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异同
{历史谈话}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异同(清政府的3次自救运动)洋务、维新、保皇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
概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封建官僚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运动,史称洋务运动;1898年中国的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即“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在二十世纪初在西太后主持下,在义和团运动后十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当时习惯称为“新政”。
通过颁谕展开的。
了解这种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晚清社会的变迁及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不同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都是发生在民族危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但是这三场运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1、时间不同:洋务运动发生在清政府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军起义的内忧外患后,维新变法发生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发生的民族危机之时;清末新政发生在,义和团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瓜分的民族危亡之时。
2、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在后者是统治者自己3、目的不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目的;维新办法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4、领导阶级不同: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即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开明官员);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清末新政是统治阶级皇族内部5、探索之路不同:洋务运动是走军事器物救国之路;戊戌变法想通过变法图强,清末新政是变法维护其风雨飘摇的反动统治6、从内容来看:都主张学习西方,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还学习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7、性质不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既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8、作用不同: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清末新政
19世纪30年代,议院、三权分立、公民自由这些观念随着传教土闯入中国。历经被国人视为海外奇谈、异端邪说等阶段,整整费时70年,终于为主流文化所认同。清末新政中,以留学归来人员为骨干、包括本国学堂毕业生所组成的新知识阶层已经形成,他们纷纷被各种新政机关所吸收,推动着官场文化更新。
功亏一篑说明什么?
至于经济自由的法制化,是1904年初接连颁布《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后的事。其中规定“凡设立公司赴商部注册者,务须将创办公司之合同、规条、章程等一概呈报商部存案。”与国际惯例一样,办企业仅须登记注册即可。
与此同时,现代财产所有权亦相应逐步确立。《大清民事刑事诉讼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凡左列各项不在查封备抵之列:一,本人妻所有之物。二,本人父母兄弟姐妹及各戚属家人之物。三,本人子孙所自得之物。”这表明财产所有权已从家庭甚至家族所有转变为以个人为本位。这些法律条文的出现,意味着主流文化开始承认个人财产权的正当性。
一、清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明显的发展。首先是民办工业发展较快,各类工厂不断增加。其中特别是1909和1910两年,设厂就多达二千八百余家(陈真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第11页。)。达到了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年设厂数目的最高峰。同时,投资总额也迅速增加:1906、1907、1908三年,共投资五千三百多万元。年平均投资额近一千七百七十万元,年投资总额也达到了初步发展阶段的最高峰。其次,民办矿业也有所发展:在1895—1910年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里,兴建的民办矿业共八十家,较著名的,如1908年,湖南长沙梁焕奎兄弟的华昌炼锑公司,炼的锑质量较高,“成色在世界着名之英京廓尔逊之前。”(《湖南省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245—246页。)第三,中国民族资本的商业和金融事业也有所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同帝国主义列强的竞争力量。
对清末改革的评述
对清末改革的评述清朝末年,内外交困的危局唤起王朝统治者的自救意识,从而上演了一场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政三步曲构成的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后来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事业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方面。
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兴办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它的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也注定最终失败的命运。
洋务运动的改革范围包括科技、军事、经济、政治等多方面。
对于改革者来说,政治改革难度最大,遭遇的阻力也最大,改革者自身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对政治改革认识不足。
因此,洋务运动这个阶段的政治改革,力度很少,只是针对旧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从晚清政治改革的全过程看,洋务运动是政治改革的起步,只是动了行政体制的一些皮毛,然而就是这点皮毛的触动却遭遇了极大的阻力。
改革的领导人恭亲王奕訢被讥讽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被斥责为数典忘祖的卖国贼,曾经有限度的支持改革的慈禧在保守派的压力下摇摆不定。
晚清的政治改革只好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艰难而缓慢的进行着。
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结束,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而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
他们把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抵御外来侵略。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改革运动,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维新思想。
清末新政就是清政府的垂死挣扎,名义上是新政,实际上是同改革派拖延时间,没什么作用。
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也使得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相同之处:(1)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
(2)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短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
不同之处:(1)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寄希望于列强。
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摧毁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使日本摆脱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
(2)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与封建势力、外国资本相勾结的改良之路,必然失败。
而明治维新所推行的政策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较彻底地打击了封建保守势力,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比较共同点:(1)都是在本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全面侵略、社会面临着殖民地化或半殖民地化严重危机时所发生的政治运动。
(2)在本质上都是以带有某种半殖民地化色彩的封建社会为母体,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变革。
改革都包括着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变革,两个运动所涉及、所要解决的,都不是枝节性的而是社会体制、社会制度问题。
(3)都是由围绕着皇帝的一个政治集团酝酿、引发、组织、施行,自上而下地采取颁布政令、法令等方式进行的。
区别:(1)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日本民族具有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
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
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光绪、宣统年间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和改革措施。
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国内外压力下,意识到了改革的迫切性,试图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改革来挽救国家的危亡局面。
清朝政府在这一时期推出了许多新政策,其中包括政治上的变革、经济上的改革、军事上的改革以及文化上的变革。
首先,在政治上,清朝推行了一系列变革,包括光绪新政、戊戌变法等。
其中,光绪新政是光绪帝在1898年发起的一场政治改革,试图在政治上实现君主立宪制度。
然而,由于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外国列强的干涉,最终未能实现。
戊戌变法则是慈禧太后在1898年发动的一场政治改革,试图通过变法来挽救清朝的危局。
然而,由于改革过于仓促,未能得到民众的支持,最终以失败告终。
其次,在经济上,清朝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自强运动,这是一场旨在振兴国家经济的改革运动。
自强运动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以期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同时,清政府还试图进行农田水利的改革,以改善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经济改革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此外,在军事上,清朝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新建陆军和新建海军。
新建陆军是指清政府在19世纪末开始组建的一支现代化的陆军部队,试图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
新建海军则是指清政府在同一时期组建的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力量,试图提高国家的海洋实力。
然而,这些军事改革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在文化上,清朝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尝试。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戊戌变法中的教育改革。
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以期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然而,这一变革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是清朝末期进行的一场变革和改革运动,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改革来挽救国家的危亡局面。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改革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再谈晚清女主慈禧
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再谈晚清女主慈禧张晶轩一三历建 1350356引言:说到慈禧,人们往往认为她与清朝的灭亡以及清末国人蒙受外国的列强的种种屈辱脱不了干系。
近年来,也有学者逐渐为慈禧洗白,向人们展现了她更多重的特征。
在本文中,我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两件在清末与王朝走向密切相关的事件入手,分析慈禧在这两个事件中的角色,并对她重新进行评价。
关键词:慈禧;戊戌变法;清末新政1.事件分析1.1慈禧与戊戌变法有些学者认为,慈禧太后不应承担戊戌变法失败的全部罪责,其原因是维新党本身的做法过于激进,缺乏思考,本就无法独挑起变革的大梁,反而有可能使社会陷入混乱。
如英国公使窦纳乐,在政变发生不久给英国外交大臣的信上说: “我认为中国正当的变法, 已大大被康有为和他朋友们的不智行为搞坏了。
”而英国人在上海办的《字林西报》则转述北京外交使馆对百日维新的看法是:“维新党的计划是不合实际的。
光绪皇帝可能把中国弄得不成样子,太后是宫廷中唯一头脑清晰的人,而她的及时干涉是有裨于时局的。
”这些说法作为当时在中国的西方人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维新派存在的问题。
但在我看来,要使慈禧叫停变法之举的罪责全然抹除并不合理。
维新派提倡的变法其实分成两个部分。
一种是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变法主张。
主张从教育文化、经济社会中的实务入手,注重处理与现有社会体制的关系,力争减少阻力,在现有体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变法。
在思想层面上与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并无不同。
慈禧对变法持默认和支持态度的实际便是变法的这一部分。
第二种则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他们把官职和人事变革作为变法的突破口,有着强烈的改制倾向。
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是较为彻底的变革,若能付诸实践,会是一个振兴民族的大好时机,大大加快政治变革的进度。
当然,他们有时显得较为激进,如康有为提出变法要先杀几个守旧大臣,谭嗣同常讲变法必须流血等等。
变法高潮中这派人四出活动军队将领,要包围颐和园,扑杀西太后等等。
慈禧主导的清末新政 改革范围比戊戌变法还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慈禧主导的清末新政改革范围比戊戌变法还大
导语:为什么后世总是抬高戊戌变法,而无视慈禧主导的清末新政?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屡次入侵,大清帝国屡战屡败,有国无防,出现了空前严重的
为什么后世总是抬高戊戌变法,而无视慈禧主导的清末新政?
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屡次入侵,大清帝国屡战屡败,有国无防,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统治危机,陷入了“三千年未有之大乱局”。
在内忧外患之下,中国的统治阶层,也没有束手待毙,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前后连续三场大规模的改革运功,拉开了近代中国民族解放的序幕。
这三者,洋务运动较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专注于引进西方先进军工体系、武器装备,以及近代军队制度,对清朝军队,自上而下,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大换装。
但因为只重皮毛,而忽视实质,清军武器装备虽然提升,战斗力却无明显改变,甲午一战,洋务画皮被戳穿,曾左李胡所主导的军事改革,自此破产。
之后,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以前不问世事的读书人,也加入了在改革的行列,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导的维新派,先“公车上书”,再“维新变法”,闹得轰轰烈烈。
但是,康梁等人目光短浅,毫无远略,支持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最终失利。
更重要的是,变法步子太快,幅度太大,一下子涉及到了几乎所有因循守旧的方面,引起了守旧人士的强烈反弹,也刺激到了慈禧的底线。
于是乎!慈禧一声令下,维新派人头落地,戊戌变法,又告破产!
3年后,中国再次拉开改革的大幕,这次主导改革的,却是慈禧,连清廷内典型的守旧势力的总头目,都坐不住了,要自己主导一场自
生活常识分享。
论晚清的两次改革
论晚清的两次改革——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中国危如累卵,清政府不得不通过改革以救亡图存。
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清政府的改革意愿越来越强烈,改革行动也趋于激进。
戊戌维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戊戌维新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二)戊戌维新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
2、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农会,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西法垦殖;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等。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等。
4、文化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设译书局,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等。
(三)戊戌维新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四)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1,变法的思想准备不充分。
变法理论没被国人完全接受,因而缺乏指导作用,缺乏说服力;对社会力量的思想动员不够得力,变法力量单薄,缺乏深厚的思想基础;变法领导者对变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2,行动上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改革方式过于激进,没能团结大多数,打击面过大;不仅没能分化瓦解封建势力,而且在各方面孤立了自己;脱离实际,采取超前行为,激化了矛质。
(五)戊戌维新的评价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清末新政知识点总结
清末新政知识点总结一、背景概述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的一系列变革措施,旨在使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得到现代化改革。
此时,清朝政府面临着外敌入侵、国内民变频发、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以挽救政权。
因此,清朝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即被称为清末新政。
二、变革内容1. 八股取士:清末新政中,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是一项重要措施。
八股取士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一种形式,对士人的考试内容和方式加以严格的规定。
光绪三十年,清政府颁布了《废科举取士章程》,正式宣布了废除科举取士。
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清朝新政的开始,也是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转变。
2.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场变法运动,是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变法的目的是要改革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体制,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在变法中,有关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共提出了5个办法。
这5个办法包括:“设立宪政、兴办军机、罢黜科举、增设学堂、奖励新式商业”。
但是因为守旧势力和外国侵略者的干涉,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3. 孙文的振兴中国运动:孙文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提出了“振兴中华”的构想,力求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国家。
孙文积极投身于反清复明、选修西学、称帝平政、宪政革命的斗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 新式教育的推行:清末新政中,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实行了新式教育制度。
传统的科举制度有不足之处,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新式教育系统的实施为中国的近代教育体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5. 土地改革:清朝末年,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恶果,不仅造成了土地集中化,而且导致了大批农民沦为地主、豪绅的佃户,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因此土地改革走上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的试验性工作。
例如在山东,清政府委派知名官员曾国藩、左宗棠等推行小规模的土地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 工商业的发展:在清朝末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向中国渗透,一些工商业活动也得到了空前的开展。
论文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关键词:清末新政改革中国现代化进程失败经验教训清朝末期,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风雨飘摇,内有农民的不断反抗,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
在内忧外患之际,清政府也做了一些“挣扎”即清末改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下面以清末新政为例,评述一下清末的改革。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之后,在最后十年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清末新政最终以清朝的灭亡而告终,其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清政府近代以来所实行的每一次变革,大多是在国家经历了外来侵略、民族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所做出的被动反应。
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生存与自救,但也正是如此推动了清政府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也才有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这三次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因此,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了变法改革的谕旨“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以闻”。
[1]这份诏书实际是清政府全面推行变法新政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一)从清末新政的内容看其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新政改革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在政治制度层面,从“改官制”扩展到“预备立宪”,并探索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在经济制度层面,从奖励农工商业扩展到试图确立以个人为本位的财产权制度;在军事制度层面,从编练新军扩展到确立现代军制;在文教制度层面,从建立学堂、废除科举扩展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可谓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运动。
1.政治改革:前期主要是整顿吏治,裁撤合并中央和地方一些旧有机构,同时创立商部、学部,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等。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遂开始着手政治体制改革。
厘定中央官制,确立司法独立和自治原则,设资政院、咨议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一系列新的法规等。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文化方面
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 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派人出国留学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方面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裁汰绿营
维新变法的失败
戊戌政变
由于改革触动了顽固派的根本利益,慈禧太后发动 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人士,杀害“戊 戌六君子”
新政的影响与革命的兴起
谢 谢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1895-1911年的晚清自救运动
第 戊戌变法 一
章
戊戌变法的背景
进启 一蒙 步运
思 想
轮 的 世
主 义 国
第 二 次
经 济
完遍欧 善得美 资到进
政 治
国
得动 到思 传想 播逐
文
界 瓜
家 开
工 业
化分始革
即向命
本扩行 主展民 义;主 制文政
际 大
。一 被
将帝开 开国展
度官治 运制改
国会准备实施变法。
叁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着维
新变法开始。
维新变法内容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改革的旧制
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经济方面
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 商业发展;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裁撤驿
站,设立邮政局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 权,令其自谋生路
势
实
始主,
践
。义主
行度革 机建,
所
, 理
过要 渡欧
制立民 。,主
趋
性
,美
进政
思
新资
近代中国可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吗?为什么?如何看待清末新政?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三、近代中国可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吗?为什么?如何看待清末新政?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不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
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
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历史关联考论
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历史关联考论作者:王令金来源:《东方论坛》 2016年第4期王令金(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摘要: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生存危机更加深重。
在此形势下,康、梁维新志士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戊戌年间达到高潮,结果因清政府顽固派的镇压而陷入失败。
数年后,清政府套用维新变法措施实行新政,从社会方方面面实行改革。
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一样,虽然没有收到显著成效,但它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应该得到历史的肯定。
关键词:清末新政;戊戌变法;关联;套用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110(2016)04-0051-07收稿日期: 2016-05-28作者简介:王令金(1958-),男,山东平度市人,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世纪之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次变革社会的活动——一次是1898年夏秋期间的戊戌变法,另一次是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
前者已被史学界肯定,后者却被人们忽视,甚至否定。
其实,后者与前者有着密切的历史关联。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作出公正的评判。
一、戊戌维新诸多举措被清末新政借鉴或套用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更加贪婪。
他们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修铁路,开矿山,设工厂,办银行,等等,使得偌大之中国成了帝国主义的竞技场,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
对此,康有为在1895年9月所作的《京师强学会序》中描述道:“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者,尚十余国。
辽台茫茫,回变扰扰,人心皇皇,事势搀搀,不可终日。
”[1](P51)在此形势下,康、梁维新志士走南串北,呼吁变法,图强御侮。
1898年1月,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又称《上清帝第六书》)中明确指出:“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
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评清末新政_duan
评清末新政摘要: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在兴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足及其原因最后总结原因并介绍历史意义。
关键字:危机、统治、洋务派、维新派、封建统治者、失败。
公元1840年,英国第一个打开中国国门,鸦片战争也打破了清政府天朝大国的幻想,随着一个个中外战争的惨败,巨额赔款大片割让的土地,使百姓苦不堪言,神州大地备受凌辱,伴随民族危机的加重,统治者与一些有志之士为了改变当时状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请末新政。
以下是对这些改革简单的介绍及评论。
洋务运动兴于19世纪60年代。
早年林则徐就提出过“师夷长技以制夷”只是当时的封建统治太过迂腐这种思想无法被接受,随着中外战争的失败及和洋务有关的事物越来越多,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西方技术的先进性,“中体西用”的思想逐渐被人们认同。
为了改变中国处处挨打的局面加强封建统治,封建统治阶级之中的部分成员如奕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主张引进、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于是洋务运动开始了。
的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清政府正在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兴办的近代企业主要是一些军事企业。
首先为了购买洋枪洋炮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由于洋务派兴办的军事企业的产品并非商品无法盈利所以这些企业的一切经费都是从军饷、关税中来,而且当时由于战争及赔款造成国库空虚,只是这些均是企业的资金供应并不及时。
洋务派在技术和生产资料方面极大的依赖外国:他们依靠外国人做顾问,到外国购买材料,雇佣洋匠。
但这些洋匠也并非精于此术之人,购买的器材业落后外国,种种原因是洋务运动受挫。
在洋务派的军事企业遇到一系列问题时,他们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意思是“为了自强,必先求富”于是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军事工厂以外的企业。
如何认识历史上的改革
评价历史上的改革的标准(四条) 评价历史上的改革的标准(四条)
改革的目标达到了没有; 改革的目标达到了没有; 改革有没有增进多数民众的利益; 改革有没有增进多数民众的利益; 改革有没有提供新的历史内容; 改革有没有提供新的历史内容; 改革对后世的影响有没有积极意义。 改革对后世的影响有没有积极意义。
就戊戌变法而言, 就戊戌变法而言,改革者的个人命运和改革运动 都是失败的。被囚的被囚,被杀的被杀, 都是失败的。被囚的被囚,被杀的被杀,逃亡的 逃亡,变法内容大部分被推翻。 逃亡,变法内容大部分被推翻。 但是, 但是,改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却留下了不可磨灭 的烙印。改革者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 的烙印。改革者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高扬爱 国主义精神,不顾个人成败得失,献身社会进步; 国主义精神,不顾个人成败得失,献身社会进步; 改革者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条件下, 改革者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条件下,突破传统观念 的束缚,以开放的精神面向世界, 的束缚,以开放的精神面向世界,大力推动文化 革新; 革新;改革运动在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快要走到尽 头的特定时刻,主张改变传统体制, 头的特定时刻,主张改变传统体制,揭开了民主 政治的序幕。 政治的序幕。 可以说,戊戌变法最主要的成就, 可以说,戊戌变法最主要的成就,不是带给大清 王朝的当时利益,而是留给后代的巨大精神遗产。 王朝的当时利益,而是留给后代的巨大精神遗产。
在现实的框架中针对某些具体问题,消除弊端, 在现实的框架中针对某些具体问题,消除弊端, 进行枝节性的政策调整,是一种局部的改革; 进行枝节性的政策调整,是一种局部的改革; 由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局面, 由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局面,实行带有通盘性的 政策调整,以求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政策调整,以求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是一种革新 性的改革; 性的改革; 在传统体制的政治保守性还没有充分暴露的情况 对现行制度或政策作超前性的战略改变, 下,对现行制度或政策作超前性的战略改变,破 旧立新,激发生机, 旧立新,激发生机,是一种带有革命性的根本改 革,也是历史价值最大的一种改革。 也是历史价值最大的一种改革。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四、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一)戊戌变法1、历史背景(1)世界潮流;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两大变局)(2)民族危机:瓜分狂潮、空前危机危机。
(3)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资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A、传播;(A)顽固思想:(B)洋务思想:(C)早期维新;时间、条件、代表、主张、作用、局限(D)维新思想:B、论战:(A)双方:(B)焦点;(C)影响;。
2、目的(1)根本;(2)首要:3、进程(1)开始;公车上书1895(2)高朝:百日维新1898(1)内容A、政治: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B、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C、文教: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播有利培养维新人才。
D、军事:增强国防力量。
(2)进步性: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3)局限性:没有涉及设议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2)3、失败;戊戌政变(1)过程: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人士。
(2)原因:A、主观: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①没有彻底反封建②对外国侵略者抱有幻想③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B、客观:对改革不利的国内、国际环境①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②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3)教训:①当时的中国走改良(君主立宪)道路是走不通的②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推翻封建专制,实现民族独立,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评价:(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激发了爱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是近代中国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通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政治力量对比,经济基础对比,民智程度对比,探究了其对于近代中国改革的历史启迪。
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素质较高的民众、经济基础的发展、政府的强有力之下,我们的改革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政治力量对比、经济基础、民智
正文
一、政治力量对比。
在戊戌变法之前,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可是洋务运动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其本质并不是以根本方式改变中国落后状态,而是如何避免圣道沦亡,如何师事洋人;最根本的它并没有将中国政治观念代入近代国际的框架之中。
因此,正是由于其没有将改变中国政治观念纳入其改革的范畴以内,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政府势力才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戊戌变法却把改变当时中国的政治观念纳入了变革的范畴,其目地是想从政治观念的改变进而致使政治制度的改变。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力量对比把,主要的政治力量分为,清政府,立宪派,革命派。
而在清政府之中,又分为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顽固派和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变革派。
不难看出,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变革派和立宪派的的观点十分契合,于是他们一拍即合。
但是,当时中国政治力量以清政府为首,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顽固派又是清政府的绝对意志,因此,戊戌变法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只能以光绪皇帝软禁宫中,六君子喋血宫城落下帷幕了。
接着,随着时间的推演,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清政府势力不断衰弱,随着慈禧太后的罪己、变法护权而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
为何慈禧太后会改变其政治态度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一下几点。
其一,随着庚子之变和西狩的经历,对百姓艰苦生活的真正体会,由此而产生的内疚心里,是促使慈禧太后政治态度由顽固守旧向变革进步的重要原因;其二慈禧太后面临的是内外交困的局面,一方面帝国主义不断讹诈中国,中国不断丧权辱国,另一方面国内民族矛盾突起,反满的呼声越发强烈,统治阶级内部群臣改革呼声不断壮大。
当然最最主要的还是慈禧太后希望借助新政——宪政,富国强兵,巩固权力,恢复自庚子之变后的权威。
但是,清末新政注定是效果甚微的。
其一,清末新政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其二,在这样的大变革之下,必须有这样的一种控制力——能够统合社会各个阶级的绝对控制力,以及足够的权威,但是清政府恰恰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权威于控制力,因此必将导致变革的不彻底。
其三,清末新政的着重之处便是宪政。
清末新政是将皇权不变为主,辅之以民权,但恰恰相反的是,宪政是以限制公权力,以民权为核心,清政府这一做法就像是披着宪政的羊皮,而其本质是维护清政府腐败统治的恶狼。
但是清末新政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虽然本质维护了封建统治,但是其无意识的还是发展了民权。
二、经济基础。
在戊戌变法之前,洋务运动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就发展军工业,以及一系列民族企业做出过巨大努力。
但是不用说军工企业,大部分的民族企业的背后实质是政府人员。
因此,戊戌变法之际,大部分资产阶级还有另一个身份——官僚阶层。
改变上层建筑,必须动摇其经济基础。
戊戌变法要改变的是政治制度,正是需要让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守旧派收缩权力,而这些资产阶级又怎么会去动摇与其息息相关的清政府呢?其资产、地位正是来源于清政府。
因此,无法获得经济上的支持,戊戌变法就只能是“昙花一现,百日维新了”。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刺激之下,再往后的几年,以民间资本家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其在获得了经济上的地位后,必然谋求政治上的发展。
此时的清政府的实力也大不如从前了,无法无视部分资产阶级的力量,更加不允许其举起革命派的旗帜,因此只能通过新政来满足资产阶级的需求。
但是,民族资本家最大的威胁并不
是清政府,而是国际垄断企业的优势竞争。
在清政府的防备,国际垄断企业的压缩下,民族企业不断走向衰弱。
辛亥革命的爆发,导致了清末新政被丢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但是,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在经济上还是取得不错的成果,为辛亥革命后的民族资本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民智开化程度。
在戊戌变法之前,洋务运动就师事洋人,对我国的儒家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更确切的说,对一些腐朽的儒家思想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但是,戊戌变法之前,我们民众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并不强烈,只有知识阶层的人们参与其中,大部分的人对戊戌变法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
这样的一种民间基础,导致了戊戌变法力量是相当有限的。
但是在那之后的清末新政,由于一系列事件,以及立宪派,革命派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政治,参与政治,为清末新政奠定了较好的民意基础,同时也正是民意,迫使清政府推行新政。
由此可见,民智的开化程度,也决定了政策推行的程度。
虽然清末新政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匆匆消失于历史,但是其广泛的影响力较之于戊戌变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结语。
由此不难看出,近代中国革命要有广泛的民意,也就是需要民智开化程度达到较高的程度,大多数人有意识参与政治,又需要实力雄厚的民族企业家加之以推动,需要经济基础得到根本意义上的改变,政治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有权威性的政府由上而下推动改革,也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L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