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油管压力:油井在正常生产过程,油从井底倒井口的剩余压力叫油压。
2、套管压力:油套管环形空间的气柱的压力。
3、回压:油在油管里流动的摩擦力叫回压。
4、静压: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回升,待压力恢复稳定时测的油层中部压力叫静压。
5、流压: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测得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压.6、冲程:一般是指抽油而言抽油杆光杆在上,下列点相应位置的距离叫冲程.7、冲次:抽油机驴头每分钟上下活动的次数叫冲次.8、生产压差:静压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力之差叫生产压差. 又叫采油压差.9、地层压力:油井未投入开采前,在探井中所测得油压称为原始地层压力,地层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生产压差=静压-流压)10、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总压差.11、采油指数:当油井生产压差每增加一个大气压,一天内所增加的油量叫采油指数.12、含水率:含水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的百分比叫含水率.13、油气比:每采出一吨原油所伴随着采出的天然气气量叫气油比.14、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有规则的移动叫电流.15、电压:电流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处两处的电位之差叫电压.16、机械采油:各种机械将油采到地面上来的方法叫机械采油.17、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叫含油层.18、扫线:是指油井在关井之前,用套管气或压风机进行管路清扫以免油、水或其它物质在油管里集结,造成不应有的事故.19、气计量分离器:是一种油气计量装置.它是把油、分离后再进行计量,计量完成后又把油、气混合输送到转油站。
同时,还用它控制回压、沉砂、沉水。
20、采油树:采油树是自喷井的井口它主要悬挂下入井口的油管主密封油套管的环形空间,油井保证作业施工录取油、套、压、等资料,测试及清蜡等日常生产管理.21.储油气层:凡是能够储集油气并能使油气流出来的岩层叫储油气层22.油气藏:油气只能在储油气层中聚集起来,才能形成有价值矿藏,促使油气聚集起来的场所叫圈闭,在圈闭里聚集了油气的叫油气藏23.生产井:在已探明的油气田上,为了开采油气而钻的井叫生产井24.注水井:在油气田开发时,为了保证油气田的压力,增加油气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而向地层注水或注气的井,注水的称为注水井,注气的称为注气井,是生产井的一种。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1:音(Tone)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Tone-color)指音的感觉特性。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Resonance)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
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Fundamental tone)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
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
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
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Pitch name)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
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
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
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Compass)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
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1. 高渗性脱水:又叫原发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2. 低渗性缺水3.代谢性酸中毒4. 灭菌: 要求无论何种与手术区接触的器械物品,都必须预先采用物理等方法消灭其上附着的细菌。
5.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
6.根治手术:是就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而言,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恶性肿瘤及其邻近组织,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7.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开引流术。
8.择期手术: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
9.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分层注射局麻药,使局部神经末梢受阻滞,称局部浸润麻醉。
10.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
1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漠下腔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又称腰麻。
12.麻醉平面:椎管内麻醉,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13.复合麻醉:指同时或先后应用几种麻醉药或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增强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的麻醉方法。
14.等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情况大致相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15. 低血容量休克16.呼吸性硷中毒: 细胞外液中原发于HCO3-减少者称呼吸硷中毒。
17.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18.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取决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19.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能力,正常值5-10cmH2O。
口解名词解释100道
口解名词解释100道1.外形高点: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2.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3.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成一线,所成的角称线角。
4.点角:牙冠上三面相交处成一点,所成的角称为点角。
5.嵴: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均称为嵴。
6.颈嵴:牙冠唇、颊面沿颈缘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7.三角嵴:为牙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
8.轴嵴:为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
9.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10.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11.临床牙冠:为牙体显露于口腔的部分。
12.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颈缘为界13.楔状隙:相邻两牙邻面接触区为圆突面,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均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之为楔状隙。
14.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
15.萌出: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16.口腔前庭沟:为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蹄铁形沟槽,是口腔前庭的上、下界17.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颌第三磨牙的后方,该三角的底朝前,为下颌第三磨牙远中面的颈缘,其尖朝向后方。
18.翼下颌皱襞: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粘膜皱襞,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所衬托。
19.口腔前庭:闭口时,由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前外侧部称为口腔前庭。
20.腭皱襞:位于硬腭前部,为自腭中缝前部向两侧略呈辐射状的软组织嵴,其形状不规则。
21.上颌硬区:硬腭中央部分,粘膜薄而缺乏弹性称为上颌硬区。
nger线:绘出第一张人体皮肤裂线图,指出皮肤裂线的排列方向是与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致的,故称此线为Langer皮肤裂线,简称Langer线。
23.腮腺鞘:腮腺咬肌筋膜来自颈深筋膜浅层,筋膜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被腮腺,形成腮腺鞘。
24.腮腺床:腮腺深叶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神经(颈内动、静脉和IX~XII对脑神经) 相毗邻。
名词解释
1.阵点:晶体中的质点抽象位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
2.空间点阵: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3.空间格子:用来描述空间点阵的三维几何格架。
4.简单晶胞:只有在平行六面体每个顶角上有一阵点的晶胞。
5.复杂晶胞:除在顶角外,在体心、面心或底心上有阵点。
6等同点:晶体结构中物质环境和几何环境完全相同的点。
7.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8.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9.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0.单相合金:有一种相组成的合金。
11.多相合金:由几种不同的相组成的合金。
12.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位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融入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13.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
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14.中间相的分类: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拓扑密堆相)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点阵中所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按固溶度分类: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按各组元原子分布的规律性分类: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15.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的固溶体。
16.极限电子浓度:最大溶解度时的电子浓度数值接近位1.4。
17.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18间隙相: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 x/r M<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的相。
19.间隙化合物:当r x/r M>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的相。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体的成分。
3.所指: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4.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5.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的关系。
6.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哦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7.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8.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9.结构主义语言学: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10.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1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12.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13.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14.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振动时间的长短15.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16.基音: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中,有一个振动频率最低,由这个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基音17.乐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乐音18.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19.鼻化音:如果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则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20.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里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代为21.音体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因素,就叫该音位的音位变体22.互补关系: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就构成了互补关系23.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24.音位的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25.音节:是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到最小的语音单位26.开音节:以元音收尾的音节27.闭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28.复合音:同一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29.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0.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1.复辅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32.撮口呼音节:以韵母{y}为韵头或韵腹的音节叫撮口呼音节33.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也叫“音联”3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35.韵律特征: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36.时位: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时位”37.调值:反映声调音高的变化形式和变化幅度的线段或数字38.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39.固定重音: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就叫固定重音40.语调: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41.语汇:语汇指一种语言中词语的总和,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42.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43.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44.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45.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46.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47.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有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48.变性成词:指语素转变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100个检验医学名词解释
100个检验医学名词解释1.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
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 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 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名词解释大全
教育学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历的一种途径。
狭义的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是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开展的人。
3.受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开展方面有目的地承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醒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6.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一定社会开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开展的需要提出的,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规格和素质开展要求的预期设想和规定。
7.培养目标: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
8.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到达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
9.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开展和社会开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0.教育制度:广义的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指学校教育制度。
1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那么,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构造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13.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14.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那么。
100个不同的名词解释
100个不同的名词解释1. 高兴 (Happiness)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表现为对事物、人或事件感到满意和愉悦。
当我们经历积极的经历或收到好消息时,我们通常会感到高兴。
高兴可以通过笑容、笑声和积极的身体语言来表达。
2. 学习 (Learning)学习是获取和掌握新知识、技能和信息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阅读、听讲座、观察和实践等方式进行。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并促使我们不断成长和发展。
3. 友谊 (Friendship)友谊是建立在互信和情感联系基础上的友好关系。
友谊可以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或社交活动中形成。
通过分享喜悦、倾听和支持对方,友谊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满足感和支持。
4. 健康 (Health)健康指的是身体、心理和社交层面的良好状态。
良好的身体健康包括有规律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
心理健康涉及积极的心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
社交健康意味着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和友谊。
5. 愉快 (Joy)愉快是一种强烈的快乐和满足感。
它可以由美妙的音乐、美味的食物、令人惊叹的景色或与亲朋好友共度美好时光等带来。
愉快的体验可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
6. 自信 (Confidence)自信是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正面评价和信任。
自信使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挑战和困难,实现目标和梦想。
通过积极的思维、行为表现和自我肯定,我们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7. 创造力 (Creativity)创造力指的是产生新想法、概念和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创造力可以通过培养开放的思维方式、尝试新的方法和观察世界的不同方面来提高。
创造力有助于解决问题、提升艺术、设计和科学领域的质量。
8. 知识 (Knowledge)知识是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而获得的信息和理解。
它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交流和探索世界等方式获取。
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技能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4. 灭菌: 要求无论何种与手术区接触的器械物品,都必须预先采用物理等方法消灭其上附着的细菌。
5.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
6.根治手术:是就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而言,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恶性肿瘤及其邻近组织,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7.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开引流术。
8.择期手术: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
9.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分层注射局麻药,使局部神经末梢受阻滞,称局部浸润麻醉。
10.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
1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漠下腔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又称腰麻。
12.麻醉平面:椎管内麻醉,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13.复合麻醉:指同时或先后应用几种麻醉药或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增强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的麻醉方法。
14.等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情况大致相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15. 低血容量休克16.呼吸性硷中毒: 细胞外液中原发于HCO3-减少者称呼吸硷中毒。
17.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18.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取决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19.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能力,正常值5-10cmH2O。
20.平衡盐溶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和碳酸氢钠等渗盐水与细胞外液成份近似,称为平衡盐溶液。
名词解释100
名词解释1、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证,因而采用相同治法2、阴阳互根:阴阳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以及阴阳双方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互用关系。
3、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4、热极生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5、阴胜则寒:指阴邪亢盛而表现出的寒性病变。
6、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7、阴中求阳:在治疗阳虚而补阳时,要适当的补阴,在补阴的当中求其补阳。
8、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阳气,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9、五行相生:五行之间存在有序的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10、五行相克:是指五行相克关系。
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11、相乘: 乘,是指以强凌弱。
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被其所胜的一行过度克制或克制太过。
12、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
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虚证,可用补其母的方法治疗。
如肝肾阴虚,用滋肾水以养肝木等。
13、实则泻其子:也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
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实证,可以用泻子的方法治疗。
如心肝火旺,采用泻心法治疗。
14、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15、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的方法。
根据“金能生水,水能润金”的道理,用此法治疗肺虚不能输布精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16、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17、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传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1. 投资:将现有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活动中,以期获得收益。
2. 股票:公司发行的所有权证明,代表该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持有股票的人可以分享该公司的利润,同时也可能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3. 债券:一种借贷证券,代表借款人向债券持有人承诺支付一定的利息和本金。
4. 期权: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特定时间内,以指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的权利。
5. 期货: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种特定的商品或金融产品。
6. 外汇:一种货币兑换,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
7. 利率:表示借款者向借款人支付的一定百分比的费用。
8. 货币:一种广泛被接受用作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蓄的物品。
9. 税收:政府从个人或公司收取的资金,用于支持政府运作。
10. 信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借款。
11. 资产:拥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是具有价值的财产、股票、债券、现金等。
12. 负债:个人或公司欠债的金额。
13. 偿还:还款或偿付债务。
14. 利润:企业或个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盈利。
15. 股息:股票持有人从公司分配的盈利中获得的派息。
16. 指数:代表某个市场、行业或投资组合的综合表现的数值。
17. 投资组合:由多个投资品种组成的投资方案。
18. 期限:金融合同结束的时间或期限。
19. 资本:投资者为资产而投入的资金。
20. 风险: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1. 实物商品:实际存在的商品。
22. 金融商品:代表实物商品或具有一定价值的硬货币的金融衍生品。
23. 交易:人们买卖商品或金融品种的行为。
24. 市场:提供商品和金融品种的场所或流程,供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
25. 收益率:投资所产生的利润与投资成本之比。
26. 财务报表:展示企业财务状况、收入和支出的文件。
27. 资产管理:帮助个人或公司管理其投资组合的过程。
28. 客户关系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
经济学名词解释100条
经济学名词解释100条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100个名词的解释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1、禅让制:传说远古社会,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3、赋役: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4、分封制:对象:贵族(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特点: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5、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6、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7、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九卿:众卿、列卿之意8、郡国并行制:又称郡国制,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
9、禁军:帝王封建时代,帝王直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亲卫、近卫、御林军等不同称呼。
10、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
它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11、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郡以下设县或道。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
12、中书省:古代官署名。
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
乐理基本知识-100个名词解释
1: 音(Tone)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 通过空气传到耳膜, 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 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 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 音色(Tone-color)指音的感觉特性。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 包括基音和泛音, 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 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 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 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 共鸣(Resonance)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
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 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 并发出了声音, 产生了共鸣。
4: 基音(Fundamental tone)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 其余的为泛音。
基音决定音高。
5: 泛音(Harmonic overtone)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 以基音为标准, 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 是泛音。
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 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
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 音高(Pitch)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
频率多则音高, 频率少则音低。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 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 音名(Pitch name)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
这些名称没有统一, 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
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 唱名(Syllable names)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
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 小调的主音用6la。
9: 音域(Compass)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
100个名词解释
18.血凝的固相激活
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
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
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
酶激活。
20.Rh血型
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为Rh血型。
21.渗透压差
是体内水重吸收的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是一些溶质重吸收的动力。
指在琼脂内抗原和抗体各自向对方扩散,在适当比例处形成
沉淀线的试验方法。
95.凝集反应
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并出现肉眼可
见的凝集现象。
96.均相免疫技术
指在免疫反应中不需要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
97.荧光抗体技术
以荧光物标记抗体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
98.自身免疫病
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的抗体或免疫细胞,从而导
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
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常
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
89.变态反应
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刺激后发生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
特异性反应。
90.抗原抗体反应
指抗原与相应杭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91.免疫佐剂
促进抗体产生的抗原辅助剂。
92.单克隆抗体
通过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纯净抗体。
93.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生成沉淀物的反应。
一.名词解释(100个)
一.名词解释(100个)1.基因工程: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或基因组提取出来,或人工合成基因,按照人们的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经体外加工重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受体)的细胞内,使之能在受体细胞遗传并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2.遗传工程:凡是人工改造生物遗传性的技术如物理化学诱变、细胞融合、花粉培育、常规育种、有性杂交等,还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统称遗传工程。
3.重组DNA技术:它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指用人工手段对DNA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的技术。
4.生物工程:改造生物并生产生物产品的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学中一切工程技术的总称,它包括遗传工程、基因工程外,酶学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农业工程等。
5.克隆:是指从一个祖先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的后代,或具有相同遗传性状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的生命群体。
或是指从同一祖先生产这类同一的DNA分子群或细胞群的过程。
6.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7.基因组:指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8.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 分子中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并由此特异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水解酶。
9.限制作用:是指一定类型的细菌可以通过限制性酶的作用,破坏入侵的外源DNA(如噬菌体DNA等),使得外源DNA对生物细胞的入侵受到限制.10. 修饰作用:生物细胞(如宿主)自身的DNA分子合成后,通过修饰酶的作用:在碱基中特定的位置上发生了甲基化而得到了修饰,可免遭自身限制性酶的破坏,这就是限制修饰系统中的含义。
11.粘性末端:是指DNA分子在限制酶的作用之下形成的具有互补碱基的单链延伸末端结构,它们能够通过互补碱基间的配对而重新环化起来。
12.同裂酶(isoschizomers):有一些来源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是同样的核苷酸靶序列,这类酶特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14、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5、“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6、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17、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8、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9、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
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
“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
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20、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21、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2、抽样调查法: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3、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区别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非随机抽样:调查目的仅是对问题做初步探索,获得研究的线索和提出假设,而不是由样本推论总体,采用的抽样方式。
24、内容分析: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特点:①客观性。
②系统性。
③定量性。
④显性内容。
25、皮亚杰、托尔曼、斯蒂芬森的个人功能学说: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社交性的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实际上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
自我中心性的“谈话”则是在对他自己“谈话”,或者是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传播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
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林认为,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则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
他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26、个人的社会化: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27、麦奎尔的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
他列举了传播媒介个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现:信息功能;发展个性的功能;与社会整合的功能;娱乐功能。
麦奎尔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28、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
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大众文化的特点是:①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②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③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④娱乐性;⑤大众传媒的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
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29、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30、大众传播的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31、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
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满足,反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
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
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32、“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
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
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
33、“权力的媒介”: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教授的所著。
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
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34、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参与撰写《报刊的四种理论》,即:“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大众传播兴起以来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独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约束与国家统管式。
①集权主义理论思想主旨是: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式。
②自由主义理论其基本主张有: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
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自由论坚决反对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无拘无束”的传播体制便随之确立。
③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
④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
35、报刊的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系):一、政治控制。
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
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闻。
二、经济控制。
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
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
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
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36、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
贝雷尔森定义为“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
”它不研究内容分析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传播内容(信息)的实质和分类,信息符号的区别及其内在的关联性等基本问题。
内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内容。
“内容”是社会上传播和各种各样的信息。
传播内容是一个主要因素,体现和表达传播者的意图与愿望。
37、可读性:原意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38、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
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
39、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包括理论及评价)主要论点: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
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