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中基知识点总结

中基知识点总结

中基知识点总结中基,即中级基金从业资格,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设立的专业资格证书。

持有中基证书的人员具备了一定的基金从业能力,能够在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中从事基金销售、基金运营、基金研究等相关工作。

下面将从中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基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基金是由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基金管理人依法组织起来,投资于股票、债券、期货、现金等资产,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为投资者获取收益的一种金融工具。

根据不同的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基金可以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指数基金等。

二、基金的运作方式和基本制度基金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募集资金、投资运作和份额发行与赎回三个环节。

基金的基本制度包括基金的法律地位、基金份额的发行与赎回、基金的投资运作、基金的净值计算与公告等。

三、基金从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基金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基金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投资经验,同时还应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基金从业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基金销售、基金运营、基金研究等方面。

四、基金的运作流程和相关业务基金的运作流程包括基金的设立、基金的募集、基金的投资运作、基金的管理等环节。

基金的相关业务包括基金销售、基金份额的发行与赎回、基金净值的计算与公告等。

五、基金的风险管理和合规要求基金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管理。

基金的合规要求包括基金从业人员的合规行为、基金公司的合规管理、基金产品的合规运作等方面。

六、基金的业绩评价和投资者教育基金的业绩评价是投资者选择基金产品的重要参考依据,包括基金的收益率、风险指标、业绩排名等方面的评价。

投资者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七、基金的市场发展和监管体系基金市场的发展主要包括基金规模的扩大、基金产品的创新、基金销售网络的完善等方面。

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机构对基金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 证:是机体在疾病开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变的局部、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 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病症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响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开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开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一样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6.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 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 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成“阴血〞。

9. 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 阳胜那么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 阳胜那么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那么阴病。

12. 阴胜那么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实寒证。

13. 阴胜那么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那么阳病。

14. 阳虚那么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那么阴相对的偏盛出现寒象,称“阳虚那么寒〞。

15. 阴虚那么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缺乏,阴虚不能制阳,那么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那么热〞。

中基

中基

口,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咽等。

口为脾之外窍,谷、辨五味、泌津液、磨谷食、助消化及出语言等功能。

胃之所系。

1.解剖形态:口,下连气管、食道,为消化管的起始部分。

食物经咽至食道,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

口唇,又名唇、唇口、飞门,位于口之前端,分上唇、下唇两部分。

上唇表面正中线上有一浅沟称为“人中”,其中上l/3交界处为人中穴。

唇为脾之外候。

2.生理功能(1)进水谷辨五味:“口者胃之门户”(《血证论,口舌》),“口为身之门,舌为心之苗,主尝五味,以布五脏焉”(《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口齿兼咽喉科》)。

口腔为消化管的始端,具有进饮食、磨谷食、知五味、泌津液、助消化的功能。

(2)助呼吸发声音:“口唇者,音声之扇也……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灵枢·忧恚无言》)。

口腔也是气体出入之门户,有助肺呼吸和发声音的作用。

3.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脾开窍于口:“脾主口……在窍为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口唇者,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

脾开窍于口,饮食、口味等与脾之运化功能有关。

脾主运化,脾气健旺,则津液上注口腔,唇红而润泽,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津液助消化,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口唇与脾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腐熟水谷、输布精微的功能。

脾主肌肉,口唇为脾之外候,故脾的生理病理常常从口唇的变化反映出来。

(2)与其他脏腑:“口者,五脏六腑之所贯通也。

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胜之症”(《罗氏会约医镜》)。

口与五脏六腑相联系,不仅为脾之窍,而且还与心、胃、肾、肝等有密切关系:舌为心之苗;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经食道,咽而直通于口齿,为胃系之所属;肝脉环唇内,络舌本,其气上通舌唇。

所以,口腔的生理病理与心、肾、胃、肝等脏腑也有密切关系。

(3)口与经脉:口腔是经脉循行的要冲,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均循行于此。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益火补土法:一是指温心阳以暖脾土的方法;二是指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方法。

2.滋水涵木法:是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3.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

4.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5.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递相生化、递相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6.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7.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8.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治法。

9.佐金平木法:是指清肃肺气,以制肝木,治疗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的方法。

10.培土制水法:是指运脾阳或者温肾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治法。

11.抑木扶土法:是指用疏肝与健脾相给合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治法。

12.金水相生法:是指通过补肺阴以滋肾阴或滋肾阴以补肺阴的方法。

13.培土生金法:是指通过健脾补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

14.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16.阳中求阴: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物的治法。

17.阴中求阳: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物的治法。

1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于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采用滋阴以制阳的治法。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对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采用扶阳以制阴的治法。

20.阴病治阳:对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采用扶阳以制阴的治法。

21.阳病治阴:对于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采用滋阴以抑阳的治法。

22.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23.阴阳: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4.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也体现为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25.气机:指气的运动。

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中基,中诊

中基,中诊

中医基础理论一.名解1政:原意即证据、凭证,是医生识病用药的依据,是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病症和体征的资料。

2阴阳:阴气与阳气的合称,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3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相象。

4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5气机:气的运动,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

二.简答1简述阴阳学说的内容?答: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理论。

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后,成为中医学重要而独特的思维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五脏和六腑的生理特点各如何?答: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生化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因而其气有通降下行的特性。

3简述胃的生理功能?答:(1)主受纳水谷。

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2)主腐熟水谷。

是指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事糜的作用。

4气的生理功能有那些?答: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中介作用5简述卫气的概念生成运行及功能?答: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卫气有水谷之精化生,运行于脉外,不受脉道的约束,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功能(1)即防御外邪(2)温养全身(3)调控腠理。

三.论述1论述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答: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作用,包括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功能,(1)调畅精神情志:肝气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因而能使人心情舒畅,既无亢奋,也无抑郁。

(2)调节气血津液运行: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的调畅。

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故说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使之畅达而无瘀滞。

中基

中基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气的主要运动形式有升、降、出、入。

3.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气(气)构成的。

4.中医学常用的具体思维方法有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

5.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有其独特之处,归纳三条:①以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②运用哲学思维,③注重整体上的研究。

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位、病因、病性及邪正关系。

2.同病异治: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

3.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中,由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相同或相近似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相同,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

4.气化: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

气化包括物质之间的转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特指脏腑的气化功能,即肾、膀胱、三焦的气化功能。

5.气机:气的运动。

1.试述病、证、症的区别。

答: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及转归的一个完整病理过程。

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

症,即“症状”,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病与证是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概念。

一个病有多个证,一个证可见于多个病。

而一个证、一种病都是由多个症状所组成。

因此,病和证的概念大于症。

2.试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答:所谓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

由此,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密切联系。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五脏六腑、形体官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成为各自独立的器官,但他们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有其独特的规律,即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每个系统以脏为首领,构成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五脏之中又以心为主宰,以气血津液精为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人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基复习资料 (3)

中基复习资料 (3)

中基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物。

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清热药:凡能清泄里热,用以治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成为清热药。

温里药:凡能温里祛寒,以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方剂组成原则:根据病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用适当药物及必要剂量组织而成,即依法立方。

一般方剂的结构由“君,臣,佐,使”组成。

君药是针对主症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其意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症或主病的药物,二是针对主要兼症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八法:为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如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泄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

二. 填空题1.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载“365”种药物2.具有苦寒燥湿功效的代表药物——三黄:黄芩,黄连,黄柏3.具有苦温燥湿药物——苍术,厚朴4.回阳救逆的药物——干姜、附子5.治下半身风湿病痛的药物——独活6.治上半身肺胃之热的药物——石膏,知母7.清热凉血的药物(既凉血又滋阴)——生地,玄参8.善治寒痰湿痰症的药物——二陈:陈皮,半夏9.治热盛动风的药物——羚羊角10.四物汤的主治病症——(补血活血)血虚血瘀11.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12.六味地黄丸的三补三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为三补;茯苓,泽泻,牡丹皮为三泄13.四神丸主治的病症——阳虚泄泻,又称五更泄泻14.补肾助阳——补骨脂15.甘遂醋炙的目的是为了——解毒;玄胡醋炙的目的是为了——止痛;麻黄蜜炙的目的是——减缓腥散之气,止咳平喘16.四君子汤和理中丸只有一个药物的差别:四君子汤中是茯苓,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中为干姜,主治脾胃虚寒证三. 选择题1.疏风热,解热毒——银花2.活血补血——当归3.活血凉血——丹皮4.心火亢盛,失眠——朱砂安神丸5.窍闭神昏证——麝香6.止血强不留瘀——三七7.解表化湿——藿香8.清胃散配升麻作用——升散郁火9.善治蛔虫——使君子10.紫雪丹——消热开窍,息风止痉11.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茯苓12.甘草,甘遂——相反13.需久煎的——人参14.金银汤热入营血,配丹参的目的——防止热与血结15.通过炮制改变药物功效——锻石膏16.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17.主补脾肺之气——人参18.下焦虚寒之崩漏——艾叶19.大黄治泄痢初起功效——泻下攻积20.桂枝汤主治——风寒表虚证21.善治热食内积——山楂22.善治热淋——车前子23.清肝平肝——石决明24.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柴胡,黄芩25.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方剂——银翘散26.善治热病——防己27.活血调经,清热解毒的妇科要药——益母草28.黄疸要药——茵陈29.主治上实下虚之咳喘——苏子降气汤30.活血行气(血中气药)——川芎31.治风痰上扰致头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32.滋养肺胃之阴——沙参33.半夏泄心汤——寒热错杂之痞证34.逍遥散的主治病机——肝郁血虚35.心脾两虚——归脾丸36.风湿内痛——山地参37.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杏仁四. 简答题1.化痰药物为什么要和理气健脾药物配伍?答:治痰症,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因“脾为生痰之源”,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

中基-气血津液(气,血)

中基-气血津液(气,血)

中基-气血津液(气,血)气血津液气: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古代哲学中的气论是宇宙观、方法论)气的实质(拓展,认识):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精,气);维持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化);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通过生理病理变化察觉(气的外在表现形式);感受和传递生命信息的载体(量子,场,波);(马教授说气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这样一来,气的内涵变得非常丰富,这应该是在时间中不断摸索与补充进去的;古人怎么定义气的概念,很难体会,特别是当我们自认为接受了一些不一样的还原体系(西医等)相关的教育,站在不一样的立场再回头看我们古老的文化,隔阂还是非常多;)哲学中的气与中医学的气的比较:前者:存在形式分为精与气两种;具有整体性、模糊性、功能性;具有哲学抽象性;适用于自然万物;后者:存在形式为精(气血津液)与气;不一样的是具有具象性,科学具体性;适用于人体;气的生成:父母先天精气(元气,原气);饮食物中水谷精微之气(谷气);自然界清气;气的生成与脏腑关系:脾胃最为重要,为后天之本;肺为气主;肾为气根;脾胃为气源;气的运动:气机是气的运动的概括;气化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气机与气化的关系;气机:升降出入;场所为脏腑经络等部位;保持整体平衡,局部各有侧重;肝升肺降,脾升胃降;气机失调:气机不畅:受阻;气滞:进一步受阻,局部阻滞;气结,气郁;(上课谈到气郁是比较严重的,可能气郁的范围更大一些,气结的范围小一些)气逆:上升太过,下降不及;气陷:与气逆相反;气脱:外出太过;气闭:郁结闭塞于内;肺失宣降;脾气下陷……(病理即与生理状态相反,或者功能性过强;)(低血糖气脱(虚证):手撒遗尿,目合口开;气闭(实证):两手握恶,口目皆闭,二便不通)气化: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促进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相互转化;气机是气化的前提和条件;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营养作用;推动作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生理活动;推动精成;推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元气:激发和推动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和各脏腑生理活动;宗气:贯心脉而行气血;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脾胃气:推动饮食物消化吸收;肺脾肾气:推动人体水液运行温煦作用:维持体温;温煦脏腑经络维持生理活动;温煦血和津液等液体物质;气聚不散,气郁化热,出现发热症状;“气有余为火”;(理解水湿停滞,阻塞气的运动,气淤于一处,由于温煦作用,导致化热;此为痰湿生火的来源)防御作用: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祛除体内的病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关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王教授讲《灵枢·本神》的时候也提到,在讲五志过度,伤本脏,还可能伤其他,气虚,则志皆可伤)固摄作用: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物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控制。

中基重点

中基重点

1.“髓海”指:脑。

2.“血府”指:脉。

3.肺在体为:皮。

4.肝在体为:筋。

5.肾在体为:骨。

6.心在体为:脉。

7.心在志为:喜。

8.肾在志为:恐。

9.肝在志为:怒。

10.脾在志为:思。

11.脾的华为:唇。

12.肾的华为:发。

13.心的华为:面。

14.肝的华为:爪。

15.肝在窍为:目。

16.肾在窍为:耳。

17.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是:推动作用。

18.与血液运行有关的是:推动作用。

19.精血转化依靠气的:气化作用。

20.津液运行依靠气的:推动作用。

21.肾所摄纳之气是指:清气。

22.三焦所通行之气是指:元气。

23.脉内的气是指:营气。

24.脉外之气是指:卫气。

25.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

26.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

27.脾肺共同化生的气是:宗气。

28.肺所宣发的气是:卫气。

29.生化血液的气是:营气。

30.推动心脏搏动的气是:宗气。

31.贯心脉的气是:宗气。

32.推动生长发育的气是:元气。

33.治疗血虚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气能生血。

34.“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血能载气。

35.“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津血同源。

36.“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津能载气。

37.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足少阴肾经。

38.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

39.分布于下肢内侧前缘的是:足太阴脾经。

40.分布于下肢内侧中线的是:足厥阴肝经。

41.足三阳经的走向是:从头走足。

42.手三阳经的走向是:从手走头。

43.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手少阴心经。

44.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

45.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

46.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

47.起于中焦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

48.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49.别络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

50.经别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51.冲脉的功能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中基

中基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
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 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组织,并运行于全身的极细精微物 质。由先天精气、水谷精气、自然界清气三者相融 合而生成。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 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有太过和浸淫之意。 、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
六淫,即风、寒
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
焦的总称。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 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三焦的总体功能
1、通行元气 2、运行水液
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分类: (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3、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 张从正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攻邪 派、 李杲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补土派 、 朱震亨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温病四大家:吴有性、叶桂、薛雪、吴瑭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
重浊 湿性 黏 滞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基复习参考2(名词解释)(没说是不是重点)

中基复习参考2(名词解释)(没说是不是重点)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2.《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3.四大金元家:‘寒凉派’刘完素(河间),‘补土派’李杲gao(东垣yuan),‘攻邪派’张从正(子和),‘滋阴派’朱震亨(丹溪).4.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点2.辩证论治.5.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6.阴阳学说的五个基本内容:1.阴阳交感互藏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4.阴阳消长平衡5.阴阳相互转换。

需理解,选择题,18页7.药物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物五位:酸、苦、咸为阴,辛、甘、淡为阳.药物作用趋向:沉降为阴、升浮为阳.8.相生: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9.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相间克制、制约的关系。

10.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顺序与相克同.11.相悔: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克制,又称‘反悔’或‘反克’,顺序与相克相反.12.五行的特点: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墙、金曰从革、水曰润下.13.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内部结构组织较充实的脏器,共有的生理功能特点为化生和贮藏精气,具‘藏而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

五脏以贮藏为主,属阴,主静。

14.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中空、有腔的器官,有受盛和转化水谷,具‘泻而不藏,藏而不实’的特点。

六腑以通降为主,属阳,主动。

15.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女子胞、胆,中空有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

贮藏精、血、髓、胆汁等精微物质。

形态似腑而功能似脏‘藏而不泻’,贮藏为主,属阴。

16.心有主血脉,主藏神的生理功能,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宰作用,故心有‘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及‘君主之官’之称.17.心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18.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主治节,故有‘相傅之官’之称.19.脾主运化、升清、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绪论(27个)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

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

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

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

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瑭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

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又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类比。

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又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1.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完整性、统一性、普遍联系性、永恒运动性的认识。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论治观:是中医学关于辨识证候论症治疗的认识。

4.辨证:是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对望闻问切四诊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症候,并论证其治疗原则、法则和方法的过程。

5.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6.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7.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9.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10.相乘:又称“倍克”,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超常克制。

相侮:又称“反克”,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行的反向克制。

11.相及:a)母病及子: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b)子病及母: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12.阴胜则阳病:由于阴阳对立制约,阴胜对阳气制约作用过强,抑制或损伤人体的阳气而致阴胜伤阳,导致阳气不足,呈现阴胜阳不足并见的病理状态,但以阴胜为主。

13.阳胜则阴病:由于阴阳对立制约,阳胜对阴气制约作用过强,抑制或损伤人体的阴液而致阳胜伤阴,导致阴液不足,呈现阳胜阴不足并见的病理状态,但以阳胜为主。

14.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形象和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15.五脏∶有机体中肝、心、脾、肺、肾五个解剖学脏器及其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生理病理征象的概称。

16.腑∶位于腹腔中,多中突有腔,能盛传、传化水谷的一类脏器。

即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17.奇恒之腑∶异于腑的六种脏器或形体组织,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基

中基

中基心1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2心藏神,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生理特性为阳藏主通明肺1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运动,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主一身之气①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和在肺合成的宗气是一身之气的主要组成部分②肺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行: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2 主行水涵义指肺通过其宣发和肃降作用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机理: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3 朝百脉主治节(1)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

肺朝百脉,是气运血的具体体现。

(2)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水的运行、输布。

肺为华盖覆盖各脏腑,位置最高肺为娇脏生理:肺体娇嫩,与外界直接相通病理:肺与外界相通,外邪易袭肺它脏病变,常累及于肺。

肺气宣降肺气的向上向外的布散作用肺气的向内向下的输布作用脾1主运化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2.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生理机理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能摄血,故脾可统血。

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升清上输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以濡养全身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相对稳定,防止下垂喜燥恶湿肝1.主疏泄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2)促进脾胃的纳化功能及胆汁的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女子排卵行经 2.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防止出血肝为刚脏肝主升发肾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功能。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1.精气学说(古代哲学)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

2.精(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精的基本概念有:①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3.气(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4.气化(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化是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5.精气互化:有形之精与气可以相互转化,即有形之精可散而为无形之精气,无形之精气又可聚积而成有形之精。

6.阴阳: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7.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对立统一理论阐释宇宙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8.阳化气:指物质从有形蒸腾气化为无形的过程。

9.阴成形:指物质由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的过程。

10.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11.冲气: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12.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从而产生万物。

13.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14.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15.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16.阴阳消长: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的。

17.阴平阳秘:即阴阳平秘。

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之意。

中基

中基

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一)基本概念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防治的科学。

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2.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3.中医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它以自然科学学位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1)中和思维(2)取象比类(3)司外揣内(4)归纳和演绎(5)试探和反证(二)历史成就1.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共18卷162篇。

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诸多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对脉学有较详细而精细的论述,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以论述外感病为主,用六经为纲进行辨证论治:《金匮要略》以论述杂病为主,以脏腑分证为纲。

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

《神农本草经》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唐.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晋. 王叔和《脉经》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书。

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王焘《外台秘要》唐《新修本草》(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 钱乙。

《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热论(张子河)——攻下派《儒门事亲》攻邪论特别重视汗、吐、《兰室秘藏》认为百病都由脾胃虚所致,主张补脾阳。

《格致余论》,提出“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倡导相火论。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薛己:(明)为温补学派的发起人。

中基病机总结

中基病机总结

1.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2.实: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3.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4.格阳:即阴盛格阳,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从而在临床可出现真寒假热的复杂现象。

5.格阴:即阳盛格阴,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逼迫阴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从而在临床上出现真热假寒的复杂现象。

6.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脱失,从而导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

7.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从而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

8.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9.风气内动:又称“内风”、“肝风内动”。

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风动之征为基本特征的病理变化。

因其病变似外感六淫中风邪的急骤、动摇和多变之性,故以风名之。

10.寒从中生:又称“内寒”。

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

11.湿浊内生:又称“内湿”。

是指由于肺、脾、肾等脏腑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失调,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而水湿痰浊停聚的病理变化。

内湿的形成虽与肺、脾、肾等功能失调均有关系,但与脾虚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又称为“脾虚生湿”。

12.津伤化燥:又称“内燥”。

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从而出现以干燥枯涩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13.火热内生:又称“内火”、“内热”。

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机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14.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状态。

医专资料:中基

医专资料:中基

绪论重点: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中医学●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其摄生康复,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将人、自然、社会三者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什么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主导思想——整体观哲学基础、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生理病理基础——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学说诊治特点——辨证论治《黄帝内经》的成书——第一部医学典籍,誉为“医家之宗”。

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内经》素问9卷81篇灵枢9卷81篇《难经》“难”,有质难之意,即问答。

全书共有81个问答,称“八十一难”。

成就:在《内经》基础上有所发展,尤以脉诊和针灸治疗较《内经》更详。

《伤寒杂病论》——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或称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提出: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和应用作者: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

在《内》《难》基础上,总结前人成就,结合自己临证经验而著成。

经后人整理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

张氏被后人誉为“医家之圣”。

药物专著的问世《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载药365种。

成就:为中医学术体系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识。

两晋隋唐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晋、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有最早针灸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与证候学专著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记载处方和各种治疗手段的方书金元四大家清代“温病四大家”。

1.明、吴又可《瘟疫论》——创“戾气学说”2.清、叶天士《温热病篇》——温病学家创“卫气营血辨证”3.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4.清、薛雪《湿热病篇》—深化湿热病证论治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含义:客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

中医学: 整体观念是一种思想方法,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所有领域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体现于四个方面:形体结构方面人体组织器官相互沟通,局部与整体不可分割。

中基藏象总结

中基藏象总结

藏象总结一、名词解释1.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华盖: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称肺为华盖。

3.娇脏:指肺。

肺通过口鼻和皮毛直接与外界相通;且肺朝百脉,他脏之邪可通过经脉传至于肺;而肺为清虚之体,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称。

4.肺为水之上源: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使水液经肺气推动下输于肾,故称。

5..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

古人根据五行学说将脏腑与天干相配,则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

6.心肾相交: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

7.奇恒之腑:奇,异也;恒,常也;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统称奇恒之腑。

8.天癸:是指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

9.七冲门:饮食物自进入人体至变成糟粕排出体外,要通过的七道关隘。

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脘上口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10.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宣发布散水谷精微,通达营卫的功能,犹如自然界之雾露,以营养全身脏腑组织。

11.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腐熟运化水谷的功能,犹如以水沤物的状态。

12.下焦如渎:形容下焦,分清别浊,排泄二便的功能,犹如疏通的水道,畅通无阻的状态。

二、简答题1.何谓肺主宣发?其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所谓“宣发”即是宣布和散发,也就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外周的布散。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呼气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2.何谓肺主肃降?其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所谓“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

(或加释:奇,异也。

恒,常也。

因其形似腑,而功能似脏,非脏非腑,故名)2、精——中医学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⑴泛指人体一切有用的成分;⑵专指肾中所藏之精;⑶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

(前二义必答)3、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4、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变化。

5、阳盛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1、肾主纳气——指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外环境——机体的外界环境指自然与社会环境而言,(1分)主要包括时令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居处与工作环境等。

(2分)4、逆治——又称正治,是指逆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而治的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法则,即是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

(2分)适用于疾病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时的病证。

(1分)5、三焦——其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

(2分)其二是指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上为上焦,膈下脐上为中焦,脐下为下焦。

(1分)1、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或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中医学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之为互根。

)2、塞因塞用——指使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3、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称为药复。

4、离经之血——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

5、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精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血互生互化;(2分)血、精都是以水谷精微为物质基础,二者的密切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1分)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2、阴胜则阳病——阴胜是阴邪侵犯人体,使“阴”亢盛所致的一类疾病。

由于阴能制阳,故阴胜时必然会损耗和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3、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不断运动、活力很强,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

4、血虚——指血液虚损不足, 营养功能减退, 脏腑组织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5、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1、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2分)适用于食积腹痛、热结旁流等实性病证。

(1分)2、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3、肺为水之上源——肺居上焦,其位最高,(1分)有疏通调节体内水液输布和排泄的作用,(2分)(又肺属金,金能生水,)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4、心藏神——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5、气化——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各种变化的过程。

1、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2、培土制水法----是以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治法. (1·5分)适用于脾虚不运, 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1·5分)3、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者,谓之宗气.4、经络----是人体内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5、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法则.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 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 通过分析、综合, 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 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2、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 又称泻肝清肺法. 临床多用于肝火偏盛, 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3、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 不能正常循行, 它既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 又包括阻滞血脉及脏腑内运行不畅的血液。

4、经别——即以十二经脉分出, 深入躯体深部, 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5、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来制订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等, 这种原则称因时制宜。

1、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

2、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治法, 又称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肾阳虚衰而脾阳不振之证。

3、阳胜则阴病——“阳”的绝对亢盛必然消耗人体之阴液, 使津液减少而出现滋润不足、干燥的表现。

4、血府——即脉,因脉为血行之道,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称。

5、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守的总的法则。

1、虚实错杂——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病邪与正气相互斗争,其邪盛与正虚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

2、别络——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

3、气滞——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些局部发生淤滞不通时,称作“气滞”。

4、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相结合的一种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

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因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故称 "泻南补北法"。

5、用热远热——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疾病时,当避其气候之热。

1、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天癸----------是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

3、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证,因而采用相同治法。

4、气血生化之源——指脾胃。

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是化生气血的基本来源。

5、寒因寒用--------指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真热假寒证。

1.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是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2.滋水涵木法——即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1.5分),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1.5分)。

3.脾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4.感邪即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前人又称为“卒发”或“顿发”。

5.摄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

1、阴虚则热——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导致阳相对偏盛而出现热象。

2.神——广义泛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与表现;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5.顺时摄养——指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

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思想称之。

2.血汗同源——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与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相互化生,津血既同源,汗血亦同源。

汗出过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汗血同源”。

3.中焦如沤——即对胃中水谷汇聚和被消化时状态的生动描述。

4.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复能力。

5.因时制宜——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等的治疗原则。

1、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3分)2、脾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3、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4、气机不畅——气运动受阻,运行不利时,称“气机不畅”。

5、三因制宜——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是指根据不同的季节的天时气候特点、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的原则。

1、类比法——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属性相同),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性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

2、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在出生前已经形成。

3、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作用。

4、肾气不固——肾的生理功能是封藏肾精,当肾中精气不足时,可使肾的封藏能力减弱,从而引起遗精、带下清稀而多、遗尿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肾气不固”。

5、虚则补其母——是指一脏之虚证,不仅须补益本脏之虚衰,促使其康复,同时,还要依五行递相资生的次序,补益“母”脏,通过“相生”作用而促使其康复。

1、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它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2、气陷——是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不足和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3、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4、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而且津液不断渗入孙络,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液中的水分渗出脉外而成为津液,故称“津血同源”。

5、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1、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病机——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

3、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4、血为气之母——是指气在生成和运行中始终离不开血,其理由是:①血能生气;②血能载气。

5、同病异治——同一种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证候(病机),应采用不同的治法。

1、阴盛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2、气化——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

3、脏象——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合称脏象。

4、腠理——即肌肉和皮肤的纹理。

腠,指肌肉的纹理。

理,指皮肤的纹理。

5、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1、内伤病因——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

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

2、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一种治法,又称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

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3、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