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高考历史必备通史线索时间轴.ppt.pdf
合集下载
2018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大事年表
![2018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214fc6a965ce050876321350.png)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8月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10月
《双十协定》签字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1年
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6年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底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
刘备建立蜀汉
222年
孙权建立吴国
266年
司马炎建立西晋
317年
司马睿建立东晋
420年
刘宋建立,南朝开始
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
605—610年
开通大运河
618年
隋亡,唐朝建立
627—649年
贞观之治
690年
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755—763年
安史之乱
907年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8月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10月
《双十协定》签字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1年
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6年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底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
刘备建立蜀汉
222年
孙权建立吴国
266年
司马炎建立西晋
317年
司马睿建立东晋
420年
刘宋建立,南朝开始
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
605—610年
开通大运河
618年
隋亡,唐朝建立
627—649年
贞观之治
690年
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755—763年
安史之乱
907年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2018年高三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完整版
![2018年高三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a4170c0b4e767f5bcfce01.png)
• 2.秦汉时期 秦 前221—前207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西汉 前202—后25年(七国之乱、汉武帝、新儒学 新朝:公元8年-23年) 东汉 公元25—220年(庄园经济、曲部、张仲景) 魏晋南北朝 220—589(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 • 3.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3——6世纪 • 4.隋唐时期:6—10世纪初(科举制、唐诗) 隋 581—618 唐 618—907(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907—1368
• ◆抗日战争 (1937—1945年)
• (1937 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即八一三事变);9月, 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实现第 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太原会战(林彪, 平型关大捷);12月,南京大屠杀 • 1938 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大捷); • 10月,武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毛泽东发表 《论持久战》 • 1940 百团大战;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 1942 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保卫滇缅公路(1945,击 败侵缅日军) • 1945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 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 • 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例题2: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皇帝、大 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 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 大英两国京师。”这一规定出自( )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 • • •
◆晚清、民国概念 1.晚清:1840——1912年 2.民国:1912——1949年 3.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1927年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
2018年高考备考复习:高中历史时间轴图表图片版(素材)-最新教学文档
![2018年高考备考复习:高中历史时间轴图表图片版(素材)-最新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95872a64693daef5ff73d42.png)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资本主义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中国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高中历史时间轴图表,一口气看完高中历史学科中的所有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点时间轴!赶紧照着它背!别让这点小知识影响了你的考试!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中国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高中历史时间轴图表,一口气看完高中历史学科中的所有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点时间轴!赶紧照着它背!别让这点小知识影响了你的考试!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知识串联 PPT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知识串联 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95ed41b14e852458fb57d8.png)
与竞争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前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十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 今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战争前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后至五
四运动前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九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五四运动至新中国
成立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十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
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十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知识串联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前期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四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专题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8世纪的西方世界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六 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Hale Waihona Puke 展: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西方
世界
时空坐标阶段特征
专题七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中日甲午
2018高中学考历史大事年表
![2018高中学考历史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147b89e6c8d376eeaeaa316c.png)
俄国侵占伊犁(至1881《改订条约》,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堪分西北界约记》,共侵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1871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德国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比利时格拉姆制成商品电动机;
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1880)
★1875
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美国通过新的《中立法》;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八路军在华北开展百团大战;
★正面战场枣宜会战,国民党将领张自忠壮烈殉国;
★汪精卫伪政权在南京成立
1940
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投降;英法联军敦刻尔克撤退;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第二年,匈罗保加入
1492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
大约明朝中后期,在苏州丝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帮、会馆出现;海禁政策实行。
★1498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15世纪末,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1517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
1519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至1522,其伙伴回到欧介石“北伐”;
张学良“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朱毛井冈会师,建立红军;
1928
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至1934年共5次)
19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为主席;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1721
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
★1765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871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德国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比利时格拉姆制成商品电动机;
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1880)
★1875
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美国通过新的《中立法》;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八路军在华北开展百团大战;
★正面战场枣宜会战,国民党将领张自忠壮烈殉国;
★汪精卫伪政权在南京成立
1940
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投降;英法联军敦刻尔克撤退;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第二年,匈罗保加入
1492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
大约明朝中后期,在苏州丝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帮、会馆出现;海禁政策实行。
★1498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15世纪末,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1517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
1519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至1522,其伙伴回到欧介石“北伐”;
张学良“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朱毛井冈会师,建立红军;
1928
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至1934年共5次)
19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为主席;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1721
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
★1765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