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调速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 2.1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 器有哪些作用?其输出限幅值应按什么要求来整 定?电流调节器有哪些作用?其输出限幅值应如 何整定? • 2.2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运行时,两 个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给定与反馈之差)是多少? 它们的输出电压是多少?为什么? • 2.3 如果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调节 器不是PI调节器,而是比例调节器,对系统的静、 动态性能会有什么影响?
三、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 PI调节器限幅特征:一旦PI调节器限幅(即 饱和),其输出量为恒值,输入量的变化 不再影响输出,除非有反极性的输入信号 使调节器退出饱和;即饱和的调节器暂时 隔断了输入和输出间的关系,相当于使该 调节器处于断开。而输出未达限幅时,调 节器才起调节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在调 节过程中趋于零,而在稳态时为零。
起动过程可简述如下: 起动过程可简述如下: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 统,在突加节跃给定的起动过程中,巧妙地利用 了转速调节器ASR的饱和非线性,使系统成为一 个恒流调节系统,ASR退饱和后,系统达到稳定 运行,又表现为一个转速无静差调速系统。转速 和电流两个调节器各负其责,避免了单环系统中 的两种控制作用互相牵制的矛盾。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2 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特性
• 一、 双闭环调速系统突加给定起动过程 设置双闭环控制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获 得接近于理想的起动过程。 • 双闭环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电压 由静止状态起 动时,由于在起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ASR经历了 不饱和、饱和、退饱和三个阶段,整个过渡过程 也就分成三个阶段,在图中分别标以Ⅰ、Ⅱ和Ⅲ。
第Ⅱ阶段调节过程:
• 随着转速不断上升,ACR便不断重复上述恒流调
节过程以维持电流恒定,保证转速线性上升,同 时,由上述调节过程可以看出该调节过程总能保 证电流调节器ACR输入存在 ,使Ud按线性上升, 所以Id略低于Idm。

⑶第Ⅲ阶段:转速调节阶段(t2~ t3)。 在这阶段开始时,转速已经达到给定值, ,ASR的给定与反馈 电压相平衡,输入偏差为零,但其输出却由于积分作用还维持 在限幅值,所以电动机仍在最大电流下加速,必然使转速超调。 转速超调后,ASR输入端出现负的偏差电压,使它退出饱和状 态,其输出电压即ACR的给定电压 立即从限幅值降下来,主电 流Id随之从Idm迅速降下来。但是由于Id仍大于负载电流IdL,在 一段时间内,转速仍继续上升。到t =t3阶段,Id = IdL时,转速 达到峰值(t =t3时),此后Id<IdL,电动机才开始在负载的阻力下 减速,与此相应,电流也出现一段小于IdL的过程,直到稳定, 在这最后的转速调节阶段内,ASR与ACR都不饱和,同时起调 节作用。由于转速调节在外环,ASR处于主导地位,它使转速 迅速趋于给定转速。而ACR的作用则是力图使Id尽快地跟随 ASR的输出量,电流内环的调节过程是由速度外环所支配,故 电流环处从属地位,成为电流随动子系统。
• 设起动前系统处于停车状态,此时 ,晶闸管的触 发脉冲初始相位角 ,电机转速n=0。当输入一阶 跃信号时,系统进入起动的动态过程。

⑴第Ⅰ阶段(0~t1):强迫电流上升的阶段突加给 定电压 后,通过两个调节器的控制作用,使n、 Id都 上升,当Id> Il后,电动机开始转动。由于机电惯性的 作用,转速的增长不会很快,因而转速调节器ASR的 输入偏差电压数值 较大,其输出很快达到限幅值 ,强 迫电流Id迅速上升。电机开始启动。 因电流反馈信号随着电流上升迅速增大,使ACR的输 入偏差衰减很快,因此ACR的输出电压还达不到饱和 值,当电流上升到 Idm 时, ASR 饱和,ACR的作用使 Id不再增加,保持动态平衡。 • 第一阶段结束,此时 在这一阶段中,ASR由不饱和很 快达到饱和,而ACR在此阶段应不能饱和,以保证电 流环的调节器的调节作用。这些都是在系统设计时必 须考虑和给予保证的。
• 第I阶段过程可简述如下: 阶段过程可简述如下: 阶段过程可简述如下 此时ASR饱和,维持其输出 ,ASR相当于开环, 饱和, 相当于开环, 此时 饱和 相当于开环 对转速不起调节作用, 设计不能饱和, 对转速不起调节作用,但ACR设计不能饱和,实 设计不能饱和 现电流调节作用,让电流迅速跟随 现电流调节作用 让电流迅速跟随Idm 让电流迅速跟随
双闭环系统的静特性
特点: 特点: • 1)n0-A • ①系统处正常负载运行,ASR不饱和,起调节作用,达 到转速无静差,保证系统具有很硬的静特性; • ②电流调节器起辅助调节作用,负载电流大小与电流给 定值 成正比,两调节器输入偏差电压都为零,所以无 静差 • 式中, n0---理想空载转速。 • 说明:此时转速n与负载电流IdL无关,完全由给定电压 所决定。
特点: 特点 2) A—B段 电机在起动或堵转时,ASR饱和,电流达 到 ,此时转速外环呈开环状态,系统成为恒电流无静 差调节系统,在最大电流给定作用下,依靠电流环的 自动调节,从而获得很好的下垂特性(A--B段),起 到了过流保护作用,稳态时有 3)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于Idm时表 现为转速无静差,这时,转速负反馈起主要调节作用。 在起动或堵转时,负载电流达到Idm后,转速调节器饱 和,电流调节器起主要调节器作用,系统表现为电流 无静差,得到过电流的自动保护。
运动控制技术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第二章
•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 1.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电路的特点; • 2. 启动的第Ⅰ、Ⅱ、Ⅲ阶段,ASR、ACR的作用; • 3. 在第Ⅱ阶段,为什么可以恒加速启动? • 4. 双闭环调速静特性有什么特点?
转速、 §2-1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 • 一、 单闭环调速系统存在的问题
最佳起动过程: 最佳起动过程: • 在电机最大电流(转矩)受限制条件下, 希望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最好 是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 允许的最大值。
转速、 二、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1、双闭环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 、
2、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 、
• • • • •
电路特点: (1) 两个调节器,一环嵌套一环; (2) 两个PI调节器均设置有限幅 ; (3) 电流检测采用三相交流电流互感器; (4) 电流、转速均实现无静差。
• 原理图中标出了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输入输 出电压的实际极性,这些极性既要考虑到信号从 反向端输入时调节器的倒相作用,又应该使触发 又应该使触发 器GT的输入得到正极性的控制电压。 GT的输入得到正极性的控制电压。 的输入得到正极性的控制电压 • 由于转速与电流调节器采用PI调节器,所以系统 处于稳态时,转速和电流均为无静差,即电流调 节器ACR的输入偏差,实现电流无静差。转速调节 器ASR输入偏差,实现转速无静差。
• ⑵第Ⅱ阶段:恒流升速阶段(t1~t2),即电动机 保持最大电流作等加速起动阶段 从电流升到最大值Idm开始,到转速升到给定值为 止,属于恒流升速阶段,是起动过程的主要阶段。 此时ASR一直是处于饱和状态的,转速环相当于 开环状态,系统表现为在恒值电流给定作用下的 电流调节系统,基本上保持电流Id恒定,电动机 以恒定的加速度上升,转速呈线性增长。与此同 时,电动机的反动势也按线性增长。对电流调节 系统来说,这个反电动势是一个线性渐增的扰动 量,ACR起调节作用,使Ucl和Ud0基本上按线性 增长,保持Id恒定,以克服这个扰动。

三、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抗扰性能 1)抗负载的扰动 2)抗电网电压的扰动 综上所述,转速和电流两个闭环的作用以及双闭环调速 系统在起动过程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转速和电流两个闭环的作用: (1)电流环的作用:在转速调节过程中,当负载变化时, Id 电动机电流Id跟随给定电压 变化。在起动过程中,电流环 又可限制起动电流,保证在允许最大电流下起动,实现准 时间最优控制,对于电网电压的扰动起到及时抗扰作用; 当电动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为Idm,并获 得理想下垂特性,从而起到快速安全保护作用。 (2)转速环的作用:在稳态运行时,转速n跟随给定值 变化,由于ASR的积分作用,使系统达到转速无静差;对 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ASR一旦限幅,对电流环进行饱和 非线性控制,系统进入恒流调节。
总结: 总结 由以上各关系可以看出,在稳态工作点上,电机转 速是由给定电压 决定,ASR的输出量由负载电流IdL决 定,而与转速给定值无关,ACR的输出量则同时取决于n 和IdL的大小。这些关系反映了PI调节器不同于P调节器 IdL PI P 的特点。 比例环节的输出量总是正比于其输入量,而PI调节器则 不然,其输出量的稳态值与输入无关,而是由它后面环 节的需要所决定的。
①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用一个调节器综合多种 信号,各参数间相互影响,难于进行调节器参数的 调整,系统的动态性能不够好。 ②环内的任何扰动,只有等到转速出现偏差才 能进行调节,因而转速动态降落大。 ③系统中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来限制起动 电流,不能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获得最快的 动态响应,即最佳过渡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