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特色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启示:政府要高度重视,全面干预;多渠道全方位的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在德育中培养法治观念。

关键词: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38-02

新加坡具有东西方文化的传统,在东西文化的冲突、融合、交汇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注意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新构成本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形成了新加坡独具特色的公民道德教育。

一、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历程

(一)自治时期的公民道德教育

新加坡在1959至1965年间归属于马来西亚联邦,实行有限的“内部独立”制度。人民行动党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力图改变新加坡贫穷落后的面貌,导致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忽视,不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原有的价值观遭到严重冲击,个人主义大行其道,新加坡面临被全盘西化的危险。

(二)独立后的公民道德教育

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新加坡完全独立后,国家的意志对学校公民教育的作用逐渐加强。政府认识到了再实现工业化的同

时,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守住新加坡的“根基”——“东方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这一时期主要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对国家、社会尽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1974年,新加坡改革了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课程,推行了公民、地理和历史三科为一体的《生活教育》课程,结合三科的内在联系进行母语教学,这一举措对改变和发展新加坡人的民族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新加坡整个70年代的醒悟与80年代的偏纠。

(三)全面的公民道德教育

1979年至今,为改变新加坡社会出现的严重“西化”倾向和学校的道德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这两大问题,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展开了大规模的公民道德教育改革活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发表了《道德教育报告书》,二是全面反思道德教育,三是实施全面的公民道德教育,四是开设《儒家伦理》课程,五是提出《共同价值观》,此白皮书的公布和发表,标志着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得以定型。

二、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特色

(一)国家高度重视,全面干预

新加坡官方政府是道德教育的助推器,政府的重视不只是停留在口头号召上,而是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实际举措。新加坡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学校公民教育作为新加坡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统一指导,全面干预。每一项内容都要以政府为主导。一个国家的政府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形象,而政府是由身居要位的政府官员组

成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为百姓做出表率,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自身,更多的是与国家利益、国家形象挂钩。新加坡政府领导人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公民教育活动。如李光耀、吴作栋等政府领导人对于公民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每年的元旦、春节和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之际,他们总是发表谈话或撰写文章谆谆告诫国民应固守新加坡的生存之本,即东方传统价值观,极力弘扬“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他们多次在公开场合讲话,大力推动和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使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而我国虽然党和政府都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列入议事日程,但多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上,没有多少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导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与发展困难重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难以保证。

(二)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学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公民教育的伊始地,家庭教育更是人心灵的催化剂,是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社区成为个人在继家庭、学校之后的一个重要的生活领域。新加坡政府一贯推行立法引导、社区高度自治相结合的独特模式,构成了新加坡高效的城市社区公共管理状态,使新加坡的社区教育效果显著。新加坡实行非常出名的sfe计划,把学校、家庭和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各个渠道与路径之间的融会贯通。还充分利用宗教教育阵地培养公民道德教育。宗教宣传慈善友爱、扶贫济困,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可以解决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团结进步。因此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宗教课程,内容涉及多种宗教的起源和教义。而且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新加坡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的我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忽视甚至轻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使新一代国人对传统道德身以及民族意识等观念不强甚至缺失,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三)注重法制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作为一个拥有高度法治,以严格的执法著称的国家——新加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法治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通过一系列具有约束力的条例和法规,强制人们遵守,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新加坡的法律相当完善,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制定的法律法规详细具体。在世界各地的法典中无处可查内容,如随地吐痰、乱涂乱画、乱扔废弃物、便后不冲水、家中花瓶积水多日滋生蚊虫等都一一立法规定并做出相应的处罚,且严格依法执行。其次,罚款种类多,数额大。例如,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罚款500新元,在路上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罚款1000新元,上完厕所不冲水,罚款1000新元。第三,刑法严厉。例如对有些案犯不仅判其入狱还有相应的鞭刑,脱下犯人的裤子用用药泡制过的电鞭抽打,以给作案者留下永生难忘的教训。而对于许多富有献身精神、助人为乐、同情和帮助弱者以及表现出高尚情操的行为,以社会政策引导的方式,如援助、登报、奖励等,让人们向他们学习,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向美”政府通过立法

保证子女照顾和供养年迈的父母,并在住房及税收方面对与老人同居住的家庭实行优惠政策,使传统道德和风俗法律化和制度化。而对不与父母同住的家庭实行的经济惩罚,通过电台、广播等舆论工具曝光遗弃父母的不道德行为,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学校、会议、典型事例以及各种礼貌行为和敬老会敬老养老,使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稳定成为社会稳定和文明的基石。

三、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理论上政府有必要对我国的公民“灌输”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准则、社会价值观等。实践上,政府应大力支持公民道德教育,并为其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停留在书面口号条文上,要加以引导走向社会,以政府手段整合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资源,综合分析社会行为,强化公民道德教育回归社会功能。

(二)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渗透性教育、隐形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这些载体,多种途径实现德育目标。不仅党团组织召开会议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校开设专门的理论课程,还要在社会、学校、社区多组织实践活动,使良好的道德教育思想让人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和公民义务感。将社会问题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应对现实问题的道德思维和能力。

(三)在德育中培养法制观念。尽管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战略,但是法律的约束力并没有完全在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