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CPA考试《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
2021年CPA审计第一章必背内容
第一章审计概述【考点1】审计的定义(★)【考点2】审计要素(★★)【考点3】审计目标(★★★)总体目标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具体目标①通过实施审计程序确认各类交易、账户余额、披露层次认定是否恰当。
②对管理层的认定进行再认定。
【举例】认定指管理层作出的意思表示(明确或隐含的),CPA将其用于考虑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利润表相关发生认定(高估)、完整性认定(低估)、准确性认定(不准确)、截止认定(推迟或提前)、分类认定(账户正确)、列报认定(披露清楚可理解)资产负债表相关存在认定(高估)、完整性认定(低估)、准确性和计价与分摊认定(不准确)、权利、义务认定(权属义务适当)、分类认定(账户正确)、列报认定(清楚可理解)小泽总结:审计目标审计定义财务报表审计指CPA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目的①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②并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保证程度①由于固有限制,审计提供的是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②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基础独立性+专业性最终产品审计报告(不包括四表一注)审计要素三方关系人、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管理层责任◆CPA审计并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责任包括如下“3+3”:①按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②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使财报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③向CPA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所有内、外部人员预期使用者①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明确所有的预期使用者。
②审计意见主要向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提供(管理层是报表编制者)。
③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于同一企业,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就是同一方;管理层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能是唯一预期使用者(三角不能成直线)审计证据①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②信息的缺乏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审计科目笔记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 审计科目笔记
第1章:审计基本理论
1.1 审计的定义和基本任务
•定义:审计是通过收集和评估证据,对会计报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价。
•基本任务:核实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1.2 审计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原则:审计人员必须采用独立、诚实和专业的态度进行审计工作。
•配比原则:审计工作必须以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和深度。
第2章:审计程序与方法
2.1 审计程序的设计
•设计步骤:审计程序的设计包括计划阶段、风险评估、控制评估和报告阶段。
•目的: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和高效地完成。
2.2 审计方法的选择
•方法种类:审计方法包括实地检查、文件检查、询问、计算等。
•应用场景: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
第3章:内部控制评价
3.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内部控制是组织对其资产、财务报告的保护和管理的整体体系。
•作用:减少错误、防止欺诈、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3.2 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评价标准:内部控制评价按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监控五大要素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文件检查、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第4章:审计报告编制
4.1 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结构:审计报告一般包括报告标题、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结果和意见等。
•内容:根据审计结果提供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等。
注会考试审计科目最详细的《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6
第一章审计概述(六)本章内容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第二节审计要素第三节审计目标第四节审计基本要求第五节审计风险第六节审计过程第三节审计目标【考点一】审计的总体目标(一)审计的总体目标(二)审计准则(一)审计的总体目标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体目标是:(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提示】“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属于审计准则原文,要求精准掌握。
(二)审计准则审计准则作为一个整体,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以实现审计的总体目标提供了标准。
1.审计准则的内容每项审计准则通常由总则、定义、目标、要求和附则五章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目标”和“要求”。
2.目标(通常是审计准则的第三章)每项审计准则规定目标的作用在于,使注册会计师关注每项审计准则预期实现的结果。
这些目标足够具体,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1)理解所需完成的工作,以及在必要时为完成这些工作使用的恰当手段;(2)确定在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下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以实现目标。
3.要求(通常是审计准则的第四章)(1)每项准则中都单设一章“要求”,“要求”是注册会计师实现目标的规定动作,统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表述。
(2)在某些情况下,某项审计准则可能与业务的具体情况不相关。
(3)在相关的某项审计准则中,有些要求可能存在适用条件。
(4)在某些情况下,审计准则的某项要求可能以适用的法律法规为条件。
(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规定了在注册会计师偏离某项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的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6)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是否根据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还需执行更多的工作以实现审计准则规定的目标进行评价。
注册会计师学习笔记-审计
第一编: 审计的基本原理第一章:审计概述(12)1.2. 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证据、审计报告。
3. 审计工作的前提:a. 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
(保证报表)b. 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者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保证内控)C. 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单位所有信息。
(如记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的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4. 审计证据在性质上具有累积性,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
5. 认定(∆∆∆∆∆)(考试重点看教材)6. 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成本和信息的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
7. 审计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理由。
8. 注册会计师不应依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
9. 即使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和治理层是正直诚实的,也不能降低保持职业怀疑的要求。
10.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11. 重大错报风险 a.财务报表层次→ 总体应对措施。
b.认定层次(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一步审计程序。
12.审计的固有限制a.财务报表的的性质b.审计程序的性质c.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审计的需求。
第二章:审计计划(6)1.初步业务活动a.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能力。
b.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业务的意愿的事项。
C.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2.连续审计、需要重新签约(①被审计单位的变化②法律法规的变化③其他)3.审计业务约定条款的变更a.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要求产生的影响。
(合理理由)b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注会考试审计科目最详细的《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10
第一章审计概述(十)本章内容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第二节审计要素第三节审计目标第四节审计基本要求第五节审计风险第六节审计过程第五节审计风险【考点一】重大错报风险(一)重大错报风险的定义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二)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理解要点)(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
(2)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经济萧条。
(3)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难以界定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具体认定;相反,此类风险增大了任何数目的不同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考虑由舞弊引起的风险特别相关。
2.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理解要点)(1)注册会计师应当同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注册会计师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获取审计证据,以便能够在审计工作完成时,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水平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三)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理解要点)1.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或者说,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均属于认定层次,不属于财务报表层次。
y=k/x2.某些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及其认定,固有风险较高。
例如:(1)复杂的计算比简单计算更可能出错;(2)受重大计量不确定性影响的会计估计发生错报的可能性较大;(3)产生经营风险的外部因素也可能影响固有风险,比如,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某项产品陈旧,进而导致存货易于发生高估错报(计价认定);(4)维持经营的流动资金匮乏、被审计单位处于夕阳行业,可能影响多个认定的固有风险。
3.控制风险(1)控制风险取决于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2
第一章审计概述(二)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考点二】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一)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二)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比较【补充】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如图:【补充】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专业服务”划分为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如图:【补充】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具体内容,如图:(一)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为了实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准则对其审计过程中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检查风险水平、财务报表可信性以及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结论的方式等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提示】积极方式提出审计意见的举例,请见2015年教材P416(19.3)参考格式19-1的“审计意见段”。
2.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证据收集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
【提示】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请见2015年教材P46(3.2)“审计程序”。
3.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只有获取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能形成结论。
【提示】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请见2015年教材P42(3.1)“审计证据的性质”。
4.检查风险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从而确保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提示】检查风险的确定与控制,请见2015年教材P17(1.5)“审计风险”。
5.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要求,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6.财务报表审计以“积极方式”提出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举例如下: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4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4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9
第一章审计概述(九)第四节审计基本要求【考点一】遵守职业道德要求【提示】“职业道德要求”的知识点请链接2105年教材第七编学习,此处不展开。
【考点二】保持职业怀疑【提示】本知识点部分容依据的是《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1号——职业怀疑》(一)职业怀疑的定义职业怀疑,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情况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二)理解要点1.职业怀疑在本质上要求秉持一种质疑的理念。
“质疑的理念”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以下要求:(1)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摒弃“存在即合理”的逻辑思维,寻求事物的真实情况。
(2)注册会计师不应不假思索全盘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和解释,也不应轻易相信过分理想的结果或太多巧合的情况。
2.职业怀疑要求对引起疑虑的情形保持警觉(4种情形)(1)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2)文件记录或对询问答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3)表明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4)表明需要实施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情形。
3.职业怀疑要求审慎评价审计证据(4种要求)(1)审慎评价质疑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2)审慎评价文件记录和对询问的答复,以及从管理层和治理层获得的其他信息的可靠性,而非机械完成审计准则要求实施的审计程序;(3)在怀疑信息的可靠性或发现舞弊迹象时,注册会计师需要作出进一步调查,并确定需要修改哪些审计程序或实施哪些追加的审计程序。
(4)审慎评价审计证据时,虽然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成本与信息的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但是,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理由。
4.职业怀疑要求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2点要求)(1)即使以前正直、诚信的管理层和治理层也可能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不应依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2)即使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和治理层是正直、诚实的,也不能降低保持职业怀疑的要求,不允许在获取合理保证的过程中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
注会审计笔记(大神超详细的版)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审计发展16世纪意大利,第三方对合伙企业进行查账公证1844-20世纪初英国,审计法规化,股份有限公司差错防弊,账目详细审计保证资产安全完整20世纪初美国,银行关注债务人信用状况,进行详细审计,关注资产负债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法律规定必须审计,强调利润表,进行制度基础审计二战之后,强调全部财报,进行风险导向审计我国审计北洋政府第一部注会法规——1949计划经济不审计——1980外资审计——1994注册会计师法——2006国际审计准则趋同审计系统化过程:客观的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认定与标准的符合程度审计种类财报审计,经营审计(评价经营活动效率效果的内审),合规性审计(政府审计)审计方法账项基础审计(凭证账簿详查)-制度基础审计(内审与抽样)-风险导向审计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鉴证标准)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2.针对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是通用目的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3.适当的标准应当具备下列所有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考】2基本观点审计可以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内涵,但不对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审计可以除管理层的其他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
审计要素三方关系{当三方关系变成两方关系时,该业务不构成审计业务}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审计报告【考】【2015新变化】鉴证对象信息(钱包、载体、财报)VS鉴证对象(里面的钱、内容、)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审计风险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CPA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失败CPA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法律责任认定违约【考】过失(普通过失: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重大过失: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考】欺诈(推定欺诈)【考】法律责任种类行政责任:警告、暂停执业、罚款、吊销证书;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销民事责任:赔偿刑事责任:罚金、有期徒刑、限制人身自由不实报告违反法律法规、执业准则和诚信公允原则,出具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考】利害关系人合理信赖使用不实报告,从事股票债券等交易遭受损失【考】利害关系人有过错减轻事务所赔偿责任【考】当事人列置只起诉事务所,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一并诉讼;【考】只起诉分支机构,事务所列为共同被告【考】被审计单位出资人抽逃出资,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考】过错推定原则与举证责任倒置事务所出具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带来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考】连带责任故意(恶意串通,明知……不予指明或做不实报告或不予拒绝)【考】补充责任过失(被审计单位、出资人财产之后的补充赔偿)普通过失低于一般专业水平执业、审计计划明显疏漏、缺必要审计程序、发现舞弊未追加必要程序、重要性原则不合理、审计证据不充分、未征求专家意见、错误判断评价审计证据免责遵守准则规则保持必要职业谨慎,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错误【考】2仅供年检使用不能免责必须依赖金融机构单位提供的虚假或不实的证明文件,必要职业谨慎未发现虚假不实【考】2已对舞弊提出警告并在报告中指明【考】被审验单位注册登记后抽逃出资【考】为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后已补足出资【考】减责利害关系人明知不实报告仍使用【考】赔偿顺位只有补充责任时有顺位:事务所在后顺位【考】赔偿责任范围连带责任:无上限补充责任:不实报告金额为上限【考】分支机构与事务所作为共同被告,双方连带责任未经审判事务所不能被擅自追加为被执行人第三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基本原则诚信、独立性、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
2016年最详细的CPA考试《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节11新
第一章审计概述(十一)第五节审计风险【考点三】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一)审计风险模型分析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检查风险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如果用x表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用y表示检查风险,用k表示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检查风险(y)=即:y=k/x,可见检查风险(y)是由重大错报风险(x)确定的,二者之间是反向关系。
(二)检查风险的控制根据审计风险模型(y=k/x),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有效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经典考题回顾【例1 • 2007•单选题】(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将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B.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重大错报风险C.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消除检查风险D.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在完成审计工作时,能够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答案】D【解析】注册会计师能够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即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控制检查风险,但不能消除检查风险,更不能决定或改变重大错报风险或审计风险,所以,选项ABC不正确,选项D正确。
【例2 • 2008•单选题】(控制检查风险)当可接受的检查风险降低时,注册会计师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B.缩小实质性程序的范围C.消除固有风险D.将计划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时间从期中移至期末【答案】D【解析】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既定的审计风险(用k表示)水平下,注册会计师能够控制的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用y表示)是由注册会计师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用x表示)决定的,即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即y=k/x,故选项A和C都不正确。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7
第一章审计概述(七)第三节审计目标【考点二】认定(二)以存货为例说明认定的含义假设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所列示的期末存货项目(金额)1000万元,根据认定的含义,存货1000万元包括四种含义:1.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的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1000万元是存在的。
言外之意,不是“虚假的”。
【问】与其相关的实质性程序是什么呢?2.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的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言外之意,金额正好是1000万元,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
【问】与其相关的实质性程序是什么呢?3.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的资产中,所有应当记录的1000万元存货均已记录。
言外之意,没有少记一分。
【问】与其相关的实质性程序是什么呢?4.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的资产中,记录的存货1000万元均由甲公司拥有或控制。
言外之意,存货没有受到留置权限制,没有被抵押或作为担保物。
【问】与其相关的实质性程序是什么呢?(三)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四)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五)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2016年最详细的CPA考试《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8
第一章审计概述(八)【考点三】具体审计目标(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四)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解读】认定决定具体审计目标1.认定与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2.注册会计师基于对被审计单位认定的了解,确定某些重要财务报表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考虑可能发生的错报的类型,并据此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应对其评估的错报。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认定分类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认定分类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认定分类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四)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认定具体目标审计程序1.存在资产负债表列示的存货存在实施存货监盘程序(11.3)2.完整性销售收入包括了所有已发货的交易检查发货单和销售发票的编号以及销售明细账(9.3)认定具体目标审计程序3.准确性应收账款反映的销售业务是否基于正确的价格和数量,计算是否准确比较价格清单与发票上的价格、发货单与销售订购单上的数量是否一致,重新计算发票上的金额(9.3)4.截止销售业务记录在恰当的期间比较上一年度最后几天和下一年度最初几天的发货单日期与记账日期(9.3)认定具体目标审计程序5.权利和义务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确实为公司拥有查阅所有权证书、购货合同、结算单和保险单(10.3)6.计价和分摊以净值记录应收款项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评估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足(9.3)经典考题回顾【例1•2013•单选题】(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下列有关具体审计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注会审计笔记-第1章-2023年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一节 审计概念与保证程度一、审计的产生:和公司制度产生于19世纪中期项目 内容起源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通过经营者编制的财务报表体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监督和控制经营者的行为,因此需要第三方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作用 财务报表使用者需要根据财务报表作出各种经济决策,审计能有效地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所面临的信息失真风险,提高经济决策的有效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公众利益。
发展 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中国 1980年12月重建。
作用:1、促进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2、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3、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二、审计的概念:项目 内容 说明概念 1、对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的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2、财务报表审计是核心业务。
特征 1、审计可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即审计用户的需求2、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除管理层之外预期使用者的信赖程度,以合理保证方式提高财务报表可信度,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而非绝对保证,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
4、独立性和专业性是审计的基础。
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5、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
非财务报表业务类型 鉴证类1、审计:合理保证、高水平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审计意见。
2、审阅:有限保证,低于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以消极的方式提出审阅结论。
非低或中等水平保证3、其他鉴证业务:合理或有限保证。
内控审计属合理保证 相关服务 1、代编财务信息;2、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3、税务和管理咨询。
无须保证要素 1、范围:1)审计业务的三方联系人;2)财务报表;3)财务报告编制基础;4)审计证据;5)审计报告。
2、审计业务的三方联系人:1)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2)存在三方关系是判断属于审计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最详细的CPA考试《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3
第一章审计概述(三)
第二节审计要素
【考点一】审计要素
【考点二】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审计五要素之一)
【考点三】财务报表(审计五要素之二)
【考点四】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五要素之三)
【考点五】审计证据(审计五要素之四)
【考点六】审计报告(审计五要素之五)
【考点一】审计要素
(一)审计的本质与审计要素
1.审计旨在增进某一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
2.注册会计师(A)通过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D)来评价财务报表(B)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会计准则的标准(C),并出具审计报告(E),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二)审计要素内容
审计业务包括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五要素。
1.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图1-1的A):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其中,最核心的是注册会计师。
2.财务报表(图1-1的B):“财务报表”属于注册会计师的“鉴证对象信息”。
3.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图1-1的C):在中国境内主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即为“企业会计准则”。
4.审计证据(图1-1的D):注册会计师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这把“尺子”,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尺子”,从而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审计证据。
5.审计报告(图1-1的E):注册会计师按照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的要求,设计和实施其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提示】本节教材内容就是按照图1-1的审计五要素展开论述的。
最详细的CPA《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05
第一章审计概述(五)第二节审计要素【考点三】财务报表(审计五要素之二)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表即为鉴证对象信息。
2.鉴证对象是否适当是注册会计师能否将一项业务作为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予以承接的前提条件。
3.适当的鉴证对象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鉴证对象可以识别;(2)不同的组织或人员对鉴证对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合理一致;(3)注册会计师能够收集与鉴证对象有关的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提出适当的鉴证结论。
4.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2)根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3)在财务报表中对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作出恰当的说明。
编制财务报表要求管理层根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运用判断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考点四】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五要素之三)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标准即为“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2.针对中国境内主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适当的标准”是指企业会计准则。
3.针对财务报表审计,“适当的标准”应当具备下列所有特征;(1)相关性:相关的标准有助于得出结论,便于预期使用者作出决策;(2)完整性:完整的标准不应忽略业务环境中可能影响得出结论的相关因素,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3)可靠性:可靠的标准能够使能力相近的注册会计师在相似的业务环境中,对鉴证对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评价或计量;(4)中立性:中立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无偏向的结论;(5)可理解性:可理解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清晰、易于理解、不会产生重大歧义的结论。
【考点五】审计证据(审计五要素之四)(一)总体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是建立在获取充分、适当证据的基础上的。
审计证据(3.1),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二)审计证据的来源1.审计证据在性质上具有累积性,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
CPA考试:《审计》第一章概论复习笔记(二)
第⼆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概念
⼀、审计的概念(理解)
中国审计准则1101:“财务报表审计的⽬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审计⼯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发表意见:(⼀)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
”
(1)合法性。
(2)公允性。
只是合理保证
⼆、审计的类别(理解)
按主体的不同: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
审计按⽬的和内容不同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三、审计⽅法
1、帐项基础审计(详式审计)
⽬的:防⽌和发现错误与舞弊;
⽅法:对会计凭证和帐簿进⾏详细检查。
2、制度基础审计
⽬的:鉴证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
⽅法: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的抽样。
职业界认识到设计合理并且执⾏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防⽌重⼤错误和舞弊的发⽣。
3、风险导向审计
⽬的:同上
⽅法:审计风险模型,通过风险评估,将审计资源分配容易导致报表重⼤错漏报的领域。
*特别注意2.3区别
会计报表——〉风险评估程序(评估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会计报表重⼤错报风险)——〉实施控制测试(执⾏有效,选做)和实质性测试——〉合理发现重⼤错报和漏报
【例题】风险导向审计就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测试,将审计资源分配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错报的领域。
( )
答案:×。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第一章知识点一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第一章知识点一
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第一章知识点一汇总
审计的性质、要素:
1.审计的性质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1)三方关系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审计业务涉及三方实体:
被审计单位在治理层(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被审计人)。
(2)财务报表(鉴证对象)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即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4)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包括支持证据和佐证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和适当性(证据质量)相互关联。
(5)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财务报表(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最详细的CPA考试《审计》复习笔记第01章
第一章审计概述(四)第二节审计要素【考点二】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审计五要素之一)(一)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1.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如图1-2。
2.审计业务三方之间的关系三方之间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中”)对由责任方(“左”)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右”)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解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主要是向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提供,包括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等(主观上为这些预期使用者服务),不是主要向管理层提供。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有可能对管理层有用,管理层也是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客观上也为管理层这个预期使用者服务)。
3.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
【解读】例如,某公司同时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需要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督。
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虽然来自同一企业,但不是同一方。
例如,一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预期使用者)可能聘请注册会计师对该企业的全资子公司管理层(责任方)直接负责的特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但高层管理人员对全资子公司承担最终责任。
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是同一方。
(二)注册会计师(三方关系人之一)1.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确认其责任的方式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3.注册会计师利用专家协助其工作如果审计业务涉及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超出了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专家协助执行审计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信包括专家在内的项目组整体己具备执行该项审计业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充分参与该项审计业务和了解专家所承担的工作。
(三)责任方(三方关系人之二)1.责任方针对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责任方是指对财务报表负责的组织或人员,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2.与责任方(管理层和治理层)相关的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应当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的下列责任:【提示】请见2015年教材P23(2.1)第10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审计概述(八)
【考点三】具体审计目标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四)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
【解读】认定决定具体审计目标
1.认定与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2.注册会计师基于对被审计单位认定的了解,确定某些重要财务报表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考虑可能发生的错报的类型,并据此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应对其评估的错报。
认定分类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
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
单位有关
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
已恰当记录
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认定分类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
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
的
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
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
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经典考题回顾
【例1•2013•单选题】(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下列有关具体审计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财务报表中没有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列报为短期借款,违反了准确性和计价目标
B.如果财务报表附注中没有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方法做出恰当的说明,违反了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
C.如果财务报表中将低值易耗品列报为固定资产,违反了准确性和计价目标
D.如果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确已发出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交易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
【答案】D
【解析】选项A属于违反“分类和可理解性”(与列报和披露相关)认定,该事项与长期借款金额正确与否不相关,不属于违反“准确性和计价”认定。
选项B属于违反“准确性和计价”(与列报和披露相关)认定,不属于违反“分类和可理解”(与列报和披露相关)认定。
选项C属于违反“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该事项与金额正确与否不相关,不属于违反“准确性和计价”认定。
选项D与销售业务的“发生”认定没有问题,但如果已经入账的销售收入金额错误,则属于违反“准确性”认定,故选项D正确。
【例2•2010•单选题】(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对于下列应收账款认定,通过实施函证程序,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
A.计价和分摊
B.分类
C.存在
D.完整性
【答案】C
【解析】选项C正确。
函证应收账款所获取的审计证据与财务报表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存在认定最相关。
【例3•2010•单选题】(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对于下列存货认定,通过向被审计单位生产和销售人员询问是否存在过时或周转缓慢的存货,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
A.计价和分摊
B.权利和义务
C.存在
D.完整性
【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
注册会计师通过询问生产和销售人员“存货的过时或周转缓慢”的“非财务信息”,主要是为了判断期末存货是否存在积压和跌价,与存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最相关。
【例4•2010•单选题】(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对于下列销售收入认定,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几天的发货单日期与记账日期,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
A.发生
B.完整性
C.截止
D.分类
【答案】C
【解析】选项C正确。
注册会计师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几天的发货单日期与记账日期,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营业收入是否提前确认入账或推迟确认入账的审计证据,营业收入入账是否存在跨期现象,与营业收入的“截止”认定最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