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
比较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点
比较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点
同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自身有很多特点:
1.首先便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画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又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2.在构图方法上不受教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既可以移动的远近法),使的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3.中国画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交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4.从根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西方绘画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
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十分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性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据,概括的讲,如果中国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则尚形,中国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总之,西方绘画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的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对比。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艺术。
对中西方绘画的认识
对中西方绘画的认识
题材和意象:中西方绘画的题材和意象有较大差异。
中方绘画强调表现自然、人文和哲学思想,经常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西方绘画则更加多样化,不仅包含人物、风景等自然元素,还包括历史事件、宗教主题、抽象表现等。
构图和透视:中方绘画注重构图的整体感和平衡感,着重表现画面的静态美;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和透视法的应用,追求三维感和画面层次感。
色彩运用:中方绘画注重色彩的淡雅和含蓄,运用较为柔和的颜色构造画面;西方绘画注重色彩的鲜明和对比,运用鲜艳的颜色呈现画面。
艺术观念:中方绘画强调“不写一物不写万物”的写实观念,追求的是形与神的和谐统一;西方绘画则注重个人创作和艺术表达,强调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和独立性。
总体来说,中西方绘画在题材、构图、色彩运用和艺术观念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和审美观念的差异,为两种绘画风格带来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表达方式。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及差异
• 首先,东西方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不同、它导致 了各自的绘画在审美观念上必然会出现差异。中国文 化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人, 就是认为世界是天、地、人三方面的和谐统一,人是 自然的一部分。从这一点出来,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特别强调顺应自然,强调个人的 “小我”必须融入民族的乃至宇宙的“大我”。这种 文化精神反映在绘画观念上,就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 精神与物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认 为艺术的最高层次不是站在客观之外把握它的特点与 规律,而是尽可能融入到客体之内去,理解客体、体 会客体,让主、客体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 境界。于是,中国画历来不以再现自然、悦人眼目为 目的,而是重在“立意”,使作品成为画家修养、人 格和情绪论的载体。所以中国画历来偏重表现作者的 感情,注重抒写主观感受,不过分强客观,画家所画 常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受拘束。
两 种 绘 画 在 基 本 技 法 和 表 现 手 法 上 的 不 同 。
以 上 这 种 哲 学 与 审 判 观 念 上 的 差 异 , 又 进 一
步
造
成
了
东
西
方
西方绘画则不然,其他实际上就是对景写生,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 这就意味着画家在创作时,对客观景物的位置和自己的视点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能 随便移动。画家要严格地按照物理和光学的透视原理来构图,精心地把各类表现对 象组织在画面中。因为只有这样,三维空间中的客观世界才能被科学、准确地再现 出来。出于同样道理,西方绘画还把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原理运用到人物画中,以准 确表现人体骨骼肌肉的开关和运动状态。所以我们在经典西画中看到的人体,都是 比例恰当,描绘得如同真人一样。总之,对于西方绘画来说,能否准确地运用透视、 解剖和光学原理来描绘表现对象,是衡量一同画作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风格特点、艺术表现手法、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下面从一些典型的角度出发,简单说明一下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之处。
一、造型表现方式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最大差异在于造型的表现方式。
西方的绘画注重的是物象的严谨细致,尤其是对形体、色彩、细节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中国画则更注重心灵的抒发,笔墨的变化、墨色的浓淡、线条的润泽、空白的留白都是画家所借助的技巧手法,以达到对画面情感境界的准确表达。
所以说,中国画气韵生动,意象独特;西方画注重写实,精细入微。
二、审美取向的差异中国文化注重内在的心灵世界,追求的是一种含蓄、深厚、朴实、含义丰富的审美境界,中国画家尤其擅长通过线条、墨色、笔墨的巧妙运用,展现出自己的审美情趣,视觉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西方画却更加追求视觉造型上的直观冲击力,强调视觉形式的协调、对比、配合,讲究装饰效果、状态表达,争取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三、构图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中国画常常采用“三扇画法”,即将画面分成三部分,上、中、下,以相对简单的横竖线条、墨色与色彩相互搭配。
西方绘画则更强调构图比例的合理,追求构图效果的严谨,这样才更能展现出作品的整体美感,更加符合西方审美标准。
四、艺术追求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对于艺术追求上的差异也非常明显,中国画认为艺术的根源在于“自然”,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通过心灵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而西方画则注重艺术的现代化、前卫化,强调艺术发展的时代意义,更多的是将艺术的价值、意义与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总之,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不仅反映了艺术的不同发展方向,更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两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应该互相借鉴和融合,共同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3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3000字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表现主题、构图手法、色彩运用、艺术观念等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探讨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一、表现主题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表现主题上有很大的差异。
中方绘画艺术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强调意境与气韵。
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主题有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尤其以山水画最为著名。
中国山水画追求“山无际涯、天作之合”的境界,强调画家的意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而西方绘画艺术则更加注重对人物的描绘和人类生活的表现。
西方绘画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有历史题材、宗教题材、肖像画等。
西方绘画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环境的描绘来表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构图手法中西方绘画艺术在构图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方绘画注重整体的平衡和谐,追求画面的空灵和变化。
中国古代绘画常采用的构图手法有“三分法”和“三点透视法”。
三分法是指画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通常描绘天空或远山,中部描绘山水或人物,下部描绘水面或地面。
三点透视法是指在画面中设置三个关键点,通过这三个点的透视关系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
而西方绘画注重画面的逼真和透视效果,追求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西方绘画常采用的构图手法有“黄金分割法”和“透视法”。
黄金分割法是指画面按照一定比例划分成两个部分,比例通常为1:1.618,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谐。
透视法是指通过线条的收敛和消失点的设置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空间感。
三、色彩运用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色彩运用上也存在差异。
中方绘画注重墨色的运用和水墨的表现力,强调以黑白灰的色调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中国古代绘画中常采用的色彩有“五色”和“彩色”。
五色是指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通常用来描绘天空、山水和花鸟等。
彩色是指除了五色之外的其他颜色,通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服饰和道具等。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一直是艺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差
异源于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一、绘画风格差异
中西方绘画风格最明显的差异是表现手法上的区别。
中式绘画强调线条的运用,而西
方绘画是着重色彩的运用。
中式绘画追求的是神韵气韵,西方绘画追求的是情感表达。
二、绘画表现对象差异
中式绘画以自然景观、人物、花鸟为主题,其表现手法追求的是一种静态美,其中寄
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而西方绘画则更多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种故事,以及哲学、宗教
等思想的表达。
我们可以看到,中式绘画着重描绘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流转,而西方绘
画则更多地表现了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中式绘画是一种禅意的艺术,寓意深远并富有哲学内涵。
其画面往往具有极高的象征性,可以映射出中华文化的一种精神内涵。
而西方绘画则强调艺术家个性的创作表达,其
作品多种多样,但都带有一定的题材和主题,寓意比较明确。
中式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充满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
精神追求。
而西方绘画则充满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如宗教、历史、文学和哲学等,是
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在于其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式绘画注重意蕴、神韵,强调气氛和感受,而西方绘画则更加着重于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这种文化间的差异,使得中西方绘画艺术在美学、思想和审美方面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一、艺术表现方式的差异1.透视与非透视:中西方绘画在透视的处理上有所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法的运用,追求空间的逼真和立体感,使画面产生一种线性的深度。
而中式绘画则多采用非透视的手法,通过山水、花鸟的形象和构图,表现出静寂、静谧的美感。
2.色彩运用:中西方绘画中色彩也有明显的差异。
西方绘画追求色彩的鲜明和对比,注重色彩的暖与冷、亮与暗的变化,以营造不同的气氛。
而中国绘画则以水墨为主要材料,追求淡泊、克制的审美情趣,通过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物象。
二、创作风格的差异1.对现实主义的追求:西方绘画多强调现实主义创作,追求真实感和精细描绘,致力于对现实主题和现实生活的深入研究。
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审美情趣的表达,更加注重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体现思想性和寓意性。
2.对绘画技法的使用: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其技法更为细腻和精细,画面贴近视觉感知的真实效果。
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用笔的质感和节奏感,追求笔法的灵动、意态的神韵。
在用笔技法上,中国绘画注重笔墨点染,追求韵味的表现,而西方绘画更注重线的把握和线条的构造。
三、主题内容的差异1.文化传承的差异:中西方绘画在主题内容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绘画注重以文人雅士的情怀和境界为主题,强调对大自然和人文情感的表达。
而西方绘画更多地从宗教、历史、神话等方面寻找创作素材,注重表现人类对于宗教和文化的追求与探索。
2.艺术观念与价值体系的差异:中西方绘画在审美观念和价值体系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创作,倾向于强调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独立性。
而中国绘画则更强调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承,强调对传统技法和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起来,中西方绘画在艺术表现方式、创作风格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式绘画追求非透视的构图和水墨的意境表达,强调意境和寓意的传达。
而西方绘画则注重透视的运用和色彩的对比,着重于真实性和现实主义的表现。
中西绘画的比较
中西绘画的比较1.文化背景不同:中国画是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很大的产物,表现的是一种中国哲学思维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和谐自然的价值追求。
西方经过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讲究艺术与科学一致,强调人的价值与理性的力量,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对理性求实的精神。
2. 造型手段不同:中国画以线为主,讲究气韵与空灵超逸,造型简练传神,注重表现形象神韵。
西方绘画以明暗和色彩为主,造型详尽写实,注重光影和立体感的真实性3. 观察方法不同: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1)散点透视:是指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的视域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在各个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
中国画的大场面或长的立轴和长卷,都是运用了散点透视,这样会使山水画出现“可行”“可游”“可居”的境界。
(2)焦点透视:讲究科学性,用固定的视点表现同一个空间,有一个固定的视点,作画取景也只限于在这个视点、视向所决定的视域内。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专题一、人物1、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求“神似”,神似重于形似。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鲜明的写实特点,犹如真人。
2、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是用线条描绘形象,长于简练、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描绘形象体积、光影、长于详尽、写实的再现人物形象。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1.中西景物绘画创作的不同特点:中国山水画创作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
西方画家将自然景物作为研究分析的客观对象,追求一种严谨的写实的空间效果。
2.构图与描绘手法:中国画家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生活、对真山真水的感受,不求完全模仿自然景物某一特定角度下的直观形象,而是借助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
西方风景画家善于从特定的角度深究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效果。
3.空间处理手法:中国画使用“三远法”。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一、艺术观念的差异中西方绘画的最大差异在于其不同的艺术观念。
在西方绘画中,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被视为人类创造力和表达个人情感的手段。
西方绘画追求自然和真实的再现,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感受。
而在中国绘画中,强调的是审美情趣和哲学修养。
中国绘画多依托于诗词歌赋,推崇写生和写意,追求笔墨意境的表现。
二、构图方式与透视法在构图方面,中西方绘画也存在差异。
中国绘画的传统构图方式多以平面式的“金梁构图”为主,不太重视透视法和三维感。
而西方绘画则更注重透视法和立体感的表现,通过连续的线条和阴影效果,创造出空间感和场景的深度。
三、主题与题材的选择中西方绘画的主题与题材选择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绘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等被视为传统的经典题材,代表了自然和社会的和谐。
而在西方绘画中,人物画、肖像画、风景画等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同时西方绘画也更加注重宗教和历史题材的表现,通过叙事性更强烈的作品来表达深层的意义和情感。
四、色彩运用与表现手法在色彩运用与表现手法上,中西方绘画也有区别。
中国绘画倾向于淡雅的色调和墨色的使用,强调线条和墨韵的表现,追求独特的笔墨风格。
而西方绘画则广泛运用各种色彩,追求光影与明暗的层次感。
同时,西方绘画也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和写实性的表现。
五、审美价值与风格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审美价值和风格特点也存在差异。
中国绘画注重的是“意境”和“境界”的追求,强调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和意蕴的内涵,平衡气韵生动与幽静典雅之间的关系。
而西方绘画的审美价值则更加注重形式和技巧的展示,追求的是艺术的精湛和技法的完美。
综上所述,中西方绘画在艺术观念、构图方式、主题题材、色彩运用与表现手法、审美价值和风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中西方绘画通过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理念,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传统绘与西方艺术的对比
中国传统绘与西方艺术的对比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艺术的对比绘画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与思想的艺术形式,中西方的传统绘画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艺术进行对比,探讨它们在创作手法、审美观念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和共性。
一、创作手法的对比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线条的运用,追求的是神韵和气韵生动的艺术表现。
中国画笔墨的运用精细而独特,常使用水墨、绢纸等传统工具和材料。
中国画的构图常常采用平面组合,融合了写意与写实的手法,以及运用水墨的变化色调和笔触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
西方艺术则更加注重明暗对比、色彩的运用和透视。
绘画的主题多样化,可以是人物、风景、静物等等。
西方艺术家会运用更多的色彩和绘画材料,如油彩、铅笔等,以及使用明暗和透视来塑造画面的层次感和逼真感。
二、审美观念的对比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观念强调“意境”,更注重画作所传递的氛围和意义。
中国画传统上追求的是“笔墨意境”,追求意境的净化与美化,倾向于表现画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西方艺术则较多强调“观念”,更注重作品的形式美和审美规则。
西方艺术家追求的是创意与构图的新颖性,常常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来挑战观众的视觉感知和心理反应。
三、文化背景的对比中国传统绘画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注重表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
绘画往往与文人雅士、诗词与文学相结合,寄寓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西方艺术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强调个体的表达与审美多元性。
艺术家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不断创造出具有独特哲理和风格的艺术作品。
四、共性与交流虽然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艺术在创作手法、审美观念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种艺术形式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共性与交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已经变得更加频繁与紧密。
艺术家们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将中西方艺术风格相结合,创作出独特而富有跨文化风格的作品。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艺术在创作手法、审美观念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绘画艺术比较
80年代中后期的油画作品出现
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俗。中国油画出 现了空前的多样化的局面。新尚谊的 《瞿秋白》《塔吉克新娘》杨飞云的 《北方姑娘》 等等一批代表性画家及 其作品。
杨 飞 云 《 北 方 姑 娘 》
《塔吉克新娘》
《瞿秋白》
战洪宽作品
岭上雪
江南小镇
家乡雪
中 国 军 人
东方人是线性的唯美思维方式,西方 是三维空间的立体思维方式。不能说 这个说法对还是错,至少在绘画上有 这个趋势。据说,当年郎士宁给乾隆皇 帝画了一张肖像,乾隆皇帝说,“你画 的很象,但是不美!” 这一句话就概括 出了中西方美术风格的特点 。
差异总括
一.中西方美术最主要差异在于透视, 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 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 真实客观是其特点。
民国中后期绘画
1927年,国Biblioteka 政府在南京成立。同一 年,吴昌硕在上海去世,齐白石则在 北京完成了他的“衰年变法”,中国 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的代表 为:齐白石和北京的画家群;黄宾虹 和江南画家群;徐悲鸿及其传派
齐白石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写意、
工笔兼善,尤以画花鸟虾蟹闻名。作画主 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书法及篆刻成 就亦很高。
未来派的重要性是激进的主张和无政府主
义的口号所具有的感染力和煸动性。 代表画家:塞弗里尼
《呐喊》 蒙克
表现派
达达主义
是一种无政府主义 的艺术运动,它试 图通过废除传统的 文化和美学形式发 现真正的现实。通 过反美学的作品和 抗议活动表达对资 产阶级价值观和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绝 望。 特点:荒谬,玩世 不恭,强调直觉、 反习惯性思维逻辑)
清代末年民国早期
上海形成了在"扬州八怪"之后中国近代 绘画史上最后一个画派--上海画派。画 派的代表人物首推任伯年和吴昌硕。
东西方绘画比较
东西方绘画比较
绘画是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因此,任何文化都会有它独特
的绘画传统。
然而,在东西方文化中,绘画的风格和特点却大不
相同。
从历史上来看,东方绘画是古老的、极其注重传统的。
它源于
中国和日本,现在已经传播到了整个亚洲地区。
其中,中国画最
具代表性。
中国画以传统技法和线条为核心,表现了诗意、哲学
和美学。
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是中国画的典型特征,因此它需要
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来达到非常高的技艺水平。
传统的中国画
作品常常是笔墨纵横、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或花鸟画。
相比之下,西方绘画的历史要相对较新。
它的发展始于古希腊
和罗马文化,之后又受到了基督教艺术的影响。
西方绘画的特点
是以透视、色彩和形状为基础,展现出强烈的个人表现力和创造力。
对于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家,画家的本人对其作品的影响更大。
因此,在西方的画作中经常会发现摆脱了传统约束的艺术风格和
技法。
尽管东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不同,它们都有各自的价值
和特点。
相比之下,中国画更侧重于表现诗意和哲学价值,而西
方画则更侧重于表现人类情感和气氛。
虽然两种绘画形式在表达方式上截然不同,然而,它们通常是在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它们的深层次文化含义来真正欣赏和理解它们。
中外美术作品对比
中外美术作品对比无论古今中外,人们从未放弃过对美和艺术的追求。
然而经过一代一代的发展,东方和西方对艺术和美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形成了不同地画派,各自有着不同的绘画特点。
一、中外美术作品的总体特点对比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
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形似,而多用散点透视法,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表达一种美的意境。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国画大多是保持线条的流畅,一笔呵成而不是西方的画了还可以再改。
西方画的特点: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
早期的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绘画首先要形似。
后来渐渐又形成了印象画派,以梵高、莫奈、马奈、塞尚等为代表。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特点(1)国画注重意境作画应有引人入胜的意境,而画中意境不是任何画家都能达到的。
其原因是画家笔下所表现多是一般的境,没有强烈的感染力,没有使人历久难忘之境。
意境比现实更吸引人,更具备理想的高度。
作者通过对自然与人物的加工,把观者从画外引入画内,再从画内引到画外,启发了人们无穷的回味,抒发隽永的通思。
做到这一点,一方面依靠作者本身的修养,另一方面能否在生活中发现最具有画意的契机,也是非常重要的。
(2)国画注重对笔墨的操控国画注重对笔墨的操控。
这需要作者经年累月甚至数十年的练习。
懂得操控笔墨也就渐渐能画出画的意境、能画出神似,而不仅仅是形似。
齐白石先生经过数十年的艺术探索,能够把握对象活的形貌、质量感、运动方式、环境关系及个性特征,否则画得再似,也形同死物。
他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懂得笔墨也善于操纵笔墨的齐白石,他在下笔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
( 白石翁画虾,乃河虾与对虾二者惬意的“合象”。
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特点与对比
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特点与对比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的特点与对比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
虽然这两种绘画技巧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但在技巧、风格、技法、主题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绘画的特点西方绘画是指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绘画艺术,包括欧洲绘画和美国绘画。
西方绘画的主要特点有:精细的写实技巧:西方绘画注重写实,强调精细的画法和描绘细节。
许多西方画家善于捕捉真实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并将它们呈现在画面上。
丰富的技法:西方绘画技法丰富多样,包括油画、水彩画、版画、拓片、雕塑等。
许多西方画家善于运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自己的艺术理念。
各种风格多样:西方绘画的风格多种多样,从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派等传统风格,到当代艺术中的抽象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写实主义等风格。
主题广泛:西方绘画的主题广泛,既可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也可以表现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情感。
许多西方画家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情和情感,并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东方绘画的特点东方绘画是指东方文化传统中的绘画艺术,包括中国绘画、日本绘画和韩国绘画。
东方绘画的主要特点有:笔墨韵味浓厚:东方绘画注重笔墨的运用,强调笔墨的韵味和气韵。
许多东方画家善于运用不同的笔墨来表现自己的艺术理念。
线条流畅:东方绘画注重线条的流畅,强调线条的柔和和优美。
许多东方画家善于运用线条来表现自己的艺术理念。
各种风格统一:东方绘画的风格统一,从古代到现代的东方绘画风格都具有相似的特点。
东方绘画的风格被称为“墨韵”,强调笔墨的运用和气韵。
主题广泛:东方绘画的主题广泛,既可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也可以表现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情感。
许多东方画家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情和情感,并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东方绘画的主题常常涉及自然、动物、人物、建筑等内容。
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的对比虽然西方绘画和东方绘画都是两种独立的文化传统,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东西方艺术的异同点
一.东西方艺术相同点1.艺术源头都比较历史悠久:西方艺术的源头是古希腊和古埃及.东方艺术就中国来说历史的源远流长就更不用说,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彩陶艺术的发展.2.东西方艺术从开始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作品都带有巫性,宗教性,到后来对美的表现越来越重视.3.无论东西方美术描述对象都主要为人体:在中西美术上第一个绘画高潮都是人物画的高潮.4.近现代东西方艺术对心象艺术和镜象艺术都有了追求:西方绘画从19th印象主义,经后印象主义发展成20th层出不穷的野兽派,超现实派,实现了从镜象艺术到心象艺术的转变.因而西方同东方一样也注重了对心象艺术的追求.而东方艺术理论从古典写意相当于表现开始关于再现即写实的思想在现代也产生了.总的来说东西方俩者有一种互逆的发展方向.5.东西方艺术互相影响,吸取对方的优点:就拿西方来举例吧,现代西方绘画大师马蒂斯,米罗,克里姆特,克利等人将东方艺术的表现性,写意性,平面感融到自己的作品中.突破传统西方绘画时写实程式的约束.二.东西方艺术的不同点.1.对美的欣赏不同:中国国画的美,喜欢高雅的美.西方油画的美,爱好豪华的美.2.东方求意,西方好实:a.东方艺术风格追求虚幻要有内涵和镜界而西方艺术风格追求现实主义较强.齐白石的一句,似与不似,道出了东西方绘画的差别.b.东方艺术就拿中国国画来讲,它讲意境,不讲透视,不求像而西画古典主义以写实为主,型同摄影.c.中国艺术的目的不是为再现,而是为抒情,后来有以人发展到了山水,花鸟.西方一直以写实为主,而且特别是以写人为主.d.东方神似,讲究气韵生动.西方行似,主要讲究行的要求.e.东方艺术在于写意,注重归纳,提炼,取其精华而表现,注重表意.西方艺术注重写实,运用光学,空间等表现所在人物的存在意义.3.东西方艺术绘画效果各有优缺点:西方的油彩画覆盖性强,厚重,可修补,但不易保持,易变灰变黯而东方的中国画用胶质调色,易遂自然,但添补有痕.4.东西方艺术形式不同:东方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沉思的形式.西方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夸张,另类的形式.5.东西方绘画的异面:A.从表面上看是技法的不同:a.作画方法不同,中国画讲究默写即获取素材后回房作画.西方讲究写生.b.绘画材料方法不同,从色调来讲东方以胶溶为巧,西方以油合为盛.从色素来讲,东方为青,赤,黄,黑,白五色,和谐调和的五色色泽会美不胜收,而西方以红,黄,蓝为三原色.B.深一层研究是观察方法的不同:a.中国讲究在游玩中无意中获取素材而西方讲究刻意的取景.b.美术界向有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洋画是焦点透视的说法.C.再深一层剖析是思维方式,哲学基础,及审美意识等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a.中国画构图讲究留白,而西方绘画出现留白则视为画面不完整.b.中国还要求诗书画印的利用,中国画里诗书画印为一体,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绘画没有此论.。
从中西艺术对比角度说明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2000字
从中西艺术对比角度说明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2000字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西方绘画艺术注重形象塑造和视觉感染力,强调艺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透视法为科学基础。
而中国绘画艺术注重意象和精神传达,重视意境和气韵,追求主观精神的真实,源于大自然又高于自然。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从中西方艺术对比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
一、绘画侧重点的不同中西方绘画在画面空间表现和艺术审美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源于古希腊美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和光影效果,以写实为基础,注重物体的细节表现,例如西方的油画、水彩画等,这些作品注重描绘客观世界,追求视觉快感和形式美。
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画面的意境和气韵,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营造出丰富的艺术气息。
中国画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主,其中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画更注重画家的心灵美。
同时,中国绘画更注重画家的个人感受和艺术表现,注重对画面的解读和表达。
二、线条运用的不同在艺术创作中,线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在中西方绘画艺术中也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西方绘画中的线条常常是明确、简洁、流畅的,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空间感和质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例如,西方绘画中的素描、速写等,通过线条的表现可以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结构、比例、动态等。
中国绘画中的线条则更加注重表现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线条的运用非常灵活多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气韵。
例如,中国绘画中的水墨画,通过墨色的变化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肌理感,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表现出画面的流畅感和韵律感。
三、透视法的不同透视法是西方绘画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透视法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法通常是基于几何学原理,通过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等方法,表现出物体的远近、高低、前后等空间关系。
而中国绘画艺术中并没有明确的透视法,而是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中西方绘画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审美观念。
虽然它们都是表达艺术的一种形式,但它们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各不相同,这导致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一、构图、比例和透视
在构图上,中西方绘画美学有明显的不同。
西方绘画普遍采用透视法,并且注重画面的空间感。
与此相对,中式绘画主要关注于画面的整体氛围和意境的表达,重视画面的韵律和平衡度。
中央对称的布局在中式绘画的表达中也更为常见。
二、色彩运用
在色彩运用上,中式绘画追求的是静态色彩,强调色彩的协调与和谐,尤其注重色调的浓淡和渐进。
而西方绘画则注重色彩的变化和变幻,追求画面的动感和情感表达,比如在画草地和天空时会使用丰富的颜色。
三、表现手法
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更加自由,表达更为入微,注重绘画的实际效果。
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传递出不同的意境。
而中式绘画则通常采用单纯的线描和水彩等材料,强调的是对意境的表达,画面中的形象通常是比较简洁和抽象的。
此外,中式绘画也更注重于对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表达,体现了较强的山水情怀和生命境界。
四、审美标准
中西方美术观念的源头和根基不同,中式绘画注重的是修身养性,追求的是内在的美感和精神的提升,而西方画家则注重的是自我表达,对于现实的关注程度更高,更加注重作品的真实性和表现力。
因此,两者之间的审美标准差别也很大。
总的来说,中西方绘画美学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文化精髓和审美意识。
只有通过深度学习和研究,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它们的内涵和魅力。
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区别
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区别
1、绘画侧重点不同。
东方艺术重主观,西方艺术重客观。
东方艺术为诗的,西方艺术为剧的。
故在绘画上,中国绘画重神韵,西洋绘画重形似。
2、线条运用不同。
中国绘画盛用线条,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西洋绘画线条都不显著,19世纪末,西方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3、中国绘画不注重透视法,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
西洋绘画极注重透视法,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
4、中国绘画不讲解剖学,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
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
5、中国绘画不重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西洋绘画很重背景,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
6、东方绘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方绘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论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
中西方绘画艺术在传统、风格、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将对中西绘画艺术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在传统方面有很大差异。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绘画追求的是形神兼备,强调意境的表达。
主要以国画为代表,注重墨色的运用,通过写意的手法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
而西方绘画艺术则主要以油画为代表,具有线条清晰、形象具体的特点,注重表现事物的外在形象。
在风格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的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
中式绘画强调神韵,追求画面的气韵生动,侧重于表达画家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而西方绘画追求的是写实性,注重细节的描绘,更加强调物象的真实性。
西方绘画追求透视关系、明暗对比和真实的色彩还原,更加强调事物的具体形态。
在表现手法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式绘画注重意境和写意性的表达,注重笔墨的运用,通过线条、墨色的描绘来表现事物的形象。
中式绘画偏重于象征性的表达,更加注重精神境界的抒发。
而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关系、细节的描绘和配色的运用,追求真实性的再现。
西方绘画偏重于事物的具体形态,更加注重物象的描写和构图。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人类主要的审美方式是东西方两种,当然还有重要的非洲艺术和南美印第安艺术、澳洲土著艺术以及中西亚艺术。
西方人至今仍然忽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西方人自负的认为有了白种人的艺术就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中国人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恰恰是西方人从未尝试过的。
其中美妙西方人至今不甚明了。
那么东西方艺术(我这里主要指的是美术)有那些明显的区别呢?1:艺术思维有区别。
西方艺术主要反映客观现实。
东方艺术主要通过对现实主观再现表达某种意境。
西方社会从19世纪开始对艺术的表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尝试,至今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很富有逻辑,他的艺术史这种最可以不逻辑的学科也充分显示了其思维的一贯性。
这点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我发现中国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思想内核偏偏是西方人从来没有触及和能真正领悟的。
西方人从19世纪末仿佛突然开了窍,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哲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反思,这种反思是严谨的。
其主要的催化剂之一是摄影技术的诞生。
在摄影术诞生以前以西方为代表的艺术家们主要精力放在对客观事物的精确再现上,经过上千年的努力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其实对事物的平面再现本身在我看来根本不能算艺术,这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可以量化的技术,就算一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经过量化的训练也可以掌握素描以及色彩的基本表现方法。
我宁愿把这种技术归纳为科学而不是“艺术”。
但西方艺术家们通过这种方式展现的卓越技巧仍然可以算作艺术。
但可笑的是摄影术的诞生彻底打乱了艺术家的思维---还有必要画画蛮?有了摄影我们画什么?艺术家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于是艺术家们开窍了,重新思考并定义绘画的定义以及表现的方式。
于是种种流派,种种观念,种种思潮不断涌现,其实无非是想给画家们一个存在的理由。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接下来的历史中,西方对艺术的思考和艺术的发展还是相当严谨的。
这几乎是一个拨丝抽茧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画根据自然光线来处理明暗,画月夜象月夜,画阳光象阳光,这种画法很符合再现性原则,而中国画在创造形象时不受自然光线的束缚,这是与中国画以墨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联系的。中国画画面上的浓淡不一定与实际对象和环境的明暗一致,如主树画得浓一些,靠前的山石画得浓一些,这不是再现明暗,而是为了突出主体。中国画少用明暗,正如京戏《三岔口》一样,演员表现黑夜中打斗,却是全场无处不亮,演员全身无处不亮,那“黑夜”只是通过演员的动作特征才可以感觉到。仇英的《春夜宴桃李园图》,明明画的是夜晚,却把人物、庭院、花木,描绘得如同白天,仅凭一枝高烧的红烛和一个灯笼来表明夜间。这与中国画的不重视如实造型的表现原则有关,也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有关。
“当狩猎的胜利品开始以它的样子引起愉快的感觉,而与有意识地想到它所装饰的那个猎人的力量和灵巧完全无关的时候,它就成为审美快感的对象,于是它的颜色和形式也就具有巨大和独立的意义”,“一定的东西在原始人的眼中一旦获得某种审美价值之后,他就力求仅仅为了这一价值去获得这些东西,而忘掉这些东西的价值的来源,甚至连想都不想一下。”
(七)色彩的地位和作用
在西画中,色彩不但是最重要的造型手段,也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画什么题材,表现什么感情,创造什么气氛,就要用相应的色调。中国画不象油画那样重视光与色的复杂变化关系,只是浑然地表现物体的最有代表性的固有色或表现情感的色调。墨线的运用在中国画上比色彩的运用更为重要。中国画以墨色为主,“五色”仅仅是墨色的补充因素,而且用“五色”时尽量加强对比,不必考虑对象的实际色彩,如吴昌硕用西洋红画牡丹,齐白石用西洋红画菊花,往往都配以黑色的叶子,红与黑对比强烈,而且有古厚的意趣。中国画更重视黑白对比,水墨能在宣纸上形成极甚丰富的枯湿浓淡的变化,既复杂多样,又单纯统一,所以中国古代画论有“以水墨为上”的说法。西方传统绘画的用色力求复杂调和并更加讲究客观的真实性(考虑光源色、环境色等因素)。
(三)认识因素和情感因素
西画重思维,中国画更重感情。因此,西画再现性强,形象逼真,具有更高的认识价值,中国画表现性强,抒情味浓(讲究“笔情墨趣”)。在西方,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极大,科学与绘画关系密切,哲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素养使画家养成以准确的头脑去观察自然,以清晰的几何学、逻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然,再现自然。而中国画更重视情与理的统一,诗与画的结合。
(五)线条的位置和作用
就主流来说,墨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色彩(包括明暗)是西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画的线条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度技巧,因而中国画的线条本身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如“铁线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它除了完成造型的作用外,其本身就是某种精神、情调和气势的表现。会画速写的西方画家拿起笔,很难画出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画线条的独特的美。
(二)反映生活真实的方式
中西绘画都要反映生活的真实,但方式不完全相同。西方油画象戏剧电影一样,是通过逼真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中国画象中国戏剧一样,是通过近似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中国画的许多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已脱离生活的逼真状态,如戏曲中的开门、上马、抖髯、正冠等动作,已经过舞蹈化的艺术加工而“定型”,大大不同于生活原经过概括的程式化的东西,形态已大大不同于现实中的树叶和山石。
(四)对待对象的态度
西方画家对所描绘的对象基本上是一个客观的观察者,而中国画家与所描绘的对象,往往是溶合为一的;不仅是客观对象的观察者,而且也是亲身参与者。西画重写生,总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来观察和描绘他视野的对象,总是如实地再现一个时间内的色彩的变化。中国画家则很少在固定的一个地点来观察和描绘对象,而往往是在生活观察的基础上,回到房间凭想象作画。在作画时把自己的生活印象、想象和理想揉合在一起。西画是对着模特写生的,中国画更多是“离景写生”。凭记忆作画往往不可能把对象的一切细微末节都画出来,但却能抓住对象大的特征和气势,这一点与中国画重再现重抒情的特点相一致的。
(九)构图特点
西画用严格的焦点透视,中国画多用散点透视。潘天寿说,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是与人们欣赏风景时的实际感受相一致的,如人们游西湖、登泰山,是边走边看的。若用焦点透视,就无法把这种全景式的感受在一幅画上表现出来。看《长江万里图》,感到画家象生了两个翅膀,沿着长江和黄河在缓缓飞行,一面看,一面画,将几十里、千百里的山河景物画在小小一张画面上(“尺幅万里”),又好象画家坐了升降机,将突出的山峰、盘桓的山脚,都全部截取在画面中。中国画更讲究虚实关系,往往利用空白,突出主体,力求画面主体清楚、明确、突出,尽量舍去次要的东西,甚至背景也可以不画,留出大片空白,便于题诗用印。这种不画、少画背景的构图方法,使得中国画在构图上有极大的灵活性,使主体形象取得最显豁最突出的视觉效果。潘天寿常引诗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支。”中国画往往就是突出这“两三支”。西画往往布满物象,布满颜色,整个画面饱和,不留过多空白,如一个全身像或一个建筑物,人和建筑物总是撑足画面。
再现与表现
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
对待对象的态度
明暗
线条
色彩
表现生活真实的方式
形与神
构图
普列汉洛夫:原始狩猎民族把动物的皮、爪、牙、羽毛等作为装饰,在最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戴的。“谁战胜了灵巧的东西,谁就是灵巧的人”,谁战胜了力大的东西,谁就是力大的人,只是到了后来,也正是由于它们是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所以开始引起审美的感觉,归入装饰品的范围。
(八)形与神的关系
中国画的“神”,不仅指客观对象的内在因素,而且也包括画家的主观情思。宋代以后,这种主观情思的抒情、写意成分就更浓,中国画与其说是“画”,不如说是“抒写”。西画中的“神”,基本上是客观对象的“神”。西画重视形体刻画,要求维妙维肖,形态逼真,比例准确,造型严谨,作工精细。中国画首先着眼于“传神”,认为形为神服务,为了传神,可以“不似”,可以夸张,可以变形,甚至认为“不似”才是“真似”,如月亮不圆,垂钓者与渔舟的比例不合。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
(一)再现与表现
中西绘画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但西画重模仿、重再现,中国画从宋代以后,更重表现。这表现包括对象的神情的表现(传神),也包括画家的情和意的表现。这种“有我之境”的表现性绘画,即“文人画”,主要是意在唤起观赏者对于某个人感性的判断,而不是在于唤起外在事物在头脑中的显现。倪瓒(云林):“仆之竹聊以为写胸中之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乎?”为了表达这种“逸气”,不管是选材,还是笔墨,都要与这种心理状态达到“同态对应”,如选梅花为了表现“傲”,选松柏为了表现“坚”,写竹是表现“直”,写荷花是表现“纯”。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美,而且是人的精神气质、兴味的写照。齐白石:“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