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土壤污染整治

合集下载

农业领域中的土壤污染问题和治理措施

农业领域中的土壤污染问题和治理措施

农业领域中的土壤污染问题和治理措施一、引言在追求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领域中的土壤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土壤是生物多样性、环境健康和人类健康的基础,而其受到了大量化学物质和农业活动排放造成的污染。

因此,加强对农业领域中土壤污染问题的研究,并实施合适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二、主要问题1. 化肥和农药残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家之一,在过度使用化肥以及不当使用农药带来了许多潜在危害。

这些化学物质积累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并延误作物品质。

2. 有机污染物: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城市发展与乡村工厂密集区温饱增长,有机产业投入巨大但也导致相关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这些有机污染物通过空气降尘和水体迁移进入土壤系统,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3. 养殖业废弃物:农田养殖业的发展使得大量动物粪便流入土壤中。

这些粪便富含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而不当处理就可能导致越来越高的污染级地。

三、治理措施1. 合理施肥与科学调配: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以及农作物轮作制度,减少单一经济作物种植引起的养分累积。

此外,在合适时机采取有针对性的土壤调解技术以减少化肥使用并提高效率。

2. 绿色农药替代与可持续耕作技术应用:采取绿色环保的替代品,例如昆虫跳虫等天敌或者光谱干扰剂等非常规农药剂进行防治;推广节余雨水利用灌溉方式改良举行方式,如滴螺旋式滴灌方式,当地甚至是研究员们也追求开展带有黑加工材料无菌根团种植讲的类似减量需求。

3.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鼓励并推动养殖业发展现代化生态畜牧业,通过适当处理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例如,构建生猪粪便污染治理系统,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并规划及管理好污水排放体系。

4. 生物修复技术:运用天然或人工引进特定微生物来改良被毁坏的土壤状态。

这些微生物可以降解、吸收和转移土壤中的有害化学元素和无机盐,从而净化土壤。

四、政策与监管《农田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政策对保护农田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业与土壤污染整治的初探

农业与土壤污染整治的初探

农业与土壤污染整治的初探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土壤既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也是人们农业生产的成果,土壤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土壤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将土壤污染治理法制化是有效的途径,整合现有的农业、环境法律,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标准,规范农业主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以及农业生产者在土壤污染治理中职责,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壤污染;农业;环境法律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辨识码:a文章编号:土壤是多种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对土壤研究的侧重点不一致,土壤的概念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农业科学中,“农业土壤(agricultural soil )自然土壤经过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和改造而形成的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

它是劳动的产物,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农业土壤在合理利用与改良的条件下,土壤肥力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自然土壤。

”[1]在环境科学中,土壤是指“土壤(soil)处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的有机质以及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组成。

在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成土因素和耕种、施肥、灌溉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不断演化和发展。

就生态学学而言,土壤是物质循环和流量流动的主要环节;从环境保护的观点看,土壤是处埋废物和净化环境的场所。

”[2]这个概念强调了土壤在环境保护中的功能和位置。

日本《农业用地土壤保护法》中没有专门的土壤概念,该法第2条给农业用地下了定义规定“本法所称‘农业用地’,是指为耕种的目的,或者主要是为放牧家畜的目的,或者为畜牧业采集牧草的目的而提供的土地。

”就环境要素而言,农业用地和土壤似乎是一个概念,有的理论将土壤与土地严格区分。

中国科学院黄文秀教授则从人们对土壤的认识进程角度阐述了土地和土壤概念及其发展关系:“过去通常视土壤与土地为一体,理解较简单狭窄,后来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才逐渐深化、扩展,愈显复杂,遂把土地视为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包括了地貌、气候、生物、土壤、岩石、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因素在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时间上具有动态变化的自然综合体。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升级与加速,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越发明显。

本文将介绍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治理对策。

1.水体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等虽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同时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到水体中,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2.土壤污染:长期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不仅会降低土壤的肥力,还会对土壤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常用的化肥会产生酸、碱、盐等污染物质,对土壤PH值、微量元素等造成破坏;农药首先会诱发土壤酶的失活,并在土壤中积累,进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污染。

3.气体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农业机械工作,放置、燃烧农膜等操作,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的排放。

这些不仅会增加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的破坏,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4.植物生物多样性:随着广泛化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会对其它植物生态生物的影响产生影响,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问题。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应出台更加严厉的立法规定,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升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推动乡村民众生态环保文化的落地和扩散。

2.实行耕减肥增政策:通过种植和喂养一些特定植物、动物,使农田得到生态的恢复和修复,建立优良的生态农业模式,达到耕减肥增、收益增加的效果。

3.推广有机农业模式:通过加强土地、施肥等环节的管理,以土改革、节水减排等现代化制度,有效地发展方法,实现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重视土壤污染治理:不断完善农田地质环境监察工作,有必要加强对土壤的监测、监理,并引入先进技术,着手开展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减轻土壤质量的恶化情况。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是不可小视的问题。

政府、农民和企业家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根本上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一步一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环境部门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采取的工作措

生态环境部门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采取的工作措

生态环境部门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采取的工作措土壤安全事关农业安全,农业安全事关餐桌安全,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生态环境部门应采取的措施如下:一是全面开展详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数。

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共调查X万亩农田,采集X个土壤样品,协同检测X份农作物样品,初步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分布和面积,圆满完成各乡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

高标准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全部任务,工作进度和质量位列全国前列,受到国家充分肯定。

二是深入开展涉镉排查整治,切断污染农田链条。

印发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工作方案》和《涉镉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废物排查与整治工作方案》,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工作任务分工及完成时限。

与农业农村、粮食储备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历史遗留工业废渣堆存场所、矿区及企业周边的“散乱污”企业加大排查力度,动态更新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单。

对“十X五”期间完成整治销号的污染源企业开展“回头看”,对发现存在污染问题反弹或新污染问题等现象的责令限期整改,确保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问题得到彻底整治。

三是严格重点监管单位监督管理。

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严格督促落实重点监管单位责任义务。

目前,名录中共有重点监管单位X家,已有X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发现X个隐患点,其中X个隐患点已经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为93.45%0开展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提高隐患排查工作质量,切实有效防止新增土壤污染或污染加重。

四是稳步推进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

选取X 个乡镇X个行政村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工作,任务量居全国首位。

20XX年获得中央土壤污染防治项目资金X万元,启动XX片区等X个片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一期)项目。

项目聚焦污染溯源,以重金属镉为重点,对影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输入因素和输出因素进行调查监测,为受污染耕地把脉问诊,找出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途径,降低粮食镉等重金属超标风险。

农村环境整治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

农村环境整治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

农村环境整治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农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如何有效进行农村环境整治,防止土壤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农村环境整治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农村地区的农民大多没有接受过相关环保知识的教育,对环境污染问题认识不足。

因此,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自觉性,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只有让农民认识到土壤污染的危害性,才能进一步有效防治土壤污染。

其次,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下水道系统,许多农户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周围的田地或河流中,导致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因此,应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然后,推行农田有机种植,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传统的化肥农药大量施用不仅会使土壤受到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健康。

因此,应推行农田有机种植,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保护土壤生态环境,避免土壤污染的发生。

接着,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许多农村居民随意倾倒垃圾,污染土壤环境。

因此,应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实行垃圾分类投放,提倡垃圾减量化处理,有效防止垃圾对土壤的污染。

然后,加强农村水土保持工作。

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直接关系到土壤的保护和农作物的生长。

应加强农村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梯田、植树造林、开展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土壤的侵蚀,保护土壤资源,减少土壤的流失和污染。

此外,实施农田轮作和休耕制度。

传统的连作连种模式会导致土壤养分的不均衡,加速土壤的退化和污染。

因此,应实施农田轮作和休耕制度,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顺序和间隔,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减少土壤的污染和退化。

减少土壤污染的方法与措施

减少土壤污染的方法与措施

减少土壤污染的方法与措施在当今社会,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少土壤污染的程度,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减少土壤污染的方法与措施,并探讨其实施的可行性。

一、农业管理措施农业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而采取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污染的发生。

1.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农民在施肥和施药时应根据土壤的需求量进行适量使用,避免过度施用。

同时,在选择化肥和农药时,应优先选用对土壤污染影响较小的产品。

2. 轮作和混种: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避免土壤中特定营养物质的过度消耗,减少土壤污染的风险。

同时,混种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3. 灌溉水的管理:合理使用灌溉水,避免和减少过度灌溉带来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控制灌溉水的质量,避免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水源对土壤造成污染。

二、工业和社会措施除了农业管理措施,工业和社会活动中也存在着对土壤污染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建立废物管理制度: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废物处理和管理制度,对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合理处置,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污染的发生。

2. 严格环境监管: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严禁违法排放和倾倒有害物质。

加大处罚力度,对违法者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

3. 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倡导低碳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

三、土壤修复技术除了预防土壤污染的发生,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也是非常重要的。

1. 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一些特殊菌种和微生物,对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和降解有害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恢复土壤的健康状态。

2. 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某些植物的吸附和富集能力,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到植物体内,从而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质。

例如,一些植物可以吸收重金属,将其富集在植物体的根部,达到净化土壤的效果。

土壤污染修复保护农田与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土壤污染修复保护农田与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土壤污染修复保护农田与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在当今社会中,土壤污染已成为威胁农田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土壤受到了各种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因此,土壤污染修复成为了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一、土壤污染的影响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壤污染的出现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土壤污染降低了土壤的肥力,使得作物产量下降,直接损害了农田的产出。

其次,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产品中残留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最后,污染的土壤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土壤中有害生物的生存,并进一步破坏生态平衡。

二、土壤污染修复的意义针对土壤污染进行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土壤修复可以恢复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解决农田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

其次,修复污染土壤可以减少农产品中毒素的含量,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最重要的是,土壤污染修复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为了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法。

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

物理修复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常见的方法有挖潜、堆填、平整等。

物理修复方法适用于一些有机物质的污染,但对于重金属等难降解的污染物则效果有限。

化学修复方法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转化、稳定或者转移。

常用的化学修复方法包括盐化、还原、氧化等。

化学修复方法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明显的特点,但可能会引发新的污染问题,需要谨慎使用。

生物修复方法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来修复土壤污染,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是通过选择一些耐污染植物种植在污染土壤上,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富集能力将污染物转化或留存在植物体内;微生物修复则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菌种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生物修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持久性好等优点,但修复周期长,效果不稳定。

农业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进措施

农业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进措施

农业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农业行业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作为人类生活的基础产业,其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

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1. 农药与化肥使用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过量施用化肥使得土壤中氨氧化细菌失活,导致氮素积累过度;而长期使用农药则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

2. 养殖废弃物对空气和水质造成危害养殖行业是农业领域最主要的经济支撑之一,但其废弃物处理不善引发空气和水质污染。

大量畜禽养殖场常采用露天喂养方式,粪便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养殖场的粪便和养料溢出也易污染地表水体,引发水污染事件。

3. 农田灌溉与农膜污染农业用水大多依赖于人工灌溉,但过度灌溉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会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

同时,大量使用农膜覆盖土壤可以防止杂草生长、促进作物增产,但过度使用会造成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和堆积,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二、改进措施为了解决农业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系列改进措施应该得以推行。

1. 推广绿色、有机耕作方式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推动绿色、有机耕作方式的普及。

通过合理施肥与病虫害防治,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同时保证产量稳定。

2. 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倡导并支持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将养殖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副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

例如,通过生物发酵和厌氧消化技术,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排放。

3. 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和耕作方式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其节水意识。

同时,通过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并降低灌水需求。

4. 强化环保监管与法规实施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行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并制定相应法规来约束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对违规操作者要依法处罚,并提高违规成本,以此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管理条例(2024)(范本文)

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管理条例(2024)(范本文)

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管理条例(2024)引言农田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对农业生产、环境和人民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管理条例》(2024)。

本文将对这一条例进行介绍和解读。

一、背景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而农田污染严重威胁着土壤的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田污染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工业废弃物等源头,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导致农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在2024年颁布了《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管理条例》。

该条例明确了农田污染的防控目标、措施和责任分工,为保护我国的土壤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农田污染防控措施1. 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和标准。

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应当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和化肥。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2. 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管理条例》明确了畜禽养殖的废弃物处理要求。

畜禽养殖场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粪污和废弃物的排放,避免对农田造成污染。

同时,养殖场要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养殖过程中的废水、废气等排放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3. 工业废弃物管理[某二】4. 农田土壤监测与评估《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管理条例》要求建立健全农田土壤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通过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农田污染的问题,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

三、责任分工与监督机制《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了各方的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

政府要加强对农田污染防控与土壤保护的组织和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田污染防控工作的落实。

农民和农业生产者要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按照规定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做好农田和环境的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对土壤、水体、空气及生物的污染。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1. 土壤污染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量的化肥、农药被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中,这些化肥、农药会在一定程度上残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会直接影响种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还会通过地下水污染影响周围的水环境。

2. 水体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以及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会通过雨水和灌溉水流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安全和人类的饮水安全。

3. 空气污染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化肥施用和农药喷洒过程会释放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质,导致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尤其是对周围农民和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

1.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农田生态系统建设,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从而减少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2. 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是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可采取生物发酵、厌氧消化和生物质能利用等方式,将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生产活动引起的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通过科学合理地施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减少农田径流和地表径流中的化肥、农药及其他农业废弃物的流失,从而减轻农业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4.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化肥、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推动农业企业和农民采取更加环保、科学的生产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发生。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成因、影响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1. 污染程度与分布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方面。

污染程度因地区、产业结构和农业发展水平而异,总体上呈现出由城市向农村、由工业区向农业区扩散的趋势。

其中,重金属污染以镉、铅、汞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机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污染则广泛存在于各类农田中。

2. 污染成因农田土壤污染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业生产活动、生活垃圾等。

其中,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活动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也会导致土壤污染;生活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通过雨水冲刷等方式进入农田土壤。

三、农田土壤污染的影响1.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田土壤污染会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会在作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田土壤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降低土壤生物多样性。

同时,污染物还会通过地下水、地表水等途径扩散,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防治对策1. 加强立法与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田土壤污染的监管力度。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2. 工业污染源控制严格工业排放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农业污染源控制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

合理使用农药,推广生物防治等环保型农业技术。

加强农田灌溉水质量管理,防止生活垃圾和污水进入农田。

4. 土壤修复与治理对已受污染的农田进行修复与治理,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技术手段。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污染与治理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污染与治理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污染与治理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和安全性,更严重的是危及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因此,如何治理土壤污染成为了当今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引起土壤污染的原因及类型1.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农业生产中常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会引起土壤化学污染,这些污染物能够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和扩散,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积累。

2.畜禽养殖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是由于畜禽粪便、尿液等污染物输入土壤中造成的,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过量的输入会影响土壤的养分平衡,导致土壤中缺乏氧气,使得土壤呈现酸性增高。

同时,畜禽养殖场地整治不规范也会引起土壤破坏和污染。

3.废弃物堆放:废弃物的堆放会引起土壤的污染,其中包括工业废物、医疗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等。

4.农林副产品的燃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林副产品会被烧掉,燃烧废气会在空气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降落到土壤表面,这样会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积累。

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污染的广泛影响1.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土壤污染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发育,降低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而影响品质和产量的因素包括化学成分、土壤酸碱度、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

2.影响人类健康:人类通过食用农产品等方式摄入土壤污染物,会导致人体内重金属堆积,引起慢性中毒等病症,让人类的健康受到极大威胁。

3.危及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污染还会危及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物会通过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传递到其他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四、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污染的治理与防控措施1.优化施肥制度:合理的施肥量和方式有助于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养分的供给。

必要的化肥、有机肥和农膜等的使用要考虑到农产品生产、土地保育以及环境设施等因素。

2.实施无土耕作制度:无土耕作不仅具有节水、特种伐木等优点,同时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生产性,避免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治理策略

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治理策略

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治理策略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有害物质超过环境容忍界限,对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制定有效的治理策略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相关治理策略。

一、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影响农产品质量:土壤污染物会渗入农作物内部,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超标,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2)减少农产品产量:土壤污染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

(3)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使农田长期难以恢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壤污染治理的基本步骤(1)调查与评估:对农田进行细致调查与评估,确定土壤污染程度、种类和范围,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2)污染源控制:加强工业排放源和农业投入品的控制,严格执行环境法规,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3)修复与修复: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与修复,恢复其肥力和生态功能。

(4)监测与评估:建立土壤污染监测网络,定期对农田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三、土壤污染治理策略(1)科学施肥:合理调整施肥方式和用量,避免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2)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将农业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3)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吸附、分解等作用,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4)土壤改良与保护:采取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有机肥的施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等,提高土壤质量与保育土壤资源。

(5)监管与管理:加强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农药、化肥使用管理制度,防止农业投入品对土壤造成污染。

四、治理土壤污染的难点与挑战(1)复杂多样的污染源:土壤污染源复杂多样,来自于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固体废弃物等,治理难度较大。

农田污染土壤的防治技术

农田污染土壤的防治技术

农田污染土壤的防治技术一、引言农田污染土壤是指通过人类活动引入的有害物质,造成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和农药农肥的大量使用,农田污染土壤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介绍农田污染土壤的防治技术,以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农田污染土壤防治的首要措施。

农业生产中,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控制施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残留物积累。

同时,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在种植过程中,采取轮作休耕等措施,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侵害。

三、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的能力,降解、吸收或转化有害物质,修复污染土壤的技术。

通过选取适应性强的植物,利用其吸附有害物质的能力,对农田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例如,蔬菜一类的快速生长植物,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起到修复作用。

同时,应用好氮固定菌、溶磷菌等微生物,在土壤中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有害物质转化的菌群,提高土壤质量。

四、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或减少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含量,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例如,土壤脱盐处理,通过反渗透膜等技术去除土壤中的盐分,减少土壤中的离子对植物的毒害。

土壤通风曝气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土壤修复方法,通过增加土壤微氧环境,促进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五、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变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形态和毒害程度,使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害物质的技术。

例如,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转化,可以通过添加改良剂或添加剂,调节土壤pH值和离子交换能力,降低重金属的活性。

化学固化剂可以与有害物质发生反应,使其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减少对植物和环境的危害。

六、土地整治与保护土地整治与保护是农田污染土壤防治的长期任务。

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的农田土壤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田污染土壤的情况。

通过科学规划农田利用,合理布局农田种植结构,减少有害物质的累积。

农业环境保护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农业环境保护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农业环境保护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业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的关键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下降,微生物活性减弱,矿物质质量下降。

这不仅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解决方案:1. 推行有机农业: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质地。

2. 轮作休耕:采取合理的轮作休耕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同时,休耕期可以让土壤恢复,提高其质量。

二、水资源浪费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而且存在着大量的浪费。

农业灌溉是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灌溉方法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解决方案:1. 智能灌溉系统:推广使用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监测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实现精准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

2. 水资源回收利用:在农田排水系统中设置水资源回收设施,将排出的农业废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保护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雨都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解决方案:1. 农作物抗旱抗灾育种:通过选育出抗旱、抗洪等性状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减轻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作物的影响。

2. 精确农业管理:利用现代化技术,如遥感、无人机和农业物联网,进行精确农业管理,及时监测和预测气象变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结论:农业环境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

通过有机农业、智能灌溉和农作物抗旱抗灾育种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食物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土壤污染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污染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污染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污染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甚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积极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一、土壤污染的原因土壤污染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1. 工业废弃物和污染源: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和不当处理,如化学品、重金属等物质,直接进入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

2. 农业活动: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的积累。

3. 城市污水和垃圾:城市污水和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在处理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去除,进入土壤,使其受到污染。

二、土壤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土壤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1. 作物的生长受限: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对作物的生长产生毒害作用,降低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农产品的安全性下降: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3. 生态系统破坏:土壤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三、解决土壤污染的措施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土壤污染问题:1. 环境监管和治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频次,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管理。

2. 推广有机农业: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种植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倡生态平衡和循环利用的农业方式。

3. 土壤修复和改良:加强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治理,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方法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

4.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通过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以下好处:1. 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农产品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粮食安全。

农业领域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环保对策

农业领域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环保对策

农业领域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环保对策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农业被认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之一。

然而,与此同时,农业活动也因为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畜禽养殖等原因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领域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相应的环保对策展开探讨。

二、土壤污染问题及对策1. 问题描述土壤污染是当前农业领域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减少,并有可能积累到食物链上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2. 环保对策(1)推广有机农业:通过减少或取消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肥料和自然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并减少土壤污染。

(2)合理施肥:根据植物需要施加适量的肥料,并且避免过度施肥,防止肥料流失到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

(3)农田保护和修复:建立农田保护区,避免草地转化为耕地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同时,开展土壤修复工作,采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技术手段恢复受污染土壤的功能。

三、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对策1. 问题描述农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可能会通过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污染。

这不仅危害饮用水安全,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2. 环保对策(1)科学用水:合理利用灌溉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旱作等以减少用水量。

(2)生态系统恢复: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来净化污染源附近的废弃物和废水,并促进河流和湖泊自净能力的提升。

(3)农田边坡管理:合理规划农田布局,设立稻田条形隔离带或湿地缓冲带,以阻断化肥和农药流失进入水体。

四、空气污染问题及对策1. 问题描述农业领域中的割草机械、沼气排放以及农作物燃烧等活动都会导致空气污染,如释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2. 环保对策(1)清洁能源替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例如使用太阳能或生物质能作为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科学管理畜禽养殖:改善畜禽养殖场的通风设施,降低粪便产生的氨气和硫化合物的排放浓度。

土壤和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和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和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一、强化涉土源头综合防治1、完成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年度任务。

对上年经排查需整改的涉重在产企业,应当于年底前完成整改;对经排查需整治的关停企业,应当于年底前编制并实施治理方案。

对纳入大气重点排污单位的涉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按年度污染物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计划抓好落实。

2、督促落实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责任。

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自行监测制度。

根据《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要求,对2021年新增列入重点单位名录、且未完成隐患排查的。

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年度报告制度,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情况。

二、精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1、启动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动态调整试点。

应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结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现状、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效果等情况,选择1个点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

2、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年度任务。

贯彻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加强有安全利用类耕地水稻和小麦等协同监测,加强县区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成效评估核算,加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粮食生产和粮食收购等环节的信息共享,严格落实重金属超标粮食处置制度。

三、推进建设用地管控和修复“一件事”改革1、落实分级评审要求。

确定评审方式、申请受理途径、建立专家库、加强档案信息管理。

2、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以用途变更为敏感用地地块为重点,各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污染调查评估和管控修复等环节的信息通报共享,确保“应调查必调查”。

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要根据地块原用途,督促落实污染调查差别化要求,既要避免污染企业原址调查不到位,也要避免过度调查。

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污染调查评估结果,合理确定地块用途,加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环节把关,确保“不移出名录、不发证”。

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要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情况动态评估,每年各组织一次安全利用率核算。

农村环境整治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农村环境整治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农村环境整治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一、农村土壤污染现状农村人口占据了中国总人口的大部分,农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然而,随着农村化进程的加快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农村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中国农村地区的土壤质量偏低的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超过50%,其中约有30%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二、农村土壤污染的影响农村土壤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还对农产品质量、农田生态环境和农民健康构成威胁。

长期接触受污染的土地和农产品,容易导致农民罹患各种疾病,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农村土壤污染的原因农村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化肥农药过度施用、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垃圾围填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也受到了工业废水、废气等污染的影响。

四、农村土壤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事关国计民生,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

只有加强农村土壤污染治理,才能保障农民的生计和健康。

五、农村土壤污染治理的措施农村土壤污染治理的措施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合理使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田生态修复、垃圾分类回收等。

只有通过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改善农村土壤污染状况。

六、农村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农村土壤污染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土壤修复、生物修复等方法。

利用各种植物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和转化,通过土壤修复技术修复土壤结构和肥力。

七、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难点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面临着技术难题、资金困难、政策支持等问题。

建立健全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法规,是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关键。

八、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成效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

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倡导,一些地方的农村土壤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和修复,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九、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创新实践一些地方通过探索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可复制的模式和举措。

农业土壤保护与改良规范

农业土壤保护与改良规范

农业土壤保护与改良规范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而土壤则是农业的根基。

然而,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土壤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土壤侵蚀、肥力下降、污染等。

为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良农业土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以下将详细阐述农业土壤保护与改良的规范。

一、土壤保护规范1、防止土壤侵蚀合理规划农田:根据地形、坡度等因素,合理划分农田区域,避免过度开垦陡坡地。

修建梯田:在坡耕地上修建梯田,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种植植被:在农田边缘、山坡等地种植树木、草地等植被,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

2、减少土壤污染科学施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同时,多使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使用农药: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控制工业污染:加强对周边工业企业的监管,防止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进入农田。

3、合理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既能节约用水,又能减少土壤的冲刷和板结。

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根据土壤的墒情和作物的生长阶段,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二、土壤改良规范1、改良土壤结构深耕:定期对土壤进行深耕,可以打破土壤的板结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轮作休耕:实行轮作制度,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影响不同,可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适当进行休耕,让土壤有时间恢复肥力。

施用土壤改良剂:如石灰、石膏等,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

2、提高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种植绿肥:在农田空闲时种植绿肥作物,如紫云英、苜蓿等,翻耕后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利用有益微生物菌剂,如固氮菌、解磷菌等,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提高土壤肥力。

3、治理土壤盐碱化排水洗盐:通过开挖排水渠道,将盐碱水排出,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与土壤污染整治
1 土地污染的成因、形式和我国现状
1.1 土壤污染的成因。

土壤的污染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形成,一个是人为因素,发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不当使用农药等、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如工业污水流经的土地引起的土壤污染等;另一个就是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污染,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壤污染其因果关系和机理较为复杂,就我国农业用地的污染主要来自不当的农业种植方式如滥用农药、化肥等和工业污染所带来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和世界标准许可的范围。

1.2 土壤污染的表现形式。

土壤污染也称作“看不见的污染”,土壤污染主要分为土壤生态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在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土壤污染时,关注农药、重金属、污水灌溉等造成的土壤污染,这本未可厚非,但是在土壤污染防治时应该着眼于更大范围,土壤污染、土地退化是土壤质量变化过程的不同方面,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从大的视野考察问题才不可能陷入狭隘“就事论事”的局限。

从目前大背景下分析,土壤污染是环境污染一个部分,而土壤污染由可分为在农业生产本身活动所引起的土壤污染和由其他原因产生的土壤污染如工业污水排放;土壤在生物圈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土壤是最为容易受到污染的生态系统,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污染是以人为因素为主,在我国的河流中,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我国的空气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酸雨区范围不断扩大。

从小区域上看,我国农村的小工厂、作坊和低水平的城镇化是土壤污染的直接原因之一。

1.3 土壤污染的直接危害。

简单的说,土壤污染有三个方面的直接危害,土壤污染主要分为土壤生态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农作物、食品被污染的消息经常见诸于媒体,土壤污染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产品出口到国外,而且大部分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防治土壤污染带来的危害方面有比较完整的法律、标准和检验手段,我国的农产品多次被检查不合格,客观~k土壤污染是罪魁祸首。

土壤生物污染,它可以将传染性病菌、病毒、虫卵带入土壤,危及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SARSE 病毒和禽流感就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传播。

土壤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危害是对土壤本身,土壤污染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土壤结构破坏、理化性质发生变异,其直接后果是农产品产量下降、农产品受到污染。

土壤在受到污染后,即使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土壤污染的恢复需要很长的一个时间周期,有的甚至无法恢复,恢复的经济代价远远大于采取防止措施的代价。

2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
2.1 政府在土壤污染防治的职责
2.1.1 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一般按照专业和综合部门划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f 壤污染防治主要由环境保护部门履行,属于综合部门管娜,环境保护部门职责应该集中于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土壤污染;我阚《农业法》第66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督促有火单位进行治理,防治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排放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造成损失的,有关责任者应当依法赔偿。

”这_二条规定应该成为政府履行其法定职责的依据,并可以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进一步细化。

2.1.2 农业管理部门的职责。

矫正小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减少土壤污染是农、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一方面,推广适合当地农业环境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才能根本} 防止土壤,我国《农业法》第8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共讣10条从土地质、转基因农作物、退耕还林、草原保护、小流域治理、环境污染防治、农药管理等方面有比较全面的规定。

这些规定应该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具体化、规范化,尤其是农业部门在土壤污染防治中职责与工作范围有待明确、确定。

2.2 利用市场机制整治土壤}‘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市场配资源的优势,是整治土壤污染的幕础性机制,将土壤污染治理L.j经济利联系罩起来,通过整治土壤污染并获取经济利益;将土地使用权或者承包经营权与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和效益相土壤污染的防治结合起来。

2.3 划定土壤污染的区域。

土壤污染一般表现为区域性的污染,确定农业土壤污染的区域范围,土壤污染整治才能作到有的放矢。

我国人口密集、工业和农业相互交织在一起、同时也存在农、I域,划定区域、针对不同的农业区域、土壤内和污染状况展开防止和整治是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办法和步骤,我闲日前在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土壤污染区域的确定应该象《伞同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一样,根据土壤污染区域的污染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牛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的关系,确定土壤污染的主导闪素和污染范围,确定土壤污染的空问范嘲就成为土壤污染防治关键环节。

2.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疑标准是土壤污防治活动的关键性内容,是衡量土壤污染与否、污染程度、土壤质量的恢复的标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最大容许含量所做的饿规定。

一般以污染物和农药在作物体内的残流量超过卫生标准时的土壤污染物含量来表示。

”。

目前使用的土壤环境标准足1995年颁布的,但业内专家认为该标准过分强调统一,并不能满足我国土壤多样化特点,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巨大、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各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处在不同的阶段。

应当
建立以地方标准为主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定期修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使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

应根据配合比要求严加控制。

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的增加应通过调整砂率和掺用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解决,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以增加坍落度,并应将坍落度控制在10—14cm为宜。

4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拌和物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正常硬化创造必要的温度、湿度条件,防止收缩开裂,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 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具体要求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大坝水泥、矿渣大坝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21 d。

养护方法分为降温法和保温法两种。

降温法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后,几】箫水、撤水或喷水养护;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如塑料薄膜、草袋等)及薄膜养生液养护,可视具体条件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