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可编辑修改版).
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定期考核分析模板讲课教案
______ 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施(20年度)按照三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要求,医院针对中医药工作的核心指标进行了考核分析,包括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情况、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情况、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情况、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情况等方面。
针对考核分析发现的不足,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现对20年度考核分析情况如下:一、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情况(一)考核结果截止20年底,全院执业医师总数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含中西医结合类别)人员人,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
其中20 年公开招聘医师人员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人员人,占公开招聘总人数的。
(二)问题分析根据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队伍建设部分“中医医院人员配备合理”要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人员总数比例需》60%,如比例<60%,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当前我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数为,不符合标准。
(三)下一步拟米取的措施针对科室中医人员比例不达标问题医院采取相应措施,一是继续通过公开招聘,及时补充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别的专业人员,招聘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护理人员。
二是对新招聘的西医人员,继续加强对其进行中医药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是在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举办或参与各类中医专业培训班。
四是鼓励学员拜国医大师及全省的名老中医专家为师,跟师学习,争取在三至五年内为医院培养出一批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使我院拥有一批省级中医药领军人才,为医院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二、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情况(一)考核结果截止20 年底,全院药学人员总数人,其中中药人员人,占药师总数的比例达到。
20 年未公开招聘药学及中药学人员。
(二)问题分析根据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队伍建设部分“中医医院人员配备合理”要求,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总数比例需》60%,当前我院中药人员比例数为,符合标准,基本满足临床中药学专业需求。
某某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是对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指导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进行分析,可以对该年度中医药工作的成果和不足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中医药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首先,对中医医疗机构的特色指标进行考核分析。
中医医疗机构是中医药服务的主要载体,其工作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在2024年的考核中,可以对中医医疗机构的特色指标进行评估,包括门诊量、住院量、医疗质量指标、疗效指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对比,可以了解中医医疗机构的工作强项和短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其次,对中医药企业的特色指标进行考核分析。
中医药企业在中医药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在2024年的考核中,可以对中医药企业的特色指标进行评估,包括研发投入、研发成果、产品质量指标、市场占有率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和对比,可以了解中医药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措施。
此外,还可以对2024年的综合考核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整体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综合考核结果包括各项特色指标的得分,通过对这些得分的分析和对比,可以了解工作成果的优劣,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各项特色指标的占比进行分析,了解各项指标对工作结果的影响程度,为今后的工作提供重点和优先改进的方向。
最后,可以结合具体的问题和难点,对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进行深入分析。
比如,如果发现一些指标得分较低,可以进一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比如人员配备不足、设备不足、管理不规范等,然后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具体指导和建议。
综上所述,对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进行分析,是为了了解工作成果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通过对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的特色指标进行评估和对比,可以全面把握工作情况,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和措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医药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为了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提高其质量水平,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
这种指标体系应该综合考虑中医药的特点,包括理论基础、诊疗技术、药物制剂、互动效应等方面的因素。
一、理论基础中医药的理论基础是中医药学的核心。
这是中医药与西医药的一个重要区别。
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考核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可以采用以下指标:1.熟练掌握中医药的经典著作和理论体系;2.能够灵活运用中医药的理论知识,进行辨证论治;3.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开展中医药的科研工作。
二、诊疗技术中医药的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体现。
中医药以辩证论治为核心,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病情判断和诊断,并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技术进行治疗。
为了考核中医药的诊疗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指标:1.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2.能够准确地进行中医辨证和诊断;3.熟练掌握常用的中医治疗技术,如针灸、中药、推拿等。
三、药物制剂中医药制剂是中医药特有的药物形态,包括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药合剂等。
为了考核中医药的药物制剂,可以采用以下指标:1.掌握中药饮片制剂和中药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2.能够准确选择中药原药和辨别中药饮片的质量;3.熟练掌握中药煎煮工艺和调剂方法。
四、互动效应中医药相信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认为人体与环境、身心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为了考核中医药的互动效应,可以采用以下指标:1.能够通过中医药手段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3.了解中医药与其他医学体系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应该从理论基础、诊疗技术、药物制剂和互动效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这样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了解中医药的发展状况和质量水平,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5篇
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5篇第一篇: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XX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施(XXXX年)XXXX年,医院针对中医药工作的相关薄弱环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也使相关中医药特色指标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使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一、医院推进中西医结合工作采取的措施1、医院公开招聘了1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员6人;为引进的肛肠科、皮肤科、肾病科、脑病科、药剂科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了正式调入手续,并作为专家聘为所在科室的负责人。
2、针对全院西医人员,在XX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承办了全省“三部六病”和“西学中”培训班,加强了西医人员(尤其是近来招聘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工作;建立了X个国家级“名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开始了“师带徒”的工作,开创了医院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工作的先河。
3、开设了多个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病门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临床路径”,结合本科特色,制定了医院各专业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并在临床工作中实施;鼓励中医药科研的立项。
4、加强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考核,将中药饮片使用情况纳入了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中,提高了全院医师对使用中药饮片的重视程度。
5、各科制定了本专科优势病种的“经验方”,医生基本掌握开“经验方”的要求,基本能够正确使用“经验方”。
6、继续补充中药品种,增加了中药颗粒剂和小包装饮片,使患者有更多的选择,服药也更加方便。
如此这般,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较去年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相关指标也有了明显提高,全部达标。
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1、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师总数的比例截止2011年底,全院执业医师总数308人,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269人,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87.33%。
但是医院的中医药领军人才比较缺乏,没有“中医药大家”,需要培养医院的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增强医院的发展后劲。
某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是对中医药特色工作进行绩效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该考核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中医药特色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下面是对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的分析。
首先,该年度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对中医药经典理论、经方保护、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评估。
要鼓励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2.中医药服务能力:对中医医院、中医药诊所等中医药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人才培养、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
3.中药材质量安全:对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要加强中药材的种植、生产管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4.中医药科研能力:对中医药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评估。
要鼓励中医药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在对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成绩回顾:分析该年度中医药特色工作在各个指标上的成绩。
可以看到,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医药理论保护和创新项目的推进速度较快。
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一些中医医院、中医药诊所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不足等。
在中药材质量安全方面,由于加强了对中药材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监管,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在中医药科研能力方面,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有所提高,但科研成果的转化还存在一定的难题。
2.问题分析:分析该年度中医药特色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和传承不足,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发展较为滞后的问题。
在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一些中医医院、中医药诊所的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在中药材质量安全方面,中药材的生产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中药材的监管。
在中医药科研能力方面,还需要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
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施中医医院作为传统医学的代表,在医疗服务中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发展中医药,在中医院中设立了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体系。
本文将对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进行分析,探讨其改进措施。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药临床服务、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科学研究等。
其中,中医药临床服务是中医医院的核心业务之一,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收入和声誉。
中医药临床服务的指标考核主要包括门诊量、住院量、药费收入等。
针对这些指标的考核,中医医院应注重量化指标的完善与细化,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可以通过建立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体系,评估医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临床服务的水平。
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开发是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的关键环节之一、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涉及到中药材资源的采集、质量控制、研究开发等方面。
指标考核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面积、中药材良种繁育、中药材产地质量管控等。
为提高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指标考核水平,中医医院可以加强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培训,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种植中药材。
同时,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和监测,建立完善的中药材产地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中医人才培养是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医领域,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
中医人才培养的指标考核包括中医师规模、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中医学科建设等方面。
要提高中医人才培养的指标考核水平,中医医院应加强对中医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此外,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中医学科研究机构,提高中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水平,为中医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中医科学研究是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科学研究的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中医科学研究的指标考核包括科研项目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等。
《某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推荐5篇]》
《某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推荐5篇]》第一篇:某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xx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xx年我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进行考核: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49%;2、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54%;3、领导班子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6.7%;4、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80%;5、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比例70%。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院中医药人员配备不足,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中药人员比例不高,中医医院领导班子、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均达标。
总体看来作为中医医院,中医药从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及其分布不合理。
以上大部分数据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通知要求,xx 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为44%,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已制定相应长期规划,每年结合实际需要,大量招收高学历中医药人才,扩充到我院的人才队伍当中,今年我院招收硕士研究生xx人,其中中药硕士xx人,今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较xx年提高5%,而中药方面较前有所增长,因为中药人员需求数量有限,波动范围不会太大,我院正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逐步改善中医药人员比例不足的问题,使中医院真正姓“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老百姓的健康更好的服务。
6、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60.04%;7、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20.12%。
我院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达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虽然我院中医药人员比例不足,但是我院临床科室负责人大部分是具有中医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厚实的中医功底,是中医院的中坚力量,我院坚持利用周四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临床大夫的中医水平,我院一些对中医感兴趣的人员曾自发组织“中医论坛”,学习中医经典等相关知识,旨在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医经典内容,更好地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用药,中成药应用方便,而且效果不错,很受老百姓欢迎;而中药饮片比例不足,其主要原因:(1)我院中医药人员相对不足,部分临床医生基础薄弱,中医理论不扎实,而开立中药饮片处方需要很深的中医功底,能运用中医理论: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所以中药饮片处方开立不足;(2)我院一部分中医大夫水平有限,不自信,不积极开立中药饮片处方,也是比例不足的一方面原因。
中医药特色指标分析
2017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2017年中医药特色指标(人员)考核分析一、具体考核指标1、截止2017年12月,我院执业医师总数153人,同比减少4%,中医类别执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总数96人,同比减少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全院执业医师总数比例62、7%,与2016年同比増长1%。
2、药学专业技术人员26人,同比减少3、7%;中药专业技术人员16人,同比增加0%,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6 2%,同比增加2、7%。
三、不足1、高级职称未有增加,中级增加2人,各级医师之比仍不符合医师比例要求。
2、临床科室中医药人员配备仍然不足,人才梯队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与高精尖技术相对匮乏。
3、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偏少,制剂研发举步维艰。
4、科研学术氛围不浓,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与引进力度不大,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开展欠缺,医师基本技能操作机会少,成才周期变长。
四、改进措施1、加强我院骨干医师得培养,对于部分表现优秀得医师,在晋升职称上给与优先,争取在3年之内提高我院高级职称比例。
2、争取差额编制,尽快补充中医药人才队伍,鼓励在岗职工参加在职研究生教育,提升学历水平,加快医护人员学历硕士化比例。
选派各科室骨干医师外出进修,提高医疗技术,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同时通过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指导、院内外继续教育等手段,鼓励参加各级各类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或中医药管理知识培训,缩短专业技术人员成才周期。
3、争取差额编制,引进药学人才。
4、增加外出学习机会,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并在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伦理管理委员会同意下积极开展,在创造经济效益得同时,积极引进新技术,形成良性循环。
2017年中医药特色指标(中药处方)考核分析一、具体考核指标二、现状分析中药饮片处方数38207张,较上年增长4、3%;中药处方(中成药+饮片)数57564张,较上年增长9、6%;门诊处方数82992张,较上年增长15、4%;中药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63、36%,较上年减少3、63%,中药饮片占处方总数比例46、04%,较上年减少4、89%。
某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是对中医药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特色指标的考核分析可以评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对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进行分析。
首先,针对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一是从行业层面考核,即对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中医药机构数量、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药材资源保护、科研与创新水平等。
二是从地方层面考核,即对各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中医药服务覆盖率、中医药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中医药文化传承等。
三是从个人层面考核,即对医生、药师等从业者的技能和业绩进行评估,包括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药药物应用水平等。
其次,对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一是定量分析,即通过统计数据和数字进行分析,如统计全国中医药机构数量和中医药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情况,统计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的好转率等。
二是定性分析,即通过文字描述和案例分析进行分析,如通过实地考察中医药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中医药文化传承情况来评估地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接下来,分析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的结果。
此时需要将对各个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作出总体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确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权重,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评估结果应尽量客观、准确,并详细列举得失和优劣之处,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最后,对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进行总结和建议。
通过对指标考核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医药事业的亮点和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对于成功的做法,可以加以推广和复制;对于存在问题的方面,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2024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是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综合各个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
酒泉市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施(2016年)2016年度我院继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持续改进中医医疗质量,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着力加快我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及中医服务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医院2016年度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汇总如下:一、重新修定了医院体现以中医为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医院发展目标;完善了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增加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考核措施;明确指定了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和考核制度,结合酒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医院的优惠政策制度了我院新农合病历管理规定,对病历中中医治疗方法多,疗效好,治疗率高的临床医师、科室给与一定的奖励。
年度考核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科室和个人考核的重要指标,及于个人职称晋升、年终评优挂钩,对科室年终评优主要看科室适宜技术所占收入的比例,调动了职工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积极性。
二、继续调整科室人员结构和对非中医类人员的中医药知识的全面培训,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培训,把高职称、高年资中医类专业人员调整到临床科室担任负责人并下达任务,针对性地对西医类人员进行传帮带。
还对西医类人员进行全面的中医知识培训,对中医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为期112学时的“中医学经典”培训,并制定了考核措施,全院护理人员系统接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制定了相应的长期和短期培训计划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的高潮。
全院9人取得中医执业医师、2人取得助理医师,并招聘中医院校本科生医、药、护、技等23人,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比65%。
三、进一步加强中医诊疗工作,提升了门诊中药使用率,全年门诊处方数121969张,其中中药饮片43943张,占36%;中成药处方数12834张,占10.5%;院内自制制剂处方数5036张,占4.1%;颗粒剂处方14662张,占12%;中药处方占62.7%,较2015年又有所提高。
医院20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医院20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我院在2012年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医院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特色更加鲜明。
一、2012年底指标考核结果:1、2012年门诊量为65219人次,门诊处方总数为93424份,中药处方为68370份,中药饮片处方为32741份。
门诊中药处方占总门诊人次达到50.2%,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73.18%,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35.05%。
2、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91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50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4%。
药学人员总数为19人,中药人员为12人,中药人员比例为63.12%。
二、存在的问题:1、中药处方比例较2011年增加0.5个百分点,但是比例仍然较低,为 73.18%。
而中药饮片处方比例较高,中成药处方增长仍较少。
原因在于部分中医大夫中医理论不扎实,而开立中药饮片处方需要很深的中医功底,所以中药饮片处方的比例有待提高。
2、中药人员比例达60%,符合指标要求。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超过了60.4%。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已达标,但是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3.7个百分点。
原因是2012年有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辞职,造成人员流失所致。
原因还是在于我县与发达县市相比,工资待遇低;我院基础设施差,与综合医院和上级医院相比,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解决措施:1、改善医院硬件建设,将病房楼建设提上日程。
2012年由于种种政策因素所致,导致我院病房楼建设拖延。
经过与政府协调,力争在2013年底完工,以完善中医药服务设施和流程,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
2、继续坚持名老中医传帮带,医院实行一对一的跟师模式,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培养出自己的名中医,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水平。
3、针对中药治疗率、中药使用偏少,2013年内让西医人员和中医人员结成对,通过共同查房等形式为病人开具中药,使开出的中药辨证准确,用药合理。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2012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2012年我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进行考核: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18%;2、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50%;3、领导班子、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40%;4、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比例40%。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院中医药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明显偏低,中药人员比例不高,中医医院领导班子、职能部门负责人结构及分布不合理,比例不达标。
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未达标。
总体看来作为中医医院,中医药从业人员总量明显不足、结构及其分布不合理。
以上大部分数据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通知要求,其主要原因是2003年县政府计划在县医院投入资金,但中医院缺乏国家支持项目,而县级人民医院国家扶持项目比较多,故为了医院的发展将中医院改为共和县人民医院,并担任县级综合医院各项职能,后又因为项目资金问题,2011年10月又再次改为共和县中医院。
期间8年以县级综合医院规模发展,直接影响到我院中医药类别执业医师的比例,2011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为13%,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已制定相应长期规划,每年结合实际需要,大量招收高学历中医药人才,扩充到我院的人才队伍当中,今年我院招收中医药专业大中专生9人,其中中医临床专业本科生3人,中药学专业本科生1名,大专生5人,今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较2011年提高5%,而中药方面较前有所增长,因为中药人员需求数量有限,波动范围不会太大,我院正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逐步改善中医药人员比例不足的问题,使中医院真正姓“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老百姓的健康更好的服务。
5、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41%;6、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15%。
我院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达不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
根据我院中医药人员比例不足,为提高中医医院西医临床医师的中医药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彰显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现结合本院实际,开展“西医学习中医”培训方案。
年度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
年度优势病种中医药特色疗效分析总结及完善措施一、眩晕(高血压病):(一)中医分型论治:临证分为阴虚阳亢型、痰浊上蒙型、气血亏虚型、阴阳两虚型四型,分别予以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桂附地黄汤加减治疗。
四型中以阴虚阳亢型最为多见,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效果最好,总有效率达到90.5%。
而四型综合起来总有效率为80%左右。
(二)疗效评估1、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头痛、头昏等主要症状,以及胸闷心悸、心烦少寐、耳鸣恶心、腰酸夜尿等兼症。
统计300例2005.1-2008.12眩晕的住院患者应用本方案中药辨证施治,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达84.1%。
2、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杞菊地黄口服液与苯那普利合用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100例,观察治疗后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分别为治疗前的74.5%和74.7%,消退率为25.5%和25.3%,明显优于单用苯那普利组。
3、有效降低晨峰血压。
临床观察120例规范西药治疗下晨间血压仍无法控制者,加用天麻钩藤饮化裁之中药,晨峰血压控制有效率达77%。
4、可以增强西药降压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费用,同时有效制约西药降压所致付反应,如减少了西药所致干咳、水肿、口干、纳差等不良反应。
(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1、疗效欠稳定,可能部分与辨证分型不够完善有关。
2、部分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无症可辨,但从舌脉又难以把握准确。
大大影响这部分患者疗效。
3、中药煎煮不方便,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影响了疗效稳定性。
4、中医一直以来倡导“无病防病,即病防变”的思想,因此应该重视对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药干预治疗。
而临床中对这部分患者重视不够,缺乏系统规范的中医诊疗方案,(四)应对措施1、开展临床症候群调查,进一步完善分型,优化诊疗方案。
2、开展血压与证型的相关性临床研究,以提高无症可辨患者辨证治疗的准确性。
3、优化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协定处方,制成免煎颗粒剂,并通过临床症候群调查研究,筛选出最常见证型1~2个,争取针对其协定处方做进一步研究,为申请院内自制制剂做准备。
医院中医药建设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医院中医药建设持续改进整改措施在20xx年医院将不断加强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落实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措施;建立中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含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相应鼓励措施,对宜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指导,提升被指导单位的门诊、住院部中医康复业务工作量;不断改进病历书写持续改进整改措施;医疗技术管理持续改进整改措施;加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考核与奖惩,整改具体措施如下: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1、针对病历中医特色不明显(住院证缺少中医诊断、首程中医诊断不明确、饮片使用少、三级查房和病例讨论缺少中医内容)。
医务科、护理部、药械科利用运行病历、归档病历督查,强化督导检查,切实完善病历中医书写内容。
目前所有归档病历中医内容能达到无缺项。
2、针对中医特色不明显,中医护理常规落实不够到位。
临床科室加强了学习特色病种中医护理常规,并切实落实护理常规和分级护理,加强了医护配合,能根据病情给每位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项目,体现中医护理特色。
二、队伍建设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地引进人才,医院的服务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医院的业务也相应得到提升,同时更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社会知名度。
20xx年度我院将继续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手术、会诊),“送出去”(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训班)的形式,邀请上级指导协作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专家对我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以查房、手术、讲课等形式不断提高我院业务水平,并支持各科邀请专家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20xx年内计划选派6-12人次到三级医院或重点专科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吸收先进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外出进修学习,将采取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年轻医护人员及业务骨干进行相关专业进修学习,以增强我院专科队伍建设及整体技术实力。
最新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报告
ⅩⅩ年ⅩⅩ县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报告为了使我院能更好的体现中医药特色,我院制定了中医药考核指标每年进行考核,中医药考核指标要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60%以上,新进低年资中医药人员应占全部新进医药人员的80%以上,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量的30%以上,中药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60%以上,病区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70%以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2项以上,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各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采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本科疾病,制定中医技术操作规范并实施。
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总人次的比例≥10%。
制定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3个以上,诊疗方案基本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疗效评价等)齐全。
医师掌握本专科3个以上诊疗方案。
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大于70%等等。
指标考核:一、截止ⅩⅩ年12月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全院执业医师比例62.17%,达标。
二、截止ⅩⅩ年12月全院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中药专业技术人员5人,占全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62%,达标。
三、截止ⅩⅩ年12月,我院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院内内制剂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为64.8%,达标。
四、截止ⅩⅩ年12月,我院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处方占门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为39.1%,达标。
分析:虽然我院各项指标达标,但潜力发挥的不够,1.中医理论不扎实,而开立中药饮片处方需要很深的中医功底,所以中药饮片处方的比例有待提高;2、中医药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常见病中药效果很好,而患者不知道,没有意识来看中医,喝中药,所以患者群不是很多;4、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中药,中药煎煮时间长、费劲而且中药味比较苦,患者难接受。
综合以上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都影响到一些中医药特色指标的提高。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质量评价:1.技术操作质量:评估中医特色护理的技术操作是否熟练、准确。
包括脉诊、舌诊、刺血放血、针灸、中药制剂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
通过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进行评估,从而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化操作流程。
2.护理效果评价:评估中医特色护理是否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通过患者的病情转归、病情改善情况、生命体征的稳定等指标来评估护理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来评估护理效果。
3.患者体验评价:评估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的满意度。
包括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对治疗措施的接受程度、对护理环境的评价等等。
通过患者的反馈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评估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的体验。
改进措施:1.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诊疗水平。
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中医学术交流会议、讲座,推广先进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和经验。
2.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中医特色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对脉诊、舌诊等中医诊断手段和刺血放血、针灸、中药制剂等中医治疗手段进行规范化操作指导。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考核,及时纠正不规范和错误的操作。
3.加强与西医的协作:中医特色护理与西医诊疗手段相辅相成,可以共同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与西医内科专家的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提高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水平。
4.提升护理环境和服务品质:改善护理环境,提供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意识,提高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的满意度。
5.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建立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估。
通过患者的反馈和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评价和改进措施是提高中医特色护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与西医的协作、提升护理环境和服务品质,以及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可以不断提升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
2011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
2011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为了使我院能更好的体现中医药特色,我院制定了中医药考核指标,把中医药服务数量和质量放在了考核的突出位置。
要求各科室完成我院中医特色优势诊疗指标:每科制定3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开展1个中医临床路径(重点专科至少2),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3种,合理辨证使用中成药(含院内制剂);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指标:定期对本专科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并制定出更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
定期对已优化中医诊疗方案组织科内人员学习。
定期对重点病例进行中医辨证诊疗的分析学习;中医处方合格率达到95%以上,门诊中药治疗率达到60%以上,住院中药治疗率达到90%以上,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5%以上,症候诊断准确率95%以上,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住院病人中医治愈率达到了90%以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80%以上。
考核结果如下;一、1.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88 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58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10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5.9%, 2.注册护士人数 115人,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数 96 ,2011年门诊总人次34293 人,2011年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 4053 人,2011年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门诊总人次11.8%,门诊处方总数 13253 张,中药饮片处方数 4294张,中成药处方数 3886张,中药饮片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32.4%,中药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50.6%。
二、各科室中医处方合格率达到95%以上,门诊中药治疗率达到60%以上,住院中药治疗率达到90%以上,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5%以上,症候诊断准确率95%以上,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住院病人中医治愈率达到了90%以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80%以上。
分析改进一、部分临床科室中医药人员配备不足,导致中药利用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中医院
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及改进措施
(XXXX年)
XXXX年,医院针对中医药工作的相关薄弱环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也使相关中医药特色指标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使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一、医院推进中西医结合工作采取的措施
1、医院公开招聘了1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员6人;为引进的肛肠科、皮肤科、肾病科、脑病科、药剂科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了正式调入手续,并作为专家聘为所在科室的负责人。
2、针对全院西医人员,在XX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承办了全省“三部六病”和“西学中”培训班,加强了西医人员(尤其是近来招聘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工作;建立了X个国家级“名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开始了“师带徒”的工作,开创了医院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工作的先河。
3、开设了多个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病门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临床路径”,结合本科特色,制定了医院各专业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并在临床工作中实施;鼓励中医药科研的立项。
4、加强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考核,将中药饮片使用情况纳入了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中,提高了全院医师对使用中药饮片的重视程度。
5、各科制定了本专科优势病种的“经验方”,医生基本掌握开“经验方”的要求,基本能够正确使用“经验方”。
6、继续补充中药品种,增加了中药颗粒剂和小包装饮片,使患者有更多的选择,服药也更加方便。
如此这般,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较去年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相关指标也有了明显提高,全部达标。
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师总数的比例
截止2011年底,全院执业医师总数308人,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269人,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87.33%。
但是医院的中医药领军人才比较缺乏,没有“中医药大家”,需要培养医院的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增强医院的发展后劲。
2、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的比例
全院药学人员为42人,其中中药人员17人,占药学人员总数的比例为40.47%。
2011年公开招聘药学人员(西药)1人,占公开招聘总人数的7.14%。
3、指标分析
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师总数的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的比例较前继续提高,中医药专业毕业的人员数量继续增加,“西学中”人员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有所提高,这些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4、下一步需采取的措施
1)2012年还需要继续通过公开招聘,及时补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招聘中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
2)对新招聘的西医人员,继续加强对其进行中医药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3)在XX省中医药管理局和XX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承办全省“高级医学人才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医院选择有培养前途的技术骨干参加。
学员拜全省的名老中医专家为师,跟师学习,争取在三至五年内为医院培养出一批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使我院拥有一批省级中医药领军人才,为医院今后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三、中药、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指标
1、2011年中药饮片收入达到1036万元,比2010年增加了2倍多,占药品收入的比例达到7.09%,比2009年增加了2倍多;全部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达到25.78%,中药饮片的使用量较2009年明显增加。
据统计,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为
23.23%,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为30.1%,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为42.44%,指标全部达标。
2、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1)继续推行“中医临床路径”,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2)继续鼓励“西学中”的医生加强中医药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中医诊疗水平;
3)要求各专业制定、完善本专业常见病及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每科最少3个,以解决临床治疗难点和确保临床疗效为重
点内容;
4)继续加大考核力度,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临床路径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落实与改进作为下一步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制定考核标准,每月对其进行考核并与科室业绩直接挂钩,以切实提高全院医生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持续开展和深入,继续补充中药品种,在XX中医药大学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与大型中医医疗机构联合开发医院制剂,以满足临床工作日益增长的需求。
医院发展到此阶段,基本完成了转型任务,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的发展时期内,医院需要大力建设人才队伍,规范建设临床科室,全力提升科研能力,彻底改变医院面貌,将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提高到相当的层次,以凸显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XXXX年X月X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