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儒学确立的中华民族观
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影响作者:子夜飞蛾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源远流长、蓄积深厚的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儒家思想也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粹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还依然久盛不衰。
从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开始,儒学就和当时的其他学说一起融入了思想文化的长河里。
在这期间,它磨砺过、沉没过、漂浮过,在经历了无数次沉浮之后最终成为这条长河的主流。
儒家思想历经千百位儒学大师的修正锤炼之后才得以发展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但是,这条河流的前进、以及儒家思想的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
一、发展历程:明显的阶段性正如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样,一种思想文化能否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关键是看它是否能满足社会存在的发展需要。
思想文化也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学说能否被统治者重视,关键是看它能否真实反映和保护经济基础。
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朝代对儒家思想持不同的态度,这决定了儒家思想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形成这是我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经济上铁器牛耕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促使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思想上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一切都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创立了儒家学派,主张“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孔子的“仁”,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都蕴含了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的其他学派中也有体现,比如说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等。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汉代儒学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第2课汉代儒学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焚书坑儒”批判1.背景秦朝建立后,一些儒生借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攻击郡县制度。
2.概况秦始皇将秦以外的各国史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以外的私人收藏的书籍统统焚烧,后又将违犯禁令的四百六十余儒生坑杀于咸阳。
3.影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二、“罢黜百家”1.背景(1)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需要用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2)董仲舒改造儒学,并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3.影响(1)积极:汉王朝加强了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1.概况(1)汉武帝创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并将儒家经典列为官方教材。
(2)汉武帝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作用(1)太学的出现,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僚富豪子弟垄断官位的情形,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3.太学清议东汉太学生参与议政,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科举制的创立(1)实行时间:隋唐时代确立,一直沿用到清末。
(2)主要内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考试内容以儒学经典为主,明代以后发展为八股取士。
2.影响(1)积极:①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巩固。
②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使其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③使得知识分子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历史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创立、形成,蔚然大宗,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创立、形成,蔚然大宗, 但受到冷落(原因? 但受到冷落(原因?)。 原因:此时社会发展趋势是实现国家统一,争霸、 原因:此时社会发展趋势是实现国家统一,争霸、兼并 战争不断,孔子主张不适应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 战争不断,孔子主张不适应大国争霸 以暴力建立新的统 治秩序的需要. 治秩序的需要 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爱” 1、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爱” 政治思想 主张“为政以德” 2、主张“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 孔 治3、民本思想 子 教育思想 举办私学和“有教无类” 举办私学和“有教无类”
黄宗羲: 黄宗羲:
王夫之: 王夫之:
1)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认为耕者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有其田 2)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提倡经世致 用 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主张物质第一性, 4)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主张物质第一性,物质不断 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 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
2)“独尊儒术” 的正统地位确立的原因: 独尊儒术” 的正统地位确立的原因:
A、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起用了文学儒者参政, B、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起用了文学儒者参政, 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将儒家经典《五经》 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将儒家经典《五经》作为国家的教 科书
4、明末清初时期: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 明末清初时期: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 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为思想家思想主张核心是什么? 1)四为思想家思想主张核心是什么? 抨击封建礼教和君主专制, 抨击封建礼教和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形成原因: 2)形成原因: 政治: 政治:专制主义强化 异端” 3)“异端”思想家李贽思想主张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配套学案: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②汉初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的需要。
(2)表现: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作用①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②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汉武帝的“积极有为”(1)背景①国力强盛: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②潜伏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需要。
[知识点拨]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新儒学的形成: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糅合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1)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即“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3.结果: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于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误区警示] (1)董仲舒的新儒学并非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全面否定,而是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糅合而成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2)道家最早阐述“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以神为中心,将人神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具有神权迷信色彩。
三、儒学成为正统1.措施(1)政治方面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部编教材·读与考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解读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精选史料,掌握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自身独特的特点,理解中华文化具有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了解其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的有益启迪和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的有益启发。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主干知识1.先秦时期:中华文化的奠基⑴多元起源:黄河、长江、珠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等。
⑵中原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⑶文化认同:春秋战国,内迁各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⑷礼乐文明:始于西周;春秋孔子多方面阐述,形成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⑸百家争鸣: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说,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2.秦汉至宋元:文化交融与发展繁荣⑴秦朝: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⑵西汉:汉武帝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⑶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交汇融通。
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⑷宋元: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道学说,形成理学;科技文化高度繁荣。
3.明清时期:文化批判和文化专制⑴明清之际: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⑵康乾时期:文字狱钳制思想,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4.近代向西方学习⑴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⑵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重视以人为本⑴社会伦理: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固【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熟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稳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时期的社会冲突和农夫起义,熟识两汉衰亡的缘由。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从单元角度看,西汉与东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固时期,上承秦制下又开启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所以是第一单元和其次单元的承上启下之课。
从本课具体内容来看,包括四个子目,以历史开展的挨次呈现两汉充分稳固大一统国家开展的模式,以及社会危机导致王朝覆亡的过程。
第一子目是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其次子目是西汉的强盛,第三子目是东汉的兴衰,第四子目是两汉的文化。
这四个子目之间呈现出历史开展的因果关系,兴盛的局面因社会冲突渐渐积累而走向衰亡,最终消失了东汉末期的分裂动乱和割据局面,以致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同学识记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史实,理解两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
时空观念:通过?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稳固?教科书和配套课件,熟识两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使同学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措施的特征、影响,提高同学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力量。
历史解释:引导同学运用文献资料所供应的有效信息,熟识汉代儒学思想与治国理念、文学作品与汉代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教学,熟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开展进步,培育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的同学是一般高中高一班级同学,他们刚刚经受完义务教育阶段,对汉代历史有一个根本的认知。
对楚汉之争、“文景之治〞、汉武帝、光武中兴丝绸之路等与汉代有关的典故、人物有初步的了解。
对西汉与东汉的时空关系,以及两汉所处的时空位置具备简洁的认知。
高一同学具备了肯定的阅读和理解历史材料的力量,能够简洁概括和归纳史料的主要内容,并表达自己对史料的理解另外,中同学对历史人物较为感爱好,并乐于接受老师有新意的教学方式。
3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 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汉高祖
汉武帝
董仲舒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内容 “黄”,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
2、特点 黄老之学的基础是道家理论,它强调“无为 而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 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①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 史上的一件大事。 政治:有利于巩固大 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 序。 ③思想:确立儒学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 位。 ④教育:兴办学校,有 利于教育发展 消极:文化专制,抑 制思想的自由发展
【知识拓展】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 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 构。公元前124年,汉武帝 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长 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 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 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 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 府任官。这打破了以往由 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 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 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提 高了儒学的地位。
孔子:“以德治民”;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 其原因。 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 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
董仲舒的主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 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
不受重视
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与传统儒 学有何异同?
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
同:都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 异:(1)来源: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公羊春秋》为基础,
(2)天人观:传统儒学持怀疑态度,主张敬而远之, 而新儒学持肯定态度,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高中历史课件: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道家和儒家学说吸收其他学派的思 想,主要是因为西汉初年,国家经济面临困难,为了恢复生产 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而汉武帝 时期国力逐渐强盛,董仲舒吸收法家等思想是为了适应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都是为满足现实统治的需要,C项 正确。汉武帝时,王国势力受到严重削弱,A项错误。汉武帝 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思想专制,并 非百家争鸣、兼收并蓄,B、D两项错误。 答案:C
[好题精选——知趋势]
1.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
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
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
也”。这说明董仲舒
()
A.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
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
C.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
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
(4)从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看,“大德而小刑”。在国家治理的 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 上,主张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 罚,“外儒内法”的特征鲜明。
提能点 董仲舒新儒学 素养攻略:强化史证意识·重视史料实证 1.由下列图片探究新儒学对教育的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五经”指 《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 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 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 “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 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 “五经”之中,故选C项;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 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 答案:C
2022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2讲汉代儒学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
第32讲汉代儒学备考指导素养目标把握一个核心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通过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三纲五常”思想的学习,认识到其既有封建糟粕的成分,也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的成分,培养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阐释历史事物的唯物史观(2)从多种渠道获取与汉代教育有关的历史材料进行历史解释,认识汉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大一统形势的现实需要注意两个目的适应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理解三个主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和提倡孝道知识排查教材深化一、“焚书坑儒”批判1.背景(1)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2.影响(1)“焚书坑儒”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2)文化氛围转为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二、罢黜百家1.背景(1)“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2.过程(1)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
(2)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等。
(3)董仲舒的“一统”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4)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地位开始提升。
3.评价(1)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三、太学的出现1.性质: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意义(1)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改变了权贵垄断官位的情形,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3.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2)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3)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情境体验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
第五章·第二节 汉代儒家观念
洛阳汉墓壁画艺术弥漫着天人感应的观念
三纲五常
“三纲”语出韩非,“三纲五常”连用则 为班固,而董仲舒是三纲五常理论化的始 作俑者。董仲舒根据五行观念推演认为, 君臣是天地关系,夫妇是阴阳关系,父子 是四季关系,天地和四季也归于阴阳,“君臣、 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因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永恒的 “天意”,即“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 纲”以 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建 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 以移孝作忠为目的,实现家庭政治化 和国家家族化、绝对化,强化家庭的 宗法统治和封建君权。他以三纲五常 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化民成 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 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文化模式提供 了蓝本。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实际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尽管那 时才刚刚从亡秦时社会经济的困顿中走出,但人们崇尚五行,玄想天命, 祈求不死,追求现实的奢华和来世的永恒的愿望已日趋浓烈。 马王堆出土帛画(上) 马王堆出土漆器(右)
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 , 是提出了 “ 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在第三次应诏对 汉武帝的策问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 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其主张的特点 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以奉天法古为旗号 ,以 先王之道为楷模 ,吸收阴阳五行说 ,纳韩非思 想,“推天道以明人事”,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论 证儒家的纲常名教 ,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披上神 学外衣 , 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 、以阴 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体系 ,按“天人感 应 ” 、 “ 奉天法古 ” 的原理,推演出 “三统说”的历史 循环论及三纲五 常的社会伦理 观,得到汉武帝 的赞赏和采纳。
第二节 汉代儒家观念
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统一是在秦 汉时期,具有制度化 、模式化和程序 化特征。汉代对儒学做出贡献最大的 是董仲舒 。经过他的改造 ,儒学由先 秦时期的百家之一 ,变为 “独尊 ”的国 家意志 ,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 。 政治上 , 他主张德刑并用,礼乐教 化,德政为主,刑罚为辅。在思想文 化上 , 主张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他 结合当时的社会观念和风尚 ,提出“天人感应”理论,将儒 学神学化 , 将 “ 三纲五常 ” 纳入儒家伦理观和汉王朝的政 治生活。
“儒皮法骨道家心”——“儒、法、道”三种意识形态下的汉王朝
“儒⽪法⾻道家⼼”——“儒、法、道”三种意识形态下的汉王朝“穷则独善其⾝,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曾作为中国古代⼏千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存在着,激励着⼀代⼜⼀代的中国⽂⼈⼊世,⽽儒家学派的创始⼈——孔⼦,则是“⾼⼭仰⽌,景⾏去处。
”被后世当作圣⼈的典范。
作为确⽴儒家为正统思想的汉王朝,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汉王朝统治时期却充斥着“儒、法、道”三家的⾝影,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下,“儒、法、道”三种意识形态下的西汉王朝。
“儒、法、道”三家在汉王朝不同时期的应⽤黄⽼⽆为,与民休息在汉朝初⽴之际,百姓已遭战⽕摧残多时,各种事物百废待兴,朝廷急需调整状态,于是与民休息,藏富于民的基本国策就被统治者制定下来,《汉书》中记载:“孝惠⾼后之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俱欲⽆为,故惠帝拱⼰,⾼后⼥主制政,不出房闼,⽽天下晏然,刑罚罕⽤,民务稼穑,⾐⾷滋殖。
”⽽后⽂景⼆帝时期为缓和阶级⽭盾,仍旧延续⾼祖⽆为⽽治的治国⽅略,并且⽂景⼆帝开始⼤⼒发展农业,强调“农,天下之⼤本,务莫⼤焉。
”。
道家黄⽼学说注重节俭制奢,所谓“卑宫室⽽⾼道德,恶⾐服⽽勤仁义”,在汉朝初期统治者承继尧舜明君贤明爱民的思想,加之道家黄⽼⽆为、顺其⾃然的与民休息政策,符合当时的社会状态,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盾,极⼤的促进了汉初经济的发展,“⽂景之治”更是为汉代中期发展新局⾯提供了必要条件。
推崇孔⽒,抑黜百家在汉武帝统治初期,汉武帝刘彻与窦太后的权⼒⾓⽃逐渐浮出⽔⾯,汉武帝依靠儒⽣⼒量对抗窦太后专权和汉代前期黄⽼⽆为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系列尊儒的政策,如设⽴五经博⼠、建⽴太学、举孝廉、建⽴博⼠学官制等等众多引儒学⼠⼦⼊世的举措。
《史记·儒林列传序》中记“⾃此以来,则公卿⼤夫⼠吏,斌斌多⽂学之⼠矣。
”说到汉代儒家就不得不谈到⼀个关键性⼈物董仲舒,他摒弃了先秦时期儒家的理想主义,兼收百家之长,尤其是他提出“君权神授”并且明确“君⾂之礼”的重要性,⼗分符合汉武帝理想蓝图中的统治需要,此后他所提出的“推崇孔⽒,抑黜百家”,利⽤孔⼦学说来统⼀天下的思想,就被汉武帝以及后世君王效仿执⾏。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提纲必修第三册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点)【专题概览】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演变:(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冲击与三教合一—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儒道两教兴盛,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但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明初理学官方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同时成为八股取士的依据,后来渐渐走向僵化。
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思想上的反映)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各学派争相发表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实质:反映了当时社会转型时期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背景: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井田制崩溃。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阶级关系上,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特别地礼贤下士,“士”阶层的活跃;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繁荣。
(一)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内涵和实质孔子:仁、为政以德。
孟子:民贵君轻,善待民众。
荀子思想:君舟民水,仁义与王道内涵:强调君民互相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实质:古代民本思想是维护君为中心,并不是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
精选最新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
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对东亚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
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
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
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朝鲜,早在公元1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诗经》和《春秋》等儒家典籍,这说明儒学早已传入朝鲜。
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把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进和推广。
高句丽于372年设立太学,传授儒家学说。
百济于4世纪建立儒学教育制度。
儒学在新罗传播,大约在6世纪。
新罗统一后,进一步发展儒学教育,在中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
为了推动学习儒学的热潮,国王甚至亲"幸国学听讲"。
与此同时,还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状元,出现了一些著名儒学者,如强首、薛聪、金大向、金云卿、金可纪、崔致远等。
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首都开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地方十二州设立乡校,广泛推行儒学教育。
958年,高丽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考试科目,从而推动了儒学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私学(私塾)。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概念阐述】1.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包括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等。
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 (前 770—前 221 年 )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
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十家九流”就是由此而来的。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
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时期由董仲舒提出,被汉武帝接受并且推行的文化政策。
董仲舒在原来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法、道、墨等诸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合理因素,将其发展成为新儒学。
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汉武帝禁止不利于统治秩序的各家思想,以新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样就形成了新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
西汉的“罢黜百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不同,它并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是采用由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崇儒学,从而使得其他各家学派丧失了生存与成长的群众基础。
而新儒学能够实现独尊,也是兼收并蓄的结果。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历史《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答辩题目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历史《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答辩题目及解析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为什么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参考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士人们深感儒学不足以救世,不足以卫己,于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发生了极大转变。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不仅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而且儒学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王朝会推崇儒学?【参考答案】(1)儒家思想推行等级、制度、大一统思想,主张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2)有利于少数民族统治者吸引汉人人才,发展政治、经济,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
(3)这些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统治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和平,有利于推崇儒学。
(4)个人因素:这些统治者,如石勒、孝文帝,都精通汉族文化,崇尚儒学。
3.简要论述我国古代儒学的演变?【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当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2)西汉时期:西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而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儒学地位衰落,佛道儒三教合流。
(4)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学。
理学是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更具思辨性、哲学性,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
(5)明清之际: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儒家思想在这种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中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等进步思想和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4.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知识与能力】了解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情况,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提高分析史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孝文帝大力推行儒学的原因,提高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A卷)-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课后习题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表所示为冯天瑜等人编著的《中华文化史》所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的分布情况,其主要反映出()A.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B.中原文化一直领先于其他地域文化C.地理阻隔导致文化圈之间相互隔绝D.中华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答案:D解析:根据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表,可知各种文化圈相互重合,相互融合,证明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故选D项;这个时期各种地域文化相互影响,并不会造成政治分裂,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将各文化圈进行比较,无法得出中原文化领先其他地域文化的结论,排除B项;各文化圈之间存在重合部分,并不是完全隔绝,排除C项。
2.下表是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论述。
这反映了当时()A.统一成为各诸侯共识B.地理学取得了重大成就C.人们渴望统一的愿景D.思想领域神秘色彩浓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定于一”“一则治,异则乱”“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可知战国时期思想家们都提出了统一的主张,这反映出当时人们反对诸侯争霸,渴望统一安宁的愿景,故C项正确。
3.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
这反映了()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C.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D.理学拥有深厚的民间基础答案:A解析:西汉时期,儒学确立了正统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出现了以谈论玄学为主的思潮,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故C项错误;理学是吸收了佛、道思想阐释儒学而形成的新学派,而题干材料中的“竹林七贤”谈论的主要是道家思想,故D项错误。
【提纲】第一单元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素养链接] 1.能够运用文献、实物、口述等多种类型史料,说明西汉走向鼎盛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能够识别汉武帝开拓疆域的基本历程和丝绸之路线路图的相关信息,认识中外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进步性,增强民族国家观念的认同。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3.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角度来理解东汉中期出现的社会危机,认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唯物史观)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郡国并行制(1)性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2)结果①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②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叛乱,后被平定。
3.“文景之治”(1)背景:汉初,人口税减,社会经济极为残破;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3)结果: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1.细节点拨:汉朝建立之初,利用民众对秦王朝残厉法制的不满,顺从民意,进行了政治改革。
为与民休养生息,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这是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
2.概念阐释:“文景之治”,指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
3.问题思考:曹参(?-公元前190年)是汉朝第二位相国,在任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
老百姓歌颂他说:“萧何为法,齐如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汉初老百姓对萧规曹随的认识反映了什么?提示:曹参任相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
西汉文化的多元融合及其特点
西汉文化的多元融合及其特点西汉文化始于公元前206年,结束于公元25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文化上的多元融合,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西汉文化的多元融合及其特点。
一、儒家和道家的融合儒家和道家是中华文化的两大思想流派,西汉时期,这两种思想融合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汉武帝时期,大宗师王充提出了“兼收并蓄,以胜其道”的主张。
王充认为,要发展中华文化,需要吸收各种思想,从中选择优点,融合成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汉初儒学流派复杂、纷争不断,防御外来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儒家思想家和官员批判了士大夫儒学的空洞和捕风捉影。
这时,道家的思想开始兴盛。
大批汉代文人都参与到道家的研究中来,不断地为儒学的体系提供新的观念和理论。
儒家和道家的融合不仅在思想上,还表现在文化、艺术等方面。
二、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汉族是中华文化的主体,而在西汉时期,少数民族也开始大量涌入,发展起自己独特的文化。
随着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互相融合的过程也得以展开。
融合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文字的发展。
在汉代,汉字的发展不再是以甲骨和金文为主,而是开始充分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字,例如突厥文、扑纳文等海内外少数民族的文字,最终形成了统一意义的汉字体系。
此外,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饮食、服饰、节日等方面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三、中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流派,以鲁迅先生所说,“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
但是,在中国广大的疆域中,地方性文化也有着丰富的内涵。
西汉时期,地方文化逐渐崭露头角并得到了发展。
汉代中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多元融合在历史上表现得最为充分。
正是因为这种融合,中原文化不但得到了丰富发展,也留给了地方文化稳定性和传统的土壤。
此外,中原文化还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从南方带来的文化元素,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融合。
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多元融合还表现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互动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儒学确立中华民族观
春秋末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其独特的学说和主张在先秦时期成为民间的“显学”之一,而儒家民族观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汉朝,随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形势的发展,黄老思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发展要求,汉朝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与社会形势相适应的思想理论作为支撑统治的精神支柱。
董仲舒得以在武帝时期对先秦以来的儒家思想进行成功改造,并将之发展成为非常适合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政治学说。
自从董仲舒成功改造儒学起,整个社会的儒学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儒家宣扬的文治教化政策远播中华大地,儒家倡导和主张的“大一统”民族观也日渐深入人心,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亦为“五方之民”所共同维护。
从这个角度而言,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正式确立和发展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