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doc资料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第三章分别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
而本节包括细胞膜的功能、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以及流动镶嵌模型三部分的内容。
同时也是在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基础上进行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材展示了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及结论,使学生领略到生物学科的魅力,主动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基础上, 对组成细胞的分子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学生刚步入高一,学习积极性高,在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虽然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逻辑思维也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完善,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又往往具有盲目性,对探索科学过程、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因此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1)简述细胞膜、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科学思维:(1)概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尝试制作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2)能够对各种细胞器进行分类和比较。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3、科学探究:(1)通过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认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2)选择合适的材料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
(3)能够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细胞核的功能。
4、社会责任:(1)关注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进展。
(2)形成正确的态度看待克隆人。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几种主要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3.1《细胞膜的结构》教学设计一、目标依据课标: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二、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
2.说出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3.说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4.说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
2.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四、教学难点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导入所学知识点:提问学生细胞膜的功能,依据结构与功能适应观,导入细胞膜的结构。
(一)细胞膜的成分展示两个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资料1:19世纪末,欧文顿(Overton)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作研究发现:凡是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思考题: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的组成含有脂质,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2.在推理分析之后,还需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和鉴定吗?3.为什么人们不从一开始就做实验来分析细胞膜的成分,而是先提出假说呢?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结论: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以提问学生的形式总结细胞膜的成分:脂质 50% 主要成分蛋白质 40% 主要成分糖类 2%-10%(二)细胞膜的结构以细胞膜的成分为基础,展示资料,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细胞膜的结构。
资料3:科学家朗缪尔(Langmuir Trough)设计了脂类单分子膜技术,对细胞膜进行了定性的研究。
教师讲解磷脂分子特点,带领学生进行活动1.画: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会怎么样铺展?(学生在作业本上动手画出来。
)资料4:1925年,两位荷兰的科学家,格伦德尔(Grendel)和戈特(Gorter)对细胞膜进行定量分析。
一方面,他们测量出单个红细胞表面积为100 μm2,从而计算出10000个红细胞总的表面积;另一方面,他们用丙酮抽提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他们发现,膜脂铺展的总面积是红细胞总表面积的1.8-2.2倍。
教学设计6: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包含了细胞膜的获取、成分和功能,对细胞中的化合物具有具体化和结构化的作用,又对物质的输入输出做出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所以将细胞膜的成分、功能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掌握细胞膜的功能及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对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并且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了一定的掌握。
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一)生命观念:通过重温科学家探究生物膜(细胞膜)结构的过程,逐步掌握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体会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科学思维:通过对细胞膜的感知、分析以及相应资料分析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三)科学探究:通过探究细胞膜实验中的选材、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实验思路。
(四)社会责任: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结构、功能;2.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如何体现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相统一;3.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课件制作、布置学生预习。
(二)学生准备学生预习七、教学过程【讲述】上次实验课很多同学都能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但是没有观察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有的同学就比较优秀哈,哎~他就成功了。
让我们一起看到PPT上的这张口腔上皮细胞图。
我们简单复习一下细胞的基本结构。
我们看到细胞膜可以将细胞内部和外界区别开,让我们一看就知道它就是细胞。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对细胞膜的探究历程以及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强调本节课的重要性和与前面知识的关联性。
通过生活实例,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建立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大胆提出实验假设,让学生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历程,切身感受科学魅力。
教师阐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描述生物膜的结构,并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通过生物膜模型建立过程的一系列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师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教师使用多媒体平台,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欲望。
教学结束前,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究科学的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和假设,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用。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细胞也有其边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边界的重要性,教师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展示图片并与学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将细胞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研究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细胞与外界的边界是什么,展示了真核生物细胞基本结构图,引导学生认识细胞膜的作用。
通过阅读资料、思考、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理解细胞膜的功能,认同细胞膜对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重要意义。
教师还通过动画展示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动画、找寻规律并总结哪些物质能进出细胞,哪些不能进入细胞。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胞也一样,细胞膜就是细胞的边界,它具有很重要的功能。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作用。
教师简要介绍细胞膜的功能,包括物质的进出、细胞间的识别和通讯等。
教师讲解细胞膜的成分,包括磷脂双分子层、膜蛋白和糖脂等。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了解细胞膜的成分。
教师介绍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包括XXX-丹尼克尔模型和XXX模型。
学生了解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教师讲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包括流动性和镶嵌性的特点。
学生了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提高实验能力。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细胞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
学生听取总结,感受细胞膜的重要性,激发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
学的重要性。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
随后,教师通过展示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XXX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细胞膜的作用。
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能够回答出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的功能。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通过讨论和分析,学生认同了细胞膜对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师通过举例,将细胞膜的功能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展示动画,让学生了解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的控制,引导学生总结哪些物质能进出细胞。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找寻规律,有所得,有研究的成就感。
最后,教师再次强调细胞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与之相反,水溶性的物质则难以穿过膜。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2)描述细胞膜的结构。
(3)认识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4)设计实验,验证活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技能目标:
获得根据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识到细胞膜流动性的重要意义。
(2)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的漫长历程,认识到科学的严谨与艰辛。
(3)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初步感受到与他人一起学习的乐趣。
2、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难点:细胞膜上脂质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3、教学方法:
(1)根据给出的资料,推导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2)观察图片、结合课本,尝试描述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3)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先小范围同学讨论、交流,确定设计方案,后全班交流。
4、教学过程: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姓名:刘俊男
学号:0804114182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说出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2、【科学思维】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3. 【科学探究】探究细胞膜的成分及结构。
4、【社会责任】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与其组成成分的内在联系(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教学过程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打破鸡蛋外壳,将蛋清和蛋黄倒入培养皿中。
【师】请同学们观察:卵黄与卵白之间被什么样的结构分开?【生】用手轻触或针扎鸡蛋黄,感受细胞膜的存在。
鸡蛋是一个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有细胞膜,植物细胞也有细胞膜,原核细胞也有细胞膜。
【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生】观察,信息获取,认识到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
讨论并推理得出: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用凉水洗红苋菜,水不变红;煮苋菜汤,汤却是红色的,这说明什么?【生】这个现象正好说明了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师】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生】相对的。
细胞能控制物质进出,但有些病原体可以进入细胞,使机体患病。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师】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通过哪些途径和别人交流的啊?【生】电话、微信、QQ等。
其实,细胞和细胞之间也有它们的秘密语言,它们也有交流。
【师】教师讲解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和实例:第一幅图表示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如胰岛素),经过血管的运输,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这样一个过程完成了具有一定距离的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第二幅图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和接受信号的细胞相互接触,接受信号的细胞是靶细胞。
膜上的信息分子和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相互识别,传递信息。
比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知识结构细胞膜的分子结构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二、教学目标 (1)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D:应用) 。
(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D:应用) 。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 ①细胞膜的分子结构;②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 难点: 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
四、教学程序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各有哪些结构?(对这一问题,学生基本上可以回答正确。
) 现在我们又要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高中阶段学习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是学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小结构,观察到的结构直径在0. 2mm以下。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到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还有许多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有自己的生理功能。
(展示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像,简单介绍图像中结构。
) 从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可以观察到,动、植物细胞结构不尽相同,它们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细胞亚1 / 7星微结构图,回答问题。
) 在植物细胞最外层有一层细胞壁:它的化学成份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于物质的通透属于全透性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动、植物细胞外都有一层细胞膜:细胞借以细胞膜和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细胞膜有什么样的分子结构,它有什么生理功能呢?这是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经科学家研究分析,细胞膜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
磷脂分子具有一个环状的头部和两条长链组成的尾部。
(展示一个磷脂分子的结构简图,说明亲水的环状端和疏水的长链端。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探究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等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 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建立生命的结构与功能观2.科学探究:领悟细胞膜结构探索过程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三、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出问题: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
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
讨论:1.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2.据此推测,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材料: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结论: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质膜)。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演化出原始的生命。
在原始海洋这盆稀薄的热汤中,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秕,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
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
而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细胞分泌化学物质,通过膜表面的受体传递信息。
(2)通过相邻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一、课题:《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细胞膜的主要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课本以及电子课件、模型等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通过举例,理论联系身边的生命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三、课型与课时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用具幻灯片、多媒体、细胞膜结构模型五、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六、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七、教学方法1.教法在教法上,我根据对以上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引导—发现”式,并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学习,积极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此外收集了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讨论,让学生全面的了解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及主要功能。
2.学法在学法上,我从学生的特点,知识障碍,动机和兴趣上进行分析(1)首先是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然后在知识障碍上:对于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两种运输方式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由浅入深的来进行分析。
(3)其次在动机和兴趣上:应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充分利用教材示意图、幻灯片、模型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本课首先简要介绍了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包括脂质、蛋白和糖结构;接着介绍了细胞膜中发生的一些重要物质运输过程,包括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中的被动运输、离子在细胞膜中的被动运输和活性运输、渗透压和水在细胞膜中的运动;最后介绍了细胞膜的动力学机制。
二. 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细胞膜的构成结构,包括脂质、蛋白和糖的结构;2.学生能够根据细胞膜的构成结构和功能,概括出细胞膜的特点;3.学生能够正确利用膜的运输过程的知识解答有关细胞膜的问题。
三. 教学重点2.膜的物质运输过程,包括脂溶性物质、离子的被动运输和活性运输、渗透压及水的运动;3.细胞膜的动力学机制。
四. 教学方法1.结合实际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有关细胞膜的一些基本概念:详细介绍生物膜的结构、细胞膜能够发生重要物质运输过程、介绍细胞膜的动力学机制,结合生活常识让学生认识膜的结构与功能。
2.深入理解:从膜的物质组成和重要物质运输过程开始,运用板块展示法,学生分解膜的结构层次,利用动态教学形象化理解膜的物质运输过程,最后,掌握细胞膜的动力学机制。
3.引导思考: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细胞膜的特性更好的调控生物学上的各种问题。
4.综合性考试:给学生开展综合性考试,考查学生对膜结构与功能的掌握。
五. 板式组织①结构层次②概念: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③解析: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细胞膜的构成结构:脂质、蛋白和糖第三部分:膜的动力学机制④ 练习:给出有关细胞膜的问题,要求学生应用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六.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将采取测试结合实验活动的形式进行评价:1.实验活动:学生参与实验,研究B膜的构成和物质运输过程;2.理论考试:将具体操作问题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测试学生对有关细胞膜的掌握程度;。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第一册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1.2主要内容细胞膜是细胞中必不可少的结构。
本节课主要讲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在膜上的排列方式即细胞膜的结构。
并以“积极思维”的方式引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其次分析细胞膜的功能。
学习完细胞膜的结构后再进一步认识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依据科学实验史料构建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建立起生命活动的物质性观点;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膜的功能;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3课时安排2课时4课前准备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挂图5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细胞中糖类、蛋白质、核酸等化学物质的功能,提出问题:如果将细胞中的各种成分按照其在细胞中的比例混合于一容器中,该容器能否完成生命活动?学生活动:得出否定结论:不能。
因为细胞和生物体绝对不是一些化合物的简单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细胞为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形成统一的整体。
师生总结: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种类繁多,大小、形态多样且功能也不相同,并且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学生活动:观察细胞和组织的模式图。
引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细胞结构的特点原核细胞:支原体(尿道炎、宫颈炎)、细菌、蓝藻、放线菌复杂程度的不同真核细胞:绝大多数生物,酵母菌学生活动:观察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3)阐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2)通过探究细胞膜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膜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的关系。
(2)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细胞膜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细胞膜有初步的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细胞膜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外部结构,提问:细胞的边界是什么?从而引出细胞膜的概念,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讲授新课(1)细胞膜的成分展示科学家对细胞膜成分的研究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
讲解脂质中磷脂的结构和特点,以及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作用。
(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理解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如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废物的排出等,讲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展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模式图,介绍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
(3)细胞膜的结构讲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介绍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新课改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本节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细胞膜的功能、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本节着重用生活事例,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建立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基于必修1前两章的学习和初中相关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细胞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功能、细胞成分鉴定的一般方法,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是很严密,对探索事物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故此节课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大胆提出实验假设,让学生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历程,切身感受科学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描述生物膜的结构。
3.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通过生物膜模型建立过程的一系列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1.细胞膜的功能。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时间安排:40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来传递信息,让同学们易于理解。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展示小实验图片,用锤子敲打鸡蛋,鸡蛋破碎,而鸡蛋黄并没有流出来,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细胞膜,并总结出细胞膜的第一个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探究新知:
探究一:细胞膜的功能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细胞膜的其他功能,并结合课本P42页内容,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和小组讨论,掌握细胞膜的功能
2.细胞膜的成分
3.生物膜的结构
屏幕提供诊断案答案,小组讨论
图片直观展示鸡蛋的蛋清和蛋黄,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细胞膜的存在并总结细胞膜功能
通过视频和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自主总结
学生通过画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的排布以及画出磷脂分子在细胞膜内外的排布情况,掌握磷脂分子的特性,理解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排列。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课题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功能(2)简述生物膜的探究历程(3)说出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模型构建方法,尝试构建生物膜的平面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感知在建立生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实验技术进步带来的重大作用。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通过制作细胞膜的平面模型,可以更生动形象,更容易地掌握细胞膜的结构。
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小结和当堂检测,对学生内容进行及时巩固;最后通过诗歌朗诵,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升华
2min
1min
3min
3~5
min
10min
5min
15min
5min
时间规划
课前自学(诊断)环节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以及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排列方式。
3.知道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外界的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重温细胞膜的发现史,初步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
2.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提高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3.通过小实验,初步形成设计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2.感悟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体会各学科在发展中的相互促进。
课前准备
小实验:每位同学在家里观察蛋黄表面的卵黄膜,将卵黄膜轻轻挑破,观察卵黄的形状变化。
知识准备:回顾磷脂分子的结构和特点及其排列方式。
教学过程。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理解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以及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理解物质出入膜的两种方式及功能特点。
3、建立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了解细胞膜的功能。
4、能用膜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等特点进行分析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二)能力目标:1、在分析细胞结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2、在学习细胞膜结构的过程中,接触利用模型说明和分析问题、对比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解决为什么应用电子显微镜来认识细胞结构的问题,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
2、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与细胞结构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教学重点1、细胞膜结构模型构建。
2、细胞膜的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
(二)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结构特点;2、如何理解膜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如何理解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之间的联系。
(三)解决办法1、用“模型法”理解细胞膜的结构。
2、用“借比法”理解膜的结构特点。
3、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去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之间的联系。
4、用“系统化法”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师采用启发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研究教材,对教材提供的素材进行灵活处理,为学生提供充分有效而有序的资料,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师生共同合作构建模型,设计实验、相互评价等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能力。
五、教具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什么是亚显微结构?(二)讲授新课1、呈现科学史料,探究细胞膜的分子结构:资料一:①1859年,E.Oerton(欧文顿)选用500多种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易溶于脂类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类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案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教案(一)一、教学内容及分析1.教材内容在“细胞膜的分子结构”部分,先说明研究细胞膜的材料,然后说明通过研究得出细胞膜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列方式,以及这些分子在细胞膜上的结构特点:即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在最后部分,举例介绍了膜外部的糖蛋白的作用。
2.学情分析我校由于地处农村,这里的学生有许多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有利条件,同时由于是中等水平的学生,应该说基础不是很好,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与城市里的学生的确有一定距离。
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结构及特点,说出糖被的主要作用。
能力目标:①尝试通过阅读科学史资料,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运用磷脂分子的化学性质探究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培养学生勇于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参与对细胞膜结构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多种化合物如何有序排列构成细胞膜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运用科学史料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
五、教学设计思想1.教学思想运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知识背景材料,以及已经学过的知识作为基础,独立地、主动地探究发现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法则、定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积极探索的态度习惯,逐步形成探索的科学方法与技巧。
问题或问题情境是启动探究式教学的“开关”,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探究式教学活动就无从进行,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新课改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本节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细胞膜的功能、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本节着重用生活事例,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建立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基于必修1前两章的学习和初中相关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细胞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功能、细胞成分鉴定的一般方法,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是很严密,对探索事物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故此节课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大胆提出实验假设,让学生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历程,切身感受科学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描述生物膜的结构。
3.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通过生物膜模型建立过程的一系列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细胞膜的功能。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
时间安排:
40分钟。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来传递信息,让同学们易于理解。
问答法:课中教师提出问题,比如在探究细胞膜的结构时,用问题串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细胞膜的功能
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三、流动镶嵌模型
成 分: 磷脂、蛋白质、糖
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位置: 镶于表面、嵌入、贯穿
糖的位置: 糖蛋白(糖被)、糖脂
结构特点: 流动性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科学探究为主线,精心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
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亲身体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科学领域没有终极真理,质疑和争论不仅是正常的,而且能促进科学的进步。
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活跃了课堂气氛。
将一些本来不太好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材料分析、资料讨论图片动画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从而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探究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突出的亮点是安排大量的与“图”有关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正确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
且本次教学用新教材,先讲细胞膜的功能再讲成分结构,更符合学生认知。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但不足在于教师讲述过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疲乏,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此点可以通过多设置活动、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学来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做练习,不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没有利用问题探讨的台盼蓝染色鉴别细胞死活,可以讲解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板书也存在不足,体现为对ppt存在过多的依赖。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多多注意板书的总结,不拘泥于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