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
摩擦力:日常生活的案例
![摩擦力:日常生活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f705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7.png)
摩擦力:日常生活的案例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力量,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和受力面积等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来说明摩擦力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摩擦力来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摩擦力案例之一:行走。
当我们行走时,脚底与地面接触,脚底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才能够推动我们前进。
如果地面非常光滑,没有足够的摩擦力,我们就会滑倒。
这就是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要比在普通地面上困难的原因,因为冰面的摩擦力较小。
为了增加摩擦力,人们会在冰面上穿上带有尖刺的冰鞋,这样可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行走的稳定性。
另一个常见的摩擦力案例是开启门窗。
当我们要打开或关闭门窗时,需要克服门窗与门框或窗框之间的摩擦力。
如果门窗长时间不开启,摩擦力会使得门窗变得沉重,难以移动。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涂抹润滑油或润滑膏来减小摩擦力,使得门窗更容易打开和关闭。
这也是为什么定期保养门窗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原因之一。
此外,摩擦力还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其他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刹车系统中利用摩擦力将车辆减速停止;擦拭桌面时利用摩擦力去除灰尘;使用打火机时利用摩擦力产生火花点燃火柴等等。
摩擦力无处不在,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工程领域,人们也常常利用摩擦力来解决问题。
例如,建筑工人在搭建高楼大厦时,需要考虑吊装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摩擦力,以确保吊装过程安全可靠;机械工程师在设计机械传动系统时,需要考虑传动带或传动轮与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力,以确保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了解摩擦力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摩擦力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可靠。
希望本文所述的摩擦力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摩擦力的作用,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原理。
日常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日常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22aefa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3.png)
日常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解答一
【增大摩擦力】
1.马路上结冰的时候,可以在冰面上撒一些细沙,就更安全
2.骑自行车踩刹车.
3.滑旱冰的时候
4.用力握住瓶子,增大压力
5.马路上撒沙子,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6.开瓶盖包一条毛巾,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7.把东西顶在墙上,增大压力
8.走路的时候
【减小摩擦力】
1.给齿轮加润滑油.润滑油充当在齿轮间,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接触方式,变为润滑油与齿轮摩擦,从而减少摩擦
2.所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的石油注入锁孔就容易打开
3.搬运货箱时,可以在地上铺上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
4.拉链不好拉的时候,可以在拉链上抹一些石蜡就好拉了.
5.在小提琴上抹一些松香
6.在机器的转轴上安装滚珠轴承.
7.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形成气垫跟水面脱离.
8.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加一些润滑油.
其实,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我就是给你参考一下哦~。
高中物理摩擦力题例解析
![高中物理摩擦力题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31fb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6.png)
高中物理摩擦力题例解析摩擦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几个例子来讲解高中物理中关于摩擦力的题目,并对解题方法进行分析。
例一:一个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另一个木块被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
两个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推导出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等于施加在第二个木块上的力。
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因此,我们需要先求出第二个木块受到的加速度。
设第一个木块的质量为m1,第二个木块的质量为m2。
施加在第二个木块上的力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有:F - f = m2 * a其中,f是摩擦力,a是加速度。
由于第一个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摩擦力等于静摩擦力:f = μs * m1 * g其中,μs是静摩擦系数,g是重力加速度。
将上述等式代入前面的公式中,可以得到:F - μs * m1 * g = m2 * a根据摩擦力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摩擦力的最大值是静摩擦力,即f = μs * m1 * g。
因此,当施加的力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时,第二个木块不会移动,摩擦力等于施加的力。
当施加的力大于静摩擦力时,第二个木块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摩擦力的大小与施加的力相等。
例二:一个箱子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地面移动,施加在它上面的摩擦力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得知箱子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即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力平衡的情况下,速度不变。
因此,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必须与施加在上面的力相等。
设施加在箱子上的力为F,摩擦力为f。
根据受力平衡的条件,有:F - f = 0因此,摩擦力等于施加在箱子上的力。
例三:一个滑雪者正沿着一条坡滑行,坡的倾角为θ。
滑雪者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滑雪者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沿着坡面方向,一个垂直于坡面方向。
亲身体验.感受物理情景——《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
![亲身体验.感受物理情景——《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4ec260a45177232f60a26a.png)
于是结 论水到渠成 : 摩擦 力 的大小 与压力 的大
小 和接触 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 , 而且压力越大 , 接触面
越粗糙 , 摩擦力越大 。 上 述情 景教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师生双向 交流 , 过教 师 的提 问 和启 发 , 通 激发 学 生 的思维 活
U
教材探析
3 3
鎏 毒 讳麓 鳞 瓷 糍攘 謦
《 摩擦 力》 学案例分 析 教
■ 吴庭 松
杨振宁先生说过 ,物理本身是现象 ”这个现象 “ , 就是物理情景 。显然 , 直观 性与 物理现 象和 物理 实
验 是 紧 密 相 联 不 可 分 割 的 。让 学 生 亲 眼 看 一 些 物 理 实 验 , 手 做 一 些 物 理 实 验 , 此 激 发 学 生 学 习物 理 亲 以
源 于生 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接着追 问: 扫地时 , 如果地 面上 的垃圾是相对 较 重 的碎石块 、 粘在地上的果皮等 , 或 又该 怎么办呢? 拓展实验 : 桌上 摆有 生锈 的铁钉 、 通 白纸 、 普 毛
( 作者单位 : 江省 青田中学) 浙
巾、 砂纸 , 要学生用最快的方法把铁锈除去 。学生用
砂纸在铁钉上用力 打磨 , 铁锈 很快 就除 去了。引导
学生分析为什么用砂纸而不用普通 白纸或 毛巾?为 什么又要用力打磨才行 呢? 通过对这两个实例进 行分 析 , 学生 结合 生活经
的兴趣 , 充分调动学 习的积极性 , 通过亲身体验与理 论知识 相对照 , 以形成正确 的物理情景 , 提炼 出相应
像 这种来源于生活 经验 的实例 , 在最低 层 次 是 上创造 出来 的经验素 材 , 学 习的起 点。通过 对这 是 种实例 的分析不 仅激发 了学生 学 习的积极 性 , 而且 拉近 了课堂教学 与生 活实 际的距离 。让学 生充分地 分析 、 讨论 这类 具体 问题 , 才能感知 到物 理知识 “ 来
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
![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9b157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1.png)
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
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量,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
摩擦力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生活的道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随处可见。
比如,当我们走路时,我们的
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让我们能够保持平衡,不至于滑倒。
又比如,当我们开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让我们能够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总之,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摩擦力也常常给我们带来一些挑战和困扰。
比如,当我们试图把两
个物体分开时,摩擦力会让这个过程变得困难。
这时,我们需要想办法减小摩擦力,比如涂抹润滑油或者改变物体的表面材质。
在人际关系中,摩擦力也是常见的。
有时候,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摩擦力会让关
系变得紧张和不愉快。
但是,正如我们处理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沟通和妥协来减小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力,让关系更加和谐。
摩擦力的例子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
过努力和智慧来克服它们。
摩擦力也告诉我们,困难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只有在摩擦中,我们才能找到前行的动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处理摩擦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让自己变
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生活中的摩擦力的例子,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应对挑战,更让我们明白,只有在摩擦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成长和进步。
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
![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3d9007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0.png)
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
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量,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
我们走路时脚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到我们开车时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力,摩擦力无处不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生活中的摩擦力为例,探讨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走路时脚底与地面的摩擦力。
当我们行走时,我们的脚底
与地面之间产生了摩擦力,这使得我们能够牢固地站立在地面上。
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会滑倒或者无法前进。
摩擦力在这里扮演着保持平衡和稳定的重要角色。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开车时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力。
在驾驶过程中,车辆与路面
之间的摩擦力决定了车辆的牵引力和制动距离。
如果路面湿滑或者车辆轮胎磨损严重,摩擦力就会减小,这会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或者制动距离变长,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除此之外,摩擦力还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其他方面,比如在运动中,摩
擦力决定了球类运动的轨迹和速度;在工业生产中,摩擦力影响了机械设备的运转效率;甚至在日常家务中,比如擦拭桌面或者擦洗衣物,我们也会利用摩擦力来完成这些任务。
总的来说,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和
生活质量。
通过了解摩擦力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摩擦力的存在,体会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利用它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54f0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c.png)
《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第一篇:《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1、刚开始上课时,张老师是如何引起学生注意的?试按照相关理论框架,分析张老师策略的有效性。
答:刚开始上课时,张老师先让学生尝试将手指用力划过桌面,然后又让学生上黑板用粉笔写字,而后擦黑板。
完成活动后,张老师并没有急着解释同学们的疑惑,而是让大家观察“筷子提米”的演示实验。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张老师设计新知识导入中、动机教学策略和启发式教学策略。
张老师使用情境教学策略和动机教学策略设计了探究型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张老师继续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热情。
2、张老师是如何引出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的?答:张老师用实验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以问题:“刚才的演示实验中,前后两次筷子都受到了摩擦力,可是为什么前后的结果不一样呢?”引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个知识点。
3、张老师在播放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的录像材料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你觉得是否有必要?答:这样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摩擦力的应用,又能理论联系实际。
因此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是有必要的。
4、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在教学中常用的小策略有哪些?答:我经常会用情境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等策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你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张老师的这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在教学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分析张老师的这个案例,我认为,在课后给学生留点作业,能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第二篇: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教材分析】摩擦力作为高中物理中**大的力中,对力的相关习题中的解释起很大作用。
【学情分析】同学们学习了弹力的相关知识,对于摩擦力抽象概念的理解可以更简单一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摩擦力的定义,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2、掌握摩擦力的公式运算,掌握各符号的意义,学会判定摩擦力的方向。
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
![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99ff9e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8.png)
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引言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让我们行动变得困难,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某些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例子,解释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并说明其背后的原理。
一、增大摩擦力的例子1.涂抹手纸干手机屏幕当我们使用手机时,有时会发现手指过于湿润,导致手指无法顺利移动在屏幕上。
为了增大摩擦力并提高屏幕上手指的控制性,我们可以用一块普通的手纸擦拭手指,使之稍微干燥一些。
这样一来,手指与屏幕之间的摩擦力会增大,使得手指的滑动更加准确。
2.使用止滑垫防止滑倒在浴室、厨房等湿滑的环境中,我们经常会面临滑倒的风险。
为了增加脚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我们可以使用止滑垫或止滑鞋垫。
这些垫子通常采用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能有效地增加脚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少滑倒的概率。
3.加入摩擦带提高自行车抓地力在自行车的骑行过程中,尤其是在湿滑的路面或者爬坡的情况下,骑行者需要增加骑行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抓地力和稳定性。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自行车轮胎上加装摩擦带。
这些带材质地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能够增加接触面积并提供更好的附着力,使骑行更加安全。
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1.使用润滑剂减少机器摩擦在机器的运行中,因为部件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热量、损耗和噪音。
为了降低这些问题,减小机器之间的摩擦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润滑剂来减少机器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
润滑剂能够填充微小的缝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薄膜,从而降低摩擦力并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2.滑雪时穿着防风服装在滑雪运动中,减小滑雪板和雪地之间的摩擦力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可以让滑雪者以更快的速度滑下山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滑雪者通常会穿着防风服装。
这种服装采用具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提高下坡速度并增加滑雪的乐趣。
3.涂抹防晒霜减少阳光对皮肤的摩擦当我们在户外活动时,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会对皮肤产生伤害,还会使皮肤与空气发生摩擦。
《摩擦力》案例分析
![《摩擦力》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c2b49551e79b89680226c5.png)
《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作者:刘转英学校:清徐县第二初级中学《摩擦力》一课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知识,让学生认识滑动摩擦力和静电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决定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摩擦力方向以及摩擦的利与弊。
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的生活中存在有大量有关摩擦力的情景,在生活中有利用的防止摩擦力的具体情形。
在本节课中要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1,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2,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
”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
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
师:你能发现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吗。
生:我们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摩擦现象的例子,汽车刹车车轮和地面要产生摩擦现象,人走路时脚与地面要产生摩擦现象,等等。
师:同学对生活观察很仔细,值得表扬。
生:学生高兴地拍手叫好。
师:有谁知道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有什么关系生: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教师多用实例说明擦摩力的方向可同运动方向相反也可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特别是擦摩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的实例要多讲要让学生理解。
摩擦力问题例析
![摩擦力问题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2b82e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7.png)
摩擦力问题例析
1.摩擦力基础理论
摩擦力是物体接触表面之间发生的力,在该力下,物体接触表面将会受到耦合作用而发生变化。
摩擦力受到其影响的因素有材料性质、接触面积、接触分层结构、载荷、温度、流体环境、反弹和粗糙度等。
摩擦力可以被分为站立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站立摩擦力是物体之间不运动时发生的力;滑动摩擦力是物体之间运动时发生的力。
2.摩擦力问题例析
例①:一辆车正行驶在一条路上,其驱动轮与路面之间发生摩擦力。
其中受到影响的因素有:材料性质,驱动轮的接触面积,载荷,道路粗糙度,道路湿润程度,温度等。
例②:一只鸟正在地面上行走,当它的脚与地面接触时,将发生站立摩擦力。
其中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它的脚与地面材料的接触面积,地面的粗糙度,温度等。
摩擦力的奥秘案例分析及思考
![摩擦力的奥秘案例分析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411aa0df90f76c660371ac7.png)
20xx年10月 13日星期三雨天清晨下起了雨几个孩子来幼儿园时在走廊奔跑,为此在区域游戏结束后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
老师问:“为什么不能在走廊奔跑?”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自己的看法,有郝帅说:“下雨天路上很滑所以更加会滑倒。
”王祥说:“因为地上没有摩擦力。
”我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还知道摩擦力,许多孩子投来了疑惑的眼神,我知道他们想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分析:摩擦力往往是高中课程中才涉及到,可现在的孩子真是聪明,他们可能从其他渠道粗浅的了解到了其相关的知识。
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他们想知道摩擦力时怎么回事?此时老师的点播会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于是一场有关摩擦力的讨论活动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
通过请孩子们观察自己的鞋底说说鞋底为什么会有花纹,做简单的有关摩擦里的小实验,孩子们知道了物体与物体滑动、滚动、转动都会产生摩擦。
摩擦力这个问题大家讨论下下以及老师归纳总结下,孩子们似乎对摩擦力已有了一知半解。
分析:在此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喜欢看老师做实验更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活动中让幼儿摸摸自己的鞋底,做做摩擦起电的小实验。
在说说、看看、做做中孩子们激发了幼儿探索发现的欲望。
“好那你们说说哪些地方是运用到了摩擦力的作用?”那么我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也知道运用到了摩擦力呢?萧萧说:“在洗澡的时候我家的地上也有花纹的防止滑到。
”颜星怡说:“汽车轮子上有花纹也是防滑的。
”“摩托车上也有。
”祥接着说。
孩子们踊跃地举手说着。
老师在最后还和孩子一起做了摩擦起电的小实验。
峻华高兴地对老师说悄悄话:“老师今天做的小实验太有趣了。
”午睡起床后孩子们还没忘记早晨有关摩擦的讨论,茜茜在穿裤子的时候还问我:“老师我穿裤子,裤子和我肉肉碰到也是摩擦吧!”这次讨论更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奥秘的`探索欲望,天天说:“老师我有个很难的问题问你。
什么是泥石流?——”“我也想问,什么是地震呢?”分析:我带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得到的是满身的温暖。
摩擦力:日常生活的案例
![摩擦力:日常生活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128b9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5.png)
摩擦力:日常生活的案例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种力量。
它是由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将通过几个日常生活的案例来说明摩擦力的作用。
案例一:行走时的摩擦力当我们行走时,我们的脚与地面之间产生了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使我们能够在地面上稳定地行走,而不会滑倒。
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的脚将无法与地面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我们将无法行走,甚至无法站立。
因此,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二:刹车时的摩擦力当我们骑自行车或开汽车时,刹车是非常重要的。
刹车时,刹车片与车轮之间产生了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使车轮减速,从而使我们能够控制车辆的速度和停止。
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将无法控制车辆的速度,这将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摩擦力在交通安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三:书写时的摩擦力当我们使用铅笔或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张之间产生了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使我们能够将墨水或铅芯留在纸上,从而实现书写。
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将无法在纸上留下任何痕迹,无法进行书写。
因此,摩擦力在我们的书写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四:开门时的摩擦力当我们打开门时,我们需要用手拉住门把手并施加力量。
这个力量产生了摩擦力,使门与门框之间产生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使门保持在打开或关闭的位置,而不会自动关闭或打开。
如果没有摩擦力,门将无法保持在所需的位置,这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使我们能够行走、刹车、书写和开门等活动变得更加安全和便利。
我们应该认识到摩擦力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摩擦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力,以提高生活的效率和舒适度。
举例摩擦力
![举例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f635c44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6.png)
举例摩擦力1、水壶盖不能被抬起,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力。
要让水壶盖被抬起就必须克服这种力,在重力作用下,它会被抬起。
如果没有摩擦力,水壶盖早已经飞走了。
2、把磁铁放进软铁做的地球仪中。
我们可以发现地球仪上指南针的北极总是指着磁铁的北极。
磁铁在地球仪上相对软铁来说受到了向里的摩擦力,磁铁和地球仪之间存在着引力。
3、连接两个滑轮组的绳子松开,两个滑轮组之间的绳子不会自己立即变得紧绷绷的,这是因为绳子与滑轮组之间有摩擦力。
4、搬木块的时候,施加在手上的力越大,手握得就越紧,这是因为用力拉的时候,施加在手上的力同时产生了一个向外的分力,大小正好和这个力相反。
5、你知道人们把手放进凉水中感觉更冷,而把手放进热水中感觉更暖吗?这是因为当我们的手进入冷水时,施加在手上的压强增大,分子热运动变慢,手指表面和手指跟水之间的空气都被冷却了,温度低;而手指离开水后,这部分水蒸发了,但由于它的温度高,还是要吸收周围的热量,手指跟水之间的空气又要被加热,所以手指会感觉更暖和。
2、搓衣板不能被移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力。
你可以在桌面上倒满水,然后轻轻地把桌面提起来,这就是桌面受到了向外的摩擦力。
如果桌面在桌面上也铺上一些垫子,效果会更明显。
3、你知道冰箱里的制冷剂会使周围温度降低吗?这是因为制冷剂蒸发时要从箱体壁上吸热,这样,冰箱内的冷气团才会不断凝结出冷气来。
此时,制冷剂蒸发产生的冷气就从箱体壁上的孔洞流走了。
可见,冷气团是由制冷剂不断蒸发而形成的,从箱体壁上的孔洞流走的冷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4、冬天时,室内的玻璃窗很容易被冻住。
在玻璃窗上涂一层水或油,然后用布擦拭干净,再涂上一层石蜡,就可以防止玻璃窗结雾了。
这是因为石蜡像毛细管一样能把窗户缝隙里的水分都吸进去。
5、拖地时常会发出“啪啪”的声音。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我们拖地时,地面受到了向前的摩擦力。
拖把上有许多吸水性的胶条,它们会粘附在地面上,这样就会产生摩擦力。
生活中的摩擦力实验
![生活中的摩擦力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64f572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2.png)
《生活中的摩擦力实验》今天我来给你们说说那些超有趣的生活中的摩擦力实验,可好玩啦!我和表弟在家闲着没事,就琢磨着做摩擦力实验。
我对表弟说:“咱今天就来看看摩擦力这玩意儿到底有多神奇。
” 表弟兴奋得直搓手,说:“好啊,肯定特好玩。
”我们第一个实验是用铅笔。
我拿出一支铅笔,对表弟说:“你看啊,这铅笔在桌子上滚起来挺容易的吧?” 表弟点点头。
然后我把铅笔放在一块毛巾上,再让它滚,表弟就发现不对劲了,说:“哎呀,这铅笔滚得可费劲了,咋回事啊?” 我笑着说:“这就是摩擦力在捣乱呢。
毛巾表面粗糙,对铅笔的摩擦力比桌子大,所以铅笔就不好滚动啦。
” 表弟听了,眼睛一亮,说:“原来是这样,这摩擦力还挺厉害呢。
”接着,我们又玩起了拉书实验。
我找了两本差不多厚的书,把它们一页一页地交叉叠在一起。
叠好后,我把书递给表弟,说:“你试试把这两本书拉开。
” 表弟自信满满地抓住书的两边,用力拉,结果脸都憋红了,书还是纹丝不动。
他惊讶地说:“这怎么拉不开啊?” 我笑着说:“这是因为书页之间有摩擦力啊,这么多书页相互摩擦,力量可大了。
” 这时候,我妈路过,看到表弟在那费劲拉书,就笑着说:“你们俩在搞什么鬼?” 我把实验跟妈妈说了,妈妈也觉得有趣,还帮表弟一起拉书,可还是拉不开。
还有一个实验是在地上拖箱子。
我们找了个小箱子,先在光滑的地板上拖,表弟轻轻一拉,箱子就走了。
然后我在箱子下面垫了几块橡胶垫,说:“你再试试。
” 表弟拉了一下,说:“哇,好重啊,感觉箱子变重了好多。
” 我解释道:“这是因为橡胶垫和地板之间的摩擦力大,所以拖起来就费劲啦。
就像你穿着滑冰鞋在冰上走很轻松,但是穿着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在粗糙的路面走就没那么容易啦。
” 表弟挠挠头说:“我明白了,这摩擦力在生活中到处都是啊。
”我们最后做了个更搞笑的实验。
我让表弟穿上我的大拖鞋,在客厅走。
表弟刚走两步,拖鞋就掉了,他哈哈大笑起来,说:“这拖鞋怎么不听话啊?” 我笑着说:“因为拖鞋太大,和你的脚摩擦力小,所以容易掉啊。
生活中的摩擦力 (2)
![生活中的摩擦力 (2)](https://img.taocdn.com/s3/m/540042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0.png)
生活中的摩擦力引言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无论是行走、开车、使用电子产品,都与摩擦力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生活中的摩擦力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和利用摩擦力。
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由两个物体在接触面上相互抵抗相对运动的力。
它是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和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系数的乘积。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前的抵抗力,而动摩擦力则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抵抗力。
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行走中的摩擦力在我们行走的过程中,我们要面对地面的摩擦力。
当我们脚触地时,地面对我们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是由于地面对脚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材质以及脚的鞋底材质。
在冰面上行走时,摩擦力会大大减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冰上我们容易滑倒。
汽车行驶中的摩擦力汽车在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起着关键作用。
当车轮在地面上转动时,摩擦力使车轮能够提供足够的阻力,使汽车能够前进。
然而,在高速行驶时,摩擦力可能会减小,这时就需要更好的轮胎设计来提高摩擦力,以保证行车安全。
电子产品中的摩擦力在我们使用电子产品时,如手机或平板电脑,我们需要通过触摸屏幕进行操作。
触摸屏幕的表面涂有一层特殊材料,通过手指的触摸产生摩擦力来感应用户的操作。
这种摩擦力使得用户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设备,同时也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误触。
如何应对和利用摩擦力减小摩擦力有时候,我们希望减小摩擦力以提高效率或减少能量消耗。
一个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润滑剂。
润滑剂可以减小物体的表面粗糙度,从而减小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使物体相对运动更加顺畅。
增大摩擦力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我们都希望减小摩擦力。
在某些活动中,如瑜伽或体操,我们需要在身体和地面之间增加摩擦力来保持平衡和稳定。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瑜伽垫或体操垫等材料来增加人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利用摩擦力除了应对摩擦力,我们还可以利用摩擦力来完成一些实用的事情。
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的例子
![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a6fdca1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b.png)
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的例子摩擦力是指物体之间接触面上产生的相互阻力,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摩擦力随处可见,从我们走路时的阻力,到车辆行驶时的摩擦力,都是摩擦力的体现。
下面,我们将以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的例子为主题,探讨摩擦力的形成和作用。
一、人类走路时的摩擦力人类走路时,脚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使我们能够行走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我们的脚能够在地面上停留,而不是滑动。
如果没有足够的摩擦力,我们就无法行走,因为我们的脚无法保持在地面上。
在冬天,当地面结冰时,摩擦力降低,行走变得更加困难。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穿着具有良好防滑性的鞋子来行走。
二、车辆行驶时的摩擦力车辆在行驶时,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使车辆前进的重要因素。
摩擦力越大,车辆就越容易前进。
因此,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非常重要的。
当路面湿滑时,摩擦力会降低,车辆的控制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这就是为什么在雨天或雪天行车时,需要减速慢行的原因。
三、物体滑动时的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
这种摩擦力通常被称为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状况。
例如,当你试图将一个重物从地板上推动时,你需要克服地板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这通常需要更大的力量。
四、物体静止时的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通常被称为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也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状况。
例如,在你试图将一个重物从地板上移动之前,你需要克服地板和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这通常需要更大的力量。
五、机械装置中的摩擦力在机械装置中,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例如,在发动机中,活塞和缸体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热量,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使用润滑油来减少摩擦力。
同样,在机械钟中,齿轮和齿轮之间的摩擦力会影响钟表的准确性。
总之,摩擦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它的大小和作用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状况。
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例子
![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f77d89c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7.png)
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例子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例子, 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1:塑料瓶盖上有一些竖纹,增大摩擦。
2:机械手表戴久了要给它上油,减小摩擦。
3:车子陷在泥里,掂上草,使车子出来,增大摩擦。
4:在皮带传动中,拉紧皮带并在皮带上涂“皮带蜡”增大摩擦。
5:在机器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6:车轮上的花纹,增大摩擦。
7: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
8:给二胡的弓上涂松香,增大摩擦。
9:车轮作成圆的,减小摩擦。
10:用滑轮溜冰鞋走路,减小摩擦。
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例子机械手表戴久了要给它上油,减小摩擦.在机器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减小摩擦.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用滑轮溜冰鞋走路,减小摩擦生活中的静摩擦力的例子?走路啊,没有静摩擦力你怎么走路啊握著玻璃杯(没有耳朵的那种)啦,没有静摩擦力杯子就掉地啦~记得采纳啊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例子,至少3例(1)给脚踏车飞轮加润滑油(2)变滑动为滚动(3)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生活中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例子。
生活中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例子有很多,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1.脚踏车的轮胎,为了获得较好的抓地力,轮胎常常采用防滑的橡胶,并在轮胎表面制作深浅不一的沟槽从而与地面形成更大的摩擦力使骑行更加的稳定。
2.鞋底,人们在走路时为了防止滑倒,必须使用特殊的橡胶来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才能防止由于鞋底打滑造成的跌倒。
3.轴承,轴承为了能更灵活的转动,必须尽量减少摩擦力,所以轴承的内部常常采用由许多钢球并涂上润滑油的结构。
因为钢球是圆的,圆形的接触面积小形成的摩擦力就小,这样轴承能够更灵活的转动。
生活中气体,液体的摩擦力的例子跑起来耳边呼呼的风声,就是空气与耳朵(身体)摩擦产生的。
拿物体(比如长棍)在水里滑动,很明显感觉到阻力,这就是液体与棍子的摩擦力。
生活中增大接触面增加摩擦力的例子汽车轮胎好的车子,轮胎很好,有多方面因素,一个是牌子(材料),花纹,还有宽度,宽度就是改变接触面积生活中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例子脚踏车,刹车生活中通过减小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单杠和双杠,在旋转动作时,手握得很松,减小对杠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使旋转自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
1、刚开始上课时,张老师是如何引起学生注意的?试按照相关理论框架,分析张老师策略的有效性。
答:张老师是通过一个学生小活动和教师演示筷子提米实验引起学生的注意。
通过情境的设计,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到摩擦力概念的学习中。
通过对一系列实验的操作、观察、讨论、分析,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在学生思考并急于解决但又难以突破时,张老师又适时地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这些既符合了情境教学策略,同时也符合了动机教学策略。
所以说张老师的策略是有效的
2、张老师是如何引出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的?
答:张老师通过先让学生尝试将手指用力划过桌面,然后又让学生上黑板用粉笔写字,而后擦黑板。
随后通过筷子提玻璃杯的实验引入了摩擦力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摩擦力跟用力程度有关:越用力,摩擦力越大。
随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自己做“手提空瓶”的实验:先让学生在手上沾些洗衣粉水,握住瓶颈部分向上提,学生们发现提不起来;而后再让学生将瓶子擦干净,用毛巾覆盖在瓶颈部分,用毛巾向上提瓶,这时发现瓶子很容易提起。
通过两次对比实验,同学们领悟了摩擦力跟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张老师采用了启发式教学策略,在学生的实验中及时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也较为主动的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3、张老师在播放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的录像材料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你觉得是否有必要?
答:有必要。
录像材料录像材料可以让同学们从直观上认识摩擦力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学生接受也比较被动,学生可能印象不深。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更深入的理解摩擦力的有益与有害,从而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主动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
4、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在教学中常用的小策略有哪些?
答: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常用的策略有:
①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情景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分小组,创设一种竞争的氛围,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和生活实践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④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5、你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答:张老师的这节课最值得学习的是
①他很好的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通过现象发现本质。
②这节课情境创设贴近生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知识
迁移的能力。
③在使用启发式教学策略时时机(何时给学生以指导)和方法(采用什么样
的方法)把握得当。
通过分析张老师的这个案例之后,我个人认为,高中生应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关的预习内容,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才能有时间进行效果反馈,在课堂最后如果能加入适当的随堂练习将新知识与就知识相联系起来,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整体思维;同时也能起到检验学习效果的作用
2、张老师是如何引出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的?
答:张老师是在前面演示实验得基础上,抛出了一个问题: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参与去探讨,去发现去创新。
3、张老师在播放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的录像材料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你觉得是否有必要?
答:我认为是必要的。
因为对知识是否理解,需看对知识应用情况,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很好的应用知识,这样也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得能力,同时也可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你,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关注生活,观察生活,解析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4、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在教学中常用的小策略有哪些?
答:在教学中也会用到一些小策略,比如,(1)真实型教学情境的创设:春天观察农民所搞的秧苗防冻措施。
(2)仿真型教学情境的创设:宇宙与物质世界得内容,天体运动情况就采用仿真型教学情境。
(3)提供资源型教学情境的创设:讲《看不见的光》这一节,把学生带到微机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培养其独立钻研、独立学习的能力。
(4)问题型教学情境的创设(5)探究型教学情境的创设:该情境与问题型教学情境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的刺激下会主动参与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继续深化学习情境,营造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
(6)合作型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实验课上多采用合作型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
(7)练习型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测电阻》的教学时,先通过计算电阻的练习而创设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
5、你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答:我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在教学策略上通过问题感知,情景问题牵引学生思维,探究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发挥了学生得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得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在轻松愉快得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不过再完美得一节课也会有不足。
我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有两点需要改进得地方(1)实验探究设计应该更精致一些,比如通过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问题,应采取控制变量法,具体通过测量得出具体数字,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可很好得培养学生实验得严谨性,增强说服力,也进一步熟悉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2)张老师在课堂中没有用到合作型教学情境,这种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尤其实验中用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