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村庄整治——五河县空心村整治的调查与思考
经济研 究导 刊
EC 0N0MI S C RE EARC GUI H DE
No 1 20 .9, 08
总第 3 8期
S ra N _8 e i1 o 3
城 乡统筹发展背景下 的村庄整治
五 河县 空( 中共 五 河 县 委党 校 , 徽 五 河 2 3 0 ) 安 3 30
的合理流转 , 少制度规定和政 策指导 , 缺 加之缺乏有效 的市 场调节机制 , 助长 了多 占地 、 占好地 、 占地、 早 超标建房行为。 8 . 执法环节有 问题 。 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不强 , 碍于情 面或迫 于压力 。 不是依 法按规 办事 , 是丧失原 则 , 而 滥用 职
摘
要: 由于规 划滞后 等 多种现 实原 因, 特别是土地的比较效益低 下, 造成农村 大量 空心村和严重浪 费土地现
象, 这与保护 土地的基本国策是相背的 , 也是与可持 续发展相背的。村庄改造要放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考虑 , 充分尊重农 民的意愿, 积极 引导 , 学规划 , 科 分步实施 ; 既要抓 紧时间, 又不能一蹴 而就。
2 乡分治制度使得 土地价值贬损 . 城 城乡分治制度 , 形成城市居民的“ 多项特权”而进城农民工 .
却不能获得城市“ 户口” 并得以分享。 但是 , 由于务工所得大于务 农所得 , ] f 仍纷纷背井离乡飘入城市, 土地就相对贬值了。 3 . 农地产 出低 、 农业效益不高 , 也使得 占用耕地建房的机 会成本低下 . 从而导致 “ 空心村” 的蔓延
人物仗势欺人 霸地多建房 ,平 民百姓请客送礼争地抢建房 , 结果是到处乱建房。
二、 实质原 因是土 地 比较 效益 太低
1 . 土地非 自由转让 和使用受限导致土地 比较效益低 宪法第 1 0条规定 ,农村和城 市郊 区的土地除 由法律规 “ 定属于国家所 有的以外 , 属于集体所有 ” 。其 内涵就是 : 土地 在政府强制保 护下 , 农户只有承包 经营权 , 没有所有权 , 不能 自由流动和改变用途
安徽省五河县老城区旧城改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2030)公示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功能定位和规模 (3)第三章土地利用的整体性控制 (3)第四章建设开发的整体性控制 (4)第五章街区控制 (4)第六章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控制 (5)第七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 (6)第八章绿地与广场规划控制 (7)第九章河流水系规划控制 (8)第十章公用设施规划控制 (8)第十一章场地竖向控制 (9)第十二章城市设计 (10)第十三章地下空间规划控制 (11)第十四章环保控制 (11)第十五章防灾控制 (12)第十六章地块控制 (12)第十七章建筑规划控制 (13)第十八章规划实施 (14)第十九章附则 (14)附录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五河老城区在快速发展中得到充分指引,使城市更新得到有序控制,自然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与利用,编制本次《安徽省五河县老城区旧城改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原则1. 区域协调原则规划区位于城南新区和漴东组团之间,也是老城的核心片区。
规划应处理好规划区的功能、空间发展、道路交通、公用设施与城市其他片区的合理衔接,促进城市空间的科学拓展。
2. 整体效益最优原则由于规划区为城市建成区,规划需要对城市更新改造做出统筹性安排。
应关注实施性、民生、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系统性研究展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等问题,尽可能使几方面相结合,达到整体最优。
3. 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应当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创造有利于健康发展的条件。
在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住宅布局、交通网络等规划问题时,以市民的安全、便利在首位,使整个地区成为安居乐业和购物、休闲的最佳场所。
4. 弹性发展原则因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所以规划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5. 可操作性原则规划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易于操作管理。
在用地布局上突出片区特色、亮点和重要职能,体现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原则,合理安排重点设计区域、先期启动区域。
国家土地督察公告第7号——2013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
国家土地督察公告第7号——2013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3.12•【文号】国家土地督察公告第7号•【施行日期】2014.03.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家土地督察公告(第7号)为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并参与监督土地督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现将2013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予以公告。
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2014年3月12日2013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纠正整改地方土地征收管理文件304件2013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忠实履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6〕50号)所赋职责和要求,以监督检查省级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为主线,把保护耕地、严守红线作为各项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对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升效能,国家土地督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 监督检查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情况2013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组织实施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专项督察,重点督促地方政府依法规范履行土地征收管理职责,排查整改2012年以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到位和违规征占土地侵害农民权益的突出问题,着力完善土地征收管理政策。
在专项督察中,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认真排查群众信访、举报和媒体反映的违规征占土地问题线索,向省级政府移交了重点问题线索1589件;对282个地级市(区)自查清理、整改验收情况开展了督导检查,检查卷宗、档案2.17万件,核查征地、占地项目现场1735个,审查省、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土地征收政策文件3753份。
在30个省(区、市)排查出35个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地区作为重点督察地区,交由省级政府进行约谈和督导整改。
通过专项督察,督促地方政府对2012年以来经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批准及2012年以前批准但于2012年以后具体实施征收的土地的补偿安置情况等进行自查清理,涉及55764个批次(项目),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和被征地农民社保费用约188亿元(其中土地补偿费98.16亿元、安置补助费49.92亿元、社保费用39.90亿元),落实2.79万户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住房。
(完整版)五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五河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月前言《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自2012年1月批准实施以来,在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用地需求、增强依规用地依法管地意识、改善土地生态条件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会议精神,国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强化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特别是随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五河县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促进五河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以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抓紧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16〕125号)文件精神,结合五河县城镇规划的建设要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需要等实际情况,编制《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县土地利用方针,明确政府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导向,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及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
目录前言 (I)第一章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 (1)第一节区域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2)第二章规划实施情况 (5)第一节现行规划主要调控指标 (5)第二节规划实施情况 (5)第三章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思想与原则 (8)第一节指导思想 (8)第二节调整原则 (8)第三节调整依据 (9)第四节调整期限 (10)第五节调整范围 (10)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1)第一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 (11)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5)第四节基础设施等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19)第五节其他用地布局调整优化情况 (20)第五章“三线”划定情况 (22)第一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2)第二节生态保护红线 (25)第三节城市开发边界 (27)第六章建设用地管制及用途分区 (28)第一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 (28)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31)第七章土地整治安排 (35)第一节积极推进农用地整理 (35)第二节大力开展工矿复垦 (35)第三节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35)第四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6)第五节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 (36)第六节土地整治实施保障措施 (37)第八章乡(镇)域土地利用控制 (38)第一节乡(镇)土地利用方向和重点 (38)第二节乡(镇)主要用地调控指标 (40)第九章规划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41)第一节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目标影响分析 (41)第二节规划调整完善对土地利用布局变化影响分析 (42)第三节规划调整完善环境影响分析 (44)第四节规划调整完善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45)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7)附则 (51)附表 (52)附表1五河县重点生态保护区名录 (52)附表2五河县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 (53)附表3五河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4)附表4五河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55)附表5五河县主要控制指标分解表 (59)附表6五河县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变化情况表 (60)附表7五河县耕地面积规划平衡表 (60)附表8五河县“三线”划定面积统计表 (60)第一章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第一节区域概况一、地理区位五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地跨淮河两岸,属蚌埠市辖县,位于东经117°24′~ 118°05′,北纬32°54′~ 33°20′。
五河县八大投资优势分析
五河县八大投资优势分析五河县隶属于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下段,东与江苏接壤,紧邻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城市南京。
全县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人口73万。
五河县处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的过度地带,在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介于北纬32°54′~33°21′与东经117°26′~118°04′之间(东经117.75o,北纬33.13o)。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较适宜农作物生长,主要生产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
年平均气温14.9O C,年最多风向为偏东风,年降水量为918.3mm,无霜期日数213天。
五河唐代名为古虹,宋朝始称五河,县名以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建县至今九百余载。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淮畔明珠之称,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地方。
五河县先后被授予:安徽投资环境十佳县、2006年度招商投资最佳诚信县、2008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安徽园林县城、安徽综治模范县、安徽自主创新试验区、安徽省金融生态良好县、安徽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县。
近年来,五河县以其优越的区位、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海内外客商的青睐,初步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稳定和谐的良好态势,并形成了交通区位优、发展空间大、优惠政策多、人力资源丰富、投资成本低廉、产业配套成熟、金融支撑力强、服务完善周到等八大投资优势:一、交通及区位优势五河县地处华东,位于安徽省的东北部,毗邻中国最富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处于华东六省一市的几何中心位置,是进入中原的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可较好的发挥其承东启西、南联北接的作用。
被誉为连接中部-东部的桥头堡,南京的后花园。
200公里范围内城市有:合肥、南京、徐州、蚌埠、淮南、淮北、阜阳、亳州等城市;500公里范围内城市有:青岛、济南、连云港、郑州、上海、苏州、无锡、杭州、黄山、芜湖、九江、南昌、武汉等城市。
03 江西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一圈引领” 以大南昌都市圈为引领,形 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地区“两轴驱动” 强化沪昆(浙赣)和京九高 铁两条开发主轴“江湖联保” 统筹长江、鄱阳湖和赣江等 省内主要河流的生态环境 保护“三屏筑底” 围绕赣东 - 赣东北、赣西- 赣西北、赣南的山地丘陵地 区,筑牢 3 个森林生态安全 屏障
2.1 目标定位 总体定位
长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大湖流域综合治理样板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示范区 内陆双向开放发展高地 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样板区 文化与自然魅力彰显的宜居家园
2035 年形成大湖流域国土空间整体保护与合理开发模式,生态、农业、城镇 空间实现合理协调布局。国土空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增强,生态和粮食安全底线管控体系进一步强化,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国土空间绿色开发竞争力持续提高,城镇空间开发更加集聚高效,节约集约、 绿色低碳的资源利用体系基本建成。 国土空间开放水平和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交通、能源、水利和防灾减灾等 设施支撑体系更加完善,内陆高水平双向开放高地全面建成。 国土空间品质稳步提升,魅力空间体系全面建立,城乡人居环境达到全国一流 水平。2050 年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全面建成,生态竞争力和文化自信力全国领先,形成 经济富裕、山川美丽、人人幸福、安全稳定的生态文明高度发展新局面。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健全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优越、均衡开放、宜居安全、 魅力突出、集约高效,成为大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典范。
“一带”:长江生态修复带。 “两核”:鄱阳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核心区、赣南岗地 - 大庾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核心区。“六区”:饶河流域矿山与农田生态修复区、抚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区、赣江中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区、修河流域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与农 业生态修复区、信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小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区、赣江下游农村土 地综合整治与城市工矿生态修复区。
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梁平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一月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编制单位:重庆纵横土地勘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文刚技术负责人:王祥编制人:荣利娟蔺锂侯俊国单位负责人:吴冬梅提交单位:重庆纵横土地勘测有限公司提交时间:2017年11月目录摘要 (1)一、总则 (5)(一)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5)(二)规划调整原则 (7)(三)规划调整依据 (8)(四)规划调整的范围和期限 (9)二、规划调整的总体思路 (9)三、规划目标调整 (10)四、“三线”划定情况及村规指标情况 (12)(一)“三线”划定思路 (12)(二)永久基本农田 (12)(三)生态保护红线 (13)(四)城镇开发边界 (13)五、村规划指标情况 (13)六、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15)(一)耕地布局调整 (15)(二)基本农田布局 (15)(三)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16)(四)建设用地管制区调整 (18)七、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0)八、新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22)九、规划修改方案的影响评价 (22)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3)(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23)(二)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合理引导用地方向 (24)(三)加强公众参与,强化规划引导和管控作用 (24)(四)完善节约集约举措,提升节约集约水平 (25)(五)强化规划修改方案实施效力,保障方案顺利实施 (25)(六)建立目标考核体系,适时监督规划实施 (25)十一、附表 (27)附表1 梁平区规划调整完善前后主要规划指标情况表 (28)附表2 梁平区规划调整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表 (29)附表3 梁平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表 (30)附表4 梁平区耕地调整情况表 (32)附表5 梁平区建设用地调整情况表 (34)附表6 梁平区新增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北京市人民政府2009年4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3)第1条规划前提 (3)第2条指导思想 (3)第3条规划原则 (4)第4条规划依据 (4)第5条规划范围 (5)第6条规划期限 (5)第7条规划重点 (5)第二章总体战略和规划目标 (7)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7)第8条明确首都的土地功能定位 (7)第9条积极推行和谐持续发展战略 (7)第10条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战略 (8)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9)第11条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的总目标 (9)第12条严格落实各项用地调控指标 (10)第三章统筹城乡区域土地利用 (12)第一节建构首都土地利用总格局 (12)第13条划分四大土地利用区域 (12)第14条构筑“三圈九田多中心” (13)第二节统筹平原山区土地利用 (14)第15条优化首都功能核心区用地功能 (14)第16条整合城市功能拓展区布局 (14)第17条推动城市发展新区高效用地 (15)第18条保育生态涵养发展区空间 (16)第四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8)第一节规模化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8)第19条高效保护农用地、耕地 (18)第20条集中连片保护基本农田 (18)第二节适度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20)第21条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20)第22条大力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整理 (20)第23条加强农用地综合整理 (21)第24条积极安排废弃地复垦 (21)第25条科学开发未利用地 (21)第26条确定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区域 (22)第三节引导都市型现代农业有序发展 (22)第27条加强都市农业用地用途管理 (22)第28条规范都市农业设施用地标准 (23)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4)第一节统筹管理城乡建设用地 (24)第29条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管控 (24)第30条推动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发展 (25)第31条促进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盘整 (27)第二节优先保障中央党政军单位用地 (28)第32条优先保障中央党政军单位用地 (28)第三节积极引导各类设施用地高效利用 (28)第33条引导交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28)第34条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0)第35条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高效利用 (30)第六章加强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32)第一节构筑城乡生态安全网络 (32)第36条保护“两山八水”,建设“九楔九田” (32)第37条重点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32)第38条分类管制土地利用空间 (33)第二节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34)第39条维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安全 (34)第40条不断完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 (34)第41条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 (35)第三节探索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7)第42条探索城镇乡村差别化的平原模式 (37)第43条探索整体局部区别化的山区模式 (37)第七章有机协调土地利用时序与布局 (39)第一节近期规划与远景展望 (39)第44条近期规划目标 (39)第45条近期规划要点 (39)第46条远期和远景发展展望 (41)第二节区(县)规划的调控要求 (42)第47条促进人口产业布局与用地布局相协调 (42)第48条强化区(县)规划目标调控 (42)第八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44)第一节健全规划管理体系及制度 (44)第49条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控制 (44)第50条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45)第51条强化土地规划监督执法力度 (46)第二节完善促进重要生态用地保护的保障机制 (46)第52条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 (46)第53条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46)第54条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机制 (47)第55条探索生态基础设施用地的储备与管制制度 (47)第三节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48)第56条建立新增与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相挂钩的制度 (48)第57条制定有利于盘活各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的激励机制 (48)第58条制定各业各类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标准体系 (48)第59条加强基础设施及公益性项目论证 (49)第60条提高建设用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 (49)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基础信息建设 (50)第61条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立法 (50)第62条加快推进规划信息系统建设 (50)第63条加强规划宣传,推进民主决策 (50)第九章附则 (51)第64条生效 (51)第65条组织实施和解释 (51)附表 (52)前言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明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明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报批稿)明光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4)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4)第二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6)第二章规划目标 (7)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7)第二节规划主要目标 (8)第三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9)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2)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4)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7)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17)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17)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 (19)第一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调控 (19)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0)第三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和时序安排 (22)第四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24)第六章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6)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28)第八章土地整治安排 (33)第一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33)第二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4)第三节土地整治保障措施 (34)第九章乡(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36)第十章规划实施措施 (39)第十一章附则 (43)前言一、县域概况明光市位于安徽省东部,为滁州市所辖。
全市东西宽57.6公里,南北长84.3公里,位于东经117º49′~118º25′,北纬32º26′~33º13′之间。
北跨淮河与五河县、江苏省泗洪县相望,南枕江淮分水岭与来安县、南谯区、定远县为邻,东与江苏省盱眙县搭界,西临凤阳县。
全市现辖17个乡、镇、街道,139个行政村,2005年末市域面积2357.82平方公里,总人口63.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26万人。
二、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时为了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要求,编制《明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五年工作计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五年工作计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五年工作计划是指在五年时间内,对全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的工作计划。
其目的是通过对土地进行规划、整治和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环境质量,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五年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对全域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了解土地的质量、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整治工作提供依据。
2. 土地规划和布局:根据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制定全域土地规划和布局,明确土地的利用方式、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3. 土地整治和改造:根据土地规划和布局,对全域范围内存在的土地问题进行整治和改造,包括土地开垦、改良、复垦和重建等工作,提高土地的质量和效益。
4. 土地管理和保护: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的监管和保护,防止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土地利用效率提升: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
率和经济效益,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土地整治,提升农民的土地收益和生活质量。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五年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政府、农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和完善政策措施,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蚌埠五河
蚌埠市五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方案申报单位:五河县人民政府申报时间:2017年8月23日目录第一章项目摘要 (1)一、项目名称 (1)二、项目申报部门 (1)三、项目建设单位 (1)四、项目建设地点 (1)五、项目建设年限 (1)六、猪当量 (1)八、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九、效益分析 (2)十、编制依据 (3)第二章项目背景 (5)一、县域自然条件 (5)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7)三、区位优势 (7)四、财政状况 (7)五、畜牧业生产总体情况和规划布局 (8)六、农用地规模和种植业生产情况 (9)七、畜牧养殖和畜禽粪污产生规模 (9)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总体状况 (10)第三章整县推进的总体思路与实施目标 (13)一、总体思路 (13)二、路径措施 (13)三、实施目标 (23)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 (25)一、种养一体化 (25)二、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 (28)三、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 (36)第五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0)一、投资估算依据 (90)二、项目投资构成 (90)三、项目总投资估算 (97)四、资金筹措 (97)第六章土地、规划与环评意见 (98)一、土地部门意见 (98)二、规划部门意见 (98)三、环评意见 (99)第七章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00)一、组织领导 (100)二、政策扶持 (103)三、机制创新 (103)四、资金保障 (104)五、监督管理 (105)第八章效益分析 (106)一、社会效益 (106)二、生态效益 (107)三、经济效益 (108)第九章有关证明材料 (109)第十章附图与附表 (110)一、附图 (110)二、附表 (110)第一章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蚌埠市五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二、项目申报部门五河县人民政府。
三、项目建设单位现代牧业(五河)有限公司、安徽省五河县秋实草业有限公司、五河县康禽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等48个养殖场。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
黄艳:以前中心区在新华大街两侧,新华大街是通州新城内部道路,中心区设在这里只能面向本区域。将来的通州新城要成为环渤海的服务中心,北移之后,不但有更好的区位、更便捷的交通,还是五河交汇处,可以建滨水新城。
新京报:通州目前也存在“有城无业”或“卧城”的问题,规划中将来如何解决?
对话
“新城交通将以步行、骑车为主”
通州新城成为北京未来重点建设的新城。昨日,就新城规划问题,市规划委主任黄艳接受了本报采访。
【规划】
“通州新城有三个主要优势”
新京报:这次北京市把通州新城建设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究竟有多高?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视频、效果图
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指出,今年北京新城建设的重心将向通州倾斜,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通州新城核心区将北移至温榆河、通惠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五河交汇”处,面积由原规划11.8平方公里扩大到48平方公里。
新城规划调整已接近完成
黄艳介绍说,市委市政府今年把通州新城作为重点,新城原先的规划也在进行调整,目前已经接近完成。
“在之前的通州新城规划中,通州新城的中心区是沿着新华大街的两侧,现在调整为五河交汇处。”黄艳说,新的通州核心区规划用地面积48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启动区、协同发展区、生活配套区和发展备用区。其中运河核心区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
王云峰表示,跟大兴和亦庄的行政资源整合、城南发展相同,通州新城规划,也是北京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后,采取的重要战略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已确定了通州新城的发展目标———世界一流。因此,未来通州的新城将是北京这座古城城市功能的扩展和延伸,“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提供综合服务”。
“世界一流,不在于每一座建筑的高矮”,王云峰说,通州新城将在“内涵”方面做文章,除了高端商住区、商务区、会议展示区,通州新城还将重点发展休闲娱乐业,建成北京的不夜城。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共10篇)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共10篇) 二O一四年各村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为切实保护耕地,落实基本国策,根据本政府与县政府签订的《二O一四年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结合本乡实际,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乡政府责任目标科学合理编制本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确定本乡的耕地保护目标。
定期对本辖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出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指导性意见。
将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向广大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供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各种条件。
建立健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档案,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动态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基本农田的动态变化趋势。
加强农村居民建房用地管理。
农村居民建房用地原则上要利用原有宅基地或村庄、集镇内的空闲地,不占用耕地。
为实施村庄、集镇规划、新农村建设和旧村庄拆迁安置等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履行占补平衡义务,严格审批和控制农村居民建房用地。
对村级反映非法占用耕地案件的报告,从接到之日起3日内安排国土所查处。
二、村委会责任目标监督村民依照承包合同规定的用途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制止村民损害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行为;依法维护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尊重村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干涉村民符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执行乡人民政府科学合理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
搞好农田保护区的动态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基本农田保护变化趋势。
发现非法占用耕地的,3日内报告镇人民政府。
三、考评办法上述各项目标完成情况,以年终统计结果为准,要求如实上报,不得漏报、虚报、瞒报。
次年初,由乡政府组织考核小组,对各村上报情况签订目标责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具体考评办法另行制定。
四、奖惩规定全面完成上述各项责任目标的,定为耕地保护先进村,由乡政府对村主要负责人进行奖励。
关于“江西省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
附:资料收集表:附表1 江西省鄱阳湖区(含五河尾闾)县市社会经济指标表(2005年)填表说明:各县(市、区)社经资料按2006年江西统计年鉴资料填写,并注明出处。
岸线长度由设计院填写。
附表2县鄱阳湖区(含五河尾闾)堤防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1.堤防等级按:Ⅰ一期重点圩堤、Ⅱ二期重点圩堤、Ⅲ保护农田万亩以上圩堤、Ⅳ保护农田万亩以下圩堤四等填写。
2. 起止点先按地名分别填写,最后由设计院填座标。
保护范围按保护面积(km2)和保护农田(亩)分别填写。
3. 堤顶高程应注明高程系统。
顶宽(m)与路面(砼、泥结石、土),内外坡比(1:m)分别填写。
4. 护坡形式(砼**m、预制砼**m、砌石**m、草皮、无),现状(良好、一般、损坏)分别填写。
5. 设计水位应注明高程系统。
相应湖口22.5m(吴淞)为20年一遇(p=5%),21.7m(吴淞)为10年一遇(p=10%)。
填表说明:1.本表配合附表2(堤防)填写。
2.用途按:灌溉、供水、排涝、排污,岸别按左岸、右岸,结构形式按砼、预制砼、砌石分别填写。
3.主要结构尺寸包括长度、宽、高、孔数和底板高程。
运行方式分长期连续(30天以上)和短期间断。
填表说明:1.大型港口码头应注明单一码头港口吞吐量、占用岸线长度。
2. 本表要请航运部门填写(或收集航运部门的相关资料)。
大中小型码头标准按航运部门的标准。
填表说明:穿、跨鄱阳湖(包括尾闾河道)的建筑物包括桥梁(含浮桥)、管线、电缆光缆。
填表说明:1.外滩宽度为堤防外坡脚以外至坎边线间的距离,提供崩岸发生地的外滩宽度范围。
2.崩岸长度按一次崩岸所发生的顺水流向的范围计量。
3.崩岸宽度需给出垂直于水流向的岸坡塌失的范围,以最大值表示。
4.发生时间按年、月、日统计,日不详的可省略。
5.包括尾闾河道的崩岸。
起止点先按堤防桩号填写,坐标待设计院填写。
填表说明:1.工程型式栏包括各种型式的护岸工程、洲头整治工程、堵汊工程等。
2.现状情况栏提供河道治理工程的现状运行情况,是否破损,损坏程度如何。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赣府发[2009]11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赣府发〔2009〕11号2009年4月9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强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和鄱阳湖(以下简称“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一)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必须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江西五大河流都汇入鄱阳湖,形成相对独立的水系。
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是保护江西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重中之重,对于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促进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统一。
“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我省生态环境质量,也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水生态稳定和粤港地区饮用水安全。
按照流域综合管理的要求,突出重点区域,以保护水质、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有利于保护和修复生态功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推动绿色生态江西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洁净水源、改善水质、保证水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长江中下游和粤港地区生态安全。
五河县“稻虾连作”增效主要做法与价值前景展望
五河县“稻虾连作”增效主要做法与价值前景展望五河县“稻虾连作”是一种以稻和虾同步种植、共同养殖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和管理技术,实现了稻虾共生、互惠互利的良好生态效益,是一种生态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型模式。
“稻虾连作”是一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
其在增效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价值展望。
一、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传统的稻田养虾,主要是在水稻收割后利用秸秆或者直接清理出空地放虾,这样使土地的利用率较低。
而“稻虾连作”可以在水稻生长期间,在稻田中养殖虾苗,使土地在一年内获得两次产出,从而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在虾品类中,对于鲜活虾养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虾米生产;对于大种虾,兼具稻田生态养殖和兼跑业态生态养殖功能。
通过合理的虾田入水期、出虾期,有可能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虾米产量,使“稻虾连作”在经济效益上有更好的表现。
未来,“稻虾连作”还可以与其他农作物进行多元化种植,形成农田产出多元化的良好格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二、充分利用养分,改善土壤质量“稻虾连作”通过虾苗的排泄、虾饵的残渣等有机物,可以充分利用养分,改善稻田土壤质量。
虾在稻田中游动翻动土壤,带动底泥中的养分,促进稻田中的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肥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节约了施肥成本,还改善了土壤环境,为土壤养分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未来“稻虾连作”可以加强土壤保肥、增肥的措施,实现更好的绿色生产。
在虾苗期,密植稻、支架技术节省了人工成本,降低了主产区的劳动力成本,节约了劳动力开支。
稻田中虾蟹共生也有效降低了虾蟹反常损失,因为被捕食的螃蟹会成为虾的食粮。
未来,“稻虾连作”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优质水产品的加工业,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稻虾连作”通过虾稻共生,实现了水稻和虾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避免了传统稻虾养殖由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流转宣传工作方案
土地流转宣传工作方案土地流转宣传工作方案**农业一、流转地点:二、土地流转原则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体制下,维护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不得改变土地原农业用途,不得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流转受益归承包农户所有。
2、坚持集中、规模、增效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对集中,发展规模经营。
3、坚持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规范合同管理、及时解决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确保规范有序进行。
三、土地流转方式1、农民以转让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确保稳定流转的稳定性,流转时间为**年。
2、农户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流转。
在集中流转、连片开发过程中,对少数不愿流转的承包户,可以通过调换土地等方式协商解决。
3、土地流转价**元/亩(均不含所有政策性补贴在内,如粮种补贴、种植补贴等)。
4、鼓励农户在自愿基础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份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四、目标任务2015年,力争土地流转面积5000亩,2015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000亩,2016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0亩,2017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0000亩。
五、建立机构,提供服务,确保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1、成立相关组织。
县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为组长的土地流转服务小组,赛德农业成立了专门的**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
2、建立镇、村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农业出10-20元/亩作为协调费,具体为每块农田全部流转的20元/亩,留一户的15元/亩,二户的10元/亩,同块农田内三户或三户以上不进行流转的,**不接收(农田地块以农忙路为界)。
六、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1、农村土地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本着实事求是、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确定,用现金兑付。
实行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收益分配可以实行保底分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五河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月前言《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自2012年1月批准实施以来,在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用地需求、增强依规用地依法管地意识、改善土地生态条件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会议精神,国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强化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特别是随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五河县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促进五河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以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抓紧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16〕125号)文件精神,结合五河县城镇规划的建设要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需要等实际情况,编制《五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县土地利用方针,明确政府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导向,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及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
目录前言 (I)第一章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 (1)第一节区域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2)第二章规划实施情况 (5)第一节现行规划主要调控指标 (5)第二节规划实施情况 (5)第三章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思想与原则 (8)第一节指导思想 (8)第二节调整原则 (8)第三节调整依据 (9)第四节调整期限 (10)第五节调整范围 (10)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1)第一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 (11)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5)第四节基础设施等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19)第五节其他用地布局调整优化情况 (20)第五章“三线”划定情况 (22)第一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2)第二节生态保护红线 (25)第三节城市开发边界 (27)第六章建设用地管制及用途分区 (28)第一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 (28)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31)第七章土地整治安排 (35)第一节积极推进农用地整理 (35)第二节大力开展工矿复垦 (35)第三节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35)第四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6)第五节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 (36)第六节土地整治实施保障措施 (37)第八章乡(镇)域土地利用控制 (38)第一节乡(镇)土地利用方向和重点 (38)第二节乡(镇)主要用地调控指标 (40)第九章规划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41)第一节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目标影响分析 (41)第二节规划调整完善对土地利用布局变化影响分析 (42)第三节规划调整完善环境影响分析 (44)第四节规划调整完善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45)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7)附则 (51)附表 (52)附表1五河县重点生态保护区名录 (52)附表2五河县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 (53)附表3五河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4)附表4五河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55)附表5五河县主要控制指标分解表 (59)附表6五河县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变化情况表 (60)附表7五河县耕地面积规划平衡表 (60)附表8五河县“三线”划定面积统计表 (60)第一章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第一节区域概况一、地理区位五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地跨淮河两岸,属蚌埠市辖县,位于东经117°24′~ 118°05′,北纬32°54′~ 33°20′。
区位优势良好,北接宿州、西临蚌埠,东邻江苏省泗洪,南依滁州市凤阳县,位于南京、徐州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内。
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现有食品、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酿造、塑料、包装、服装、玻璃等工业企业200余家,生产1000多种产品。
沱湖、天井湖、香涧湖三大湖泊水质优良,饵料丰富,具有天然的水产养殖条件。
6万亩水面的沱湖是各类水产养殖基地,其中中华绒螯蟹和沱湖野鸭享誉国内外。
二、自然条件五河县地处中国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物种丰富,物产丰饶。
水资源是五河的第一大资源。
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流,沱湖、香涧湖、天井湖三湖相连。
五河是安徽省水产大县,沱湖是全国保护湿地、安徽省级自然保护区。
盛产的中华绒螯蟹,以其体大、色青、味甜而享誉海内外,侧身“中国十大名蟹”之列,占据安徽省河蟹出口的三分之一。
银鱼、千头鱼、大青虾,沱湖野鸭,汉白玉贡米等名优特产,早已成为大中城市超市的抢手货。
五河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丰富的矿藏。
连绵起伏的大巩山藏金纳宝,掘金历史上溯于宋元时期,如今已经探明黄金储量10吨,重晶石储量40万吨,蛇蚊岩2万吨,初步展现了良好的开发前景。
五河电网建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16座,具有较强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电力资源不受季节时段限制,满足全县工农业生产需要。
三、社会经济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86430.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9%。
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505967万元,增长5.3%;二产实现增加值448342.9万元,增长12.4%;三产实现增加值432120.6万元,增长9.2%。
三次产业比重为36.5:32.3:31.2。
年末全县总人口668591人,比上年增加4477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81455人,占总人口的12.18%。
全县人口出生率为29.4‰,比2013年上升了14.8‰;死亡率为5.9‰,比2011年下降了0.6‰;自然增长率为18.7‰,比2013年上升了16.57 ‰。
全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569元,比上年增加1107元,增长11.7%。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950元,比上年增加1730元,增长9%。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2014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五河县沫河口镇划入蚌埠市,全县土地总面积由159500.96公顷减少为142856.12公顷,其中农用地105132.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59%;建设用地面积19336.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54%;其他土地面积18386.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87%。
农用地中,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别为87732.69公顷、262.27公顷、3707.84公顷和13430.18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61.41%、0.18%、2.60%和9.40%。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15607.82公顷、3728.94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0.93%、2.61%。
其他土地中,水域和自然保留地的面积分别为17556.68公顷和829.70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2.29%和0.58%。
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全县土地利用率为87.13%,土地垦殖率达61.41%。
(二)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
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所占比例小,三者的比例约为6.0:1.0:1.2。
(三)经济发展沿轴线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五河县经济发展以县城为中心,一条城镇发展主轴、两条二级城镇发展轴进行布局,轴线两侧是建设用地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域。
(四)经济增长加快,土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高。
随着开发区的日益壮大,大型工业企业落户开发区,中小型企业向开发区和部分城镇工业集中区集中,五河县城镇工矿用地集约度逐年提高。
(五)其他土地以水域为主,不适宜进行大面积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略显不足。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人均占有耕地量逐年下降,耕地保护压力大。
1996年,五河县人均耕地为1460平方米,2005年人均耕地为1350平方米,2014年人均耕地为1312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逐年降低,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二)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一方面园地、林地面积相对较小,分别仅占土地总面积的0.18%、2.60%;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面积相对较大,占土地总面积的8.92%,且分布较为分散,削弱土地利用的规模效益,降低土地使用的效率,土地浪费较为严重。
(三)土地利用总体效益不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2014年五河县单位土地的GDP产出为9.7万元/公顷,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达到233平方米。
从投资利用强度和人均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来看,五河县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还有很大潜力,需进一步挖潜。
第二章规划实施情况第一节现行规划主要调控指标现行规划主要调控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增量指标,到2020年全县各项指标为:一、总量指标总量指标包含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园地、林地、建设用地总量、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交通水利其他用地规模等8项指标,控制面积分别为85661.52公顷、75648.02公顷、429.93公顷、2797.55公顷、16834.19公顷、13246.70公顷、1646.81公顷和3587.49公顷。
二、增量指标增量指标包含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等4项指标,控制面积分别为801.20公顷、674.69公顷、462.58公顷和1871.44公顷。
三、效率指标效率指标主要是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控制面积是125平方米/人。
第二节规划实施情况一、耕地保有量实施情况至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为85661.52公顷,2014年末全县耕地面积为87732.69公顷,完成了耕地保护任务。
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实施情况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上级原下达五河县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是75648.02公顷。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时下达五河县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75528.30公顷,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5575.46公顷,完成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施情况至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801.20公顷,至2014年全县实际已使用1105.17公顷,已使用占规划规划目标的137.94%,突破了规划指标303.97公顷。
四、建设用地总规模实施情况至2020年五河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是16834.19公顷,至2014年全县实际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9336.75公顷,占下达指标的114.87%,突破了规划指标2502.56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