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自然之美
【主要内容】本单元围绕着“自然之美”这一人文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观潮》《走月亮》为精读课文;《现代诗两首》《繁星》为略读课文。
【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潮”“牵”“巢”等生字,其中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滚”“稻”等28个生字。
借助工具书、结合语境理解“山崩地裂”“人声鼎沸”“万马奔腾”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积累优美语句。
2.反复读文,按照时间、地点转换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抓关键词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边读边想象画面,结合生活体验、抓事物特点、调动各种感官想象丰富画面,并与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画面,从中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意境,激发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4. 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描绘自然之美。
【课时安排】
二、本单元学习设计
说明:分四种课型进行备课:单元感受课(包括单元整体感知1节及其他课文的学习,每课1课时,阅读实践课(选择其中一篇课文进行阅读拓展实践)、言语表达课(低年级说话或写话,其他年级习作)、评研课(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双基训练)
每种课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1 观潮【教学目标】1.学会认“盐、屹、昂、顿、鼎、沸”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阔、笼”等15个字。
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认“盐、屹、昂、顿、鼎、沸”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阔、笼”等15个字。
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吟诵古诗,引入情境1.同学们,宋代潘阆写的《酒泉子.长忆观潮》中,这样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2.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之间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课件出示会认生字,指名读。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g),避免读成(pēng),“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易错字指导:“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感受自然之美本组概述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由《观潮》《走月亮》两篇精读课文和《现代诗二首》《繁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观潮》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走月亮》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现代诗二首》中,《秋晚的江上》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花牛哥》全诗写出了花牛的四种形态;《繁星》描写作者三次看繁星的经历和感受,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她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中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主题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学到的方法快速地在同一单元主题下进行大量的阅读,达到主题阅读倡导的无师自通,“不求知识统一,力求自主创新”的个性化阅读。
本设计,我主要是通过“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提炼本单元的单元主题。
然后通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的阅读引领,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迁移《月是故乡明》本单元的相关文章,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课时完成。
单元教学内容:1、部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课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2、《月是故乡明》文章:《养马岛日出》《黄山记》《流玉的湖》《江行的晨暮》《桂林山水》《迷人的夏季牧场》《天山行色》。
3、《月是故乡明》诗文:《春江花月夜》《晚春》《钱塘湖春行》单元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四字格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看图、学文,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组文阅读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组文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2.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概括和复述。
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2.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3.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合理表达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复述。
2.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联想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四年级上册。
2.教学多媒体设备。
3.教师准备课文内容的读音、注释及课前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组文阅读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课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习展示让学生阅读《组文阅读课》,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针对关键内容进行逐段解析。
3.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并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向全班呈现。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概括和复述文章。
5. 拓展应用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进行相关的拓展应用活动,如写作、绘画等。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和表达作业,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2.是否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是否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理解文章内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全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全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要情节。
2.理解课文的寓意和主题。
3.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能力目标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领会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表达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抽象含义。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介绍课文背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分段解释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寓意。
3.讲解生字词和语法知识,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
3. 拓展课文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题。
2.设计相关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总结
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强化重点,澄清疑惑。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上是本文档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的全集内容,希最对教学有所帮助。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新改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向别人推荐一个还地方,能写清楚理由。
【核心素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2.向别人推荐一个还地方,能写清楚理由。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观潮》A.文记叙了作者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B.按时间的顺序写的:潮来之前(江面宽阔、薄雾笼罩)潮来之时(万马齐奔、山崩地裂)潮去之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2)《繁星》本文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依次写了“我”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3)《现代诗二首》A.《秋晚的江上》诗意内容: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这宁静优美的景色浸透着诗人的瞬间感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B.《花牛歌》诗意内容:用简单明朗、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地里的花牛坐、眠、走和做梦的情形巧妙生动地展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由的追求。
(4)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写清楚这个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你的推荐理由。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阅读《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完成课后题。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是一个美妙而神奇的世界。
草原上的天空,碧蓝碧蓝,无边无际。
一直看开去,远处那座高山的顶峰正碰着了天,又见广袤草地的尽头也与天相连。
当地人说,那山多高,天就多高;这草地多远,天就多远。
草原上的云,真好看。
仰头看上去,就像是一群大白马跟无数小山羊在辽阔的碧空中嬉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呦呦鹿鸣》的内容和结构。
2.理解“呦呦”、“鹿鸣”两句的意思。
3.能够朗读古文,并表达出相应的情感。
4.能够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掌握一些古词句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掌握《呦呦鹿鸣》的内容和主题。
2.理解古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3.朗读古文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文中的句子结构,包括病句。
2.理解古文中的常见古词句,如“呦呦”、“鹿鸣”等。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四年级上册。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教案、教学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呦呦鹿鸣》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古文:•学生跟读古文,教师解释生僻词义。
•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古文意义。
第二课时1. 复习古文:•学生个别朗读古文段落。
•教师解释词语和句子。
2. 分组讨论:•学生小组间讨论古文内容和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古文主旨。
第三课时1. 练习:•学生个别朗读全文。
•教师进行古文讲解和解读。
2. 作业:•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明确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文言文材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努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文的句子结构和词语方面有困难,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引导。
下一节课我将加强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文阅读技巧。
以上是本单元的教案,希朩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解了关于身边昆虫和植物的知识,通过学习和阅读相关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特点•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融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的关于昆虫和植物的基础知识。
–了解昆虫和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表达。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昆虫和植物的特征并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解昆虫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完整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表达方式。
难点1.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专业术语不熟悉,需要引导理解。
2.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昆虫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
引发学生对昆虫和植物的兴趣。
2. 学习1.阅读故事《昆虫的语言》,学生跟读,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故事中昆虫的情感表达,展示合作成果。
3. 操作1.带领学生一起实地探索,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昆虫和植物。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培养表达能力。
4.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昆虫或植物的文章。
2.收集昆虫或植物的图片,写出感想或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地观察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蜻蜓》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故事。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含义。
3.学习并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语。
4.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引导其进行情感、抒情性的表达。
二、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读懂《蜻蜓》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内容。
3.学习掌握生字词语。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的理念和思想。
2.掌握较为复杂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四、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蜻蜓》蜻蜓是夏日常见的昆虫,身体修长,双翅轻快。
《蜻蜓》一文生动描绘了蜻蜓在夏日飞翔的场景,通过对蜻蜓的描写,引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课文内容简单生动,语言亲切自然,适合学生阅读,并能引发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2. 生字词语•蜻蜓•翩翩•蜻蜓点水•空旷五、教学步骤1.开场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蜻蜓的了解和感觉,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课文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感悟和思考,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见解。
5.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以蜻蜓为主题,进行情感表达和抒发。
6.总结回顾: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六、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个人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反馈,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鼓励他们的优点和进步。
七、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蜻蜓》。
2.思考蜻蜓对你生活的启发,写一篇短文。
3.完成相关的生字词语习题。
八、教学资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小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和课本以上内容为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基本框架,希望教师们能根据具体班级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024年《牛郎织女一》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一等奖
2024年《牛郎织女一》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牛郎织女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一至三章节,详细讲述了牛郎与织女相识、相爱、遭受王母娘娘阻挠的传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牛郎织女传说。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体会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2)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体会牛郎织女的感情。
(3)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课文理解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牛郎织女相识相爱遭遇困境2. 重点词汇碧霄鹊桥织女星牛郎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牛郎织女的短文。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牛郎织女二》,深入了解故事情节。
(2)开展牛郎织女主题的手抄报、绘画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组织学生观看牛郎织女的电影或动画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以“感受自然之美”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写景的美文,从多个侧面向我们展现了自然美丽的风姿。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课件出示3)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课件出示4)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溃�,避免读成(pēn�溃�,“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观潮》•学习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课文中的感受2. 教学目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复述•能够表达对课文内容的个人看法和感受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表达个人看法和感受三、教学准备•课文《观潮》的复印件•板书•单词卡片•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海浪、海浪声等概念,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学习新词•带领学生学习新词汇,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3.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全文,学生跟读。
•分段翻译,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等展开讨论,并汇报给全班。
5. 个人表达•鼓励学生就自己对海浪、大海的感受进行描述,可以用画面感言或情感表达。
五、课堂作业•背诵课文《观潮》•完成生字生词的拼写练习•回家写一篇关于海浪的短文,可以描述一个海浪冲击礁石的场景。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为全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有所收获,对《观潮》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完整教案
1.《观潮》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并背诵相关诗歌和小品文。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描述他们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语文课程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和相关诗歌小品文,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能够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和表达课文中的抽象概念,能准确地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掌握并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3.黑板、粉笔4.教学视频或音频辅助材料5.各种语文学习工具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上节课内容。
2.教师出示本单元教学计划和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内容1.背诵课文中的相关诗歌。
2.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段理解和讨论。
3.学习并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其意义。
4.进行课文内容的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练习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并做相关引导。
2.引导学生展示课外拓展内容,如相关读物、手工作品等。
二、学习内容1.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3.学习并练习相关的写作技巧,如描写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等。
三、课堂练习1.完成写作练习,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
2.进行课文的问答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了知识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包含:最后单独附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1观潮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相关资料,学会“潮、据,堤”等15个生字,认识“浩、沸、鼎”等12个生字。
2.通过“三读(读准、读通、读懂)”,自主学习,乐于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理清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有关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大潮的景色。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说说哪个景点给你留下印象最深。
2.今天呀,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领略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伸出你们的手,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齐读课题。
(板书:观潮)3.“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观“字,意思一样吗?快查查字典,看看分别是什么意思。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初读:请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2.检查生字词:以学生已有的水平为起点,在学生自读、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点拨。
提醒“震”字不要多加一撇,“滚”字写好左右结构,“昂”字下半部分的左边不能加点。
3.播放视频:同学们,你们想亲眼看看这奇特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对话,给学生留下宽松的、自由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理清课文脉络。
三、重点研读,感受奇特美景本环节紧紧围绕“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奇观)进行教学。
1.同学们,刚刚录像里潮水的景色,咱们课文里也有,赶紧翻开课本,自由默读课文3、4、5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文中哪些描写潮水的句子特别喜欢,你就把它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一会再请同学来展示。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教案一:第一单元认读和拼写声母b、p课时一:认读声母b教学目标:认读声母b及相关的字词,掌握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认读声母b及相关的字词。
2.掌握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师生共同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已学的声母m,并出示卡片m, b,让学生快速认读声母m和声母b。
2. 课堂讲解: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学生详细讲解声母b的发音特点,并辅助动作展示发音方法。
3. 课堂练习:出示卡片 bat、bed、box 等相关单词让学生快速识读,教师可适时复习m单词。
4.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声母b的方法,帮助学生矫正错误书写习惯。
5. 小结与反馈:复习声母m和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课堂小结,并邀请学生展示声母b的书写方法。
课时二:拼写声母b教学目标:掌握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辅助学生认读相关的字词。
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掌握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
2.辅助学生认读相关的字词。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复习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出示图片或卡片,学生快速认读相关单词。
2. 课堂讲解: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学生详细讲解用声母b拼写字的方法,并辅助动作展示。
3. 课堂练习:出示卡片 bag、big、bed,让学生辅助声母b的拼写来识读单词。
4.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用声母b拼写的字,帮助学生矫正错误拼写习惯。
5. 小结与反馈:复习声母b的发音和认读,辅助学生用声母b拼写相关单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声母b的发音特点和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能够用声母b拼写相关的字词。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1 观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盐、屹、昂”等12 个生字;会写“潮、剧、堤”等15个生字;理解“笼罩、屹立、人声鼎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边读边想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学习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多种方法理解课文词语;懂得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
【教学方法】想象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涨潮时的情形吗?想不想看?2.播放视频《潮水》。
3.你们喜欢吗?你们知道潮水形成的原因吗?课件出示补充资料: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潮水一般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 是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增大, 导致海水受到引力影响,然后出现涨潮。
想不想去看更多的更精彩的大潮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1课。
(板书课题:1.观潮)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带音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罩”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横贯山崩地裂恢复(1)各种形式读词语。
(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
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4.理解相关词语: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实用五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实用五篇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1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
练*修改*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
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的成果。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
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2教学目标1.会认2个汉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体会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作用。
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运用;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颜色及理由。
2.教师多媒体展示:大千世界,五彩缤纷。
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致远;还有人喜欢绿色,因为它充满了生机。
今天我们一起学*艾青的《绿》。
二、检查预*情况,学*生字词1.指名说对作者艾青的介绍,教师相机补充。
(见达标检测第2题)2.按预*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字、正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美丽的秋天”,包括《秋天的雨》、《小小的船》、《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个单元的设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秋天的认识和体验也有一定的积累。
他们在学习新课程时,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表达。
但在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运用想象力描绘秋天的画面,培养写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秋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秋天的图片和生字词。
2.准备相关秋天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秋天的认识和体验,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段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拼音的基本规则,能正确拼读并书写出本单元的拼音字母和音节,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本单元的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发音规则。
2. 能正确运用所学的拼音字母和音节拼写和读出一些简单的词语。
3. 增加学生对拼音和词语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 课件:包含拼音字母和音节的示范和练内容的课件.3. 黑板、彩笔、橡皮擦等教学用具.教学步骤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有关语言的音乐,激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为今天的研究做好心理准备。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拼音的作用、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3. 拼音字母和音节的研究(2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和教师示范,逐个介绍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发音规则和书写方法,并进行相关的练。
4. 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巩固(15分钟):师生共同完成一些拼音字母和音节的练题,巩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5. 词语的拼写和读音练(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词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拼音字母和音节进行拼写和读音练。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在下节课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1. 课堂练:通过课堂练,检查学生对拼音字母和音节的掌握程度和词语的拼写和读音准确性。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态度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进行课堂练,复所学内容,并完成一些相关的作业。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研究,多读多写,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拼音字母和音节的发音规则和书写方法,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准确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初探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大潮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
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1.《观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小山)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二)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1.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声”“色”如何变化的?分层。
2.讲解第一层。
(板书:风平浪静)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为什么会人声鼎沸?3.讲解第二层。
①过了一会儿,“声”“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②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地方?(地平线)③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讲解第三层。
(出示小黑板)①说说“声”“色”的变化。
(板书:拉长变粗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②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壮观。
(指名读)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
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话是写这个词的?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教师给词)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
(指名读)5.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
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去想象。
7.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色”,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三)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1.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
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2.江面何时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3.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三、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所以说绮丽的钱塘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3.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板书设计:1观潮“声”“色”潮来之前望等盼平静宽阔人声鼎沸闷雷滚动风平浪静沸腾越来越大一条白线潮来之时拉长变粗天下奇观水墙目瞪口呆白色战马潮过之后风号浪吼漫天卷地2.《走月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先来观看一段flash动画。
(多媒体播放flsh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闲地漫步。
此间,配以优雅的音乐。
)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深入学习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
)设想学生找到的语句: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师: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呀?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教师相机引导作答。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指导学生读出那种美好的意境,在读中,在倾听别人读中仿佛看到了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天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出示静态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村间的路,一片幽静、祥和的景象。
进一步体会自己那种美好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秋天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b: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相机提问: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月光下小溪、山草、野花构成的一幅甜美画面,体会到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附着上甜美、欢快、幸福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
多媒体出示动态画面: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淙淙地流着,鹅卵石布满河床,小水塘映着月光。
从而让学生体会“我”和阿妈欣赏到的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
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师:这么美好的画面,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体会体会呢?学生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欢快、幸福的语气。
c:“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
”,“走过……走过……走过……走过……”“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引导学生合理想象: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多媒体展示flash动画:月光下,秋虫鸣唱,夜鸟飞翔。
妈妈拉着“我”的手,走过溪岸、走过石拱桥……漫步的画面。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三、思想感悟,情感体验师:你们觉得“我”和妈妈幸福吗?体现在什么地方?使学生体会到:“我”和阿妈在美丽的月光下散步非常幸福,充满情趣。
师:你有没有和妈妈或者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或者家人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感受妈妈、家人身上的温暖气息。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总结《走月亮》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画、如室外田园般的画卷中。
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学生轻声感情朗读。
五、尝试着背诵全文六、布置作业小练笔: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提示:过年过节、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板书设计:2 走月亮小路温馨溪边快乐景美情浓田埂甜美……幸福【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