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十二怒汉》之法律解析
法律电影赏析之《十二怒汉》
电影在剧本、演员表演、导演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推动了电影艺术与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电影 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06 结语
总结电影的优缺点
精彩的法庭辩论
电影中的法庭辩论场面非常精彩,演员 们的表演非常出色,让观众感受到了法 庭上的紧张气氛和律师们的智慧。
VS
主题深刻
电影探讨了法律、公正和人性的主题,引 人深思。
02 法律主题解析
法律主题解析 陪审团制度
陪审团制度
证据与证词分析
《十二怒汉》以陪审团制度为核心, 展现了法庭审判中陪审团的角色和作 用。在电影中,十二名陪审员需要在 听取法庭辩论和证据后,进行集体讨 论并作出裁决。这一过程凸显了陪审 团制度的公正性和民主性,同时也揭 示了社会观念和偏见对裁决的影响。
个人怒汉》,我深刻地认识到了 法律和公正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 应该尊重法律,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正和人 权保护。
独立思考的价值
电影中的律师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 被告人的生命权奋斗,让我意识到了独立思 考和坚持信念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 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信念,不随波 逐流。
THANKS
角色塑造与心理变化
• 在影片中,每个陪审员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这些 变化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例如,5号陪审员在开始时对 案件持有偏见,但后来被说服;10号陪审员在开始时对案件持 有怀疑态度,但后来也相信了案件的真相。这些心理变化让角 色更加立体、生动。
04 电影制作技巧与风格
镜头语言与叙事手法
饰演10号陪审员,一个善良、温和的老人,对案件的真相持有怀疑态度。
演员表演评价
亨利·方达的表演非常出色,他成功地 塑造了一个正义感强烈的律师形象, 让观众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十二怒汉》中的法律
电影《十二怒汉》与英美法系陪审制度环境学院2011级11323129 翟宇翔没有华丽的动作表演,没有高科技的3D技术,也没有气势磅礴的后期电脑合成,有的只是12名平凡的陪审团成员和1名不起眼的主持和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小房间。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仍然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得到好评,还能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自然有其吸引人的地方,用语言的交流,劝说,辩论,甚至争吵,来推动情节的发展,环环相扣,紧密巧妙,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
故事围绕着12名陪审员审判一名似乎已经证据确凿谋杀自己继父的年轻人开始。
票数从开始的11票有罪对1票无罪,一直到后面的10比2、8比4、6比6、3比9,一直到最后的1:11,再到后来的唯一一位认为有罪的陪审员放弃坚持,整个审判以集体通过“无罪”而告终。
一场原本看来不可逆的审判,却从一个人的质疑最后到出现了这样的巨大转变和逆转,并不是因为这一个人的英雄主义奏效,而是因为极具特色的美国诉讼审判制度在其中产生了影响。
因此,下面围绕法律中的陪审团制度来探讨一下。
电影中的陪审团制度属于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
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
大陪审团只处理刑事案件,职责是听审证据,也就是根据检察官、当事人以及证人的陈述,决定是否对被告进行起诉;小陪审团在刑事诉讼中,通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在民事诉讼中解决争议,并决定是否赔偿。
《十二怒汉》中的12个人属于小陪审团,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陪审团主要是指小陪审团。
这个陪审团制度的实施是按照以下进行的。
首先是选拨陪审员,被选择出来的陪审团里的成员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从社区里挑选出拥有良好信誉的若干普通公民组成的。
而且担任陪审员的门槛很低,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担任陪审员,不分贫富、种族和性别。
也就是说,担任陪审员的12个人并不一定懂得法律,只是平凡的美国公民。
而就是这样非法律专业的平凡的12个人竟然要他们来决定一件案的事实,甚至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法律电影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通过讲述法律事件、法律人物或法律制度,向观众传递法律知识、法律精神以及法律价值。
其中,《十二怒汉》作为一部经典的美国法律电影,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从剧情分析、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对《十二怒汉》进行案例分析。
二、剧情分析《十二怒汉》讲述了一个关于陪审团制度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一位名叫丹尼的青少年因涉嫌谋杀自己的父亲而被起诉。
在陪审团审理过程中,12名陪审员需要共同决定被告是否有罪。
在讨论过程中,陪审员们对案件事实、证据以及法律原则产生了分歧,最终通过互相尊重、理性思考和民主协商,达成了共识,维护了法律的公正。
影片以一个法庭审判的场景为背景,将陪审团的讨论过程作为主线,通过紧张的节奏和紧张的气氛,展现了陪审团制度在维护法律公正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下是剧情分析的几个关键点:1. 案件背景:影片以一起青少年谋杀案为背景,反映了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关注和担忧。
2. 陪审团组成:12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职业,代表了社会的多样性。
3. 案件审理过程:在审理过程中,陪审员们对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原则产生了分歧,展现了陪审团制度在维护法律公正方面的挑战。
4. 陪审团讨论:影片着重描绘了陪审员们在讨论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妥协,最终达成共识。
三、人物塑造《十二怒汉》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各异,为影片增色不少。
以下是几个关键人物的分析:1. 丹尼:影片的主人公,一个青少年犯罪嫌疑人。
他的形象塑造体现了青少年犯罪的复杂性,引发了观众对青少年教育和法律制度的思考。
2. 陪审员们:12名陪审员代表了社会的多样性,他们的性格、背景和价值观各不相同。
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共同推动了案件的审理。
3. 法官:法官在影片中扮演着监督和引导的角色,他的形象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
四、主题思想《十二怒汉》通过讲述陪审团制度的故事,传递了以下主题思想:1. 法律公正:影片强调法律在维护社会公正方面的作用,要求人们在面对争议时,必须坚持理性思考和民主协商。
十二怒汉正义与良知的较量
十二怒汉正义与良知的较量十二怒汉是一部美国电影,讲述了一个陪审团在研究一桩谋杀案件时,团内一名陪审员的良知与正义观念,在一群有不同观点的人中的较量。
这部电影引发了观众对正义与良知的深思,同时也让人们反思自己观点的形成和如何辩证地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十二怒汉中的正义与良知的较量。
一、死刑的正义性在电影中,审判的结果将决定被告是否会被判处死刑。
一部分陪审员认为被告有罪,应该迅速判决死刑,以示对法律的严肃态度和对被害者的公正。
然而,另一部分陪审员则质疑证据的真实性,觉得存在合理的疑点,认为被告无辜。
他们主张应该按照良知来评判案件,而不是仅仅追求程序正义。
二、证据的真实性在审判过程中,陪审团逐渐意识到被告的命运可能建立在不牢固的证据基础上。
一名陪审员发现了目击证人作证时的矛盾之处,另一名陪审员找到了被告认罪书的问题。
这些发现使得陪审团质疑整个案件的合理性,并引发了对证据真实性的辩论。
正义与良知在这里产生冲突,有些人认为只要符合法律程序,即使证据有疑问,也应该按照程序做出判决;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继续研究案件,寻找更多的证据来确保判决的准确性。
三、种族偏见的影响在陪审团中,有几位成员持有有色人种偏见,在评判案件时产生了一定的偏见。
他们认为被告是有色人种,因此更容易犯罪。
一名陪审员在一番辩论后,试图让其他成员更加客观地审视证据,摒弃种族偏见的干扰。
这场辩论使得正义与良知更加显著,让大家意识到不应该因为被告的种族而做出先入为主的判断。
四、合作与辩论的融合在电影的情节发展中,陪审团成员经历了一系列的争论和冲突。
有人试图说服他人,有人坚持己见,但最终他们通过合作和辩论的方式逐渐接纳了其他成员的不同观点。
这种合作与辩论的融合使得正义得以体现,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个体良知的力量。
每个陪审团成员通过思考和辩论,决定是否改变自己的观点,直到他们以广泛一致的方式达成了判决。
结语通过观看电影《十二怒汉》,我们可以看到正义与良知的较量是一场思想与情感的交锋。
英美影视《十二怒汉》赏析
英美影视《十二怒汉》赏析《十二怒汉》是一部英美法律体系下案件判决的影片。
那么,就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到18世纪至19世纪时,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英国法被传入这些国家和地区,英美法系终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
英美法系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法典的延续性,以判例法(简单解释判例法就是以前怎么判,现在还是怎么判)为主要形式。
这种法系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公序良俗判别谁是谁非,不看重学历威望,用平民组成陪审团,即便没有明文规定,只要不符合陪审团判别是非的观念就是违法。
这样可以避免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而且可以解决更多容易产生争议的案件,也有利于人们道德素质的进步。
现在我们就从影片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一下英美法系。
影片《十二怒汉》讲述的是十二个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就一桩杀人案件必须做出一致裁决来决定被告是否有罪。
而被告呢,则是一名年仅18岁的男孩,他被指控在午夜杀害自己的父亲。
法庭上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证据:刺进父亲胸膛的刀子和被告曾经购买的弹簧刀一模一样;楼下的老人听到被告高喊“我要杀了你”及身体倒地声音,并发现被告跑下楼梯;而且居住在对面的妇女透过卧室及飞驶的火车窗户,看到被告举刀杀人。
虽然被告声称午夜11点到凌晨3点都在看电影,但是他的证词颇受质疑。
因为他无法说出刚看过的电影片名或是主演……十二个陪审员就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就此案进行讨论并做最后的决定。
对于这个铁证如山的案件,裁决有罪应该是板上钉钉的。
根据法律,他们只要一致表决通过有罪,就可以完成使命。
已经有十一名陪审员裁定疑犯有罪,只有一位觉得事态可疑,坚持已见提出异议,并且凭耐心与毅力逐一说服其他陪审员推翻原意。
中间经历了七次表决,表决方式有写纸条、举手、口头表示,其结果分别是:11比1;10比2;8比4;6比6;3比9;4比8;1比11,同意有罪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顽固坚持被告有罪的陪审员终于放弃了场。
西方法律电影案例赏析(3篇)
第1篇一、电影背景及简介《十二怒汉》是一部由美国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于1957年上映的经典法律电影。
影片改编自亨利·基辛格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一个炎热的夏日,12名陪审员在陪审团会议室对一名被控谋杀罪的青少年进行审议的故事。
在这场关于正义与偏见、理性与情感的较量中,12名陪审员逐渐展现出各自的人性光辉。
二、电影赏析1. 人物塑造《十二怒汉》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明。
12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和性格特点。
在这12个人物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律师,也有天真烂漫的学生;既有充满正义感的退休警察,也有自私自利的商人。
正是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使得影片在紧张的剧情中,穿插着轻松幽默的对话,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感受到人性的复杂。
(1)主角——陪审团成员影片的主角是12名陪审员,他们在审议过程中,各自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其中,扮演9号陪审员的李·乔姆斯基,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退休警察,他始终坚定地维护正义,为维护青少年无辜的声誉而努力。
而扮演10号陪审员的亨利·方达,则是一个充满偏见和自私的商人,他的言行举止在影片中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弱点的思考。
(2)反派——被告及其辩护律师影片的反派是被告及其辩护律师。
被告是一个青少年,被控谋杀罪。
他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竭力为他辩护,但最终无法改变陪审团的判决。
这体现了西方法律制度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2. 情节设置《十二怒汉》的情节设置巧妙,紧凑有序。
影片以陪审团审议过程为主线,通过12名陪审员在审议过程中的辩论,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在审议过程中,陪审员们经历了从怀疑、犹豫到坚信的过程,最终达成了共识,为被告洗清了冤屈。
3. 主题思想《十二怒汉》的主题思想深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义与偏见影片通过陪审团审议过程,揭示了正义与偏见之间的较量。
在审议过程中,陪审员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偏见,但他们始终坚持正义,最终为被告洗清了冤屈。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十二怒汉》是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也是他最著名的影片之一。
这部电影于1957年上映,改编自雷吉纳德·罗斯的同名舞台剧,讲述了在一宗被控谋杀案中,一名年轻的男子被指控谋杀他的父亲,而陪审团的12名终审人员必须就其有罪还是无罪进行表决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12个陪审团成员的角度展示了一个复杂而紧张的故事。
故事的大部分时间都发生在陪审团讨论的小房间内,通过陪审团成员之间的对话和辩论展开。
这部电影以其深入的人物研究和出色的表演而闻名,成功地捕捉了每个陪审团成员的个性和心理状态。
影片中的主要主题是正义和人性的探讨。
12个陪审团成员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观点,他们必须通过辩论和讨论来决定年轻男子是否有罪。
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克服个人偏见和假设,尽力找到真相。
而这个过程也反映了法律制度中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
电影通过细腻的摄像技巧和剧情紧凑的叙事方式,成功地将观众带入故事中。
导演善于运用空间布局和镜头语言来展示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和俯视镜头来凸显陪审团成员的情感和思考过程。
导演还使用了独特的镜头角度和光影效果,服装和道具设计也相当精细。
这些技巧使得整个电影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张力。
《十二怒汉》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出色的导演和表演,还在于其反映了人性的普遍问题。
影片中的陪审团成员代表了社会上的各个群体,他们的争论和思考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
这部电影通过其细腻而深刻的观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在今天看来,《十二怒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启示。
它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现象,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思考的能力。
它也强调了个人责任和公共决策的重要性。
这些思考和警示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使《十二怒汉》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十二怒汉》作为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在电影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通过其深入的人物研究和对正义的追求,它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法庭剧和人性探讨之作。
从法律方面观《12怒汉》
从法律角度观《12怒汉》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12怒汉》自1957年上映以来一直是被认为是探讨司法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
故事围绕着一个18岁的男孩,被控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而12个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所组成的陪审团,决定着这个男孩是否有罪,如果有罪就会被执行死刑。
我想在这篇观后感中重点论述的是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和审判的公正性。
首先,我先来论述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据我所了解的陪审团,是在案件的审理时,一直旁坐在法庭上,了解案件的全部信息,并在审理工作完成后,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去判断被告是否有罪,而他们的决定起的是最为关键的作用。
美国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美国公民都有担任陪审员的义务。
这体现了美国法律体系的民主性质。
而且陪审团与法官职责划分,充分保证司法公正。
当判断时就必须隔离他们,就像这整个电影场景中,12个人只能在一间有人看守的会议室中进行判断。
这样,他们所得到的全部信息,就是法庭上被允许呈堂的证据,在判断时不会受到新闻界的推测和不合法证据的影响。
虽然对于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的合理性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没有太多法律知识的“外行人”,例如电影中有的人是建筑师、有的是经营广告的、还有做推销的,基本上没有一个具有法律专业的背景。
陪审团可能会阻碍案件的审理。
但我认为正是因为陪审团制度,美国在维系民主制度的方面上更进了一步。
我们知道中国并没有陪审团制度,但我认为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在某些案件中引入这一制度。
毕竟,由于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生活状况、性别、年龄、民族习惯等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人在生活经验和常识上往往会有所不同,甚至会有较大的差别。
如果我们把一个案件,交给一个或几个根本不具备某一经验的法官来裁判,就无法保障裁判结果的可靠与公正。
第二点我要论述的是审判的公正性。
电影中,如果8号的那个建筑师陪审员,在一开始没有提出怀疑,并且同其他陪审员一样都被表面的证据所迷惑投了男孩有罪的一票,那么男孩就很有可能冤枉地被处死,电影也拍不下去了。
《十二怒汉》中的情理与法理
《⼗⼆怒汉》中的情理与法理“以⽣活的真谛,⽽不是世俗的眼光探寻真相”。
电影⼀开始,就抛出了这⼀经典⾔论,也恰是这⼀名⾔贯穿⾄该部电影的始终。
此案是⼀个车⾂分⼦⽤⼑杀死了⾃⼰的养⽗,我实在不清楚导演的意图何在,⾮得把“杀⼿”的⾝份定位在车⾂分⼦上,这⼀⾝份上的限定,是否给陪审团在内⼼深处⾸先打上“恐怖分⼦”的烙印呢?毫⽆疑问,这⼀特定⾝份确实给12位裁判者留下⼀个不好的初印象。
所以⼀开始,⼤家清⼀⾊的认为孩⼦定罪是毫⽆疑问的。
很难想象如果当初没有其中⼀位裁判者提出反对,这个车⾂孩⼦的最终命运⼜会如何?当然这只是不同⾓度的猜测,因为如果放在导演⾓度,这样的思考⽅式就不会有这部电影的上映了。
当然我提出质疑孩⼦⾝份的原因只是确实在某种层⾯上,⾝份或者肤⾊、种族、贫贱等等,都或多或少会从某种⾓度影响裁判者的定夺,因为这是⾃由裁量不可避免的弊端,当然也是灵活运⽤法律与情理的必要性所在。
所以才有了为何官⼆代、富⼆代⽤权势、⾦钱去摆脱罪名的现象存在,所以很多时候,⼈们会感慨(甚⾄愤慨):法律这个玩意是给穷⼈制定的。
⼀个⼈的质疑本⾝就难能可贵,因为在⼀个组织或者⼀个体系内,⼀个⼈的⼒量向来都是极其微弱的。
我们从电影中的细节就可以看出:那个⾸先举⼿反对的⼈,⽆论从语⾔到表现,都是⼀种“孱弱”不禁风、额头冒汗的紧张模样。
因此,我们应当感谢这个国家有这种敢于提出异见的“隔路⼈”,从电影之后的⼀段段辩论中,我们就能体会到⼀个不同声⾳的重要性。
暂且不论该声⾳是否符合⼤局,⾄少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开了⼀种先河,即对⽣命的尊重和对“事实”的质疑和批判。
电影的逐步展开,我们发现最初认为孩⼦⽆罪的那个⼈,其后话语并不是太多,⽽由其引发的质疑,更多地促成了⼤家的思考和辩论。
正是因为此,每个参与其中的裁判者,才不只是刻意追求裁断的草草了事,⽽是置⾝其中以“⽣活的真谛”来还原案发现场的情形,并且置⾝其中。
尤为有趣的是两个现场还原的模拟,第⼀个是认为孩⼦⽆罪的⼈组织的。
《十二怒汉》电影解说
《十二怒汉》电影解说《十二怒汉》是一部经典的法律题材电影,于1957年上映。
电影讲述了一名青年被控谋杀,陪审团的12名陪审员在一个炎热的夏日里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结论。
以下是对电影的详细介绍:1.剧情梗概电影中,一名年轻的拉丁裔男子被控谋杀,陪审团的12名陪审员必须在一个炎热的夏日里进行长达数小时的讨论,来决定被告的命运。
在讨论的过程中,陪审团中的一些成员开始质疑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检方的证据是否足够充分。
最终,陪审团达成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
2.角色介绍电影中,陪审团的12名成员都是男性,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
他们的角色和性格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在讨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角色包括:亨利·方达(Henry Fonda)饰演的是一个坚信被告无罪的陪审员,他在讨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其他成员理清思路。
李·科布(Lee J. Cobb)饰演的是一个暴躁的陪审员,他在讨论中一度成为了主要的反对者,但最终被其他成员说服。
3.主题电影中,主题是正义、公平和人性。
电影通过讨论一个被控谋杀的案件,探讨了正义和公平的概念,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电影表达了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局限性。
4.拍摄手法电影中,拍摄手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电影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摄影师使用了大量的近景镜头和特写镜头,以及对角色表情和动作的捕捉,来突出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情感变化。
此外,电影还使用了黑白摄影,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和紧张感。
总之,《十二怒汉》是一部充满了正义、公平和人性等元素的经典电影。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深入思考这些主题,以及如何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保持理性和公正。
《十二怒汉》理性审判
《十二怒汉》理性审判电影《十二怒汉》是一部经典的法庭审判题材影片,它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法庭审判的故事,更是一次对人性、道德和正义的深刻探讨。
通过展现十二名陪审团成员对一宗谋杀案的审判过程,影片揭示了理性思考和公正判断的重要性。
整个电影的剧情发生在一个封闭的法庭内,十二名陪审团成员必须就一宗年轻男子被指控谋杀父亲的案件进行讨论和判断。
这十二个人代表了不同社会背景、职业和思想观念,他们的决定将决定被告的命运。
然而,由于证据不足和关键证人的疑点,这个案件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这个紧张的环境中,每个陪审团成员都必须克服自己的偏见和个人经历,通过理性的思考和互相交流,共同找到真相。
影片的导演以精心的剧本和出色的表演将每个角色的个性和思想巧妙地展现出来。
在这十二个陪审团成员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观点。
有些人急于结束审判,只是因为他们对被告的种族和社会地位有偏见;有些人则持怀疑态度,他们不相信被告的无辜;还有一些人则持中立态度,他们只是想看到事实的真相。
这些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电影中呈现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个角色所代表的立场。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理性思考和互相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陪审团成员通过辩论和争论,逐渐发现了案件中的疑点和不合理之处。
他们不仅仅是被告的判决者,更是一群智慧和道德的代表。
他们通过理性思考和互相尊重,最终达成了一个公正的判决。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被告的审判,更是对每个陪审团成员自身的审判。
每个角色在影片中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和转变,从最初的偏见和固执到最后的理性和公正。
电影《十二怒汉》通过展现理性审判的重要性,向观众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争议和冲突,而理性思考和公正判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我们才能摆脱个人的偏见和情感的干扰,看到问题的本质和真相。
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我们才能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从法律角度看《十二怒汉》
从法律角度看《十二怒汉》在故事片《十二怒汉》中,精彩地演绎了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道义价值。
一个男孩的生死决定于来自各行各业、互不相识的陪审团员们,而团员们在一所闷热的小屋里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根据陪审团制度的基本原则,只要提出合理怀疑就可以宣布嫌疑人无罪。
我认为,这是该制度对每个人生命权的尊重,宁可错放一千,不可错杀一人,这种思想在独裁时代的统治者思想中是不会有的。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冤案发生的可能,司法的悲剧不致一遍遍地重演。
有人说,错放了恶人是对法律尊严的嘲弄,可他们没有看到,真正尊重人权的司法才有尊严可谈。
全体一致性是陪审团制度的另一原则,这彰显的是西方人坚持的理性的精神。
少数服从多数是大多情况所采取的方法,可将它嫁接到法律上则太过草率,真理也许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没有这一原则,剧中的男孩早已在一轮的投票中定性获罪,被送上电椅,根本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一条生命可能就如此草草断送。
立法者正是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和远见的不足,才生出了这一理性的原则,以避免多数人的暴政。
陪审团的十二位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互不相识,对于法律也并无造诣,他们对案情的判断完全基于常识。
这乍看来很不合理,为何弃法律精英不用,而选择这些门外汉呢?这是陪审团制度的另一精彩之处。
知屋漏者在宇下,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的陪审员对嫌犯的心里把握往往是法律精英也没法比的。
在剧中,年纪最大的陪审员摸透了老证人的心理,住在铁道旁的陪审员看出了证词的错误,见过斗殴的陪审员则想到了案情的不合理。
正是基于这些人独有的生活常识,才使得案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当然,这一经典的最精彩之处,还不在上述的原则和特点。
把持着这一制度的人性才是电影表现的重心。
没有8号陪审员的坚持,再理性的制度也无从维护正义。
没有11号钟表匠对倒向己方急于看球赛的团员的怒斥,陪审团制度就是一出闹剧。
经过连续几天的枯燥审判和燥热,陪审员们的心里早已盼着审判尽早结束,先入为主的成见影响着他们的判决,不同的出身也决定了他们对提出的合理怀疑的抵制。
《十二怒汉》的法律与正义探讨
《十二怒汉》的法律与正义探讨在人类社会中,法律和正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影《十二怒汉》通过描绘陪审团的故事,引发了对于法律与正义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就该电影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对正义的探讨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法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在《十二怒汉》中,被指控涉嫌谋杀的青年艾尔是法律的受审对象。
陪审团的成员在庭审过程中时刻受到法官、“合理怀疑”原则和法庭规则的约束。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管理者,拥有权威性,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
同时,法律追求的是公正和公平。
电影中的陪审团成员需根据事实与证据作出公正的决定,通过集体讨论并投票的方式做出最终决策。
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逐渐认识到并非所有陪审团成员都对案件有深入的了解,也存在主观臆断的情况。
这引发了对陪审员是否真正能够做到公正和客观的质疑。
第二部分:对正义的理解与追求《十二怒汉》中的陪审团成员来自不同社会背景,拥有各自的经历和价值观。
正义对于每个陪审员来说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有人认为法律如何规定就是正义的体现,有人则认为背离常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正义。
因此,电影探讨了正义的多元性和主观性。
同时,电影也通过角色的性格与行为展现了一些对正义价值的思考。
在剧情中,一些陪审员由于过于急切地想结束这个案件,而不愿花时间仔细审查证据,这种行为引发了对于正义是否被真正追求的质疑。
然而,随着主角亨利·方登的引导和讨论的展开,一些陪审员逐渐改变了立场并重新审视案件。
这表明正义可以通过合理的讨论和再审视来实现。
第三部分: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妥协《十二怒汉》中,陪审团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尽管从法律角度来看,陪审团只需就事实与证据作出决策,但有些成员认为应该考虑被告人的背景、动机以及道德标准,而非仅仅关注法律规定。
这引发了对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思考。
在讨论中,一些陪审员逐渐认识到,法律的责任是确保程序的公正和权威性,而评判被告人的道德价值应交由其他机构或个人来决定。
《十二怒汉》电影赏析
• 在上次我和大家交流《法治发展史》的时 候,提出过一个观点,我们是要 “不放过 一个坏人”,还是要“不冤枉一个好人” 不放过坏人,可能会冤枉好人,不冤枉好 人则可能使坏人逃避惩罚,我们应该如何 取舍呢?
• 这其实就是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的问题 。
• 在我国的司法原则要求是实行无罪推定, 但实际情况呢?
6号主张第四次投票
第五位支持无罪的陪审员(2号)ຫໍສະໝຸດ 第六位支持无罪的陪审员(6号)
第四次投票结果6:6平
认为无罪
认为有罪
• 4号陪审员自始至终都极为理性与冷静,并 自信于自己的智商。比起3号,他才是认为 被告有罪的一方中最难以说服的。他始终 试图用理性与逻辑证明被告有罪,看来是 最难被说服的。
既纳税人买单。 • 3、专业性差,很多陪审员对法律并不了解。 • 4、个人因素大,影片中3号及10号陪审员由于
个人观感及经历对案件判定有很大影响。
四、美国陪审团制度对于我国司 法体系建设有什么借鉴?
• 我国的陪审员设立固定,成员身份单一。 没有广泛性。
• 我国陪审员在庭审中作用不大。陪审员在 庭审中与法官有相同职责,但是无论专业 知识还是经验都不足。
• 四、情节简单,整个影片就 是12个陪审员对做出有罪无 罪的判定。
• 五、无名。整个影片仅最后 30秒提到2个名字。
三、影片欣赏
(一)案情
• 18岁少年被怀疑杀死父亲,案发时间为午夜十二 点十分左右
• 证据:奇特的弹簧刀,案发前少年买了一把 • 证人:跛脚老人,住在少年楼下,案发时听到被
告高喊“我要杀了你”及身体倒地声音,并发现 被告跑下楼梯 。 • 居住对面的中年妇女:透过卧室窗户及飞驰的电 车窗看见少年行凶的整个过程。 • 少年不在场证明:在11点至3点在看电影,却无 法回忆任何细节,未被采纳。
《十二怒汉》对法制与正义的深入思考
《十二怒汉》对法制与正义的深入思考《十二怒汉》是一部以法庭审判为背景的经典电影,通过描绘一个陪审团中的12名陌生人在商讨一个被控谋杀罪的案件中的思想冲突,引发了对法制与正义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通过分析片中情节和角色,探讨法制与正义在电影中的内涵及思考。
正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是社会秩序维护和公平公正实现的基石。
而法制作为保障正义的方式,通过建立一套规则和制度,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正义的实现。
在《十二怒汉》中,正义和法制的关系深入人心,通过案件的审判和陪审团的商讨,为观众展现了正义是如何在法制的框架下得以实现的。
案件审判的过程,是法制与正义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
影片中的被告是内格,他被指控谋杀自己的父亲。
审判的过程中,法官为了保证公正,确保证据得以阐明,并通过律师的辩护与检察官的控诉来维护双方的利益。
这一过程准确地呈现了法制的运作方式,通过遵循程序和规则,确保案件公正地得以审理。
然而,在陪审团的商讨环节中,法制与正义的定义和理解出现了分歧。
12名陪审团成员来自不同社会背景,拥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他们通过互相辩论和交流,试图达成一个公正的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正义的内涵在不同人的眼中呈现出多个层面。
片中的艾利斯刚开始对案件准确客观地进行评判,他认为证据确凿,故意杀人罪成立。
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他在其他陪审团成员的质疑和思考中开始怀疑。
通过对证据的再审视和观察,他开始相信被告有可能是无辜的。
艾利斯体现了在追求正义过程中,对法制的深入思考和对证据的准确解读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陪审团中的其他成员则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对法制的思考和对正义的理解。
比如,杰克逊是一个不满社会不公的非裔美国人,他通过对法庭制度的批判来表达自己对正义的渴望。
他认为被告被定罪的可能性仅仅是因为他来自低社会地位,这反映了对法制公正性的担忧。
其他陪审团成员则展现了对证据和法官指导的质疑。
例如,亨利·戴维斯认为证人的证词存在漏洞,不足以成立谋杀罪。
《十二怒汉》中的公正与识别真相
十二怒汉中的公正与识别真相《十二怒汉》是一部经典的法庭 drama,它展现了一群陪审团成员在一个谋杀案件审判中如何通过讨论和辩论来寻求公正和识别真相。
这个电影引发了人们对于公正性与证据分析的许多思考。
本文将探讨《十二怒汉》中几个关键的场景和情节,以及其中所呈现出的公正与识别真相的观点。
1. 初始观点和偏见故事开始时,十二位陪审团成员都对被告持有不同程度的偏见。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1号陪审员,他对被告毫无疑问地认为其有罪。
然而,在后续辩论过程中,其他陪审团成员开始质疑证据的可靠性,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证据支持被告的无罪。
2. 视角转变与证据分析随着辩论逐渐深入,陪审团成员开始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案件中所涉及的证据。
例如,在餐馆老板记得听到声音这一关键证词后,陪审团成员开始怀疑证人的可靠性和记忆力。
这种重新审视促使他们重新思考案件,并开始寻找更多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3. 公正的力量在《十二怒汉》中,公正被描绘为一种强大的力量。
即使面对压倒性证据和其他陪审团成员的坚定态度,一些陪审团成员仍然坚持认为被告无罪。
他们通过辩论和投票来表达自己对公正的信念,并最终影响了其他陪审团成员改变立场。
4. 识别真相与道德挣扎在案件中有几个重要关键点需要认真考虑,例如武器、证人证词以及被告自身的行为和动机。
随着辩论深入,陪审团成员开始分析这些关键因素,并推断出与案件相关联的真相。
他们不仅要面对社会舆论和时间限制带来的压力,还要与个人内心的道德挣扎抗争。
5. 最终判决与影响力通过激烈、充满紧张情节的辩论过程,最终,陪审团成员达成了一个全体一致的判决结果。
重要的是要注意到,个人对公正和真相的追求在影响整个案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十二怒汉》通过展示陪审团成员如何寻求公正和识别真相,引发了我们对于法律体系的思考。
其中包括能力就公正观点进行辩论和证据分析;展示公正力量以及其影响其他成员;以及道德挣扎与判决结果之间的关联等。
十二怒汉关于法律观后感
十二怒汉关于法律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老片子,叫《十二怒汉》,看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波涛汹涌,感触多得不行。
这部电影场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一个小房间,十二个男人,为了决定一个少年的生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没有炫酷的特效,没有大牌的明星,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场景,却把法律、人性、公正这些大词儿给活生生地摆在了咱眼前。
影片开始,十一个人都觉得那孩子有罪,就一个人觉得有疑点,想要再讨论讨论。
我一开始就在想,这一个人得多难啊,要面对这么多人的压力。
可随着讨论的进行,情况慢慢变了。
咱先来说说那个最先提出异议的陪审员。
他看起来普普通通,没啥特别出彩的地方,但就是他那股子较真儿的劲儿,让我佩服得不行。
他也不是说就坚信那孩子无罪,只是觉得不能这么随随便便就给人定罪,得把事儿弄清楚。
他一点点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从一些小细节入手,比如那把刀到底是不是独一无二的,证人的证词有没有漏洞。
他说得不紧不慢,但是每一句都好像敲在了点子上。
再看看其他人,有脾气暴躁的,有沉默不语的,有固执己见的。
那个一直喊着有罪有罪的家伙,声音大得好像声音大就能代表真理似的。
还有那个戴眼镜的,老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觉得自己懂得多,别人都是傻子。
可随着讨论的深入,他们的态度也在慢慢改变。
这里面有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
就是大家在讨论那个老人证人的证词时,有人说老人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从床上起来走到门口看到那孩子跑出去。
这时候大家就开始模拟那个场景,有人演老人,有人演那孩子,那场面,又好笑又认真。
通过这样的模拟,大家发现老人的证词确实有问题,可能是他记错了或者是他为了引起关注故意说谎。
还有那个女证人,说自己在火车经过的时候透过窗户看到了凶杀的过程。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火车经过的时候声音那么大,她怎么可能听得清楚那孩子喊的话。
而且她还戴了眼镜,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戴眼镜吗?这些细节一开始都被大家忽略了,可一旦提出来,就发现这里面的问题大了去了。
《十二怒汉》的证据运用分析
《十二怒汉》的证据运用分析作者周恺。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是美国米高梅公司拍摄于1957年的一部电影。
它描写了一个陪审团对案件的评议全过程。
一名住在贫民窟的男孩被指控杀了他的父亲。
法庭上几乎所有证据都证明他谋杀成立。
十二名陪审员中有十一个人毫不犹豫地赞成他有罪。
只有八号陪审员反对。
根据美国的法律,只有十二人意见一致,才能做出裁决。
所以,十一个人想要说服八号陪审员接受他们的意见,没想到,他们最终却都被八号陪审员说服,一起裁决男孩无罪。
电影的全部场景都是在一间密闭的房间内完成的,案件评议的过程被拍摄得跌宕起伏,精彩万分。
这部电影赢得众多荣誉,并曾于1997年被翻拍。
而中国的电影工作者更是在去年模仿这部电影拍摄了《十二公民》,同样大受好评。
我曾问在美国当过陪审员的朋友,电影反映的情况是否真实?他说:“基本就是这样,美国的陪审团就是这么评议案件的。
”可见,在艺术性之外,它也是一部真实的法律大戏,是法律人极好的教材。
我觉得每个法律人都应该好好地看一看这部电影。
看一下原本看似坚不可摧的事实是如何在对证据的一点点的分析中土崩瓦解,最终完全被否定的。
从中我们可以生动直观得学到证据的运用和分析。
由于十二名陪审员大多没有名字,我将他们各自起了代号,如下:(1)团长、(2)眼镜猴、(3)愤怒的父亲、(4)金融家、(5)贫民青年、(6)蓝领工人、(7)黑道球迷、(8)建筑师、(9)瘦老头、(10)、汽车商、(11)钟表匠、(12)广告商。
一、证据+情理什么是证据呢?证据就是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其他事实。
证据是已知的事实,案件事实是未知的事实。
通过证据这样一种已知事实,人们可以推断出未知的事实。
而推断的方法并不是某些僵化教条的理论,而是具体的情理。
所以查明事实的公式可以表述为:证据+情理=事实。
这一过程在我国民诉法中被称为“证据的审查判断”。
《十二怒汉》中的十二名陪审员正是充分灵活地运用了具体的情理来审查判断证据的。
十二怒汉关于法律观后感
从《十二怒汉》出发浅谈陪审团制度1957年的美国电影《十二怒汉》讲述了一个陪审团商量一件谋杀案的故事。
十二名陪审员第一次投票时产生11票有罪对1票无罪的结果,经过剧烈的商量,不断提出“合理疑心〞,最后以12票全票通过认为被告人无罪。
从审判过程来看,这件谋杀案“铁证如山〞,裁决有罪似乎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8号陪审员坚持认为不能确定被告人有罪而投无罪票,最终陪审团一致认为被告无罪。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陪审团的商量过程当中,从全体上是要求基于证据支持自己的投票决定的,而且这些证据是由警察、律师等专业人士所提供的。
陪审团的商量过程中,支持有罪的一方都要在逻辑上进行严密证明被告的行为,而支持无罪的一方则针对控方证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即“合理疑心〞,而且影片中的陪审团还考虑到了辩方律师所没有提出的疑问。
其它,影片中无论陪审团最终裁定有罪还是无罪,都必须全票通过,这让少数人的“合理疑心〞得到充分考虑,让陪审团的结果保证是经过充分的商量和论证才作出的,使被告人的利益得到充分爱护。
而这些陪审员从合资格的公民中随机挑选,从事不同的职业,知识文化背景相差很大,表达了其制度的民主。
影片充分肯定陪审团制度,借剧中陪审员之口提出:这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神圣的一条,也是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
从影片中,我们能看到美国陪审团制度爱护了被告人最大的利益,对陪审团制度充满了肯定,但我们也在陪审团商量的过程中观察到其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陪审团由非专业人士组成,尽管他们在成为陪审员之前得到很多相关的指引,但毫无疑问的是,其审察案件的能力难以与专业人士相比。
或许包含警察、律师等专业人士在庭审地过程中让陪审团得以充分了解案情,但在陪审团内局部析案情时,则未必可以认真分析证据的合理性。
如果没有影片中的8号陪审员,由于“铁证如山〞,很可能陪审团就会就此作出一致决定被告有罪。
而且,对于证据疑点的质疑,一般人显然比不上专业人士。
假设律师在辩护中没有提出对证据的合理性质疑,那么这些由非专业人士组成的陪审员则可能就此认为证明无懈可击而不加思考疑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十二怒汉》之法律解析一、影片背景1957年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亨利·方达主演的《十二怒汉》是一部分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
本片讲述了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对一个少年弑父罪名的指控过程,影片以民族矛盾为背景,展现了一场司法制度与人性情理的较量。
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房间里,原本以为会很单调,没想到着实有趣,十二位陪审团成员的观点的激烈交锋让整部电影情节非常紧凑,引人入胜。
12位陪审员将作出决定他一生的选择。
12陪审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当中有广告商,有工程师,有警察,有银行家,有推销员……美国的陪审制度要求所有陪审员必须取得一致意见才能做出判决,所以当第一次11票:1票认定少年弑父罪名成立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屈服的会是那个唯一的1。
但亨利·方达出演的工程师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开始提出疑问,放大疑点,逐渐说服每一个陪审员。
这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节奏利落,结构紧凑,主题严肃,丝毫不因故事场景的局限性而显得沉闷,而且众多演员均有精彩表演,将一个深入探讨陪审团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浓厚的戏剧性和吸引力。
整部影片通过演员精细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词,折射出人性的高贵、责任、正直,同时也无情地鞭挞了人性的脆弱、阴暗和自私。
它也形象地说明了陪审团制度的特点:即不是证明嫌疑人无罪,而是证明该案子证据不够充分,无法定罪,这也是西方法律制度“宁可放走一万,不可错杀一个”的例子。
二、案情介绍在经过六天冗长枯燥的听审之后,法官终于对陪审团发布裁决指示了。
被告是一名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年仅18岁的男子,被指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
法庭上提供的证据极具说服力,主要有两位证人的证言:居住在对面的妇女透过卧室及飞驶的火车窗户,在60码外隔着一架铁路桥看到被告举刀杀人的过程;楼下的老人听到被告高喊“我要杀了你”及身体倒地的声音,并跑出走廊看到了被告跑下楼梯。
在法庭上,男孩辩解自己从午夜11点到凌晨3点之间并不在场,而是去看电影了,但他却说不出自己看了什么电影,以及主演是谁。
此外,有人证明他曾买过一把与凶器一模一样的弹簧刀。
陪审团在庭审之后退庭评议,必须达成一致结论才能正式结案。
12名陪审团成员中有广告商、工程师、富家子、新贵族、银行家、推销员等等。
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身更关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经验,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
很多人希望早点结束枯燥的审判回去忙自己的事,在第一次投票表决是否有罪时,结果为11:1,只有8号陪审员投了无罪票,坚持要求进入讨论阶段。
8号提出了自己对证据的怀疑,经过反复争吵和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论和思维斗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案有着诸多疑点,每一轮表决都有人折向无罪方,原因各异,有的因为习惯于附和,有的因为要赶时间,有的因为确实认为有疑点。
整个过程经历了七次表决,表决方式有写纸条、举手、口头表示,其结果分别是:11比1;10比2;8比4;6比6;3比9;4比8;1比11,同意有罪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顽固坚持被告有罪的陪审员终于放弃立场,被告被宣判无罪。
影片中,陪审团一共提出了五个合理怀疑(reasonabledoubt),分别为:1.住在对面的女证人说她亲眼看见男孩将刀举过头狠狠往其父亲胸口刺下,当时正有一辆六节的火车经过,她透过火车最后两节看到此情景。
但八号陪审员曾经住在铁轨旁,他认为火车噪音极大,跛脚老伯不可能清楚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这句话。
2.跛脚老伯说他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后隔了一秒,听到有物体倒下(研判是其父亲),他花了15秒从卧室穿过走廊到大门后,看见少年仓皇逃逸。
但经由八号陪审员模拟发现,跛脚老伯根本无法奔跑,以他的走路速度,大约需41秒才能达成,他却谎称15秒。
九号陪审员是十二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最了解老人,他的见解为:跛脚老伯穿着破烂,这辈子一事无成,没人在意他,但他在这案子中却是主要证人,他享受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因此他说了谎。
3.少年说去看电影但却什么都记不得,因此众人研判少年说谎。
但八号陪审员认为,少年与父亲争吵后,情绪不稳定,回家后发现父亲已身亡,警察已守株待兔,父亲的尸体在前,警察在旁,少年情绪太过紧张,才会脑袋一片空白。
为了证明这点,八号陪审员一直询问四号陪审员这几天晚上做了什么,结果四号陪审员前几天也去看了电影,却记错片名,也记错演员名字;四号陪审员是在没有压力之下回答,就错误连篇了,更何况是少年呢?4.少年的父亲身高较少年高七寸,若是要杀一个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是不会高举刀子再刺下。
有位陪审员幼时常看人械斗,他清楚知道,拿弹弓刀砍人时一定不是高举刺下,少年本身对刀子极为了解,也不可能用这种手法杀人。
5.对面的女证人说她晚上辗转难眠一个小时,在午夜十二点十分正好瞥见少年行凶;但该女证人有戴眼镜,出庭时鼻梁上也有眼镜压痕,正常人不会戴眼镜睡觉,合理推断她瞥见少年行凶也是在没戴眼镜的情况,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
三、角色介绍1号陪审员,一所高中的球队教练,会议的主持人,负责主持会议并维持秩序。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表任何个人观点,因而也看不出他的想法。
但他对整个讨论过程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正如影片的标题一样,“12 angry men”,讨论展开后几乎所有人都处于一种愤怒或焦躁不安的状态,在几次讨论可能出现僵局的情况下都是他力排众议,按照会议的流程完成了整个讨论。
2号陪审员,戴着眼镜,小小个子,有些害羞的中年人。
第一次参加这种陪审,是个善良的老好人,在讨论进行时还热心的给大家发喉糖吃。
在主角(8号陪审员)开始对证据进行质疑时,他应该是有所怀疑的,但并没有马上追随主角对抗其他人的勇气。
在讨论中途赞成被告无罪,促成了6比6平局的转折点。
3号陪审员,在影片中大多时候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愤怒的中年人,总是咆哮着要判处被告有罪,是最后一个还坚持被告有罪的人。
在他眼中此案证据确凿,恨不得亲手送被告上电椅,不理解其他人为什么会有质疑。
实际上他的结论并不牢固,在讨论中只是不断的摆立场,认为证人证物证言都在明显不过。
其实他自己的儿子未成年时就和他打了一架离家出走,这点影片很早就交代了,但直到最后才点明了这一点正是他如此坚持被告有罪的原因。
正是有着这样痛苦的过去,和不愿承担自己错误责任的心理,才让他对儿子产生了深深的恨并投射到了被告身上吧,心理学上这似乎是被称为“移情”的现象。
尽管如此,他仍然一直将儿子的照片带在身上。
当他最后在其他11人的逼视下,咆哮着对照片中的儿子大喊是你毁掉了你自己的一生时,他应该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吧,所以才啜泣着说出了“无罪”,给了这场漫长的辩论一个了局,也给了自己对儿子爱恨交织的感情一个了结。
4号陪审员,戴着眼镜,头发稀疏的中年人,做股票分析的工作。
自始至终都极为理性与冷静,并自信于自己的智商。
比起3号,他才是认为被告有罪的一方中最难以说服的。
他始终试图用理性与逻辑证明被告有罪,但在最后9号陪审员指出他(包括众人)都忽略了的一个关键细节后,他被说服了,同意被告无罪。
他相信自己的智商和理性,在与主角等人的辩论中也始终冷静克制,以理服人,但却没想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还是忽略了关键的细节。
另外在最后10号陪审员发表阶级偏见言论时,其他人都纷纷离席背对以示抗议,只有他坐着听到了最后,并对10号说“闭嘴,然后再也不要说话了。
”忍耐力非凡。
5号陪审员,在贫民窟中长大,对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
讨论开始时很少发言,但后来也开始加入讨论,支持无罪的一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6号陪审员,普通上班族,正义感很强。
在讨论最开始陷入僵局时还曾劝说8号他肯定错了,但在看到越来越多可疑之处时也倒戈向了无罪的一方,促成了平局的转折点。
在3号对9号态度无礼时,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警告3号的人。
7号陪审员,做销售的球迷,在主角刚开始质疑时是反对最激烈的,因为他买好了晚上的球票准备看球,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
讨论到后来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局面成为6比6平局时他反而支持无罪一方,只是为了早点结束他认为无聊的讨论。
他这种人只关心享乐与自己的利益,恐怕到最后也无法从这次讨论中得到什么启迪。
8号陪审员,影片主角,整个事件可以说是因他而起的。
在一开始其他人都认为被告有罪时,是他发出了质疑,将讨论由本来预计5分钟就解决的事拖延了一个小时,而动机只是认为仅仅5分钟就决定了一个孩子的生死不可接受,必须要先谈一谈。
其实在最一开始,他并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来质疑案件的证据,疑问都是一点一点的在讨论过程中不断被发现、被放大的。
而正是他这种不能草菅人命的信念,促使他以非凡的勇气,从一开始的以1对11,到逐渐力争盟友,到最后完成了彻底的逆转。
其实凶手是不是男孩,从展现出来的证据来看,仍然是存疑的。
但这种“疑罪从无”的精神,却可能避免一个悲剧。
9号陪审员,本片最大亮点之一,他所观察到的两处细节成为结果走向的关键,仿佛他那双眼睛可以洞察一切,直入人心。
他是一个瘦小而精神的老头,在众人中是第一个支持主角的。
在刚开始时,主角以1对11,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只好提议进行一次投票,若除他以外所有人意见仍不变,那就按有罪处理。
这时是9号陪审员在11人中投出了反对票,使得讨论得以进行下去。
TED的一个演讲曾提到,对于一个事件的发起来说,第一个支持者非常重要,这标志着从无人追随到有人追随的质变。
9号就在这里扮演了这个角色。
在临近最后,也是他发现了所有人都忽略的一个问题,最终说服了4号。
在影片最后,众人在雨过天晴后走出法院,9号与8号简单的握手、交换姓名,就彼此致意离去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莫过如此吧。
10号陪审员,怀有阶级偏见的老人。
与3号一样,认为被告有罪而只是不停的给结论、摆立场,把推理过程都放到了背后。
这种人只能在处于多数优势时强硬,在其弱势并需要摆明道理时显得不堪一击,最后发表的阶级偏见言论引来了所有人的厌恶,只能黯然退出。
11号陪审员,钟表匠,也是早期就开始支持主角的人之一。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他有两点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在7号从认为有罪到认为无罪的改变时被7号无所谓的态度所激怒,正义凛然的质问是不是在拿生命当儿戏,若认为有罪就要坚持下去,而7号在严厉的质问下也无言以对。
二是在众人的争论逐渐向人身攻击演变时,他站出来提醒大家他们所担负的责任,提醒他们这样畅所欲言的民主形式正是他们国家强盛的原因。
也为讨论的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号陪审员,一个开朗健谈的人,戴一副黑框眼镜。
开始时给人的感觉和7号类似,也是对讨论浑不在意,还在讨论过程中在纸上画棋类游戏打发时间。
但在最后质疑逐渐升级,局面渐渐明朗时也严肃起来,同意无罪的判断。
1号证人,在9号陪审员的观察中,“他是个穿破外套的老头,努力掩饰自己缺点,是个安静,怯懦,不起眼的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