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实验室手册
实验室实用手册

目录第一章实验室常识........................................一、实验员守则 .................................二、药品、试剂管理规则 .........................三、玻璃器皿的洗涤 .............................四、纯水的制备 .................................五、一般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六、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一、监测数据的五性 .............................二、检出限 .....................................三、测定限 .....................................四、最佳测定范围 ...............................五、校准曲线 ............................................................................pH值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溶解氧的测定 ................................... 悬浮物(SS)的测定 ............................. 氨氮(NH3-N)的测定...............................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 硝酸盐氮的测定 ................................. 凯氏氮(KTN)的测定 .............................. 总氮(TN)的测定 ............................... 磷(总磷、磷酸盐)的测定 ......................... 硫酸盐的测定 ................................... 硫化物的测定 ................................... 全盐量的测定 ...................................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 碱度的测定 ..................................... 总固体、挥发性固体测定 ......................... 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测定 ....................... 污泥粒径分布、沉降速度的测定 ................... 活性污泥性能及数量的评价指标 ................... 厌氧名词解释 ................................... 附录一:几种监测项目的仪器药品清单............附录二:回归方程(y=bx+a)的计算公式: ......... 附录三:实验监测数据记录常用图表 ............... 附录四:部分实验仪器图片 ....................... 附录五:参考书籍 ...............................第一章实验室常识一、实验员守则1、实验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按照试验程序进行操作。
(完整)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目录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 (1)目录 (2)第一部分基本规范 (3)进入规定 (3)人员防护 (3)实验室工作区 (4)生物安全管理 (4)第二部分实验室技术 (5)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 (5)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5)血清的分离 (5)离心机的使用 (5)冰箱与冰柜的维护和使用 (6)装有冻干物质安瓿的开启 (6)第三部分消毒和灭菌 (7)一、定义 (7)二、化学杀菌剂 (7)氯(次氯酸钠) (7)二氯异氰尿酸钠 (8)氯胺 (8)甲醛 (8)戊二醛 (8)酚类化合物 (9)季铵盐类化合物 (9)乙醇 (9)碘和碘伏 (9)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 (10)三、清除局部环境的污染 (10)四、洗手/清除手部污染 (10)五、高压灭菌 (10)高压灭菌参数 (10)高压灭菌器的装载 (11)高压灭菌器使用注意事项 (11)附录1 (12)设备的安全性 (12)表A1-1 可能产生危害的仪器设备及其操作 (12)表A1—2 仪器设备相关事故的原因 (13)表A1-3 生物安全设备 (14)表A1—4 个体防护装备 (15)附录2 (16)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 (16)第一部分基本规范根据感染性微生物的相对危害程度(危险度2级,病原体能够对人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本实验室为基础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安全水平.进入规定1、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图1)。
2、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3、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4、儿童不应被批准或允许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5、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别批准.6、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
图1张贴于实验室门上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人员防护1、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工作服。
2、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
实验室安全手册

5. 使用电器设备时,应保持手部干燥。当手、脚或身体沾湿或站在潮湿的地 板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触摸通电的电器设施。 6. 对于长时间不间断使用的电器设施,需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报警。双保 险等。 7. 对于高电压、大电流的危险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不得擅自进入。
8. 存在防安全
1 . 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存放与使用不规范; 2 . 消防通道不畅、废旧物品未及时清理; 3 . 用电不规范,随意使用明火; 4 . 实验室建设和改造不符合消防要求。 (二)火灾的扑救 1. 救火原则及器械使用 1 .1 救火原则。扑救初期火灾时,应立即大声呼叫,组织人员选用合适的方法 进行扑救,同时立即报警。扑救时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重于救火,先 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1.2 灭火器的使用
9. 发生电器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尽快拉闸断电后再用水或灭火器灭火。 在无法断电的情况下应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等不导电灭火剂来扑灭火焰。
四、用水安全
1 了解实验楼自来水各级阀门的位置。 2 水龙头或水管漏水、下水道堵塞时,应及时修理、疏通。 3 水槽和排水渠道必须保持畅通。
注:除酸碱式灭火器外,其他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 不会喷出。
二、消防安全
1.3 消火栓的使用
2. 逃生自救
二、消防安全
熟悉实验室的逃生路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平时积极参与应急逃生预演, 遇到危险将会事半功倍。 2.1 火灾发生时,应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千万不要相互拥挤、乱冲 乱窜,应尽量往楼层下面跑, 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 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2.2 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湿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2.3 禁止通过电梯逃生。如果楼梯已被烧断、通道被堵死时,可通过屋顶天台、 阳台、落水管等逃生,或在固定的物体上(如窗框、水管等)栓绳子,也可将 床单等撕成条连接起来,然后手拉绳子缓缓而下。 2.4 如果无法撤离,应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还可向门窗上浇水, 延缓火势蔓延,并向窗外伸出衣物或抛出物件发出求救信号或呼喊,等待救援。 2.5 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可奔跑或拍打,应迅速撕脱衣物,或通过用水、就地打 滚、覆盖厚重衣物等方式压灭火苗。 2.6 生命第一,不要贪恋财物,切勿轻易重返火场。
实验室工作手册

实验室工作手册一. 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核心。
它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安全、有效和有组织的环境,以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项目。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高效运作,保障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手册旨在提供实验室工作的规范和指导,帮助实验室人员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二. 实验室安全和规则在实验室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确保实验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实验室安全和规则的基本原则: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制服、安全眼镜、手套和耐化学物质的鞋子等。
在进行特定实验或操作时,可能需要额外的个人防护装备。
2. 遵守实验室内禁止事项:禁止在实验室吃东西、喝饮料、化妆和抽烟等活动。
禁止携带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进入实验室。
3. 熟悉实验室设备和用途:在使用实验室设备之前,务必熟悉其操作说明和安全要求。
请注意使用化学物品时的注意事项。
4. 妥善处理废弃物:正确分类和妥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请将废弃物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桶中,并遵守正确的废物处理程序。
5. 进行事故报告:任何实验室事故或安全问题都应立即报告给主管或上级,以及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
三. 实验室设备和使用为了顺利进行实验和研究工作,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实验室内的常见设备和其正确使用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设备及其使用指南:1. 显微镜:在使用显微镜前,请确保镜片干净、调节好对焦,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使用显微镜时,应当细心、轻柔地操作。
2. 试管和烧杯:在使用试管和烧杯时,请注意它们的容量和适用范围。
确保试管和烧杯干净,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3. 高温设备:使用高温设备时,请确保正确掌握温度和时间控制,并将设备置于安全的区域。
使用高温设备后,务必等待其冷却后再进行清洁和维护。
4. 安全柜:在操作有危险性化学物质时,请使用安全柜。
确保安全柜内部干净、整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存储和取用化学物质。
5. 实验室电脑:在使用实验室电脑时,请遵守相关的网络使用政策和安全要求。
实验室工作手册电子版

实验室工作手册电子版第一章,实验室基本规定。
1.1 实验室安全规定。
实验室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环境,因此实验室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1.1 穿戴实验室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大衣、手套、护目镜等。
1.1.2 在实验室内禁止吃东西和饮水,以免污染实验样品或受到化学品的侵害。
1.1.3 熟悉实验室安全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包括紧急淋浴、安全淋浴、灭火器等。
1.1.4 遵守实验室废物处理规定,正确处理废弃物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1.5 在实验室内严禁私自进行实验,必须经过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导老师的批准。
1.1.6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整洁,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设备。
1.1.7 遵守实验室使用时间规定,不得擅自延长工作时间。
1.2 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规定。
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实验工作的重要工具,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1.2.1 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经过培训和授权,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2.2 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和维护仪器设备,确保下一位使用者能够正常使用。
1.2.3 对于故障或损坏的仪器设备,要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或维修人员报告,禁止私自拆卸和修理。
1.2.4 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要及时填写和归档,确保实验数据的可追溯性。
1.2.5 在使用仪器设备时,要保持仪器设备周围的整洁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1.3 实验室化学品使用规定。
实验室化学品是实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品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1.3.1 使用化学品前必须了解其性质和危险性,并遵守正确的使用方法。
1.3.2 在使用化学品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手套等。
1.3.3 使用化学品时要避免混合使用,避免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
1.3.4 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和储存化学品,避免发生泄漏或污染。
实验室介绍手册模板(3篇)

第1篇封面实验室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册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实验室概况二、实验室组织架构三、实验室研究方向与任务四、实验室设施与设备五、实验室规章制度六、实验室安全须知七、实验室开放与交流八、实验室联系方式一、实验室概况1. 实验室简介实验室成立于____年,位于____,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
实验室以____为研究方向,致力于____(简要介绍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和目标)。
2. 实验室使命实验室秉承“____”的宗旨,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推动学科发展,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 实验室愿景实验室将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____实验室,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
二、实验室组织架构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实验室的各项事务。
2. 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3. 研究室主任负责各研究室的管理工作,推动研究室的研究工作。
4. 研究员、副研究员负责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承担科研项目。
5. 助理研究员、研究助理协助研究员、副研究员开展科研工作。
6. 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实验操作等。
7. 行政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行政、财务、后勤等工作。
三、实验室研究方向与任务1. 研究方向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____。
2. 研究任务(1)开展基础研究,揭示____(简要介绍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2)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推动学科发展;(3)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提高实验室整体科研水平;(4)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
四、实验室设施与设备1. 实验室面积实验室总面积为____平方米,其中实验区域面积____平方米,办公区域面积____平方米。
(完整版)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化学试验安全手册第一章危险物质的处理1. 前言2. 着火性物质2.1強氧化性物质2.2強酸性物质2.3低温着火性物质2.4自燃物质2.5禁水性物质3. 易燃性物质3.1特别易燃物质3.2 一般易燃性物质4. 爆炸性物质4.1可燃性气体4.2分解爆炸性物质4.3爆炸品5. 有毒物质5.1春气5.2诗物、剧诗物及其它冇書物质第二章危险装置的使用1. 前言2. 电气装置2.1触电2.2电气灾害3. 机械设备4. 高压装置4.1高压釜4.2离压气体容器5. 高温、低温装置5.1离温装置5.2低温装置6. 高能装買6.1液光器6.2 X射线发射装置7. 玻璃器具第三章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1. 化学药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1 一般的应急处理方法1」」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2吸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1.3沾着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4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2无机化学约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2.1强酸(致命剂杲1亳升)1.2.2强碱(致命剂最1克)1.2.3氨气1.2.4卤素气1.2.5 M (致命剂ft 0.05 克)1.2.6 ••氧化硫、••氧化氮、硫化氢气体1.2.7神(致命剂^().1克)1.2.8 汞(致命剂<70$克(HgC12))1.2.9钳(致命剂0.5克)1.2.10镉(致命剂量10基克)、铸(致命剂呆100毫克)1.2.11钺(致命剂量1克)1.2.12硝酸银1.2.13硫酸铜1.2.14利用重金属螯合化而解毒1.3有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3.1矩类化合物(致命剂昂10〜50亳升)13.2屮醇(致命剂杲30〜60亳升)1.3.3乙醇(致命剂杲300亳升)1.3.4酚类化合物(致命剂駅2克)1.3.5 乙:«?1.3.6乙醛(致命剂駅5克)、内酮1.3.7草酸(致命剂最4克)1.3.8氯代性(致命剂<CC14: 3竜升:C12HCCHC2: 1克:1.3.9苯胺(致命剂議1克)1.3.10三硝某屮苯(致命剂暈1克)1.3.11冇机磷(致命剂S0.02〜1克)1.3.12甲醛(致命剂量60毫升)1.3.13二硫化碳13.14 •氧化碳(致命剂屋1克)2.烧伤2.1烧伤程度的判断2.1.1轻度烧伤2.1.2中度烧伤2.1.3严重烧伤2.1.4休克症状2.2烧伤应急处理方法2.2.1冷却2.2.2治疗烧伤应注意的專项3. 由冷冻刑等引起的冻伤3」应急处理方法4. 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4」紧急止血法4.2特殊的外伤部位4.2.1头部4.2.2脸部4.2.3颈部4.3刺入异物5. 电击5」应急处理方法6. 被放射线照射6」应急处理方法7. 苏生法7.1确保呼吸道畅通的方法7.2人工呼吸法7.2」口-*鼻法7.2.2 口—口法7.3心脏按原第四章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1. 前言2. 收集、贮存一般应注意的爭项3. 处理时一般应注意的爭项4. 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4.1含六价俗的废液4.2含貳化物的废液4.3含镉及铅的废液4.4含碑废液4.5含汞废液4.6含有机汞的废液4.7含取金属的废液4.8含取金属的有机类废液4.9含锁废液4.10含硼废液4.11含氟废液4.12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4.13含酸、碱、盐类物质的废液4.14含无机卤化物的废液5. 有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5」含一般有机溶剂的废液5.2含石汕、动植物性汕脂的废液5.3含N、S及卤索类的有机废液5.4含酚类物质的废液5.5含有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及无机盐类的有机类废液5.6含有机磷的废液5.7含有天然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废液实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化学实验常常伴随君危险,无论怎样简单的实验,都不能粗心人总。
中心实验室标准手册全册

中心实验室标准手册全册1. 引言该中心实验室标准手册旨在规范中心实验室的运作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本手册适用于所有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和使用实验室设备的人员。
2. 实验室规章制度2.1 工作时间- 实验室的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09:00-17:00,除非另有通知。
- 周末和节假日实验室的使用需提前申请并得到批准。
2.2 实验室安全- 所有人员进入实验室前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实验服、安全眼镜和手套等。
-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和使用手机等与实验工作无关的行为。
- 实验室内严禁私自携带实验材料和设备。
2.3 实验室设备使用- 使用实验室设备前需要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关的操作执照。
- 使用完毕后,需要将设备清洁并归位,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3. 实验室操作流程3.1 实验准备- 在进行实验前,需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确保其数量和质量满足实验要求。
-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校准。
3.2 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按照操作规程逐步进行实验,注意安全操作要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
-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相关的统计和图表展示,并提出合理的结论。
4. 实验室管理和维护4.1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
- 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4.2 设备维护- 实验室设备由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及时进行故障检修和维修工作。
- 实验室人员应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并协助维修人员进行修复。
5. 附则5.1 本手册的修改和补充须经相关领导批准。
5.2 对实验室的违规行为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3 本手册自发文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中心实验室标准手册全册的内容简述,详细内容请参阅实际手册。
实验室使用手册

1)接触危险品时必须穿工作服,戴防护镜,穿不露脚趾的满口鞋,长发必须束起2)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无堆积,每天至少清理一次实验台3)实验室及禁烟区内禁止吸烟。
严禁违章使用明火.(有特定需要向老师申请)4)电的使用规定:(1)实验室内严禁私拉私接电线。
(2)不得超负荷使用电插座。
(3)不得在同一个电插座上连接多个插座并同时使用多种电器。
(4)确保所有的电线设备足以提供所需的电流。
(5)不要长期使用接线板。
5)有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使用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
6)工具使用完后放回原位7)实验结束,应整理好桌面,把手洗净再离开实验室8)离开教室以前要检查总电源、窗户、锁好门9)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10)管理人员下班前要进行安全检查,断电源、关好门窗、锁好门11)未经批准,擅自动用、拆卸、改装设备器材12)未掌握操作技术、设备性能及使用方法,轻率动用设备器材13)电子元器件要做好防静电的措施14)防止短路(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⑵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15)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在电脑上玩游戏;16)处于观察期的同学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17)进入实验室要遵守本手册;18)为维持良好的试验环境,教师应加强管理,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有权责令其终止实验。
19)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步骤,了解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实验物品的特性。
20)在实验室内不准喧哗、打闹,不准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21)实验过程中,应正确操作,认真观察并加以记录22)爱护仪器设备。
节约水电和实验材料。
不准动用与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不准私自将公物拿出实验室。
23).实验室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及自行车和其它生活用品。
若有废液,应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不得随便倾倒。
放射源由专业人负责,严格按有关规程妥善保管,使用。
学校实验室手册

学校实验室手册实验室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科学世界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手册将介绍学校实验室的规定和使用方法。
一、实验室安全规定1. 人员准入:只有经过合适培训和授权的人员可以进入实验室。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穿着实验室指定的安全装备,如实验服、安全镜、手套等。
2. 实验室准备: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消防设备、急救箱等应急设备,并保持它们的完好。
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3. 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和正确的校准。
损坏或有缺陷的器材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4. 实验品管理:实验品的存储及处理应符合安全规定。
有害气体、化学品等应妥善储存,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5. 废弃物处理:实验结束后,废弃物应严格按照规定分类处理。
有害物质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方式,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二、实验室使用方法1. 预约使用:学生和教师使用实验室应提前预约,并填写相应的使用申请表。
在待定时间内,应进行实验室使用安排,避免冲突。
2. 实验室行为准则:进入实验室之前,所有用户必须接受完整的实验室操作培训,并遵守实验室行为准则。
如不遵守规定,可能会被禁止使用实验室。
3. 实验室设备使用:使用实验设备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如有疑问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求帮助或上报。
4. 事故报告:任何实验室事故或意外发生时,用户必须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并遵循给予的相应指示。
对已造成的伤害,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以上是学校实验室手册的基本规范和使用方法。
希望所有使用实验室的人员能够认真遵守这些规定,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使用。
学校将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学生和教师的安全。
祝愿每位实验室使用者在实验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不断开拓科学的边界。
参考词汇:1. 实验室 - laboratory2. 安全装备 - safety equipment3. 通风设施 - ventilation facilities4. 校准 - calibration5. 废弃物 - waste6. 消防设备 - fire-fighting equipment7. 急救箱 - first aid kit8. 申请表 - application form9. 行为准则 - code of conduct10. 指示 - instructions11. 事故报告 - accident report12. 紧急处理措施 - emergency measures。
(完整版)实验室手册

为了使检测仪器和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及精度,要严格按规定对检测和试验的设备进行保养,设备发生故障后应及时报修,周期性检测设备校验如不合格应停止工作进行维修。
九、环境控制:
9.1计量室环境要求:无
9.2实验员负责对环境进行监控,每天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情况,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
十、。样品保持完好的,由实验员返回原处,可以作为合格品下转;损坏的样品按废品处理,放废品区。
文件名称
实验室手册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
3/3
制定部门
品质部
制定日期
修改日期
七、试验室人员培训:
7.1计量、检测、试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相关岗位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后,持证上岗。具体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十二、产生的记录表单:
《检验记录》/《试验记录单》
5.1.4 自制专用量检具按技术图纸或有关校准方法进行。
5.2 在用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检定。
5.2.1 计量人员将所需鉴定的计量器具、测试设备按周期校准的原则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检测设备周期校准计划。
文件名称
实验室手册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
2/3
制定部门
品质部
制定日期
修改日期
5.2.2需委外鉴定的检测设备,由国家计量机构授权的单位按周期对测试设备进行鉴定。
5.2.3 内部鉴定由专职计量人员按周期计划对检测设备进行鉴定。
5.3 鉴定数据和标识遗失的纠正措施。
当鉴定数据和标识遗失时必须及时通知计量人员对仪器重新进行鉴定,并补上相应的鉴定标识。
5.4鉴定单位要有资格证书,并且业务范围覆盖所鉴定的项目。
5.5检测设备的标识
(完整)实验室手册

(完整)实验室手册实验室手册实验室手册是科研人员日常工作中必备的重要文件之一,它包含了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安全要求等内容,为实验室成员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与参考。
本文将全面介绍实验室手册的编写要点,力求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规范、安全、高效的研究环境。
一、编写背景与目的实验室手册是为了规范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操作,确保实验室的工作安全、科学和高效。
编写实验室手册的目的是使实验室成员能够全面了解实验室的情况和要求,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手册内容(一)实验室概述实验室概述部分需要详细介绍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包括实验室的名称、所属单位、实验室负责人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介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情况,以及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等内容。
(二)安全管理安全是实验室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安全管理部分应包含实验室的安全责任、安全操作要求、事故处理程序等内容。
另外,还需要提供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及应急救援措施,确保实验室成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三)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部分需要明确实验室成员的行为准则和责任,包括实验室的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利用、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内容。
同时,还应包含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处罚措施和纪律处分的条款。
(四)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操作规程部分需要提供详细的实验操作流程、实验记录的要求、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等内容。
这一部分的编写应尽量简明扼要,避免出现歧义,确保实验室成员能够准确理解并正确执行实验操作。
(五)设备使用与维护实验室手册还应包含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的相关规定,包括设备的启用与停用、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等内容。
这一部分的编写旨在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实验效果。
(六)实验室清洁与卫生实验室清洁与卫生是实验室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健康。
实验室管理手册

实验室管理手册实验室管理手册1: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参考资料2:实验室注册2.1 实验室注册流程2.2 实验室信息记录2.3 实验室安全标识3:实验室安全管理3.1 实验室安全责任3.2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3.2.1 准入规定3.2.2 安全警示标识3.2.3 紧急情况应急措施3.3 实验室安全培训3.4 实验室安全巡检和监控4:实验室设备管理4.1 设备购置流程4.2 设备安装与验收4.3 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 4.4 设备故障处理4.5 设备报废处置5:实验室材料管理5.1 材料采购流程5.2 材料存储要求5.3 材料使用与管理6:实验室文件与记录管理 6.1 实验记录要求6.2 文件管理6.2.1 实验室手册6.2.2 样品标识记录6.2.3 操作规程与实验方法7:实验室废弃物管理7.1 废弃物分类与标识7.2 废弃物收集与贮存7.3 废弃物处理与处置8:实验室安全意外及事故管理 8.1 事故预防措施8.2 事故应急处理8.3 事故调查与分析8.4 事故报告和备案9:实验室质量管理9.1 质量管理体系9.2 样品管理和质量控制9.3 实验室审核与认可10:实验室信息安全管理10:1 实验数据安全管理10:2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10:3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11:附件11.1 实验室注册申请表11.2 实验室安全标识图示11.3 实验室设备清单11.4 废弃物处理记录11.5 安全巡检报告注释:1:准入规定:实验室使用前必须满足的条件和要求。
2:安全警示标识:用于提示人员注意实验室内的特殊危险和安全措施。
3:紧急情况应急措施:火灾、泄漏、中毒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4:废弃物分类与标识:废弃物按照种类分类,并在容器上标明相应的标识。
5:废弃物收集与贮存:废弃物的收集、贮存与分类管理。
6: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对废弃物进行合法、安全的处理和处置。
7:实验数据安全管理:对实验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备份管理。
(完整版)实验室手册

10.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职责.
10.1负责规定的理化测试工作,并对测试数据结果的正确性,完整性及测试报告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负责。
10.2.负责测量设备仪器的保管、使用和维护。
10.3.保证测量设备技术状态满足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要求。
10.4.收集、保管有关质量记录。
13.4.检测设备及零配件台帐。
13.5.设备运行记录本。
13.6.内部记录检测本。
13.7.检测报告。
13.4.ZKY-2型:哑铃制样机安全操作规程。
13.5.SRZ-400C型: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
13.6.分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
13.7.检测室环境要求。
13.7.检测式样调节的标准环境。
14.记录
14.1.外来人员参观的登记记录本。
14.2.检测实验的记录。
14.3.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本。
8.检测标准的使用
8.1.正确安装,调试
8.2.正确使用检测标准。(按国家标准优先执行,行业标准、其次是企业标准特殊情况除外)。的设备仪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领导。经调、修并重新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8.4.检测用设备仪器,量具等一律不得外借(即检测设备、仪器不能离开理化检测室使用),如特殊情况需要外借时,应经公司领导批准,并由理化检测操作人员操作。(借出人员应作借出存档记录)
6.对上岗人员的基本要求:
在具备软件和硬件条件后,技术课负责组织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时间2-3个月,达到掌握相关标准独立制作满足检测要求的标准样条,熟练操作各种设备)。经考试合格后,由企管课发给上岗证,持证上岗,每一台设备操作至少两人取得上岗证。
(完整版)实验室质量手册

任何商业贿赂,确保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并承担法律责任。
5 除药品、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检验与业务审核及质量管理人员
外,其他不相关人员不得随意介入某个质量检验工作。
6 本所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药品、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经营活
动,也不得以任何名义参与有损药品、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质量
并应及时、妥善地作出答复和处理。
11 本所赋予检验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有越级如实反映质量问题的权力和义
务,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当事人。 12 督导内部审核,定期实施管理评审,确保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 行。 13 对任何偏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行为必须坚决抵制,及时纠正。对违反 上述规定者,将视情节轻重,予以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品、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于 2012 年 XX 月经 XXXXX 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隶属于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事业单位。
本所拥有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房屋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编制及技术 力量,能够满足开展检测项目的需要。
为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能确保公正、独立性,并与中心开展的食品药品检 验工作相适应,行政管理工作由中心主任负责,技术运作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质量管理工作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由纲领性文件(质量手册)、 支持性文件(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证实性文件(记录表 格)四个层次构成。 1.2 性质和类别
检验公正性的活动。
7 食品检验人员是正式聘用的检验人员且只在本检验机构中执业。
8 对送检单位提供的资料、样品、测试数据、组方成分和工艺流程等,检验与
审核人员应当认真履行保护委托方机密和所有权的规定。
9 严格执行收费规定,本中心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违法收受额外费用。
实验室工作手册

实验室工作手册第一章实验室安全规定。
1.1 实验室进出规定。
1.1.1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实验服和实验手套,并佩戴护目镜。
1.1.2 禁止携带食品、饮料等进入实验室。
1.1.3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
1.2 实验室设备使用规定。
1.2.1 使用实验室设备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
1.2.2 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私自调整设备参数。
1.2.3 使用完毕后,应将设备恢复到原始状态,并进行清洁消毒。
1.3 废弃物处理规定。
1.3.1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分类投放。
1.3.2 有害废弃物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1.3.3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实验室常规操作规程。
2.1 实验前准备。
2.1.1 对实验室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2.1.2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设备等。
2.1.3 确认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2 实验操作。
2.2.1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2.2.2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化学品飞溅、设备操作失误等。
2.2.3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进行清洁。
2.3 实验数据记录。
2.3.1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必须进行准确记录。
2.3.2 实验数据记录必须符合规范,包括实验日期、实验者姓名、实验条件等。
2.3.3 实验数据记录必须保存完整,不得私自篡改或销毁。
第三章实验室应急处理规定。
3.1 化学品泄漏。
3.1.1 发现化学品泄漏时,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并进行相应处理。
3.1.2 在化学品泄漏处理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并确保通风良好。
3.2 火灾事故。
3.2.1 发现火灾时,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报警。
3.2.2 在火灾事故中,不得擅自返回实验室,必须等待消防人员到场处理。
3.3 人身伤害。
3.3.1 发生人身伤害时,立即进行急救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
3.3.2 对伤者进行急救时,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二次伤害。
(完整版)实验室手册

为了使检测仪器和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及精度,要严格按规定对检测和试验的设备进行保养,设备发生故障后应及时报修,周期性检测设备校验如不合格应停止工作进行维修。
九、环境控制:
9.1计量室环境要求:无
9.2实验员负责对环境进行监控,每天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情况,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
十、记录的填写与保存:
6.2.3 完成检验和试验的样品,实验室人员负责处理。样品保持完好的,由实验员返回原处,可以作为合格品下转;损坏的样品按废品处理,放废品区。
文件名称
实验室手册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
3/3
制定部门
品质部
制定日期
修改日期
七、试验室人员培训:
7.1计量、检测、试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相关岗位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后,持证上岗。具体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0.1 实验室人员按规定填写各种检定、检验和试验记录,确保完整准确,且字迹清晰工整,质量记录不得任意涂改,如有笔误,双线划改,并做好标识,签上更改人姓名和日期。
10.2实验室记录保存期限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十一、相关文件
《质量手册》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5.2 自校的依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进行,合格后贴合格标签或用检定证书标识。
5.5.3 凡经计量机构鉴定后不合格的检测设备,如:发生故障、超差、超周期等现象,贴上禁用标签。
5.5.4 凡发现检测设备未经检定,超过有效期或不稳定必须停止使用,立即反馈给计量室处理。
六、测试工作:
6.1试样测试
6.1.1 试验室的每台仪器、设备都应有相应操作规程。
实验室手册
实验室手册

实验室手册目录前言1 实验室方针和目标2 实验室简介3 实验室组织机构与职责4 实验室体系要素4.1实验室设备4.2设备的检定4.3设备的维护4.4测试样品/样件的管理4.5测试4.6人员/素质4.7环境控制4.8内部管理4.9内部审核4.10顾客抱怨的处理4.11质量记录4.12统计技术4.13外部实验室要求4.14实验室安全规则及剧毒化学药品的管理5 相关文件和记录表式前言为贯彻落实质量方针和目标,根据ISO10012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编制本实验室手册,作为企业质量体系的组成部分。
本实验室手册阐述了本企业实验室方针、目标,明确指出了实验室职责的分配及应采取的措施,从而确保实验室能满足顾客所规定的要求和期望。
本实验室手册是对企业实施检验、测量和试验确认体系所作出的规定,也是作为对实验室进行评定和审核的依据,更是对顾客在检测质量保证方面所作出的承诺。
本实验室手册经批准发布后,按规定的实施日期开始实施,同时原文件作废,由本实验室手册替代。
1 实验室方针和目标方针:及时快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目标:1)被确认设备的校准误差小于在使用时允许误差的1/3。
2)测量、试验准确率为零缺陷。
2 实验室简介本实验室是质量环境部为满足汽车后视镜总成和后视镜镜面开发及生产中各项检验、测量和试验要求而设立的隶属机构 实验室。
实验室的业务范围,是对企业内所有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进行周期检定和校准;对生产用原辅材料、生产中半成品和成品后视镜及镜面进行检验和试验;对产品性能进行检验和试验及尺寸的检测;负责进行产品质量审核的检验、测量和试验。
本实验室拥有反射率装置、失真率检测仪、盐雾实验箱、调温调湿箱、振动试验台、撞击试验机、折叠力检测仪等。
其测试结果是完全可信赖的。
本实验室于2002年4月与一起通过了QS -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
3 实验室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组织机构3.2 职责3.2.1 质量环境部部长职责a) 熟悉并保证贯彻国际、国内颁布的有关质量、标准、计量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法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检测室要保持干净整洁,进入检测室必须换鞋,室内严禁吸烟。
9.2.检测室要远离振动源,不能靠近磁场和腐蚀性气体,室内不能有易燃物。室内应有合格的电源设施。
9.3.塑料试样调节的标准环境,按照GB2918的有关规定执行。
9.4.对湿度、温度没有要求的测量(标注检测条件时,为室温)。
11.2.产品入库需进行力学性能列行检测。
11.3.对外检测通过业务检测委托单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报告交财务课实行收费制,由财务课将检测报告给客户,即客户交款,财务课提供《检测报告》。
11.4.对外检测不收费的情况,则由公司领导下达书面工作指令后,进行检测。
11.5.属于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交流,需检测时,则由技术课课长批准。
10.5.收集和保管相关的国家标准及其他相关文件。
10.6.负责保管检测设备的零配件。
10.7.闲杂人员一律不准进入理化检测室,外单位人员需参观时,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
10.8行操作。
11.对内、外检测:
11.1.对内检测,凡科研,生产,外协所用原材料等进行列行检测。
6.对上岗人员的基本要求:
在具备软件和硬件条件后,技术课负责组织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时间2-3个月,达到掌握相关标准独立制作满足检测要求的标准样条,熟练操作各种设备)。经考试合格后,由企管课发给上岗证,持证上岗,每一台设备操作至少两人取得上岗证。
7.检测设备仪器的校验和维护:
严格执行公司XYSY——CW7.6《监视和测量装量控制程序》和XYSYZS7.6《监视和测量装量控制》的有关规定。校验周期为12个月。
11.6.检测报告审批程序:
11.6.1.主检:具体检测人员
11.6.2.审核:质检课长
11.6.3.批准:技术课长
12.理化检测印章管理:
检测印章由质检课专人统一管理。
13.支撑文件。
13.1.万能实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13.2.JJ-20型:记忆式冲击实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13.3.ZKY-1型:冲击缺口制样机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理化检测室的管理要求,内容及程序。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理化检测室有关的管理,检测人员工作职责和程序及标准的执行。
3.工作内容:
负责本公司科研,原材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前和对外的理化检测。
4.引用标准:GB2918、塑料试样状况调节和实验的标准环境。
5.术语:
经理化检测室检测后出示的报告数据,作为本公司统一的量值传递依据,用于指导科研和生产,是本公司产品出厂的质量保证。(量值:经检测后得出的实际数据)。
9.5.室内应有充足的光线(安装四盏80~100W的节能白炽灯)。
10.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职责.
10.1负责规定的理化测试工作,并对测试数据结果的正确性,完整性及测试报告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负责。
10.2.负责测量设备仪器的保管、使用和维护。
10.3.保证测量设备技术状态满足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要求。
10.4.收集、保管有关质量记录。
8.检测标准的使用
8.1.正确安装,调试
8.2.正确使用检测标准。(按国家标准优先执行,行业标准、其次是企业标准特殊情况除外)。保证量值传递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作好检测情况记录。
8.3.出现故障或损坏的设备仪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领导。经调、修并重新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8.4.检测用设备仪器,量具等一律不得外借(即检测设备、仪器不能离开理化检测室使用),如特殊情况需要外借时,应经公司领导批准,并由理化检测操作人员操作。(借出人员应作借出存档记录)
13.4.ZKY-2型:哑铃制样机安全操作规程。
13.5.SRZ-400C型: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
13.6.分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
13.7.检测室环境要求。
13.7.检测式样调节的标准环境。
14.记录
14.1.外来人员参观的登记记录本。
14.2.检测实验的记录。
14.3.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本。
13.4.检测设备及零配件台帐。
13.5.设备运行记录本。
13.6.内部记录检测本。
13.7.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