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组成及解析(新)

合集下载

道岔结构解析

道岔结构解析

4、道岔按轨距分类有标准轨距用道岔(轨距1435mm)、 窄轨距用道岔(轨距1000mm)、宽轨距用道岔(轨距 1520mm ),还有套线类道岔。
5、道岔的其它分类方式
按岔枕类型分类有木岔枕道岔、钢筋混凝土岔枕道岔 和整体道床道岔。
按设计年代分类有“55型”、“57型”、“62型”、 “75型”、“92型”、“提速型”、“客运专线道岔”等。 其中 “提速型”为当前既有线路大量使用的道岔;新建客 运专线多采用250km/h和350km/h客运专线道岔。
道岔组成及解析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道岔公司
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主要内容:
引言 道岔的功用及类型 单开道岔的构造 单开道岔的几何尺寸
第一部分
引言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 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 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12号固定型单开道岔
客专18号单开道岔
道岔的特点
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 全性低等 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养护维修投入大
道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类
1、道岔按功能和用途分类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 岔、交叉渡线、复式交分道岔5种标准类型。其中单开道 岔是最常用的类型。
2、道岔按钢轨轨型分有43、50、60、75kg/m钢轨道岔。 3、道岔按号数分类有6、7、8、9、12、18以及大号码(如
尖轨轨头宽20mm处降低值:在该处,基本轨 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垂直载荷。因车轮踏面有1: 20和1:10的坡度,因此在此断面处尖轨应有一定 的降低值。我国道岔规定该位置的降低值为2mm。
尖轨轨顶降低始点的尖轨轨头宽度,为了保证行车安全, 当具有最小轮背距和轮缘极限磨耗的轮对紧贴一侧基本轨, 另一侧车轮踏面外侧圆弧相接触的尖轨轨顶宽度为50mm, 该位置确定为轨顶降低始点。

道岔基本知识学习

道岔基本知识学习

非提速道岔:不设轨底坡,为改善钢轨的受力条件, 提速道岔:基本轨设有1:40轨底坡。
道岔基本知识学习
7
*
一、转辙器部分
(一)基本轨
75型—尖轨采用贴尖式,基本轨头不 刨切; 92型—尖轨采用藏尖式,基本轨轨头 需要刨切。
基本轨顶面淬火范围:
75型:尖轨尖端前200mm左右开始到 尖轨轨头刨切起点后100mm处
43
*
心轨跟端有铰接式和弹性可弯式
轨道结构
铰接式心轨跟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翼轨上的间 隔铁能保证心轨与翼轨的相对位置,并传递水平 力。这种辙叉便于铸造,转换力较小,可以保持 原有固定式辙叉的长度。铺设这种可动心轨辙叉 时不致引起车站平面的变动
适用于既有线站场的技术改造。但是在辙叉范围 内出现活接头,不如弹性可弯式结构稳妥可靠。
道岔基本知识学习
39
*
轨道结构
上道初期,由于轮轨关系没有完全磨合,在列车的碾压和
冲击下,翼轨和心轨可能出现麻点和鱼鳞伤,可采取预防
性40打磨,避免裂纹和掉块 道岔基本知识学习
*
(三)可动辙叉
轨道结构
利用心轨可摆动与翼轨密贴的特征,消除了 有害空间,不仅避免了车轮对心轨和翼轨的 冲击,而且还提高了列车直向过岔速度,广 泛用于高速行车的铁路线路上
道岔基本知识学习
26
*
轨道结构
提速道岔 未对尖轨跟端轨底作刨切,虽增加了尖轨的扳动力, 但有利于保持尖轨跟端强度。
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中,为限制尖轨尖端的伸缩位移, 在尖轨跟部的基本轨和尖轨轨腰上可安装如的限位 器结构,将过大的温度力传递给外侧基本轨。
道岔基本知识学习
27
*
转辙部分
小结

第五章-铁路道岔讲解

第五章-铁路道岔讲解
尖轨与基本轨的贴靠方式通常有两种,即贴尖式与 藏尖式。当采用普通钢轨刨切时,为避免对基本轨和 尖轨刨切过多,一般将头部经过刨切的尖轨置于较基 本轨高出6mm的滑床板上,使尖轨叠盖在基本轨的轨 底,形成贴尖式尖轨。
图7-4 贴尖式尖轨
图7-5 藏尖式尖轨
当采用矮型特种断面钢轨加工尖轨时,一般在轨 头下腭轨距线以下作1:3的斜切,使尖轨尖端藏于基 本轨的轨距线之下,形成藏尖式结构。
活动心轨最主要的特点是辙叉心轨可以板动。当 我们要开通某一方向股道时,活动心轨的辙叉心轨就 与开通方向一致的翼轨密贴,与另一翼轨分开,这样 一来,普通道岔的有害空间就不存在了。实践证明, 消灭了道岔有害空间, 行车更加平稳,过岔 速度限制较小, 因而 特别适合运量大,需 要开行高速列车的线 路使用。
6.转辙机械 最常用的道岔转换设备的种类有机械式和电动式。若 按操纵方式分类,则有集中式和非集中式两类。机械式 转换设备可为集中式或非集中式, 电动式转换设备则为集中式。道岔
转换设备必须具备转换(改变道岔开 向)、锁闭(锁闭道岔,在转撤杆中
心处尖轨与基本轨之间不允许有
4mm以上的间隙)和显示(显示道岔
2.轨撑 轨撑可以防止基本轨倾覆、扭转和纵横向移动,安装 在基本轨的外侧。它用螺栓与基本轨相连,并用两个螺 栓与滑床板连结。轨撑有双墙 式和单墙式之分。提速道岔中 由于扣件扣压力足够大,未设 轨撑。
3.顶铁
尖轨刨切部位紧贴基本轨,而在其它部位则依靠安 装在尖轨外侧腹部的顶铁,将尖轨承受的横向水平力 传递给基本轨,以防止尖轨受力时弯曲,并保持尖轨 与基本轨的正确位置。
一、转辙器
转辙器包括基本轨、尖轨和转辙机械。当机车车辆 要从A股道转入B股道时,操纵转辙机械使尖轨移动位 置,尖轨1密贴基本轨1,尖轨2脱离基本轨2,这样就 开通了B股道,关闭了A股道,机车车辆进入连接部分 沿着导曲线轨过渡到辙叉和护轨单元。这个单元包括 固定辙叉心、翼轨及 护轨,作用是保护车 轮安全通过两股轨线 的交叉之处。

1.3道岔解析

1.3道岔解析

26
2.基本参数的确定
目前,在道岔设计中,采用三个参数:
1)动能损失(ω)
2)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α) 3)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增量(Ψ) 3.提高侧向过岔速度的途径 1)增大导曲线半径、减小车轮对道 岔各部位的冲击角。 2)加强道岔结构。
27
(二)直向过岔速度 1.影响直向过岔速度的因素 1)道岔平面冲击角的影响。 2)道岔平面几何不平顺的影响。 2.直向过岔速度的范围
24
(一)侧向通过速度 对于单开道岔而言,侧向过岔速度包括转辙 器、导曲线、辙叉、岔后连接线路这四部分 的通过速度。
单开道岔组成示意图
25
长期的实践表明,侧向过岔速度主要由转 辙器部位和导曲线部位的通过速度决定。 1.影响侧向过岔速度的因素 导曲线没有设置超高和缓和曲线,且半径 较小,列车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大。
尖轨是转辙器部分 最重要的组成部件。
通过转辙机械(扳 道器)的作用,两 根尖轨往复摆动, 从而引导机车车辆 进入主线或侧线行 驶。
单开道岔的转辙器部分
15

辙叉与护轨部分
辙叉与护轨部分由主轨、护 轨、翼轨、岔心四个部件构 成。 其中,翼轨和岔心是辙叉的 主要构成部分
16
1.辙叉
辙叉是两股轨线的交 叉设备。它由叉心、 翼轨和各种联结零件 组成。
线路连接、交叉道岔
7
一、单开道岔的构造
(一)单开道岔的概述 单开道岔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道岔。
8
单开道岔的组成:
1)三大组成部 分: 转辙器部分:两 根尖轨、两根基 本轨组成。 作用:引导机车 车辆转线的部分
单开道岔组成
9
单开道岔的组成:
1)三大组成部 分: 辙叉及护轨部分: 辙叉(辙叉心、 两根翼轨)、两 根护轮轨、两根 主轨。 作用:保证车轮 安全通过互相交 叉的两根钢轨

道岔组成及解析(新)

道岔组成及解析(新)
➢ 道岔的特点
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 全性低等 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养护维修投入大
➢ 道岔的分类
1、道岔按功能和用途分类有单开道岔、对称 道岔、三开道岔、交叉渡线、复式交分道岔 5种标准类型。其中单开道岔是最常用的类 型。
2、道岔按钢轨轨型分有43、50、60、 75kg/m钢轨道岔。
5、道岔的其它分类方式
按岔枕类型分类有木岔枕道岔、钢筋混 凝土岔枕道岔和整体道床道岔。
按设计年代分类有“55型”、“57型 ”、“62型”、“75型”、“92型”、“ 提速型”、“客运专线道岔”等。其中 “
第三部分
单开道岔的构造
3.1单开道岔的基本参数及示意图
a(道岔前长)
q(基本轨前长)
道岔理论前长
活接头型式一般只用于9号以下小号码且直 向容许通过速度小于100km/h的道岔。
※弹性可弯式尖轨:
尖轨跟部采用普通钢轨接头型式,用
间隔铁或支距垫板保持与基本轨的距离, 并用轨撑或扣件保持跟部位置和稳定性。 当尖轨长度≤12.4m时,为减少扳动力,在 弹性可弯中心AT轨的一侧或两侧切削掉一 部分轨肢(长度一般为1-2m),成为柔性 点,尖轨便可在较小的扳动力扳动下围绕 该点转动和弹性弯曲。弹性可弯式尖轨结 构简单,坚固,易于现场维护保养,但需 要的尖轨扳动力相对活接头尖轨要大。
半切线型尖轨
◆ 割线型尖轨:曲线尖轨工作边与基本轨工 作边相割。其割距应满足使车轮逆向进岔 时对尖轨的冲击角小于或等于容许值的要 求。采用这种型式的尖轨与采用同号码切 线和半切线曲线尖轨相比较。导曲线半径 可更大,道岔全长更短。但这种尖轨冲击 角大,尖轨前部易磨耗,列车易产生摇晃 。这种尖轨多用于小号码和全长较短的道 岔。

道岔组成及解析(新)ppt课件

道岔组成及解析(新)ppt课件
19.辙叉趾宽:辙叉趾端两翼轨工作边的距离。 20.辙叉跟宽:辙叉跟端两心轨工作边的距离。
.
3.2单开道岔的特征
单开道岔是指主线为直线,侧线由主线向左侧或 右侧分支的道岔。单开道岔由一股直线和一股侧 线组合而成。
单开道岔分为左开和右开道岔。区分方法为:站 在道岔的前端,面向道岔,侧线向左侧分支的称 为左开道岔,侧线向右侧分支的称为右开道岔。
.
30号可动心轨单开道岔
.
客专42号道岔
.
三开道岔
.
交叉渡线
.
道岔制造设备
引进丹麦5000t钢轨 热锻成型生产线
.
联合钻锯床
.
52m 数据龙门铣床
.
闪光焊接机
.
第二部分
道岔的功能及类型
.
➢ 道岔的功能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 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14.道岔前长:道岔始端至道岔中心在道岔基线上的 投影长度。
15.道岔后长:道岔中心至道岔终端在道岔基线上的 投影长度。
16.基本轨前长:尖轨尖端前的基本轨在道岔基线上 的投影长度。
17.辙叉趾长:辙叉心轨理论尖端至辙叉趾端的工作 边长度。
18.辙叉跟长:辙4、道岔按轨距分类有标准轨距用道岔(轨距1435mm)、 窄轨距用道岔(轨距1000mm)、宽轨距用道岔(轨距 1520mm ),还有套线类道岔。
5、道岔的其它分类方式
按岔枕类型分类有木岔枕道岔、钢筋混凝土岔枕道岔 和整体道床道岔。
按设计年代分类有“55型”、“57型”、“62型”、 “75型”、“92型”、“提速型”、“客运专线道岔”等。 其中 “提速型”为当前既有线路大量使用的道岔;新建客 运专线多采用250km/h和350km/h客运专线道岔。

最新课件道岔的基础知识

最新课件道岔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道岔的根底知识一、道岔: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分支进入或越过另一条线路的连接或交叉设备称为道岔。

二、道岔的用途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铁路运输业务中的列车到发、会让、越行、机车摘挂、车辆调车、编解、机车车辆整备修理、货物装卸作业以及铁路路网与矿山港口工厂铁路专用线的连接等等,无不借助于道岔方能实现。

三、道岔的结构〔单开道岔〕3.1单开道岔的组成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和连接局部组成。

3.2单开道岔的特征〔1〕单开道岔是指主线为直线,侧线由主线向左侧和由侧分支的道岔。

单开道岔由一股直线和一股侧线组合而成。

〔2〕单开道岔分为左开和由开道岔,其区分方法为:站在道岔的前端,面向尖轨,侧线向左侧分支的称为左开道岔,侧线向右侧分支的称为右开道岔。

〔3〕单开道岔在构造上比任何其它类型道岔都简单,因而设计、制造、使用和养护都比拟方便。

所以,单开道岔成为铁路线路上最普遍采用的根本连接设备,占各类道岔的90%以上。

〔4〕单开道岔根据尖轨、辙叉及连接局部的平面型式可组合成多种平面型式的单开道岔。

比拟常见的有直线尖轨、直线辙叉的单开道岔,曲线尖轨、直线辙叉的单开道岔,曲线尖轨、曲线辙叉的单开道岔。

3.3尖轨和锐角辙叉的结构型式及特征尖轨平面型式及特征单开道岔尖轨常用的平面型式有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

直线型尖轨的工作边为一直线,可用于左开和右开单开道岔,这种尖轨加工制造简单,便于修换,是我国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尖轨。

其缺点是道岔长,尖轨尖端轨距需要较大的加宽,影响列车沿正线运行的平稳性;转辙角较大,当列车逆向进入侧线时,轮缘对尖轨的冲击较大,列车晃动较大,尖轨也易磨损。

曲线型尖轨的工作边除尖端前部有一小段直线外,其余均为圆曲线。

曲线型尖轨冲击角小于直线型尖轨,尖轨磨耗较轻,列车运行平稳。

同时,曲线型尖轨与导曲线的衔接比拟圆顺,与同号码直线型尖轨比拟,导曲线半径可以增大,侧向通过速度可以提高,道岔全长可以缩短。

道岔组成及解析(新)

道岔组成及解析(新)

半割线型尖轨
尖轨材料
75型及以前道岔均采 用与基本轨等相同的 标准断面钢轨制造尖 轨,为了增强尖轨的 强度,通常采用钢板 对轨腰两侧进行补强 (即补强式尖轨)。
92型及以后道岔均采用特种断面钢轨制造尖轨 (如国产50AT、60AT钢轨、60D40钢轨等),主要 优点:
※取消了标准钢轨尖轨6mm抬高量,消除了列车过 岔的垂向不平顺,可提高道岔直股过岔速度。
➢ 道岔的分类
1、道岔按功能和用途分类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 岔、交叉渡线、复式交分道岔5种标准类型。其中单开道 岔是最常用的类型。
2、道岔按钢轨轨型分有43、50、60、75kg/m钢轨道岔。 3、道岔按号数分类有6、7、8、9、12、18以及大号码(如
30、38、42号道岔)等,主要运营铁路干线常用的单开道 岔有9号、12号、18号,大号码道岔主要用于要求侧线通 过速度较高的联络线。客运专线以18号道岔为主。6号、7 号和8号等道岔主要用于工矿企业专用线或货运站场。
尖轨轨头宽5mm处降低值:为简化尖轨加工,尖轨尖端 到尖轨轨头宽5mm断面处采用一个坡度,因此,规定轨头 宽5mm断面处的降低值为14mm.
※尖轨与基本轨贴合形式
尖轨与基本轨贴合一般分为贴尖式和藏尖式两种。现在 的道岔一般均采用尖轨藏尖式设计型式。
藏尖式尖轨
贴尖式尖轨
▲扣件 ※75型以前道岔采用钩头道钉直接扣压轨肢。
3.2单开道岔的特征
单开道岔是指主线为直线,侧线由主线向左侧或 右侧分支的道岔。单开道岔由一股直线和一股侧 线组合而成。
单开道岔分为左开和右开道岔。区分方法为:站 在道岔的前端,面向道岔,侧线向左侧分支的称 为左开道岔,侧线向右侧分支的称为右开道岔。
单开道岔在构造上比任何其它类型道岔都简单, 因而设计、制造、使用和养护都比较方便。所以, 单开道岔为铁路线路上最普遍采用的基本连接设 备,占各类道岔的90%以上。

道岔结构的认识

道岔结构的认识

轨道结构
矢距值(mm) y1 y2 37.6 30.6 30 32 34 y3 66 114 12 55 21
15:46
60 50
50 43 38 60
11
1981 1975
1981 1975 1957 1984
轨道结构
15.5
12
75kg/m12号道岔
15:46
轨道结构
基本轨接头至尖轨尖端弯折点距离 尖轨尖端处(62型): 缺点: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好

轨道结构
分类2:按断面形式:普通 分类3:按密贴形式:贴尖
AT 藏尖
(三)跟端结构 1.间隔铁:如何选取? 2.弹性可弯
分类1:按平面形式:直 曲 (切线、半切线、割线、半割线)
28
15:46
轨道结构
1、普通单开道岔主要由( 转辙器 )、 ( 连接部分 )、( 辙叉及护轨 )等三大部分组成。
2、尖轨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直线型尖轨 )和 ( 曲线型尖轨 )两种类型。
轨道结构
心轨跟端有铰接式和弹性可弯式
铰接式心轨跟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翼轨上的间 隔铁能保证心轨与翼轨的相对位置,并传递水平 力。这种辙叉便于铸造,转换力较小,可以保持 原有固定式辙叉的长度。铺设这种可动心轨辙叉 时不致引起车站平面的变动 适用于既有线站场的技术改造。但是在辙叉范围 内出现活接头,不如弹性可弯式结构稳妥可靠。
37
15:46
轨道结构
合金翼轨: 在翼轨薄弱部位使 用合金钢轨,弥补 了翼轨磨耗较快的 缺陷
38
15:46
轨道结构

由于辙叉按标准车轮轮缘设计,而线路上的轮对 为不同程度的磨耗轮,因此在心辙叉上道后的轮 轨磨合期内(一般为1到3个月)在心轨20-50mm断 面处,翼轨及心轨的工作边及受力条件恶劣,容 易出现飞边。此时需要及时打磨(飞边不得超过 2mm)一面剥落掉块,一般经过2-3次打磨后,辙 叉磨耗进入相对稳定期

道岔的构造

道岔的构造

第二节单开道岔的构造概述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如图4-2所示。

图4—2 单开道岔组成单开道岔以它的钢轨每米质量及道岔号数区分类型。

目前我国的钢轨有75kg/m、60kg/m、50kg/m、45kg/m和43kg/m等类型,标准道岔号数(用辙叉号数来表示)有6、7、9、12、18、24号等,其中6、7两号仅用于厂矿企业内部铁路或驼峰下,其它各号则适用于铁路正线和站线,并以9号及12号最为常用。

在侧线通过高速列车的地段,则需铺设18号、24号等大号码道岔。

目前我国铁路干线上大量使用着60kg/m钢轨固定型辙叉的12号单开道岔。

为适应既有线提速改造的要求,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已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高速道岔的雏形第二节单开道岔的构造二、转辙器单开道岔的转辙器,是引导机车车辆沿主线方向或侧线方向行驶的线路设备,由两根基本轨、两根尖轨、各种联结零件及道岔转换设备组成。

(一)基本轨基本轨是用一根12.5m或25m标准断面的普通钢轨制成,主股为直线,侧股按转辙器各部分的轨距在工厂事先弯折成规定的折线或采用曲线型。

通常,道岔中不设轨底坡,为改善钢轨的受力条件,提速道岔中基本轨设有1:40轨底坡。

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类轨共同承受车轮的横向水平力。

为防止基本轨的横向移动,可在其外侧设置轨撑,为了增加钢轨表面硬度,提高耐磨性并保持与尖轨良好的密贴状态,基本轨头顶面一般还进行淬火处理。

(二)尖轨尖轨是转辙器中的重要部件,依靠尖轨的扳动,将列车引入正线或侧线方向,尖轨在平面上可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

我国铁路的大部分12号及12号以下的道岔,均采用直线型尖轨。

直线型尖轨制造简单,便于更换,尖轨前端的刨切效少,横向刚度大,尖轨的摆度和跟端轮缘槽较小,可用于左开或右开,但这种尖轨的转辙角较大,列车对尖轨的冲击力大,当轨尖端易于磨耗和损伤。

我国新设计的12、18号道岔直向尖轨为直线型,侧向尖轨为曲线型。

铁路道岔构造及功用

铁路道岔构造及功用

铁路道岔构造及功用第一章铁路道岔构造一、道岔类型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

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

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

由于道岔具有数量多、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全性低、养护维修投入大等特点,与曲线、接头并称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

它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线路的连接、交叉、连接与交叉的组合。

常用的线路连接有各种类型的单式道岔和复式道岔;交叉有直交叉和菱形交叉;连接与交叉的组合有交分道岔和交叉渡线等。

双开道岔为Y形,即与道岔相衔接的两股道向两侧分岔。

三开道岔如同Ψ形,同时衔接三股道,由两组转辙机械操纵两套尖轨。

复式交分道岔像X形,实际上相当于四组单开道岔和一副菱形交叉的组合。

除此而外,还有一种交叉设备,通常使用的叫做菱形交叉。

它由两组锐角辙叉和两组钝角辙叉组成,但没有转辙器,所以股道之间不能转线。

如果将复式交分道岔的X形的上面两点和下面两点分别连接起来,就是交叉渡线。

它不仅能开通较多的方向,而且占地不多,所以经常在车站采用。

二、单开道岔构造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和岔枕组成,单开道岔以它的钢轨每米质量及道岔号数区分类型。

目前我国的钢轨有75kg/m、60kg/m、50kg/m、45kg/m和43kg/m等类型,标准道岔号数(用辙叉号数来表示)有6、7、9、12、18、24号等,并以9号及12号最为常用。

在侧线通过高速列车的地段,则需铺设18号、24号等大号码道岔。

目前我国铁路干线上大量使用着60kg/m钢轨固定型辙叉的12号单开道岔。

为适应既有线提速改造的要求,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已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高速道岔的雏形。

三、转辙器:转辙器包括基本轨、尖轨和转辙机械。

当机车车辆要从A股道转入B股道时,操纵转辙机械使尖轨移动位置,尖轨1密贴基本轨1,尖轨2脱离基本轨2,这样就开通了B股道,关闭了A股道,机车车辆进入连接部分沿着导曲线轨过渡到辙叉和护轨单元。

道岔结构的认识

道岔结构的认识

7
12:16
一、转辙器部分
(一)基本轨
75型—尖轨采用贴尖式,基本轨头不 刨切; 92型—尖轨采用藏尖式,基本轨轨头 需要刨切。
基本轨顶面淬火范围:
75型:尖轨尖端前200mm左右开始到 尖轨轨头刨切起点后100mm处
92型:全长淬火。
8
轨道结构
12:16
一、转辙器部分
(一)基本轨
75型—尖轨采用贴尖式,基本轨头不 刨切; 92型—尖轨采用藏尖式,基本轨轨头 需要刨切。
优点:
弹性可弯式尖轨结构简单,坚固,易于现场维护保养,但 需要的尖轨扳动力相对活接头尖轨要大。
26
12:16
轨道结构
提速道岔 未对尖轨跟端轨底作刨切,虽增加了尖轨的扳动力, 但有利于保持尖轨跟端强度。
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中,为限制尖轨尖端的伸缩位移, 在尖轨跟部的基本轨和尖轨轨腰上可安装如的限位 器结构,将过大的温度力传递给外侧基本轨。
按平面形状可分为:
直线型尖轨
曲线型尖轨
17
12:16
轨道结构
18 直线型尖轨 曲线型尖轨 12:16
直尖轨
轨道结构
转辙角—直线尖轨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所成的夹角
转辙角与车轮轮缘冲击尖轨工作边的冲击角 优点:制造加工简单,更换使用方便,左、右开道岔可互相更换
缺点:道岔长、尖轨尖端加宽大,影响列车沿正线运行平稳性 如需减小尖轨的冲击角、提高列车的侧向通过能力以及缩短道 岔长度,宜采用曲尖轨
道岔
2
轨道结构
复习 板书 练习 作业
12:16
轨道结构
单开道岔的组成
组成----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
转辙器
基本轨
连接部分

道岔基本知识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道岔基本知识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三)辙叉号数
我国道岔号数是以辙叉号数N来表示的。辙叉的号数是以 辙叉角的大小来衡量的。辙叉角愈大,辙叉号愈小。
1.辙叉号数的计算方法
直线辙叉号数,如图所示
第33页,共47页。
道岔号 辙叉角
9
6°20′25″
12
4°45′49″
18
3°10′12.5″Fra bibliotek301°54′33″
A
N AE ctg
CE 式中: N 辙叉号码(道岔号码);
例1:我国定型12号道岔,s 尖=1445mm; t跟=74mm;b=70mm; s跟=1439mm;代入得: w尖 74+70+(1445-1439)=150mm
第13页,共47页。
2.尖轨拉杆处动程 在道岔拉杆中心处测量,则:
W拉
W尖
(L L
l)
式 中 :W拉 道 岔 拉 杆 处 动 程 .
t 跟 ( 1 4 3 9 2 3 ) ( 1 3 5 0 2 ) 2 2 = 7 4 m m
第12页,共47页。
(2)当尖轨扳开后,开口宽度应保证车轮对尖 轨背面不产生侧向挤压力的现象,则:
W 尖 t 跟 + b + ( s 尖 s 跟 )
w尖- 尖 轨 尖 端 开 口 宽 度 ; S尖- 尖 轨 尖 端 处 轨 距 ; s跟 - 尖 轨 跟 端 处 轨 距 ; b-轨头宽度。
第32页,共47页。
考虑到制造时可能出现负公差,我国定型道岔采用46mm。
《维规》规定45~49mm。
从辙叉心轨尖端至辙叉心轨宽50mm断面以后弯折成缓冲段, 缓冲段外端设开中段,其长度、轮缘槽宽度与护轨完全相同。
翼轨的作用是双重的,除引导车轮轮缘进入辙叉轮缘槽 外,当车轮经由“有害空间”过渡到心轨全部承载车轮以 前,还起支承车轮的作用。

轨道及道岔主要结构图示介绍

轨道及道岔主要结构图示介绍

钢轨
一、作用:直接承受车轮的巨 大压力并引导车轮运行方向。 二、类型:1.从钢轨横断面形 状来看:槽型钢轨、双头钢 轨、平底钢轨。2.以每米长 度的重量表示,现行标准钢 轨类型有:75 kg/m;60 kg/m;50kg/m ; 43kg/m。
3.长度:钢轨的标准长度为25 m、12.5 m两种。
横断面结构
钢轨的联结零件 联结零件可分为接头联结零件和中间连接零件(扣 件)。 1、接头联结零件 作用:联结钢轨与钢轨间的接头; 组成:鱼尾板、螺栓、螺帽、弹性垫圈等。
钢轨连接现场
中间联结 零件 作用:
将钢轨紧 扣在轨枕 上;
分类:
木枕用和 钢筋混凝 土用。
木枕用中间联结零件 ω型弹条扣件
(1)由于有害空间的存在,当机车车辆通过辙叉有害空间时, 轮缘有可能走错辙叉槽而引起脱轨; (2)设置护轮轨的运行方向实行强制性的引导。 道岔有害空间是限制列车过岔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活动心轨道岔:消灭有害空间,适应列车高速运行要求。 (1)活动心轨和心轨是同时被扳动的; (2)当尖轨开通某一方向时,活动心轨的辙叉心轨就与开通 方向一致的翼轨密贴,而与另一翼轨分开,从而消灭了有害空 间, 使列车安全通过道岔。
米 轨
一、轨距加宽
由于固定轨距的 影响,在小半径 曲线上轨距应适 当地加宽。
曲线轨距加宽表
曲线半径R (m)
加宽值(mm)
R≥350
0
350>R≥300
5
R<300
15
二、外轨超高 机车车辆在
曲线上运行时, 由于离心力的作 用使曲线外轨承 受了较大的压力, 必须将外轨抬高,
使机车车辆内倾, 以平衡离心力的 作用,外轨比内 轨高出的部分称 为超高。

道岔结构的认识

道岔结构的认识

15
13:15
轨道结构
16 基本轨弯折
曲基本轨 13:15
轨道结构
一、转辙器部分 (二)尖轨 尖轨作用:依靠尖轨的扳动,将列车引入正线或侧 线方向。 尖轨在平面上可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
按平面形状可分为:
直线型尖轨
曲线型尖轨
17
13:15
轨道结构
18 直线型尖轨 曲线型尖轨 13:15
直尖轨
轨道结构
38
1957
60
9 1984 420 2100 7042 1638 44 34 21
11
13:15
轨道结构
15.5
75kg/m12号道岔
12
13:15
轨道结构
基本轨接头至尖轨尖端弯折点距离
尖轨尖端处(62型): 缺点: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好
如何检查基本 轨弯折矢度简 易测量?
尖轨尖端前 130mm(75型):
9号单开
Q-4 2916 4391 4391 3216
2646
y1 33.7 66.6 66.6 37.3
40.5
y2 152 124 124 109.2
201.5
L 6156 4681 4681 5614
4622
图号 铁联线004A
专线4249 专线4253
SC330
SC390C
14
13:15
如何测量曲基本轨矢度检查方法
24
13:15
※弹性可弯式尖轨:
轨道结构
普通钢轨接头型式,用间隔铁或支距垫板保持与基本轨的 距离,并用轨撑或扣件保持跟部位置和稳定性。
25
13:15
※弹性可弯式尖轨:
轨道结构

道岔结构解析

道岔结构解析

▲基本轨
基本轨有直、曲基本轨之分。采用 标准轨型钢轨制造。
基本轨除轨件本身之外,一般还安 装有顶铁、限位器等连接零部件。
基本轨两端一般设计有接头螺栓孔, 当道岔铺设于跨区间无缝线路时,用 户一般会要求取消一端或两端的接头 螺栓孔。
▲尖轨
尖轨平面型式及特征 单开道岔尖轨常用的平面型式有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
4.道岔始端:尖轨尖端前的基本轨端轨缝中心。
5.道岔终端:离道岔始端最远的辙叉跟端轨缝中心。
6.辙叉心轨理论尖端:辙叉心轨两工作边延长线的 交点。心轨的实际尖端为辙叉心轨尖端
7.辙叉趾端:辙叉(不包括钝角辙叉)与导轨相连 接的一端。
8.辙叉跟端:辙叉(不包括钝角辙叉)心轨伸出的 一端。
9.道岔基线:单开道岔指道岔主线中心线,对称道 岔指对称轴线,其它道岔中指作为基准的直线。
道岔的特点
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 全性低等 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养护维修投入大
道岔的分类
1、道岔按功能和用途分类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 岔、交叉渡线、复式交分道岔5种标准类型。其中单开道 岔是最常用的类型。
2、道岔按钢轨轨型分有43、50、60、75kg/m钢轨道岔。 3、道岔按号数分类有6、7、8、9、12、18以及大号码(如
3.2单开道岔的特征
单开道岔是指主线为直线,侧线由主线向左侧或 右侧分支的道岔。单开道岔由一股直线和一股侧 线组合而成。
单开道岔分为左开和右开道岔。区分方法为:站 在道岔的前端,面向道岔,侧线向左侧分支的称 为左开道岔,侧线向右侧分支的称为右开道岔。
单开道岔在构造上比任何其它类型道岔都简单, 因而设计、制造、使用和养护都比较方便。所以, 单开道岔为铁路线路上最普遍采用的基本连接设 备,占各类道岔的90%以上。

铁路道岔概述

铁路道岔概述
一定长度的区段,并在每一区段的两端装设送电及受电设备构成 回路,如图12。
■ 当列车未占用轨道电路区段时,电源电流通过两股钢轨,传送到受 电端继电器,继电器衔铁被吸起;当列车进入该区段时,轨道电路的 电流被轮轨短路,轨道继电器衔铁由吸起变为释放,表示该区段被 列车占 用。因此,轨道电路能直接反映列车在轨道上的运行情况, 是 信号设备的基础。轨道电路的工作好坏,对保证行车安全至 为 重要.
■ 受电端,构成一送多受的电线路。
■ 如图16所示,
■ 甲、乙两组绝缘是为了防止辙叉短路而设的。这两组绝缘两也的 钢轨有不同的电源极性,所以叫作极性绝缘。如单轨车在极性绝 缘上通过时,虽然只有一个车轮,但也能将轨道电路分路,此时如果 信号开放,则会顶回信号,造成机外停车事故,甚至造成险性事故.
■ 三、在轨道电路道岔上作业应注意的事项
些尺寸的准确位置和道岔的一般名词术语,必须符 合铁道部 1980年颁布的标准(TB3353-79),详见图18
■ 第一节 转辙部分 ■ 单开道岔转辙部分的作用是引导 ■ 机车车辆的车轮沿主线 方向或侧 ■ 线方向行驶,它由两根基本轨、两 ■ 根尖轨、各种联结 零件及转辙机 ■ 械组成。如图19。
■ 一、基本轨 ■ 单开道岔转辙部分的基本轨由标准断面钢轨制成,有刨轨底的和不
■ 二、尖轨
■ 尖轨是转辙器的主要构件,列车靠尖轨的引导依其不同位置而进 入直股或侧股线路.
■ 1.直线型尖轨
■ 这类尖轨由普通钢轨刨切而成,其工作边为一直线,可用于左开或 右开的单开道岔,制造简单,便于维修更换,尖轨尖端刨切部分较短 其横向刚度较大,尖轨摆度和跟端轮缘槽较小,是我国铁路以往应 用最多的一种尖轨。尖轨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构成的交角叫转 辙角卢,见图22(a)尖轨的卢值较大,当列车逆向进入侧线时,轮 缘 对尖轨工作边的冲击力较大,列车产生摇晃,尖轨尖端也容易磨损 。另一缺点是道岔较长,且尖轨尖端轨距加宽量较大,影响列车沿 正线运行时的平稳性。

铁路道岔的构造及类型

铁路道岔的构造及类型

铁路道岔的构造及类型铁路道岔的构造及类型一、道岔的分类1.按道岔的结构形式分类由于要满足各种情况下行车的要求,我国铁路采用的道岔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一般常用的有单开道岔、双开道岔、三开道岔和交分道岔。

若用中心线表示,则如图2—1所示。

2.交叉的分类两条线路平面相交,列车由一条线路穿越另一条线路的设备称交叉。

根据交叉角度的不同可分为直角交叉和菱形交叉。

菱形交叉如图2—1(厂)所示。

3.渡线连接两条平行线路用的道岔设备叫渡线,如图2—1(e)所示。

当连接两条平行线路的两个方向时,则用交叉渡线。

4.按道岔辙叉号数分类根据《技规》规定,目前我国铁路道岔根据辙叉号的大小可分为:30号、18号、12号、9号、7号、6号等道岔。

二、单开道岔的构成在各类道岔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单开道岔。

它由转辙部分、辙叉部分及连接部分所组成,如图2—2所示。

1.转辙部分它由尖轨、基本轨、连接零件(连接杆、滑床板、通长垫板、轨撑、顶铁、间隔铁、尖轨跟端结构等)及转辙机械组成。

尖轨是转辙器的主要部件,通过连接杆与转辙机械相连,所以操纵转辙机械可以改变尖轨的位置,确定道岔的开通方向。

2.辙叉部分它由辙叉心、翼轨及护轮轨组成。

其作用是保证车轮安全通过两股钢轨的相互交叉处。

从两翼轨最窄处到辙叉心实际尖端之间,存在着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叫做辙叉的有害空间。

当机车车辆通过辙叉的有害空间时,轮缘有走错辙叉槽而引起脱轨的可能。

因此必须设护轮轨,对车轮的运行方向实行强制性的引导。

道岔上的有害空间是限制列车过岔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消灭有害空间,适应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国内外都发展了各种活动心轨道岔。

活动心轨单开道岔如图2—3所示。

它的辙叉心轨和尖轨是同时扳动的,在正常情况下,辙叉心轨的尖端总是同一根翼轨密贴而同另一根翼轨分离。

由于其安全性能好,行车平衡,直向过岔速度限制小,因而适合在运量大、高速行车的线路上采用。

3.连接部分是由两根导曲线轨、两根基本轨所组成的,它把转辙部分和辙叉部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组完整的道岔。

道岔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实训

道岔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实训

道岔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实训
铁路道岔的构造和类型
1、铁路道岔由转辙器、辙岔、护轨及连接部分和岔枕组成。

转辙器是用来引导机车车辆由正线转向侧线或由侧线转向正线的转向设备;辙岔及护轨是使机车车辆的车轮由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过渡设备;转辙器和辙岔由连接部分连接。

2、转辙器由一对尖轨、一对基本轨、转辙装置及一些连接零件所组成。

转辙装置也称扳道器,由闸座及道岔表示器、拉杆、拐杆等组成,以来操作尖轨的左右摆动以及改变道岔的开通方向。

辙岔设置于道岔侧线钢轨与主线钢轨的相交处,护轨设于辙岔的两侧。

辙岔由翼轨和叉心组成,翼轨是叉心旁边两根弯折的钢轨,是车轮进出叉心的过渡装置。

叉心两工作边的交角,称之为辙叉角,辙叉角的余切值称之为辙叉号。

连接部分的作用是连接转辙器和辙岔,他有直股和曲股两部分,直股和普通直线线路一样,曲股一般为圆曲线,也叫导曲线。

工作原理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般通过进路的方向来确定道岔的位置,道岔通过信号系统遥控操作、电气锁闭,来完成道岔的转向并且锁定在这个位置。

而一旦发生道岔无法正常转换或者面板显示道岔失表等故障情况下,道岔就要现场手摇、人工锁闭的方式来操作。

这时,操作人员必须携带相关的工器具,严格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操作,确保地铁车辆的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38、42号道岔)等,主要运营铁路干线常用的单开道 岔有9号、12号、18号,大号码道岔主要用于要求侧线通 过速度较高的联络线。客运专线以18号道岔为主。6号、7 号和8号等道岔主要用于工矿企业专用线或货运站场。
.
单开道岔
对称道岔
.
三开道岔
交叉渡线
.
内复式交分道岔
外复式交分道岔
.
交叉渡线
.
第三部分
单开道岔的构造
.
3.1单开道岔的基本参数及示意图
a(道岔前长)
q(基本轨前长)
道岔理论前长
L(道岔全长) b(道岔后长)道岔理论后Fra bibliotek n(辙叉趾长)
m(辙叉跟长)
导曲线半径
.
1.道岔主线:单开道岔和三开道岔中的直线轨道,其 它道岔中主要方向的轨道。
2.道岔侧线:道岔中从主线分出来的轨道。 3.道岔中心:辙叉跟端侧股中心线(中心线为曲线
.
30号可动心轨单开道岔
.
客专42号道岔
.
三开道岔
.
交叉渡线
.
道岔制造设备
引进丹麦5000t钢轨 热锻成型生产线
.
联合钻锯床
.
52m 数据龙门铣床
.
闪光焊接机
.
第二部分
道岔的功能及类型
.
➢ 道岔的功能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 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道岔基线:单开道岔指道岔主线中心线,对称道 岔指对称轴线,其它道岔中指作为基准的直线。
10.道岔全长:道岔始端至道岔终端在道岔基线上的 投影线。
11. 道岔理论长度:尖轨理论尖端至辙叉心轨理论尖 端在道岔基线的投影长度。
12.道岔前部理论长度:尖轨理论尖端至道岔中心在 道岔基线上的投影长度。
13.道岔后部理论长度:道岔中心至辙叉心轨理论尖 端在道岔基线上的投影长度。
19.辙叉趾宽:辙叉趾端两翼轨工作边的距离。 20.辙叉跟宽:辙叉跟端两心轨工作边的距离。
.
3.2单开道岔的特征
单开道岔是指主线为直线,侧线由主线向左侧或 右侧分支的道岔。单开道岔由一股直线和一股侧 线组合而成。
单开道岔分为左开和右开道岔。区分方法为:站 在道岔的前端,面向道岔,侧线向左侧分支的称 为左开道岔,侧线向右侧分支的称为右开道岔。
道岔组成及解析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道岔公司
.
2020/12/7
主要内容:
引言 道岔的功用及类型 单开道岔的构造 单开道岔的几何尺寸
.
第一部分
引言
.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 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 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
12号固定型单开道岔
.
客专18号单开道岔
.
▲基本轨 基本轨有直、曲基本轨之分。采用
标准轨型钢轨制造。 基本轨除轨件本身之外,一般还安
装有顶铁、限位器等连接零部件。 基本轨两端一般设计有接头螺栓孔,
当道岔铺设于跨区间无缝线路时,用 户一般会要求取消一端或两端的接头 螺栓孔。
.
▲尖轨
尖轨平面型式及特征 单开道岔尖轨常用的平面型式有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
直线型尖轨的工作边为一直线,可用于左开和右开单开道 岔,这种尖轨加工制造简单,便于修换。缺点是尖轨尖端 轨距需要较大的加宽,影响列车运行的平顺性;转辙角较 大,当列车逆向进入侧线时,轮缘对尖轨的冲击较大,列 车晃动较大,尖轨也易磨损。
.
直线尖轨
.
曲线型尖轨的工作边除尖端前部有一小段直线外,其余 均为圆曲线。曲线型尖轨冲击角小于直线型尖轨,尖轨磨 耗较轻,列车运行平稳。同时,曲线型尖轨与导曲线的衔 接比较圆顺,与同号码直线型尖轨比较,导曲线半径可以 增大,侧向通过速度可以提高,道岔全长可以缩短。其缺 点是左右开道岔不能通用,加工较复杂。
.
14.道岔前长:道岔始端至道岔中心在道岔基线上的 投影长度。
15.道岔后长:道岔中心至道岔终端在道岔基线上的 投影长度。
16.基本轨前长:尖轨尖端前的基本轨在道岔基线上 的投影长度。
17.辙叉趾长:辙叉心轨理论尖端至辙叉趾端的工作 边长度。
18.辙叉跟长:辙叉心轨理论尖端至辙叉跟端的工作 边长度。
➢ 道岔的特点 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 全性低等 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养护维修投入大
.
➢ 道岔的分类
1、道岔按功能和用途分类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 岔、交叉渡线、复式交分道岔5种标准类型。其中单开道 岔是最常用的类型。
2、道岔按钢轨轨型分有43、50、60、75kg/m钢轨道岔。 3、道岔按号数分类有6、7、8、9、12、18以及大号码(如
单开道岔在构造上比任何其它类型道岔都简单, 因而设计、制造、使用和养护都比较方便。所以, 单开道岔为铁路线路上最普遍采用的基本连接设 备,占各类道岔的90%以上。
.
单开道岔根据尖轨、辙叉及连接部分 的平面型式可组合成多种平面型式的 单开道岔。比较常见的有侧线为直线 尖轨、直线辙叉的单开道岔,曲线尖 轨、直线辙叉的单开道岔,曲线尖轨、 曲线辙叉的单开道岔。
.
3.3单开道岔的构成
单开道岔由转辙器、中间连接部分(导曲线部 分)、辙叉及护轨三部分组成。
转辙器部分
中间连接部分
辙叉及护轨部分
.
单开道岔转辙器的主要组成:
基本轨
垫板
.
尖轨
顶铁
限位器
拉、连杆
单开道岔转辙器主要由2根基本轨、2根尖轨、间隔铁 (或限位器或无传力装置)、各种垫板(平垫板、轨撑平 垫板、滑床板、轨撑滑床板、通长垫板、支距垫板、橡胶 垫板、塑料垫片,等)、拉连杆(外锁闭装置无)、轨撑 (无轨底坡道岔一般设置轨撑,有轨底坡道岔一般不设轨 撑)、顶铁、岔枕及其他联接零件(扣件、轨距块、螺栓 螺母,等)组成。
.
4、道岔按轨距分类有标准轨距用道岔(轨距1435mm)、 窄轨距用道岔(轨距1000mm)、宽轨距用道岔(轨距 1520mm ),还有套线类道岔。
5、道岔的其它分类方式
按岔枕类型分类有木岔枕道岔、钢筋混凝土岔枕道岔 和整体道床道岔。
按设计年代分类有“55型”、“57型”、“62型”、 “75型”、“92型”、“提速型”、“客运专线道岔”等。 其中 “提速型”为当前既有线路大量使用的道岔;新建客 运专线多采用250km/h和350km/h客运专线道岔。
时,为切线)与道岔始端轨道中心线的交点。 4.道岔始端:尖轨尖端前的基本轨端轨缝中心。 5.道岔终端:离道岔始端最远的辙叉跟端轨缝中心。 6.辙叉心轨理论尖端:辙叉心轨两工作边延长线的
交点。心轨的实际尖端为辙叉心轨尖端 7.辙叉趾端:辙叉(不包括钝角辙叉)与导轨相连
接的一端。
.
8.辙叉跟端:辙叉(不包括钝角辙叉)心轨伸出的 一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