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教案

高电压技术教案
高电压技术教案

课题:第一章高电压绝缘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气体放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重点:介质的绝缘性能。

难点:对介质绝缘性能的理解。

组织教学:点名。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基本概念

§1—1 概述

一、电介质的极化

极化的基本形式有: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

1、电子式极化:

可以存在于液体、固体、气体中。

E=0时(对称的)对外不显电性,

E不等于0时(对称的)对外显电性。

特点:(1)极化过程快,10-15s且介电系数与电源无关。

(2)极化过程属于弹性,无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负的温度系数。

2、离子式极化

(1)极化过程快,10 -13s,且介电系数与频率无关。

(2)极化过程属于弹性,无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正的温度系数。

3、偶极子极化

极性电介质━由偶极子分子构成

特点:(1)极化过程长,10-10~10-2s,且介电系数与频率有关。

(2)极化过程属于非弹性,有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关。

综述:

1)、气体的介电系数很小通常实践中介电系数约等于1,

2)、液体 :a 、极性(3~6),如:蓖麻油

b 、非极性(1.8~2.5),如变压器油

c 、强极性(>10) ,如水、酒精

4、夹层式极化

组成:设备的绝缘由几种不同的材料组成

特点:1、进行过程特别长,

2、有明显的损耗。

等效图如右所示,过程分析: 在合闸瞬间:1

2210C C U U t =→ 到达稳态时:1

221

g g U U t =∞→ 若介质是均匀的,则C1/C2=g1/g2,可得

∞→→=t t U U U U 21210,

即合闸后两层电荷不会发生重新分配。 若介质不均匀,则合闸后C1、C2上的电荷要重新分配。设

C1>C2,g1U1,t=∞时,U1>U2,电荷要重新分配,

称为吸收电荷,相当于电容增大称为夹层电介质极化。

电介质极化的意义:

1、对于电容器而言希望εr 大,这样单位容量的体积和重量

可减小。但其它绝缘希望εr 小,可减小充电电流。

2、高压设备在使用时应注意各材料εr 的配合,介电系数小

的材料承受较大的电场强度;介电系数大的材料承受较小的电场

强度。

3、夹层介质极化现象在绝缘试验中,可用于判断绝缘受潮的

情况。

4、材料的介质损耗与极化形式有关。

二、 电介质的电导

1、绝缘电阻I

U R =

∞ I ──泄漏电流,也即电导电流 绝缘电阻对固体介质来说包括:绝缘电阻的体积绝缘和表面

绝缘电阻。

介质的绝缘电阻决定着介质中的泄漏电流,它将引起介质发热,加速绝缘老化。

2、电介质电导与电金属电导的区别

电介质电导──离子,电导小,电阻大,电导与温度成正比;金属电导──自由电子,电导很大,电阻很小,电导与温度成反比

3、直流电压下介质电流的变化

(1)i1 电容电流

(2)i2吸收电流,夹层式极化引起,过程长,衰减慢。

(3) I 泄漏电流,电介质电导引起。

介质电流 i=i1+i2+I

4、气体介质电导。

在oa段可视为常数,通常气体绝缘工作在ab段,只要工作在场强低于其击穿值时,可不必考虑。

5、液体介质电导

构成液体介质电导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液体本身的分子和杂质的分子离解为离子;另一种是液体中的胶体质点,吸附电荷后变成带电质点。

影响液体介质电导的因素主要是杂质和温度。

6、固体介质的电导。

分体积电导和表面电导。体积电导由本身离子和杂质离子构成。

与受潮及温度有关。

三、电介质的损耗

四、讨论绝缘电阻的作用

1、在预防性试验中的应用,以绝缘电阻值判断绝缘的优劣或是否受潮。

2、介质中的电压分布与电导成反比,设计时应合理使用绝缘材料

3、绝缘的使用环境,特是对湿度的要求。

4、并非所有场合需R很大。如半导体高压套管上的法兰附近的半导体釉,是为了改善电压分布,使电场更均匀。

小结新课: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的电导;电介质的损耗

布置作业

P24页练习题

1-1

1-2

板书设计:

课题:第一章高电压绝缘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气体放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重点:介质的绝缘性能

难点:对介质绝缘性能的理解

组织教学:点名

复习旧课:绝缘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许多物理现象,如极化、电导电离、损耗和击穿放电等现象,本次课将介绍

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的电导;电介质的损耗等内容引入新课:

§1—2 气体的绝缘性能

一、气体原子的激发与游离

激发:当原子由外界获得能量时,其电子可跃至能级较高的轨道。

游离:由外部获得的能量足够大,以致使原子的一个或几个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与正离子

1、带电质点的产生

(1)碰撞游离

(2)光游离

(3)热游离

(4)负离子的形成

2、气体品带电质点的消失

(1)扩散

(2)复合

(3)定向运动

3、自持放电与非自持放电

(1)非自持放电需要外界游离因素的作用。

(2)自持放电无需外界游离因素的作用,放电仅靠电场作用得以连续下去。

起始放电电压:由非自持放电转入自持放电的电压

U=U=UB (击穿电压)(均匀电场,击穿场强约为30kV/cm)U =U (极不均匀电场中)<<U

二、汤逊放电理论

1、条件:低气压、小间隙。

2、理论实质:

非自持的三个阶段:o—a、a—b、b—c。

c 以后--自持阴极表面产生游离(聚积)。

3、非自持→自持放电条件。

4、巴申定律:U=f(pd)

压力增大,气体密度δ随之增大,电子在运动过程易与气体分子相碰撞,平均自由行程缩短,每次碰撞,由电子积聚的能量不足以引起气体分子的游离,因而击穿电压升高,反之,压力减小,δ减小,电子在运动过程中不易与气体分子碰撞。

5、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低气压小间隙的放电现象。

6、汤逊放电理论解释大气压下放电的不符之处。

〈1〉放电时间:

以汤逊理论计算出的击穿时间与实际的击穿时间有很大不同,

〈2〉阴极材料的作用。

以汤逊理论,阴极性质在击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在大气压力下的空气中,间隙击穿电压与阴极性质无多大关系。

〈3〉放电形式。

以汤逊理论放电沿整个间隙是均匀放连续发展的,但在大气中气体击穿时,会出现有分枝的明亮细通道。

三、流注理论

以电子崩为基础发展的结果为基础

1、空间电荷对电场畸变作用。

2、光游离的作用。

3、正流注的形成。

4、负流注的形成。

5、用流注理论解释,大气中的放电。

(1)放电时间短。

(2)与阴极材料无关。

(3)放电形成。

四、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

(一)电晕放电

1、性质:极不均匀电场中所特有的自持放电现象。

2、定义:在曲率半径小的电极附近,电场强度将先达到引起游离过程的数值,间隙在这一局域形成的自持放电。

开始发生电晕时的电压称为电晕起始电压,电极表面的电场强度称为电晕起始电场强度。

3、现象:光、咝咝的放电声

4、危害:能量损耗,产生臭氧及氧化氮,引起电磁干扰

a、电能损耗

b、腐蚀电器材料

c、对通信线路产生干拢

(二)极性效应

1、棒为负--板为正:

易形成电晕放电,自持放电易电形成,间隙击穿难形成(放电难形成)

UB电晕-低、放电电压UB-高。

2、棒为正--板为负:

电晕放电难实现,不易形成自持放电,易形成放电。

UB电晕-高放电压UB-低。

棒极为正极性放电电压较棒为负极性时的放电电压为低。

3、棒-棒:

UB棒-棒<UB棒--板+

(三)工频电压下的击穿

UB=UB棒+(直流):击穿总是在棒为极性为正、电压达

到幅值时发生。

棒――棒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约为3.8Kv/cm(有效值)或5.36kVcm

棒――板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约为3.35Kv/cm(有效值)或

4.8kVcm

五、冲击电压作用下的空气击穿

1、冲击电压的定义

作用时间短暂的电压

2、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

冲击波波形可由波头长度τ1及波长τ2加以确定,现用的波形参数为1.2/50μS

3、雷电冲击电压下50%击穿电压

由于完成击穿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所以间隙的冲击击穿特性和外施电压波形有关。

在实际工程中用50%冲击击穿电压,即在多次施加电压时,其中半数导致击穿的电压,以反映间隙的耐受冲击电压特性。

4、伏秒特性

用间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和放电时间的关系来表征间隙在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特性,称为伏秒特性。

伏秒特性曲线和间隙电场的均匀程度有关。对于不均匀电场,平均击穿场强低,放电时延长,分散性亦大;对于均匀电场,平均击穿场强较高,流注发展较快,放电时延较短,其伏秒特性平坦。

伏秒特性对比较不同绝缘设备的冲击击穿特性有重要意义。单是50%冲击击穿电压不能充分说明间隙的冲击击穿特性,在考虑不同间隙绝缘配合时,为更全面反映间隙的冲击特性,就必须采用间隙的伏秒特性进行配合。

小结新课:气体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气体放电的汤逊理论、

流注理论。

布置作业:

P24页练习题

1-3

板书设计:

课题:第一章高电压绝缘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气体放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重点:介质的绝缘性能。

难点:对介质绝缘性能的理解。

组织教学:点名。

复习旧课:气体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气体放电的汤逊理论、流注理论;熟练掌握汤逊理论、流注理论的适用条件,

流注理论和汤逊理论在解释大气压下气体放电现象的

区别。

引入新课:

§1—3 液体的绝缘性能

一、讨论液体介质的击穿过程

1、对纯净油┈┈碰撞游离理论

油中少量杂质在电场的作用下碰撞原子、导致液体介质的击穿。

很高

击穿过程U

B

2、含杂质(水份)油——“小桥”理论

由于水分或杂质的介电系数大,在电场作用下易沿电场方向排列,形成杂质小桥,当杂质小桥接通后电极后,将使泄漏电流增大,发热增多,因而又使水分汽化,气泡扩大,游离加强,最后可能在气体通道中形成击穿。

二、影响液体介质击穿因素

1、水份含量、温度等。

2、压力↑水份变为溶解状,击穿电压升高

3、纤维和其他杂质

4、电场均匀程度

a、纯净油改善电场均匀程度,击穿电压变化明显。

b、含杂质的油:时间↓,击穿电压提高,受电场影响小。

5、电压作用时间油间隙的击穿电压随电压的作用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油的耐压实验加压1分钟,杂质的聚集,介质的发热所需时间。

油的净度及温度提高,电压作用时间对油的击穿电压影响减小。

三、提高液体介质击穿电压的措施。

1、过滤与干燥

白土、硅胶处理或压滤机过滤

2、祛气

将油中气体赶出来,密封性好

3、油和固体绝缘组合,防止小桥的形成,还可以改善电场分布

a、覆盖层

b、绝缘层,有耐电强度,阴止小桥形成更好的作用。

c、屏障:改善电场均匀程度,阻止小桥形成,也能提高油的Ub。

d、设多重屏障,长油道(长间隙)→短油道(短间隙)。击穿电压Ub↑小桥不易形成,缩小变压器的体积、造价。

小结新课:电介质的击穿的过程、影响因素。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第一章高电压绝缘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气体放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

通过学习应了解双层介质的电场分布;局部放电;应

掌握沿面放电的有关内容。

重点:固体介质的击穿;沿面放电的有关内容。

难点:固体介质的击穿;双层介质的电场分布;局部放电;

沿面放电。

组织教学:点名。

复习旧课:液体的电击穿、气泡击穿、悬浮粒子产生的击穿理论电介质的击穿的过程、影响因素

引入新课:

§1—4 固体的绝缘性能

一、固体介质的击穿

1、电击穿,固体介质在强电场作用下,碰撞游离,导致击穿。

特点:击穿过程快,击穿电压值高,介质温度没升高,击穿与环境温度无关。

2、热击穿,受电压作用,介质内部温度的吸热比发热快,最终丧失绝缘性能。

特点:与环境温度有关,击穿电压较低。

3、老化定义

设备运行时间很长以后,运行中其绝缘受到热、化学、机械作用,绝缘性能逐渐变坏,在电压去除后,介质不再恢复它原来特性,这过程称为老化。

造成老化原因,介质过热,放电发生气体腐蚀、机械撞击及不同温度系数的应力引起的损伤;或介质不均匀及电场边缘场强集中引起局部过电压。

4、电化学击穿: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又受介质发热、化学腐蚀、机械同时作用最终导致击穿。

二、影响液体介质击穿的因素及提高其电气强度的措

施。

1、电压作用时间:图2-19 时间较长→热击穿

2、温度:温度↑,Ub ↓强度大,时短→电击穿

图2-20 电瓷t=900C以前,与温度基本无关,直线关系

t>900C,Ub↓不同材料相同材料,不同厚度

3、电场均匀程度,图2-21

均匀致密材料,均匀电场击穿电压随温度斜线上升。

固体介质本身含杂质,不均匀电场,温度的变化增加 Ub 效果小

4、电压种类,交、直、冲击电压下

冲击电压>直流耐压>交流耐压

冲击系数,冲击击穿电压与工频击穿电压值比>1。

5、累积效应:

交流电压作用下,介质中含局部缺陷,下次再加电压便会击穿,击穿电压下降

6、受潮:Ub下降

7、机械负荷:Ub 由于介质出现裂纹而下降

电介质的其它性能

一、电介质的热性能

温度每升高8°C平均寿命减少一半

1、耐寒性,

2、耐热性,

3、耐弧性,

4、脆性材料──耐冲击稳定性

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

二、电介质的机械性能、吸潮、生化性能

1、机械性能

2、吸潮性

3、生化性能

§1—5 复合绝缘体的绝缘性能

一、介绍双层介质的电场分布

二、气体中的沿面放电

1.什么叫沿面放电

沿着固体介质表面的气体发生的放电

沿面放电电压通常比纯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要低

2.界面电场分布的三种典型情况

气体介质与固体介质的交界称为界面

(1).固体介质处于均匀电场中,且界面与电力线平行;

(2).固体介质处于极不均匀电场中,且电力线垂直于界面的分量比平行于界面的分量大得多;类似套管

(3).固体介质处于极不均匀电场中,且电力线平行于界面的分量以垂直于界面的分量大得多。类似支持绝缘子

3.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

其放电特点:

(1).放电发生在沿着固体介质表面,且放电电压比纯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要低.

其原因:a.固体介质与电极表面没有完全密合而存在微小气隙,或者介面有裂纹.

b.介质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使表面电场不均匀.

c.介质表面电阻不均匀使电场分布不均匀

d.介质表面易吸收水分,形成一层很薄的膜,水膜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移动,易在电极附近积聚电荷,使电场不均匀

4. 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法线分量时的沿面放电(套管型)

(1) 放电发展特点:

a.电晕放电

b.线状火花放电

c.滑闪放电

d.闪络放电

(2) 影响沿面放电因素分析

等值电路图如图1-17所示

a.固体介质厚度越小,则体积电容越大,沿介质表面电压分布越不均匀,其沿面闪络电压越低;

b.同理,固体介质的体积电阻越小,沿面闪络电压越低

c.固体介质表面电阻减少,可降低沿面的最大电场强度,从而提高沿面闪络电压

(3).提高沿面闪络电压措施

a.减少套管的体积电容。如增大固体介质厚度,加大法兰处套管的外经

b.减少绝缘的表面电阻。如在套管近法兰处涂半导体漆或半导体釉

5.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切线分量时的沿面放电(支柱绝缘子型) 由于电极本身的形状和布置己使电场很不均匀,故介质表面积聚电荷使电压重新分布不会显著降低沿面闪络电压,为了提高沿面闪络电压,一般从改进电极形状,如采用屏蔽罩和均压环。

6.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如图1-18所示,分析如下:

a.绝缘子片数越多,电压分布越不均匀

b.靠近导线端第一个绝缘子电压降最高,易产生电晕放电。在工作电压下不允许产生电晕,故对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考虑使用均压环

7.绝缘子表面污秽时的沿面放电

户外绝缘子,会受到工业污秽或自然界盐碱、飞尘等污染,在干燥时,由于污秽尘埃电阻很大,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很小,对绝缘子安全运行无危险;但下雨时,绝缘子表面容易冲掉,而大气湿度较高,或在毛毛雨、雾等气候下,污秽尘埃被润湿,表面电导剧增,使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剧增,降低闪络电压。

8.防止绝缘子的污闪,应采取措施

(1).对污秽绝缘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洗

(2).绝缘子表面涂一层憎水性防尘材料

(3).加强绝缘和采用防污绝缘子

(4).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

小结新课:固体介质的击穿和电介质的其它性能;固体绝缘材料的电击穿理论;热击穿理论;电化学击穿理论;双层

介质的电场分布;局部放电;沿面放电

布置作业:

P50页练习题

1-4

板书设计:

课题:第2章高电压下的绝缘评估及试验方法

第1节绝缘评估

第2节绝缘劣化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应了解机械性能的要求;温度和热稳定的要求;化学稳定性;掌握高压设备的绝缘水平。通过学习

还应了解设备绝缘故障的分类;掌握老化(电老化、热

老化、机械老化、环境老化)

重点:高压设备的绝缘水平;老化(电老化、热老化、机械老化、环境老化)

难点:高压设备的绝缘水平

组织教学:点名

复习旧课:双层介质的电场分布;局部放电;沿面放电

引入新课:

§2—1绝缘评估

一.高压设备的绝缘水平

绝缘水平:设备耐受电压能力的大小称为绝缘水平,应保证绝缘在最大工作电压的持续作用下和过电压短时作用下都能安全工作.

在实际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长期工作不得超过其最大工作电压检验手段:用短时工频过电压等效进行试验,判断其绝缘水平的高低.

二.机械性能的要求

三.温度和热稳定的要求

四.化学稳定性

§2—2 绝缘的劣化

一、电力设备的组成:导电材料\导磁材料\结构材料\绝缘材料组成.

二、绝缘缺陷

集中性缺陷:缺陷集中于绝缘的某一个或几个部分.

分布性缺陷:指由于受潮,过热,动力负荷及长时间过电压作用导

致的电气设备整体绝缘性能下降.

三、老化:绝缘在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物理变化,导致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等不断下降,最终导致电力设备绝缘击穿.

老化可分为:电老化,热老化,机械老化,环境老化

四、表征绝缘劣化的特征量:

直接表征绝缘剩余寿命的特征量如耐电强度,机械强度等

间接表征绝缘剩余寿命的特征量,如绝缘电阻,介质损失角正切,泄漏电流,局部放电量,油中气体含量/水分含量.

小结新课:机械性能的要求;温度和热稳定的要求;化学稳定性;

掌握高压设备的绝缘水平;设备绝缘故障的分类;老化

(电老化、热老化、机械老化、环境老化)

布置作业:

P44页练习题

2-1

板书设计:

课题:第2章高电压下的绝缘评估及试验方法

第3节绝缘评估的试验方法

第4节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应掌握绝缘电阻的测量;泄漏电流的试验;

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的测量;耐压试验;(试验原理试验

操作、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学习应了解电气设

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重点:绝缘电阻的测量;泄漏电流的试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的测量;耐压试验(试验原理)

1、实验目的

2、实验所需器材

3、实验内容

4、实验原理

5、实验接线图

6、实验步骤

7、实验电压的测量

8、实验注意事项

(本试验内容见高压试验指导书)

难点:绝缘电阻的测量;泄漏电流的试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的测量;耐压试验(试验原理)

组织教学:点名

复习旧课:设备绝缘故障的分类;老化(电老化、热老化、机械老化、环境老化)

引入新课:

§2—3

一、试验作用:

发现电气设备绝缘内部隐藏的缺陷,以便在进行设备检修时加以

消除。

缺陷的分类:一类为集中性的缺陷;另一类为分布性缺陷(指电

气设备整体绝缘老化、变质、受潮能力下降)

二、设备(试品)缺陷原因:

⑴、厂家生产制造所致。

⑵、长期运行。

三、试验分类:

⑴、破坏性试验:试验电压大于正常额定电压,有积累效应。

⑵、非破坏性试验:试验电小于正常额定电压。对设备的考验不够严格,无积累效应。特点是在较低的电压下或者是用其他不会损伤绝缘的办法来测量绝缘的各种特性,从而判断绝缘内部的缺陷。四、预防性试验的常测项目:

⑴、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吸收试验。

⑵、tgδ值的测定。

⑶、局部放电实验。

⑷、油的色谱分析。

⑸、交流耐压实验。

⑹、直流泄漏及耐压试验。

⑺、接地电阻的测量。

一、绝缘电阻的测量

做为最简单最常用的非破坏性试验。

直流电压作用介质时,通过它的电流可包含三部分:泄漏电流、电容电流和吸收电流。用兆欧表去测量绝缘电阻变化:兆欧表内直流电压一定,故绝缘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当被试品有贯穿性缺陷时,反映泄漏电流的绝缘电阻明显下降。对于电容量大设备,可利用吸收现象来测量它们的绝缘电阻随时间的变化,以判断绝缘状况。

一.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

(一).绝缘电阻的测量

1.兆欧表的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

2.作用

能发现绝缘受潮或有集中性的导电通道

3.接线

4.方法

规定以加电压后60秒测得的数值为该试品的绝缘电阻值.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2013-2014-1 0912121-2) (王伟屠幼萍编著高电压技术)第1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何为原子的激励和电离。 2.气体电离的形式及基本概念。 3.气体碰撞电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4.气体产生放电的首要前提。 5.热电离与碰撞电离的异同。 6.影响逸出功的因素。 7.金属电极表面电离的四种形式。 8.负离子形成对气体放电的影响。 9.气体放电过程中存在哪三种带电质点。 10.带电粒子的自由行程及特性。 11.影响平均自由行程的因素。 12.带电粒子的迁移率。为何电子的迁移率和平均自由行程大于离子。 13.何为带电离子的扩散,何原因所致。 14.带电粒子消失的主要方式。 15为何电子与离子间的复合概率远小于正、负离子复合概率。 16.气体放电分为哪两类。 17.非自持放电自持放电 18.绘制并说明“气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放电过程。 19.阐述Townsend理论。 20.电子碰撞电离系数;正离子表面电离系数。 21.自持放电条件表达式。 22.影响电子碰撞电离系数的因素。 23.Paschen定律,击穿电压为何具有最小值。 24.当pd>200(cm.133Pa)后,击穿过程与Townsend理论的差异主要有哪些。 25. Townsend理论的适用范围。 26.流注理论的特点;流注 27.正流注、负流注以及二者形成的不同之处。 28根据放电特征,电场均匀程度如何划分。 29.电晕放电;防止和减轻电晕放电的根本途径。 30.极性效应 31.雷电放电的三个主要阶段。 32.沿面放电。 33.固体介质表面电场分布的三种典型情况。 34.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垂直分量时沿面放电过程。 35.滑闪放电以什么为特征。沿面放电与什么有关。比电容。

高电压技术教案

课题:第一章高电压绝缘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气体放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重点:介质的绝缘性能。 难点:对介质绝缘性能的理解。 组织教学:点名。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基本概念 §1—1 概述 一、电介质的极化 极化的基本形式有: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 1、电子式极化: 可以存在于液体、固体、气体中。 E=0时(对称的)对外不显电性, E不等于0时(对称的)对外显电性。 特点:(1)极化过程快,10-15s且介电系数与电源无关。 (2)极化过程属于弹性,无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负的温度系数。 2、离子式极化 (1)极化过程快,10 -13s,且介电系数与频率无关。 (2)极化过程属于弹性,无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正的温度系数。 3、偶极子极化 极性电介质━由偶极子分子构成 特点:(1)极化过程长,10-10~10-2s,且介电系数与频率有关。 (2)极化过程属于非弹性,有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关。 综述: 1)、气体的介电系数很小通常实践中介电系数约等于1,

2)、液体 :a 、极性(3~6),如:蓖麻油 b 、非极性(1.8~2.5),如变压器油 c 、强极性(>10) ,如水、酒精 4、夹层式极化 组成:设备的绝缘由几种不同的材料组成 特点:1、进行过程特别长, 2、有明显的损耗。 等效图如右所示,过程分析: 在合闸瞬间:1 2210C C U U t =→ 到达稳态时:1 221 g g U U t =∞→ 若介质是均匀的,则C1/C2=g1/g2,可得 ∞→→=t t U U U U 21210, 即合闸后两层电荷不会发生重新分配。 若介质不均匀,则合闸后C1、C2上的电荷要重新分配。设 C1>C2,g1U1,t=∞时,U1>U2,电荷要重新分配, 称为吸收电荷,相当于电容增大称为夹层电介质极化。 电介质极化的意义: 1、对于电容器而言希望εr 大,这样单位容量的体积和重量 可减小。但其它绝缘希望εr 小,可减小充电电流。 2、高压设备在使用时应注意各材料εr 的配合,介电系数小 的材料承受较大的电场强度;介电系数大的材料承受较小的电场 强度。 3、夹层介质极化现象在绝缘试验中,可用于判断绝缘受潮的 情况。 4、材料的介质损耗与极化形式有关。 二、 电介质的电导 1、绝缘电阻I U R = ∞ I ──泄漏电流,也即电导电流 绝缘电阻对固体介质来说包括:绝缘电阻的体积绝缘和表面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

高电压技术各章知识点 第一篇电介质的电气强度 第1章气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方式热电离、光电离、 碰撞电离、表面电离 2、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流入电极、逸出气 体空间、复合 3、电子崩与汤逊理论电子崩的形成、汤逊理论的 基本过程及适用范围 4、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击穿电压与气体相对密度和极间距离乘积之间的关系。两者乘积大于0.26cm时,不再适用 5、流注理论 考虑了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适用两者乘积大于0.26cm 时的情况 6、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划分以最大场强与 平均场强之比来划分。 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电晕放电的过 程、起始场强、放电的极性效应 8、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雷电和操作 过电压波的波形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延时与 伏秒特性50%击穿电压的概念 9、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均匀电场无极性 效应、各类电压形式放电电压基本相同、分散性 小极不均匀电场中极间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极 性效应明显。 10、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电压波形对均匀 和稍不均匀电场影响不大对极不均匀电场影响 相当大完全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棒间隙极 大不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板间隙 11、 11、气体的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湿度、密度、海拔高度的 影响 12、气体的性质对放电电压的影响在间隙中加入高电强度气 体,可大大提高击穿电压,主要指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 性气体,如SF6 13、提高气体放电电压的措施 电极形状的改进空间电荷对原 电场的畸变作用极不均匀场中 屏障的采用提高气体压力的作 用高真空高电气强度气体SF6 的采用

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

第一章1‐1 极化种类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夹层极化产生场合任何电介质离子式结构电介质极性电介质多层介质的交界面所需时间10-15 s 10-13 s 10-10~10-2 s 10-1 s~数小时能量损耗无几乎没有有有产生原因束缚电子运行轨道偏移离子的相对偏移偶极子的定向排列自由电荷的移动 1‐4 金属导体气体,液体,固体电导形式(自由电子)电子电导电导率γ很大 (自由电子、正离子、负离子、杂质电导、自身离解、杂质、离子)γ很小离子电导ρ很大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移动;电介质通常不导电,是在特定情况下电离、化学分解或热离解出来的带电质点移动导致。 1‐6 由于介质夹层极化,通常电气设备含多层介质,直流充电时由于空间电荷极化作用,电荷在介质夹层界面上堆积,初始状态时电容电荷与最终状态时不一致;接地放电时由于设备电容较大且设备的绝缘电阻也较大则放电时间常数较大(电容较大导致不同介质所带电荷量差别大,绝缘电阻大导致流过的电流小,界面上电荷的释放靠电流完成),放电速度较慢故放电时间要长达5~10min。补充: 图中C1 代表介质的无损极化(电子式和离子式极化),C2 —R2 代表各种有损极化,而R3则代表电导损耗。 图1-4-2 中,Rlk 为泄漏电阻;I lk 为泄漏电流;C g 为介质真空和无损极化所形成的电容;I g 为流过 C g 的电流;C p 为无损极化所引起的电容;Rp 为无损极化所形成的等效电阻;I p 为流过Rp-C p 支路的电流,可以分为有功分量I pr 和无功分量I pc 。 J g 为真空和无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密度,为纯容性的;J lk 为漏导引起的电 流密度,为纯阻性的;J p 为有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密度,它由无功部分J pc 和有功部分J pr 组成。容性电流J c 与总电容电流密度向量J 之间的夹角为δ ,称为介质损耗角。

对高电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

对高电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 时光荏苒,匆匆三年转眼即逝。转眼间,到了该离开大学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了。 大学期间,我主修的专业是高电压技术,同时对建筑防雷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对高电压及防雷技术方面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简单的了解。 经过几代电力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目前基已本上进入了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由于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所以要求领域内要高度重视电网建设,保持电源与电网、输电与配电的协调同步发展;加强对区域网架、跨区输电线路以及电气化高速铁路发展而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这些工作都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的参与。 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主网电压等级的不断提升,高电压技术专业的学生会有愈加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在大学期间,我学习的课程主要有:有高电压与绝缘理论、过电压及其防护、民用建筑防雷、电气试验、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电工工艺(内线与外线),装表接电与错接线、PLC与单片机、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维修等。 首先谈下高电压技术,高电压技术是以试验研究为基础的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在高电压作用下各种绝缘介质的性能和不同类型的放电现象,高电压设备的绝缘结构设计,高电压试验和测量的设备及方法,电力系统的过电压、高电压或大电流产生的强电场、强磁场或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护措施,以及高电压、大电流的应用等。高电压技术对电力工业、电工制造业都有重大影响,工程上把1000伏及以上的交流供电电压称为高电压。高电压技术所涉及的高电压类型有

直流电压、工频交流电压和持续时间为毫秒级的操作过电压、微秒级的雷电过电压等。20世纪以后,随着电能应用的日益广泛,电力系统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输电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经历了35、60、110、150、230千伏的高压,287、400、500、735~765千伏的超高压和1150千伏的特高压的发展。直流输电也经历了±100 、±250、±400、±450、±500以及±750千伏的发展。这几个阶段都与高电压技术解决了输电线路的电晕现象、过电压的防护和限制以及静电场、电磁场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密切相关。这一发展过程以及物理学中各种高电压装置的研制又促进了高电压技术的进步。6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大城市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以及克服城市架空输电线路走廊用地的困难,地下高压电缆输电发展迅速;同时为减少变电所占地面积和保护城市环境,全封闭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都提出许多高电压技术的新问题。高电压技术可大致分为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限制,高电压绝缘特性研究,高电压试验设备、方法和测量技术等几个方面。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限制是研究电力系统中各种过电压,以便合理确定其绝缘水平是高电压技术的重要内容。电力系统的过电压包括雷电过电压和内过电压。一般雷电过电压幅值远超过系统的额定工作电压,但作用时间较短,平均波长时间为30微秒。雷击除了威胁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的绝缘外,还会危害高建筑物、通信线路、天线、飞机、船舶、油库等设施的安全。因此,这些方面的防雷也属于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对象。电力系统内过电压是因正常操作或故障等原因使电路状态或电磁状态发生变化,引起电磁能量振荡而产生的。其中衰减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称为操作过电压;无阻尼或弱阻尼、持续时间长的称为暂态过电压。

高电压技术复习重点

绪论 1、输电电压一般分为高压,超高压,特高压。高压指35~220kv,超高压指330~1000kv,特高压指1000kv及以上。高压直流通常指±600kv及以下的直流输电电压,±600kv以上的称为特高压直流。 2、电介质的极化:通常电介质显中性,但是如果其处于电场中,则电荷质点将顺着电场方向产生位移。极化时电介质内部电荷总和为零,但会产生一个与外施电场方向相反的内部电场。 3、流过介质中的电流可以分为三部分:纯电容电流分量,吸收电流,电导电流。 4、电介质损耗:处于电场中的绝缘介质,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而这些由极化、电导等所引起的损耗就称为介质损耗。 5、介质损耗来源①由介质电导形成的漏电流在交变电压下具有有功电流的性质,由它所引起的功率损耗称为介质电导损耗;②由介质中与时间有关的各种极化过程所引起的损耗。 第一章 1、电离方式可分为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 2、汤逊放电理论的适用范围:汤逊理论是在低气压、pd较小的条件下在放电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的。pd过小或过大,放电机理将出现变化,汤逊理论就不在再适用了。 3、电晕放电现象:在极不均匀场中,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在空气间隙完全击穿之前,小曲率电极附近会有薄薄的发光层。 4、电晕放电的危害:①引起功率损耗②形成高频电磁波对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产生干扰③产生噪声。对策:采用分裂导线。利用:①净化工业废气的静电除尘器②净化水用的臭氧发生器③静电喷涂。 5、下行的负极性雷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 6、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的措施:①电极形状的改进。②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③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作用。④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⑤高真空和高电气强度气体SF6的采用。 7、污闪:由于绝缘子常年处于户外环境中,因此在表面很容易形成一层污物附着层。当天气潮湿时污秽层受潮变成了覆盖在绝缘子表面的导电层,最终引发局部电弧并发展成闪络。 8、污闪发展过程:①污秽层的形成②污秽层的受潮③干燥带形成与局部电弧产生 ④局部电弧发展成闪络。 9、等值盐密法:把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密度,按照其导电性转化为单位面积上NaCl 含量的一种表示方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10、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碰撞电离,碰撞电离主要由电子的碰撞引起,因为电子体积小,其自由行程比离子大得多,所以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比离子大得多。其次,由于电子质量非常小,当电子动能不足以使中性质点电离时,会遭到弹射而不损失动能。而离子因其质量与被碰撞的中性质点相近,每次碰撞都会使其速度减小,影响其动能的积累。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试题库(多选)50

[题型]:多选题 超高压输电线路主要采用( )措施限制内部过电压。A.断路器加分、合闸电阻 B.装并联电抗器 C.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器,破坏谐振条件D.线路中增设开关站,将线路长度减短 E.改变系统运行接线 答案:A|B|C|D|E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9章/第1节 难度:3 分数:1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主要有()等物理现象。A.极化 B.电导 C.介质损耗 D.击穿 答案:A|B|C|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3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关于氧化锌避雷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 B.不能承受多重雷击 C.通流容量较小 D.工频续流为微安级,可认为没有工频续流 E.不太适合保护GIS等设备 答案:A|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7章/第2节 难度:3 分数:1 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 )。 A.绝缘电阻试验 B.交流耐压试验 C.直流耐压试验 D.局部放电试验 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G.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H.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答案:A|D|E|G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4章/第1节 难度:3 分数:1 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哪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 ) A.铜球距离与铜球直径之比不大于0.5 B.结构和使用条件必须符合IEC 的规定 C.需进行气压和温度的校正 D.应去除灰尘和纤维的影响 答案:A|B|C|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5章/第4节 难度:3 分数:1 交流峰值电压表的类型有:( ) A.电容电流整流测量电压峰值 B.整流的充电电压测量电压峰值 C.有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D.无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 答案:A|B|C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5章/第4节 难度:3 分数:1 测量高电压的仪器和装置有( ) A.静电电压表 B.峰值电压表 C.球隙 D.分压器 答案:A|B|C|D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5章/第4节 难度:3 分数:1 光电测量系统有哪几种调制方式( ) A.幅度-光强度调制(AM-IM)

高电压技术试题(选择+填空)

单选题 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答案:A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4节 难度:2 分数:1 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答案:A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7章/第2节 难度:2 分数:1 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8节 难度:2 分数:1 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答案:C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6节

分数:1 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3章/第3节 难度:2 分数:1 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答案:A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4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2章/第3节 难度:2 分数:1 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8章/第1节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电压技术各章 知识点 第一篇电介质的电气强度 第1章气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方式 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表面电离 2、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 流入电极、逸出气体空间、复合 3、电子崩与汤逊理论 电子崩的形成、汤逊理论的基本过程及适用范围 4、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击穿电压与气体相对密度和极间距离乘积之间的关系。两者乘积大于时,不再适用 5、流注理论 考虑了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适用两者乘积大于时的情况 6、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划分 以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之比来划分。 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的过程、起始场强、放电的极性效应 8、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 雷电和操作过电压波的波形 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延时与伏秒特性 50%击穿电压的概念 9、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均匀电场无极性效应、各类电压形式放电电压基本相同、分散性小 极不均匀电场中极间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极性效应明显。 10、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电压波形对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影响不大 对极不均匀电场影响相当大 完全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棒间隙 极大不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板间隙 11、气体的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湿度、密度、海拔高度的影响 12、气体的性质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在间隙中加入高电强度气体,可大大提高击穿电压,主要指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如SF6 13、提高气体放电电压的措施 电极形状的改进 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 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 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执笔人:罗玉雄大纲审核人: 课程编号:0808000415 英文名称:High Voltage Techniques 学分:2.5 总学时:40。其中,讲授34 学时,实验 6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先修课程:电路理论,电机学,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电磁场,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等。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是研究电气设备的 绝缘及其问题的学科。是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其运行的工程技术人 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技能都有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必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力设备绝缘性能、试验方法和电力系统过电压及防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获得解决上述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试验技能。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类电介质在高电场下的特性、电气设备绝缘试验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难点内容:气体、液体、固体电介质的基本电气特性及电介质理论,波过程理论。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生产实际与案例教学(本课程配有6学时的试验)。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见表1。 表1 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 实验内容 1气体放电实验 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研究不同电极情况下极间距离为0.5 , 1 , 1.5, 2 cm时放电电压的变化规律。 实验要求:熟悉安全规则和高压设备的接线和操作规则;了解极间间隙的变化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主要仪器:单相高压试验变压器及其套件。 2 绝缘预防实验 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用兆欧表测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R和吸收比K;利用直流高压测量阀型避雷器的泄漏电流。 实验要求:了解测量吸收比和绝缘电阻、泄漏电流的意义和方法。 主要仪器:单相高压试验变压器及其套件;兆欧表;阀型避雷器;整流二极管。 3 绝缘子链实验

电气专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工业过程控制、高电压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工厂供电。 专业核心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体系修改完善: (1)新的课程体系在强电专业宽口径的前提下,突出厚基础的要求,通识教育、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的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约73.2%。在实现同一专业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完全打通,专业主干课程也基本相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只体现在专业课程中的非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上的要求的基础上,既实现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又强化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突出不同的专业方向特色。使得所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也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扩展了就业面。 (2)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综合考虑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讲授,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及各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衔接,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与系统性。更加突出强电特色,突出计算机技术与弱电控制技术在本专业领域内的运用。把原来的选修课数字电子技术改为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强调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 (3)授课时间的调整按照先基础后专业,保持计算机教学与英语教学的不断线;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分配各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与学时,更加注重实验,实验单独成为课程,不再是课程的一部分。 (4)科学分配各学期的课时量。第一、第二学年,学生的社会活动相对较少,新环境、新课程与崭新的大学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好,可以适当增加课时量;第三学年,学生的社会活动量逐渐增加,学生的生活重心向就业倾斜,此时的课程安排要强调实用性,应突出专业课教学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第四学年,是实践课程不再在教室上课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平抑学生即将毕业的浮躁心态。遵循以上的基本原则,把整体的课程学习时间向前移,解决在第五、第六学期,以免学生因社会实践、找工作、考研等原因而导致学习效果下降的问题。 (5)紧跟电力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改造原有的不符合电气专业特点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体现了 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软硬件、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符合电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更好地培养电气工程复合型技术人才创造了一个科学的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题及规范标准答案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 (2)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 (3) 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4)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C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 热游离 D. 表面游离 (5)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D 。 A. 大雾 B. 毛毛雨 C. 凝露 D.大雨 (6) SF6 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D 。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

(7) 冲击系数是 B 放电电压与静态放电电压之比。A.25% B.50% C.75% D.100% (8) 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和电极表面 A 有很大关系A.粗糙度B.面积C.电场分布D.形状 (9)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的特点:___C__。 A.缓慢上升,平缓下降B.缓慢上升,快速下降C.迅速上升,平缓下降D.迅速上升,快速下降 (10)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___A__。A.小B.大C.相等D.不确定 (11) 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_ADEG__,破坏性实验包括__BCFH__。 A.绝缘电阻试验 B.交流耐压试验 C.直流耐压试验 D.局部放电试验 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G.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H. 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12)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

最新高电压技术基础知识

1、35KV及以下的输电线路为什么一般不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措施? 答: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一般都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由雷电引起的冲击闪络后,随后出现的工频闪络电流很小,不能形成稳定的工频电弧,因此,不会引起线路跳闸,所以,当一相由于雷击而引起闪络后,仍能正常工作,这样虽不装设避雷线,雷击引起的闪络概率增大,但这种闪络不会导致线路跳闸而影响正常供电。故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一般不架设避雷线,一相闪络后,再出现第二相闪络,形成相间短路,出现打的短路电流,才能引起线路跳闸,只有雷电流很大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2、说明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作用及对它的要求? 答: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限制雷电侵入波电压作用下流过避雷器的电流;其二是降低最终进入变电所雷电侵入波的波头陡度。 对进线保护段的要求:其应具有比线路更高的耐雷水平,这段线路的避雷线应具有更小的对导线的保护角,而全线无避雷线线路则当然在这段线路上架设避雷线。 3、避雷针的保护原理:当雷云放电时,使地面电场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场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云闪光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使雷闪对避雷针的放电,再经过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4、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架设避雷线、降低塔杆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装设自动重合闸、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装设避雷器、加大绝缘。 5、为什么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 答:为了防止正、反变换过程出现的过电压,应在变压器的低压侧加装一组避雷器,完善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如果只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当雷击高压侧线路时,避雷器动作,雷击电流流过接地电阻,并在接地电阻上产生电压降,低压侧此时没有避雷器,这一电压值低于低压侧中性点,而低压侧出现相当于经线路波阻抗接地,这一电压降绝大部分降作用于变压器低压绕组产生电流,通过电磁耦合作用,在高压侧感应出电动势的过程叫做反变换; 如果变压器低压侧落雷,作用于低压侧的冲击电压按照变比关系感应到高压侧,使高压绕组上出现过电压,而高压侧的绝缘裕度较低压侧小,可能引起高压侧首先击穿,这个过程叫正变换; 6、简述绝缘污闪:户外绝缘子在污秽状态下发射管的沿面放电闪络成为绝缘子的污闪。误会绝缘子的闪络往往发生在大气湿度很高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下,此时闪络电压大大降低,可能在工作电压下发生闪络,从而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措施:清除污秽层、提高绝缘子的表面耐潮性和憎水性、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 7、什么是介质损耗?为什么能用tanδ代替介质损耗? 答:在交流电压下,介质的有功功率损耗为介质损耗。 当外加电压和频率一定时,P与戒指的物理电容C 成正比,对一定结构的试品而言,电容C 是定值,P与tanδ成正比,故对同类试品绝缘的优劣,可直接用tanδ代替介质损耗。 8、累积效应:随着施加冲击或工频试验电压次数增多,固体介质的击穿电压降下降的现象,称为累积效应。 9、非破坏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电压下,用不损伤设备绝缘的办法来判断绝缘缺陷的试验;(这类试验对发现缺陷有一定的作用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试验电压较低,发现缺陷的灵敏性不高) 破坏性试验:是用较高的电压来考验设备的绝缘水平。易于发现设备的集中性缺陷,考验设备绝缘水平,但由于电压较高,可能给被试品造成损伤。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方式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 离、表面电离 2、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流入电极、逸出气体空 间、复合 3、电子崩与汤逊理论电子崩的形成、汤逊理论的基本过 程及适用范围 4、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6、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划分以最大场强与平均场 强之比来划分。 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电晕放电的过程、起始 场强、放电的极性效应 8、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雷电和操作过电压 波的波形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延时与伏秒特性50% 击穿电压的概念 9、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均匀电场无极性效应、 各类电压形式放电电压基本相同、分散性小极不均匀电 场中极间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极性效应明显。 10、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电压波形对均匀和稍不 均匀电场影响不大对极不均匀电场影响相当大完全对 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棒间隙极大不对称的极不均匀 场:棒板间隙 11、 11、气体的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湿度、密度、海拔高度的影响 12、气体的性质对放电电压的影响在间隙中加入高电强度气体,可大大 提高击穿电压,主要指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如SF6 13、提高气体放电电压的措施电极 形状的改进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 变作用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 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高真空高电气 强度气体SF6的采用 1、电介质的极化极 化: 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荷质点会沿电场方向产生有限的位移现象,并产生电矩(偶极矩)。 介电常数:电介质极化的强弱可用介电常数的大小来表示,与电介质分子的极性强弱有关。极性电介质和非极性电介质: 极化的基本形式电子式、离子式(不产生能量损 失)转向、夹层介质界面极化(有能量损失) 2、电介质的电导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气体的电 导: 主要来自于外界射线使分子发生电离和强电场作用下气体电子的碰撞电离液体的电导: 离子电导和电泳电导固 体的电导: 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3、 电介质的损耗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 1、除了电容器以外,其他电气设备中采用的绝缘材料往往希望介电常数较()。 2、随着温度的升高,电介质的电导()。 3、电缆越长,其绝缘电阻越()。 4、电气设备绝缘受潮后,其吸收比()。 5、断路器性能对()过电压有很大影响。 6、用球隙测压器可以测量各种高电压的()值。 7、山区的绕击率比平原地区的绕击率()。 8、包在电极表面的薄固体绝缘层称为()。 9、由于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作用,会使导线上的感应电压()。 10、电气设备绝缘受潮时,其击穿电压将()。 1、空载线路的合闸过电压属于(操作)过电压。 2、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3、电气设备绝缘普遍受潮时,其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将()。 4、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5、杆塔高度增加,绕击率将()。 6、除去绝缘油中固体杂质的主要方法是()。 7、冲击电晕会使雷电波的陡度()。 8、架空线中行波的速度为()。 9、反映绝缘材料损耗特性的参数是()。 10、标准大气条件下,湿度 h=()。 1、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为()。 2、输电线路上避雷线的保护角越()越好。 3、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将()。 4、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损耗主要由()所引起。 5、电场均匀程度越高,间隙的击穿场越强越()。 6、雷电放电现象可用()放电理论加以解释。 7、光辐射的波长越短,其光子的能量越()。 8、雷电放电过程中,()阶段的破坏性最大。 9、50KV的雷电波传到线路末端开路处世哲学,电压变为()KV。 10、等值盐密是用来反映()的参数。二、判断题 1、阀片的伏安特性是线性的。 2、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的根本原因是电弧重燃。 3、测量绝缘电阻时施加的是交流电压。 4、耐压试验属于非破坏性试验。 5、悬浮状态的水对绝缘油的危害比溶解状态的水要小。 6、汤逊放电理论适用于低气压,短气隙的情况。 7、确定电力变压器内部绝缘水平时应采用统计法。 8、铁磁谐振是一种过渡过程。 9、检查性试验属于非破坏性试验。 10、变压器内部绝缘受潮属于分布性缺陷。 1、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特有的一种非自持放电形式。 2、负离子形成对放电发展起抑制作用。 3、SF6电器内的放电现象可用汤逊放电理论加以解释。 4、220KV架空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5、球----球间隙属于稍不均匀电场。 6、避雷线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越小越好。 7、有时可能会在三线导线上同时出现雷电过电压。 8、主变压器门型构架上可以安装避雷针。 9、变压器油一般为强极性液体介质。 10、光辐射频率越低,其光子能量越低。(√) 1、气压升高时,电气设备外绝缘电气强度下降。 2、感应雷过电压的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同。 3、负离子形成对气体放电发展起促进作用。 4、在棒极间隙中,正极性时的击穿电压比负极性时高。 5、电缆越长,其绝缘电阻值越大。 6、空气湿度越大,气隙的击穿电压越高。 7、可见光能引起交电离。 8、异号带电质点的浓度越大,复合越强烈。 9、自由电子的碰撞电离能力比负离子强。 10、均匀电场中,存在极性效应。 三、名词解释 1、绝缘的老化 2、巴申定律 3、雷暴日 4、沿面闪路 1、电晕放电 2、绝缘配合 3、雷击跳闸率 4、流注 1、感应雷过电压 2、组合绝缘 3、伏秒特性 4、沿面放电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教学文案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 结

?为什么要有高电压:提高输送容量,降低线路损耗,减少工程投资,提高单位走廊输电能力,节省走廊面积,改善电网结构,降低短路电流,加强联网能力。 ?电介质:在其中可建立稳定电场而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的物质。 ?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产生宏观不为零的电偶极矩。 ?电介质极化的四种基本类型: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转向极化,空间电荷极化。 ?介电常数:用来衡量绝缘体储存电能的能力,代表电介质的极化程度(对电荷的束缚能力) ?液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影响因素(频率):频率较低时,偶极分子来得及跟随电场交变转向,介电常数较大,接近直流情况下的εd;频率超过临界值,偶极分子转向跟不上电场的变化,介电常数开始减小,介电常数最终接近于仅由电子位移极化引起的介电常数εz。 ?电介质的电导与金属的电导有本质上的区别:金属电导是由金属中固有存在的自由电子造成的。电介质的电导是带电质点在电场作用下移动造成的。气体:由电离出来的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而造成的。液体:分子发生化学分解形成的带点质点沿电场方向移动而造成的。固体:分子发生热离解形成的带电质点沿电场方向移动而造成的。 ?介质损耗: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由于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有损极化损耗,总称为介质损耗。 ?电介质的等效电路:电容支路:由真空和无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为纯容性。/阻容支路:由有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分为有功和容性无功两部分。/纯阻支路:由漏导引起的电流,为纯阻性的。 ?介质损耗因数tgδ的意义:若tgδ过大会引起严重发热,使材料劣化,甚至 可能导致热击穿。/用于冲击测量的连接电缆,要求tgδ必须小,否则会影响到测量精度/用做绝缘材料的介质,希望tgδ。在其他场合,可利用tgδ引起的介质发热,如电瓷泥胚的阴干/在绝缘试验中,tgδ的测量是一项基本测量项目 ?激励:电子从近轨道向远轨道跃迁时,需要一定能量,这个过程叫激励。?电离:当外界给予的能量很大时,电子可以跳出原子轨道成为自由电子。原来的中性原子变成一个自由电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这个过程叫电离。 ?反激励:电子从远轨道向近轨道跃迁时,原子发射单色光的过程称为反激励。 ?平均自由程:一个质点两次碰撞之间的平均距离,其与密度呈反比。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试题库(填空)120

[题型]:填空题 SF6电器内的放电现象可用___放电理论加以解释。答案:流注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5节 难度:2 分数:1 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约为___。 答案:1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3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绝缘试验可分为两大类,即破坏性试验和___。 答案:非破坏性试验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4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异号带电质点复合时以___形式释放能量。 答案:光子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避雷线对外侧导线的保护角越___,绕击率越低。答案:小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8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雷击点离线路越___,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越高。答案:近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8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电缆越长,其绝缘电阻越___。 答案:小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4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衡量输电线路防雷的综合指标是___。 答案:雷击跳闸率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7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杆塔的接地电阻越___越好。 答案:小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8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负离子的形成对气体放电发展起___作用。 答案:抑制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辐射频率越___,其光子能量越高。 答案:高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在棒板间隙中,冲击击穿电压比工频交流击穿电压___。 答案:大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2章/第2节 难度:2 分数:1 tg时,只能采用___接线。当被试品一极接地时,使用西林电桥测量

高电压技术知识学习情况总结(20201213140940).docx

.\高电压技术学期学习总结 通过一学期对高电压技术的学习,有一下重点难点总结: 第一章气体的绝缘强度 1、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⑴带电粒子的产生 气体分子或原子产生的三种状态 原态(中性) 激发态(激励态)从外界获得能量,电子发生轨道跃迁。 电离态(游离态)当获得足够能量时,电子变带电电子,原来变 正离子。

电离种类: A:碰撞电离 B:光电离 C:热电离 D:表面电离 ⑵带电离子的消失 A:扩散,会引起浓度差。 B:复和(中和)正负电荷相遇中和,释放能量。 C:附着效应,部分电负性气体分子对负电荷有较强吸附能力,使之 变为负离子。 ⑶汤逊理论的使用条件和自持放电条件 使用条件:均匀电子,低电压 s 自持放电条件:(e1) 1 A:巴申定律的物理意义 ①p s (s 一定) p 增大, U f增大。 ② p s (s 一定) p 减小, U f减小。 ③ p s 不变: p 增大,密度增大,无效碰撞增加,提高了电量的 强度, U f增大。 P 减小,密度减小,能碰撞的数量减小,能量提高,U f增大。 P s 不变, U f不变。 B:巴申定律的应用

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气体的压力来提高气体的绝缘强度。如:高压直流二极管(增加气体的压力) 减小气体的压力用真空断路器。 ⑸流柱理论的使用范围及与汤逊理论的关系 流柱理论的使用范围: a、放电时间极短 b、放电的细分数通道 c、与阴极的材料无关 d、当ps增大的时候,U f值与实测值差别大。 流柱理论与汤逊理论的关系: a、流柱理论是对汤逊理论的一个补充 b、发生碰撞电离 c、有光电离,电场 ⑹极不均匀电场的 2 个放电特点(电晕放电,极性效应) 电晕放电的特点: a、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所持有的一种自持放电形式,是极不 均匀电场的特征之一。 b、电晕放电会引起能量消耗。 c、电晕放电的脉冲现象会产生高频电磁波,对无线电通讯造成干 扰。 d、电晕放电还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氮氧化物是强氧 化剂和腐蚀剂,会对气体中的固体介质及金属电极造成损伤或

高电压技术(赵智大)1-2章总结.(DOC)

绪论 高电压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高压输电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高电压、高场强下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物理现象; 高电压试验在高电压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研究气体放电的目的: 了解气体在高电压(强电场)作用下逐步由电介质演变成导体的物理过程 掌握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及其提高方法 高压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以及其它复合介质。 气体放电是对气体中流通电流的各种形式统称。 由于空气中存在来自空间的辐射,气体会发生微弱的电离而产生少量的带电质点。正常状态下气体的电导很小,空气还是性能优良的绝缘体; 在出现大量带电质点的情况下,气体才会丧失绝缘性能。 自由行程长度 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数Z的倒数λ即为该粒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 ()λ- =x e x P 令x=λ,可见粒子实际自由行程长度大于或等于平均自由行程长度的概率是36.8%。带电粒子的迁移率 k=v/E 它表示该带电粒子单位场强(1V/m)下沿电场方向的漂移速度。 电子的质量比离子小得多,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比离子大得多 热运动中,粒子从浓度较大的区域运动到浓度较小的区域,从而使分布均匀化,这种过程称为扩散。 电子的热运动速度大、自由行程长度大,所以其扩散速度比离子快得多。 产生带电粒子的物理过程称为电离,是气体放电的首要前提。

光电离i W h ≥νc λν= 气体中发生电离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值m 称为该气体的电离度。 碰撞电离 附着:当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不但有可能引起碰撞电离而产生出正离子和新电子,而且也可能会发生电子与中性分子相结合形成负离子的情况。 电子亲合能:使基态的气体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其值越大则越易形成负离子。 电负性:一个无量纲的数,其值越大表明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大 带电粒子的消失1到达电极时,消失于电极上而形成外电路中的电流2带电粒子因扩散而逸出气体放电空间3带电粒子的复合 复合可能发生在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称为电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一个中性分子; 复合也可能发生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称为离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两个中性分子。 气体放电现象与规律因气体的种类、气压和间隙中电场的均匀度而异。 电子碰撞电离系数 α 表示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运动1cm 的行程 所完成的碰撞电离次数平均值。 阳极的电子数应为:d a e n n α0=(1-7) 途中新增加的电子数或正离子数应为:) 1(00-=-=?d a e n n n n α(1-8) d e I I α0=(1-10)E U e x e e i e i e e λλλλα--==11 当气温不变时,式(1-14)即可改写为: E Bp Ape -=α 电场强度E 增大时, α急剧增大; P 很大或很小时, α都比较小。 在高气压和高真空下,气隙不易发生放电现象,具有较高的电气强度。 正离子的表面游离系数γ:一个正离子到达阴极,撞击阴极表面产生游离的电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