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三版宏观经济学课件第6章.pptx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a721f89b89680203d82558.png)
2、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利用一国家所拥有的 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 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所 创造的收入,其人口包括居住 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 国的外国公民。 *GNP 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所创 造的收入,包括居住在本国的 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 民。 • 封闭条件下,GNP= GDP。 • 如果GNP>GDP,说明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GDP能够更好的反映一 国的就业情况。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 要性上升。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生产法 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 收入法
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者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 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第1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名人名语
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 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 样冷漠和正直。 ——J.M.凯恩斯
经济学家总是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问题时,惦记着 各种模型。 ——格里高里.曼 昆
经济学特性
• 假设与简化 • 科学求证 • 争论性
本章内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 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 给他人的拖拉机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非常详细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非常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cb08ee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6.png)
经济增长的源泉
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 劳动力投入等。
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
经济发展战略
包括赶超战略、比较优势战略、创 新驱动战略等,不同战略适用于不 同发展阶段和国情。
经济发展政策选择
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区域政策等,政策选择需根据 经济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和调整。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0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这些工具通过改变市场利率、货 币供应量等中介目标,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通过 这些渠道,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影响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进而实现经 济增长、物价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
类型。
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菲利普斯曲线 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 反向变动关系,即失业率下降时,通 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时,通货 膨胀率下降。
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通货膨胀预期 是指人们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它 受到过去和现在的通货膨胀率、经济 增长率、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 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权衡取舍; 而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 间不存在稳定的反向变动关系。同时, 通货膨胀预期会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的 位置和形状,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未来 物价会上涨,那么菲利普斯曲线会向 右上方移动,意味着在相同的失业率 水平下,通货膨胀率会更高。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配合方式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实 现宏观经济目标。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 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 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在通货膨胀时 期,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抑制总需求,控制物价上涨。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2bf9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3.png)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宏观经济学精品课件 高鸿业 第五版 第六章 第一节(2)
![宏观经济学精品课件 高鸿业 第五版 第六章 第一节(2)](https://img.taocdn.com/s3/m/5af11312fad6195f312ba613.png)
2、斟酌使用(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逆经济 方向行事 1 )定义: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视度势, 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即变动支出和税收水 平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经济接近物价稳定的 充分就业水平。 2)补偿性财政政策:即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 缩性财政政策。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采取扩张 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认为总 需求非常高,出现通货膨胀时,应采取紧缩性 财政政策,以抑制总需求。
解:第0年,BS*= t y*-g-t r = 200-250 = -50 BS = t y -g-t r = 200-250 = -50 第1年, BS*= t y*-g-t r = 200-270 = -70(下降) BS = t y -g-t r = 200-270 = -70(下降) 若 t= 20%, 则 BS*= t y*-g-t r = 0.2 1000-270 = -70 BS = 0.2[1000+2(270-250)]-270 = -62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使政府的预算盈余下 降,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下降20,实际预算盈余 下降12。
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1 、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 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 冲击的机制。通过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1)税收的自动变化 经济上升阶段,收入增加,税收增加多一些, 可支配收入( DPI )少增加一些,消费少增加 一些,自动抑制了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
• 案例1:美国政府的债务和赤字
债务/GDP%
80 60 40 20 1950 1970 1995
• • • •
储蓄率 1960~1981 1982~1994 变化 公共储蓄 T-G 0.8 -1.6 -2.国民储蓄 Y-C-G 16.9 14.1 -2.8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3efc7e01f69e314332944d.png)
第二节 GDP
一、一个虚拟的例子: 一年中,先生产一台麦粉机,值100元,可用十年。 然后生产100斤小麦,值100元。此后,将小麦加工成 80斤面粉,值120元,其中小麦成本100元,机器折旧 10元,人工费10元。 问:这里的GDP是多少。 1:机器100元+小麦100元+面粉120元=320元 2:机器100元+面粉120元=220元 二、GDP的定义:P42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通常以年为时 间为单位),所以是流量。
(五)GDP是某地区域内的生产指标
与GNP的区别: GDP核算以国土为原则,GNP核算以国民为原则。 二者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GNP=GDP+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 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人在本国取得 的要素收入=本国人的净要素收入NFI(P435) 这样,二者关系的公式是: GNP=GDP+NFI
三、收入法:
(一)方法 当期生产新创造的价值,经销售变为收入,并在相 关当事人(不一定是本国国民)之间分配。转化为: (1)劳动者工资与薪金收入 (2)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利息、股息等)。 (3)实物资本提供者及土地所有者租金收入 (4)政府税收(间接税、直接税)。 将来自GDP的各种收入汇总,可得GDP。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 (一)含义:只有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 部门(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 (二)恒等式: 1、总供给=总收入=C+S 2、总支出AE(或总需求AD)=C+I
3、恒等关系:
AD(AE)=C+I=Y=C+S=AS
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 消 费的,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 卖出去的产品被算作增加产成品库存的投资。这是 “非意愿”的投资。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42af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1.png)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一、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问题的学科。
在我国,高鸿业教授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件将简要介绍高鸿业教授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1.总需求和总供给高鸿业教授认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总供给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技术水平。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导致价格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会导致价格下跌,进而引发经济衰退。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高鸿业教授强调,宏观经济调控应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3.通货膨胀与失业高鸿业教授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难题。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失业则会导致资源浪费,影响经济增长。
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既要控制通货膨胀,又要降低失业率。
4.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高鸿业教授指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现象。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而经济周期则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波动。
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政府应关注经济周期,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5.对外开放与宏观经济高鸿业教授认为,对外开放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对外开放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国内经济稳定。
因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实现国内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结论高鸿业教授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fbd8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c.png)
01
03 02
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01
财政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效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和转型升级
03
02
货币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
区域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和实现均衡发展
用于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制定 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编制步骤
包括交易分类、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和汇总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汇率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剖析
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因素
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理论等。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 府干预等。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国际 贸易和投资,但可能牺牲货币 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有 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 支自动调节,但可能加剧汇率 波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进程回顾
包括汇率并轨、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汇率 浮动区间等。
改革成效评估
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方面进行评估。
宏观经济学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 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与税收制度 •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制度选择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调整策略
01
CATALOGUE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宏观经济学第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高鸿业版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高鸿业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3876fbf242336c1eb95e9d.png)
宏观经济学第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3
高鸿业版
2.1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主要是通过移动IS曲线对国 民收入y变动产生的影响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研究IS曲线的移动
1.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的斜率而异 2. 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的斜率而异
形成:g↑→y↑→L1↑→L2↓意味着r↑→i↓、c↓,即政 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r
LM
E r2‘
re
IS ’
IS
• 挤出效应
y y y 宏观经济学第0 章宏观2经济政策分1 析
高鸿业版
y
17
如 果 货 币 政 策 不M变r
扩张性的财政 y政0 策 y1
L1L m L2r i y c
5
高鸿业版
1.1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 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税率和税率结构(津贴) -----变动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
• 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
– G、T或t、TRIS曲线右移
•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 G、T或t、TRIS曲线左移
政策种类 r
减少税收 上升 增加支出 上升
投资津贴 上升 货币增加 下降
c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i
减少 减少
y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8
高鸿业版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
2.1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2.2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3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c1633fa417866fb94a8e33.png)
通胀。
B
10
2、失业率(U)P607
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 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 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对策等。
一、两部门 (一)含义:只有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 部门(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 (二)恒等式: 1、总供给=总收入=C+S 2、总支出AE(或总需求AD)=C+I
B
34
3、恒等关系:
AD(AE)=C+I=Y=C+S=AS
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 消
(三)利用统计数字对理论进行检验。
其中,如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加总以合成为宏
观经济规律,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关键。
B
17
四、本书主要内容
(一)国民收入核算(十二章)
(二)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十三~十六章) 1、收入-支出模型(450线模型或凯恩斯交叉图)(十 三章)
2、IS-LM模型(十四章) 3、用IS-LM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十五、十六章) (三)总供求共同决定收入的AD-AS模型(十七章)、 第二十二章
B
14
(二)流量与存量 宏观经济变量可分为存量和流量两大类 1、流量:指一段时间之内的经济量值,如国内
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财政收入等。 2、存量:某一时刻存在的经济量值,如社会资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620f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c.png)
供给管理政策与需求 管理政策的配合
供给管理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也需要 相互配合。在短期内,可以通过需求 管理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而在长期内 ,则需要通过供给管理政策来提高潜 在产出水平。同时,供给管理政策也 可以为需求管理政策提供更好的环境 和条件。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在制定和 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 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并加强与其他 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例如,可以通 过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来维护汇率稳定 ;通过国际贸易政策协调来促进贸易 自由化等。
影响因素
包括货币供应过多、需求 拉动、成本推动等因素都 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关系
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 系的曲线,即降低失业率可能会导致通货 膨胀率上升。
在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政策来刺 激经济,降低失业率,但可能会导致通货 膨胀率上升。
长期关系
现代宏观经济学流派
包括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对 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和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就业、价格水平、经 济增长等,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这 些经济变量。
研究方法
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关注经济现象的 描述和解释,也关注经济政策的设计和评价。同时,还广泛 运用数学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经济数据和预测经济 走势。
宏观与微观的相互作用
宏观经济现象往往是由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所决定的,而宏观经济政策也会影响到微观经济单 位的运营。
融合的方法论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3a43c0a172ded630a1cb640.png)
。
45
0
100
Y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概念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递增函数。
C=C(Y)
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
AE
[C+I]
I
。
45
0
Y=AE
AE [C+I]
E
C
教材P456 图13-8
Y0
Y
AE 自发总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Y=AE
AE1
E1
AE0
E0 AE2
E2
。 45
0
Y2 Y0 Y1
Y
AE 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Y=AE AE1
E1
AE0
E0 E2
。 45
0
Y2 Y0
AE2
“节约悖论” [Paradox of Thrift]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一、支出法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支出” GDP包括: ①消费[C] ②投资[I] 固定资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 存货投资 ③政府购买[G] ④净出口[X–M] GDP=C+I+G+(X–M)
二、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收入” GDP包括: ①工资、利息、租金。 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③公司税前利润。 ④间接税。 ⑤资本折旧。
S =S(Y)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06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06](https://img.taocdn.com/s3/m/fefb0f755f0e7cd185253649.png)
可变成本最低点进行生
产时,
该厂商将:
P0 P1
A.处于利润最大化状态 B.处于亏损状态
O
C.获得正常利润
D.仍将继续生产
合肥学院 章 蕾
SMC SAC
AVC E
E1 M
dd (AR=MR =P)
Q
21
厂商短期均衡
❖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厂商短期均衡的数学模型
TR TC
(1)
TR P Q
(2)
P P
只有其中一点才同时满足利润极大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合肥学院 章 蕾
13
2.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反证法
MR>MC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 成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
MR<MC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的 成本,厂商会亏损,必然减少产量;
只有在MR=MC时,厂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产量,而 是维持产量,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生产 者利润最大化。
O Q1
Q2
Q0 Q3
Q
Ⅰ 总收益曲线与总成本曲线的总量分析
π
π0
O Q1
Q2
Q0
Q3
Q π
Ⅱ 总利润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厂商短期均衡的总量分析
合肥学院 章 蕾
17
(1)行业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比较高。
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E点为厂商决策点
决定产量OM,价格ON。
P
❖TR=OMEN
❖TC=OMKG
合肥学院 章 蕾
4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市场的表现
(1)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
高鸿业 三版 宏观经济学 课件 第6章
![高鸿业 三版 宏观经济学 课件 第6章](https://img.taocdn.com/s3/m/fe5ece8d5ef7ba0d4b733b2a.png)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8:54:5508:54:5508:5411/21/2020 8:54:55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108:54:5508:54Nov-2021-Nov-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8:54:5508:54:5508:54Saturday, November 21, 2020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含有的四个方程如下: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r)+ g = s(y - t)+ t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
P
= L1(y)+ L2(r)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f(N)=
M
P
;
h(N)=
M
P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 y = y(N,K)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1.2120.11.21Saturday, November 21, 2020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 需求曲 线
一、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
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 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 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yf
y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一、常规总供给曲线 (线性的)
在通常的或常规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 于两个极端之间。
P
A
C
B
B
E
C
A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核算教程(共24张PPT)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核算教程(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1e231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0.png)
01、广东 45636 02、江苏 40088 03、山东 38165 04、浙江 27005 05、河南 21165
12.8% 10.4% 10.9% 8.9% 11.5%
1、上海市 亿元 2、北京市 亿元 3、广州市 亿元 4、深圳市 亿元 5、苏州市 亿元
增长 9.9% (沪) 增长10.2% (京) 增长11.0% (广东1)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二、 国内生产总值的纵横比较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
1.支出法:产品支出的加总
n
GN Q 1 P P 1Q 2P 2...Q nP n Q iP i i 1
2.收入法: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
Y=C+I+G+X ;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I-S)+(G-T)=(M-X)
均衡
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述析
C+I+ +X=C + 1、上海市 亿元 增长 9.
储蓄缺口与政府预算缺口
G
+S+T M
二、国民收入的几个总量及其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即I-S=T-G ,T-G是政府财政收支差额。
3、广州市 亿元 增长11.
图Y=9C-3+I+G四+部X 门;收入循环流动=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利 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司和个人缴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5:13:2915:13:2915:1310/15/2020 3:13:29 PM
y0
0
N0
N*
N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关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之处: 技术水平、劳动者的数量、资本的存量都是可以 改变的。
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y * = F(N*,K*)
二、劳动市场
1、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 如果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则雇佣劳动的原则是: 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即MPL=W/P。
AS0
P1
P0
AS1
E1 E0
AS0
AD
0
y1 yf
y
第八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论述可以说是本书到目前 为止对全部宏观经济理论作出的总结。 这一论述涉 及了三个市场和一个总量生产函数,即产品、货币和 劳动三个市场和一个短期总量生产函数。它们中的每 一个都可以用数学方程式表示。
y Pf(N,K)
利润 工资总额WN
0
N
( ) 2、劳动需求曲线
W
劳动需求函数: Nd = Nd P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W/P
( ) W
Nd = Nd P
(WP)0
(WP)1
0
N0
N1
N
3、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函数:
( ) W
NS = NS P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W/P
(W P)1 (W P)0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含有的四个方程如下: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r)+ g = s(y - t)+ t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
P
= L1(y)+ L2(r)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f(N)=
M
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N)=
M
P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 y = y(N,K)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10.1520.10.15Thursday, October 15, 2020
y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总供给 ——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
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 的产量。
基本资源 ——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
存量和技术。
在宏观经济学中,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 技术之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是生产函数。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生
总需求曲线可以从IS—LM模型中推导出来
利率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r
E1
LM(p1)
r1 r2
E2 LM(p2)
IS
0
y1 y2
y
P
P1
D1
P2
D2
AD
0
y1 y2
y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r1
E
E'
LM(p0)
r0
IS'
IS
0
y0 y'
y
P
P0
E E'
AD' AD
0
y0 y'
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 的关系。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 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即为总供 给曲线。
按照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 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宏观经济学将总产出
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即古典总供给
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P
AD1
P1
AD0
E1
P0
E0
0
yf
AD1 AD0
y
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一、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被认为是一条水平线。
1、图
P
P1
E1
P0
D
E0
2、形成理由 0
y0 yf y
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P
AD1
AD0
P0
E1
0
y0
E0
AD0 AD1
yf
y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一、常规总供给曲线 (线性的)
在通常的或常规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 于两个极端之间。
P
A
C
B
B
E
C
A
0
yf
y
二、常规总供给曲线 (非线性的)
A
P
C
B
B
E
C
A
0
yf
y
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解释三类经济情况: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 需求曲 线
一、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
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 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 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 ) W
NS = NS P
0
N0
N1
N
4、劳动市场均衡
W/P
(WP)2
(WP)0
E
( ) W
NS = NS P
( ) W
Nd = Nd P
0
N1 N0
N2
N
分析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 特殊含义
在微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 在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
产函数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 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 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 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 函数可表示为:
y = f(N,K)
短期生产函数 y
y = f(N,K)
y*
y = f(N,K)
二、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国民收入)和价
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 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总需求曲线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
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 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 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私人和政府的支出。
二、古典总供给曲线图
W/P
y
y = f(N,K) (W P)2
y*
(
W P
)0
y0
0
N0
N*
N
0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P
Ns
=
Ns
(
W P
)
E
Nd =
Nd
(
W P
)
N1 N0
N2 N
劳动市场均衡
0
yf
y
古典总供给曲线分析与结论
因为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灵活调节性(伸缩性), 所以劳动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又因为 在短期总产出是由劳动所决定,即 y = f(N,K) 从而经济社会总产出就是一个充分就业的总产出 (yf),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在短期中,宏观经济企图达到的目标是充分就 业和物价稳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同时,物 价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P AD
AS
P0
E0
AS
0
yf
AD
y
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P
AD0 AD1
AS
P0 P1
AS
0
E0
E1
y1 yf
AD0 AD1
y
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P
AS1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