伸 向分子层的表面,又称马丁诺 提氏细胞。
3、大锥体细胞层:主要由大、 中型锥体细胞组成。
4、多形细胞层:以梭形细胞为 主,还有少量锥体细胞和星形 细胞。
(二)大脑皮质的纤维
有神经细胞的轴突构成的 传出纤维,也有来自低级中枢 的传人纤维。分三种。
器官与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器官分为实质性器官与膜性或中空性器官。 实质性器官:被膜、实质和间质。 膜性或中空性器官:可分为3-4层。
第六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 物性神经及其神经节。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和脊髓组成,分为灰质和白质。神 经元的胞体聚集在灰质,突起构成白质。
(二)心肌膜(层)
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心房肌薄,心室肌厚,左心室心 肌最厚。心肌纤维呈螺旋状环绕分层排列为内纵、中环、外 斜三层,心肌纤维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
心肌闰盘
横位: 中间连接, 桥粒
纵位: 缝隙连接
(三)心外膜:为心包膜的脏层。外表面被覆
间皮,间皮下面是薄层结缔组织。
一、脑、脊神经节
(一)脊神经节:是脊髓两侧 的脊神经背根上的膨大结构。
第六章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跌倒后迅速伸出双手 3、画饼充饥 4、谈虎色变 5、人在悲伤时会流泪 6、人从亮处走到暗处,瞳孔会扩大 7、幼儿见到穿白色衣服的护士就紧张、哭闹 8、马戏团里经过训练的小狗会表演节目 9、手偶尔碰到火,就会立刻缩回 10、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
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2 6 9 10 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1 3 4 5 7 8
复习旧知
神经系统司令部,脑和脊髓做中枢; 中枢发出指挥令,四通八达靠神经; 感觉运动语视听,大脑皮层发指令; 协调平衡小脑管,心跳呼吸脑干定。
第六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
为什么有的反射可以不受大脑控 制呢?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分别是什么? 2、这些结构的功能是什么?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反射的类型
1、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
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只要出 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做出相应的反 应,而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
“学习”也是一种复杂反射, 我们只有不断复习巩固,才能强化 这种复杂反射,希望我们每位同学 都能持之以恒,强化这种复杂反射,
变得
作业1: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区别
反射类型 形成
神经中枢 速度
能否消退
简单反射
复杂反射
作业2:完成课本P92页--- 反射
那么什么是反射呢?
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 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就叫反射。
请你来判断下列事例是否属于反射
ICD-10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
课堂提问
1、瘫痪综合征的分类?
免疫接种后脑炎后遗症的编码为G09,作为附加编码。
7
2、G81-G83 瘫痪综合征 这一节编码的使用既可以作为主要编码也可以作为
附加编码,使用时应注意诊断是否有疾病明) (1)作为附加编码: 如果住院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瘫痪的疾病原因时,这 些编码就不能作为主要编码,而是作为附加编码补充 说明某种疾病伴随的瘫痪情况。例如:脑出血,偏瘫 (脑出血为主要情况,编码I61.9,偏瘫为次要情况,
本章提供的星号类目如下:
G01* G02* G05* G07* G13* G22* G26* G32* G46* G53* G55* G59* G63* G73* G94* G99* 分类于他处的细菌性疾病引起的脑膜炎 分类于他处的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的脑膜炎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脑炎、脊髓炎和脑脊髓炎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颅内、椎管内脓肿和肉芽肿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全身性萎缩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锥体外系和运动疾患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其他变性性疾患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血管综合征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脑神经疾患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神经根和神经丛压迫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单神经病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多神经病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肌神经接点和肌肉的疾患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脑的其他疾患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的其他疾患
知识回顾
二、编码规则
规则一:
本章的一些情况可能是由于药物或其他外因的效 应所致,可以用第二十章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 例如:药物性帕金森综合症(抗精神病药) 主导词:帕金森综合症 - 由于药物 - - 抗精神病药 G21.0
6神经系统
第一信号:现实的具体的信号。
第二信号:现实的抽象的信号,即语言、文字。 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 皮层机能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 皮层机能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人、动物 第二信号系统 人
(三)人类记忆的过程
1.感觉性记忆:持续时间小于1秒 2.短期记忆(第一级记忆):持续时间数秒 3.长期记忆(第二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数分到数年 永久
第六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脑 位于颅腔内。 脊髓 位于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一、神经元的结构
一、神经元
1.基本结构: ⑴胞体:接受整合信息 ⑵树突:接受传导信息 ⑶轴突:传导神经冲动
2.分类:
⑴感觉神经元 ⑵运动神经元 ⑶中间神经元
二、神经胶质细胞
CNS细胞总数90%,脑容积的一半;无轴突,无突触 连接,有缝隙连接
大脑半球外侧面
大脑半球内侧面
特征 ①交叉支配(头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 ②倒置分布(头面部是正立) ③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 ④功能定位精确
(二) 锥体系及其功能 (发出并执行随意运动指令)
大脑皮质运动区
皮质 脑干束 皮质 脊髓束
脑干、脊髓 运动神经元
控制头面部、躯干 和四肢肌肉
2. 锥体外系及其功能P106
调节肌紧张
协调肌群运动
五、基底核的功能
• 基底神经节是指位于大脑皮层之下,紧靠丘脑背外 侧的一些神经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由壳核 和苍白球组成)。
尾状核 豆状核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与 控制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觉 的传入信息等有关。
第二信号:现实的抽象的信号,即语言、文字。 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 皮层机能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 皮层机能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人、动物 第二信号系统 人
(三)人类记忆的过程
1.感觉性记忆:持续时间小于1秒 2.短期记忆(第一级记忆):持续时间数秒 3.长期记忆(第二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数分到数年 永久
第六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脑 位于颅腔内。 脊髓 位于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一、神经元的结构
一、神经元
1.基本结构: ⑴胞体:接受整合信息 ⑵树突:接受传导信息 ⑶轴突:传导神经冲动
2.分类:
⑴感觉神经元 ⑵运动神经元 ⑶中间神经元
二、神经胶质细胞
CNS细胞总数90%,脑容积的一半;无轴突,无突触 连接,有缝隙连接
大脑半球外侧面
大脑半球内侧面
特征 ①交叉支配(头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 ②倒置分布(头面部是正立) ③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 ④功能定位精确
(二) 锥体系及其功能 (发出并执行随意运动指令)
大脑皮质运动区
皮质 脑干束 皮质 脊髓束
脑干、脊髓 运动神经元
控制头面部、躯干 和四肢肌肉
2. 锥体外系及其功能P106
调节肌紧张
协调肌群运动
五、基底核的功能
• 基底神经节是指位于大脑皮层之下,紧靠丘脑背外 侧的一些神经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由壳核 和苍白球组成)。
尾状核 豆状核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与 控制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觉 的传入信息等有关。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神经系统(功能)
(2)去大脑僵直 ★产生机制:中脑水平切断脑干后,中断 指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及红核的下方水平 通过去大脑僵直可了解脑干对肌紧张的 面上将麻醉动物脑干切断,动物立即出现 了皮层、纹状体等对网状结构抑制区的功 调节作用。 的肌紧张加强、四肢强直、脊柱反张后挺 能联系,结果抑制区的活动减弱、易化区 现象。 活动相对占优势所致。
(1)牵张反射 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 块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它有相位(动态) 牵张反射和紧张性(静态)牵张反射两种 类型。
★相位牵张反射: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兴奋了Ⅰα类纤维而发 生的牵张反射。如:膝反射。 作用:对抗肌肉的拉长。 特点:是单突触反射,时程较短; 许多肌纤维同步收缩,产生的肌 张力较大; 发生一次相性收缩。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刺激强度通过单一神经纤维 (一)概述 上冲动的频率高低以及参与 该刺激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 1.感觉的生物学意义与感觉的分类 的数量多少来编码。 2.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各类感受器具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2)感受器的阈值 对于特定感受器而 3)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言,敏感性最高的 4)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刺激称为适宜刺激。 5)感受器的适应 指长时间的连续刺激使感觉 6)感受器的反馈调节和信息的相互作用 减弱、消失,出现抑制过程
4)大脑皮质对内脏机能的调节 大脑皮质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①新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②边缘系统的功能
隔区(胼胝体下回、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 旁回、钩、海马、齿状回等构成边缘叶。由边缘 叶与其附近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组成边缘系统。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产生动机、调节行为和情绪 ※参与学习记忆过程
5.基底核的功能 基底核是从大脑皮质出发,经过丘脑又回到大 脑皮质这样一个复杂神经环路的中继站。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六章神经系统
↓ 梭外肌收缩
②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 特点: 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 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
★ 意义: 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 如果破坏肌紧张的反射弧,可出现肌张力的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弛,因而无法维持身体 的正常姿势。
设计运动动作 协调随意运动
协调随意运动
双侧支配
(二)传导通路 大脑
(4、◎6、3-1-2◎、5、7区)
皮层 (运动皮层+感觉皮层) ◎
皮
皮
层
层
脊
脑
髓
干
束
束
内囊 延髓锥体
皮层下中枢
●
●●
皮
旁
层
锥
锥 体
起 源 锥
体 外
系
体
系
外
锥
系
体
系
锥体系 锥体外系
脊
髓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功能特点
锥体系 1. 对侧支配;
梭内肌:
γN元支配, 与肌梭呈串联关系。
肌 梭:内有二种感受器:
环旋末梢:
是牵张反射的感受 装置,兴奋由I类N纤维传入。
花枝末梢: 可能与本体感觉有关,兴奋由 Ⅱ类N纤维传入。
②机能特点:
γN元兴奋
梭内肌收缩
牵拉肌梭环旋末梢
肌梭敏感性、兴奋性↑
传入冲动↑ γ
Ⅱ
αN元兴奋 梭外肌收缩 肌梭张力↓ 肌梭兴奋性↓ 传入冲动↓
病症 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
如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表现
肌紧张减低, 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静止性震颤 随意运动↓,肌紧张↑
②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 特点: 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 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
★ 意义: 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 如果破坏肌紧张的反射弧,可出现肌张力的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弛,因而无法维持身体 的正常姿势。
设计运动动作 协调随意运动
协调随意运动
双侧支配
(二)传导通路 大脑
(4、◎6、3-1-2◎、5、7区)
皮层 (运动皮层+感觉皮层) ◎
皮
皮
层
层
脊
脑
髓
干
束
束
内囊 延髓锥体
皮层下中枢
●
●●
皮
旁
层
锥
锥 体
起 源 锥
体 外
系
体
系
外
锥
系
体
系
锥体系 锥体外系
脊
髓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功能特点
锥体系 1. 对侧支配;
梭内肌:
γN元支配, 与肌梭呈串联关系。
肌 梭:内有二种感受器:
环旋末梢:
是牵张反射的感受 装置,兴奋由I类N纤维传入。
花枝末梢: 可能与本体感觉有关,兴奋由 Ⅱ类N纤维传入。
②机能特点:
γN元兴奋
梭内肌收缩
牵拉肌梭环旋末梢
肌梭敏感性、兴奋性↑
传入冲动↑ γ
Ⅱ
αN元兴奋 梭外肌收缩 肌梭张力↓ 肌梭兴奋性↓ 传入冲动↓
病症 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
如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表现
肌紧张减低, 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静止性震颤 随意运动↓,肌紧张↑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树突是神经元的输入通道,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 经元的输入信号。树突上有许多分支,与多个神 经元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通道,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 他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效应器。轴突末端有许 多分支,称为神经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或细胞体接触,形成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通过电 化学信号传递信息,使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 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网络通过学习过程不 断优化其权重和连接模式, 以提高预测和分类的准确 性。
05
神经系统在生物体中的重要 性
神经系统对生物体行为的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控制和调节生物体的各种行为,如运 动、感觉、学习和记忆等。
神经系统能够协调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确保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活 动。
神经系统的功能
感知
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和内部变化,并将 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
协调
神经系统能够协调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 间的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学习与记忆
神经系统能够学习和记忆信息,使生物体能够 适应环境变化。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部分 ,负责处理和整合信息,控制身体的 运动和感觉。
VS
详细描述
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细胞膜,负 责释放神经递质;突触间隙是神经递质通 过的区域;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 体膜或树突膜,负责接收神经递质并产生 电位变化。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 电位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
04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的定义
神经元
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能够传递信 息。
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通道,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 他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效应器。轴突末端有许 多分支,称为神经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或细胞体接触,形成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通过电 化学信号传递信息,使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 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网络通过学习过程不 断优化其权重和连接模式, 以提高预测和分类的准确 性。
05
神经系统在生物体中的重要 性
神经系统对生物体行为的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控制和调节生物体的各种行为,如运 动、感觉、学习和记忆等。
神经系统能够协调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确保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活 动。
神经系统的功能
感知
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和内部变化,并将 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
协调
神经系统能够协调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 间的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学习与记忆
神经系统能够学习和记忆信息,使生物体能够 适应环境变化。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部分 ,负责处理和整合信息,控制身体的 运动和感觉。
VS
详细描述
突触前膜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细胞膜,负 责释放神经递质;突触间隙是神经递质通 过的区域;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 体膜或树突膜,负责接收神经递质并产生 电位变化。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 电位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
04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的定义
神经元
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能够传递信 息。
ICD-10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
知识回顾
二、编码规则
规则一:
本章的一些情况可能是由于药物或其他外因的效 应所致,可以用第二十章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 例如:药物性帕金森综合症(抗精神病药) 主导词:帕金森综合症 - 由于药物 - - 抗精神病药 G21.0
药物制剂表: 抗精神病药在治疗中使用的有害效 应 Y49.5
三、有关分类的说明
2018/6/12
3、神经病与神经炎的分类
诊断中的神经炎与神经病常是相通的名称。若临
床诊断为神经炎,多指单神经的病变,若诊断为
某神经的变性,常是指多神经病。编码时应注意
分析诊断。
4、本章星号编码的使用 本章有 16 个星号类目,分别用于编码 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炎症、 全身性萎缩、脑血管疾病以及神经肌肉疾 病。
1、G09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后遗症
G09是对G00—G08疾病后遗症的分类,但其中 G01*、G02*、G05*、G07* 类目的后遗症不能 归类于G09。
例1:由于结核性脑膜炎引起耳聋 编码:H91.9(主) B90.0(附)
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的编码为B90.0,这里作为附 加编码。
例2:一年前免疫接种后脑炎所致的轻度精神发 育迟滞,本次因精神发育迟滞入院。 编码为F70.9(主) G09(附)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 (G00 - G99)Leabharlann 、编码范围本章包括下列各节:
G00-G09 G10-G13 G20-G26 G30-G32 G35-G37 G40-G47 G50-G59 G60-G64 G70-G73 G80-G83 G90-G99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 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全身性萎缩 锥体外系和运动疾患 神经系统的其他变性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 发作性和阵发性疾患 神经、神经根和神经丛疾患 多神经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其他疾患 肌神经接点和肌肉疾病 大脑性瘫痪和其他麻痹[瘫痪]综合征 神经系统的其他疾患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
器官 交感神经
心跳加强;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以 及分布于唾液腺与外生殖器官的血管均 收缩,脾包囊收缩,肌肉血管可以收缩 (肾上腺素能)或舒张(胆碱能)
副交感神经
循环系统
心跳减慢,心房收缩减弱; 部分血管(如软脑膜动脉与 分布于外生殖器的血管等) 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腺分泌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液、胰液 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和使括约肌 舒张,促进胆囊收缩
(三)下丘脑对多种功能的调节 ①调节内脏活动:内复侧-交感;外侧-副交感 ②调节体温:体温调节中枢,热敏神经原和冷敏神经原,下丘 脑起最主要的控制作用; ③调节摄食行为: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腹内侧核存在 饱食中枢。两者可交互抑制,对血糖水平特别敏感(葡萄糖感 受器)-糖浓度恒定理论。 ④水平衡调节:外侧区-饮水中枢;下丘脑内存在着渗透压感受 器,能按血液的渗透压变化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三、脑干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
脑干:延髓+脑桥+中脑
(一)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在脑干部分,有一类形态不一、分化较差的中间神 经元相互连接形成错综复杂的一种犹如网状的组织,称为网状 结构。 上行系统、下行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 对脊髓反射活动的 调节通过下行系统 来实现,具有抑制 和易化两种作用, 所在的区域分别称 为抑制区和易化区
α运动神经纤维-支配梭外肌纤维; α 和γ的协同活动:在正常运动中, α 和γ是同时受到刺 激的,这种现象叫做α 和γ的协同活动
γ-环路:γ纤维-梭内肌-感受器-α运动神经元, 正反馈,缓慢效应 γ运动神经原的生理意义:使肌肉保持一种比较稳定的 张力,而不是一种断续式的收缩。
2.腱器官 高尔基腱器:位于骨骼肌与肌腱的接头处,感受 张力的变化。 腱器官的传入冲动经传入神经兴奋中间神经原, 后者使支配腱器官所在肌肉的运动神经原产生抑制, 从而防止过分的收缩,另一方面,中间神经原的活动 也使相应的拮抗肌兴奋,进一步使承受重力牵拉的肌 肉免于过分剧烈的收缩,这一反射称为腱反射。 生理意义:调节肌肉的张力。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自主神经活动的控制
(一)脊髓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部 分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胞体位于脊髓灰质侧角,或相当于侧 角的部位。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延脑:发出的自主神经纤维支配头部的所有腺体、内脏器官的 活动。生命中枢 脑桥:上端1/3区域存在呼吸调整中枢 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一般4区控制四肢远端肌肉,6区控制四肢近端肌肉
运动区对躯体运动控制的特征: ①交叉支配,但面部大多属双侧性支配,咀嚼 及喉部均受双侧运动区支配; ②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一定的运动区支配一 定部位的躯体和四肢,在空间方位关系上呈现 头足倒置式的安排; ③身体的不同部位在皮层所占的代表区大小不 同,取决于支配器官的运动精确和复杂程度; ④以适当强度电流刺激运动代表区的某一点, 只会引起个别肌肉收缩,或某块肌肉得到一部 分收缩,而不是肌肉群的协同收缩。
第三节 自主神经系统
一、自主神经系统概述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
自主神经系统仅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从中枢发出 的自主神经在抵达效应器官前必须先进入外周神经节,经交换 神经元再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官。有交感和付交感神经之分。 (图) 由中枢发出的纤维叫节前纤维(preganglionic fiber);而 由外周神经节发出的纤维叫节后纤维(postganglionic fiber)。
迷路紧张反射-头部位置改变→ 耳蜗内的前庭器官
2.翻正反射 将动物肢体翻转,它可以迅速翻正,恢复直立,此种反射 称为翻正反射。先头部后躯体
四、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大脑的感觉和运动皮质是肢体运动控制的最主要中枢
(一)大脑皮层运动区:
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6区) 单位:皮层功能柱 功能
三、中枢神经系统环路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一个神经元轴突可通过其轴突末梢分支与许多神经 元建立突触联系,此种联系方式称为辐散。
传入神经元的主要联系方式
2.聚合:许多神经元通过其轴突末梢共同与同一个神 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传出神经元 的主要联系方式, 也是传出神经元 最后公路原则的 结构基础。
二、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是实现躯体反射的最基本中枢 脊髓反射-只需要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射 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 (一)牵张反射 当一块骨骼肌受到外力牵引而伸长时,它能够反射性地发 生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 1.相位牵张反射:快速牵拉肌肉,兴奋了肌梭中的初级转入终末 而引起的。如膝反射。
⑤调节腺垂体的分泌功能:促进或抑制某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⑥调节情绪变化和行为反应:刺激不同区域会引起不同的情绪 和行为反应; ⑦对生物节律的控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可能是生物节律控制 中心。
锥体外系统--皮质起源的神经纤维,下行中经 过纹状体、中脑红核和黑质、脑干网状系统、小脑而 不经过延髓的锥体。分为锥体外系统和皮层起源的锥 体外系统。 锥体外系统主要的下行通路 1)皮层-纹状体-中脑运动系统 2)皮层-桥脑-小脑运动系统:信息下行中经小脑的 处理和校正。
锥体外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的反馈环路:①基底神经核→丘 脑→皮层→基底神经节;②基底神经节→脑干神经核→丘脑→ 皮层→基底神经节
2.紧张性牵张反射:被动弯曲关节激起,由肌梭中的次级传入终 末兴奋引起。如重力的作用引起的伸肌紧张性牵张反射。
3.脊休克
脊髓被横断后,断面以下节段暂时地丧失反射活 动能力,骨骼肌以及内脏反射活动受到完全抑制或减 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脊休克的主要表现是: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 骨骼肌的反射消失、肌肉紧张性减弱或消失;外周血 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粪、尿潴留。经 过一段时间后,以脊髓为反射中枢的一些反射可逐渐 恢复,恢复的速度与动物的种类有关 产生原因:断离的脊髓节段失去了高级中枢的调 节性影响,特别是来自大脑皮层、脑干网状结构和前 庭核的易化作用。
(三)脑干对姿式反射的调节
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节不同部位 骨骼肌的张力,引起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 相应位置,这种反射活动总称为姿势反射。 1.状态反射 由于动物躯体和头部在空间位置的变更,导致有关部位本 体感受器以及前庭器官的兴奋,引起肌肉,特别是四肢伸肌张 力发生变化的反射活动称为状态反射。 颈紧张反射-颈部各关节和肌腱的本反射产生的作用相反,因此将 高尔基腱器官引起的反射称为反牵张反射。
(三)屈肌反射 以捏夹、灼热等疼痛或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动物肢体时, 即会发生相应部位关节的屈肌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屈肌反 射。 伸肌反射 交互抑制:当支配某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接受某种传入 冲动发生兴奋,而支配其拮抗肌的神经元同时则受到抑制,这 种生理活动现象称为交互抑制。 对侧伸肌反射:一侧伤害性刺激引起同侧屈肌反射,同时 引起身体对侧出现伸肌反射,这种越至肢体对侧发生的反射称 为对侧伸肌反射。
(二)运动传导通路
(1) 锥体系(皮质脊髓束)
大脑皮层(Beta细胞和锥体细胞的轴突形成锥体束)→ 延髓(80%交叉,锥体交叉) →脊髓(皮层脊髓侧束),主 要控制支配前肢运动的神经元。不交叉的纤维形成皮层脊髓前 束,到脊髓胸段后才交叉到对侧。
主要功能:控制精确复杂的随意运动
(2)锥体外系(多级神经元运动系统)
主要功能:调节肌紧张以及协调肌群的收缩活动。
(三)基底核的功能
• 纹状体(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位于大脑皮层底部髓 质内,紧靠丘脑背外侧 1、一方面可以调 节脑干水平以下的运动 神经原的兴奋性,另一 方面又可以经上丘脑影 响大脑皮层对运动的控 制 2、主要机能:抑 制全身肌紧张 3、参与认知、动 机、注意和条件反射的 调节
呼吸器官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 促进括约肌收缩,抑制胆囊活 动 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使逼尿 肌舒张和括约肌收缩,使有孕 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
使虹膜辐射状肌收缩,瞳孔扩大; 使睫状体辐射状肌收缩,睫状体环 增大;使上眼睑平滑肌收缩
消化器官
泌尿生殖 器官
眼
皮肤 代谢
使逼尿肌收缩和括约肌 舒张
肌梭的神经支配: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 Aα(Ⅰa)-较粗,螺旋状末梢,末 梢终止于核袋区赤道部分;初级传入纤 维终末;动态牵拉敏感; Aβ(Ⅱ)-较细,花支状末梢,末梢终止 于核链纤维核袋区的外侧;次级传入纤 维终末;静态牵拉敏感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 γ-肌梭运动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 使横纹部分收缩;动态γ运动轴突-核 袋纤维;静态γ运动轴突-核链纤维
第六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 突起
(二)神经元的功能分类
(1)感觉神经元 (2)中间神经元 (3)运动神经元
(三)神经纤维的分类
传导速度:A B C
直径:Ⅰ Ⅱ Ⅲ Ⅳ
二、神经胶质细胞
数量:1013,无轴突,缝隙连接 种类: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小胶质、室管膜细胞
使虹膜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 使睫状体环形肌收缩,睫状体环 缩小;促进泪腺分泌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促进糖原分解和肾上腺髓质分泌
促进胰岛素分泌
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
(1)紧张性作用:在静息条件下,自主神经纤维经常都 有低频的神经冲动传出到效应器,这种现象称为紧张性作用; (2)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拮抗作用; (3)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协同作用。 2.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和受体 节前纤维:Ach,N1受体 节后纤维: 交感:NE, α β 副交感:Ach,M型受体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和由它的轴突分支所支配的全部肌 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二)肌梭本体感受器:肌梭和腱器官 1.肌梭 由2~12根梭内纤维组成,两端有横纹,受γ运动神经元 支配,中段膨大,无横纹,为核袋区。梭内纤维有两种: 核袋 纤维:两条,细胞核集聚在核袋区; 核链纤维:四条,细胞核 排成链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