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关系练习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点线面位置关系例题与练习含答案

点线面位置关系例题与练习含答案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知识梳理(一).平面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直线在平面内。

公理2: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直线与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3: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二)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1.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1.1平行线的传递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2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1.3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异面直线;????,900??;1.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范围:(2)作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移法.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含,相交,平行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三)平行关系(包括线面平行,面面平行)1.线面平行:①定义: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a?a//b??②判定定理:③性质定理:???a?//ba??//?aa???????b???b??2.线面斜交:①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简称线面角):若直线与平面斜交,则平面的斜线与该斜线在平面????,900??内射影的夹角。

范围:????//???;面面平行:①定义: 3.②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两个平面互相平行;?????////?,b//,b?b,a?O,aa符号表述:????//?,a?a?.符号表述:判定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a//?ab//a?));(2③面面平行的性质:(1????a????b??(四)垂直关系(包括线面垂直,面面垂直)1.线面垂直①定义: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a?l?al?l.,则符号表述:若任意都有,且??,ba??O?ab????????l?l al?a,?l??(②判定:1();2)③性质:??al??b?l?????a//b?a?b,;3.2面面斜交①二面角:(1)定义:【如图】??的平面角?-lOA?l??AOB是二面角OB?l,?AOB?[0?,180?] 范围:②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1)定义法;(2)三垂线法(常用);(3)垂面法.?????l???90;的平面角为3.3面面垂直(1)定义:若二面角,则??a????? 2)判定定理:(???a???????ABa???????a??MON?90MON??,则②,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为(3)性质:①若;???a??ABa??●热点例析【例1】热点一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ababl,则( )β=.?α,?β若,,α是两条异面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lab分别相交,A.与lab都不相交.,与 B lab中一条相交.,至多与 C lab中的一条相交.,至少与D lablalbababl至少与∥解析:假设与与,从而,是异面直线矛盾,故均不相交,则∥∥,,ab 中的一条相交.选,D.热点二线线、线面平行与垂直的证明ABCDABCDDDABCDABCDABADAD,-⊥平面=,底面中,【例2】如图,在四棱台2是平行四边形,11111ABBAD =60°. =,∠11BDAA⊥(1)证明:;1.BDCCA∥平面(2)证明:11BDDDDDABCDBDABCD. ⊥平面⊥,且方法一:因为,所以?平面 (1)11ABDADBADAB,∠中,由余弦定理得又因为=2=60°,在△2222ADADBDABADAB -23=·,+cos 60°=222DDADDADBDABADBD+∩=,.所以⊥=.所以又1ABDADD.⊥平面所以11BDAAADDAAA.又?平面,故⊥1111ABCDABCDBDDD,(方法二:因为如图⊥平面),且?平面1DDBD.所以⊥1DGGAB.)如图(,连接的中点取.ABDABADAGAD. 中,由得=2在△=BAD=60°,又∠ADGGDGB,所以△=为等边三角形,因此DBGGDB.故∠=∠AGDGDB=30°,=60°,所以∠又∠ADBADGGDB=60°+30°=90°,故∠+∠=∠BDAD.所以⊥ADDDDBDADDA. =又⊥平面∩,所以111AAADDAAABD. ⊥平面又,故?1111ACAC.(2)如图,连接,11EABDEAC.=∩设,连接11ABCDECAC.因为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2ABADABACECACEC,知由棱台定义及∥=2==2且111111AECC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四边形11CCEA.因此∥11 ABDABDCCEA,,平面平面又因为?1111CCABD.∥平面所以11热点三面面平行与垂直的证明ABCDADBCABBCADBCPABCDPAPB,为平面==2,【例3】在直角梯形外一点,且中,=∥,4⊥,,PDPCNCD的中点.为,=ABCDPCD⊥平面;求证:平面(1)EABPPCENE点的位置;若不存上是否存在一点∥平面在线段使得?若存在,说明理由并确定(2) 在,请说明理由.MNPNMPMAB,连接,, (1)证明:取,中点CDABPNPM.,⊥则⊥ABMNBCABCDAB. 又,∴为直角梯形,⊥⊥PMNABMNMPM. =∩⊥平面,∴∵PNPMNABPN.,∴⊥又?平面ABCDPNABCD.与∵相交,∴⊥平面ABCDPCDPNPCD.⊥平面,∴平面平面?又.11PCPBEFBFBPCECPEFMFNE,=上分别取点,,使,连接=,,(2)解:假设存在.在,,443EFBCEFBC=则3.∥=且可求得4MNMNBCEFMNEFMN. ,∴且∵=3且∥∥=MNEFENFM. 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FMPAB,?又∵平面1PCENEABPCEPC.∥平面∴在线段=上存在一点,此时使得 4热点四折叠问题?AB,中,AP//BC,AP例4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P1AP?2?PCD、、,,沿CDCBGAB=BC=分别为PC的中点,将PD,D是AP的中点,E折起,使F2PD?平面ABCD得.(Ⅰ)求证:AP//平面EFG;PD?G?EF的大小.) (Ⅱ求二面角F P D AFEDAECBGG B C.AC,BD:连交于O点,连GO,FO,EO:解(Ⅰ)证明11CDCD GOGOEF?EF同理// //, 分别为PC,PD的中点,∴// ,∵E,F22?EO??平面EFOG.四边形EFOG是平行四边形, ?PA//EO,PC,AC的中点又在三角形PAC中,E,O分别为??EO平面EFOG,平面EFOG,PA?PA//平面EFOG,即PA//平面EFG.方法二)连AC,BD交于O点,连GO,FO,EO.11CDPB GEEF //,∴同理//,PC,PDE,F∵分别为的中点221AB CDEF?又//AB,// 2?B,EEG?EF?,PB?AB? PAB,平面EFG//平面?//PA?平面EFGPA又.平面PAB,xyz?D DPDA,DC,为方向向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为原点D,以.方法三)如图以:则有关点及向量的坐标为????????????.2,00,0,1,1C,0,2,0F,G1,2,0A,EP0,0,10,0,2,??????1,EG?10,1,,2,EF???0,1AP?,?2,0??zn?,x,y EFG的法向量为设平面?0?0?ynx?z?EF????.??????0??0yx?y?z???0EG?n????10n?,1,取.?AP?0?,?2n?0?0?1?2An??1, ∵?AP?平面又EFG.平面EFG.AP//DCAD??PD?ABCDABCD ,Ⅱ)由已知底面又∵是正方形面(DCD?PD?PD?AD?又?DDA0,2,0??AD?PCDPCD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向量=是平面??n01,,?EFG的法向量为又由(Ⅰ)方法三)知平面2Dn.?cosDA,n???222n?DA0.45DEF?G?结合图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热点五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6ABCDABCD?PPA与底面中,侧棱例5正四棱锥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点线面测试题及答案初一数学知识点

点线面测试题及答案初一数学知识点

点线面测试题及答案初一数学知识点
点线面测试题及答案初一数学知识点
点和线练习
第1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语句共有几个?答:( )
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延长直线AB到C;③延长线段AB到C,使得AC=BC;④反向延长线段BC到D,使BD=BC;⑤线段AB与线段BA 表示同一条线段;⑥线段AB是直线AB的一部分
A.3
B.4
C.5
D.6
答案:B
第2题.下列说法中:①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②两条直线不是一定有一个公共点;③直线AB与直线BA是两条不同直线;④两条不同直线不能有两个或更多个公共点,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第3题.过平面上A,B,C三点中的任意两点作直线,可作( )
A.1条
B.3条
C.1条或3条
D.无数条
答案:C
第4题.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点a在直线l上
B.直线ab过点p
C.延长直线AB到C
D.延长线段AB到C
答案:D。

立体几何点线面位置关系习题精选

立体几何点线面位置关系习题精选

同步练习第I 卷(选择题)1.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m ∥,n α∥α,则m ∥nB 、若,αγβγ⊥⊥,则α∥βC 、若n ∥,n α∥β,则α∥βD 、若,m n αα⊥⊥,则m ∥n 2.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m n αα,则//m n B .,m m αβ⊥⊥,则//αβ C .//,//m n m α,则//n α D .,αγβγ⊥⊥,则//αβ3.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α∥β,m ∥α,则m ∥β B .若α⊥β,m ⊥β,则m ⊥α C .若m ⊥α,m ⊥β,则α∥β D .若m ∥α,m ⊥n ,则n ⊥α4.已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l α⊥,m α⊂,则l m ⊥B .若l m ⊥,m α⊂,则l α⊥C .若l ∥α,m α⊂,则l ∥mD .若l ∥α,m ∥α,则l ∥m 5.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l α⊥,l m //,则m α⊥ B .若l m ⊥,m α⊂,则l α⊥ C .若l α//,m α⊂,则l m // D .若l α//,m α//,则l m // 6.设b a ,表示直线,γβα,,表示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α⊥a 且b a ⊥,则α//bB .若αγ⊥且βγ⊥,则βα//C .若α//a 且β//a ,则βα//D .若αγ//且βγ//,则βα//7.关于空间两条直线a 、b 和平面α,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a b ,b α⊂,则//a α B .若//a α,b α⊂,则//a b C .若//a α,//b α,则//a b D .若a α⊥,b α⊥,则//a b8.给定空间中的直线l 及平面,条件“直线l 与平面 内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l 与平面 垂直”的( )条件A .充要B .充分非必要C .必要非充分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9.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个数( )①若m α⊥,//m n ,//n β,则αβ⊥ ②若αβ⊥,m α⊄,m β⊥,则//m α ③若m β⊥,m α⊂,则αβ⊥ ④若αβ⊥,m α⊂,n β⊂,则m n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10.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和两个不重合的直线m 、n ,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 n m n αα⊥⊥,则; ②若,,//m m αβαβ⊥⊥则; ③若,//,,m m n n αβαβ⊥⊂⊥则; ④若//,//m n m n ααβ⋂=,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11.已知,m n 为不同的直线,,αβ为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n m n αα⊂⇒ B. ,m n m n αα⊂⊥⇒⊥ C. ,,////m n m n αβαβ⊂⊂⇒ D. ,n n βααβ⊂⊥⇒⊥12.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m n αβ⊥且αβ⊥,则m n ⊥ (B )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C )若/,/n m αβ⊥且n β⊥,则//m α (D )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13.对于空间的一条直线m 和两个平面,αβ,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若,,mm αβ则αβ B. .若,,m m αβ则αβ⊥C.若,,m m αβ⊥⊥则αβ D. 若,,m m αβ⊥⊥则αβ⊥14.设,,l m n 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l ∥m ,m α⊂,则l ∥α; B .若,,,l m l n m n α⊥⊥⊂,则l α⊥; C .若l ∥α,l ∥β,m αβ=,则l ∥m ; D .若,,l m l m αβ⊂⊂⊥,则αβ⊥.15.对于平面α、β、γ和直线a 、b 、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a m a n m n αα⊥⊥⊂⊂,则a α⊥B.若//,a b b α⊂,则//a α C.若//,,,a b αβαγβγ==则//a b D.若,,//,//a b a b ββαα⊂⊂,则//βα第II 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本题共7道小题,第1题0分,第2题0分,第3题0分,第4题0分,第5题0分,第6题0分,第7题0分,共0分)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面PAD ⊥底面ABCD ,若E 、F 分别为PC 、BD 的中点.(Ⅰ) 求证:EF //平面PAD ; (Ⅱ) 求证:平面PDC ⊥平面PAD ;BA17.(本题10分)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该正方形的中心,P 是平面ABCD 外一点,PO ⊥底面ABCD ,E 是PC 的中点. 求证:(1)PA ∥平面BDE ; (2)BD ⊥平面PAC .18.(本小题8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侧面PAD ⊥底面ABCD ,且2PA PD AD ==,设E 、F 分别为PC 、BD 的中点. (1) 求证:EF //平面PAD ; (2) 求证:面PAB ⊥平面PDC ;(3) 求二面角B PD C --的正切值.PO ECDBACBAD1B1A1C19.如图,底面是正三角形的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是BC 的中点,12AA AB ==. (Ⅰ)求证:1//AC 平面1AB D ; (Ⅱ)求点A 1 到平面1AB D 的距离.20.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60ABC ∠= E 、F 分别是PB 、CD 的中点,且4PB PC PD ===. (1)求证:PA ABCD ⊥平面; (2)求证://EF 平面PAD ; (3)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2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DC ,E ,F 分别是AB ,PB 的中点. (Ⅰ)求证://EF 平面PAD ; (Ⅱ)求证:EF CD ⊥;(Ⅲ)设PD=AD=a, 求三棱锥B-EFC 的体积.BA22.(本小题满分10分)P-中,底面ABCD是矩形,如图,在四棱锥ABCDAP=,E,F分别是PB,PC的中点.PA⊥平面ABCD,AB(Ⅰ)证明:EF∥平面PAD;AE⊥.(Ⅱ)求证:PC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本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评卷人得分四、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23.已知直线m,n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则n⊥m;③若m⊥α,m∥β,则α⊥β.其中真命题序号是______24.设,m 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点线面关系练习题(有答案)

点线面关系练习题(有答案)

//a α//a b//a b点线面位置关系总复习● 知识梳理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1.判定方法(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判定定理:(3)其他方法://a αββ⊂2.性质定理://a abαβαβ⊂⋂=二、平面与平面平行 1.判定方法(1)定义法:两平面无公共点。

(2)判定定理:////a b a b a b Pββαα⊂⊂⋂=//αβ(3)其他方法:a a αβ⊥⊥//αβ;////a γβγ//αβ2.性质定理://a bαβγαγβ⋂=⋂=三、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2)判定方法 ① 用定义.②判定定理:a ba cb c A b c αα⊥⊥⋂=⊂⊂ a α⊥③ 推论://a a bα⊥ b α⊥(3)性质 ①a b αα⊥⊂ a b ⊥ ②a b αα⊥⊥四、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线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a a αβ⊂⊥ αβ⊥(3)性质①性质定理la a lαβαβα⊥⋂=⊂⊥ αβ⊥② l P PA Aαβαβαβ⊥⋂=∈⊥垂足为 A l ∈3 l P PA αβαβαβ⊥⋂=∈⊥ PA α⊂● “转化思想”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 面面垂直 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a b a bαα⊄⊂//a α//a b●求二面角1.找出垂直于棱的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面相交的两条交线,它们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2.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O,在两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OA⊥l,OB⊥l,则∠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例1.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底面ABC,AB⊥BC,DE垂直平分SC,且分别交AC于D,交SC于E,又SA=AB,SB=BC,求以BD为棱,以BDE和BDC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

●求线面夹角定义: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叫做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或斜线和平面的夹角)方法:作直线上任意一点到面的垂线,与线面交点相连,利用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求得三角形其中一角就是该线与平面的夹角。

点线面答案

点线面答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解析:当垂直于直线l 的两条直线与l 共面时,两条直线平行;当这两条直线与l 不共面时,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或异面.2.D解析:当将AD 1平移至BC 1,连接A 1C 1,∴∠A 1BC 1是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 在△A 1BC 1中,容易计算A 1B =BC 1=5,A 1C 1=2. ∴由余弦定理得cos ∠A 1BC 1=54. 3.A解析:当平面外两点的连线与此平面垂直时,经过这两点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不存在. 4.C解析:依条件得EF ∥=21AC ,GH ∥=21AC ,∴ EF ∥=GH . 又EH ∥=21BD ,FG ∥=21BD ,∴ EH ∥=FG . ∵AB =BC ,∴EF =EH .∵ AC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90°,∴ EF 与EH 所成角的大小为90°. ∴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 5.B解析:对于A ,满足条件的直线l 可以与m ,n 中一条相交;对于C ,若l 与m ,n 都不相交,∵ l 分别与m ,n 共面,∴ l ∥m ,l ∥n .∴ m ∥n .矛盾;对于D ,满足条件的直线可以与m ,n 都相交.6.A解析:若设AC ,BD 交于点O ,连接C 1O ,则BD ⊥CO ,BD ⊥C 1O . ∴ ∠COC 1是二面角C 1-BD -C 的平面角.tan ∠COC 1=BCCC 1=33.∴ ∠COC 1=30°.7.C解析:当A ,B 两点在 同侧时,直线AB 和平面 平行;当A ,B 两点在 异侧时,直线AB 和平面 相交.8.B解析:对于A , ⊥ ,m ⊥ ,n ∥ ,m ,n 可以不垂直; 对于C ,m ⊥ ,n ∥ ,m ⊥n , , 可以不垂直; 对于D , ⊥ , ∩ =m ,n ⊥m , n , 可以不垂直. 9.A解析:设A ,C ∈ ,B ,D ∈ ,① 若AB ,CD 共面,∵ ∥ ,∴ AC ∥BD . ∵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 EF ∥AC ,且EF ⊄ ,AC ⊂ ,∴ EF ∥ .②若AB ,CD 为异面直线,则过点F 做直线MN ∥AB ,MN 交 于M ,交 于N ,则MC ∥ND .∴ F 为的MN 中点.∴EF ∥AM ,且EF ⊄ ,AM ⊂ ,∴ EF ∥ .10.A解析:连接AB ′,A ′B ,于是∠ABA ′=6π,∠BAB ′=4π. 设AB =a ,∴ A ′B =a cos6π=2a ,BB ′=a cos 4π=2a . ∴ A ′B ′=12a .∴ AB ∶A ′B ′=2∶1. 二、填空题 11.60°.解析:将展开图恢复为正方体时,点B ,D 重合,∴ AB ,CD ,AC 三条面对角线构成等边三角形,∴ 直线AB ,CD 所成角的大小为60°.12.5.如图,取A 1B 1的中点G ,连接FG ,EG , ∵FG =1,EG =2,∴ EF =5.(第10题)ABC A 1B 1C 1EFG(第12题)13.414a . 解析:如图过点A 作AB ⊥OC ,垂足为B ,连接A ′B , 点A 到直线OC 距离是AB .依条件得AA ′=23a ,A ′O =21a ,A ′B =42a .∴ AB =16243+a =414a . 14.60°.解析:依条件可知正四棱锥底面中心到一边的距离为1,侧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 2,∴ 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是21. ∴ 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是60°. 15.5.解析:依条件可知当a ∥ ,b ∥ 时,以上五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因此五个结论都有可能成立. 三、解答题16. 证明:(1)∵ AA 1⊥AB ,AA 1⊥AD ,且AB ∩AD =A , ∴ AA 1⊥平面ABCD .又BD ⊂平面ABCD ,∴ AA 1⊥BD .又AC ⊥BD ,AA 1∩AC =A ,∴ BD ⊥平面ACC 1A 1. (2)∵ DD 1∥AA 1,AA 1⊂平面ACC 1A 1, ∴ DD 1∥平面ACC 1A 1.∴ 点P 到平面ACC 1A 1的距离即为直线DD 1到面ACC 1A 1的距离. 也就是点D 到平面ACC 1A 1的距离,设AC ∩BD =O ,则DO 的长度是点D 到平面ACC 1A 1的距离.容易求出DO =22a .∴ P 到平面ACC 1A 1的距离为22a . 17.证明:(1)连接EO ,∵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 O 为AC 的中点.∵ E 是PC 的中点,∴ OE 是△APC 的中位线.∴ EO ∥P A .∵ EO ⊂平面BDE ,P A ⊂平面BDE ,∴P A ∥平面BDE .(2)∵ PO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 PO ⊥BD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 AC ⊥BD .∵ PO ∩AC =O ,AC ⊂平面P AC ,PO ⊂平面P AC , ∴ BD ⊥平面P AC .18.(1)证明:∵ PD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 PD ⊥BC . 由∠BCD =90°,得CD ⊥BC . 又PD ∩DC =D , PD ,DC ⊂平面PCD , ∴ BC ⊥平面PCD .∵ PC ⊂平面PCD ,故PC ⊥BC .(2)解:(方法一)分别取AB ,PC 的中点E ,F ,连DE ,DF , 则易证DE ∥CB ,DE ∥平面PBC ,点D ,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相等. 又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点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的2倍,由(1)知,BC ⊥平面PCD , ∴平面PBC ⊥平面PCD .∵ PD =DC ,PF =FC ,∴ DF ⊥PC .又 ∴ 平面PBC ∩平面PCD =PC , ∴ DF ⊥平面PBC 于F . 易知DF =22,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2. (方法二):连接AC ,设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h . ∵ AB ∥DC ,∠BCD =90°,∴ ∠ABC =90°. 由AB =2,BC =1,得△ABC 的面积S △ABC =1.由PD ⊥平面ABCD ,及PD =1,得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31S △ABC ·PD =31.∵ PD ⊥平面ABCD ,DC ⊂平面ABCD ,∴ PD ⊥DC .ABCOA ′(第13题)A BC A 1B 1C 1P · DD 1O(第16题)POECDBA(第17题)(第18题)(第18题)又 ∴ PD =DC =1,∴ PC =22DC PD +=2. 由PC ⊥BC ,BC =1,得△PBC 的面积S △PBC =22. ∵ V A - PBC =V P - ABC ,∴31S △PBC ·h =V =31,得h =2. 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2.19.(1)证明:∵ AC ⊥BD ,又BB 1⊥平面ABCD ,且AC ⊂平面ABCD , ∴ BB 1⊥AC . BD ∩BB 1=B ,∴ AC ⊥平面B 1 D 1DB . (2)证明:由(1)知AC ⊥平面B 1D 1DB , ∵ BD 1⊂平面B 1D 1DB ,∴ AC ⊥BD 1. ∵ A 1D 1⊥平面A 1B 1BA ,AB 1⊂平面A 1B 1BA , ∴ A 1D 1⊥AB 1.又 ∵ A 1B ⊥AB 1且A 1B ∩A 1D 1于A 1, ∴ AB 1⊥平面A 1D 1B . ∵ BD 1⊂平面A 1D 1B , ∴ BD 1⊥AB 1, 又 ∴ AC ∩AB 1=A , ∴ BD 1⊥平面ACB 1.(3)解:(方法1)C BB A ACB B V V 11=--=31×1×(21×1×1)=61.(方法2)1ACB B V -=21(31V 正方体)=61. 20.(1)证明:∵ AB ⊥平面BCD ,∴ AB ⊥CD . ∵ CD ⊥BC ,且AB∩BC =B ,∴ CD ⊥平面ABC .又AC AE =ADAF= (0< <1), ∴ 不论 为何值,恒有EF ∥CD , ∴ EF ⊥平面ABC . ABC . ∵ EF ⊂平面BEF , ∴不论 为何值总有平面BEF ⊥平面(2)解:由(1)知,BE ⊥EF ,又平面BEF ⊥平面ACD ,∴ BE ⊥平面ACD .∴ BE ⊥AC .∵ BC =CD =1,∠BCD =90°,∠ADB =60°,∴ BD =2,AB =6,AC =7.由△ABC ∽△AEB ,有AB 2=AE ·AC ,从而AE =76.∴ =AC AE =76.故当 =76时,平面BEF ⊥平面ACD .数列测试答案一、选择题1.A 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63S S =da da 1563311++=31,可得a 1=2d 且d ≠0所以126S S =da da 661215611++=d d 9027=103.2.B解析:解法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等差数列{b n }的公差为d ,由a 6=b 7,即a 1q 5=b 7. ∵ b 4+b 10=2b 7,∴ (a 3+a 9)-(b 4+b 10)=(a 1q 2+a 1q 8)-2b 7 =(a 1q 2+a 1q 8)-2a 1q 5 =a 1q 2(q 6-2q 3+1) =a 1q 2(q 3-1)2≥0.(第20题)∴ a 3+a 9≥b 4+b 10. 解法2:∵ a 3·a 9=a 26,b 4+b 10=2b 7,∴ a 3+a 9-(b 4+b 10)=a 3+a 9-2b 7.又a 3+a 9-293a a ⋅=(3a -9a )2≥0, ∴ a 3+a 9≥293 a a ·.∵ a 3+a 9-2b 7≥293a a ⋅-2b 7=2a 6-2a 6=0, ∴ a 3+a 9≥b 4+b 10. 3.C解析:∵ a 1+a 2 008=a 1 003+a 1 006=a 1 004+a 1 005, 而a 1 003+a 1 004+a 1 005+a 1 006=18,a 1+a 2 008=9, ∴ S 2 008=21(a 1+a 2 008)×2 008=9 036,故选C . 4.B解析:∵ a ,b ,c 成等差数列,∴ 2b =a +c , 又S △ABC =21ac sin 30°=23,∴ ac =6, ∴ 4b 2=a 2+c 2+12,a 2+c 2=4b 2-12, 又b 2=a 2+c 2-2ac cos 30°=4b 2-12-63, ∴ 3b 2=12+63,b 2=4+23=(1+3)2. ∴ b =3+1. 5.A解析:题中所给圆是以(5,0)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则可求过(5,3)的最小弦长为8,最大弦长为10,∴ a k -a 1=2,即(k -1)d =2,k =d 2+1∈[5,7],∴ k ≠4.6.A解析:∵ a 7+a 9=a 4+a 12=16,a 4=1,∴ a 12=15. 7.A解析:∵ a 2+a 6=2a 4,a 5+a 10+a 15=3a 10,∴ 6a 4+6a 10=24,即a 4+a 10=4, ∴ S 13=2+13131)(a a =2+13104)(a a =26. 8.B解析:∵ ⎩⎨⎧78=++24=-++209118321a a a a a a∴ (a 1+a 20)+(a 2+a 19)+(a 3+a 18)=54, 即3(a 1+a 20)=54, ∴ a 1+a 20=18, ∴ S 20=2+20201)(a a =180. 9.C解析: 因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则a n =2q n -1.因数列{a n +1}也是等比数列,则(a n +1+1)2=(a n +1)(a n +2+1)⇒21+n a +2a n +1=a n a n +2+a n +a n +2⇒a n +a n +2=2a n +1⇒a n (1+q 2-2q )=0⇒(q -1)2=0⇒q =1.由a 1=2得a n =2,所以S n =2n . 10.C解析:依题意a 2=a 1q =2,a 5=a 1q 4=41,两式相除可求得q =21,a 1=4,又因为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所以{a n ·a n +1}是以a 1a 2为首项,q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根据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可得222111q q a a n-)-(=332(1-4-n ).二、填空题 11.-2.解析:当q =1时,S n +1+S n +2=(2n +3)a 1≠2na 1=2S n ,∴ q ≠1. 由题意2S n =S n +1+S n +2⇒S n +2-S n =S n -S n +1, 即-a n +1=a n +2+a n +1,a n +2=-2a n +1,故q =-2. 12.1.解析:方法一 ∵ S n -S n -1=a n ,又S n 为等差数列,∴ a n 为定值. ∴ {a n }为常数列,q =1-n n a a =1.方法二:a n 为等比数列,设a n =a 1q n -1,且S n 为等差数列,∴ 2S 2=S 1+S 3,2a 1q +2a 1=2a 1+a 1+a 1q +a 1q 2,q 2-q =0,q =0(舍)q =1. 所以答案为1. 13.256,377. 解析:a 9=28=256,S 9=(a 1+a 3+a 5+a 7+a 9)+(a 2+a 4+a 6+a 8) =(1+22+24+26+28)+(3+7+11+15) =341+36 =377. 14.74.解析:由{a n }是等比数列,S 10=a 1+a 2+…+a 10,S 20-S 10=a 11+a 12+…+a 20=q 10S 10,S 30-S 20=a 21+a 22+…+a 30=q 20S 10,即S 10,S 20-S 10,S 30-S 20也成等比数列,得(S 20-S 10)2=S 10(S 30-S 20),得(56-32)2=32(S 30-56),∴ S 30=3232-562)(+56=74. 15.21,211. 解析:将a 1+a 2+a 3=8,①2n -36=36(2n -1).a 4+a 5+a 6=-4.②两式相除得q 3=-21, ∴ a 13+a 14+a 15=(a 1+a 2+a 3) q 12=8·421-⎪⎭⎫ ⎝⎛=21,S 15=21+121--185⎥⎥⎦⎤⎢⎢⎣⎡⎪⎭⎫ ⎝⎛=211. 16.152.解析:由a n +2+a n +1=6a n 得q n +1+q n =6q n -1,即q 2+q -6=0,q >0,解得q =2,又a 2=1,所以a 1=21,S 4=2121214-)-(=152.三、解答题17.解析: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前n 项和的概念及已知条件得a 21=9(2a 1+d ),①4a 1+6d =4(2a 1+d ).②由②得d =2a 1,代入①有21a =36a 1,解得a 1=0或a 1=36. 将a 1=0舍去. 因此a 1=36,d =72, 故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36+(n -1)·72=718.解析:(1)证明:因a 1,a 2,a 4成等比数列,故22a =a 1a 4,而{a n }是等差数列,有a 2=a 1+d ,a 4=a 1+3d ,于是(a 1+d )2=a 1(a 1+3d ), 即21a +2a 1d +d 2=21a +3a 1d . d ≠0,化简得a 1=d .(2)由条件S 10=110和S 10=10a 1+d 2910⨯,得到10a 1+45d =110, 由(1),a 1=d ,代入上式得55d =110,故d =2,a n =a 1+(n -1)d =2n . 因此,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n =1,2,3,…).19.解析;由题意得22a =a 1a 4,即(a 1+d )2=a 1(a 1+3d ),d (d -a 1)=0, 又d ≠0,∴ a 1=d .又a 1,a 3,1k a ,2k a ,…,n a k ,…,成等比数列, ∴ 该数列的公比为q =13a a =dd 3=3, ∴ n a k =a 1·3n +1. 又n a k =a 1+(k n -1)d =k n a 1,∴ k n =3n +1为数列{k n }的通项公式.】、 20.解析:(1)由a 1=1,及S n +1=4a n +2,有a 1+a 2=4a 1+2,a 2=3a 1+2=5,∴ b 1=a 2-2a 1=3. 由S n +1=4a n +2 ①,则当n ≥2时,有S n =4a n -1+2. ② ②-①得a n +1=4a n -4a n -1,∴ a n +1-2a n =2(a n -2a n -1).又∵ b n =a n +1-2a n ,∴ b n =2b n -1.∴ {b n }是首项b 1=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 b n =3×2 n -1.(2)∵ c n =n n a 2,∴ c n +1-c n =112++n n a -n n a 2=1122++-n n n a a =12+n n b =11223+-⨯n n =43,c 1=21a =21,∴ {c n }是以21为首项,4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3)由(2)可知数列⎭⎬⎫⎩⎨⎧nn a 2是首项为21,公差为43的等差数列. ∴nn a 2=21+(n -1)43=43n -41,a n =(3n -1)·2n -2是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设S n =(3-1)·2-1+(3×2-1)·20+…+(3n -1)·2n -2. S n =2S n -S n=-(3-1)·2-1-3(20+21+…+2n -2)+(3n -1)·2n-1=-1-3×12121---n +(3n -1)·2n -1=-1+3+(3n -4)·2n -1=2+(3n -4)·2n -1.∴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为S n =2+(3n -4)·2n -1.。

点线面关系练习题(有答案)复习进程

点线面关系练习题(有答案)复习进程

点线面关系练习题(有答案)点线面位置关系总复习二、平面与平面平行1.判定方法(1) 定义法:两平面无公共点a// 、b//(2)判定定理:a > //b a b P a r(3)其他方法:知识梳理一、直线与平面平行1.判定方法(1) 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a(2) 判定定 ba / /b 理:(3)其他方法:a"} a//a//2.性质定理:a卜 a//ba//1 卜// // J卜//a」// A2•性质定理: a a//bb、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2)判定方法①用定义•a b 、a c②判定定理:b c A abc 丿③推论:a"I ba//bJ(3)性质} a//b四、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线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a 〕(2)判定定理a」(3)性质①性质定理1>aa 1 J②>A lPPA 垂足为A jl3 PAPPA 」“转化思想”面面平行" 平行 "线线平行面面垂直垂直廿线线垂直求二面角1.找出垂直于棱的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面相交的两条交线,它们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2•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0,在两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0A丄l, OB丄l,则/ AOB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例1.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 底面ABC , AB BC, DE垂直平分SC,且分别交AC于D,交SC于E,又SA=AB , SB=BC,求以BD为棱,以BDE和BDC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

求线面夹角定义: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叫做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或斜线和平面的夹角)方法:作直线上任意一点到面的垂线,与线面交点相连,利用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求得三角形其中一角就是该线与平面的夹角。

例1:在棱长都为1的正三棱锥S-ABC中,侧棱SA与底面ABC所成的角是_________________ .例2: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①BC1与平面AB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 ;②BD1与平面AB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 ;③CC1与平面BC1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④BC1与平面A1BCD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 ;⑤BD1与平面BC1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 ;例3:已知空间内一点0出发的三条射线0A、OB、OC两两夹角为60°,试求OA与平面BOC 所成的角的大小.求线线距离说明:求异面直线距离的方法有:(1)(直接法)当公垂线段能直接作出时,直接求•此时,作出并证明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是求异面直线距离的关键.(2)(转化法)把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如求异面直线a、b距离,先作出过a且平行于b的平面,则b与距离就是a、b距离.(线面转化法).也可以转化为过a平行b的平面和过b平行于a的平面,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就是两条异面直线距离.(面面转化法).(3)(体积桥法)利用线面距再转化为锥体的高用何种公式来求.(4)(构造函数法)常常利用距离最短原理构造二次函数,利用求二次函数最值来解.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问题,教科书要求不高(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这方面的问题的其他解法,要适度接触,以开阔思路,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探求.例: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中,求异面直线BD和B1C之间的距离。

2018--2019点线面的关系(完整答案)

2018--2019点线面的关系(完整答案)

点线面的关系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①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③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一定平行于另一个平面.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2.已知a,b,c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①若a∥b,b∥α,则a∥α;②若a⊥b,b⊥α,c⊥α,则a⊥c;③若a⊥b,b⊥α,则a∥α;④若a∥b,b∥α,b⊂β,a∩β=c,则a∥c.其中错误命题的序号是()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3.已知m,n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α,m⊥n,则n∥α;②若m⊥β,n⊥β,则n∥m;③若m⊥α,m⊥β,则α∥β;④若α∥β,m⊂α,n⊂β,则n∥m;⑤α⊥β,m⊂α,n⊂β,则m⊥n,则命题正确的个数为()A.1 B.2 C.3 D.4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与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B.C.D.5.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则异面直线AD1与D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所在直线与直线BA1是异面直线的条数为()A.4 B.5 C.6 D.77.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的棱所在的直线中,与直线BC1异面的直线的条数为()A.1 B.2 C.3 D.48.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β,β∥γ,m⊥α,则m⊥γ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共7小题)9.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是棱CC1、C1D1、D1D、C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M在四边形EFGH及其内部运动,则M满足时,有MN∥平面B1BDD1.10.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对角线AC=BD=2,且AC ⊥BD,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11.如图所示,P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平面α∥平面ABC,α分别交线段PA、PB、PC于A′、B′、C′,若PA′:AA′=3:4,则S△A′B′C′:S△ABC=.12.过平面外一点作该平面的平行线有条;平行平面有个.13.若直线l⊥平面β,平面α⊥平面β,则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14.若A∈α,B∉α,A∈l,B∈l,那么直线l与平面α有个公共点.15.已知α,β是平面,m,n是直线,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α,m⊂β,则α⊥β;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如果m⊂α,n⊄α,m,n是异面直线,则n与α相交;④若α∩β=m.n∥m,且n⊄α,n⊄β,则n∥α,且n∥β其中正确确命题的序号是(把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共15小题)1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C1中,M,N,P分别是棱C1C,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MNP∥平面A1BD.17.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中,已知∠ACB=90°,BC=CC1,E,F分别为AB,AA1的中点.(1)求证:直线EF∥平面BC1A1;(2)求证:EF⊥B1C.18.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E、F分别为棱AB、PD的中点.求证:AF∥平面PCE;19.如图,正三棱锥P﹣ABC中,E是边PC的中点,F是BC的中点.求证:(1)EF∥平面PAB.(2)PA⊥BC.2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N在线段B1D1上,且D1N=2NB1,点M在线段A1B上,且BM=2MA1.求证:MN∥平面AC1B.21.如图所示,四凌锥P﹣ABCD的底面ABCD为矩形,E.F,H分别AB,CD,PD的中点,求证:平面AFH∥平面PCE.22.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O是底ABCD对角线的交点.(1)求异面直线OC1与AB1所成的角的度数;(2)证明:面C1OD∥面AB1D1.23.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AB=AC=1,AA1=2,∠B1A1C1=90°,D 为BB1中点,求证:AD⊥平面A1DC1.24.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PAC是直角三角形,∠PAC=90°,∠ACP=30°,平面PAC⊥平面ABC.(1)求证:平面PAB⊥平面PBC;(2)若PC=2,求△PBC的面积.25.如图,AD⊥平面APB,AD∥BC,AP⊥PB,R、S分别是线段AB、PC的中点.(1)求证:RS∥平面PAD;(2)若AB=BC=2AD=2AP,点Q在线段AB上,且BQ=3AQ,求证:平面DPQ⊥平面ADQ.26.在直三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柱)ABC﹣A1B1C1中,AB=8,AC=6,BC=10.求证:(1)AB⊥平面ACC1A1;(2)AB⊥A1C.27.已知D,E,F分别是三棱锥P﹣ABC的棱PA,PB,PC的中点,求证:平面DEF∥平面ABC.2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是棱D1C1,B1C1,AB,AD的中点,求证:平面D1B1A ∥平面EFGH.2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CC1的中点.(1)求证:BD⊥A1M;(2)求证:平面A1BD⊥平面MBD.30.已知三棱柱ABC﹣A1B1C1,△ABC是正三角形,直线AA1⊥平面A1B1C1,D是棱A1C1的中点.(1)求证:B1D⊥平面AA1C1C;(2)求证:BC1∥平面AB1D.一.选择题(共8小题)1.C;2.A;3.B;4.C;5.C;6.C;7.C;8.B;二.填空题(共7小题)9.M在线段FH上;10.1;11.9:49;12.无数;1;13.l∥α或l⊂α;14.1;15.①④;三.解答题(共15小题)16.【解答】证明:如图,连接B1C,B1D1,在△B1C1C中,M,N分别为C1C,B1C1中点,则MN∥B1C,在正方体AC1中,A1B1∥CD且A1B1=CD,所以四边形A1B1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D∥B1C,所以MN∥A1D…(4分)又MN⊄平面A1BD,A1D⊂平面A1BD.所以MN∥平面A1BD…(6分)同理可证PN∥平面A1BD…(8分)又因为MN⊂平面MNP,PN⊂平面MNP,且MN∩PN=N,所以平面MNP∥平面A1BD.…(10分)17.【解答】证明:(1)由题知,EF是△AA1B的中位线,所以EF∥A1B……………(2分)由于EF⊄平面BC1A1,A1B⊂平面BC1A1,所以EF∥平面BC1A1.……………(6分)(2)由题知,四边形BCC1B1是正方形,所以B1C⊥BC1.……(8分)又∠A1C1B1=∠ACB=90°,所以A1C1⊥C1B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C1⊥平面A1C1B1,A1C1⊂平面A1C1B1,从而A1C1⊥CC1,又CC1∩C1B1=C1,CC1,C1B1⊂平面BCC1B1,所以A1C1⊥平面BCC1B1,又B1C⊂平面BCC1B1,所以A1C1⊥B1C..……………(10分)因为A1C1∩BC1=C1,A1C1,BC1⊂平面BC1A1,所以B1C⊥平面BC1A1.……………(12分)又A1B⊂平面BC1A1,所以B1C⊥A1B.又由于EF∥A1B,所以EF⊥B1C.……………(14分)18.【解答】证明:取PC的中点G,连结EG、FG,∵F,G分别是PD、PC的中点,∴FG CD,∵AB CD,E是AB的中点,∴AE CD,∴FG AE,∴四边形AEGF是平行四边形,∴AF∥EG,∵AF⊄平面PCE,EG⊂平面PCE,∴AF∥平面PCE.19.【解答】证明:(1)∵正三棱锥P﹣ABC中,E是边PC的中点,F是BC的中点.∴EF∥PB,∵EF⊄平面PAB,PB⊂平面PAB,∴EF∥平面PAB.(2)∵正三棱锥P﹣ABC中,F是BC的中点.∴PB=PC,AB=AC,连结PF、AF,则PF⊥BC,AF⊥BC,∵AF∩PF=F,∴BC⊥平面APF,∵PA⊂平面APF,∴PA⊥BC.20.【解答】证明:过点M作ME⊥BB1,垂足为E,连接NE,则由题意得Rt△BME∽Rt△BA1B1,∵BM=2MA1,∴BE=2B1E,∵D1N=2NB1,∴Rt△B1NE∽Rt△B1D1B,∴NE∥D1B,∵ME⊥BB1,AB⊥BB1,∴ME∥AB,∵NE∩ME=E,D1B∩AB=B,且NE∥D1B、ME∥AB,∴面MNE∥面ABC1D1,面ABC1⊂面ABC1D1中,即面MNE∥平面AC1B,∴MN∥平面AC1B.21.【解答】证明:四凌锥P﹣ABCD的底面ABCD为矩形,E.E分别AB,CD的中点,可得,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C∥AF,H是PD的中点,可得PC∥HF,∵PC∩EC=C,AF∩HF=F,∴平面AFH∥平面PCE.22.【解答】(1)解:连接DC1,C1B,∴ADC1B1是平行四边形.∴AB1∥DC1,∴∠DC1O为AB1与C1O所成的角.∵ABCD﹣A1B1C1D1是正方体,∴DC1=C1B=BD.又O是BD的中点,∴∠DC1O=30°∴异面直线AB1与C1O所成角为30°;(2)证明:连接A1C1,设A1C1∩B1D1=O1,连接AO1∵ABCD﹣A1B1C1D1是正方体,∴A1A∥CC1,且A1A=CC1,∴A1ACC1是平行四边形,∴A1C1∥AC且A1C1=AC.又O1,O分别是A1C1,AC的中点,∴O1C1∥AO且O1C1=AO,∴AOC1O1是平行四边形.∴C1O∥AO1,AO1⊂面AB1D1,C1O⊄面AB1D1,∴C1O∥平面AB1D1.∵BDD1B1是平行四边形,∴D1B1∥DB,∵D1B1⊂面AB1D1,DB⊄面AB1D1,∴DB∥平面AB1D1.∵DB∩C1O=O,∴面C1OD∥面AB1D1.23.【解答】证明:∵AA1⊥平面A1B1C1,∴AA1⊥A1C1又A1C1⊥A1B1,∴A1C1⊥平面A1B1BA∴AD⊥A1C1∵AD=,A1D=,AA1=2,由AD2+A1D2=,得A1D⊥AD∵A1C1∩A1D=A1∴AD⊥平面A1DC124.【解答】(1)证明:∵平面PAC⊥平面ABC,∠PAC=90°,∴PA⊥平面ABC,BC⊂平面ABC,∴PA⊥BC,又∠ABC=90°,即AB⊥BC,∵AB∩PA=A,∴BC⊥平面PAC,又∵BC⊂平面PBC,∴平面PAB⊥平面PBC;(2)解:∵△PAC是直角三角形,∠PAC=90°,∠ACP=30°,PC=2,∴PA=1,A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AB=BC=,PB==,==.∴S△PBC25.【解答】证明:(1)取PB中点E,连结RE,SE,则SE是△PBC的中位线,RE是△APB的中位线,∴SE∥BC,又∵AD∥BC,∴AD∥SE,∵AD⊂平面ADP,SE⊄平面ADP,∴SE∥平面ADP,同理可得:RE∥平面ADP,又∵SE⊂平面SRE,RE⊂平面SRE,SE∩RE=E,∴平面SRE∥平面ADP,∵SR⊂平面SRE,∴SR∥平面ADP.(2)设AQ=1,∵AB=2AP,BQ=3AQ,∴AB=4,AP=2,∵AP⊥PB,∴cos∠PAB==.∴PQ==.∴AQ2+PQ2=AP2,∴PQ⊥AQ.∵AD⊥平面APB,PQ⊂平面APB,∴AD⊥PQ,又∵AD⊂平面ADQ,AQ⊂平面ADQ,AD∩AQ=A,∴PQ⊥平面ADQ,∵PQ⊂平面PDQ,∴平面DPQ⊥平面ADQ.26.(1)在△ABC中,由余弦定理知:cos∠CAB===0,从而可得∠CAB=90°,【解答】解:即有AB⊥AC.∵在直三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柱)ABC﹣A1B1C1中,A1A⊥AB.∴AB⊥平面A1CA.又∵A1A⊥∥C1C,A1A⊂平面A1CA,且C在平面A1CA上.∴平面A1CAC1共面.∴AB⊥平面ACC1A1;(2)由(1)得AB⊥平面ACC1A1;∵A1C⊂平面ACC1A1∴AB⊥A1C.27.【解答】解:∵D,E,F分别是三棱锥P﹣ABC的棱PA,PB,PC的中点,∴DE∥AB,EF∥BC,∵DE∩EF=E,AB∩BC=B,DE⊂平面DEF,EF⊂平面DEF,AB⊂平面ABC,BC⊂平面ABC,∴平面DEF∥平面ABC.28.【解答】证明:连结HF,∵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是棱D1C1,B1C1,AB,AD 的中点,∴EF∥D 1B1,B1F AH,∴四边形AHFB1是平行四边形,∴HF∥AB1,∵EF∩FG=F,D1B1∩B1A=B1,EF⊂平面EFGH,FG⊂平面EFGH,D1B1⊂平面D1B1A,AB1⊂平面D1B1A,∴平面D1B1A∥平面EFGH.29.【解答】(1)证明: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2,2,0),D(0,0,0),A1(2,0,2),M(0,2,1),=(2,2,0),=(﹣2,2,﹣1),∴=﹣4+4+0=0,∴BD⊥A1M.(2)=(2,0,2),=(2,2,0),=(0,2,1),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x,y,z),则,取x=1,得=(1,﹣1,﹣1),设平面MBD的法向量=(a,b,c),则,取a=1,得=(1,﹣1,2)∵=1+1﹣2=0,∴平面A1BD⊥平面MBD.30.【解答】证明:(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C是正三角形,∴△A1B1C1是正三角形,又∵D是棱A1C1的中点,∴B1D⊥A1C1.∵AA1∥CC1,AA1⊥平面A1B1C1,∴CC1⊥平面A1B1C1,B1D⊂平面A1B1C1,∴CC1⊥B1D,∵CC1∩AC1=C1,∴B1D⊥平面AA1C1C.(2)连接A1B交AB1于点O,连接OD,则O为BA1的中点.∵D是棱A1C1的中点,∴OD为△A1BC1的中位线.∴OD∥BC1.又OD⊂平面AB1D,BC1⊄面AB1D,∴BC1∥平面AB1D.。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A.A1E⊥DC1B.A1E⊥BD C.A1E⊥BC1D.A1E⊥AC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A1C1⊥AD B.D1C1⊥ABC.AC1与DC成45°角D.A1C1与B1C成60°角3.设a、b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b,a⊥α,则b∥αB.若a∥α,α⊥β,则a⊥βC.若a⊥β,α⊥β,则a∥αD.若a⊥b,a⊥α,b⊥β,则α⊥β4.已知互不相等的直线l,m,n和平面α,β,γ,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l与m为异面直线,l⊂α,m⊂β,则α∥β;B.若α∥β,l⊂α,m⊂β,则l∥m;C.若α∩β=l,β∩γ=m,α∩γ=n,l∥γ,则m∥n;D.若α⊥β,β⊥γ,则α∥β.5.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则异面直线AD1与D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6.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120°,AB=2,BC=CC1=1,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7.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BAC=90°,AB=AC=AA1,则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等于()A.30°B.45°C.60°D.90°8.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4小题)9.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AC⊥BC,PA=AC=BC=2,则直线PC与AB所成角的大小是.10.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为边CC1、B1C1的中点,点G、H分别在AA1、D1A1上,且满足AA1=3AG,D1H=2HA1,则异面直线EF、GH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1.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长为,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12.如图,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成60°的二面角,则异面直线AD与B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1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侧棱PA垂直于底面,E,F,G分别是AB,PC,CD的中点.求证:(1)CD⊥PD;(2)平面EFG∥平面PAD.14.如图,三角形ABC中,AC=BC=,ABE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平面ABED ⊥底面ABC,若G、F分别是EC、BD的中点.(Ⅰ)求证:GF∥底面ABC;(Ⅱ)求证:AC⊥平面EBC;(Ⅲ)求几何体ADEBC的体积V.15.如图,已知PA⊥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CD;(2)若∠PDA=45°,求证:MN⊥平面PCD.16.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是AB中点,M是AA1上一点,且AM=tAA1.(1)求证:BC1∥平面A1CD;(2)若3AB=2AA1,当t为何值时,B1M⊥平面A1CD?17.如图所示,PA⊥平面ABC,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CBA=30°,PA=AB=2,点E为线段PB的中点,点M在上,且OM∥AC.(Ⅰ)求证:平面MOE∥平面PAC;(Ⅱ)求证:平面PAC⊥平面PCB.18.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为等边三角形,AB=4,AA1=5,点M是BB1中点(Ⅰ)求证:平面A1MC⊥平面AA1C1C (Ⅱ)求点A到平面A1MC的距离.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A.A1E⊥DC1B.A1E⊥BD C.A1E⊥BC1D.A1E⊥AC【解答】解:法一:连B1C,由题意得BC1⊥B1C,∵A1B1⊥平面B1BCC1,且BC1⊂平面B1BCC1,∴A1B1⊥BC1,∵A1B1∩B1C=B1,∴BC1⊥平面A1ECB1,∵A1E⊂平面A1ECB1,∴A1E⊥BC1.故选:C.法二: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2,则A1(2,0,2),E(0,1,0),B(2,2,0),D(0,0,0),C1(0,2,2),A(2,0,0),C(0,2,0),=(﹣2,1,﹣2),=(0,2,2),=(﹣2,﹣2,0),=(﹣2,0,2),=(﹣2,2,0),∵•=﹣2,=2,=0,=6,∴A1E⊥BC1.故选:C.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A1C1⊥AD B.D1C1⊥ABC.AC1与DC成45°角D.A1C1与B1C成60°角【解答】解:由题意画出如下图形:A.因为AD∥A1D1,所以∠C1A1D1即为异面直线A1C1与AD所成的角,而∠C1A1D1=45°,所以A错;B.因为D1C1∥CD,利平行公理4可以知道:AB∥CD∥C1D1,所以B错;C.因为DC∥AB.所以∠C1AB即为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而,所以C错;D.因为A1C1∥AC,所以∠B1CA即为异面直线A1C1与B1C所成的角,在正三角形△B1CA中,∠B1CA=60°,所以D正确.故选:D.3.设a、b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b,a⊥α,则b∥αB.若a∥α,α⊥β,则a⊥βC.若a⊥β,α⊥β,则a∥αD.若a⊥b,a⊥α,b⊥β,则α⊥β【解答】解:A中,b可能在α内;B中,a可能在β内,也可能与β平行或相交(不垂直);C中,a可能在α内;D中,a⊥b,a⊥α,则b⊂α或b∥α,又b⊥β,∴α⊥β.故选:D.4.已知互不相等的直线l,m,n和平面α,β,γ,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l与m为异面直线,l⊂α,m⊂β,则α∥β;B.若α∥β,l⊂α,m⊂β,则l∥m;C.若α∩β=l,β∩γ=m,α∩γ=n,l∥γ,则m∥n;D.若α⊥β,β⊥γ,则α∥β.【解答】解:在A中,若l与m为异面直线,l⊂α,m⊂β,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故A错误;在B中,若α∥β,l⊂α,m⊂β,则l与m平行或异面,故B错误;在C中,若α∩β=l,β∩γ=m,α∩γ=n,l∥γ,则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m∥n,故C正确;在D中,若α⊥β,β⊥γ,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故D错误.故选:C.5.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则异面直线AD1与D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解答】解: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A(1,0,0),D1(0,0,),D(0,0,0),B1(1,1,),=(﹣1,0,),=(1,1,),设异面直线AD1与DB1所成角为θ,则cosθ===,∴异面直线AD1与D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选:C.6.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120°,AB=2,BC=CC1=1,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解答】解:【解法一】如图所示,设M、N、P分别为AB,BB1和B1C1的中点,则AB1、BC1夹角为MN和NP夹角或其补角(因异面直线所成角为(0,]),可知MN=AB1=,NP=BC1=;作BC中点Q,则△PQM为直角三角形;∵PQ=1,MQ=AC,△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ABC=4+1﹣2×2×1×(﹣)=7,∴AC=,∴MQ=;在△MQP中,MP==;在△PMN中,由余弦定理得cos∠MNP===﹣;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解法二】如图所示,补成四棱柱ABCD﹣A1B1C1D1,求∠BC1D即可;BC1=,BD==,C1D=,∴+BD2=,∴∠DBC1=90°,∴cos∠BC1D==.故选:C.7.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BAC=90°,AB=AC=AA1,则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等于()A.30°B.45°C.60°D.90°【解答】解:延长CA到D,使得AD=AC,则ADA1C1为平行四边形,∠DA1B就是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又A1D=A1B=DB=AB,则三角形A1DB为等边三角形,∴∠DA1B=60°故选:C.8.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A.B.C.D.【解答】解:对于选项B,由于AB∥M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B不满足题意;对于选项C,由于AB∥M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C不满足题意;对于选项D,由于AB∥N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D不满足题意;所以选项A满足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共4小题)9.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AC⊥BC,PA=AC=BC=2,则直线PC与AB所成角的大小是60°.【解答】解:取PA中点E,PB中点F,BC中点G,连接EF,FG,EG,∵EF、FG分别是△PAB、△PBC的中位线∴EF∥AB,FG∥PC,因此,∠EFG(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B与PC所成的角.连接AG,则Rt△ACG中,AG==,EG==,又∵AB=PC=2,∴EF=FG=.由此可得,在△EFG中,cos∠EFG==﹣结合∠EFG是三角形内角,可得∠EFG=120°.综上所述,可得异面直线AB与PC所成角的大小为60°.故答案为:60°.10.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为边CC1、B1C1的中点,点G、H分别在AA1、D1A1上,且满足AA1=3AG,D1H=2HA1,则异面直线EF、GH所成角的余弦值为.【解答】解: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E(0,2,1),F(1,2,2),G(2,0,),H(,0,2),=(1,0,1),=(﹣,0,),设异面直线EF、GH所成角的为θ,则cosθ===.∴异面直线EF、GH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答案为:.11.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长为,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60°.【解答】解: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的长为,底面边长为2,底面积为12,所以正四棱锥的高为3,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tanα=,∴二面角等于60°,故答案为60°12.如图,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成60°的二面角,则异面直线AD与B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解答】解:由题意得,CB⊥AB,AB⊥BE.可得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的二面角即∠CBE=60°,同时也得AB⊥平面BCE,即AB⊥CE,即三角形CEF为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形CBE为等边三角形;即是EF⊥CE.设AB=1,则CE=1,CF=,FB=,利用余弦定理,得.故异面直线AD与B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1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侧棱PA垂直于底面,E,F,G分别是AB,PC,CD的中点.求证:(1)CD⊥PD;(2)平面EFG∥平面PAD.【解答】证明:(1)∵PA⊥底面ABCD,∴CD⊥PA,又矩形ABCD中,CD⊥AD,且AD∩PA=A,∴CD⊥平面PAD,∵PD⊂平面PAD,∴CD⊥PD.(2)∵矩形ABCD中,E、G分别是AB、CD中点,∴EG∥AD,∵EG⊄平面PAD,AD⊂平面PAD,∴EG∥平面PAD,∵F是PC中点,∴FG∥PD,∵FG⊄平面PAD,PD⊂平面PAD,∴FG∥平面PAD,∵EG∩FG=G,EG、FG⊂平面EFG,∴平面EFG∥平面PAD.14.如图,三角形ABC中,AC=BC=,ABE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平面ABED ⊥底面ABC,若G、F分别是EC、BD的中点.(Ⅰ)求证:GF∥底面ABC;(Ⅱ)求证:AC⊥平面EBC;(Ⅲ)求几何体ADEBC的体积V.【解答】解:(I)证法一:取BE的中点H,连接HF、GH,(如图)∵G、F分别是EC和BD的中点∴HG∥BC,HF∥DE,(2分)又∵ADEB为正方形∴DE∥AB,从而HF∥AB∴HF∥平面ABC,HG∥平面ABC,HF∩HG=H,∴平面HGF∥平面ABC∴GF∥平面ABC(5分)证法二:取BC的中点M,AB的中点N连接GM、FN、MN(如图)∵G、F分别是EC和BD的中点∴(2分)又∵ADEB为正方形∴BE∥AD,BE=AD∴GM∥NF且GM=NF∴MNFG为平行四边形∴GF∥MN,又MN⊂平面ABC,∴GF∥平面ABC(5分)证法三:连接AE,∵ADEB为正方形,∴AE∩BD=F,且F是AE中点,(2分)∴GF∥AC,又AC⊂平面ABC,∴GF∥平面ABC(5分)(Ⅱ)∵ADEB为正方形,∴EB⊥AB,∴GF∥平面ABC(5分)又∵平面ABED⊥平面ABC,∴BE⊥平面ABC(7分)∴BE⊥AC又∵CA2+CB2=AB2∴AC⊥BC,∵BC∩BE=B,∴AC⊥平面BCE(9分)(Ⅲ)连接CN,因为AC=BC,∴CN⊥AB,(10分)又平面ABED⊥平面ABC,CN⊂平面ABC,∴CN⊥平面ABED.(11分)∵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2分)∵C﹣ABED是四棱锥,==(14分)∴V C﹣ABED15.如图,已知PA⊥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CD;(2)若∠PDA=45°,求证:MN⊥平面PCD.【解答】证明:(1)连接AC,BD,设AC∩BD=0,连接NO,MO,则NO∥PA.∵PA⊥平面ABCD,∴NO⊥平面ABCD,∴NO⊥AB,∵MO⊥AB,∴AB⊥面MNO∴MN⊥AB,而CD∥AB,∴MN⊥CD…(6分)(2)∵∠PDA=45°∴PA=AD=BC,由△PAM≌△CMB,得PM=CM,又∵N为PC的中点,∴MN⊥PC又MN⊥CD,PC∩CD=C∴MN⊥平面PCD…(12分)16.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是AB中点,M是AA1上一点,且AM=tAA1.(1)求证:BC1∥平面A1CD;(2)若3AB=2AA1,当t为何值时,B1M⊥平面A1CD?【解答】解:(1)如图1,取A1B1的中点E,连接BE,C1E.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是AB中点,可得CD∥C1E又因为DB∥EA1,DB=EA1⇒BE∥DA1.且CD∩DA1=D,BE∩C1E=E,面EBC1∥平面A1CD;∵BC1⊂面EBC1,BC1⊄平面A1CD,∴BC1∥平面A1CD(2)由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是AB中点,可得CD⊥面AA1B1B.⇒CD⊥B1M,∴要使B1M⊥平面A1CD,只需DA1⊥MB即可,如下图,当DA1⊥MB时,△ADA1∽△A1MB1,⇒,又∵3AB=2AA1,DAB为中点∴⇒∴即当t=时,B1M⊥平面A1CD.17.如图所示,PA⊥平面ABC,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CBA=30°,PA=AB=2,点E为线段PB的中点,点M在上,且OM∥AC.(Ⅰ)求证:平面MOE∥平面PAC;(Ⅱ)求证:平面PAC⊥平面PCB.【解答】(本小题满分10分)证明:(1)因为点E为线段PB的中点,点O为线段AB的中点,所以OE∥PA.因为PA⊂平面PAC,OE⊄平面PAC,所以OE∥平面PAC.因为OM∥AC,又AC⊂平面PAC,OM⊄平面PAC,所以OM∥平面PAC.因为OE⊂平面MOE,OM⊂平面MOE,OE∩OM=O,所以平面MOE∥平面PAC.…(5分)(2)因为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所以∠ACB=90°,即BC⊥AC.因为P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PA⊥BC.因为AC⊂平面PAC,PA⊂平面PAC,PA∩AC=A,所以BC⊥平面PAC.因为BC⊂平面PBC,所以平面PAC⊥平面PBC.…(10分)18.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为等边三角形,AB=4,AA1=5,点M是BB1中点(Ⅰ)求证:平面A1MC⊥平面AA1C1C(Ⅱ)求点A到平面A1MC的距离.【解答】(Ⅰ)证明:记AC1与A1C的交点为E.连结ME.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点M是BB1中点,∴MA1=MA=MC1=MC=.因为点E是AC1,A1C的中点,所以ME⊥AC1且ME⊥A1C,…(4分)从而ME⊥平面AA1C1C.因为ME⊂平面A1MC,所以平面A1MC⊥平面AA1C1C.…(6分)(Ⅱ)解:过点A作AH⊥A1C于点H,如图,由(Ⅰ)知平面A1MC⊥平面AA1C1C,平面A1MC∩平面AA1C1C=A1C,而AH⊥平面AA1C1C∴AH即为点A到平面A1MC的距离.…(9分)在△A1AC中,∠A1AC=90°,A 1A=5,AC=4∴∴AH=即点A到平面A1MC的距离为.…(12分)。

点线面位置关系练习(有详细答案)

点线面位置关系练习(有详细答案)

【空间中的平行问题】(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①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②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线面平行→线线平行)(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①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②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两组相交直线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线线平行→面面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①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②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面面平行→线线平行)【空间中的垂直问题】(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②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

(2)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①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

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空间角问题】(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①两平行直线所成的角:规定为 ②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七年级数学点线面体测试题及答案27

七年级数学点线面体测试题及答案27

七年级数学点线面体测试题及答案27点和线练习第1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语句共有几个?答:()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延长直线AB到C;③延长线段AB到C,使得AC=BC;④反向延长线段BC到D,使BD=BC;⑤线段AB与线段BA 表示同一条线段;⑥线段AB是直线AB的一部分 A.3 B.4 C.5 D.6 答案:B第2题. 下列说法中:①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②两条直线不是一定有一个公共点;③直线AB与直线BA是两条不同直线;④两条不同直线不能有两个或更多个公共点,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第3题. 过平面上A,B,C三点中的任意两点作直线,可作( ) A.1条 B.3条 C.1条或3条 D.无数条答案:C第4题.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点a在直线l上 B.直线ab 过点p C.延长直线AB到C D.延长线段AB到C答案:D第5题. 线是由_______组成的.电视屏幕的画面也是由_______组成的,可以说几何图形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_______和_______是构成其他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答案:点,点,点,点,线.第6题. 线和线相交形成_______,正方体的_______就是三条相邻的棱相交形成的.答案:点,顶点第7题.过两点最多可以画1条直线( );过三点最多可以画3条直线( );过四点最多可以画____条直线;……过同一平面上的n个点最多可以画____条直线.答案:第8题. 直线上的点有_____个,射线上的点有_____个,线段上的点有_____个.答案:无数,无数,无数.第9题. 如下图,图中共有_____条线段,____条射线.答案:6,5.第10题. 如图,以A,B,C,D,E为端点,图中共有线段()A.7条B.8条C.9条D.10条答案:C第11题. 两条直线相交有_______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_______个交点,最少有_______个交点.答案:1,3,1第12题. 探索规律:(1)当有两个确定的点时,可以画出一条线段;(2)当有三个确定的点时,可以画出_______条线段;(3)当有四个确定的点时,可以画出_______条线段;(4)如此计算,当n个确定的点时,可以画出_______条线段答案:(2)3,(3)6,(4) n(n-1);第13题. 现要在一块空地上种7棵树,使其中的每3棵树在一条直线上,要排成6行.这样的要求,你觉得可否实现,假如可以实现,请你设计一下种树的位置图?答案:。

点线面位置关系例题及练习包括答案.doc

点线面位置关系例题及练习包括答案.doc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知识梳理(一) .平面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直线在平面内。

公理 2: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推论 1:直线与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3: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公理 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二)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1.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平行线的传递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异面直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范围:0 ,90;(2)作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移法.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含,相交,平行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三)平行关系(包括线面平行,面面平行)1.线面平行:①定义: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a //b a //②判定定理: a a// ③性质定理: a a // bb I b2.线面斜交:①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简称线面角):若直线与平面斜交,则平面的斜线与该斜线在平面内射影的夹角。

范围:0 ,903.面面平行:①定义:I // ;②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两个平面互相平行;符号表述:a,b , a I b O ,a // ,b // //判定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符号表述: a , a // .////③面面平行的性质:( 1) a //;(2)I a a // baI b(四)垂直关系(包括线面垂直,面面垂直)1.线面垂直①定义: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符号表述:若任意 a , 都有 l a ,且 l ,则 l .a,ba Ib O②判定: l l ③性质:( 1)l , a l a ;( 2 )l al ba ,b a // b ;面面斜交①二面角:( 1)定义:【如图】 OB l ,OA l AOB 是二面角- l 的平面角范围:AOB [0 ,180 ]②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 1)定义法;( 2)三垂线法(常用);( 3)垂面法 .面面垂直( 1)定义:若二面角l的平面角为90 ,则;a( 2)判定定理:a( 3)性质:①若a I ABa ,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为MON ,则 MON 90 ;②aa AB● 热点例析【例 1】热点一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若 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 a? α, b? β,α∩β= l,则 ( ).A.l 与 a, b 分别相交B. l 与 a, b 都不相交C. l 至多与 a,b 中一条相交D. l 至少与 a, b 中的一条相交解析:假设 l 与 a,b 均不相交,则l∥ a,l∥ b,从而 a∥ b 与 a, b 是异面直线矛盾,故l 至少与 a,b 中的一条相交.选 D.热点二线线、线面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例 2】如图,在四棱台 ABCD-A1 1 1 1 1B C D 中,D D⊥平面 ABCD,底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 2AD,AD= A1B1,∠BAD=60°.(1)证明: AA1⊥BD;(2)证明: CC1∥平面 A1 BD.(1)方法一:因为D1 D⊥平面 ABCD,且 BD? 平面 ABCD,所以 D1D⊥ BD.又因为 AB= 2AD,∠BAD=60°,在△ 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BD2= AD2+ AB2-2AD·ABcos 60 °=3AD2,所以 AD2+ BD2= AB2.所以 AD⊥ BD.又 AD∩D1D=D,所以 BD⊥平面 ADD1A1 .又AA1 ? 平面 ADD1 A1,故 AA1⊥ BD.方法二:因为D1D⊥平面 ABCD,且 BD? 平面 ABCD(如图 ),所以 BD⊥ D1D.取 AB 的中点 G,连接 DG(如图 ).在△ ABD 中,由 AB= 2AD 得 AG= AD.又∠ BAD= 60°,所以△ ADG为等边三角形,因此GD= GB,故∠ DBG=∠ GDB.又∠ AGD= 60°,所以∠GDB=30°,故∠ ADB=∠ ADG+∠ GDB= 60°+ 30°= 90°,所以 BD⊥ AD.又AD∩D1D= D,所以 BD⊥平面 ADD1A1.又AA1 ? 平面 ADD1 A1,故 AA1⊥ BD.(2)如图,连接 AC,A1C1.设AC∩BD= E,连接 EA1.1因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C=2AC.由棱台定义及 AB=2AD= 2A1B1知 A1C1∥ EC且 A1C1=EC,所以四边形 A1 ECC1为平行四边形.因此 CC1∥EA1.又因为 EA1 ? 平面 A1BD,CC1平面A1BD,所以 CC1∥平面 A1BD.热点三面面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例 3】在直角梯形ABCD中, AD∥ BC, AB⊥BC, AD= 2,BC= 4, P 为平面 ABCD外一点,且PA =PB, PD= PC, N 为 CD的中点.(1)求证:平面 PCD⊥平面 ABCD;(2)在线段 PC 上是否存在一点 E 使得 NE∥平面 ABP 若存在,说明理由并确定 E 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取AB 中点 M ,连接 PM,PN,MN ,则PM⊥ AB, PN⊥ CD.又ABCD为直角梯形, AB⊥ BC,∴ MN ⊥AB.∵ PM∩MN =M ,∴ AB⊥平面 PMN.又PN? 平面 PMN,∴ AB⊥PN.∵AB 与 CD相交,∴ PN⊥平面 ABCD.又 PN? 平面PCD,∴平面PCD⊥平面 ABCD.1 1(2) 解:假设存在.在PC, PB 上分别取点E, F,使 BF=4BP, CE=4CP,连接 EF, MF, NE,3则 EF∥ BC 且可求得EF=4BC= 3.∵MN =3 且 MN ∥ BC,∴ EF∥ MN 且 EF= MN .∴四边形 MNEF 为平行四边形,∴ EN∥ FM.又∵ FM? 平面 PAB,1∴在线段PC上存在一点 E 使得 NE∥平面 ABP,此时 CE=4PC.热点四折叠问题例 4 如 图 所 示 , 在 直 角 梯 形 ABCP 中 ,PPA DFPPFEBGECHFEADEOBG C DA BDCG CGFOKBAAP1AP 2PCD PDG EF 1 1 EF GOEOEO2D EFCD GOCD22EF1CD GE 1PB CDEF1AB EGEF E, PB AB B,PA // DA, DC , DP2 22P 0,0,2 , C 0,2,0 , G 1,2,0 , E 0,1,1 , F 0,0,1 , A2,00 . D xyzAP2,0,2 , EF0, 1,0 , EG1,1, 1 nx, y, zn EF 0y 0x z.n EG0 x y z 0y 0 n1,0,1 n AP 12 0 0 1 2 0, nAP APADDC PDAD PD PD CD DADDA DA2,0,0 n 1,0,1cos DA, nDA n 2 22 .DA n22G EFD 450. PABCD PA ABCD6 PAD ABCD PADAC, BD O PA ABCD6 322 2PFO PAD ABCDPFO tan PFOPO 3PFO3PAD ABCD3 EO //1PDFO2EOD PDO PDOD 2PO25EO5 AO BD AO PO AOPBD AOEO24AOE tan AEOAO 2 10 2 10 FO BC G PG H PG EH ,GHPABCD F AD G BC EO55BCPG BCFG BC 面 PFG PBC 面 PFG PFPGPFO 3 PFG FHPGFH 面 PBC HE // FK HE FK HEKF KE // FH KE 面 PBC m, n , , mn / / m n / // /mmm/ /n / /m / /n//a,b,ca 2b 2c 2 1 a 2 b 2 c 22 a 2 b 2 c 23 a 2 b 2 c 2 A BCDAC222BCD , BDDC , BD DC , AC a, ABC300CABD5 a 15 a 3 a 15 a5553ABCD A 1B 1C 1D 1 E A 1C 1CE AC BD A 1 D A 1D 1 P ABC PH H ABC ABCD AC 2 1A CDB 1 1 3 2 S ABC a E, F SC AB EF SA 900 600 450 300 A, B 4cm 6cm AB M2 3 3 3600 12 2 6 P ABC AB 4, PA 8A PB, PC D E ADE1C(1)求证:BE=B1E;(2)若 AA1= A1B1,求平面 A1EC与平面 A1B1C1所成二面角的大小.3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 PD⊥平面 ABCD,底面 ABCD 为矩形, PD=DC= 4, AD=2, E 为 PC 的中点.(1)求证: AD⊥ PC;(2)求三棱锥 A- PDE 的体积;(3)在 AC 上是否存在一点 M,使得 PA∥平面 EDM 若存在,求出 AM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1. A ③若 m/ / , n / / ,则 m / / n ,而同平行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④若,,则// ,而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也可以相交2. C 设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别为x, y, z ,则x2 y2 a2 , y2 z2 b2 , x2 z2 c2得 x2 y2 z2 1 (a2 b2 c2 ) ,则对角线长为 1 ( a2 b2 c2 ) 2 a2 b2 c22 2 23. B 作等积变换 V A BCD V C ABD4. B BD 垂直于 CE 在平面 ABCD 上的射影5. C BC PA BC AH6. C 取 AC 的中点 E ,取 CD 的中点 F ,EF 1, BE2, BF3cos EF 3 2 2 2 BF 37. C 取 SB 的中点 G ,则 GE GF a,在△ SFC 中,EF2a ,EFG 4502 2二、填空题1. 5cm或1cm 分 A, B 在平面的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2. 48 每个表面有 4 个,共 6 4 个;每个对角面有 4 个,共 6 4 个3.900垂直时最大4.60 度5. 11沿着PA将正三棱锥P ABC 侧面展开,则A, D , E, A'共线,且 AA' // BC三、解答题:略1.证明: (1)连接 BD,MO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因为 O 为 AC 的中点,所以 O 为 BD 的中点.又 M 为 PD 的中点,所以 PB ∥ MO.因为 PB 平面 ACM , MO? 平面 ACM ,所以 PB ∥平面 ACM.(2) 因为 ∠ADC = 45°,且 AD = AC = 1, 所以 ∠ DAC = 90°,即 AD ⊥ AC.又 PO ⊥平面 ABCD , AD? 平面 ABCD ,所以 PO ⊥ AD. 而 AC ∩PO =O ,所以 AD ⊥平面 PAC.2[解析 ] (1)取 A 1C 1 中点 F ,作 EG ⊥ 面 AC 1 于 G ,B 1F ∥ EG? B 1EGF 为平行四边形 ? FG ⊥ A 1C 1? G 为 A 1C 之中点.B 1E ∥ 面 AC 1? BE ∥ FG从而 E 为 BB 1 之中点. ∴BE =B 1E.(2) 由 (1)知 G 为矩形 ACC 1A 1 的中心, 过 G 作直线平行于 A 1 C 1,交 AA 1 于点 P ,交 CC 1 于 Q 点,连结 EP ,EQ ,则平面 A B C ∥ 平面 PEQ ,即求平面 AEC 与平面 PEQ 所成的角,11 1∵ 交线为 EG , ∴其平面角为 ∠ A 1GP ,因 AA 1= A 1 B 1,则 ACC 1A 1 为正方形,则 ∠ A 1GP = 45°.3. (1) 证明:因为 PD ⊥平面 ABCD ,所以 PD ⊥ AD . 又因为四边形 ABCD 是矩形,所以 AD ⊥ CD . 因为 PD ∩CD = D ,所以 AD ⊥ 平面 PCD . 又因为 PC? 平面 PCD ,所以 AD ⊥ PC .(2) 解: 由(1)知 AD ⊥ 平面 PCD ,所以 AD 是三棱锥 A - PDE 的高.因为 E 为 PC 的中点,且 PD = DC = 4,所以 S △PDE1△ PDC 1 1= 2S = 2×2× 4×4=4.1 1 8 又 AD = 2,所以 V A -PDE = AD ·S △PDE = × 2×4= .3 33(3) 解: 取 AC 的中点 M ,连接 EM , DM ,因为 E 为 PC的中点, M 是 AC 的中点,所以 EM∥ PA.又因为 EM? 平面 DEM, PA?平面 EDM,所以 PA∥平面 DEM.1 1AD2+ DC2=122+ 42= 5,此时 AM = AC=2 22即在 AC 上存在一点M,使得 PA∥平面 EDM,且 AM 的长为 5.。

高一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D.【解析】A: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可知A正确;B: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可知B正确;C:根据垂直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可知C正确;D:与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是相交或异面,∴D错误.【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m,n,则m n B.若C.若D.若【答案】D【解析】A选项中m,n可以相交;B选项中可能相交,不同于平面中的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C选项中m有可能与的相交线平行,同时也与平行,但平面不平行;综合选D.【考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若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m,n是异面直线,则.其中真命题是()A.①和④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②【答案】A【解析】对于①,因为由m⊥α,m⊥β,可得出α∥β,故命题正确;对于②,若α⊥γ,β⊥γ,则α与β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②错误;对于③若α∩β=a,m⊂α,n⊂β,m∥a,n∥a,∴m∥n,故③错;对于④,若α∩β=a,则因为m⊂α,m∥β,n⊂β,n∥α,所以m∥a,n∥a,∴m∥n,这与m、n是异面直线矛盾,故结论正确;故答案为:A.【考点】1.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2.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4.如图,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CB=,PA平面ABC,此图形中有____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答案】4【解析】已知,平面,所以面,,均为直角,所以共4个直角三角形.【考点】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的关系5.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几个()①直线a,b与平面a所成角相等,则a∥b;②两直线a∥b,直线a∥平面a,则必有b∥平面a;③一直线与平面的一斜线在平面a内的射影垂直,则该直线必与斜线垂直;④两点A,B与平面a的距离相等,则直线AB∥平面a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点线面位置关系①直线a,b与平面a所成角相等,则a∥b或相交或异面三种情况②两直线a∥b,直线a∥平面a,则b∥平面a或;③不正确,必须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的一斜线在平面a内的射影垂直,则该直线必与斜线垂直;④两点A,B与平面a的距离相等,则直线AB∥平面a或AB与相交.【考点】点线面位置关系6.正三棱柱中,,,D、E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面⊥面BCD;(2)求直线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答案】(1)见解析;(2).【解析】(1)易证⊥面,可得面⊥面;(2)面面于,过A作于点O,则面于O,连接BO,即为所求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1)在正三棱柱中,有,所以面,可得面⊥面;(2)面面于DF,过A作AO⊥DF于点O,则AO⊥面BCD于O,连接BO,即为所求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面角.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直线a不在α内,则a∥α;②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α;③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④若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α内任何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⑤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可以相交.A.1B.2C.3D.4【答案】B【解析】①若直线a不在α内,则a∥α或a与α相交,故此命题错误;②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α或a与α相交,故此命题错误;③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或异面,故此命题错误;④若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α内任何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正确;⑤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可以相交,正确.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线面关系点评:熟练运用线面平行的概念、判定及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8.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1)求四棱锥S-ABCD的体积;(2)求证:(3)求SC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lxl--立体几何点线面关系专题(有答案)

lxl--立体几何点线面关系专题(有答案)

立体几何点线面关系专题1、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 、//,,m αβα⊥则m β⊥B 、m ∥n ,m ⊥α,则n ⊥αC 、n ∥α,n ⊥β,则α⊥βD 、m ∥β,m ⊥n ,则n ⊥β2. 3.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β,,给定下列条件:①存在直线l ,使l l αβ⊥⊥,;②存在平面,γ使αγβγ⊥⊥,;③α内有不共线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④存在异面直线l m ,,使////////l l m m αβαβ,,,.其中可以判定//αβ的有( )个A .1B .2C .3D .4 3.关于线、面的四个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一定平行B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C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4.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命题:①若,//,//;m n m n αα⊂则 ②若//,//,m m αβ则//αβ;③若,,m m n α⊥⊥则//n α; ④若,,m m αβ⊥⊥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B ) A .0 B .1 C .2 D .35、(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三)设b 、c 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 .若b ⊂α,c ∥α,则b ∥cB .若b ⊂α,b ∥c ,则c ∥αC .若c ∥α,c ∞β,则α⊥βD .若c ∥α,α⊥β,则c ∞β6、(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综合测试四)设α,β,γ为不同的平面,m ,n ,l 为不同的直线,则m ⊥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α⊥β,α∩β=l ,m ⊥lB .α∩γ=m ,α⊥γ,β⊥γC .α⊥γ,β⊥γ, m ⊥αD .n ⊥α,n ⊥β, m ⊥α7、(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设n m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γβγαβα//////⇒⎭⎬⎫;②βαβα⊥⇒⎭⎬⎫⊥m m //;③βαβα⊥⇒⎭⎬⎫⊥//m m ;④αα////m n n m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江西省五校2008届高三开学联考)已知直线m 、n ,平面α、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 ②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③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 ④若,//m n αβ⊥,且//m n ,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9、(安徽省淮南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则下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若m ∥n , m ⊥α, 则n ⊥α B. 若,m ⊥α, m ⊥β, 则α∥βC.若m ⊥α, m ∥n , n ⊂β, 则α⊥βD. .若m ∥α, α ∩β=n 则m ∥n10、(北京市朝阳区2008年高三数学一模)设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若a ∥α,b ∥α,则a ∥b ; ②若a ∥α,b ∥β,a ∥b ,则α∥β; ③若a ⊥α,b ⊥β,a ⊥b ,则α⊥β;④若a 、b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互相垂直,则a ⊥b . 其中正确命题是A. ③B. ④C. ①③D. ②④11、(北京市东城区2008年高三综合练习二)直线a ∥平面α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存在一条直线b ,b ∥α,a ∥bB .存在一个平面β,,β∈a α∥βC .存在一个平面β,a ∥β,α∥βD .存在一条直线b ,b ⊂α,a ∥b 12、(北京市丰台区2008年4月高三统一练习一)已知直线m 、l ,平面α、β,且m ⊥α, l ⊂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 ⊥l ;②若α⊥β,则m ∥l ;③若m ⊥l ,则α∥β;④若m ∥l ,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 )413、(北京市十一学校2008届高三数学练习题)设a ,b ,c 是空间三条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 A.当c ⊥α时,若c ⊥β,则α∥β B.当α⊂b ,且c 是a 在α内的射影时,若b ⊥c ,则a ⊥b C .当α⊂b 时,若b ⊥β,则βα⊥ D.当α⊂b ,且α⊄c 时,若c ∥α,则b ∥c14、(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5月高三抽样测试)设m ,n 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且,m n α⊂。

高中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专题训练30题(含解析)

高中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专题训练30题(含解析)

高中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专题训练30题(含解析)高中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专题训练30题(含解析)1.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为的中点.(1)证明:;(2)若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在棱上,,且二面角的大小为,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题意首先证得线面垂直,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证明线线垂直即可;(2)方法二:利用几何关系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结合相关的几何特征计算三棱锥的体积即可.【详解】(1)因为,O是中点,所以,因为平面,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2)[方法一]:通性通法—坐标法如图所示,以O为坐标原点,为轴,为y轴,垂直且过O的直线为x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所以,设为平面的法向量,则由可求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所以,解得.又点C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方法二]【最优解】: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所示,作,垂足为点G.作,垂足为点F,连结,则.因为平面,所以平面,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因为,所以.由已知得,故.又,所以.因为,.[方法三]:三面角公式考虑三面角,记为,为,,记二面角为.据题意,得.对使用三面角的余弦公式,可得,化简可得.①使用三面角的正弦公式,可得,化简可得.②将①②两式平方后相加,可得,由此得,从而可得.如图可知,即有,根据三角形相似知,点G为的三等分点,即可得,结合的正切值,可得从而可得三棱锥的体积为.【整体点评】(2)方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析几何中常用的方法,是此类题的通性通法,其好处在于将几何问题代数化,适合于复杂图形的处理;方法二: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立体几何的基本功,在找出二面角的同时可以对几何体的几何特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该法为本题的最优解.方法三:三面角公式是一个优美的公式,在很多题目的解析中灵活使用三面角公式可以使得问题更加简单、直观、迅速.2.如图,四边形为矩形,且平面,,为的中点.(1)求证:;(2)求三棱锥的体积;(3)探究在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并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3)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结,由几何体的空间结构可证得,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可知.(2)由(1)知为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结合题意转化顶点可得.(3)在上存在中点,使得.取的中点,连结.易证得四边形EGHC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G//CH,结合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可知EG//平面PCD.【详解】(1)连结,∵为的中点,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同理可得,∴,∴,又,且,∴,?又∵,∴,又,∴.(2)由(1)知为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而是三棱锥的高,∴.(3)在上存在中点,使得.理由如下:取的中点,连结.∵是的中点,∴,且,?又因为E为BC的中点,且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EC//AD,且EC=AD,所以EC//GH,且EC=GH,所以四边形EGHC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G//CH,又EG平面PCD,CH平面PCD,所以EG//平面P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棱锥的体积公式,立体几何中探索问题的处理方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3.如图,在三棱锥中,,,为的中点.(1)证明:平面;(2)若点在棱上,且二面角为,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PO垂直AC,再通过计算,根据勾股定理得PO垂直OB,最后根据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结论;(2)根据条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立各点坐标,根据方程组解出平面PAM一个法向量,利用向量数量积求出两个法向量夹角,根据二面角与法向量夹角相等或互补关系列方程,解得M坐标,再利用向量数量积求得向量PC与平面PAM法向量夹角,最后根据线面角与向量夹角互余得结果.【详解】(1)因为,为的中点,所以,且.连结.因为,所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由知.由知平面.(2)如图,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取平面的法向量.设,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可取所以.由已知得.所以.解得(舍去),.所以.又,所以.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点睛】利用法向量求解空间线面角的关键在于“四破”:第一,破“建系关”,构建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破“求坐标关”,准确求解相关点的坐标;第三,破“求法向量关”,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第四,破“应用公式关”.4.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若为的中点.(1)证明:平面;(2)求异面直线和所成角;(3)设线段上有一点,当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时,求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解析】【分析】(1)先证明平面平面,再证明平面;(2)分别以,,为轴,轴,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和所成角;(3)设,,利用向量法得到,解方程即得t的值和的长.【详解】(1)∵,,∴,∵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如图,分别以,,为轴,轴,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异面直线和所成角为.(3)设为平面的法向量,∵,,∴,即,设,,∴,设与平面所成角为,∵,∴,,,,(舍),,∴的长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证明,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线面角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计算能力.5.如图,在三棱锥中,,,为的中点.?(1)证明:平面;?(2)若点在棱上,且,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详解】分析:(1)连接,欲证平面,只需证明即可;(2)过点作,垂足为,只需论证的长即为所求,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解即可.详解:(1)因为AP=CP=AC=4,O为AC的中点,所以OP⊥AC,且OP=.连结OB.因为AB=BC=,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AC,OB==2.由知,OP⊥OB.由OP⊥OB,OP⊥AC知PO⊥平面ABC.(2)作CH⊥OM,垂足为H.又由(1)可得OP⊥CH,所以CH⊥平面POM.故CH的长为点C到平面POM 的距离.由题设可知OC==2,CM==,∠ACB=45°.所以OM= ,CH==.所以点C到平面POM的距离为.点睛:立体几何解答题在高考中难度低于解析几何,属于易得分题,第一问多以线面的证明为主,解题的核心是能将问题转化为线线关系的证明;本题第二问可以通过作出点到平面的距离线段求解,也可利用等体积法解决.6.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AA1=4,AB=2,∠BAD=60°,E,M,N分别是BC,BB1,A1D的中点.(1)证明:MN∥平面C1DE;(2)求点C到平面C1DE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1)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和可证得,证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进而证得,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2)根据题意求得三棱锥的体积,再求出的面积,利用求得点C到平面的距离,得到结果.【详解】(1)连接,,分别为,中点?为的中位线且又为中点,且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平面(2)在菱形中,为中点,所以,根据题意有,,因为棱柱为直棱柱,所以有平面,所以,所以,设点C到平面的距离为,根据题意有,则有,解得,所以点C到平面的距离为.【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线面平行的判定,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解,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要熟记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内容,注意平行线的寻找思路,再者就是利用等积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文科生常考的内容.7.如图,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是的中点.(1)证明:直线平面;(2)点在棱上,且直线与底面所成角为,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取的中点,连结,,由题意证得∥,利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即可证得结论;(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半平面的法向量:,,然后利用空间向量的相关结论可求得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试题解析:(1)取中点,连结,.因为为的中点,所以,,由得,又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故(2)由已知得,以A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则,,,,,则因为BM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为45°,而是底面ABC D的法向量,所以,即(x-1)2+y2-z2=0又M在棱PC上,设由①,②得所以M,从而设是平面ABM的法向量,则所以可取.于是因此二面角M-AB-D的余弦值为点睛:(1)求解本题要注意两点:①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不一定是所求的二面角,②利用方程思想进行向量运算,要认真细心、准确计算.(2)设m,n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θ与互补或相等,故有|cosθ|=|cos<m,n>|=.求解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2)若PA=PD=AB=DC,,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详解】(1)由已知,得AB⊥AP,CD⊥PD.由于AB//CD,故AB⊥PD,从而AB⊥平面PAD.又AB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AD.(2)在平面内作,垂足为,由(1)可知,平面,故,可得平面.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轴正方向,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1)及已知可得,,,.所以,,,.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即可取.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即可取.则,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名师点睛】高考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是转化为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②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转化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③求二面角,关键是转化为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和表示出所需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1)证明:BE⊥平面EB1C1;(2)若AE=A1E,求二面角B–EC–C1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利用长方体的性质,可以知道侧面,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以证明出,这样可以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出平面;(2)以点坐标原点,以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求出相应点的坐标,利用,可以求出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平面、平面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公式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最后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求出二面角的正弦值.【详解】证明(1)因为是长方体,所以侧面,而平面,所以又,,平面,因此平面;(2)以点坐标原点,以分别为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所以,所以,,设是平面的法向量,所以,设是平面的法向量,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为,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线线垂直,考查了利用空间向量求二角角的余弦值,以及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10.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矩形,底面,M为的中点,且.(1)证明:平面平面;(2)若,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底面可得,又,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再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平面平面;(2)由(1)可知,,由平面知识可知,,由相似比可求出,再根据四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详解】(1)因为底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方法一]:相似三角形法由(1)可知.于是,故.因为,所以,即.故四棱锥的体积.[方法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垂直垂直法?由(2)知,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因为,所以,,,.从而.所以,即.下同方法一.[方法三]【最优解】:空间直角坐标系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所以,,,,.所以,,.所以.所以,即.下同方法一.[方法四]:空间向量法?由,得.所以.即.又底面,在平面内,因此,所以.所以,由于四边形是矩形,根据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得,即.所以,即.下同方法一.【整体点评】(2)方法一利用相似三角形求出求出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从而求得该四棱锥的体积;方法二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直线垂直的条件得到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从而求得该四棱锥的体积;方法三直接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向量的垂直的坐标运算求得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为最常用的通性通法,为最优解;方法四利用空间向量转化求得矩形的另一边长.11.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别为BC,B1C1的中点,P为AM上一点,过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E,交AC于F.(1)证明:AA1∥MN ,且平面A1AMN⊥EB1C1F;(2)设O为△A1B1C1的中心,若AO∥平面EB1C1F,且AO=AB,求直线B1E与平面A1 AMN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分别为,的中点,,根据条件可得,可证,要证平面平面,只需证明平面即可;(2)连接,先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几何关系求得,在截取,由(1)平面,可得为与平面所成角,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分别为,的中点,,又,,在中,为中点,则,又侧面为矩形,,,,由,平面,平面,又,且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且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方法一]:几何法如图,过O作的平行线分别交于点,联结,由于平面,平面,,平面,面,所以平面平面.又因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因为,,,所以面.又因,所以面,所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令,则,由于O为的中心,故.在中,,由勾股定理得.所以.由于,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也为.[方法二]【最优解】:几何法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由(Ⅰ)知平面,则为平面的垂线.所以在平面的射影为.从而与所成角的正弦值即为所求.在梯形中,设,过E 作,垂足为G,则.在直角三角形中,.[方法三]:向量法由(Ⅰ)知,平面,则为平面的法向量.因为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所以.由(Ⅰ)知,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因为O为正的中心,故.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得,所以四边形为等腰梯形.由P,N为等腰梯形两底的中点,得,则.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方法四]:基底法不妨设,则在直角中,.以向量为基底,从而,,.,,则,.所以.由(Ⅰ)知平面,所以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则.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整体点评】(2)方法一:几何法的核心在于找到线面角,本题中利用平行关系进行等价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二:等价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构造直角三角形是求解角度的正弦值的基本方法;方法三:利用向量法的核心是找到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然后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方法四:基底法是立体几何的重要思想,它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延伸,其关键之处在于找到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12.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1)证明:BE⊥平面EB1C1;(2)若AE=A1E,AB=3,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详解;(2)18【解析】【分析】(1)先由长方体得,平面,得到,再由,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成立;(2)先设长方体侧棱长为,根据题中条件求出;再取中点,连结,证明平面,根据四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1)因为在长方体中,平面;平面,所以,又,,且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设长方体侧棱长为,则,由(1)可得;所以,即,又,所以,即,解得;取中点,连结,因为,则;所以平面,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依据四棱锥的体积,熟记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四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属于基础题型.13.如图,在长方体中,点分别在棱上,且,.(1)证明:点在平面内;(2)若,,,求二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方法一:连接、,证明出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证得点在平面内;(2)方法一: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可计算出二面角的余弦值,进而可求得二面角的正弦值.【详解】(1)[方法一]【最优解】:利用平面基本事实的推论在棱上取点,使得,连接、、、,如图1所示.在长方体中,,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而,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有,同理可证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因此点在平面内.[方法二]:空间向量共线定理以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2所示.设,则.所以.故.所以,点在平面内.[方法三]: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同方法二建系,并得,所以.故.所以点在平面内.[方法四]:根据题意,如图3,设.在平面内,因为,所以.延长交于G,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①.延长交于H,同理平面平面②.由①②得,平面平面.连接,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在中,.同理,在中,.如图4,在中,.所以,即G,,H三点共线.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得证.[方法五]:如图5,连接,则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设与相交于点O,则O 为的中点.联结,由长方体知识知,体对角线交于一点,且为它们的中点,即,则经过点O,故点在平面内.(2)[方法一]【最优解】:坐标法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2.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取,得,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得,取,得,,则,,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因此,二面角的正弦值为.[方法二]:定义法在中,,即,所以.在中,,如图6,设的中点分别为M,N,连接,则,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所以,则.[方法三]:向量法由题意得,由于,所以.如图7,在平面内作,垂足为G,则与的夹角即为二面角的大小.由,得.其中,,解得,.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方法四]:三面角公式由题易得,.所以...设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二面角的三个面角公式,得,所以.【整体点评】(1)方法一:通过证明直线,根据平面的基本事实二的推论即可证出,思路直接,简单明了,是通性通法,也是最优解;方法二:利用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证明;方法三: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方法四:利用平面的基本事实三通过证明三点共线说明点在平面内;方法五:利用平面的基本事实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证出.(2)方法一:利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和二面角的关系求出;方法二:利用二面角的定义结合解三角形求出;方法三:利用和二面角公共棱垂直的两个向量夹角和二面角的关系即可求出,为最优解;方法四:利用三面角的余弦公式即可求出.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以为折痕将△折起,使点到达点的位置,且.(1)证明:平面平面;(2)为线段上一点,为线段上一点,且,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1.【解析】【详解】分析:(1)首先根据题的条件,可以得到=90,即,再结合已知条件BA⊥AD,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AB⊥平面ACD,又因为AB平面ABC,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平面ACD⊥平面ABC;(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相关的线段的长度,根据第一问的相关垂直的条件,求得三棱锥的高,之后借助于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得三棱锥的体积.详解:(1)由已知可得,=90°,.又BA⊥AD,且,所以AB⊥平面ACD.又AB平面ABC,所以平面ACD⊥平面ABC.(2)由已知可得,DC =CM=AB=3,DA=.又,所以.作QE⊥AC,垂足为E,则.由已知及(1)可得DC⊥平面ABC,所以QE⊥平面ABC,QE =1.因此,三棱锥的体积为.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面面垂直的判定以及三棱锥的体积的求解,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清楚题中的有关垂直的直线的位置,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线面垂直,之后应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面面垂直,需要明确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关系,在求三棱锥的体积的时候,注意应用体积公式求解即可.15.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分别为、的中点.(Ⅰ)求证:;(Ⅱ)求证:平面平面;(Ⅲ)求证:平面.【答案】(Ⅰ)见解析;(Ⅱ)见解析;(Ⅲ)见解析.【解析】【分析】(1)欲证,只需证明即可;(2)先证平面,再证平面平面;(3)取中点,连接,证明,则平面.【详解】(Ⅰ)∵,且为的中点,∴.∵底面为矩形,∴,∴;(Ⅱ)∵底面为矩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Ⅲ)如图,取中点,连接.∵分别为和的中点,∴,且.∵四边形为矩形,且为的中点,∴,∴,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平面.【点睛】证明面面关系的核心是证明线面关系,证明线面关系的核心是证明线线关系.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1)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2)三角形中位线法;(3)平行四边形法.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2)勾股定理逆定理;(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4)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16.如图,为圆锥的顶点,是圆锥底面的圆心,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为上一点,∠APC=90°.(1)证明:平面PAB⊥平面PAC;(2)设DO=,圆锥的侧面积为,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进而有≌,可得,即,从而证得平面,即可证得结论;(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母线和底面半径的关系,进而求出底面半径,由正弦定理,求出正三角形边长,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求出,在中,求出,即可求出结论.【详解】(1)连接,为圆锥顶点,为底面圆心,平面,在上,,是圆内接正三角形,,≌,,即,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设圆锥的母线为,底面半径为,圆锥的侧面积为,,解得,,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在中,,三棱锥的体积为.?【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求锥体的体积,注意空间垂直间的相互转化,考查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7.如图,矩形所在平面与半圆弧所在平面垂直,是上异于,的点.(1)证明:平面平面;(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存在,理由见解析【解析】【详解】分析:(1)先证,再证,进而完成证明.(2)判断出P为AM中点,,证明MC∥OP,然后进行证明即可.详解:(1)由题设知,平面CMD⊥平面ABCD,交线为CD.因为BC⊥CD,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CMD,故BC⊥DM.因为M为上异于C,D 的点,且DC为直径,所以DM⊥CM.又BC∩CM=C,所以DM⊥平面BMC.而DM平面AMD,故平面AMD⊥平面BMC.(2)当P为AM的中点时,MC∥平面PBD.证明如下:连结AC交BD于O.因为ABCD为矩形,所以O为AC中点.连结OP,因为P为AM 中点,所以MC∥OP.MC平面PBD,OP平面PBD,所以MC∥平面PB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利用线线垂直得到线面垂直,再得到面面垂直,第二问先断出P为AM中点,然后作辅助线,由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18.四棱锥中,侧面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1)证明:直线平面;(2)若△面积为,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Ⅰ)见解析(Ⅱ)【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证明线面平有两种思路,一是寻求线线平行,二是寻求面面平行;取中点,由于平面为等边三角形,则,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推出底面ABCD,设,表示相关的长度,利用的面积为,求出四棱锥的体积.试题解析:(1)在平面内,因为,所以又平面平面故平面(2)取的中点,连接由及得四边形为正方形,则.因为侧面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平面平面,所以底面因为底面,所以,设,则,取的中点,连接,则,所以,因为的面积为,所以,解得(舍去),于是所以四棱锥的体积【详解】1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为等边三角形,平面平面,,,,(Ⅰ)设分别为的中点,求证:平面;(Ⅱ)求证:平面;(Ⅲ)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I)见解析;(II)见解析;(III).【解析】【分析】(I)连接,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到,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得结果;(II)取棱的中点,连接,依题意,得,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以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到,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结果;(III)利用线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得到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放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得结果.【详解】(I)证明:连接,易知,,又由,故,又因为平面,。

高三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直线BC1的动点,则下列四个命题:①三棱锥A-D1PC的体积不变;②直线AP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大小不变;③二面角P-AD1-C的大小不变: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 .(把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填在横线上)【答案】①③【解析】①,点到线的距离不变,点到面的距离不变,所以体积不变,②取特殊点,当点与重合时,线与面所成角的大小改变;③点变化,但二面角都是面与面所成的角,所以大小不变.故①③正确.【考点】1.几何体的体积;2.二面角的大小;3.线面角.2.如图(a),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G是EF的中点,现在沿AE、A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B、C、D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如图(b)所示,那么,在四面体A-EFH中必有()A.AH⊥△EFH所在平面B.AG⊥△EFH所在平面C.HF⊥△AEF所在平面D.HG⊥△AEF所在平面【答案】A【解析】折成的四面体有AH⊥EH,AH⊥FH,∴AH⊥面HEF.3.直三棱柱ABC-A′B′C′,∠BAC=90°,AB=AC=,AA′=1,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A′ACC′;(2)求三棱锥A′-MNC的体积.(锥体体积公式V=Sh,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答案】(1)见解析(2)【解析】解:(1)证法一:连接AB′,AC′,由已知∠BAC=90°,AB=AC,三棱柱ABC-A′B′C′为直三棱柱,所以M为AB′中点.又因为N为B′C′的中点,所以MN∥AC′.又MN⊄平面A′ACC′,AC′⊂平面A′ACC′,因此MN∥平面A′ACC′.证法二:取A′B′中点P,连接MP,NP.而M,N分别为AB′与B′C′的中点,所以MP∥AA′,PN∥A′C′,所以MP∥平面A′ACC′,PN∥平面A′ACC′.又MP∩NP=P,因此平面MPN∥平面A′ACC′.而MN⊂平面MPN,因此MN∥平面A′ACC′.(2)解法一:连接BN,由题意A′N⊥B′C′,平面A′B′C′∩平面B′BCC′=B′C′,所以A′N⊥平面NBC. 又A′N=B′C′=1,故V-MNC=V N-A′MC=V N-A′BC=V A′-NBC=.A′解法二:V-MNC=V A′-NBC-V M-NBC=V A′-NBC=.A′4.如图,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4,动点E、F在棱AB上,且EF=2,动点Q在棱D′C′上,则三棱锥A′-EFQ的体积()A.与点E、F的位置有关B.与点Q的位置有关C.与点E、F、Q的位置都有关D.与点E、F、Q的位置均无关,是定值【答案】D【解析】因为V-EFQ=V Q-A′EF=×(×2×4)×4=,故三棱锥A′-EFQ的体积与点E、F、A′Q的位置均无关,是定值.5.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与ED平行;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③CN与BM成60°角;④DM与BN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画出正方体,如图所示,易知,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C.6.已知直线a,b异面, ,给出以下命题:①一定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使;②一定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使∥;③一定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使;④一定存在无数个平行于a的平面与b交于一定点.则其中论断正确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D【解析】若直线不是异面垂直则不可能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使,所以①不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D.【考点】1.线面平行的位置关系.2.异面直线的概念.7.如图,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D=1,//BD,且.(1)求证:BF//平面ACE;(2)求证:平面EAC平面BDEF;(3)求二面角B-AF-C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解析】(1)记与的交点为,连接,则可证,又面,面,故平面;(2)因⊥平面,得,又是正方形,所以,从而平面,又面,故平面平面;(3)过点作于点,连接,则可证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可求得,又,故,∴,即二面角的大小为;证明:(1)记与的交点为,连接,则所以,又,所以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又面,面,故平面;(2)因⊥平面,所以,又是正方形,所以,因为面,面,所以平面,又面,故平面平面;(3)过点作于点,连接,因为,面所以面,因为面,所以因为所以面所以又所以面所以,即得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可求得,又,故,∴,即二面角的大小为;【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求解.8.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DC=CB=a,,四边形ACFE是矩形,且平面平面ABCD,点M在线段EF上.(1)求证:平面ACFE;(2)当EM为何值时,AM//平面BDF?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见解析;(2)当时,平面.【解析】(1)由已知可得四边形是等腰梯形,且,,得到.再根据平面平面,交线为,即得证.(2)在梯形中,设,连接,则,再根据,而,得到,确定得到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证.(1)在梯形中,,,四边形是等腰梯形,且,,. 3分又平面平面,交线为,平面 . 6分(2)当时,平面, 7分在梯形中,设,连接,则,,而,, 9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平面. 12分【考点】立体几何平行关系、垂直关系.9.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AB⊥平面PAD,AB∥CD,PD=AD,E是PB的中点,F 是DC上的点且DF=AB,PH为△PAD边上的高.(1)证明:PH⊥平面ABCD;(2)若PH=1,AD=,FC=1,求三棱锥E-BCF的体积;(3)证明:EF⊥平面PAB.【答案】(1)见解析(2)(3)见解析【解析】(1)证明:因为PH为△PAD边上的高,所以PH⊥AD,又因为AB⊥平面PAD,平面PAD,所以AB⊥PH,又因为PH AD=H,所以PH⊥平面ABCD;(2)因为E是PB的中点,所以点E到平面BCF的距离等于点P到平面ABCD距离的一半,即=,又因为=,所以三棱锥E-BCF的体积为;(3)取PA的中点Q,连结EQ、DQ,则因为E是PB的中点,所以EQ∥AB且EQ=AB,又因为DF=AB且DF∥AB,所以EQ∥DF且EQ=DF,所以四边形EQD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F∥DQ,由(1)知AB⊥平面PAD,所以AB⊥DQ,又因为PD=AD,所以DQ⊥PA,因为PAAB=A,所以DQ⊥平面PAB,因为EF∥DQ,所以EF⊥平面PAB.【考点】本题考查空间线线、线面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以及三棱锥体积的求解,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答案】C【解析】如下图所示,在正方体中,直线和与底面所成的角均为,但是直线和相交,A选项错误;取、、、的中点、、、,则、、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但是平面与平面相交,B选项错误;平面,平面,但是直线与平面和平面的交线平行,C选项正确;平面和平面都与平面都垂直,但是平面和平面相交,D选项不正确,故选C.【考点】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11.设平面、,直线、,,,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若直线、是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且有“,”,则有“”,当“”,若,,则有“,”,因此“,”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考点】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2.充分必要条件12.设m,n是平面内的两条不同直线,l是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则且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即直线垂直于面,需要直线垂直于面内相交额两条直线,故且,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直线垂直面,则垂直于面内的所有直线,故且,所以且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考点】线面垂直的判断线面垂直的性质13.已知不重合的直线m、l和平面,且,.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答案】B【解析】因为,,所以,,又,所以,.①正确;因为,,所以或,又,所以或相交或互为异面直线. ②不正确;因为,,所以,又,所以,故③不正确,④正确.选.【考点】平行关系,垂直关系.14.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1B⊥平面ABC,AB⊥AC,且AB=AC=A1B=2.(1)求棱AA1与BC所成的角的大小;(2)在棱B1C1上确定一点P,使二面角P-AB-A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答案】(1)(2)P(1,3,2)【解析】(1)如图,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2,0,0),B(0,2,0),A1(0,2,2),B1(0,4,2),=(0,2,2),==(2,-2,0).cos〈,〉===-,故AA1与棱BC所成的角是.(2)P为棱B1C1中点,设=λ=(2λ,-2λ,0),则P(2λ,4-2λ,2).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n1=(x,y,z),=(2λ,4-2λ,2),则故n1=(1,0,-λ),而平面ABA1的法向量是n2=(1,0,0),则cos〈n1,n2〉===,解得λ=,即P为棱B1C1中点,其坐标为P(1,3,2).1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M、N分别是侧棱PA和底面BC边的中点,O是底面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求证:过O、M、N三点的平面与侧面PCD平行.【答案】见解析【解析】∵O、M分别是AC、PA的中点,连结OM,则OM∥PC.∵OM∥平面PCD,PC平面PCD,∴OM∥平面PCD.同理,知ON∥CD.∵ON∥平面PCD,CD平面PCD,∴ON∥平面PCD.又OM∩ON于O,∴OM、ON确定一个平面OMN.由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平面OMN与平面PCD平行,即过O、M、N三点的平面与侧面PCD平行.16.如图①,E、F分别是直角三角形ABC边AB和AC的中点,∠B=90°,沿EF将三角形ABC折成如图②所示的锐二面角A1EFB,若M为线段A1C的中点.求证:(1)直线FM∥平面A1EB;(2)平面A1FC⊥平面A1BC.【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取A1B中点N,连结NE、NM,则MN∥=BC,EF∥=BC,所以MN∥=FE,所以四边形MN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FM∥EN.又FM平面A1EB,EN∥平面A1EB,所以直线FM∥平面A1EB.(2)因为E、F分别为AB和AC的中点,所以A1F=FC,所以FM⊥A1C.同理,EN⊥A1B.由(1)知FM∥EN,所以FM⊥A1B.又A1C∩A1B=A1,所以FM⊥平面A1BC.因为FM平面A1FC,所以平面A1FC⊥平面A1BC17.由平面α外一点P引平面的三条相等的斜线段,斜足分别为A、B、C,O为△ABC的外心,求证:OP⊥α.【答案】见解析【解析】学生错解:证明:因为O为△ABC的外心,所以OA=OB=OC,又因为PA=PB=PC,PO公用,所以△POA,△POB,△POC都全等,所以∠POA=∠POB=∠POC=90°,所以OP⊥α.审题引导:要记OP⊥α,需记OP垂直于α内两条相交的直线,由图形易知,可考虑证OP垂直于△ABC的两条边,注意到图中的等腰三角形PBC、OBC,不准找到证题途径.规范解答:证明:取BC的中点D,连结PD、OD,∵PB=PC,OB=OC,∴BC⊥PD,BC⊥OD,(5分)又PD平面POD,OD平面POD,且PD∩OD=D,∴BC⊥平面POD.(8分)∵PO平面POD,∴BC⊥PO.同理AB⊥PO.(12分)又AB、BC是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PO⊥α.(14分)错解分析:上述解法中∠POA=∠POB=∠POC=90°,是对的,但它们为什么是直角呢?这里缺少必要的证明.18.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90°,M为A1B与AB1的交点,N为棱B1C1的中点.(1)求证:MN∥平面AA1C1 C;(2)若AC=AA1,求证:MN⊥平面A1BC.【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证明:(1)连结AC1,因为M为A1B与AB1的交点,所以M是AB1的中点.又N为棱B1C1的中点,所以MN∥AC1.又AC1平面AA1C1C,MN平面AA1C1C,所以MN∥平面AA1C1C.(2)由AC=AA1,则四边形AA1C1C是正方形,所以AC1⊥A1C.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因为BC平面ABC,所以CC1⊥BC.因为∠ACB=90°,所以AC⊥BC.因为CC1∩AC=C,所以BC⊥平面AA1C1C,所以BC⊥AC1.又AC1平面AA1C1C,MN∥AC1,所以MN⊥A1C,MN⊥BC.又BC∩A1C=C,所以MN⊥平面A1BC.19.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C,△ABC分别是以A、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1.现给出三个条件:①PB=;②PB⊥BC;③平面PAB⊥平面ABC.试从中任意选取一个作为已知条件,并证明:PA⊥平面ABC;【答案】见解析【解析】(解法1)选取条件①,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1,∴BC=1,AC=.又∵PA=AC,∴PA=.∴在△PAB中,AB=1,PA=.又∵PB=,∴AB2+PA2=PB2.∴∠PAB=90°,即PA⊥AB.又∵PA⊥AC,AB∩AC=A,AB,AC真包含于平面ABC,∴PA⊥平面ABC.(解法2)选取条件②,∵PB⊥BC,又AB⊥BC,且PB∩AB=B,∴BC⊥平面PAB.∵PA真包含于平面PAB,∴BC⊥PA.又∵PA⊥AC,且BC∩AC=C,∴PA⊥平面ABC.(解法3)选取条件③,若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BC真包含于平面ABC,BC⊥AB,∴BC⊥平面PAB.∵PA真包含于平面PAB,∴BC⊥PA.∵PA⊥AC,且BC∩AC=C,∴PA⊥平面ABC.20.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在四边形ADPQ中,PD∥QA.又QA⊥平面ABCD,QA=AB=PD.(1)证明:PQ⊥平面DCQ;(2)CP上是否存在一点R,使QR∥平面ABCD,若存在,请求出R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存在CP中点R【解析】(1)证法一:∵QA⊥平面ABCD,∴QA⊥CD,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知DC⊥AD,又QA、AD为平面PDAQ内两条相交直线,∴CD⊥平面PDAQ,∴CD⊥PQ,在直角梯形PDAQ中可得DQ=PQ=PD,则PQ⊥QD,又CD、QD为平面ADCB内两条相交直线,∴PQ⊥平面DCQ.证法二:∵QA⊥平面ABCD,QA平面PDAQ,∴平面PDAQ⊥平面ABCD,交线为AD.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C⊥AD,∴DC⊥平面PDAQ,可得PQ⊥DC.在直角梯形PDAQ中可得DQ=PQ=PD,则PQ⊥QD,又CD、QD为平面ADCB内两条相交直线,∴PQ⊥平面DCQ.(2)存在CP中点R,使QR∥平面ABCD.证明如下:取CD中点T,连结QR、RT、AT,则RT∥DP,且RT=DP,又AQ∥DP,且AQ=DP,从而AQ∥RT,且AQ=RT,∴四边形AQRT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T∥QR,∵QR平面ABCD,AT平面ABCD,∴QR∥平面ABCD.21.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8个顶点中任意取4个不同的顶点,这4个顶点可能是:(1)矩形的4个顶点;(2)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的4个顶点;(3)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的4个顶点;(4)有三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的4个顶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个.【答案】4【解析】四边形ABCD适合(1),四面体ACB1D1适合(2),DB1C1D1适合(3),DA1C1D1适合(4),因此正确的结论有4个22.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且∥,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D【解析】由∥,∥,可得或∥,不正确;由∥,∥,可得∥或,相交或,互为异面直线,不正确;由∥,,可得∥或,相交,不正确;由∥,,可得,正确.选.【考点】平行关系,垂直关系.【考点】二项式定理2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________.【答案】【解析】∵EF∥平面AB1C,EF⊂平面ABCD,平面ABCD∩平面AB1C=AC,∴EF∥AC,又∵E是AD的中点,∴F是CD的中点,即EF是△ACD的中位线,∴EF=AC=×2=.24.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给出下列命题:①α∥β⇒l⊥m;②α⊥β⇒l∥m;③l∥m⇒α⊥β;④l⊥m⇒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③【解析】α∥β⇒直线l⊥平面β,由于直线m⊂平面β,∴l⊥m故①正确;由l∥m,直线l⊥平面α可推出直线m⊥平面α,而直线m⊂平面β,∴α⊥β故③正确.25.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SBB.AB∥平面SCD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答案】D【解析】选项A正确,因为SD垂直于底面ABCD,而AC⊂平面ABCD,所以AC⊥SD;再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AC⊥BD;而BD与SD相交,所以,AC⊥平面SBD,AC⊥SB.选项B正确,因为AB∥CD,而CD⊂平面SCD,AB⊄平面SCD,所以AB∥平面SCD.选项C正确,设AC与BD的交点为O,易知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就是∠ASO,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就是∠CSO,易知这两个角相等.选项D错误,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SCD,而DC与SA所成的角是∠SAB,这两个角不相等.26.如图,AB是圆的直径,PA垂直圆所在的平面,C是圆上的点.(1)求证:平面PAC⊥平面PBC;(2)若AB=2,AC=1,PA=1,求二面角C-PB-A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由AB是圆的直径,得AC⊥BC,由PA⊥平面ABC,BC⊂平面ABC,得PA⊥BC.又PA∩AC=A,PA⊂平面PAC,AC⊂平面PAC,所以BC⊥平面PAC.因为BC⊂平面PBC,所以平面PBC⊥平面PAC.(2)过C作CM∥AP,则CM⊥平面ABC.如图,以点C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CB、CA、CM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Rt△ABC中,因为AB=2,AC=1,所以BC=.因为PA=1,所以A(0,1,0),B(,0,0),P(0,1,1).故=(,0,0),=(0,1,1).设平面BCP的法向量为n1=(x1,y1,z1),则所以不妨令y1=1,则n1=(0,1,-1).因为=(0,0,1),=(,-1,0),设平面ABP的法向量为n2=(x2,y2,z2),则所以不妨令x2=1,则n2=(1,,0).于是cos〈n1,n2〉==.由题图可判断二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C-PB-A的余弦值为.2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DC=1,AB=2,PA⊥平面ABCD,PA=1.(1)求证:AB∥平面PCD;(2)求证:BC⊥平面PAC;【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得.(2)注意到在直角梯形ABCD中,过C作CE⊥AB于点E,四边形ADCE为矩形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三角形的边长,进一步得到再根据平面,即可得出平面.试题解析:(1)证明:,且平面,平面.∴∥平面. 5分(2)证明:在直角梯形ABCD中,过C作CE⊥AB于点E,则四边形ADCE为矩形∴,又,在,所以,则,∴ 9分又∵平面,,∴平面 12分【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勾股定理,垂直关系.28.在正方体中,是棱的中点,是侧面内的动点,且∥平面,记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的轨迹是一条线段B.与不可能平行C.与是异面直线D.【答案】B【解析】由已知可取的中点,的中点,连结,易证平面∥平面,故可知点的轨迹是一条线段,与是异面直线,A、C对;当点与重合时与平行,B不对;在上取点F,连结,可证为与平面所成的角,当点F在MN的中点时最大,此时,则,D对,故选B.【考点】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与判断;2.直线和平面的夹角;3.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9.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1, 分别是棱,的中点,过直线的平面分别与棱、交于,设,,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平面平面;②当且仅当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小;③四边形周长,是单调函数;④四棱锥的体积为常函数;以上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高一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试题

高一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试题

高一数学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试题1.若,是异面直线,直线∥,则与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异面C.异面或相交D.平行【答案】C【解析】空间中直线与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当直线与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则相交,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则是异面直线;要是,由平行公理得,这与为异面直线相矛盾,故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异面.【考点】空间中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2.若、、是互不相同的直线,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C【解析】对于,直线可能平行,可能异面;对于没有说明直线垂直交线;对于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得正确;对于,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异面.【考点】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3.如图,已知在侧棱垂直于底面三棱柱中,,,,,点是的中点.(1)求证:;(2)求证:(3)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证明:在中,由勾股定理得为直角三角形,即.又面,,,面,;(2)证明:设交于点,则为的中点,连接,则为的中位线,则在中,∥,又面,则∥面;(3).【解析】(1)由勾股定理得,由面得到,从而得到面,故;(2)连接交于点,则为的中位线,得到∥,从而得到∥面;(3)过作垂足为,面,面积法求,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代入体积公式进行运算.试题解析:(1)证明:在中,由勾股定理得为直角三角形,即.又面,,,面,.(2)证明:设交于点,则为的中点,连接,则为的中位线,则在中,∥,又面,则∥面.(3)在中过作垂足为,由面⊥面知,面,.而,,.【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4.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m,n,则m n B.若C.若D.若【答案】D【解析】A选项中m,n可以相交;B选项中可能相交,不同于平面中的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C选项中m有可能与的相交线平行,同时也与平行,但平面不平行;综合选D.【考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5.已知在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若CD=2AB=4,EF AB,则EF与CD所成的角为().A.B.C.D.【答案】D【解析】设为的中点,连接,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则即为与所成的角,结合,在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得到答案.【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三角形中位线定理.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空间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三角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若既在平面内,又在平面内,则平面和平面重合.D.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平面图形【答案】B【解析】对于A,当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时,不能确定一个平面,故A不正确;对于B,三角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不共线的三点,因此一定是平面图形,故B正确;对于C,当在一条直线上时,平面和平面也可能相交,故C不正确;对于D,当四边形的对边所在直线是异面直线时,四边形不是平面图形,故D不正确,故选B.【考点】平面的基本性质.7.已知△中,,,平面,,、分别是、上的动点,且.(1)求证:不论为何值,总有平面平面;(2)当为何值时,平面平面?【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通过证明⊥平面,说明平面平面;(2)将平面平面作为条件,利用三角形关系求解.试题解析:(1)∵⊥平面,∴⊥.∵⊥且,∴⊥平面,又∵,∴不论为何值,恒有,∴⊥平面.又平面,∴不论为何值,总有平面⊥平面.(2)由(1)知,⊥,又平面⊥平面,∴⊥平面,∴⊥.∵,,,∴,,∴,由,得,∴,故当时,平面平面.【考点】两平面的位置关系的证明.8.下列四个结论:⑴两条不同的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⑵两条不同的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⑶两条不同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⑷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无数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B.C.D.【答案】A【解析】两条不同的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相交或异面的位置关系.所以(1)不正确;两条不同的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异面,所以(2)不正确;两条不同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相交或异面,所以(3)不正确;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无数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所以(4)不正确.故选A.【考点】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相关的判断定理.9.在正四面体(所有棱长都相等)中,分别是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A.平面平面B.平面C.平面平面D.平面平面【答案】C【解析】由AF⊥BC,PE⊥BC,可得BC⊥平面PAE,而DF//BC,所以,DF⊥平面PAE,故A正确.若PO⊥平面ABC,垂足为O,则O在AE上,则DF⊥PO,又DF⊥AE,故DF⊥平面PAE,故B正确.由DF⊥平面PAE可得,平面PAE⊥平面ABC,故D正确.故选C.【考点】正四面体的几何特征,平行、垂直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线面位置关系总复习知识梳理一、直线与平面平行1•判定方法(1) 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平面与平面平行1•判定方法(1) 定义法:两平面无公共点。

all 、bll(2) 判定定理:a >11 ba b P /a i(3)其他方法: 卜lla一 // [2•性质定理: a 卜a //bb 」三、直线与平面垂直(1 )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所有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2 )判定方法① 用定义•(2)判定定理:(3)其他方法: //aall2•性质定理:a卜 allb b 」all 1 卜// // Ja c②判定定理:b c A > abca ]③推论: L ba//b J(3)性质a -1a i① b》a b ②b } a//b四、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线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a ](2 )判定定理a(3)性质①性质定理 1卜② P PA 3 P PA“转化思想”面面平行 ---------- *线面平行 ------------- ►线线平行面面垂直 ---------- ► 线面垂直 ----------- ►线线垂直aa 1丿1卜A 1垂足为A 」r1〉PA求二面角1. 找出垂直于棱的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面相交的两条交线,它们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2. 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0,在两半平面分别作射线0A丄1, 0B丄I,则/ A0B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例1.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底面ABC, AB BC, DE垂直平分SC,且分别交AC于D,交SC于E,又SA=AB,SB=BC求以BD为棱,以BDE和BDC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

求线面夹角定义:斜线和它在平面的射影的夹角叫做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或斜线和平面的夹角)方法:作直线上任意一点到面的垂线,与线面交点相连,利用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求得三角形其中一角就是该线与平面的夹角。

例1:在棱长都为1的正三棱锥S- ABC中,侧棱SA与底面ABC所成的角是_______________ .例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①BC1与平面AB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②BD1与平面AB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③CC1与平面BC1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__________ ;④BC1与平面A1BCD1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 ;⑤BD1与平面BC1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例3:已知空间一点0出发的三条射线0A、OB、0C两两夹角为60°,试求0A与平面B0C所成的角的大小.求线线距离说明:求异面直线距离的方法有:(1)(直接法)当公垂线段能直接作出时,直接求•此时,作出并证明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是求异面直线距离的关键.(2)(转化法)把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如求异面直线a、b距离,先作出过a且平行于b的平面,则b与距离就是a、b距离.(线面转化法).也可以转化为过a平行b的平面和过b平行于a的平面,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就是两条异面直线距离. (面面转化法).(3)(体积桥法)利用线面距再转化为锥体的高用何种公式来求.(4)(构造函数法)常常利用距离最短原理构造二次函数,利用求二次函数最值来解.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问题,教科书要求不高(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这方面的问题的其他解法,要适度接触,以开阔思路,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探求.例: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中,求异面直线BD和B IC之间的距离。

线面平行(包括线面距离)例:已知点S是正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SA SB SC, SG为SAB上的高,D、E、F 分别是AC、BC、SC的中点,试判断SG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面面平行(包括面面距离)例1:已知正方体ABCD ABGD,,求证平面B.AD,//平面BCQ例2: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中,求异面直线BD和B,C之间的距离.面面垂直例1:已知直线PA垂直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A为垂足。

求证:平面PAC平面PBDb已知直线PA 垂直于 0所在的平面,A 为垂足,AB 为 0的直径,C 是圆周上异于 A 、B 的一点。

求证:平面PAC 平面PBG课后作业:、选择题1•教室任意放一支笔直的铅笔,则在教室的地面上必存在直线与铅笔所在的直线(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D.垂直 2.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a 氏丫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 若 m? B, a 丄 3,贝y m ± aB. 若 ad 尸 m , 3门尸 n , m // n ,贝V all 3C. 若 m ± 3 m l a,贝U a 丄 3D. 若 a 丄 Y a 丄 3, 贝V 3丄 Y3. (改编题)设P 是厶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 到厶ABC 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而且P 到厶ABC 各边的距离也相 等,那么△ ABC( )A. 是非等腰的直角三角形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是等边三角形D. 不是A 、B 、C 所述的三角形A. .;2 5. 如图,已知△ ABC 为直角三角形,其中/ ACB = 90° ° M 为AB 的中点,PM 垂直于△ ACB 所在平面,那么 )A. FA = PB>PCB. PA = FB<FCC. FA = FB = FC例2: 4. 把等腰直角△ ABC 沿斜边上的高AD 折成直二面角 B — AD — C ,则BD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C.1D. FA 工FB 工FC、填空题:6. 正四棱锥S—ABCD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2, E是边BC的中点,动点P在表面上运动,并且总保持PE丄AC,则动点P的轨迹的周长为__________ .7. a B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a及B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丄n;②a丄③n丄B;④m丄a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 .三、解答题11. 如图(1),等腰梯形ABCD 中,AD // BC, AB = AD,/ ABC = 60 ° E 是BC 的中点,如图(2),将△ ABE 沿AE 折起,使二面角B—AE —C成直二面角,连接BC, BD, F是CD的中点,P是棱BC的中点.(1)求证:AE丄BD;⑵求证:平面PEF丄平面AECD ;(3)判断DE能否垂直于平面ABC ?并说明理由12. 如图,已知PA 矩形ABCD所在平面。

M,N分别是AB, PC的中点。

(1求证:MN 面PAD(2)求证:MN CD(3)若PDA 45°,求证:MN 面PCD12.如图所示,已知△ BCD 中,/ BCD = 90° BC = CD = 1 , AB丄平面BCD,/ ADB = 60° E、F 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AE = AFAC_ ADX0< X1).(1)求证:不论入为何值,总有平面BEF丄平面ABC;⑵当入为何值时,平面BEF丄平面ACD ?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 2BC, P、Q分别为线段AB、CD的中点,EP丄平面ABCD.(1) 求证:DP丄平面EPC ;一FP(2) 问在EP上是否存在点F使平面AFDL平面BFC?若存在,求出Ap的值•参考答案求二面角分析: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有一种方法是找出垂直于棱的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面相交的两条交线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它们所成的角就解:爲丄響方丄辛面EDE = SC±DB1 =」S4平面ABC J设SA=A^=1,则BC=SB=V2〕5盘丄平面ABCEU 丄ABSC =2 , BC=72在Rt △ SA中,SA=1, SC=2•••/ ECA=30 ,在Rt △ DE中,/ DEC=90 ,•••/ EDC=60 ,•所求的二面角为60。

求线线距离解法1:(直接法)如图:D CAy Bi取BC的中点P,连结PD、PB1分别交AC、BC1于M、N两点,易证.DB1//MN DB1 AC DB1 BC1BC MN ^DB1 —a• MN为异面直线AC与BC1的公垂线段,易证: 3 3小结:此法也称定义法,这种解法是作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来解•但通常寻找公垂线段时,难度较大. 解法2:(转化法)如图:•/ AC // 平面A1C1B,AC与B C1的距离等于AC与平面AGB的距离,x ,在Rt OB 。

1中,作斜边上的高OE ,则OE 长为所求距离,任取点Q BC 1,作QR BC 于R 点,作PK AC 于K 点,设RC 则BR QR ax , CK KR ,且 KR 2 CK 2 CR22 1 2 1 2 KR 2 CR 2 x 2 2 2 .QK 2 ^x 2 (a x)2则 2OE OO 1 OBO i BAC 与BC 1的距离等于平面ACD 1与平面AG B 的距离.DB 平面ACD 1,且被平面ACD 1和平面AGB 三等分;1 3B"iD - •••所求距离为3 3 .小结:这种解法是线线距离转化为面面距离.解法4:(构造函数法)如图:OB OOO 1B 小结:这种解法是将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人】 Bi2(x 3 a )2 2 3...$ 泳 2a )2小结:本解法是将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再将线面距离转化为锥体化为锥体的高,然后用体积公式求之•这 种方法在后面将要学到.线面平行例:分析1:如图,观察图形,即可判定 SG//平面DEF ,要证明结论成立,只需证明SG 与平面DEF 的一条直线平行.观察图形可以看出:连结 C G 与DE 相交于H ,连结FH , FH 就是适合题意的直线.怎样证明SG//FH ?只需证明H 是CG 的中点.证法1:连结C G 交DE 于点H ,故QK 的最小值,即AC 与BC 1的距离等于 小结:这种解法是恰当的选择未知量,离.解法5:(体积桥法)如图:构造一个目标函数, 通过求这个函数的最小值来得到二异面直线之间的距 当求AC 与BC 1的距离转化为求 AC 与平面A 1C 1B 的距离后,设C 点到平面A I C 1B 的距离为h, 贝y V C A 1C 1B V A 1Bcq 即AC 与BC 1的距离等于同理 D 1B 1 //平面 C 1BD•/ DE 是ABC 的中位线,DE//AB .在ACG 中,D 是AC 的中点,且DH //AG ,••• H 为CG 的中点.•/ FH 是 SCG 的中位线,• FH//SG .又 SG 平面 DEF , FH 平面 DEF ,SG// 平面 DEF .分析2:要证明SG//平面DEF ,只需证明平面 SAB//平面DEF ,要证明平面DEF //平面SAB ,只需证明 SA//DF ,SB//EF 而 SA//DF ,SB//EF 可由题设直接推出.证法2: ■/ EF 为SBC 的中位线,• EF//SB .•/ EF 平面 SAB , SB 平面 SAB ,• EF //平面 SAB .同理: DF //平面 SAB ,EF DF F ,平面SAB//平面DEF ,又SG 平面SAB ,SG// 平面 DEF .面面平行例一:证明:•/ ABCD-AiBGD i 为正方体,D 1A//C 1B ,故D 1A//平面C 1BD又 C 1B 平面 C 1BD=>BD 丄平iMPAC L平血円II人RDu半[filPBD J2:AE是圆O勺直径BC ACC是圆周上异于A、B的一点PA 平面ABCBC PABC平面PAC BC 平面ABC BC平面PBCAC 平面PAC, PA平面PAC 平面PAC平面PBC又D1A D1B1 D1...平面AB1D1//平面GBD例二:根据正方体的性质,易证:BD//B i D iAB〃DQ平面ABD// 平面CB i D i连结AG,分别交平面ABD和平面CBiD1于M和N因为CC1和A C i分别是平面ABCD的垂线和斜线,AC在平面ABCD,AC BD 由三垂线定理:AC i BD,同理:AC i AD••• AG平面ABD,同理可证:AG平面CB i D i•••平面A i BD和平面CB i D i间的距离为线段MN长度.如图所示:在对角面AC i中,O i为AG的中点,0为AC的中点AM MN NC i AC i —a3 3BD和B i C的距离等于两平行平面辽a ABD和CB i D i的距离为3面面垂直iE/jjeABCDi|', AC丄RDPA JBDc^lftjABCDGPA 丄HDACu 平0PAC> PAc 于面PAC例A^| PA A作业:一、选择题:1. D2. C3. C4. B5. C6•解析:如图,取CD的中点F、SC的中点G,连接EF, EG, FG, EF交AC于点H,易知AC丄EF,又GH// SO,U E••• GH丄平面ABCD,••• AC丄GH,「. AC丄平面EFG故点P的轨迹是AEFG, 其周长为.2+ ,6.答案:・.2+ ,67.①③④?②;②③④?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