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传动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带传动的滑动与效率试验
实验三带传动的滑动与效率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 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 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出输出功率P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P2—ε滑动率曲线和P2—η效率曲线。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带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电器箱和负载箱三部分组成。
其间由航空插座与导线连接。
如图1所示:1图1 带传动实验台1—皮带预紧装置2—主动带轮3—测速传感器4—直流电机5、7一测转矩6—传动带8一从动轮9一直流发电机10—测速传感器11一连接电缆(2根)12—电气箱I3一负载箱14连接导线(2根)1.机械部分:包括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
(1)主动部分包括:355W直流电动机“4”和其主轴上的主动带轮“2”,带预紧装置“l”,直流电机测速传感器“3”及电动机测矩传感器“5”。
电动机安装在可左右直线滑动的平台上,平台与带预紧力装置相连,改变预紧装置“l”的砝码重力,就可改变传动带的预紧力。
(2)从动部分包括:355W直流发电机“9”和其主轴上的从动带轮“8”,直流发电机测速传感器“10”及直流发电机测矩传感器“7”,发电机发出的电量,经连接电缆送进电器控制箱“12”,再经导线“14”与负载箱“13”连接。
2.负载箱:由8只40W灯泡组成,改变负载箱上的开关,即可改变负载大小。
3.电器箱:实验台所有的控制、测试均由电器控制箱“12”来完成(其原理参见图2),旋转设在面板上的调速旋纽,可改变主动轮和被动轮的转速,并由面板上的转速计数器直接显示。
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转动力矩也分别由设在面板上的计数器显示出来。
图2 电器箱4.实验台的工作原理:传动带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带传动是依靠带与带轮接触表面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皮带传动实验
带传动实验一、实验台目的本实验台用于机械设计中带传动实验,主要测定皮带传动滑差率和效率及绘制实测曲线。
配有专用多媒体软件,学生可利用计算机在软件界面说明文件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量绘制:该实验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和A/D卡采集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驱动力矩力和阻力矩力,采用光电传感器和A/D板采集主、从动带轮的转速。
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作出实测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使学生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 皮带传动运动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动画模拟:该实验装置配置的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在输入实测主、从动带轮的转速后,通过数模计算作出带传动运动模拟,可清楚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动画图象。
三、实验台简介:图1 皮带传动实验台主要结构图1. 电机移动底板2. 砝码和砝码架3. 力传感器4. 转矩力测杆5. 主动电动机6. 平皮带7. 光电测速装置8. 发电机9. 灯泡组10、机座机壳11. 操纵面板1.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该设备结构简结,外形新颖别致,整个试验台采用优质钢材和铝合金材料精心设计制作,具有稳定牢固、重量轻的特点。
该实验传动系统,由皮带6和一个装有主动带轮的直流伺服电动机组件,另一个装有从动带轮的直流伺服发电机组件构成。
(1)主动轮电机5为特制两端带滚动轴承座的直流伺服电机,滚动轴承座固定在一个滑动的底板1上,电机外壳(定子)未固定可相对其两端滚动轴承座转动。
滑动的底板能相对机座10在水平方向滑动。
(2)砝码架和砝码2与滑动底板通过绳和滑轮相连,用于张紧皮带;加上或减少法码,即可增加或减少皮带初拉力。
从动轮电机8也为特制两端带滚动轴承座的直流伺服发电机,电机外壳(定子)未固定可相对其两端滚动轴承座转动,轴承座固定在机座机壳上。
(3)发电机和灯泡9,以及实验台内的电子加载电路组成实验台加载系统,该加载系统可通过计算机软件主界面的加载按钮控制,也可用面板上触摸按钮6、7(见图2)进行手动控制和显示。
带传动设计实验报告
带传动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带传动是一种用于传递动力的重要机械元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带传动装置来加深对带传动原理的理解,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方案、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2. 设计方案2.1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带传动装置,实现两个主工作轴的动力传递。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包括带轮、皮带、传动装置、电动机和测量工具等。
2.3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目标,确定传动比和传动方式。
2. 选择合适的带轮和皮带,确定传动轴的位置和布局。
3. 安装传动装置和电动机,并调整传动装置的位置和紧度。
4. 运行电动机,测试带传动的性能,如传递效率和传动功率。
3. 实验过程3.1 设计传动比和传动方式根据实验要求,本实验选择使用直线传动方式,并确定传动比为2:1,即带轮1转2圈时,带轮2转1圈。
3.2 选择带轮和皮带根据传动比和轴的转速要求,选择合适的带轮和皮带。
经过计算和比较,我们选择了带轮1的直径为20cm,带轮2的直径为10cm,并选择了适当的皮带。
3.3 安装传动装置和电动机在实验装置上安装和调整传动装置和电动机,确保传动装置和皮带的正常运转。
根据带传动的紧度要求,调节皮带的紧度。
3.4 测试传动性能运行电动机,测试带传动的性能。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传动轴的转速,并计算传递效率和传动功率。
4. 结果分析4.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带轮1的转速为1200rpm,带轮2的转速为600rpm。
根据传动比的设计,带轮2应该为带轮1转速的一半。
实验结果与设计值吻合,验证了传动装置的设计可行性。
4.2 计算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和测量值,计算得到传递效率为80%。
通过测量电动机的功率和传动装置的转速,计算得到传动功率为6kW。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和制作了一个带传动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带传动装置具有较高的传递效率和传动功率,适用于许多实际应用场景。
带传动实验
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2)测定弹性滑动率与所受的载荷和带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3)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工作原理与扭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PC-A 型、PC-B 型试验台(这里仅介绍PC-A 型试验台)PC-A 型:D 1=D 2(Α1=Α2) L 1=L 2=120MM (测力杆长度) K 1=K 2=0.217N/格 电动机功率355W 发电机负载0~305 W (40W 灯泡7只25W 灯泡1只)三、试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由于弹性滑动率Ε之值与打滑现象的出现以及带传动的效率Η都与带传递的载荷大小有密切的关系,本试验台用灯泡作负载。
试验台由主机和测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 电机滑动底板2 砝码3 百分表4 测力杆及测力装置5 电动机及主动带轮6 平带7 光电测速装置8 发电机及从动带轮9 负载灯泡 10 负载开关 11 电源开关 12 调速开关1)主机1)主机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是装在滑座上的直流电动机,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通过平带带动从动轮,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的轴上。
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联了八个灯泡(即图1上的负载灯泡),作为带传动的加载装置。
砝码通过钢丝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初拉力。
开启灯泡以改变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随着开启灯泡数量的增多,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相应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所传递的载荷刚好达到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时,传动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则带在带轮上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PC-A 型3 4 5 6 7 8 9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电机的测扭矩装置两部分组成。
A.光电测速装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轴上分别安装有一同步转盘,在转盘的同一半径上钻有一小孔,在小孔一侧固定有光电传感器,并使传感器的测头正对小孔。
传动实验报告答案
传动实验报告答案传动实验报告答案传动实验是机械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探究不同传动方式的特点和性能,对于机械设计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传动实验,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实验一:皮带传动实验在皮带传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类型的皮带,包括橡胶V带和齿形带。
通过测量不同负载下的转速和传动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皮带传动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橡胶V带还是齿形带,在不同负载下的传动效率都能达到90%以上。
这说明皮带传动在机械传动中具有较高的效率,适用于大功率传动。
2. 皮带传动具有较大的传动比范围。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皮带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范围。
橡胶V带适用于传动比较小的情况,而齿形带适用于传动比较大的情况。
这为机械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3. 皮带传动具有较好的吸振性能。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皮带传动在传递动力的同时,能够吸收一定的振动和冲击。
这使得皮带传动在一些对振动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具有优势。
实验二:齿轮传动实验在齿轮传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类型的齿轮,包括直齿轮、斜齿轮和蜗杆传动。
通过测量不同负载下的转速和传动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齿轮传动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直齿轮、斜齿轮还是蜗杆传动,在不同负载下的传动效率都能达到90%以上。
这说明齿轮传动在机械传动中具有较高的效率,适用于大功率传动。
2. 齿轮传动具有较小的传动比范围。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范围相对较小。
直齿轮和斜齿轮适用于传动比较小的情况,而蜗杆传动适用于传动比较大的情况。
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齿轮类型。
3. 齿轮传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齿轮传动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
这使得齿轮传动在一些对传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传动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不同传动方式特点和性能的机会。
皮带传动实验界面说明
皮带传动实验界面说明一、实验内容:1. 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量绘制:该实验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和A/D采集并转换成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驱动力矩和阻力矩数据,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和A/D板采集并转换成主、从动带轮的转数。
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作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使学生了解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 皮带传动运动模拟:该实验装置配置的计算机软件,通过数模计算作出带传动运动模拟,可清楚观察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二、实验步骤:1. 在封面上非文字区单击左键,即可进入皮带传动实验教学界面。
2. 在实验教学界面上,单击“实验”键,进入皮带传动实验界面。
3. 启动实验台的电动机,在实验台的操作面板上开动总电源,均匀按动调速按钮,同时按动“加载”按钮置零,待皮带转速平稳后,在皮带传动实验界面上单击“稳定测试”,对带传动的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以及主动轮、从动轮的转矩,进行第一个工况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并在皮带传动实验界面的虚拟仪表上显示。
4. 在实验台的操作面板上按动加载按钮1—2次,待皮带转速平稳后,在皮带传动实验界面上再次单击“稳定测试”,进行第二个工况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如此类推,直至皮带打滑。
5. 在皮带传动实验界面上单击“实测曲线”,在皮带传动实验界面上作出带传动的实测滑差—效率曲线图。
6. 若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在皮带传动实验界面上单击“重做实验”,清零,即可从第3步开始重做一次实验。
7. 在皮带传动实验界面上单击“运动模拟”,作出带传动运动模拟,可清楚观察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8. 如果实验结束,单击“退出”,返回Windows界面。
9. 关掉实验台操作面板上的调速按钮,使电机停转。
三、功能键说明:[运动模拟]:单击此键,作出带传动运动模拟,观察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稳定测试]:单击此键,对带传动的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以及主动轮、从动轮的转矩,进行一个工况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皮带传动实验
皮带传动实验实验五皮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利用计算机的人机交负性能,并使学生可以在软件界面表明文件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展开实验,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
1.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2.介绍初拉力的发生改变对传动的影响。
3.掌握带传动扭矩、转速和转速差的测量方法,测绘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二、实验台概述图1皮带传动实验台主要结构图1、电机移动底板2、法码3、传感器4、弹性测力杆5、主动电动机6、平皮带7、光电测速装置8、发电机9、电子加载10、机壳11、操纵面板1、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本实验台供机械零件课程开设皮带传动试验用,可进行皮带传动滑差率和效率曲线的测定。
该设备结构简结,外形新颖别致,电动机为直流无级变频,使用一流的变频电路,测距方式为红外线光电测距;皮带轮输出功率和扭矩可以轻易在面板上精确加载,也可以输入至计算机中展开测试分析。
整个试验台采用优质钢材和铝合金材料精心设计制作,具有稳定牢固、重量轻的特点。
该实验台主要由两个直流电机共同组成或其中一个为主动电机5,另一个为从动电机8,并作发电机采用,其电枢绕组两端接通灯泡功率9,主动电机紧固在一个以水平方向移动的底板1上,与发电机由一根平皮带6相连接。
在与滑动底板相连的法码架上加之法码,即可粘住皮带6。
电机锭子未固定可转动,其外壳上装有测力杆,支点压在压力传感器上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转矩。
两电机后端的装有光电测距装置和测距旋钮,夫基输出功率在面板上各自的数码管上表明。
2、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板功率为355w调速范围50~1500rpm最小功率输出功率上升率为≤5%初拉力最大值为3kg杠杆测力臂长度l1=l2=120mm(l1l2—电动机中心至测力杆支点的长度)皮带轮直径d1=d2=120mm三、测力计标定值k1=k2=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量范围为0~10mm实验台总重量45kg实验台工作原理见到实验指导书。
机械带传送实验
实验四、皮带传动测试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2、测定弹性滑动率与所传递的载荷和带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3、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设计原理与扭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实验台的结构该实验台主要由两个直流电机组成,其中一个为主动电机,另一个为从动电机,作发电机使用,发电机以灯泡为负载。
(如图)共有8只灯泡,(40瓦7只,25瓦1只)作为带传动的加载装置。
通过改变并联灯泡的数量和40瓦与25瓦灯泡交替使用,改变带传动的负载。
电动电机固定在一个可以水平方向自由移动的底板上,通过平皮带与发电机相连,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
平皮带的拉紧力可通过砝码架上的砝码来调节。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定子(即壳体)未固定可以转动,但在其外壳上装有测力杆,测力杆的另一端压在弹簧片上,弹簧片变形而对外壳产生一个相反力矩阻碍外壳的转动,直到相反力矩等于转动力矩,壳体的转动与弹簧片变形相对静止,此时电机的转动力矩等于弹簧片产生的阻力矩。
弹簧片的变形量可由百分表测出。
两电机后端装有光电测速装置和测速转盘,所测得的转速在面板上由各自的数码管显示。
2、主要技术参数:电动机调速范围50~1500 rpm发电机负载0~305 W(40W灯泡7只25W灯泡1只)皮带最大初拉力值为 3 kg测力杆支点至电机中心的距离(即力臂长度) L1=L2=120 mm皮带轮直径D1=D2=120 mm测力弹簧片特性系数k1= k2=0.24N/格(百分表每格)百分表精度为0.01 mm 测量范围为0~10 mm3、控制面板(如图)调速电源能输出电动机和发电机励磁电压,还能输出电动机所需的工作电压,调解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通过皮带的作用,也就同时改变了发电机的转速,发电机由8只灯泡做负载,通过改变面板上A~H的开关状态即可以1、电源开关2、转速调节3、电动机转速调节4、发电机转速调节5、发电机负载(灯泡)6、测量键7、存储键8、查看键9、复位键改变发电机的负载量。
带传动试验报告
带传动试验报告一、试验概述本次试验旨在测试带传动的性能表现,包括传动效率、噪音、振动等指标。
试验采用了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带传动结构,通过对不同负载下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试验设备本次试验使用了一台带传动测试台,该测试台由电机、减速器、轴承和带轮组成。
其中电机为3kW三相异步电机,减速器采用了齿轮减速器和皮带减速器两种结构,轴承为深沟球轴承,带轮采用了不同材质和型号的V型带轮。
三、试验方法1. 测试前准备:根据实际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带轮和皮带,并对测试台进行检查和维护。
2. 测试过程:将电机启动后,通过测力仪记录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并记录转速、振动和噪音等数据。
3. 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传动效率,并分析噪音和振动情况。
四、试验结果分析1. 传动效率:经过多次测试和计算,得出不同负载下的传动效率,发现在高负载情况下,皮带减速器的传动效率比齿轮减速器更高。
2. 噪音: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发现皮带减速器在高转速下噪音较大,而齿轮减速器则相对较小。
3. 振动:测试结果显示,在不同负载下,皮带减速器的振动量较大,而齿轮减速器则相对较小。
五、结论和建议1. 传动效率方面:在高负载情况下选择皮带减速器可以获得更高的传动效率。
2. 噪音方面: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减速器结构和材料,并进行有效降噪措施。
3. 振动方面:应该采用更加稳定的结构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振动控制。
六、总结本次试验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得出了关于带传动性能表现的重要结论,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这些成果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四皮带传动实验
实验四、皮带传动实验实验三、皮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皮带滑动曲线以及效率曲线的方法。
(2)观察皮带的打滑,加深对皮带传动设计标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传动,其性能试验为(机械设计)教学大纲规定的必做实验之一,也是产品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检测手段。
本实验台的完善设计保证操作者用最简便的操作,同时又概念形象的获得传动的效率曲线及滑动曲线。
采用直流电机为原动机及负载,具有无级调速功能。
本实验台设计了专门的带传动预张力形成机构,预张力可预先准确设定,在实验过程中,预张力稳定不变。
实验台采用全新直流调速电路和光电测速电路对其进行控制,通过数码管同步显示,使转速可直接准确读取,测力百分表采用特殊防震措施,指针读数清晰稳定。
三、主要仪器设备:皮带传动实验台 PC-A型四、实验机构简介 (1)机械结构本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电机。
对原动机,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对发电机,每按一下“加载” 按键,即并上一个负载灯泡,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主动电机力矩 )、T2(从动电机力矩)迫使力臂L作用于测力百分表,百分表读数△。
T=△*L*K K=0.224; L=120mm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地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O。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形糟(本图未表示)中,由此可获得必需的转速信号。
三.实验操作步骤 (l)设置预拉力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皮带传动(机制机电)
实验二皮带传动(11试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2.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3.掌握改变初拉力对不同类型皮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4.绘制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二、实验设备及原理图2-1 实验台结构简图1—从动直流电机2—从动带轮3—传动带4—主动带轮5—主动直流电机6—牵引绳7—滑轮8—砝码9—拉簧10—浮动支座11—固定支座12—底座13—拉力传感器实验台由机械装置、电子系统、操作控制等三部分组成。
(一) 机械装置1.主动部分包括50W直流电动机5(原动机)、其主轴上的主动带轮4及带的预紧力装置。
主动电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初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地确定带传动的初拉力F0 。
2.从动部分包括50W从动直流电机1(发电机)、和装在主轴上的从动带轮2 。
发电机的输出与负载部分相连,对于发电机,每按一下“加载”键,即在电枢回路上并上一个负载电阻,按数次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相当于机械加载。
3.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主动电机力矩)、T2(从动电机力矩)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13,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正比于T l、T2,因而可以作为测定T1、T2的原始讯号。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形槽中,由此可获得必须的转速信号。
(二)电子系统图2-2 实验台电子系统框图(三)操作部分操作部分主要集中在机台正面的面板上,面板的布置如图2—3所示。
图2—3 面板布置图在机台背面有微机RS-232接口、主动轮转矩I 及从动轮转矩II 调零旋钮等,其布置情况如图2—4所示。
载 荷 指 示主动轮转速送 数保 持清 零加 载从动轮转速主动轮转矩转速Ⅰ转矩Ⅰ转速Ⅱ转矩Ⅱ从动轮转矩调速电源图2—4 背面布置图1—电源插座2一主动力矩放大倍数调节3—接地端子4—从动调零电位器5—主动调零电位器6—RS-232接口三、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一)人工记录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台,使各机件处于完好状态;2)将传动带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3)加上砝码1,使产生所需初拉力F0;4)将电机调速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到底。
带传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带传动实训,使我对带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安装与调整、工作特性及维护保养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环境本次实训在机械工程系的带传动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多种带传动装置、检测仪器和工具。
三、实训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它利用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
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普通V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和多头带传动等。
四、实训过程1. 实习动员及安全教育实训前,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了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强调了实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实习过程的安全。
2. 带传动装置的识别与拆装(1)识别带传动装置:通过观察和了解,识别带传动装置的各个部件,如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皮带等。
(2)拆装带传动装置: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带传动装置的拆装步骤,并亲自进行拆装操作。
3. 带传动装置的安装与调整(1)安装带传动装置: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将带传动装置安装到设备上。
(2)调整张紧力:根据设备要求,调整张紧轮的松紧程度,确保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力适当。
4. 带传动装置的工作特性测试(1)测试带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通过测量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计算传动效率。
(2)测试带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对带传动装置进行承载试验,观察其工作情况。
5. 带传动装置的维护保养了解带传动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检查和更换等。
五、实训结果1. 成功拆装、安装带传动装置,掌握了拆装步骤和操作技巧。
2. 熟悉了带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了传动效率、承载能力等性能指标。
3. 掌握了带传动装置的维护保养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带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安装与调整、工作特性及维护保养等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
2. 实践操作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了自身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实验一.带传动实验
实验二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2、了解预紧力及从动轮负载的改变对带传动的影响,测绘出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3、了解试验机的工作原理与扭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1.观察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2.测量数值并绘制滑动曲线及效率曲线三、实验设备和工具CPQ―A带传动试验机,其示意图如图:1.砝码30N、2.砝码20N、3.滑轮、4.发电机紧固螺栓、5.发电机、6.发电机带轮、7.试验带、8.测力环支座、9.百分表、10. 测力环、11.杠杆、12.电动机、13.电动机带轮、14.加载旋钮、15.数码管、16.电压表、17.电流表、18.启动开关、19.调速旋钮、20.复零按钮、21.电源指示灯、22.数显开关、23.停止开关。
图一××―××带传动试验示意图主动带轮13装在电动机12的转子轴上,从动带轮6装在发电机5 的转子轴上,实验用的传动带(V带或平型带)7套装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
利用砝码1与2对带产生拉力,砝码的重力经过导向滑轮3,拖动发电机支座沿滚动导轨水平移动,以实现传动带的张紧。
四、实验原理1、调速与加载调速与稳速是由可控硅半控桥式整流,触发电路及速度、电流两个调整环节组成。
转动面板上的“调速”旋钮19,即可实现调速;电动机的转速值由数码管显示。
在电动机轴的后端,装有检测元件,它不断检测转速,反馈到输入端,与给定值比较,并有自动调节,以保证恒转速。
加载与控制负载大小,是通过开启灯泡来实现的。
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带传动的加载装置。
开启灯泡,以改变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随着开启灯泡的增多,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断传递的载荷刚好达到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全面打滑。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 带传动的概念和分类2. 带传动的优缺点3. 带传动的设计要点三、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清单2. 实验步骤及方法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图示分析2.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五、结论与建议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机械设计带传动的实践操作,掌握带传动的设计原理和步骤,了解带传动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1. 带传动的概念和分类带传动是将皮带或链条等柔性元件作为传递力量和运动轴承件,在两个或多个轮辗之间来回运转。
根据不同特点,带传动可分为三类:平面带式传动、凸形带式传动和链条式传动。
2. 带传动的优缺点(1)优点:①可靠性高:由于皮带具有弹性变形能力,因此可以吸收轴的不同位置产生的变形,减小了轴承负荷,从而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
②维修方便:皮带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弹性,易于安装和拆卸。
③噪音小:由于皮带传动时没有金属齿轮啮合时产生的撞击声,所以噪音比较小。
(2)缺点:①传动效率低:与直接啮合的金属齿轮相比,皮带传动效率较低。
②受环境影响大:皮带材料容易受到温度、湿度、油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老化或破裂。
3. 带传动的设计要点(1)选用适当的带式传动: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类型、规格和材料等参数进行设计。
(2)确定传动比:根据所需输出转速和输入转速,确定传动比,计算出中心距和带长。
(3)计算张力:根据负载大小、转矩大小、工作环境温度等因素计算张力,并选择适当张力值。
(4)设计轮辗尺寸:根据所选带式、传动比、中心距等参数,计算出轮辗的尺寸和带轮宽度。
(5)确定轴承:根据所选轮辗尺寸和工作转速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轴承。
三、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清单①带传动实验台②皮带③电机④带轮⑤张力计⑥转速测量仪2. 实验步骤及方法(1)安装实验台:将实验台安装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调整好水平度。
(2)安装电机和带轮:将电机固定在实验台上,并通过皮带连接到带轮上。
皮带传动实验
二、实验台简介
1、电机移动底板 、 2、法码 、 3、传感器 、 4、弹性测力杆 、 5、主动电动机 、 6、平皮带 、 7、光电测速装置 、 8、发电机 、 9、电子加载 、 10、机壳 、 11、操纵面板 、
图1—1 皮带传动实验台主要结构图
皮带传动实验
三、实验内容 1、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量绘制:该实验装置采 、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量绘制: 用压力传感器和A/D采集并转换成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驱动 用压力传感器和 采集并转换成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驱动 力矩和阻力矩数据,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和A/D板采集并转换成 力矩和阻力矩数据,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和 板采集并转换成 从动带轮的转数。 主 、 从动带轮的转数 。 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作出滑动曲 线和效率曲线。 线和效率曲线 。 使学生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传动 效率的影响。 效率的影响。
皮带传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2.测定弹性滑动率和带传动效率与所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2.测定弹性滑动率和带传动效率与所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弹 测定弹性滑动率和带传动效率与所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3.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与扭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3.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与扭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与扭矩
2、皮带传动运动模拟:该实验装置配置的计算机软件,在输 、皮带传动运动模拟:该实验装置配置的计算机软件, 入实测主、 从动带轮的转数后, 入实测主 、 从动带轮的转数后 , 通过模计算作出带传动运动 模拟,可清楚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模拟,可清楚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皮带传动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的传动效率以及断裂强度等特性。
实验原理:皮带传动是利用带状物体的摩擦抵抗实现的一种动力传动方式。
在传动过程中,皮带经过张力的引导,将原动机的动力传输到被动设备上。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驱动电机、计时器、皮带、滑轮等组成。
实验操作步骤:
1.调整皮带张力至适当程度,使得传动过程中皮带不会滑动或翻转。
2.启动驱动电机,将动力传输至被动设备。
3.调节被动设备的负载,记录传动效率以及皮带是否出现滑动或翻转现象。
4.重复以上步骤,改变负载大小,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多组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负载越大,传动效率越低,因为负载增大会降低皮带的张力,导致传动效率降低。
2.在皮带张力不足的情况下,皮带容易滑动或翻转,降低传动效率。
3.皮带断裂强度与宽度、厚度及材料强度等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实验结论:皮带传动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传动效率会发生变化。
合理选择皮带材料、调节皮带张力和负载大小可以提高传动效率,而过高或过低的负载会降低传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皮带以及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
新皮带传动实验报告(2018.6.24)
皮带传动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班级姓名时间学号一、 实验目的:1、 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2、 证实预拉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3、 测量带传动的滑差率和效率;4、掌握转矩、转速基本测量方法;5、绘制带传动滑动曲线图和效率曲线图;二、实验内容:1、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量绘制,该实验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和A/D 采集并 转换成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驱动力矩和阻力矩数据,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和A/D 板采集并转换成主、从动带轮的转数。
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作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使学生了解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改变皮带传动实验台的初拉力,注意观察初拉力的变化对皮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2、 带传动运动模拟:该实验装置配置的计算机软件,通过数模计算作出带传动运动模 拟,可清楚观察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三、 实验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利用中间挠性件的摩擦传动,工作时存在弹性滑动。
当两带轮直径相等时,弹性滑动系数(滑差率)%100%100n %100D %1001121112211121n n n n n D n n D V V V =-=-=-ε= 在初拉力F 0一定的条件下,弹性滑动的系数ε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载荷越大, 即带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 e 越大,当F e 超出摩擦力的最大值时,就会出现打滑现象。
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F e 与初拉力F 0有关,F 0越大,F e 也越大,因此增大初拉力,可提高带传动能力。
四、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带传动实验台PC-B 型和F-1型两种实验台。
(见图1、2)PC-B型实验台1、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该实验传动系统,由皮带6和一个装有主动带轮的直流伺服电动机组件,另一个装有从动带轮的直流伺服发电机组件构成。
主动轮电机5为特制两端带滚动轴承的直流伺服电机,滚动轴承座固定在一个滑动的底板1上,电机外壳(定子)未固定可相图1 PC-B型对其两端滚动轴承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传动实验
一、实验台目的
本实验台用于机械设计中带传动实验,主要测定皮带传动滑差率和效率及绘制实测曲线。
配有专用多媒体软件,学生可利用计算机在软件界面说明文件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量绘制:该实验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和A/D卡采集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驱动力矩力和阻力矩力,采用光电传感器和A/D板采集主、从动带轮的转速。
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作出实测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使学生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 皮带传动运动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动画模拟:该实验装置配置的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在输入实测主、从动带轮的转速后,通过数模计算作出带传动运动模拟,可清楚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动画图象。
三、实验台简介:
图1 皮带传动实验台主要结构图
1. 电机移动底板
2. 砝码和砝码架
3. 力传感器
4. 转矩力测杆
5. 主动电动机
6. 平皮带
7. 光电测速装置
8. 发电机
9. 灯泡组10、机座机壳11. 操纵面板
1.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该设备结构简结,外形新颖别致,整个试验台采用优质钢材和铝合金材料精心设计制作,具有稳定牢固、重量轻的特点。
该实验传动系统,由皮带6和一个装有主动带轮的直流伺服电动机组件,另一个装有从动带轮的直流伺服发电机组件构成。
(1)主动轮电机5为特制两端带滚动轴承座的直流伺服电机,滚动轴承座固定在一个滑动的底板1上,电机外壳(定子)未固定可相对其两端滚动轴承座转动。
滑动的底板能相对机座10在水平方向滑动。
(2)砝码架和砝码2与滑动底板通过绳和滑轮相连,用于张紧皮带;加上或减少法码,即可增加或减少皮带初拉力。
从动轮电机8也为特制两端带滚动轴承座的直流伺服发电机,电机外壳(定子)未固定可相对其两端滚动轴承座转动,轴承座固定在机座机壳上。
(3)发电机和灯泡9,以及实验台内的电子加载电路组成实验台加载系统,该加载系统可通过计算机软件主界面的加载按钮控制,也可用面板上触摸按钮6、7(见图2)进行手动控制和显示。
(4)可转动两电机的外壳上装有测力杆4,把电机外壳转动时产生的转矩力传递给传感器。
主、从动皮带轮扭矩力可直接在面板各自的数码管上读取,并传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分析。
(5)两电机后端装有光电测速装置和测速转盘7,测速方式为红外线光电测速;主、从动皮带轮转速可直接在面板各自的数码管上读取,并传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分析。
(6)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电源,采用先进的脉冲宽度调制的调速电源。
2. 主要技术参数
直流电机功率为355W
主电机调速范围50~1500rpm
皮带初拉力值为2~3.5kg.f
杠杆测力臂长度L1=L2=120mm(L1L2—电动机、发电机中心至传感器中心的距离)皮带轮直径D1=D2=120mm
压力传感器精度为1% 测量范围为0~50N
实验台总重量45kg
3. 电气面板布置及说明如下:
图2 皮带传动实验台面板布置图
1. 电源开关
2. 电动机转速调节
3. 电动机转速显示
4. 发电机转速显示
5. 加载显示
6. 加载按钮
7. 卸载按钮
8. 发电机转矩力显示
9. 电动机转矩力显示
4. 电气装置工作原理
该仪器电气测量控制由三个部分组成:
(1)电机调速部分:该部分采用专用的由脉宽调制(PWM)原理设计的直流电机调速电源,调节面板上的调速旋钮对电动机进行调速。
(2)仪器控制直流电源及传感器放大电路部分:该电路板由直流电源及传感器放大电路组成,直流电源主要向显示控制板和4组传感器放大电路供电,和将4个传感器的测量信号放大到规定幅度供显示控制板采样测量。
(3)显示测量控制部分:该部分由单片机、A/D转换、加载控制电路和RS-232接口组成。
A/D转换控制电路负责转速测量和4路传感器信号采样,采集的各参数除送面板进行显示外。
经由RS-232接口送上位机(电脑)进行数据分柝处理。
加载控制电路主要用于计算机对负荷灯泡组加载,也可通过面板上的触摸按钮对灯泡组进行手工加载和卸载。
实验台可脱机(电脑),用手工对各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处理。
5. 电气装置技术性能
测速范围: 50转/分~1500转/分
直流电动机功率:355W
发电机额定功率:355W
灯泡额定功率:共320W(8个40W)
环境温度:0℃~+40℃
相对湿度:≤85%
电源电压:交流~220V±10% 50Hz
工作场所:无强烈电磁干扰和腐蚀气体。
四、软件界面操作说明:
1. 带传动实验台软件封面(图3)
图3 带传动实验台软件封面在封面上非文字区单击左键,即可进入带传动实验说明界面。
2. 带传动实验说明界面(图4)
图4 带传动实验说明界面[实验]:单击此键,进入带传动实验分析界面。
[关闭音乐]:单击此键,音乐关闭,同时[关闭音乐] 变为[打开音乐];反之,单击[打开音乐],音乐打开,[打开音乐] 变为[关闭音乐]。
[说明]:单击此键,弹出带传动实验说明框。
[返回]:单击此键,返回带传动实验台软件封面。
[退出]:单击此键,结束程序的运行,返回WINDOWS界面。
3. 带传动实验分析界面(图5)
该界面开有皮带传动运动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动画模拟窗口、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试绘制窗口。
各控键说明如下:
图5 带传动实验分析界面
[运动模拟]:单击此健,可以清楚观察带传动的运动和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加载]:击此健可加载灯泡组负荷,每击一次可增加5%的灯泡组负荷功率。
[稳定测试]:单击此键,稳定记录实时显示的皮带传动的实测数据。
[实测曲线]:单击此键,显示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关闭音乐]:单击此键,音乐关闭,同时[关闭音乐] 变为[打开音乐];反之,单击[打开音乐],音乐打开,[打开音乐] 变为[关闭音乐]。
[操作说明]:单击此键,弹出皮带传动实验说明框。
[打印]:单击此键,弹出打印对话筐,将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打印出来或保存为文件。
[返回]:单击此键,返回皮带传动实验说明界面。
[退出系统]:单击此键,结束程序的运行,返回WINDOWS界面。
五、实验步骤:
1. 打开计算机,单击“皮带传动”图标,进入皮带传动的封面。
单击左键,进入皮带传动实验说明界面。
2.在皮带传动实验说明界面下方单击“实验”键,进入皮带传动实验分析界面。
3.启动实验台的电动机,待皮带传动运转平稳后,可进行皮带传动实验。
4. 在皮带传动实验分析界面下方单击“运动模拟”键,观察皮带传动的运动和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5.击“加载”健,可对灯泡组加载。
6.数据稳定后单击“稳定测试”键,记录实时显示的皮带传动的实测数据。
7. 重复实验步骤5和6,直至皮带打滑,结束测试。
8. 如果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可单击“重做实验”即可从第五步开始重做实验。
9. 单击“实测曲线”键,显示绘制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10. 如果要打印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在该界面下方单击“打印”键,打印机自动打印出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11. 如果实验结束,单击“退出”,返回Windows界面。
六、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 皮带和带轮要保持非常清洁,绝对不能粘油
2. 皮带和带轮如果不清洁,请先用干净的汽油、洒精清洗干净,再用干净的干抹布擦干净
3. 实验前电动机活动底板要反复推动,以确保灵活。
4. 启动电源开关前,需将面板上的调速旋钮逆时针旋到底(转速最低位置)。
以避免电机高速运动带来的冲击损坏传感器。
在法码架上加上一定的法码使皮带张紧,以确保实验安全。
5. 实验台的R232连接线与计算机接口,不允许带电插拔。
以免损坏电电脑。
6. 做实验测试前,先开机将皮带转速调至1000转/分以上,运转30分钟以上。
使实验台皮带预热性能稳定。
7. 在实验中采集数据时,一定要等数据采集窗口的数据稳定后再进行采集,每采集一次,时间间隔5-10秒钟。
8. 当皮带加载至打滑时,运转时间不能过长,防止损坏皮带。
9. 在皮带万一飞出的情况下,一般可将皮带调头,再装上进行实验。
在皮带调头,实验仍不能进行的情况下,则需将电机支座固定螺钉松动,适当调整两个带轮的轴线的平行后,再拧紧螺钉。
再做实验。
带传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数据记录
五、效率曲线和滑动率曲线(请大家自己描点,画在同一坐标系中,最好采用坐标纸)
ηε
0 P(单位)
六、实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