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线上, 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 直面内。
(3)若利用长木板进行实验,可在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用 以平衡摩擦力。 (4)若利用斜槽小球碰撞应注意: ①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五、数据处理 1.速度的测量 Δx 方案一:滑块速度的测量:v= ,式中Δx接为滑块挡 Δt 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 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方案二:摆球速度的测量:v= 2gh,式中h为小球释 放时(或碰撞后摆起的)高度,h可用刻度尺测量(也可由 量角器和摆长计算出)。
碰撞后,小球A继续摆动并推动轻杆,一起运动,碰后 的速度也可以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由计算式: 1 mAv2 mA gL(1 cos )可以看出,需要测出,对于小 A 2 1 2 球B,碰撞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知识H gt 和s v B t 2 g 得vB s .由此可以看出需要测量s、H . 2H 根据上面求出p A mA 2 gL(1 cos ),pB 0,p A mA g 2 gL(1 cos ),pB mB s . 2H
一、实验目的 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二、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及
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及v1′、v2′,找出碰撞前的 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 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三、实验器材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 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 橡皮泥。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 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 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方案四:斜槽、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两个、重 垂线一条、白纸、复写纸、天平、刻度尺、圆规、 三角板。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 数点间的距离在图上标出A为运动起始的点,则应选 __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______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A=0.40kg,小车B的质量 mB=0.20kg , 则 由 以 上 结 果 可 得 碰 前 总 动 量 =___________kg•m/s,碰后总动量=_________kg•m/s.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 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ຫໍສະໝຸດ Baidu
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 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 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 A 运动,小车 B 静止,两车碰 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Δx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 v= Δt 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Δx 方案三:小车速度的测量:v= ,式中Δx是纸带上 Δt 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经过 Δx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 2.验证的表达式 m1v1+m2v2=m1v1′+m2v2′。 方案四:验证的表达式m1 OP =m1 OM +m2 ON
六、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 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
1.对实验的要求不明确. 2.不能准确确定小球的起点与落点. 3.不理解实验原理导致对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不 清楚.
【例2】某同学用图6- 6(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 2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 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 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 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 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 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 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垂直投影点.
四、实验步骤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 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量.② 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大小相等的小球完成一维碰 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把两个大小相等的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 相碰。(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 出碰撞 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 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切入点】通过纸带和文字叙述进行判断,速度大时 点之间距离大.要知道平均速度的求法. 【解析】 ①因为小车A与B碰撞前、后都做匀速运动, 且碰后A与B黏合在一起,其共同速度比A原来的速度 小.所以应选点迹分布均匀且点距较大的BC段计算A 的碰前速度,点间距小的DE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 速度.
②由图可知,碰前A的速度和碰后AB的共同 速度分别为 10.5 10 2 vA m/s 1.05m/s 0.02 5 6.95 10 2 v A v AB 0.695m/s 0.02 5 故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 p mAv A 0.40 1.05kg m/s 0.420kg m/s p mA mB v A 0.40 0.20 0.695kg m/s 0.417kg m/s,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
(6)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的末端,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 滚下,使它发生正碰,重复10次,仿步骤(5)求出入射 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N。 (7)过O和N在纸上作一直线。 (8)用刻度尺量出线段OM、OP、ON的长度.把两小球的 质量和相应的数值代入m1· OP=m1· OM+m2· ON,看是 否成立。
63 64 65
B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 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63 64 65
图6- 6 2-
64.2~65.2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_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不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 ABD 答__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 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与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大的速度,和被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时 间可以缩短,增大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球所受的阻力可忽略不计
(3)如碰撞小球的半径为r1,质量为m2,实验记录下小
球的落点为M、P、N,如图所示,则本实验验证动量
m1OM+m2ON是否与m1OP相等 守恒的根据是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四:利用等大小球做平抛运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先用天平测出小球质量 m1、m2。 (2)按图实-16-1 所示那样安装好实验装 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 点切线水平,调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 碰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碰撞瞬间 正碰后的速度方向水平。 (3)在地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铺放复写纸。(4)在白纸上记下 重垂线所指的位置 O,它表示入射球 m1 碰前的位置。 (5)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滚下, 重复 10 次,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 圆心就是入射小球发生碰撞前的落地点 P。 图实-16-1 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以确保
基本实验过程
【例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为了使 实验得到较好的效果: (1)在调整实验装置时,应注意调整轨道末端______ 切线沿水平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证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在碰后都能做平抛运动 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实验时,比较斜槽轨道上较低位置和较高位置, 较高位置 应选择_____________释放小球, 理由是: 因为入射球在碰撞前可获得较
【思维拓展】本题说明了另外一种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的例子,值得注意其方法,下题还列举了用摆球做实 验验证动量守恒的实例.对于相关的实验,在解析过 程中要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研究,不能对实验器材和 实验步骤进行死记硬背.
跟踪训练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 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水平面上,O点到A球球心 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张直,且与竖直线的 夹角为α;A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B球正碰, 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β 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 纸D.保持α角度不变,多 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 了多个B球的落点.图 中s是B球平均落点到平台边 缘的水平距离.

L
H
s
mA
mB
mA 2 gL(1 cos )
0
mB s g 2l
mA 2 gL(1 cos )
【解析】1 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mAv A mAv A mB vB 需要 测量的物理量有:两个小球的质量mA、mB,碰撞前后的 速度v A、v A、vB.对于小球A,从某一固定位置摆动到最 低点与小球B碰撞时的速度可以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 1 2 mAv A mA gL(1 cos ),由此可以看出需要测出从悬点 2 到小球A的球心间的距离L和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题型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迁移运用
【例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 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黏有橡皮泥,设法使 小车A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的小车B相碰 并黏在一起,继续做匀速运动,设计如图 (甲)所示, 在小车A的后面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③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 终保持不变。
3.探究结论
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 七、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
(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
(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 两摆球是否等大,长木板实验是否平衡掉摩擦力。 2.偶然误差 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