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腹部脏器解剖
人体器官彩图
人解图集人体左面解剖图人体右面解剖图胎儿脐血取样胎儿脐血取样2胎儿脐血取样3 胎儿脐血取样4泌尿生殖系统概观肾的位置和毗邻后肾的位置和毗邻前肾及输尿管的位置胃切除术胃解剖图网膜心脏解剖图心脏搭桥手术心脏搭桥手术2心脏搭桥手术3 心脏搭桥手术4心脏搭桥手术5腹后壁腹膜的密布腹部脏器(前面观)前臂及手部肌肉手部血管前臂血管上臂血管上臂肌肉小腿血管小腿肌肉大腿血管大腿肌肉膝部血管膝部肌肉上腹部下腹部胸部肝脏解剖脾脏、肾脏及胰腺膀胱大肠小肠头发头皮颅骨头脑脑解剖颈耳耳解剖图耳的内部图鼻眼眼的内部图口和唇解剖图牙解剖图很好的医学基础精华速记,请医学生耐心看完,很有帮助的全身骨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划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微循环的特点:低、慢、大、变;影响静脉回流因素:血量、体位、三泵(心、呼吸、骨骼肌);激素的一般特征:无管、有靶、量少、效高;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升糖、解蛋、移脂;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保钠、保水、排钾等等。
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少食多餐,先流后干,早期高脂,逐渐增糖,蛋白量宽.烧伤补液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碱,见尿补钾,适时补碱。
烧伤新九分法头颈面333(9%*1);手臂肱567(9%*2);躯干会阴27(9%*3);臀为5足为7,小腿大腿13,21(9%*5+1%)。
手的皮肤管理手掌正中三指半,剩尺神经一指半,手背挠尺各一半,正中占去三指尖半。
1、心力衰竭的诱因:感染紊乱心失常过劳剧变负担重贫血甲亢肺栓塞治疗不当也心衰2、右心衰的体征:三水两大及其他三水:水肿、胸水、腹水两大:肝肿大和压痛、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其他:右心奔马律、收缩期吹风性杂音、紫绀3、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肥厚梗阻二尖窄急性心梗伴心衰二度高度房室阻预激病窦不应该4、急性心衰的抢救:(本条已有记忆法)5、房性早搏心电表现:房早P与窦P异P-R三格至无级代偿间歇多不全可见房早未下传6、心房扑动心电表现:房扑不于房速同等电位线P无踪大F呈锯齿状形态大小间隔匀QRS不增宽F不均称不纯7、心房颤动心电表现:心房颤动P无踪小f波乱纷纷三百五至六百次P-R间期极不均QRS当正常增宽合并差传导8、房室交界性早搏心电表现:房室交界性早搏QRS同室上P必逆行或不见P-R小于点一二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刺迷胆碱洋地黄,升压电复抗失常(注:“刺迷”为刺激迷走神经)10、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两肾原醛嗜铬瘤、皮质动脉和妊高(注:“两肾”——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瘤”——嗜铬细胞瘤;“皮质”——皮质醇增多症;“动脉”——主动脉缩窄;“妊高”——妊娠高血压)11、心肌梗塞的症状:疼痛发热过速心恶心呕吐失常心低压休克衰竭心12、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痛哭流涕、肺腑之言(注:“痛”——心绞痛;“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肺”——急性肺动脉栓塞;“腑”——急腹症;“言”——急性心包炎)13、心梗的并发症:心梗并发五种症动脉栓塞心室膨乳头断裂心脏破梗塞后期综合症14、主动脉瓣狭窄的表现:难、痛、晕神经系统在脑干中,按延髓、脑桥、中脑三段叙述其结构,将脑干的三段整体与脊髓进行比较,总结其结构变化的规律为:①灰质不再连贯成柱,而断为核团,但立体位置不变。
腹部解剖
Pancreas 胰
• 动脉
– 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和胰 十二指肠下动脉、胰背动脉、 胰下动脉、脾动脉胰支及胰尾 动脉
• 静脉:与动脉伴行→肝门静 脉
• 淋巴:淋巴管与血管伴行→ 胰脾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
Spleen 脾
• 位置
– 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相当 于左侧第9~11肋的深面,其长轴大 体与第10肋平行
– 胰尾
• 行于脾肾韧带内,与脾动、静脉伴行,抵达脾门
Pancreas 胰
• 胰管
– 自胰尾沿胰的长轴向右行,沿途收 集小叶间导管
– 最后在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内 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
– 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 副胰管
– 在胰头上部、胰管的上方,主要引 流胰头前上部的胰液
– 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脂肪少
肪多
中结肠 a. 胰十二指肠下 a.
右结肠 a. 回结肠 a.
阑尾 a.
肠系膜上 v.
肠系膜上 a.
空、回肠 a.
Cecum 盲肠
★ 位置
– 位于右髂窝,一般长6~7cm – Ileocecal valve 回盲瓣
• 盲肠内后壁上回肠的开口处粘膜形成上、下 两个半月形皱襞
• 临床上通常将回肠末端、盲肠及阑尾 统称为回盲部
腹部解剖
Supracolic Compartment 结肠上区
Peritoneal cavity subdivisions
• Supracolic compartment 结肠上区 (subphrenic space 膈下间隙)
– 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
• Infracolic compartment 结肠下区
局部解剖学-腹部
前壁:
小网膜、胃后壁 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 后壁:
横结肠及其系膜 以及覆盖胰、左肾、 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左侧界: 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右侧界: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
临床意义:
网膜囊位置较 深,胃后壁穿孔或 某些炎症导至网膜 囊内积液,早期常 局限在囊内,给诊 断带来一定困难。
(二)系膜mesentery
的凸向外侧的弧
形称半月线。
腹白线:
由两侧腹直 肌鞘纤维腹前
腹白线
正中线上彼此
交织而成。厚
而坚韧,血管
少。
2.腹外斜肌
肌纤维方向:
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
形成的主要结构:
①腹直肌鞘前层
②皮下环(浅环)
皮下环 (浅环) 内侧脚
脚间纤维 外侧脚
③腹股沟韧带
④腔隙韧带 ⑤耻骨梳韧带 耻骨梳韧带 (Cooper韧带)
降部的毗邻:
前方: 横结肠及其系膜 后方: 右肾门及右输尿
管起始部
内侧: 胰头 胆总管 外侧: 结肠右曲
(3)十二指肠水平部
横跨第3腰椎,长约10cm 。
水平部的毗邻:
上方: 胰头 后方:右输尿管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前方: 肠系膜根 肠系膜上A、V
(4)升部
从第3腰椎左
侧上升至第2腰椎
左侧急转向前下
1.结肠上区的腹膜间隙
位于膈与横结
肠及其系膜之间。
又称为膈下间隙或
肝周间隙。共有6个 腹膜间隙
膈下间隙的分区: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前间隙 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前间隙
腹部局部解剖
2、十二指肠:
3、肝
(1)肝门与肝蒂 第一肝门:横沟。 第二肝门:肝后缘腔静脉沟上缘处,有3条肝V。 第三肝门:腔静脉沟下段处,有副肝右V。 肝蒂内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 从前到后为肝管,肝固有动脉支,门静脉。 肝蒂内主要结构分叉或汇合点高低的排列关系: 从上到下为肝管汇合点、门静脉分叉点、肝固 有动脉分叉点。
(6)淋巴回流:淋巴管由内向外汇集到胃周淋巴结, 共4组,均回流到腹腔淋巴结。 1)胃左(上)淋巴结 2)胃右淋巴结、幽门上淋巴结 3)胃网膜左淋巴结(胰脾淋巴结)、脾淋巴结 4)胃网膜右(胃下)淋巴结、幽门下淋巴结
(7)神经支配:交感神经抑 制胃运动和分泌,迷走神经 促进胃运动和分泌。 迷走前(左)干的胃前支: 沿途发出 4-—6个胃体前支 1—3支终末支 (胃窦前神经或“鸦爪” 支) 迷走后(右)干的胃后支: 沿途发出 4-—6个胃体后支 2—4支终末支 (胃窦后神经或“鸦爪”
1、浅动脉:
脐以上:肋间动脉 的分支 脐以下:股动脉的 分支。 1)腹壁浅A 2)旋髂浅A 2、浅静脉:
脐以上:胸腹壁V
脐以下:腹壁浅V
旋髂浅V
3、皮神经:T7-12及髂腹下神经的皮支 (1)外侧皮支 (2)前皮支
(三)深筋膜
分四层。前三层位于3块阔肌的浅面,向前移行 为腱膜。第四层在腹横肌深面,称为腹横筋膜。
左前方:肝固有动脉 右前方:胆总管 后方:门静脉。
3、网膜孔:
前壁——肝十二指肠韧带 后壁——下腔静脉及其腹膜 上壁——肝尾叶 下壁——十二指肠上部
4、网膜囊:
前壁——小网膜、胃、胃结肠韧带 上壁——肝、膈 后壁——胰及其腹膜 下壁——横结肠及其系膜 左侧毗邻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二)系膜
1、小肠系膜 2、横结肠系膜 3、乙状结肠系膜 4、阑尾系膜
【局部解剖学】中、下腹部脏器解剖PPT课件
位 置 位于左上腹部 位于右下腹部 粘膜及皱襞 高而密,偶有 低而稀疏,还有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
管径、管壁 较大而厚
较小而薄
系膜内脂肪 较少、系膜窗亮 较多、不易透光
血 供 情 况 血供丰富色红 血供较差、颜色浅淡
血管弓的层次 2~3层、直血管 4~5层、直血管较
较长
短
二、结肠血供
来源:两条血管SMA、IMA 分支:有五条结肠A
与腹腔动脉相邻、脾 动脉行于其上。
4、胰尾:
抵靠脾门。
解剖注意事项
⒈观察小肠系膜的特点; ⒉观察阑尾系膜的特点,并解剖阑尾; ⒊观察门静脉的形成类型。
小结
一、肠管的比较
㈠大肠与小肠的区别
表面有结肠袋、结肠带、 肠脂垂。 (为盲肠、结肠特有)
㈡ 左、右半结肠的比较
右半结肠
左半结肠
位置 口径 功能 弯曲
中结肠A(左、右支) 右结肠A(升、降支) 回结肠A(升、降支) 左结肠A(升、降支) 乙状结肠A(1-6支)
缘动脉
结肠A的分支,在结肠边缘彼 此吻合形成一个大A弓,由缘A 上发出: 长支:分布到结肠对系膜缘1/3
肠壁,并由长支发现一支至 肠脂垂。
短支:分布到结肠系膜缘2/3肠
壁。
意义 ⒈ 缘A在中结肠A左支与左 结肠A升支之间,或回结肠 A结肠支与右结肠A降支之 间,吻合常不充分,或者 无吻合。
⒉ 切除肠脂垂时,不要牵 拉过度,否则切除时易伤 及长支血管。
⒊肠切除时,做对端吻合, 浆膜对浆膜,才能吻合好。
Collateral Pathways in Patients with Celiac Axis Stenosis: Angiographic–Spiral CT Correlation1
中、下腹部脏器的应用解剖
(三).肠的神经
肠系膜上丛 交感神经
肠系膜下丛
付交感神经
X 盆精品课内件 脏神经
五、肝门静脉
精品课件
(一)位置:自胰颈后方上行,通过十二指肠上
部的深面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上行至第一肝门。
(二)组成:
肠系膜上静 脉
脾静脉
(三)属支与收集范围:
肠系膜上、下静脉
脾静脉
胃左、右静脉
胆囊静脉、附脐静精品脉课件
精品课件
盆位阑尾的毗邻
前:小肠袢、腹前壁
后:腰大肌、精索内AV、髂外AV 左侧:输尿管 右侧:腹侧壁或小肠袢
精品课件
(1).阑尾动脉:
系膜游离缘内 87%单支 17%双支
精品课件
(2).阑尾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经门静脉入肝
精品课件感—肠系膜上丛 副交感—X
精品课件
七、有关手术问题
(一)空回肠的切除
1、可切长度: 30% 、70%、 80%
精品课件
四、肠的血供、淋巴及神经
(一)、血 供
精品课件
1.肠系膜上动脉
(1).行径:
①起:腹腔干下1.5cm
②前:胰体、脾静脉
③后:左肾静脉、胰 腺钩突、十二指肠水 平部
精品课件
(2).主要分支:
①肠动脉:空→回,弓级数 渐↑,直A长度渐↓;少切 系膜缘;壁内有吻合。 ②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弓
③中结肠动脉:2~5%缺,10~25%AcMCA ④右结肠动脉:变异最多 ⑤回结肠动脉:盲肠支,阑尾支,回肠
中下腹脏器的解剖
解剖学教研室 陈 通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肠及其鉴别特征
精品课件
1、结肠
①可分为四部
人体内脏器官
人体内脏器官一、人体内脏器官内脏是指在体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的总称。
主要包括人体胸腹部内脏器官的分布:肝脏、胆囊、胃、肾、小肠、脾、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卵巢、膀胱、子宫。
2-1肺是不少动物用来呼吸的内脏,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异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
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
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2-2功能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
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3-1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器官之一。
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
人的心脏如本人的拳头,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
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
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4-1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
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
在医学用字上,常以拉丁语字首Hepato-或Hepatic 来描述肝脏或肝脏的(希腊hēpar(ήπαρ))。
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平均重达1.5公斤(约在1-2.5公斤之间;另一说1-1.6公斤),为一红棕色的V 字形器官。
【局部解剖学】中、下腹部脏器解剖
4.胰尾:
抵靠脾门。
六、肝门静脉
(一)位置:自胰颈后方上行,通过十二指肠上部的 深面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上行至第一肝门。
(二)组成: 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在胰颈后方汇合而成。
(三)属支与收集范围: 肠系膜上、下静脉; 脾静脉; 胃左、右静脉; 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四)肝门静脉的特点
回盲瓣 控制小肠内容物过快进入结肠。
●回盲区是整个 消化管道中最易 发生套叠的部位。
阑 尾
appendix
根 McBurney lanz
体 系膜
回肠前位28% 盆位26% 盲肠后位24% 回肠后位8%
盲肠下位6%
上缘 下缘 游离缘
注意:成人与小儿阑尾的差别 成人:壁厚、腔小、开口小, 小儿:反之, 临床表现不同.
(3)结肠脾曲毗邻:
①前:胃大弯、第8肋软骨。
②上:胰尾、脾。 ③外:膈结肠韧带。
④后内:左肾、肾筋膜。
临床意义:结肠脾曲的肿瘤不易 被扪及。
(4)乙状结肠系膜根的位置:
骶髂关节
乙状结肠 间隐窝
骶骨上 部前面
小骨盆 左缘
乙状结肠系膜根的毗邻:
左输尿管
(5)横结肠与乙状结肠的鉴别要点
横结肠 乙状结肠
正 常 型
约90%
方 型
约3%
约2% 约4%
婴 儿 型
『
内
侧
育 型
袋 』 显
著
不
发
24% 6%
28% 8% 26%
X线检查时,通常 将小肠袢按部位分为 6组
③直肠上动脉:与乙状结肠动脉末 支间多无吻合。
➢(边)缘动脉
各结肠动脉分支之间 依次吻合,在近结肠处 形成一个连续的动脉弓, 从回盲部至乙状结肠与 直肠移行处,称缘动脉。
腹腔解剖图谱
第二、三肝门
第二肝门:
腔静脉沟上部,肝左、中、右V 出肝处.
其肝外标志是沿镰状韧带向后上方的 延长线.
第三肝门:
腔静脉沟下部,肝右后下V和尾状叶 V出肝处.
肝的分叶
按表面形态分 右叶 膈面 左叶 右叶 尾叶 脏面 方叶 左叶
肝的分叶和分段
肝内两套管道系统: 1.肝静脉系统 肝左、中、右V、肝右后V 和尾状叶V 2.Glisson系统 肝门V、肝A和肝管在肝内的 分支和分布基本一致,由血管 周围纤维囊包绕. 1954’Couinaud按肝内管道分: 肝段按Glisson系统划分 肝V走行于肝段间.
下面
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血 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将 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管. 肝胃韧带 胃结肠韧带
脾的韧带
脾肾韧带 由脾门连到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内有胰尾 和脾血管.脾切除时要切断此其后层,方可游离脾. 膈脾韧带 由脾肾韧带延伸到膈.短,有时不明显. 脾结肠韧带 位脾前端和结肠左曲间.短. 胃脾韧带
( 结肝 肠为 上界 区)
肝下间隙 (肝圆韧带分) 左肝下间隙
(小网膜和胃分) 左肝下前间隙
网膜囊 (小腹膜腔)
上壁—肝尾状叶、膈下面的腹膜.
下壁—大网膜2、3层愈着部。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大网膜前2层。 后壁—大网膜后2层、横结肠及其系膜、
覆盖胰、左肾和左肾上腺的腹膜。
左界—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 右方—网膜孔
肝的韧带
上面
镰状韧带 连于腹前壁上部、膈和肝上 面的双层腹膜,矢状位.游离缘含肝 圆韧带. 冠状韧带 位肝上面、后面与膈之间,由 上(前)、下(后)两层腹膜构成,其间 的肝后面无腹膜覆盖,为肝裸区.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右端,连于肝右叶 外后面和膈. 左三角韧带 位肝左叶上面和膈之间.变 异较多,常含肝纤维附件(新生儿特 有的肝残留物,可出现血管和胆管等 结构)
腹部的局部解剖
编辑ppt
8
皮肤
特点:
前外侧皮肤薄而有弹性, 皮下组织松弛, 两层组织易分离。
皮神经分布:
剑突平面 第7肋间神经前支
脐平面
第10肋间神经前支
髂前上棘平面 第12肋间神经前支
腹股沟平面 第1腰神经前支
编辑ppt
9
腹壁下A
浅筋膜
脐平面以下: 浅层(脂肪层)Camper筋膜
(向下—大腿脂肪层)。 深层(膜性层)Scarpa筋膜
编辑ppt
25
编辑ppt
26
(二)血管与淋巴
肠系膜上动脉 空、回肠动脉 (三)神经
编辑ppt
27
八、盲肠与阑尾
(一)盲肠 cecum
结肠体表投影 Mcburney点及Lanz点 阑尾常见的位置
2.血管 阑尾动脉 阑尾系膜 阑尾静脉
3.神经
编辑ppt
17
腹膜外筋膜
编辑ppt
18
壁腹膜
编辑ppt
19
壁腹膜
编辑ppt
凹间韧带
20
腹前外侧壁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髂腹下N
髂腹股沟N
生殖股N 生殖支
精索
编辑ppt
21
腹腔 脏器
编辑ppt
22
编辑ppt
23
七、空肠与回肠
(一)形态结构与位置
编辑ppt
24
肠系膜
肠系膜特点 肠系膜根位置 左右肠系膜窦位置及交通
编辑ppt
33
腹膜后隙内容:
腹膜后隙有胰、 十二指肠大部、肾、 肾上腺、输尿管腹 部、大血管淋巴结 和神经等。
编辑ppt
34
编辑ppt
35
(在中线处附于白线)。 两侧向下—腹股沟韧带下方
腹部超声解剖图片
胰腺概述胰腺是体内与消化道相连的较大腺体之一,具有内、外分泌功能,其外分泌部产生的胰液,经胰管排入到十二指肠。
1、形态胰腺呈长棱柱形,长度差异较大,约为12~25cm,宽约3~9cm,厚约1.5~3cm,重约70~100克。
2、位置胰腺位于上腹部左季肋区的腹膜后间隙内,紧贴腹后壁,属于腹膜后器官。
其平一、二腰椎高度,横跨脊柱。
一般(几乎一半)胰头低于胰尾部。
因此,我们在做胰腺长轴切面扫查时,应注意将探头向左上适当倾斜,与水平线略呈15~30°角。
3、毗邻胰腺大体上可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部分。
胰头是胰腺右侧端最大的部分,位于腹部中线偏右侧的十二指肠环内。
胰头下部向左下方凸出成钩状,称为钩突。
胆总管走行于胰头的背侧沟内,或穿行于胰头实质走向下方。
肝固有动脉位于胰腺的上缘,胃十二指肠动脉走行于胰头的前部。
颈部为胰头和胰体间的移行部,较为短而窄。
其位于腹部中线偏右侧,前方与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上部相邻。
肠系膜上静脉走行于胰颈后面的浅沟内,与脾静脉汇合,形成门静脉主干。
胰体部位于腹部正中线偏左侧,腹主动脉位于其后方,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其下方。
胰体后方无腹膜覆盖,从右到左直接与腹主动脉(AO)、肠系膜上动脉(SMA)起始部、左侧肾上腺(AG)、左肾血管和左肾上极等相邻。
脾静脉位于胰腺后方、腹主动脉前方,而肠系膜上动脉位于二者之间。
脾静脉在声像图上的清晰显示,对于胰腺的定位和分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胰尾部为胰体向左侧延伸而形成,位于脾肾韧带内。
因此,其解剖位置变异较大。
胰尾一般可达脾门处,其后方与左肾上极和肾上腺相邻。
脾静脉起自脾门,沿胰尾后方向右走行。
脾动脉由胰体上缘斜行于胰尾前方,直达脾门处。
4、胰腺的解剖变异:(1)异位胰腺胰腺组织可异位于任何内脏,如肠、胃、胆囊等。
(2)环状胰腺多见于出生后第一年,胰腺环绕十二指肠第二段,并使其狭窄,从而出现消化道梗阻的临床症状。
(3)胰腺分隔由于胰腺在胚胎发育时出现异常,即腹胰和背胰原基未融合。
腹部解剖
(4)背裂 上起三大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 下至肝门的弧形线,为尾状叶周界。 (5)右叶间裂(右门裂)为下腔静脉右壁至 肝下缘胆囊中份与肝右下角中、右1/3交点 的连线。分右半肝为右前、后叶。 (6)右段间裂 肝门静脉右支的延长线,将 右后叶分为上、下段。 (7)横裂 为肝门横沟,将4部分为8段。
四、肝静脉
腹部
肝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参与营养物质 的合成、转化与分解,参与激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与 解毒,具有造血、吞噬、防御等功能。
一、肝的形态 膈面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肝左叶 肝右叶 裸区
肝右叶 肝左叶 下腔静脉 裸区
镰状韧带 肝圆韧带 胆囊
脏面 借“H”形沟—右叶、左叶、方叶 、尾状叶
1、平第10胸椎体上部
2、平第10胸椎体下方椎间盘
3、平第11胸椎体
4、平第12胸椎体,正好通过肝门
5、平第12胸椎体下方椎间盘
6、平第1腰椎体
7、平第2腰椎体
8、平第2腰椎体下方椎间盘
9、平第3腰椎体
10、平第3腰椎体下方椎间盘
11、平第4腰椎体
12、平第4腰椎体下方椎间盘
下腔静脉 竖脊肌 肾后筋膜
肾前筋膜 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脂肪囊
四、腹膜后间隙
1.肾前间隙 位于壁层腹膜与肾前 筋膜之间,内有十二 指肠、胰腺、升结肠、 降结肠、肠系膜血管、 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2.肾周间隙 位于肾前后筋膜之间。 3.肾后间隙 位于肾后筋膜侧锥筋 膜和腹横筋膜之间。
膈 肝 肾上腺
纤维囊 肾
脂肪囊 肾筋膜
13、平第5腰椎体
13、平第5腰椎体
13、平第5腰椎体下方椎间盘
腹横肌 腰方肌
三、肾的被膜
腹部局部解剖
膀胱③上(腹窝股沟管)腹环
腹股沟=内内环侧=窝深环
腹股④沟精外索侧内窝筋膜
(21)浅深血管、神经、淋巴
浅动动脉脉 上肋半部间动肋脉间(/下下A5分对支) 下肋半部下动腹脉壁(浅1/对旋髂)浅A
浅静脉 上腰腔静动脉脉(4对下)腔静脉 肝腹门静壁脉上动脉腔静脉
浅淋巴 脐腹以壁上下动脉腋淋巴结 脐旋以髂下深动腹脉股沟浅淋巴结
腹腔脏器在腹前壁的投影
右季肋区 右半肝大部 胆囊 结肠右曲 部分右肾
右腰区 升结肠 回肠袢 右肾下部
右腹股沟区 盲肠 阑尾 回肠末端
腹上区
右半肝小部 左半肝大部 十二指肠 胰大部 肾、肾上腺 部分胃
脐区
横结肠 十二指肠 空、回肠 大网膜 输尿管
腹下区
回肠袢 充盈的膀胱 妊娠子宫 乙状结肠 输尿管
左季肋区 左半肝小部 部分胃 胰、脾 结肠左曲 部分左肾
腹部局解
regional dissection of abdomen
解剖学教研室
一、腹部概述 二、腹前外侧壁 三、腹膜与腹膜腔 四、上腹部脏器 五、中下腹部脏器
境界 上界 下界
腹壁 腹前外侧壁、腹后壁 腹壁的主要功能 ①维持腹式呼吸 ②调节腹内压 ③运动脊柱 ④保护腹内脏器
腹腔 固有腹腔、盆腔
腹 部 分 区
皮神静经脉 节与段同性名分布动脉伴行
淋巴 上部 脊髓节段 中部
肋间淋巴结 体腰表淋水巴平结
T6
下部 剑髂突外平淋面巴结
T8神经 肋间神剑突经—(脐下连5对线中)点平面
T10 肋下神经(1脐对平)面
T12
髂腹下脐—神耻经骨联合中点平面
L1
髂腹耻股骨沟联神合经上方一横掌区域
1.腹股沟管 2.腹股沟区与腹股沟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二指肠和胰腺的重要毗邻
(一) 十二指肠: 1、上部:
前上方:肝方叶、胆囊;
下方:胰头、 胰颈;
后方: 胆总管、胃十二指肠A、
肝门V及下腔V;
2、降部:
前方:横结肠系膜根通过;
内侧: 胰头;二者间有胆总管、 胰头前后A弓; 后内侧壁: 中下 1/3交界处有 Vater壶腹;
中、下腹脏器的解剖
甘胜伟
重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中、下腹部脏器 脏器:主要为肠管位居之地 小肠:十二指肠下半部、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解剖时注意观察 大、小肠之区别; 空、回肠之区别; 升、降结肠之区别。 安排:大肠位于腹腔周围,形成一个框, 小肠位于框内,表面覆盖以大网膜。
4、胰尾:
抵靠脾门。
小
结
一、肠管的比较
㈠大肠与小肠的区别 表面有结肠袋、结肠带、 肠脂垂。 (为盲肠、结肠特有)
㈡ 左、右半结肠的比较
右半结肠
位置 口径 功能 弯曲 偏前(表浅) 粗 有部分消化功能 肝曲:位置低、靠前
左半结肠
偏后(较深) 细 吸收水分使大便成形 脾曲:位置高、靠后
右半结肠的肿瘤:表浅,易扪及,能早期发现,出现梗阻机会少。 左半结肠的肿瘤:深些,发现晚,早期症状就是梗阻。
二、血供
肠管的动脉主要来自两条血管: 肠系膜上、下动脉
㈠肠系膜上A(SMA)
起自:在腹腔A下方,由腹主A 发出。 行径:经胰颈下缘穿出,跨十 二指肠下水平部前方,入小肠 系膜根部,主干行向右髂窝 (右下方)
分支:有两类
⑴小肠A:自SMA左侧壁发
出,约12-18支。在系膜内 彼此吻合成A弓,由弓上发 出直动脉,经肠管的系膜缘 垂直到达肠管,供应小肠。
3、水平部:横过L3向左。
上方:胰头及钩突;
后方: 右输尿管、下腔V、腹
主A。
前方: 右侧有空、回肠,左侧有 小肠系膜根和肠系膜上血 管。
4、升部:
上行至L2椎体左侧折向前下
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 左侧: 十二指肠旁皱襞(内含 肠系膜下V)和旁隐窝. 右侧:肠系膜上血管; 上方:十二指肠空肠曲皱襞,深 面为Treitz韧带。
肠壁,并由长支发现一支至 肠脂垂。
短支:分布到结肠系膜缘2/3肠
壁。
意义 ⒈ 缘A在中结肠A左支与左 结肠A升支之间,或回结肠 A结肠支与右结肠A降支之 间,吻合常不充分,或者 无吻合。 ⒉ 切除肠脂垂时,不要牵 拉过度,否则切除时易伤 及长支血管。 ⒊肠切除时,做对端吻合, 浆膜对浆膜,才能吻合好。
肠 占小肠全长的 占小肠全长的 长 度 2/5 3/5 位于左上腹部 位于右下腹部 位 置 粘膜及皱襞 高而密,偶有 低而稀疏,还有 集合淋巴滤泡 孤立淋巴滤泡 管径、管壁 较大而厚 较小而薄 较多、不易透光 系膜内脂肪 较少、系膜窗亮 血 供 情 况 血供丰富色红 血供较差、颜色浅淡 血管弓的层次 2~3层、直血 4~5层、直血管较 管较长 短
㈢ 空肠和回肠的区别(见下表): 空 肠 回
二、结肠血供 来源:两条血管SMA、IMA 分支:有五条结肠A 中结肠A(左、右支) 右结肠A(升、降支) 回结肠A(升、降支) 左结肠A(升、降支) 乙状结肠A(1-6支)
缘动脉
结肠A的分支,在结肠边缘彼 此吻合形成一个大A弓,由缘A 上发出: 长支:分布到结肠对系膜缘1/3
(二)胰: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胰头:
被十二指肠呈“C”型环抱,前面有横结肠系 膜通过,与空肠毗邻。后面有下腔V、右肾V及 胆总管下行。
2、胰颈:
上缘:腹腔动脉。
下缘:肠系膜上血 管
穿出。 后面:肠系膜上血 管。
3、胰体:
前面:隔网膜囊与胃后壁相邻; 后面: 腹主动脉、左肾上腺、
左肾及脾静脉;
上缘: 与腹腔动脉相邻、脾 动脉行于其上。
⑵结肠A
自SMA右侧壁先发出胰十二 指肠下A,然后分出下列结 肠 A。 中结肠A(再分为左、右支) 右结肠A(再分为升、降支) 回结肠A(再分为升、降支)
供应结肠脾曲 以前的结肠段
㈡肠系膜下A(IMA)
起自:在腹主A分叉点上方4分支 左结肠A (再分为升、降支) 乙状结肠A:约1-6支 本干延续为直肠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