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高大模板工程支撑体系监控方案
高大模板工程支撑体系监控方案梁板高支模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钢筋安装、砼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
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1.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1.2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塌陷,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3)连接扣件、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的垂直度,是否不均匀的沉降。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脚手架体和脚手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1.3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1.4在浇捣高支模梁板砼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砼,浇砼的过程中,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
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
构件允许偏差见下表:1.5变形监测1)监测方式主要采用在大梁侧、结构中间、外边缘挂塔尺的方式,保证塔尺上端固定在梁侧木枋或钢管上,下端自由悬空。
监测时,监测人员位置安排在施工区作业外侧。
混凝土施工至监测点范围1米起开始监测,按每半小时测一次,并形成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现场主管,紧急撤离施工作业人员,并向领导及时汇报处理。
监控表如附表所示。
2)变形控制允许范围3)异常情况处理检测过程中,如发现梁板变形值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停止施工,并撤离施工人员,并向主管领导汇报,研究处理方案进行加固。
①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
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
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
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细则精选
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榜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
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木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0mm×50mm木条或25mm×80mm 的木板条与木立柱钉牢。
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中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木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搭接,并应釆用铁钉钉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釆用搭接,指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6.2.4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l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 号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高大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监测技术
高大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监测技术2.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压可能发生一定的沉降和位移,如变化过大可能发生垮塌事故。
为及时反映高支模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介绍几种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应通过现场跟踪监测,为工程现场各方安全施工提供数值依据,以便信息化指导施工。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监测技术1前言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支撑高度超过8 m,或搭设跨度超过18 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 kN / ㎡,或集中荷载大于20 kN / ㎡的模板及支撑系统,属高大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因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系统每年因为模板支撑系统引发的安全事故较多[1],施工质量及事故后分析也引起较大关注[2,3,4,5,6],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快速、有效的现场监测十分必要[7]。
2主要监测项目内容主要监测项目应根据相关国家标准[8]、行业标准[9,10]及部门规章[11]要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主要监测项目及监测设备见表1:表1 高大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监测项目及监测设备表3监测点布设要求及要点3.1 基准点的布设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一般高大支撑系统的监测延续时间较短,基准点布设原则就近利用周边稳定地面埋设,且在支撑系统脚手架外围,以确保监测人员、仪器安全,并能保证基准点的相对稳定性。
监测点埋设采用电锤钻孔,埋设专用钢钉,并灌入结构胶或水泥砂浆使其稳固。
基准点采用相对坐标系,参照施工坐标轴为坐标X、Y定向,以确保监测数据有对比参照性,便于数据分析。
3.2 监测点的布设监测点应布设原则应在跨中或主、次梁交叉等受力较大处,考虑到现场支撑系统各种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纵横交错现场通视情况不好,同时为保证监测人员安全,尽可能不在支撑下面立尺观测,结合现有常用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水平、竖向位移监测点采用与全站仪相匹配的反射片,安装方式即直接将反射片粘贴于支撑系统的立杆上;内力监测采用振弦反(轴)力计安装于支撑立杆底部,通过振弦频率读数仪进行监测。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 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 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七三技[2009]263号关于转发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的通知司属各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现将全文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另:请各分公司总工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学习,并将签到表及培训记录于12月31日前反馈至公司技术质量部。
二OO九年十二月九日主题词:高大模板安全监督导则抄送:公司领导,机关各部门。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2009年12月9日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方案管理2.1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董立程制作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董立程制作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广东省地方标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B XXXX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23)3基本规定 (24)4监测项目 (25)4.1一般规定 (25)4.2仪器监测 (25)4.3巡视检查 (26)5监测点布置 (27)5.1一般规定 (27)5.2立杆基础 (27)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28)6.1一般规定 (28)6.2临时支撑结构基础沉降监测 (29)6.3临时支撑结构水平位移监测 (30)6.6临时支撑结构立杆轴力监测 (30)6.7现场监测 (30)7监测频率 (32)8监测报警 (33)9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34)1总则1.0.1本条是高大支模实时安全监测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0.2本条适用于高大支模在完成搭设后,增加荷载期间的实时安全监测或活动荷载的长期监测。
1.0.3高大支模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测方案的编写尤为重要,需要了解支撑系统的特点,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1.0.4明确了监测参数除基础沉降、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倾斜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其他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3.0.1本条界定了高大支模的范围。
高大支模的安全性与搭设的高度、跨度、荷载相关,住房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中规定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3.0.2由于高大支模安全事故有突发性的特点,除了施工、监理、建设方加强施工管理外,要求增加有实时监测能力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参与安全监测,并对监测方法、设备提出要求。
第三方监测并不取代施工单位自己开展的必要的施工监测及巡查加固。
3.0.4本条提供了监测单位开展监测工作宜遵循的一般工作程序。
3.0.5监测方案是监测单位实施监测的重要技术依据和文件。
为了规范监测方案、保证质量,本条概括出了监测方案所包括的10个主要方面。
3.0.6除施工专项方案需论证外,明确了监测方案也需专门论证。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建质2009254号文
建质[2009]254号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新一代精准高支模监测智能系统探讨
新一代精准高支模监测智能系统探讨摘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结构和受力复杂,易发失稳坍塌事故,且具有极大的突发性和危害性,现行的监测理念和技术、标准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且亟待解决。
文章力求通过力学分析、多参数的整合,通过新算法技术,探讨新一代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关键词:高支模;监测;智能系统建筑结构日趋复杂,高净空、大跨度建筑物日益普遍。
为适应大跨度高净空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建筑安装,混凝土模板支撑脚手架的架设高度和跨度也相应增大,形成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质[2018] 31号[1]:高大模板支架体系(以下简称“高支模”)是指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15 KN/m及以上;单点集中荷载700kg及以上的模板支撑体系。
1高支模监测现状目前国内有众多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从传统全站仪和水准仪光学仪器观测到自动化智能监测,将大量的传感器系统应用于日常监测,主要监测范围和测项包括荷载轴力、模板沉降、支撑杆件水平位移、倾斜角度。
由于传感器容易受到大量不良因素(例如,施工机械的振动、坠物的冲击等)的影响,造成大量异常信号,引起监测系统的虚假报警。
国内学者宋世军[2]研究了高支模坍塌安全监测模型,指出高支模支撑体系受载过程中存在姿态变换,当达到坍塌临界点时存在整体失稳现象,所以在临界点之前力学模型是变化的,对临界点之前阶段的详细分析存在诸多困难。
2监测数据异常因素高支模支撑系统受力主要来自于动荷载和静荷载。
动荷载主要是泵送混凝土冲击力、布料器及振捣器的振动力以及作业工人作业走动产生的荷载;静荷载主要是模板、梁板钢筋、支撑系统以及作业工人的自重、已完成浇筑部分的压力。
不同建筑结构、支撑方式、浇筑工艺对高支模系统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BJ/T15-197-2020条文说明[4]:收集广东省内100 例高大支模实时监测样本,并进行了百分比占比分析:图1 监测数据统计柱状图该技术规范同时指出,当其中任何一个或几个情况同时出现时,应触发危险报警,启动应急避险措施。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监督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六日附件: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验算及安全监控-文档资料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验算及安全监控1引言目前住宅工程施工中常常涉及到地下车库的施工,车库顶板一般情况下都会设计到厚度在300mm以上,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62-2008)等文件的规定,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其施工荷载大于15KN/m2集中线载荷大于20KN/m,属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其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后方可施工,作为工程实施中的监理对工程的程序控制和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积极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是我们监理的工作重点,下面就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安全监控谈些体会。
2工程简介我所监理的住宅项目中地下车库人防区域的顶板厚度分别为300mm、350mm、400mm四种,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6540m2,地下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一层,层高3.8m,其中300mm顶板厚的区域梁截面尺寸为400×1300mm,最大跨度7800mm;350mm顶板厚的区域梁截面尺寸为700×1200mm,最大跨度8000mm;400mm顶板厚的区域梁截面尺寸为400×1950mm,最大跨度8100mm。
3施工荷载的估算以人防区域Q:300mm厚的板、400×1300mm的梁,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其方案是否要专家论证。
板自重标准值:0.3kN/m2;砼自重标准值:24×0.3=7.2kN/m2;钢筋自重标准值:1.124×0.3=0.34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泵送时为4kN/m2。
荷载组合一:由活荷载效应控制时,q1=(①+②+③)×1.2+④×1.4=(0.3+7.2+0.34)×1.2+4.0×1.4=15.01KN/m2。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总则1.1 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方案管理2.1 方案编制2.1.1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地方标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B XXXX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23)3基本规定 (24)4监测项目 (25)4.1一般规定 (25)4.2仪器监测 (25)4.3巡视检查 (26)5监测点布置 (27)5.1一般规定 (27)5.2立杆基础 (27)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28)6.1一般规定 (28)6.2临时支撑结构基础沉降监测 (29)6.3临时支撑结构水平位移监测 (30)6.6临时支撑结构立杆轴力监测 (30)6.7现场监测 (30)7监测频率 (32)8监测报警 (33)9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34)1总则1.0.1本条是高大支模实时安全监测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0.2本条适用于高大支模在完成搭设后,增加荷载期间的实时安全监测或活动荷载的长期监测。
1.0.3高大支模工程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测方案的编写尤为重要,需要了解支撑系统的特点,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1.0.4明确了监测参数除基础沉降、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倾斜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其他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3.0.1本条界定了高大支模的范围。
高大支模的安全性与搭设的高度、跨度、荷载相关,住房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中规定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3.0.2由于高大支模安全事故有突发性的特点,除了施工、监理、建设方加强施工管理外,要求增加有实时监测能力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参与安全监测,并对监测方法、设备提出要求。
第三方监测并不取代施工单位自己开展的必要的施工监测及巡查加固。
3.0.4本条提供了监测单位开展监测工作宜遵循的一般工作程序。
3.0.5监测方案是监测单位实施监测的重要技术依据和文件。
为了规范监测方案、保证质量,本条概括出了监测方案所包括的10个主要方面。
3.0.6除施工专项方案需论证外,明确了监测方案也需专门论证。
3.0.7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审定后的监测方案对高大支模进行监测,不得任意减少监测项目、测点、降低监测频率。
当实施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需要对监测方案作调整时,应按照工程变更的程序和要求,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新的监测方案经审定后方可实施。
3.0.8监测单位应严格依据监测方案进行监测,为高大支模工程实施动态化管理和信息化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实施动态化管理和信息化施工的关键是监测成果的准确、及时反馈,监测单位应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处理和信息反馈系统,将监测成果准确、及时地反馈到建设、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
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时监测单位必须立即通报建设方及相关单位,并对现场作业人员发出区域警示,以便建设单位和有关各方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建设、施工等单位应认真对待监测单位的报警,以避免事故发生。
3.0.10监测单位在监测结束阶段应向建设方提供监测竣工资料。
监测方案应是审核批准后的实施方案;监测报告可以根据合同的要求按照施工进度而定。
在结束阶段监测单位还应完成对整个监测工作的监测报告,建设方应按照有关档案管理规定,将监测竣工资料组卷归档。
另外,监测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资料是唯一能反映当时真实状况的可追溯性文件,监测单位也应归档保存。
4监测项目4.1一般规定4.1.1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多种观测方法互为补充、相互验证。
仪器监测可以取得定量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目测为主的巡视检查更加及时,可以起到定性、补充作用,从而避免片面地分析和处理问题。
出于经济考虑,测点不能完全覆盖整个高大支模,通过巡视检查,可以对监测相对薄弱区域,进行补充。
4.1.2本条将高大支模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分为三大类。
临时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龙骨、模板等。
支撑结构基础包括支撑结构的承载结构,一般有预压加固地基、建筑楼板、钢结构等。
其它监测对象一般指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一些其他监测的对象,由设计和有关单位共同确定。
4.1.3高大支模工程监测是一个系统,系统内的各项目监测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在高大支模加载的过程中,其力学效应是从各个侧面同时展现出来的,如倾斜、沉降、轴力之间存在着相互间的必然联系,它们共存于同一个集合体。
限于测试手段及现场条件,某一单项的监测结果往往不能揭示和反映高大支模工程的整体情况,必须形成一个有效的、完整的、与施工工况相适应的监测系统并跟踪监测,才能提供完整、系统的测试数据和资料,才能通过监测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准确地分析、判断,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受限于费用,在保证高大支模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周密的考虑,去除不必要的监测项目,因此本条要求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
4.2仪器监测4.2.1表4.2.1列出了高大支模工程仪器监测的项目,水平位移与沉降是大多高大支模工程的必测项目,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现加入了立杆轴力、倾斜两个新的监测项目,使监测手段更多样化。
监测项目的选择关系到高大支模工程的安全,也关系到监测费用的多少。
盲目减少监测项目很可能因小失大,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和更大的经济损失,得不偿失;随意增加监测项目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对一个具体工程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此前提下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地选择监测项目。
考虑到支撑结构的搭设方式不同,水平位移与倾斜可选择一项实施监测。
基础沉降监测,在特定的基础下,为可选择监测。
4.3巡视检查4.3.1本条强调在高大支模工程监测实施过程中,应由有经验的监测人员对高大支模工程施工工作面进行巡视检查。
加载期间的各种变化具有时效性和突发性,加强巡视检查是预防工程事故非常简便、经济而又有效的方法。
4.3.2本条分3个方面列出了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监测单位在具体工程中可根据工程对象进行相关项目巡视检查,也可补充新的内容。
4.3.4各巡视检查项目之间大多存在着内在联系,对各项目的巡视检查结果都必须按时间顺序做好详细的记录。
通过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可以把定性、定量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分析高大支模的工作状态,作出正确的判断。
4.3.5巡视检查的任何异常情况都可能是事故的预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给建设方及相关单位,以便尽早作出判断和进行处理,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5监测点布置5.1一般规定5.1.1测点的位置应尽可能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受力、变形状态,以保证对监测对象的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5.1.2配套各监测项目,互为补充。
5.1.6测点布置图,在测点安装完成后,需及时绘制,便于在监测出现异常时可及时分析判断支撑结构安全状态。
5.2立杆基础5.2.1考虑到监测费用,基础沉降的测点宜布设在基础四角,但有可能荷载与地基承载力的分布不均,在特殊部位增加相应测点。
5.2.2支撑结构的沉降与基础沉降相关,因此将支撑结构沉降与基础沉降的测点对应布设,便于综合分析。
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1一般规定6.1.1本章节给出的监测方法是实际生产活动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方法。
对其使用设备精度指标、作业要点和限差等作出规定。
同时,实际生产中应因地制宜,结合高大支模的规模、作业环境、设计要求等选择适合现场的监测方法。
特殊情况下,可选择不同监测方法相互验证。
6.1.2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将高大支模列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并要求实施观测。
省住建厅《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粤建质〔2011〕13号文要求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同时进行监测及人工现场巡查检查。
为更好落实建设主管部门要求,监测数据的获取方式应连续、实时,以保证其时效性。
达到防灾减灾之目的。
6.1.3参考点、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及稳定性检核:1基准点是进行高大支模监测工作的基础和参照。
对基准点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在监测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可靠,可选择远离监测对象的稳定处。
同时基准点数量应满足最低要求,以满足稳定性观测要求。
工作基点是便于施测而在邻近监测对象位置埋设的相对固定点。
应利于保护和监测人员安全使用。
2高大支模的位移传感器方式的监测,有别于常规光电式位移监测。
其立足于支模本身相对于在建(构)筑物本身的混凝土柱、剪力墙等固定结构或稳定设置的基准桩。
对于高大支模体系邻近有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的岩石山体、钢筋混凝土建(构)筑物,可作为位移传感器的参考点使用。
3变形监测网中基准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观测,一般通过重复观测并使用统计检验的方法的进行分析。
由于高大支模监测工作周期短的特殊性,因此本章节建议变形监测网的稳定性观测周期与监测点观测周期一致,对其保持动态评估。
6.1.4监测仪器、设备、元件和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传感器来讲,其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是必备的基础条件,而可替代性则体现公平原则。
精度与量程存在线性关系,应结合高大支模的各监测参数容许值来确定其量程,再结合其线性关系来确定传感器的精度选型。
2本条文是实现监测数据实时获取的有益建议,在条件允许时应具备。
3监测软件的应用利于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及时处理,在条件允许时应具备超限预警功能,且具备数据备份、传输功能。
4监测中投入使用的设备应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
须定期校准和报送具有资质的计量单位检定。
校准记录、计量单位出具的有效检定证书应妥善保管备查。
5监测过程中应定时进行监测仪器、设备、元件和软件的检查和维护,宜指定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和建立设备台账,定期定时维护、清洁保养。
6.1.5监测初始值的采集是全过程最基础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监测项目累计值是否可靠,也关系到项目预警是否科学合理。
因此初始值采集工作应得到足够重视。
而测设设备、元件、通讯硬件和数据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是监测初始值采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对监测硬件类应通过疲劳检验、耐久检验等稳定性测试,监测软件应当通过一定时间的试运行等测试其可靠性。
6.2临时支撑结构基础沉降监测6.2.1本条文推荐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较为普遍使用的仪器类型,属于指导性建议。
不排除随着时代发展有新技术的应用。
6.2.2一般来说,高大支模监测允许量为10mm,因此,传感器量程应至少在30mm~60mm。
对于设置传感器量程上限的原因是要同时兼顾其测量精度。
众所周知,市场上传感器多为满量程精度,量程与精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为n%×F·S,即为常数为n。
6.2.3本条文1~2主要对静力水准传感器的安装过程中的关键点提出了具体要求,实际生产活动中需严格遵守其作业流程,以保证其安装科学合理,从基本上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6.2.4本条文1~2主要对位移传感器的安装过程中的关键点提出了具体要求,实际生产活动中需严格遵守其作业流程,以保证其安装科学合理,从基本上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