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及其最新发现
古代中国青铜器的考古发现
古代中国青铜器的考古发现古代中国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重要的历史见证。
通过对中国各个时期青铜器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
一、早期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考古发现始于20世纪初,人们在中国各地出土了大量属于古代文明起源时期的青铜器。
这些器物大多为器皿,如鬲、觥、簋等。
它们的形制简单,装饰手法还比较粗糙,但其中已经能够看出一些基本的纹饰和图案。
二、商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商代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青铜器考古发现最为丰富的时期。
商代青铜器的造型多样,从器皿到乐器再到兵器,类型繁多。
同时,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精湛,有许多工艺上的创新,如铸造技术、纹饰雕刻等。
考古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有些器物上还刻有鲜明的铭文,对研究商代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三、周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周代是中国青铜器制作和使用的末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周代的青铜器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礼器和兵器,它们的造型更加庄重、尊贵,充满了宗教仪式的气息。
周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也更加精细,许多器物上还镶嵌有贵重宝石或玛瑙等。
通过周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了解到周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礼仪制度以及王权的象征意义。
四、其他历史时期青铜器的考古发现除了上述几个时期,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时期的青铜器考古发现,如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等。
每个时期的青铜器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通过对这些青铜器的研究,我们可以多方面地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青铜器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不仅可以从中揭示出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还可以拓宽我们对古代社会的认识。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青铜器的保护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古代中国的文化与艺术。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制作技术研究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制作技术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吸引了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
通过对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制作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以及制作技术的研究。
一、青铜器的考古发现青铜器是指由铜、铅、锡等材料熔炼而成的器物。
早在公元前30世纪的新石器时代末期,中国就开始使用青铜器。
考古发现显示,青铜器的制作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经济和祭祀信仰。
大量的青铜器在古代贵族的墓葬中被发现,这些青铜器具有复杂的纹饰和精湛的工艺,显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和贵族阶级的权势。
二、青铜器制作技术的研究青铜器的制作技术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关注的热点。
通过对青铜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冶金技术和工艺水平。
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包括铸造、刻制和涂饰等过程。
铸造是青铜器制作的核心过程,它要求高水平的冶金技术和铸造工艺。
青铜器的铸造需要进行熔炼、铸型、浇注和冷却等过程,其中控制合金成分和温度是至关重要的。
刻制和涂饰是青铜器制作的辅助过程,刻制通常用于在器物表面添加纹饰,涂饰则用于保护青铜器的表面。
这些过程需要工匠们有精湛的技艺和艺术才能,他们通过刀、锤、磨具等工具进行雕刻和涂饰。
三、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改进的状态。
通过对青铜器的考古发现和制作技术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青铜器在古代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青铜器制作技术相对简单,器物的形状和纹饰较为朴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器的制作和装饰技术逐渐提升,器物的形态变得更加复杂,纹饰变得更加精致。
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达到了巅峰,制作技术和艺术层次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时期的青铜器大多具有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展现了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冶金技术和艺术成就。
四、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价值与保护中国古代青铜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们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世的30件顶级国宝青铜鼎
中国传世的30件顶级国宝青铜鼎我们都知道,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镌刻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自此,传国玉玺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传国玉玺篆刻花鸟篆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是正统皇权的象征,不过这是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的事情,在秦朝之前,有没有什么东西能代表天下之权呢?说实话还真有,那就是鼎。
商乳丁夔紋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鼎代表王权和国家统一起源于夏朝。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自此,九鼎成为了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商前期獸面紋扁足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周室衰微,诸侯中的强国纷纷挑战周室正统,史料记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南方强国楚国的楚庄王攻打陆浑戎人,于是到了雒水,在周朝边境上炫耀武力。
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王。
楚王问到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轻重。
楚庄王为何要向周室询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目的显然不是好奇和八卦,而是隐晦地表明要取代周室统一天下之一,自此“问鼎中原”也就成了要取代中原王朝之意。
商後期亞醜方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后,秦国壮大,欲窥周室。
秦武王趁攻占韩国重镇宜阳之时进入洛阳,欲将九鼎中的雍州之鼎携归咸阳。
守鼎的官吏以鼎重千斤无人能移动为由拒绝,结果秦武王竟要举鼎,可惜失手砸伤自己在当晚就气绝身亡。
玉斋博物馆文创作品——北京金属工艺品厂80年代沙铸兽面纹鼎(可请藏)玉斋博物馆文创作品——北京金属工艺品厂80年代沙铸兽面纹鼎从楚庄王问鼎到秦武王举鼎,可见鼎之于王权的魅力。
中国古代陶器与青铜器考古发现
中国古代陶器与青铜器考古发现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而陶器与青铜器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自从中国考古事业的开展以来,陆续发现了很多的陶器与青铜器,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发展,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一、陶器陶器是指以黏土等天然材料为原料,经过挤压、塑制、晾干、烧制而成的器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陶器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陶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手工制陶器,一个是陶轮制陶器。
手工制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陶轮制陶器始于公元前43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
陶轮制陶器比手工制陶器更加精细,制作速度也更快,因此成为人们制造陶器的首选方法。
中国的陶器有着丰富的造型、花纹和功能,例如年代最早的黑陶器、象王沟文化时期的彩陶等。
在各个朝代,陶器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文化和宗教等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器的生产工艺与技术日益精湛,作品风格也更加多样化和精美。
二、青铜器青铜器是指用铜、锡、铅等合金制成的器物,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手工艺品之一。
青铜器起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流传时间跨越了3000多年之久。
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包罗万象,有盆、罐、壶、钟、斧、剑等,种类繁多。
青铜器的制作非常复杂,要经过几个环节包括铸造、挤压与锻打、加工磨光等工序。
古代铸造技术在青铜器制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一种集科学、文化与艺术于一身的高度复杂的手工艺。
青铜器在古代是尊贵的礼器、战争的利器、宗教祭祀的神器,更是古代文化的传承之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青铜器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智慧,也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考古发现我国的陶器和青铜器考古发现数量巨大,发现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中国考古史上也曾出现过多次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
举几个例子:1、四川广汉晋代青铜器坑1975年,在雅安市广汉县拦江镇某村田里,发现了一口鼎形青铜储存坑,里面塞满了大量的青铜器,有盘、缶、钟、鼎、壶、罐、匜、簋等,数量达2200余件,质量上乘,保存完好。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对于了解古代文化、社会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功能以及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探讨。
一、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青铜器的制作历史悠久,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遗存。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约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晚期。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因此在商代的遗址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相当精湛,常见的青铜器包括鼎、觚、爵、簋等。
这些器物通常被用于祭祀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统治者的权力象征。
除了商代,周代也是青铜器的重要时期。
周代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礼仪活动。
周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如大型的钟鼎和小型的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此后,秦汉时期也是青铜器制作的高峰时期。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注重实用性和技术创新,器形上减少了华丽的装饰,更多地突出了实用性。
这些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二、古代青铜器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古代青铜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信息。
首先,青铜器的形状、纹饰、材质等特征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手工艺术水平。
比如,商代青铜器的繁复纹饰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有,而秦汉时期的青铜器则更加简洁实用,反映了秦汉时期的实用主义风格。
其次,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古代社会的政治、宗教和宫廷生活等方面的线索。
例如,一些商代青铜器上有刻画了各种形象,如神兽、龙纹等,这些形象的存在表明了当时的宗教信仰;而一些觚器的形状和材质则与贵族聚会和盛宴有关。
最后,通过对青铜器的研究,可以推断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青铜器的制作需要高超的冶金工艺,因此对青铜器的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的冶金技术水平和交流。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和概况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和概况摘要:中国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
中国出土了大宗形态各异的青铜礼器,它们在当时社会精神文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青铜器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
礼器在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是贵族的专利,它作为维护奴隶社会宗法礼制的工具被当时的统治者神圣化了,这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青铜文化的显著特点。
在原始社会晚期,人们在寻找石料和玉石的过程中发现了白然铜矿——红铜,最早的铜器于1973年在陕西临潼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是一件铜片。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
青铜器具有熔点低硬度高等优点,而且不易锈蚀,填充性好,能铸出精细的花纹。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一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
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
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
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
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
夏、商、周三代所发现. 的青铜器,其功能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堪称空前绝后,佳妙至极,所以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
中国青铜器器物介绍大全(300P)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 超而著称于世。奴隶主把 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 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
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但红 铜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所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后来,人们又发现了 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 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 35 度,加锡 5%,其硬度就提高为 68 度;加锡 10%,即 提高为 88 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
4
食体制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转变期青铜器
西周中期、晚期 春秋早期
公元前 11 世纪末—公元前 7 世纪上半叶
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形成重食的系统。列鼎制度、编钟制度和赐命作器之习已经形成。新器 类出现,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多为动物变形,或流转舒畅,或朴质简率。作器铸铭盛行,多 见有长篇铭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纹饰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续。各诸侯国普遍建立 青铜铸造业,水平不一,有的范铸技术略显粗疏,大国之器仍较精严。
彝 方彝(yí)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现于商代晚期。
食器
豆 专用于放置腌菜、肉酱和调味品的器皿。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山 西保德县出土的商晚期带铃铜豆,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豆。 豆也属礼器的一种,通常成 对出现。对于用豆数量的多少,古代也有一定的典章制度。《礼记·礼器》所载"礼有以多 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但是, 出土和传世的青铜豆都较少,这可能和当时人们多用陶豆、漆豆和竹、木质豆有关。
中国古代的出土文物与考古发现
中国古代的出土文物与考古发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
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许多珍贵的文物被埋藏在地下,并经过考古学家的努力重新发现。
这些出土的文物不仅在形式上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一、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是出土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青铜器既是古代社会的实用工具,也是艺术精品。
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些铜锣、铜盆、铜鼎等实用器具,它们的形状精美,铸造精良,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
同时,还有一些青铜器是古代人们用来祭祀神灵的文物,如青铜鼎、青铜爵等,它们的纹饰精美,形式独特,寄托着古人对神圣的崇敬之情。
二、陶器陶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出土的陶器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
有小巧细腻的陶俑,寓意着古人对生活的展望和美好的祝愿;有大型陶塑,描绘古代人民和社会的生活场景,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饰品,如盘、罐、壶等,它们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性,给人一种浓厚的古代氛围。
三、玉器玉器是中国古代宝贵的文物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出土的玉器主要有玉璧、玉佩、玉器盘等,它们色泽温润,光洁如玉,形制优美,纹饰精细。
玉器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祥瑞的象征,很多玉器上都镶嵌有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寓意着好运和幸福。
通过对出土的玉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信仰体系,探究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四、书法和绘画作品在中国古代的出土文物中,书法和绘画作品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这些出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包括篆刻、隶书、楷书、草书等多个书法体例以及山水画、花鸟画等多种绘画形式。
出土的古代书法和绘画作品通常保存完好,能够真实地展示古代文化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文人的才情和风采,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五、墓葬和陵墓中国古代的出土文物中,墓葬和陵墓也是一大特色。
古代人的墓葬和陵墓中通常会埋藏着大量的文物和财宝,这些出土的文物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和宗教信仰,还有助于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和风貌。
中国青铜器发展史
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享誉世界久已。
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
大体说,青铜器在原始社会后期开始萌芽,夏代初步发展,商周鼎盛,春秋战国繁荣,秦汉则变革、中兴,两晋南北朝至隋唐走向衰落,宋元明清仿古和作伪。
一、原始社会后期青铜器的萌芽1.原始社会后期青铜文明的发生(1)出现铜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金属器物,这种金属器物最先是铜制品。
铜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也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也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因此,冶铜术的发明,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发明冶铜术的物质基础①社会大分工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在人们的生活中越发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人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产品,这就引起了社会大分工,首先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其次是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在考古发现中,大汶口文化和比之稍晚的龙山文化,都反映出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占有情况。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生产工具的锋锐与坚硬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剩余产品的增多,给人们追求美的愿望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条件,这是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金属工具和小件装饰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农业、手工业的分工,使金属制造业与制陶、玉石、纺织一样,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因此,向青铜文明迈进的步伐更大了。
②冶炼铜矿石我国原始社会晚期,人们为了制作石制农具、工具和武器,在开采和选择石料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认识了含有铜质的石头和自然铜,或铜锡混合的矿石。
为了能从矿石中冶炼出铜,人们把长期烧制陶器的生产经验用在冶铜上。
烧制陶器的温度一般在950℃-1050℃,而铜的熔点在1080℃,两者的温度相当接近,这就为冶炼铜矿石提供了重要的燃烧条件。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探究史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代晚期,当时中国北方地区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如大型方鼎、盘、尊等。
这些青铜器的出土不仅为人们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茂盛和文化高度,也为后来的青铜器探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南方地区也逐渐发现了一些有关青铜器的考古遗址,如四川的三星堆遗址和湖北的大溪汇遗址。
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历史和文化的熟识。
同时,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探究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比如为了制作大型鼎器,人们创造了用土坯模制作的方法,从而提高了青铜器的制作效率。
鉴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性,相应的探究工作也在逐渐展开。
在20世纪初,许多学者开始对中国古代青铜器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和探究,如关卡、威武和李象笏等学者都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探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在对青铜器的形态、纹饰、铭文和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究,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阅历。
此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探究逐渐走上了正轨。
不仅在考古学领域有了重大冲破,还在其他相关学科中得到了持续的进步。
人们开始将古代青铜器与历史、艺术、社会等领域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探究,为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熟识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现与探究史中,还有一些不容轻忽的技术冲破,如青铜器的高精度检测和保卫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息进步,人们通过先进的成像技术和材料分析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还原青铜器的原貌和制作过程,同时有关青铜器的保卫和修复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如文物保卫专家对氧化铜进行清理和防腐等手法。
总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也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壮丽历程。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探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审美享受,也丰富了我们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随着科技的不息进步和学者的不懈努力,信任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探究将会有更多的冲破和进展,为人类普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更多的力气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探究在形态、纹饰、铭文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贡献,并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阅历。
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
十大国宝青铜名器作为国宝青铜器仿制品的经典之作,由中国历史博物馆限量仿制,全球绝版发行2000套。
作为建馆(1912年)纪念,第1912号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可见其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必将成为各地博物馆、大、中学校图书馆、机关、集团办公大楼、宾馆、别墅、寺庙以及其它名人、名地、名宅的最有身份、最有地位、最有象征意义的镇家之宝;必将成为所有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爱好者民追千古的珍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限量绝版发行,突现其文物价值,与民间收藏者共同收藏同一时代、同一模型、不同编号的青铜器系列仿制品,为建馆以来第一次,更加明确了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和文物价值,并蕴含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庆祝中国古老文明跨越两千年,迎接千年复兴,自建馆以来,首次将馆藏的最著名的十大国家国宝级青铜文物(通称十大国宝),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十大国宝”传世珍藏版是博物馆建馆百年来首次遴选中国青铜器文明史上十件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精典之作顶级国宝,以其仿制品面世,精选优质青铜采用古老的浇铸法手工完成,形神直逼原件,其工艺之精湛为国内外文物复仿制品所罕见,代表着当代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准。
十大国宝传世珍藏版全球限量绝版发行2000套,发行2000套后,随机在国家权威公证机关公证下毁模,其中编号1912号、2008号等特殊编号分别已被国家博物馆、北京奥组委、香港博物馆等权威馆藏单位永久珍藏,0001号亦被嘉德拍卖行收藏并将于2008年进行拍卖。
可见其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必将成为各地博物馆、大、中学校图书馆、机关、集团办公大楼、宾馆、别墅、寺庙以及其它名人、名地、名宅的最有身份、最有地位、最有象征意义的镇家之宝;必将成为所有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爱好者民追千古的珍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限量绝版发行,突现其文物价值,与民间收藏者共同收藏同一时代、同一模型、不同编号的青铜器系列仿制品,为建馆以来第一次,更加明确了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和文物价值,并蕴含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古代青铜器介绍
古代青铜器介绍我国最早的古代青铜器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古墓中,而夏商周三代是青铜器发展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到了战汉时期之后逐渐没落。
按照青铜器的用途和性质不同,一般把青铜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量器、工具、兵器、乐器、车马器、日用器、货币等十大类别,紫色百合香为您逐一详解。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食器中国古代青铜食器主要包括鼎、豆、簋、鬲、甗、俎等。
其中鼎是最为普通的一种类型,一般用来烹煮和盛放食物,同时也是上层贵族们祭祀时所用到的一种礼器。
最早的鼎出现在夏代,尤其是西周时期形成了严格的用鼎制度。
当时的天子用九鼎盛放肉制品,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者一鼎,肉的数量依次递减。
豆多用于盛放食物,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
簋多用来盛放熟食,同时也是商周祭祀中重要的礼器。
鬲的用途与鼎比较类似,多用作一种炊器,最早的鬲出现在商代,战国晚期逐渐消失。
甗是蒸煮器,多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时期。
俎,不仅是切肉的案几,也是祭祀用的礼器,多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
二、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器中国古代青铜酒器主要包括爵、尊、斝、觚等。
其中爵是煮酒或者温酒的器具。
最早的爵出现在夏代,商代十分流行,西周中期之后逐渐消失。
尊是大型的盛酒器,形制非常丰富,流行于商周时期。
斝是一种温酒器,多流行于夏商周时期。
觚是一种饮酒器,商代最为流行,西周中期之后几乎消失不见。
三、中国古代青铜器-水器中国古代青铜水器主要包括匜、盘、鉴等。
其中匜是最为常见的青铜水器之一。
最早的匜出现在西周时期,春秋时期非常流行。
鉴是一种盛水器。
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比较流行。
四、中国古代青铜器-量器中国古代青铜量器主要包括升、釜等。
其中升多为方升,战汉时期比较多见。
五、中国古代青铜器-工具中国古代青铜工具主要包括斧、锛、铲、镰、凿等。
六、中国古代青铜器-兵器中国古代青铜兵器主要包括戈、矛、刀、剑、弩、镞、钺、戟、冑等。
其中戈是夏商周时期出现最早的一种兵器。
临汾博物馆青铜器纹样在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
临汾博物馆青铜器纹样在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篇一:临汾博物馆青铜器纹样在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摘要:本文对临汾博物馆青铜器纹样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动态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纹样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国内外青铜器纹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最后,本文总结了临汾博物馆青铜器纹样在国内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临汾博物馆;青铜器纹样;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正文:一、纹样的定义和分类纹样是指在青铜器上绘制或雕刻的图形或符号,用于表达青铜器的主题、用途、历史价值等。
纹样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图案、符号、文字、动物、植物等。
青铜器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青铜器纹样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纹样的定义和分类方法:研究纹样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包括纹样的来源、分类标准、分类方法等。
2. 纹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研究纹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探究纹样在青铜器制作和历史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3. 纹样的设计和制作:研究纹样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包括纹样的设计原则、设计工具、设计方法等。
4. 纹样的赏析和评价:研究纹样的赏析和评价方法,包括纹样的视觉效果、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
二、国内外青铜器纹样研究现状国内外的青铜器纹样研究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1. 国内青铜器纹样研究现状国内青铜器纹样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物考古和博物馆学领域。
文物考古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纹样的来源、制作技术、艺术价值等方面。
博物馆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纹样在青铜器博物馆中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
目前,国内也有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和实验室,推动了青铜器纹样研究的深入发展。
2. 国外青铜器纹样研究现状国外青铜器纹样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青铜器纹样非常发达,涵盖了很多主题,如植物、动物、人物等。
(2)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青铜器纹样也非常丰富,涵盖了很多主题,如植物、动物、人物等。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中国青铜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自远古时代开始,青铜器就在中国大地上熠熠生辉,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历程,追溯其源远流长的历史。
古代中国的青铜器发展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从这个时期开始,人们开始掌握青铜冶炼技术,使之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物品。
青铜器的发现主要集中在出土文物中,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青铜器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最早的青铜器出土于中国华北地区,如山西、河北等地,其中又以河南安阳的殷商遗址为最为重要的发现地。
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研究主要集中在殷墟的发掘与研究上,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如爵、卣、觥等。
之后,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青铜器陆续被挖掘出来,丰富了我们对青铜器的了解。
随着中国历史长河的不断推进,青铜器在不同朝代的发展也经历了变化。
在西周时期,青铜器技术达到了顶峰,制作工艺更加熟练,器型更加精美。
同时,青铜器的功能也逐渐从实用工具转变为礼器,成为统治阶级权力的象征。
在秦汉时期,青铜器制作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出土的青铜器多样化,有酒器、食器、乐器等。
唐宋时期的青铜器则延续了秦汉时期的传统,但在造型上更加讲究创新和技艺。
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也可分为学术界和业余爱好者两个方面。
从学术界角度来看,青铜器的研究主要包括青铜器的分类、年代划分以及对器形、铭文等进行解读研究。
学者们根据器物的形制、纹饰、样式,结合出土文物的地理和年代背景,对青铜器进行分期分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对青铜器的铭文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青铜器的用途、制作者、赞美对象等信息。
而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他们不仅对青铜器的制作艺术感兴趣,还对青铜器的收藏和鉴定有浓厚的兴趣。
由于青铜器的数量有限,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复制品和赝品,如何辨别真伪成为了业余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通过学习青铜器制作工艺、纹饰特征、器物形制等知识,提高对青铜器的鉴赏水平,避免受到不良商家的误导。
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剑发展
《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剑发展》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青铜剑的发展,这可有趣啦!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制造青铜剑啦。
刚开始的时候,青铜剑短短的、粗粗的,样子不太好看,但是它能帮助人们保护自己,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厉害呢。
后来呀,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青铜剑也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锋利。
比如说,有个将军叫赵将军,他拿着长长的青铜剑上战场,一挥剑就能把敌人吓跑,可威风啦!再后来,青铜剑的剑柄也有了变化,上面刻了漂亮的花纹,有的像小兔子,有的像小花朵。
而且呀,青铜剑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好,剑身更加坚固,不容易折断。
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如果能有一把这么厉害的青铜剑,是不是很棒呀?《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剑发展》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讲中国古代青铜剑的发展。
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个很厉害的工匠叫李师傅。
他特别会做青铜剑,做出来的剑又漂亮又锋利。
有一次,一个国王听说了他的手艺,就让他做了一把特别大的青铜剑。
这把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可好看啦!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剑的形状也有了很多不同。
有的像弯弯的月牙,有的像直直的竹竿。
还有的青铜剑上面镶嵌着宝石,一闪一闪的,就像天上的星星。
而且呀,不同的地方做出来的青铜剑也不太一样。
有的地方的青铜剑比较重,有的地方的比较轻,但是它们都能在战场上发挥很大的作用。
小朋友们,是不是很神奇呀?《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剑发展》小朋友们,我再和你们说一说中国古代青铜剑的发展。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叫明明。
有一天,他做梦梦到了自己穿越到了古代,看到了好多青铜剑。
他看到一把青铜剑被一个勇士拿着,和坏人战斗。
这把剑一挥,坏人就吓得逃走了。
明明还看到了一些青铜剑被放在博物馆里,好多人都在欣赏它们。
后来明明醒了,就特别想多了解青铜剑。
小朋友们,其实青铜剑的发展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等你们长大了,可以去更多地了解哦。
中国古代青铜器- 概论
• 《汉书·郊祀志》记载,汉宣帝时在美阳(现在陕西扶风北)得鼎 一件,上有铭文。
§ 当时多数人已经不认识商周古文字了,对于 发现的青铜器及其铭文还谈不上研究。
汉代以后仍陆续出土青铜器
• 汉代谶纬之学流行,出土青铜器被视为“祥瑞”,往往要供 奉起来。隋代以后,古铜器的出土多被视为“妖变”,往往 要销毁铸钱或铸造其他器物。
宋代青铜器著作分类之 三:考释类
国家博物馆藏宋版《金石录》
宋代青铜器研究主要贡献
• (1)收集了大量出土铜器资料,并且著录成书。当
时著录的铜器大多数已不存在,其器形和铭文赖有这些著作 而流传至今。
• (2)治学态度严谨,在著录书籍的编排体例上有 重大贡献。对相关信息的记载较为完备、详尽,大大增加
«D.金属光泽与抗腐蚀性能好。
古代青铜器合金成分、 颜色与性能对应关系
3、青铜的划分标准
§ 纯铜(Cu),即Sn<2%,Pb<2%。 § 铜锡合金(Cu-Sn),即Sn>2%,Pb<2%;当Sn
>10%,称高锡铜合金。 § 铜铅合金(Cu-Pb),即Sn<2%,Pb>2%;当Pb
>10%,称高铅铜合金。 § 铜锡铅合金(Cu-Sn-Pb),即Sn>2%,Pb>2%;
史颂敦铭文
2、青铜所具有的优点
«A.熔点低,700~900℃。 «B.硬度高,可以根据不同用器的要求来灵活掌握合
金成分的比例,以获取不同程度的硬度与韧性。 «C.铸造时流动性能和后来焊接性能好。
Ø 红铜铸造出的器物往往有气眼,表面粗糙。而青铜熔化 后流动性好;冷凝时体积稍稍膨胀,填充性能好;很少 有气眼。
当Sn>10%,称高锡铜锡铅合金。当Pb>10%,称 高铅铜锡铅合金。当Sn>10%,Pb>10%,称高锡 高铅铜合金。
青铜器发现地分布ppt课件
商代殷墟文化实在是一个灿 烂的文明,具有都市、文字和 青铜器三个要素。并且它又是 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中国文 明有它的个性、它的特殊风格 和特征。在上述三个要素方面, 它都自具有中国色彩的特殊性。
—著名考古学家夏鼎,《中国文明的起源》
13
殷墟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巅峰
14
殷墟挖掘的青铜器的特点
通高3.96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底座圈上三 个拱形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 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乌。主 干侧有一身似绳索的残龙。这株铸造于三千年前的青铜 神树,极为壮观,真可算是独树一帜、举世无双。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是早蜀先民宇宙观的
实体模式,也是太阳崇拜的实物写照,与古代民族普遍
1、量大。1928年至今,共挖掘出1000多件青铜礼器,3000 多件兵器,出现了一种勃发的鼎盛局面。
2、青铜器种类以礼器和兵器为主,但在乐器、工具、生活 用具、装饰品等诸多方面都有涉及。
3、青铜器的纹饰繁缛神秘、布局严谨、庄严凝重;形制多 样、结构精巧,蕴含着深厚粗犷的原始张力和艺术魅力。
4、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成熟。主要采用浑铸法和分铸法制作 青铜器件(如妇好墓中43件青铜器,用浑铸法的19件,用分 铸法的24件)。为了防止型芯偏移,广泛采用型座和芯撑。
云:“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三星
堆祭祀坑出土的一、二号铜树,就是栖息神鸟的扶桑和
若木。扶桑在东方太阳升起的汤谷上,若木在西方太阳
落下的地方。天上的十个太阳,由十个神鸟运载。一个
在空中,九个在枝头。这就是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宇宙有
“十日”的神话传说,即太阳崇拜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
青铜大神树上的具体体现。祈求太阳适时出没,风调雨
青铜器的发现
青铜器的发现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杰作之一。
青铜器的发现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宗教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在冶炼、铸造等方面的高超技术水平。
本文将介绍青铜器的发现历史、特点以及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青铜器的发现历史青铜器是指用青铜合金(主要成分为铜和锡)制成的器物,主要包括鼎、壶、罍、觥等。
青铜器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最早的青铜器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这也被认为是中国青铜文明的发祥地。
随后,随着考古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铜器被陆续发现于中国各地,如四川、陕西、湖北等地。
青铜器的特点青铜器在形制、纹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审美观念。
青铜器制作精美,工艺复杂,常常雕刻有动植物纹饰或神话传说故事,展现了古代匠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此外,青铜器还常常承载着社会等级、权力象征等意义,在古代礼仪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青铜器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产、生活、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青铜器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在冶炼、铸造等方面的高超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对青铜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总而言之,青铜器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古代中国文明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
青铜器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和历史见证,在当今仍然被人们所珍视和研究。
希望通过对青铜器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书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书(原创版)目录一、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历史与背景1.青铜器的起源和发展2.青铜器与历史的关联二、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1.青铜器的制作过程2.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三、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1.青铜器的重要发现2.青铜器研究的发展四、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文化价值1.青铜器与古代社会文化2.青铜器的艺术价值正文一、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历史与背景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其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青铜器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约 5000 年的历史。
在商、周、秦、汉等历史时期,青铜器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祭祀活动和战争。
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众多的传奇故事和人物都与青铜器相关。
二、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青铜器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器具,如刀、斧、铲等。
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青铜器逐渐发展为复杂的礼器、兵器等。
每一件青铜器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制作,展现出了人类的文明和智慧。
1.青铜器的制作过程青铜器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采矿、选矿、熔炼、浇注和加工等环节。
首先,工匠们需要从铜矿中采集矿石,然后进行粉碎、筛选等处理,得到含铜量较高的铜矿石。
接下来,将铜矿石与一定比例的锡矿石混合,放入熔炉中熔炼,得到熔融的青铜液。
将青铜液倒入模具中,冷却后便可得到初步成型的青铜器。
最后,对青铜器进行加工、打磨、雕刻等处理,得到最终的成品。
2.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礼器、兵器、器皿、工具等。
其中,礼器是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青铜器,被广泛用于祭祀、宴会等场合。
兵器则是战争中的重要武器,如戈、矛、戟等。
器皿类青铜器有鼎、觚、爵等,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和宴请。
工具类青铜器包括斧、铲、钻等,主要用于生产劳动。
三、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1.青铜器的重要发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发现包括安阳殷墟、周原、秦始皇陵等。
这些发现为研究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文化背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青铜器及其最新发现李学勤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物的一个主要门类。
中国的青铜器有其自己的渊源和传统,产生早,历史长,制造精美,种类丰富,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美术价值,早为举世所公认。
早在西汉时期,已有发现与收藏古代青铜器的记载,也曾有学者对青铜器作过鉴定和研究,但这种研究还没有形成一种学问。
到了北宋时期,出现了体例相当完善的青铜器著录书籍,研究青铜器的学者更是辈出。
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一部著录——吕大临的《考古图》,自序于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①。
收藏和研究青铜器的风气,清代乾嘉以后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本世纪20年代,现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后,青铜器的研究逐渐成为这门学科的一大分支。
当前,海内外有很多专家学者致力於研究中国青铜器,所发表专著、论文、图录不可胜计。
对比於业已通行的“甲骨学”、“敦煌学”等名词来说,作为一种学科的“青铜器研究”(或者“青铜器学”)这一术语早就应该使用了。
今天的青铜器研究,是以历史上收藏、研究的成果为起点的,但其根本的方法和趋向则与过去不同。
以往学者研究青铜器,限於当时的条件,所据材料大多没有明确的出土记录,从而只能作分别的探讨。
现今的研究,由於田野考古工作的发达,能够以科学发掘的收获为主体,尽可能运用考古学层位学和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学术界过去研究青铜器,每每偏重于器物上的文字,即通称的金文。
这方面虽然积累了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但也不免带来不少局限性。
现在的青铜器研究,则扩大到对其形制、纹饰、铭文、功能、组合、工艺等方面,作出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其中青铜器制作工艺的考察,更引进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使青铜器研究带有跨学科的性质。
外国学者对中国青铜器的研究,多从美术史的角度入手。
从学科的发展来看,美术史和考古学向来是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的。
只有按照考古学的要求,确定青铜器的文化性质,划分其时期和地区,才能将数以万计的种种器物整理出统绪;而如不经过美术史的考察,说明青铜器的创作技巧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意念,就不能充分显示诸般珍品的意义与价值。
这两者,应该说是不可偏废的。
令人欣幸的是,由于新材料的大量涌现,青铜器研究正在取得迅速进展。
不过10年以前,我为《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卷写了题为《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的综述,如今看来,已有许多地方须作补充修改。
必须说,这几年间的考古发现,实在是太丰富、太精彩了,对青铜器各个时期的研究,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下面便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青铜器产生、演变的基本脉络,以及由最新发现得到的认识(材料以近10年中发表者为限)。
多年研究表明,中国青铜器有其自身独立的起源,但究竟是在什么年代和什么地方开始出现,迄今仍有待探索。
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器,是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一座仰韶文化房屋基址中出土的铜片,正式报告已于1988年出版。
基址的碳14年代经校正约为公元前4700年②,但这一铜片是黄铜而非青铜。
中国目前最早的青铜器,是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的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刀,系合范铸成,有关地层的碳14年代经校正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
同一遗址还发现有铜器残片,惜已风化③。
又据报道,1987年在西台红山文化房屋基址中发现了多块经烧烤的铸铜陶范④,这年代也是很早的,不过报告还没有发表。
上述中国青铜器出现的年代,和两河流域与埃及相差无几。
两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年后才有青铜器出现,如乌尔的刀、针、基什的铜片;埃及的青铜器,则始见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第四王朝。
这些地方的早期青铜器,和在中国一样,其发现是零星的。
埃及真正进入青铜时代,是在公元前2000年的中王国时期。
中国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碳14年代经校正在公元前1890至1670年左右,公认应属青铜时代,年代也大致相近⑤。
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不仅有小件的工具和饰物,还有了较大的礼器和兵器,都是用合范法铸造的。
这开启了中国青铜器长期普遍使用这种铸造方法的传统。
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青铜礼器,以前只有爵。
另外,非发掘品有角,不知出于何地。
近年在二里头陆续出土了鼎、斝、盉、觚,说明当时礼器已有较复杂的组合。
同时,兵器有戈、戚、箭镞,工具有刀、锛、锥、凿、铲、刻刀、鱼钩等⑥。
看其制作技术,这种文化有形制更大得多的青铜器,完全是可能的。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工艺水准,还表现在其装饰技巧上。
这时已经有很精湛的在青铜器上镶嵌绿松石的技艺。
其代表作是一种束腰的长圆形牌饰,已见有十件,其表面都满嵌绿松,构成美观的饕餮纹⑦。
特别是1987年二里头出土的一件,全体镂空,饕餮纹由400多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联缀而成⑧,技巧超绝,确实出人意料。
商代前期,即考古学上所说商文化二里岗期的青铜器,上承二里头文化而有明显的发展。
二里头文化器物的一些特点,这时仍然存在,如容器胎壁很薄,鼎为锥足,爵、斝等为平底,可是器种大为增多了。
礼器的鼎、鬲、甗、簋、爵、斝、角、觚、尊、卣、壶、罍,以及盘、盉,兵器的戈、矛、钺、刀、箭镞,工具的斧、锛等等,均已齐备。
纹饰多作带状,没有作为图案衬底的地纹。
直到其最晚阶段,才出现通体满花的装饰。
在少数器物上,开始有了字数很少的铭文。
商代前期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已经相当广泛。
其中心在河南中北部,北起辽宁,南至湖北、安徽,都有发现。
1980年和1981年,陕西城固龙头镇两次发现这一时期的礼器和兵器,共计75件之多⑨,形制、纹饰的特点同于河南等地所出,表明当时中原文化已传播到汉中一带。
这项发现,1988年始得发表。
1986年,在辽宁锦州水手营子出土一件连柄铜戈⑩,看其花纹,也应属于商代前期。
1985年、1989年,河南郑州小双桥出土青铜建筑饰件各1件,上饰饕餮纹和龙、蛇、虎等花纹,系典型的商代前期风格(11)。
由此可见青铜工艺已很发达,竟能施于建筑,我们对其水平当刮目相看。
商代后期,即商文化殷墟期的青铜器,较之前期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个时期,器物的胎壁转为厚重,各器种的形制都出现了复杂的变化。
纹饰流行通体满花,形成了富丽繁缛的所谓“三层花”,不仅具有地纹,而且在图案上还重叠有纹饰。
铭文也逐渐加多,最长的接近于50字,有比较重要的记事内容。
这样,便出现了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
河南安阳殷墟,为商代后期王都,所出青铜器多属于王室贵族,因而特别精美。
其间许多杰作,久已闻名于世。
随着殷墟发掘的继续,青铜器的新发现层出不穷。
一个最近的例子,是1990年发掘的郭家庄160号墓,共出青铜礼器40件,包括圆鼎、方鼎、提梁鼎、甗、簋、角、斝、方斝、方觚、斛、圆尊、方尊、卣、罍、盘、盂等种,有些器形前所未见。
其中方形器几乎占了一半,更较特殊。
此外乐器、兵器、工具等也很不少(12)。
商代后期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更为辽阔,北至内蒙,南至广西,东到沿海,西到甘肃东部。
这些年几项重大的考古发现,使人们对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广泛性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发现之一是1986年陕西西安老牛坡的发掘(13)。
这处遗址的墓葬及车马坑内,出土了不少青铜器,大部份形制、纹饰均与中原所出类似。
同时也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如有3个人面纹的圆刃钺,各种动物形铜饰。
其间人面形饰与牛首形饰,和陕西城固、洋县一带发现的相同。
距老牛坡不远的长安大原村,1965年曾出土1件尊,于1986年发表(14)。
尊有铭文8行近40字,在商代后期金文中是较长的。
这些地点可能与文献所记的崇国有关。
同样是在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掘了两座长方形的器物坑,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十分珍异(15)。
礼器如尊、罍、瓿等,有明显的商文化色彩,特别与湖南、湖北以及陕西城固的同时期器物相像。
另外,还有许多极富地方特点的青铜器,如不少件青铜人面、人首,大小不一,装饰也各异。
最大的人面,宽138厘米,高65厘米,耳翼伸长,目睛突出,以表示有聪明的神力。
另外人面,又有在鼻上设云气形,表示嗅觉神力的。
表现人体全形的,有高达260厘米的铜人,高冠长衣,上饰龙纹,赤足立于有扁足的双层台座上。
其两手作持物状,实际是一件大型的器座。
器物坑内又出有青铜神树,估计至少有两株(16)。
最高的一株,经复原现高384厘米,一侧有首朝下的巨龙,另侧设枝杈花果,立有禽鸟,造型奇特而生动。
这株神树,乃是迄今所见最高大的青铜器。
1989年,在江西新干(旧作新淦)大洋洲发掘出一座商代大墓,随葬品中青铜器有480多件(17)。
墓的时代,相当于殷虚早期。
这一时代的特点在青铜器上有鲜明表现,例如高99厘米的大方鼎,类似中原二里岗期上层的器物;腹部有通连管道的细颈方卣等,形制和纹饰则显属殷墟期。
方卣及双层底的方鼎等,反映出高度工艺水平。
大洋洲的青铜器,既受有强烈的中原文化影响,又表现出明确的本地特色。
即使是在形制接近中原的器物上,也每有不同的文化因素,如多加虎、鹿等兽形装饰等等。
这种地方因素,在兵器、用器上面表现尤多。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现了成组成套的青铜工具和农具。
工具除常见的木工工具外,有的可能是皮工等方面的工具。
农具包括:铲、耒、耜、犁、镰等,从启土到收获,都很具备,堪称重大发现。
以上几项发现告诉我们,在商代后期,中原以外也存在相当发达的青铜工艺,其发展轨迹值得专门探求。
新发现的这一时期青铜器,有的铭文有助于解开甲骨文、金文研究中的疑难。
例如1991年,河北定州北庄子出土器物,多有“”字(疑即《说文》的“”)铭文(18),使我们知道了该重要族氏的所在。
1973年,山东兖州李宫村出土器物,于1990年发表(19),铭文有族氏“索”,写法同于甲骨文,把争议不休的征人方路线方向确定了。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主要是商末传统的延续,特别是周初的器物,直接继承了商代繁荣华丽的风格。
商、周青铜器之间的差异,每每是在细微的方面。
唯一显然不同的是,周人的铭文多而加长,内容也更为重要。
到了西周中期,青铜器的种类有较大变化,一些酒器如爵、角、斝、觚、尊、卣、方彝等,逐渐减少甚或消失,钟则在此时出现。
纹饰趋于简朴,重新流行带状花纹。
西周早期自商代沿袭而来的以神话动物为主的各种花纹,至此渐被分解而图案化。
铭文字体也由雄浑遒劲,转为整齐规饰。
这样的趋势,在西周晚期仍然继续,同时工艺水准走向退化。
西周晚期盛行的新器种,有簠、盨、匜等。
关于西周早期青铜器的新材料,首先应提到1981年发掘的陕西宝鸡纸坊头1号墓,可看1988年出版的《宝鸡国墓地》报告(20)。
墓中器物瑰丽雄奇,是周初青铜美术的珍品。
如饕餮纹圆鼎上有平盖,盖上有夔形扁钮,却置成足,极为罕见;伯簋双耳及方座四隅均饰牛首,有伸出的角,耳的牛首上又有伏虎,也很奇特。
这些器物,都能与以往宝鸡斗鸡台、戴家湾的出土品相媲美。
1986年北京房山琉璃河1193号墓出土的克罍、克盉(21),则以铭文的历史意义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