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第十八课《苏州园林》教案新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8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8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18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领略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教学重点:苏州园林的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的准确、严谨。

教学难点:说明顺序,语言的准确、严谨。

教学方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一)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竹笛名曲《姑苏行》,在优美典雅而明快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舒泰愉快的游园氛围。

1.昆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广州有“花城”之称,济南有“泉城”之名,重庆被誉为“山城”,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那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通过朗读文字去神游苏州园林。

但是在进园之前,大家必须拿到一张门票。

如果你会读会写并且能解释课文后面的生字词,就能拿到一张门票,来试试看!注音:轩榭()丘壑()嶙峋()镂空()蔓延()着眼()蔷薇()败笔()斟酌()释义:重峦叠嶂自出心裁因地制宜俯仰生姿别具匠心二、图说苏州园林,欣赏天堂风光;清楚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一)播放《苏州园林》音画视频朗读。

1. 刚才大家在看视频朗读的时候,神情都很陶醉,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2.其实,苏州园林之所以这样美不胜收,得益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造诣。

(二)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它的特点是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关键的句子吗?苏州园林。

苏州大大小小的园林大概有50 多处,园林景致可谓美不胜收,正如文中所说“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园林艺术中的代表和典范。

三、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严谨的谋篇布局(一)默读课文,明确段落说明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注意中心句应该是该段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默读要求: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即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苏州园林》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苏州园林》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苏州园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并运用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实地考察(或视频模拟)、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园林艺术的欣赏,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尊重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文章中对苏州园林特色的细致描写和文化内涵的阐释。

学生对园林艺术美学价值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苏州园林设计的精妙之处和文化内涵。

激发学生对中国园林艺术的深入思考和情感体验。

作者简介:叶圣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新的文风著称。

《苏州园林》是其描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教学准备:《苏州园林》课文PPT课件,包含叶圣陶的生平简介、作品特点和相关文化背景。

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资料,展示园林的布局、建筑和自然景观。

学生作业本、笔、实地考察记录表、小组讨论记录表、“我心中的园林”创作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简要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和特点。

2. 通过视觉资料,激发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叶圣陶的生平和《苏州园林》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尤其是对园林美景的描写。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如“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作者对苏州园林特色的描写和文化内涵的阐释。

深入探讨(15分钟)1. 描写手法: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如使用比喻、排比等,举例说明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 园林美学:讨论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园林设计的艺术原则和文化内涵。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领会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教学关键:同上。

教学方法: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教具:出示苏州园林图片。

教学时数:二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二、检查预习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一)(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二)(3—9)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处处八画。

(三)(10)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1、指名朗读第一段,提问:作者对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总印象为: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来”而来。

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该错过苏州园林。

2、学习2段。

(1)齐读。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谴词上由什么匠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处处八画”,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

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3、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间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

——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

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价值。

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2)指名朗读。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苏州园林》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 苏州园林》教案

18《苏州园林》第1课时1.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重点)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重难点)3.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一、导入新课《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

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提问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标本。

“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提问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提问3: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提问4: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提问5: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提问6:请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先总后分。

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提问7: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明确: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全文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五篇】

它不单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想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2、感情目标认识苏州园林的特点,领会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采,进而获取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绚烂文化的感情。

[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讲解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和构造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 教课法 ] 叙述和问答相联合[ 教课门路 ] 多媒体和黑板[ 教课时数 ]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第一。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陪伴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第一感觉园林的美其次,引入本文,对作者进行再次的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编写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课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要贡献。

20 年月和 30 年月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期间他的作品好多,最闻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豪的石像》。

第一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是为拍照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单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想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整体掌握1、解决冷僻字词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朗诵出来 [ 微软中国 2] ,如轩ā 榭丘壑嶙峋镂空蔷薇2、解决难理解字词先发问学生,而后再一同进行解说,如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子。

②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襟中有山川风景的构思布局。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广漆一种天然漆。

由熟漆或生漆和桐油调制而成的,色彩棕黑。

[ 微软中国 3]3 、听录音在标准的语音中感觉文章的美4让学生通读课文5、谈论和发问学生①同学们,通读完好篇课文后,你们感觉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呢 ?②在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过程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进行的?③同学们复习课文后,你们感觉课文分红几大段?④我们以前已经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过学习,有哪位同学在课文中找出哪些说明方法,并详细找出在什么地方?第二课时一、剖析段落 [ 微软中国 5]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对于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体会其表达效果。
-文化背景的融入:苏州园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需要适当补充园林历史背景、设计理念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是教师需要关注和指导的难点。
4.阅读延伸: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5.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苏州园林》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了解苏州园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认识到中华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活动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苏州园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引导他们从文化、历史、审美等多角度去思考和感悟。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带来更多有趣、有意义的课堂体验。
-语言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感悟。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壶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6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苏州园林》知识点篇一一、文学常识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二、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三、重点字词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丘壑(hè)模样(mú)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ɡ)蔷(qiánɡ)薇斟酌(zhēn zhuó)重峦叠嶂(zhànɡ)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四、艺术特色总分结合,结构清晰:文章开头就对苏州园林做了总体概括,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总体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的特色。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目标:一、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教学设想:1、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

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2、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3、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4、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准确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自古是以西湖的山水美丽得以美名传扬天下。

而苏州却是以古园林建筑这奇丽的人文美景称霸天下!我国有四大名园,在苏州就有两个,它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文化遗产。

提问:同学们有同学参观过苏州园林吗?你知道苏州有四大名园吗?为什么作者不具体介绍四大名园?( 最后一个问题作为思考题,让学生学完全文后回答)明确:苏州四大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 配合图片介绍)今天,就让我们随叶圣陶,一起去感受苏州园林之美。

( 板书课题、作者)二、简介作者叶圣陶( 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配乐朗读课文录音2、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轩榭(xu oi xi P)池沼(zh d o)丘壑(h © 嶙峋(l in x tn)镂(l du)空蔷薇(qi eng w d)重峦叠嶂(zh mg)斟酌(zh m zhu c)3、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的特征又是什么?这一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试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部编人教八年级上册18苏州园林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八年级上册18苏州园林优秀教案

18 苏州园林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建筑美和艺术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及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入研读课文,回顾说明文要素,探究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语言的准确性。

教法学法:指导法、探究学习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

一、复习衔接激趣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吧二、目标明确问题导学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轩榭..(zhēn zhuó) 相..(xuān xiè) 池沼.(zhǎo) 丘壑.(hè) 模.样(mú) 斟酌间.(jiàn)重峦叠嶂.(zhàng) 嶙峋..(qiá..(lín xún) 庸.俗(yōng) 阑.干(lán) 镂.空(lòu) 蔷薇ng wēi)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嶙峋】枯瘦的样子。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苏州园林-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州园林-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州园林-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文化、风格特点等;
2.学习有关苏州园林的词语;
3.掌握写景描写的基本方法;
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苏州园林》
1.课文朗读;
2.分组讨论,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文化、风格特点等;
3.听录音跟读,读音正确、语调自然;
4.分角色朗读,注意语音语调、情感表达。

2. 词语学习
1.“园林”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寺、亭、斋、轩”的区分和用法;
3.“曲径通幽、翠竹参差”等描绘“园林”的词语。

3. 写景描写
1.阅读课文中的描写句子,了解写景描写的基本方法;
2.借鉴课文中的描写句子,带领学生写一幅园林图画。

三、教学流程
1.教师介绍苏州园林的背景和特点,引出课文主题;
2.学生分组讨论苏州园林的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发表个人看法;
3.课文朗读,学生听录音跟读,分别单独和分角色模拟朗读,纠正发音、语调及情感表达;
4.介绍“园林”与苏州园林相关的重点词语,普及文化常识;
5.学生针对课文中的描写句子,探究写景描写的方法,并组织课堂小组探讨;
6.以生活实例为例,介绍如何进行写景描写;
7.持续20分钟进行课堂训练,带领学生写一幅园林图画,指导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的方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苏州园林的文化和特点,熟记苏州园林相关的重点词语,掌握写景描写的方法并运用于实际写作中。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厚的兴趣和认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点拨]“隔而未隔,界而未界”使景致更深。可用一句古诗形容层次的效果,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展示园林局部图片,门窗图片和色彩对比图片,学生自由讨论,体会苏州园林细部的艺术性。
5.小结:苏州园林是杰出的艺术创造,不仅大处讲究而且细部注意,充分显示了设计者与匠师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布局:全面安排。
层次:景物的先后次序。
映衬:映照;衬托。
斟酌:仔细考虑。
鉴赏: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别具匠心: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与众不同。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
四、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带。
[学生活动]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叶圣陶作为苏州本地人,对它十分熟悉。文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条理清晰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请画出这些句子。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备课
教师
周振山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17年12月12日
课时
2
课题
《苏州园林》
课型
讲授
教学
目标
1.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及文章结构。
2.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3.学习三种表达方式及三大文体的区别。
重点
1.学习各种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
难点
培养初步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
用具
教学
环节
二次备课
复习
新课
导入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课文的基本内容,今天继续研读细节。
课程讲授
第二课时
一、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
1.[学生活动]出示一些对称建筑的图片,边自读第3段,边比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州园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州园林

18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第一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指导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丘壑.(hè)模.样(mú)斟酌..(lín xún)..(zhēn zhuó) 重峦叠嶂.(zhàng) 相间.(jiàn) 嶙峋庸.俗(yōng) 阑.干(lán) 镂.空(lòu) 蔷薇..(qiáng wēi)回廊.(láng)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嶙峋:枯瘦的样子。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方案。

阅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性构思)。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18 苏州园林》优质教案_24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18 苏州园林》优质教案_24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准确流利朗读课文。

通过合作探究等方法了解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
2、掌握字词
3、自由阅读整体感知并思考:
(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
(2)、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
(3)、试着找出文章说明顺序。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四、课堂小结
知识归纳:
如何阅读说明文
五、布置作业。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18苏州园林》教案1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18苏州园林》教案1

课题《苏州园林》课型教学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说明文大体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但欠缺的解析文章的事理逻辑的水平。

而《苏州园林》作为一篇事理性说明文,环绕苏学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有条理地推行介绍。

学习本文,能够激发学生热忱爱祖国绚烂文化的感情。

但由于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美缺少直观感觉,分因此教师应先展现图片,激发学生对美的神往,让他们赏识美、概括析美、解析美、研究美、交流美以致创建美。

●知识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说明对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教说明序次。

学●水平目标:目1、掌握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培育说明文的阅读水平标2、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领会说明中糅合记述、谈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使用。

●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紧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这其中心来安排本单元的教课。

教1、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

理清作者学思路,认识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联合,是教课要点和难点。

内2、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画意美,教课时应尽可能将相关文字还容原成画面。

3、本文以说明为主,有时也穿插使用了谈论、描述等多样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教课时应合适解析。

4、本文的说明语言很有特点,教课时要指引学生认真领悟,认真辨析。

1、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序次。

教2、推断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领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重点教学难1、搞清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点教课过程设计步骤设计企图预设时间第一课时(说明对象、说明序次)一、导入【直观感觉苏州园林5min1、学生展现自己的画(课前部署)2、PPT展现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之美】留园)图片。

(请同学谈谈对苏州园林的第一印象。

追问引出作者,并让学生对叶圣陶推行简单的介绍)二、检查预习状况(见PPT)【检查预习状况:次序1、《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叶圣陶_,我国现代___作家____,有名___教育家_。

2019年部编(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 教案【精品】

2019年部编(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苏州园林 教案【精品】

18 苏州园林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体会苏州园林的美。

2.把握文本结构,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赏析本文语言。

一、导入新课《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

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赏析苏州园林图片,概括其特征播放苏州园林图片,请同学们赏析图片,说说:苏州园林美吗?美在哪里?它具有哪些令你难忘的特征?【教学提示】赏析园林,学生对苏州园林形成初步印象,有利于课文教学。

此外,学生在描述苏州园林的特征时,也会有一定的说明顺序,教师宜予以关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标导学二:初读课文,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标本。

“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三:细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1.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的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至六自然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说明详细。

3.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写得简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上第十八课《苏州园林》教案新编文本研读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风格的说明文。

是作者为介绍《苏州园林》写的序文。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在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这样先总后分抓住特征条理清晰的介绍了《苏州园林》从而显示了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佳作。

一、导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城内曾有大小园林二百余处,至今保存尚好的仍有69处。

(欣赏一组图片)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给人以“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趣,自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享受。

苏州园林众多,风格不同,“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不同的园林风格。

【我国四大古典名园: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

】【沧浪亭:现存的苏州园林中历史最悠久的园林,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园: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除此以外,像网师园、怡园等也是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园内有园,景外有景,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被认为是苏州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建筑最晚,博采众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以一个游览者的身份,用鉴赏家的眼光,去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去体味其中的诗情画意。

二、简介作者及相关背景1、叶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小说有《倪焕之》、《夜》、《多收了三五斗》,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于是就向叶圣陶先生约稿,让他写一篇序文。

(写在前面,介绍本书的内容)序文写好后就交给香港那家出版社了,不知什么缘故,那本《苏州园林》摄影集迟迟不见出版,《百科知识》杂志编辑部知道叶圣陶有这样一篇文章,要求让他们先发表,当时就以“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为题,发表在了《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最后几句话。

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此文的第一段,当时“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就在第一段里,第一段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就改成了《苏州园林》。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为一本摄影集所写的序文,目的是帮助读者来欣赏苏州园林的美。

我常常感慨同学们的旅游,有句顺口溜能比较好的概括现在的旅游现状:车上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家什么都不知道。

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篇文章能大大提高我们旅游时的审美观,至少下回去苏州园林旅游,你不会就只带着几张照片和满肚子的零食回家了。

三、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并思考:(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2)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是什么?2、讲解生字词。

3、明:(1)总体印象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如何理解“标本”这个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这样高度评价:“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标本”一词,写出了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代表(样本、典范),窥苏州园林之一斑,可见各地园林之全豹,这个词突出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2)总特点:务必使……图画。

(或:一切都要……败笔。

)概括来说,就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闲步网师园刘国正寒花瘦竹岸边生,小阁回廊叠画屏。

我欲踱桥还却步,一池倒影怕人惊。

——其实苏州园林比图画还美。

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这个特点的?(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的图画的?)提示:(1)第3——6小节的内容照应了第2小节中的哪句话?四个“讲究”(2)文章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的?大处——细处主——次(3)如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你摸索出方法了吗?明:理清说明顺序,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就能得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理清说明顺序之后,接着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全文的结构。

)(4)作者按什么样的结构来组织文章的?总——分——总板书:总第1节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亭台轩榭的布局第3节假山池沼的配合第4节花草树木的映衬第5节苏州园林分近景远景的层次第6节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第7节门窗的图案美第8节建筑的色彩美第9节总第10节总结全文四、精读重点段落,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一)第三节下面我们通过深入研读课文,来进一步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1、一生读第3节,思考: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来布局?明:其他:对称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追求一种自然之趣“真则有神,假则失之,园林失真,有如布景。

”所谓真者,乃“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者。

正是为求自然之真,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才使建筑物在布局上绝不对称。

追问:对称的建筑难道就不美吗?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就是其中的典范。

(看图片)你看,故宫在建筑布局上,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

2、作者是如何来评论这两种不同的建筑布局的?明:对称的建筑,作者称它是——图案画,创造出来的是整齐、端庄的美,就像故宫的气势恢宏;而苏州园林,作者称它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在不对称中创造出一种自然美。

两者均美,只不过表现出的是不同的美。

3、写亭台轩榭的布局,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作比较、打比方,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布局上的特点。

(二)第四节1、苏州园林仅仅在亭台轩榭的布局上讲求自然之趣吗?一生朗读第4节,思考:苏州园林的假山堆叠有什么特点?明: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假山堆叠是一项“艺术”的?明:从造型上说,它们千姿百态,重峦叠嶂;从搭配上说,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从效果上说,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都能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正是因为假山堆叠充满自然之趣,才会有攀登真山的真实感,足见假山堆叠是一项“艺术”。

3、“艺术”和“技术”有何区别?明:“艺术”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技术”是指操作方面的技巧。

能不能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没有“技术”,也达不到“艺术”。

假山的堆叠需要技术,但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布局则非技术所能达到,需要设计者和匠师们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创意进行概括、提炼,要用一定的技术,但更多的是艺术。

)4、确实,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在艺术上创作出的高于自然的真实。

(看图片)这就是以假山著称的狮子林。

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全园景物以山为主,全用太湖石堆叠而成,山上道路曲折盘旋,山中洞府曲折幽奇,爬山钻洞如入迷阵。

山顶奇峰林立,怪石纷呈,有如群狮会聚,形态各异,故取园名“狮子林”。

元代谭惟则在《狮子林即景》中这样写:“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首诗就是对苏州园林假山堆叠艺术极好的盛赞。

5、说完了山,来看水——说说,苏州园林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明:(1)大多引用活水——活水增加了园林的生趣,而且水中养鱼种荷,“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池沼设计因地制宜——在造园时,能利用天然的地形,再根据园林特点加上人工的设计配合来安排景物,在造园学上称为“因地制宜”。

当然,山叠何派,水引何式,必须成竹在胸,才能因地制宜。

(3)追求自然之趣——桥梁不雷同、边沿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玲珑的石头或种些杂草,宛然江南水乡风味,目的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与池沼的布置都突出了艺术与自然之趣,那么山水之间又是如何配合的呢?请观赏一组图片,思考假山与池沼的配合关系。

明:设计时根据园林自身的特点来安排,有的以山为主体(如狮子林),有的以水为主体(如拙政园),园以景胜,景因园异,各具风格。

关于园林中山水的关系,园林大师陈从周说得好:“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苏州园林中假山与池沼的配合力求山水相宜,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过渡:假山与池沼是人力所为,所以讲究配合构思,那么,花草树木本来就是自然之物,还需不需要设计者去构思布局呢?(三)第五节1、一生朗读第5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苏州园林中栽种和修建树木有何讲究?明:(1)花草树木的栽种用心良苦: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这些匠师们为游人想得真细致啊!这样游览者无论在四季的哪一个时间来到苏州园林,眼前都会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花草树木的修建技巧:取法自然,着眼画意。

为什么苏州园林里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样修剪出来的树木不美吗?明:这样修剪出来的树木人工的痕迹太重,苏州园林追求的是自然之美,这种自然,不矫揉造作,不妄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且具有画意。

你看,藤萝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窗外花树一角、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就是一幅幅绝美的画面!(3)写“花草树木的映衬”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作比较、举例子(以“古老的藤萝”为例),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第六节1、一生朗读第6节,思考:园林在花间树旁水边人工砌筑花墙和廊子,会不会大煞风景,破坏园林的自然之趣呢?明:不会,砌筑花墙和廊子,是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园林的层次和景致的深度。

花墙上有各式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层次多了,景致深了,边走边观赏,画面就有变化了。

2、苏州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也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

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

因此,游过苏州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

这就是景物组合成不同的空间感觉,有开朗,有收敛,有幽深,有明畅。

游园观景,如看中国画的长卷一样,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

3、请看屏幕(展示沧浪亭的复廊和廊墙漏窗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