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翎与茹志鹃的小说
百年中国文学史经典流派1917至2004
音の推荐:百年中国文学史-经典流脉(1917-2004)-各流派思潮代表作:引用:第一个十年(1917-1927)目录《狂人日记》鲁迅启蒙小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1918年5月)《两个家庭》冰心问题小说短篇,冰心的第一篇小说。
(1919.9)《超人》冰心短篇,“问题小说”以及冰心早期的代表作。
(1921)《沉沦》郁达夫自叙传小说这是开创五四时期“自叙传小说”文风的代表作品,在小说后附录作家简介及作品分析。
(1921)《或人的悲哀》庐隐二十年代心理问题小说的代表作。
(1921)《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张扬女性个性主义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其中的表达令今天的人也为之惊讶。
《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作者的代表作,描写军阀战乱之中知识分子的窘状。
1924,11.引用:《二十年代诗歌选》胡适冯乃超李金发梁宗岱刘延陵穆木天沈尹默汪静之王独清刘半农刘大白俞平伯第二个十年(1928~1937)《热情之骨》刘呐鸥“新感觉派”(心理分析小说,海派)代表短篇作之一,1928年12.《为奴隶的母亲》柔石中篇小说,一部曾使罗曼.罗兰深深感动的杰作。
(1930.1)《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新感觉派”另一部短篇代表作,1932年。
《猫城记》老舍一部几乎获得诺贝尔奖的社会幻想长篇小说,历史上毁誉参半。
(1932)《送报夫》杨逵反应日据时期人民苦难的代表作,1932年。
《没有祖国的孩子》舒群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祖国被侵占后人民的痛苦。
1933年.《生与死》白朗东北作家群的另一部代表作,塑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老妈妈形象。
《家》巴金展现封建家族的优秀之作,觉新的形象尤其出色。
1933年。
《雷雨》曹禺标志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经典的作品,1933年。
《离婚》老舍市民题材的中篇小说。
(1933)《山峡中》艾芜写于1933年冬,是艾芜早期以西南边地为题材的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代表作。
《边城》沈从文中篇小说,作者构划“湘西世界”的代表作,1934。
第六章小说3(战争)
特色: • 1、取材新颖。选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真实感人的 生活侧面——朝鲜姑娘和志愿军战士之间发生的 纯朴、朦胧的爱情故事,来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 战争,展示志愿军战士伟大的胸怀和美好、高洁 的心灵。 • 2、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 明、真实、感人。王应洪初知爱情时甜蜜、惊慌 的心境;金圣姬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王顺对两位 年轻人之间感情的理解、对家乡亲人的怀念,都 增加了人物的真实感和可信性。 3、运用富于象征意义的细节,如绣花手帕,来烘 托气氛、刻划人物。
结构特征__注重故事性、传奇性,以情节为 中心,“大故事套小故事”。 “作品这种节外生枝,险象环生的故事处理 方法,与民间说书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使故事大起大落,情节大开大阖,人物大 忠大奸,情绪大悲大喜,把艺术各种要素 都推向极致,产生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② 英雄主义和乐观基调,情节曲折生动,故事 浪漫夸张,从正反对比强烈。环境的描写 以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穿插使小说富 于传奇性而引人入胜。
三.革命战争的英雄传奇——《林海雪原》(曲波) 1. 故事梗概 解放战争初期,为清除匪患,少剑波带领36人小分队插 进林海雪原与敌人开展了斗智斗勇的殊死搏斗。《林 海雪原》是以消灭许大马棒、座山雕、九彪和马希山 四个匪帮为贯穿全书的主要故事,(奇袭、设圈套、 将计就计和周旋)的叙述之外,又适当地插入了捕获 一撮毛、巧遇蘑菇老人、少剑波和白茹的恋爱、夹皮 沟发动群众、智斗河神庙道人等,以及多种日常生活 场景的故事。 穿插智识小炉匠.猛擒刁占一.捕获一撮毛、巧遇蘑菇老 人、少剑波和白茹的恋爱、夹皮沟发动群众、智斗河 神庙道人等情节,以及日常生活场景的故事,跌宕起 伏,曲折生动。 京剧<智取威虎山>
• 《红日 序》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上午(一 九四七年五月十七日),在我们住村口头,我看到 从山上抬来的张灵甫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当 时,我有这样的想法:从去年秋末冬初,张灵甫的 七十四师进攻涟水城,我军在经过苦战以后,撤出 了阵地,北上山东,经过二月莱芜大捷,到七十四 师的被消灭和张灵甫死于孟良崮,正好是一个情节 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后来,我有过把这个故事 编织起来写成文章的想头。差不多日里、夜里、风 里、雨里,都要行军打仗,就是战后休整,也很少 空闲,实际上,我们的工作,不打仗的时候,常常 比打仗的时候还要忙,哪里还有工夫和心情写什么 文章。大概是两个月以后,在夜渡朐河的时候,连 写好的几十页笔记,和收集来的一点资料如几张七 十四师的《士兵报》也丢掉了。 • 不知是什么缘故,笔下写不成,心里却老是想 写,有时候,竟打起腹稿来,仿佛着了迷似的。
第三章革命历史小说(上)
2、结构严谨 以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为线索,串联起三十年 代广阔的社会生活。 3、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准确
(五)关于《青春之歌》的讨论 1959年,报刊上展开了对《青春之歌》的 讨论。 郭开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对《青 春之歌》提出批评。他认为 “书里充满了小资 产阶级情调”。“林道静这一人物严重地歪曲 了共产党员的形象”。茅盾、何其芳则撰文给 予《青春之歌》以热情的肯定。
(2)重视富有地方色彩的风景风情的 描写,强化作品的民族化特征 作品大量描写滹沱河两岸的风景风情: 千里堤、大平原、青纱帐;赶庙会、捕鸟、 过年、娶媳妇、练武把,显示了北方平原农 村的地方特色。
(3)具有鲜明民族化特点的语言
小说以冀中农民口头语言为基础,吸收一 定的古典文学的语言,朴实生动,充满生活气 息,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民族化特征。
中学时期她阅读了大量的批判现实主 义的文学作品,使她产生了初步的民主主 义思想和个性解放的追求。她说: “我常常想起高尔基的一句话,‘最 光荣伟大的责任就是在世界上做一个人’。 为了保持人的尊严,我不愿马马虎虎地活 在世上。”
反抗包办婚姻,是她保持人的尊严、 追求个性解放的最初表现。她对养母徐凤英 说: “我宁可死了,也不做那些军阀官僚们 的玩物!”
反面形象冯兰 池、冯贵堂父子也 有自己的特色。冯 兰池恶毒、凶残, 表现了垂死阶级的 本性;冯贵堂则主 张“施小惠”、 “行仁道”,是带 有某些资产阶级特 征的新兴地主的形 象。
冯兰池与老驴头
3、努力追求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1)致力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生活和刻画农民英雄 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民族化特色。 英 的 的 中 易 之 雄 性 嫉 的 联 类 传 格 恶 类 想 的 朱 统 , 如 似 起 故 老 品 正 仇 情 中 事 巩 格 是 、 节 国 描 大 的 中 豪 ; 传 写 闹 传 国 侠 朱 统 , 柳 承 农 仗 老 文 很 树 。 民 义 忠 学 容 林
中国当代文学史梗概
中国当代文学史梗概第一章绪论一、现代化的方向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当代文学的现代化的文化特征。
从革命现实主义一家独尊到走向多元的发展过程。
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性。
二、中国当代文学50年的基本轮廓建国后27年的文学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
80年代是文学发生全面变革的阶段。
文学的回归与人的回归。
90年代文学的转型。
文学的商品化。
三、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文学观念的变革不会一蹴而就。
双百方针的贯彻是当代文学发展的保证条件。
艺术创新是当代文学发展的生命线。
第二章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变一、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变现实主义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的原因。
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两个阶段:文学的狂欢时代、文学的丰收时代。
二、文艺思想斗争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冲击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经受了三轮大的冲击。
1950到1955年开展的半官方性质的文艺批评;50年代末开展的新一轮批判;60年代中前期的第三次挫折。
三、文革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厄运文革中的“不破不立”原则。
文革中的三类文学。
“阴谋文学”;“跟派文学”;“逆端文学”。
四、台湾现代派文学与乡土文学的论争台湾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派诗歌与小说。
台湾乡土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唐文标事件”。
乡土文学与现代派的论战。
第三章解放区文学传统的新发展一、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解放后的创作概说。
长篇小说《三里湾》的思想艺术特点。
短篇小说《登记》、《“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孙犁的小说孙犁生平简介。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美学个性:不同一般的真实美;关注人的分合;浓郁的抒情美。
第四章革命历史斗争小说一、《红旗谱》与《红岩》梁斌与《红旗谱》的创作。
农民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进程。
朱老忠作为新旧两个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英雄和阶级英雄的主要性格特征。
《红旗谱》的民族风格。
《红岩》的作者与独特成书过程。
《红岩》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特殊性。
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英雄群像。
二、《青春之歌》与《三家巷》杨沫的生平与《青春之歌》的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4十七年小说 (2)
年代末的土改,构成一幅民主革命时期北方农民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的长幅画卷。
《上海的早晨》多卷部写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业史》多卷部写社会 主义革命,都具有当代小说领域所独有的、罕见的规模。吴强的《红日》更是宏 观地写三个互为一体的战争,把敌我双方、军内军外、上级下级联结起来 ③ 刻画了众多的典型人物: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坛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占据主导地 位。而现实主义的标准就是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如《红旗谱》中的 朱老忠、《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三家巷》中的周炳、《创业史》中的梁三 老汉等等。
本时期长篇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
① 以《创业史》和《上海的早晨》为代表的以 社会运动为主体叙事的长篇作品。 ② 以《三里湾》和《山乡巨变》为代表的以风 俗变迁为主体叙事的长篇作品。 ③ 以《红旗谱》和《青春之歌》为代表的以人 生历程为主体叙事的长篇作品。
④ 以 《林海雪原》 和《红岩》为代表的 以革 命英雄传奇为主体叙事的长篇作品 。
十年代普通党员和军民所历经的英勇斗争、流血牺牲。《党费》集中刻 画了女共产党员黄新这一典型形象。 ②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注重描写一些平常的生活场景和细节以表现 英雄性格,他不着力写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他善于捕捉英雄闪 光的一刹那,以此来凸现人物的心灵之美和情操之美。如黄新作为一个 普通的党员,舍不得把积攒下来的钱给女儿买衣穿、买东西吃,却把钱 无私地献给了党。 ③ 注重细节描写:他善于采用横断面结构的方法,用平实的语言讲述 英雄的故事,不事形容和夸饰,而是在具体细节场面上用力,手法精雕
流派特色
一、地域的特征。
赵树理、马烽等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也多取材于晋 西北、太行山和太岳山盆地及汾水流域。山西乡村的民情风 俗参与了他们小说素质的构成。
2019年高考语文阅读复习(话题篇)专题:03现代小说(含解析)
专题03 现代小说二十年后[美]欧·亨利瑟瑟的寒风夹杂着雨意,一位巡警在马路上威风凛凛地走着。
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通衢大道两头远望,那甩警棍的动作多姿多彩,再加上体格魁梧,却不带傲气,俨然一个太平天下的卫士形象。
走过一个路段的正中时,警察突然放慢了脚步。
一家幽暗的五金店的门口,有个男子斜靠门站着,嘴里叼了根烟,并没点着。
看到警察走过来,他抢先说话了。
“没事,警官,我在等一个朋友,”他镇定自若地说,“二十年前约好现在相见。
你听了觉得奇怪,是吗?你要是不放心呢,我可以把事情说给你听听。
二十年前,这家店是一家餐馆,叫大乔·布雷迪餐馆。
”“餐馆早五年就没有了。
”警察说。
站在门道里的那个人划着一根火柴点燃雪茄。
火柴光一亮。
只见这人长着个方下巴,脸色发白,目光倒炯炯有神,右边眉毛附近留着个小白伤疤。
领带扣针歪别着,上面镶着颗大钻石。
那人说:“二十年前的今晚,我跟吉米·韦尔斯在这儿的餐厅吃饭。
我们俩都是在纽约长大的,多年来亲如兄弟。
那时我十八,吉米二十。
第二天我要去西部闯荡。
在吉米看来天下似乎只有一个纽约。
那天晚上我们约定,二十年后,都将在此地、此日、此时再次会面。
”“这事倒挺新鲜。
时隔二十年才又见上一面,未免太久了点。
分手以后你知道你朋友的消息?”警察问。
那人答道:“说起来我们也有过一段书信往来,但过了一两年便断了联系。
但我相信,只要吉米还活着,他肯定会来赴约的。
”等朋友的人掏出一块漂亮的表,表盖上镶着小宝石。
“十点还差三分钟,”他说,“我们在这餐馆分手的时间是十点整。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
“你猜对了!吉米要是比得上我一半就好了。
他是个大好人,只是有点死板。
我发财可也不容易,非多长几个心眼不可。
在纽约,人总是墨守成规,人要开窍得到西部去。
”警察甩着警棍,又开步了。
“我得走了!希望你的朋友真能来。
到时候没来你就走吗?”“不会。
”那人说,“我至少多等他半个小时。
《洼地上的“战役”》赏析
青春与爱情的交响——《洼地上的“战役”》赏析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发表于《人民文学》1954年第3期。
后收入作家的小说散文集《初雪》。
是一篇以抗美援朝题材,热情讴歌中超人深厚友谊的优秀作品。
由于作品选取了一个最容易引起非议的生活侧面,描写了志愿军战士与一个朝鲜姑娘间朦胧的爱情,在作品发表后引起强列的反响,也有人对其进行批判。
不久,因受胡风牵连,作者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小说自然也受到严厉的批判。
“文革”后,小说被收入小说集《重放的鲜花》之中。
作品分析:《洼地上的“战役”》虽然经历岁月沧桑的考验,但仍是一篇富有艺术魅力的值得一读的佳作。
小说的大胆地涉及了战争中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爱情问题。
我们知道人类古往今来的爱情,这奇妙的感情有时是可以逾越国籍、种族、肤色以及年龄差异等等制限的。
关键在于作者怎样去处理。
路翎的处理是正确的。
内容与主题志愿军侦查员们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里。
朝鲜姑娘金圣姬一家人因为中国志愿军的军风(国际主义精神、助民为乐等等)而对他们十分好感;年轻、单纯的姑娘又由好感而萌生了对志愿军战士王应洪的爱慕遐想之情。
这种特殊、微妙的感情,被班长王顺察觉到了。
对这种特殊际遇中产生的爱情之芽,你总不能说它是邪恶,你很难去苛责它,尤其是对是位老百姓、一个涉世不深天真未泯的少女!王顺发现王应洪一个心眼儿渴望参加正义战争,他在驻地训练时助民为乐,根本没有爱恋异国少女的想法。
于是,班长引导王应洪,一方面要珍惜姑娘的爱情,一方面也要严格准守纪律。
王应洪是个积极上进、严格要求自己的青年,他不无痛苦但又是自觉地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一次,王应洪在金圣姬为自己洗过的军装衣袋里,发现姑娘赠送的袜套,他毫不犹豫地把事情报告了班长,并生硬地将袜套还给对方。
在执行任务时,他又在衣袋里发现了那双袜套,还有一条绣花手帕。
在战斗的间歇中,他把这件事向班长作了汇报;班长告诉他战斗结束,再还给对方。
不幸的是在返回途中,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队,为掩护战友,王应洪牺牲了。
《洼地上的“战役”》赏析
青春与爱情的交响——《洼地上的“战役”》赏析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发表于《人民文学》1954年第3期。
后收入作家的小说散文集《初雪》。
是一篇以抗美援朝题材,热情讴歌中超人深厚友谊的优秀作品。
由于作品选取了一个最容易引起非议的生活侧面,描写了志愿军战士与一个朝鲜姑娘间朦胧的爱情,在作品发表后引起强列的反响,也有人对其进行批判。
不久,因受胡风牵连,作者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小说自然也受到严厉的批判。
“文革”后,小说被收入小说集《重放的鲜花》之中。
作品分析:《洼地上的“战役”》虽然经历岁月沧桑的考验,但仍是一篇富有艺术魅力的值得一读的佳作。
小说的大胆地涉及了战争中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爱情问题。
我们知道人类古往今来的爱情,这奇妙的感情有时是可以逾越国籍、种族、肤色以及年龄差异等等制限的。
关键在于作者怎样去处理。
路翎的处理是正确的。
内容与主题志愿军侦查员们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里。
朝鲜姑娘金圣姬一家人因为中国志愿军的军风(国际主义精神、助民为乐等等)而对他们十分好感;年轻、单纯的姑娘又由好感而萌生了对志愿军战士王应洪的爱慕遐想之情。
这种特殊、微妙的感情,被班长王顺察觉到了。
对这种特殊际遇中产生的爱情之芽,你总不能说它是邪恶,你很难去苛责它,尤其是对是位老百姓、一个涉世不深天真未泯的少女!王顺发现王应洪一个心眼儿渴望参加正义战争,他在驻地训练时助民为乐,根本没有爱恋异国少女的想法。
于是,班长引导王应洪,一方面要珍惜姑娘的爱情,一方面也要严格准守纪律。
王应洪是个积极上进、严格要求自己的青年,他不无痛苦但又是自觉地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一次,王应洪在金圣姬为自己洗过的军装衣袋里,发现姑娘赠送的袜套,他毫不犹豫地把事情报告了班长,并生硬地将袜套还给对方。
在执行任务时,他又在衣袋里发现了那双袜套,还有一条绣花手帕。
在战斗的间歇中,他把这件事向班长作了汇报;班长告诉他战斗结束,再还给对方。
不幸的是在返回途中,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队,为掩护战友,王应洪牺牲了。
中国现代文学红色经典小说简介
•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革命历史 题材小说是我对1950至1970年代生产的一 大批作品的文学史命名。这些作品在既定 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 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 • 革命历史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斗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就是指 描写这段历史的小说。它主要讲述革命的 起源神话、英雄传奇、革命的艰难曲折的 过程以及最终的胜利。
•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 程》将它定义为“它的特征是以近 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 形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 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 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
• 从总体上看,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包括战争题材小说。 主要代表作有: 《红日》(吴强,1954)、《红旗谱》 (梁斌,1957)、《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 《青春之歌》(杨沫,1958)、《保卫延安》(杜鹏 程,1954)、《林海雪原》(曲波,1957))。其它“红 色经典”的文本还有《铁道游击队》(知侠,1954)、 《战斗的青春》(雪克,1958)、《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英儒,1958)、《烈火金钢》(刘流,1958)、《敌 后武工队》(冯志)、《苦菜花》(冯德英,1958)、 欧阳山《三家巷》 孙犁《风云初记》等。 • 短篇有:王愿坚《党费》、《七根火柴》、峻青 《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等
其它红色经典的文本还有铁道游击队知侠1954战斗的青春雪克1958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烈火金钢刘流1958敌后武工队冯志苦菜花冯德英1958欧阳山三家巷孙犁风云初记等
中国现代文学红色经 典小说简介
一、“红色经典”—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 通常所指的“红色经典”又称“革命历史小 说”,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从1921年至 1976年间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狭义上仅指 1950、1960年代的包括文革“样板戏”在内 的“革命历史小说”。“红色经典”一词在 90年代中后期出现,对“红色经典”文本的研 究也大都被纳入“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中做 考察。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案《现代小说》及例题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案《现代小说》及例题解析二十年后[美]欧·亨利瑟瑟的寒风夹杂着雨意,一位巡警在马路上威风凛凛地走着。
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通衢大道两头远望,那甩警棍的动作多姿多彩,再加上体格魁梧,却不带傲气,俨然一个太平天下的卫士形象。
走过一个路段的正中时,警察突然放慢了脚步。
一家幽暗的五金店的门口,有个男子斜靠门站着,嘴里叼了根烟,并没点着。
看到警察走过来,他抢先说话了。
“没事,警官,我在等一个朋友,”他镇定自若地说,“二十年前约好现在相见。
你听了觉得奇怪,是吗?你要是不放心呢,我可以把事情说给你听听。
二十年前,这家店是一家餐馆,叫大乔·布雷迪餐馆。
”“餐馆早五年就没有了。
”警察说。
站在门道里的那个人划着一根火柴点燃雪茄。
火柴光一亮。
只见这人长着个方下巴,脸色发白,目光倒炯炯有神,右边眉毛附近留着个小白伤疤。
领带扣针歪别着,上面镶着颗大钻石。
那人说:“二十年前的今晚,我跟吉米·韦尔斯在这儿的餐厅吃饭。
我们俩都是在纽约长大的,多年来亲如兄弟。
那时我十八,吉米二十。
第二天我要去西部闯荡。
在吉米看来天下似乎只有一个纽约。
那天晚上我们约定,二十年后,都将在此地、此日、此时再次会面。
”“这事倒挺新鲜。
时隔二十年才又见上一面,未免太久了点。
分手以后你知道你朋友的消息?”警察问。
那人答道:“说起来我们也有过一段书信往来,但过了一两年便断了联系。
但我相信,只要吉米还活着,他肯定会来赴约的。
”等朋友的人掏出一块漂亮的表,表盖上镶着小宝石。
“十点还差三分钟,”他说,“我们在这餐馆分手的时间是十点整。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
“你猜对了!吉米要是比得上我一半就好了。
他是个大好人,只是有点死板。
我发财可也不容易,非多长几个心眼不可。
在纽约,人总是墨守成规,人要开窍得到西部去。
”警察甩着警棍,又开步了。
“我得走了!希望你的朋友真能来。
到时候没来你就走吗?”“不会。
文学答案
文学答案一、填空题1.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了小说(《_班主任》),小说塑造了(谢惠敏)和(宋宝琦)两个被极“左”路线伤害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批判和忧患意识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其作者刘心武因此被称为“伤痕文学之父”。
2.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成为“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1985年4月韩少功在《作家》上发表了(《文学的根》)一文,拉开了文学寻根运动的大幕。
3.写出两位“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
4.在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中,善于捕捉细小的感觉,从个人感触中表达对于生命体验的诗人是(顾城);而以女性独特的情绪体验辐射外部世界,呈现个人心灵对生活溶解的秘密的诗人是(舒婷);从历史的发展和民族斗争角度审视和重新体认现实,呈现出一种史诗意识的诗人是(杨炼)。
5.1987年方方的小说(《风景》)描写住在汉口河南棚子一个13平方米板壁屋子里一家的野蛮窘困的生活;池莉的小说《烦恼人生》描写工人印家厚一天忙碌平淡的生活,成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6._邓友梅_____的《在悬崖上》大胆冲破题材的禁区,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头”的陈旧套路中。
7.王琦瑶是王安忆小说《长恨歌》的主人公。
8.曾引起过较大争议的小说《废都》是____贾平凹______创作的。
9.河北“三驾马车”:和申__________、_谈歌_________、关仁山__________。
10.五卷本的《随想录》的作者是__巴金____________。
11.王安忆的“三恋”指的是__《荒山之恋》_________ 、小城之恋__和___锦绣谷之恋________。
12.丙崽是小说__《爸爸爸》_________中的人物。
13.传统戏曲《十五贯》所属的剧种是___昆曲___________。
14.秦牧的随笔、文艺评论著作是_《艺海拾贝》____________。
15.《沉重的翅膀》的作者是张洁;《心灵史》的作者是张承志。
十七年小说
五、《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分析
2.刘世吾形象及意义 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形 象。他有一定的革命经历,工作能力很强,“一 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他 对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缺点,却麻木不仁。 他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 极端冷漠:随着年龄阅 历的增长,涉世的深入,如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 单纯、热情、朝气?这是刘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 的典型意义。
《红旗谱》:梁斌以大革命失败的前后十 年为历史背景,以雄健豪放的笔触勾画 了这部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绘制了中 国共产党旗帜下的农民英雄谱。贫农朱老忠和他的 死对头地主冯老兰令人印象深刻。
《山乡巨变》:周立波描绘了湖南清溪乡 农民们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巨变,时 代特色鲜明,南国的风情民俗赋予了小说特 殊的韵味。
A.干预现实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白危《被 围困的农庄主席》、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 这些小说贴近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生活 中一些不健康甚至阴暗的东西,如官僚主义、革命 意志衰退、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逢迎领导、欺压 群众、强迫命令等进行了揭露、针砭和讽刺,具有 批判的锋芒和积极的意义。
1.《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题思想 小说发表于1956年,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 体制下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 小说揭露和描写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主 义。组织部长李宗秦是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 主义者。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是一个革命热 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对错误采取冷漠麻木 态度的官僚主义主义者。韩常新是个浅薄的官僚 主义者。麻袋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清泉是个饱 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
当代史1
十一、“游侠”、“绿林”、“侠义”等题材的意义:虽然含有传统封建意识形态的因素,但也渗透着劳动大众向往自由的心理。他们使小说情节变得传奇化,使人物变得草莽化,使战争场赴变得灵活化,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读者既从战斗中品尝到传统“侠义”的动人魅力,同时也觉悟到农民英雄身上留存的传统社会印迹,这就曲折地表达了知识分子的启蒙观念。
十六、“双百方针”的表达方式是“含混的诗意化”的:它之所以不采取法律条文的形式来保证文艺和学术的自由,而要采用文学性的语汇来表达、采用政治宣传的方式来展开,本身就包含了政策制定者的暧昧、犹疑心态。具体表现在:1、“双百方针”从一开始形成就包含了多种解释和自我防御的成份。如果某些人一旦被判定为“人民的敌人”,他不但失去了行使“双百方针”的权利,而且他们的言行也就会被认定为来自敌对阵营的“猖狂进攻”,但确定敌我阵营界线的标准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规定。2、学术问题的具体争论都是在最高决策者的干预和控制下进行的。3、“双百方针”的落实过程一直处于摇摆不定之中。一方面是来自对“五四”精神的复活,提倡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干预,提倡写人性;另一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矛盾的文学创作和反对教条主义的理论斗争,是批判革命阵营内部不良倾向的思想延续。
以茹志鹃《路标》为例
以茹志鹃《路标》为例茹志鹃的《路标》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通过它可以看到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与迷茫。
本文将以茹志鹃的《路标》为例,探讨人生迷茫与自我寻找的意义。
茹志鹃在《路标》中通过讲述主人公李云的故事,展现了一个被迷茫束缚的人如何逐渐找到生活的意义。
李云在大学毕业后面临了职业选择的困惑,他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也不知道应该选择哪条路前进。
在这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很多人都会经历类似的困惑。
茹志鹃用李云的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在迷茫中寻找自己的路标。
迷茫时,有些人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我。
在小说中,李云选择了远赴西部小山村的乡村支教,这是他自我寻找的方式之一。
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李云开始从接触农民的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他发现自己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别人的命运,从而感受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茹志鹃通过这个情节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可以通过影响他人而得到实现。
另一方面,茹志鹃也揭示了个人迷茫中的坎坷和痛苦。
李云在乡村支教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他面临着贫困、偏见、精神压力等问题。
茹志鹃真实地描写了这些困境,引起我们对社会现实的深思。
通过揭示这些痛苦和困境,茹志鹃希望唤醒读者对人性的反思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路标》也告诉我们,人生迷茫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它是人生成长与进步的动力。
李云在迷茫中不断学习和思考,通过经历各种困境和挫折来锤炼自己。
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追求。
茹志鹃给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迷茫和困惑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它们,认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就能够走出迷茫,找到自己的路标。
通过茹志鹃的《路标》,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并不可怕,它是人生进步的机遇。
无论是寻找内心的平静还是改变他人命运,我们都可以通过经历迷茫来找到人生的意义。
茹志鹃通过精心构建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描写,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总结起来,《路标》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故事,探讨了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自我寻找的意义。
茹志鹃《路标》阅读理解
茹志鹃《路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茹志鹃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
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
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
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
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
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停住脚,沉住气。
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
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
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
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
”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
但是,往哪里走呢?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
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
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
伍原赶紧趴下。
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
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
洼地上的战役
洼地上的战役《洼地上的战役》是路翎的小说。
发表于《人民文学》1954年第3期。
后收入作家的小说散文集《初雪》。
《洼地上的战役》是一篇以抗美援朝题材,热情讴歌中超人深厚友谊的优秀作品。
由于作品选取了一个最容易引起非议的生活侧面,描写了志愿军战士与一个朝鲜姑娘间朦胧的爱情,在作品发表后引起强列的反响,也有人对其进行批判。
不久,因受胡风牵连,作者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小说自然也受到严厉的批判。
“文革”后,小说被收入小说集《重放的鲜花》之中。
《洼地上的“战役”》虽然经历岁月沧桑的考验,但仍是一篇富有艺术魅力的值得一读的佳作。
小说的大胆地涉及了战争中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爱情问题。
志愿军侦查员们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里。
朝鲜姑娘金圣姬一家人因为中国志愿军的军风(国际主义精神、助民为乐等等)而对他们十分好感;年轻、单纯的姑娘又由好感而萌生了对志愿军战士王应洪的爱慕遐想之情。
这种特殊、微妙的感情,被班长王顺察觉到了。
对这种特殊际遇中产生的爱情之芽,你总不能说它是邪恶,你很难去苛责它,尤其是对是位老百姓、一个涉世不深天真未泯的少女!王顺发现王应洪一个心眼儿渴望参加正义战争,他在驻地训练时助民为乐,根本没有爱恋异国少女的想法。
于是,班长引导王应洪,一方面要珍惜姑娘的爱情,一方面也要严格准守纪律。
王应洪是个积极上进、严格要求自己的青年,他不无痛苦但又是自觉地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一次,王应洪在金圣姬为自己洗过的军装衣袋里,发现姑娘赠送的袜套,他毫不犹豫地把事情报告了班长,并生硬地将袜套还给对方。
在执行任务时,他又在衣袋里发现了那双袜套,还有一条绣花手帕。
在战斗的间歇中,他把这件事向班长作了汇报;班长告诉他战斗结束,再还给对方。
不幸的是在返回途中,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队,为掩护战友,王应洪牺牲了。
王顺将染着烈士鲜血的手帕和王应洪的一张照片交给了金圣姬。
最后朝鲜姑娘金圣姬在勇敢面对可爱的战士牺牲之时,感情也变得成熟、庄严而崇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 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 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 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 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 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 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 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 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 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
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好像在看连
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的向她开口借被
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
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
通过王应洪与金圣姬的无法实现的爱情,表现 出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深情关怀,突出了战争的 破坏性与残酷性 , 反映了爱情在战争中的尴尬位 置和矛盾状态。在矛盾与纠结中突出人性美。
2.艺术特色:
a. 取材新颖。选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真实 感人的生活侧面——朝鲜姑娘和志愿军战 士之间发生的纯朴、朦胧的爱情故事,来 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展示志愿军战 士伟大的胸怀和美好、高洁的心灵。
长篇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等。 散文集: 《惜花人已去》等。
茹志娟的战争小说特点:
与着意于战场胜负的惯常模式相比, 茹志娟的战争小说几乎没有多少炮火 硝烟、血腥搏杀的大场面,而更关注 战争环境中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升华。
(二)《百合花》:战争小说与人性美
1.主题:
小说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的通讯员 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间 的两次交往表现了战争中令人难忘的 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 系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借被子
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
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
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
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
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
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
第五章 小说创作的多样化探索
第一节 路翎与茹志鹃的小说
一、路翎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兴,江苏省南京市人,系 胡风为代表的“七月派”成员之一。
20世纪40年代,曾创作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蜗 牛在荆棘上》和长篇小说《财主的儿女们》等。解放后, 著有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话剧《迎着明天》 等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
1951年底,路翎赴抗美援朝前线采访,回国后以亲身见 闻和深切感受写作了散文《板门店前线散记》,小说 《战士的心》《初雪》《洼地上的“战役”》《你的永 远忠实的同志》,还有当时未发表、文革后才得以出版 的长篇小说《战争,为了和平》。
《洼地上的“战役”》
1.主题
小说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通过志愿军战士王 应洪与朝鲜姑娘金圣姬之间发生的纯朴、朦胧的 爱情故事,描写了在爱情与战场纪律所引发的情 感冲突中,我志愿军战士所具有的伟大的爱国主 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赞美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 的战斗友谊。
b.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 象更加鲜明、真实、感人。
王应洪初知爱情时甜蜜、惊慌的心境;金 圣姬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王顺对两位年 轻人之间感情的理解、对家乡亲人的怀 念,都增加了人物的真实感和可信性。
c.运用富于象征意义的细节 如绣花手帕,来烘托气氛、刻划人物。
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的批判:
2.具体文本分析 小通讯员: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 把我撩下几丈远。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 努力也赶不上他。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 笑我胆小害怕……
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 动在路边站下了。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 一眼。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 蹬蹬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摔下几丈远。 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 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撩得太远,但也不 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 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 就摇摇摆摆。
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小通讯员的牺牲
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 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 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回转身看见 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 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 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 地躺在那里。……
(四)茹志娟小说的艺术特色
1、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 2、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 3、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
针对这些批评,路翎提出了反驳,但在 1955年,该小说仍旧被看成是作家路翎 在以反革命的情绪诬蔑志愿军、瓦解革 命斗志,并且小说在感情上充满了小资 产阶级情调。
二、茹志娟
茹志鹃(1925—1998), 祖籍杭州,生于上海。
(一)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集: 《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 《百合花》等。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 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 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 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 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 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1、描写王应洪在爱情和纪律之间的徘徊,这 与国际主义精神是相背离的。并且王应洪 胸口的信物有贬低志愿军形象的嫌疑。
2、魏巍认为该小说在堆满了纪律的字眼下控 诉了纪律的无情,诽谤了正义的战争,朝 鲜姑娘金圣姬对王应洪的主动的爱情,是 对她的极大侮辱。
3、巴金认为这篇小说是路翎在敌视人民,敌 视军队,在用个人主义代替集体主义,用 颠倒黑白的方法来实现其反革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