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北中考课标古诗词曲40首
河北2020中考古诗文必考篇目(40篇)

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瞧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就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就是雄雌?7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8、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中考命题研究河北2020中考语文 必考诗文梳理(无答案)

2020年河北必考诗文梳理(一)课标要求必背34首古诗词1.关雎《诗经》(近8年未考)(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4)____________________,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
2.蒹葭《诗经》(近8年未考)(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
(4)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5)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沧海曹操(2020年理解型默写)(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中考要求的34首古诗词

河北省中考要求的34首古诗词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东汉末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八年级上册9.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八年级下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010冀考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大全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大全【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练习】1轮难写易错字集训(一)古诗词曲40首七年级上册1. 观沧海(1)水何____ ____,山岛____ ____。
(2)树木丛生,百草丰____。
(3)秋风____瑟,洪波____起。
2. ◆(1)杨花落尽子____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____西。
3. 次北固山下(1)客路____山外,行舟绿水前。
(2)潮平两岸____,风正一帆____。
(3)海日____残夜,江春入旧年。
(4)乡书何处达?归____洛阳边。
4. (1)枯____老树昏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____马。
(2)夕阳西下,断____人在天____。
5.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____秋池。
(2)何当共____西窗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年级下册____ ____,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____声,唯闻女叹息。
6. ◆(1)____ ____复(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____ ____,南市买____头,北市买长____。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____ ____。
(4)万里赴____机,关山度若飞。
(5)朔气传金____,寒光照铁衣。
(6)策____十二转,赏____百千强。
(7)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____;小弟闻姊来,磨刀____ ____向猪羊。
(8)脱我战时____,____我旧时裳。
(9)当窗理云____,对镜____花黄。
7. 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____然而____下!8. 望岳(1)____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荡胸生____云,____ ____入归鸟。
(3)会当____绝顶,一____众山小。
9. 登飞来峰不____浮云遮望眼,____缘身在最高层。
10. (1)莫笑农家____酒____,丰年留客足鸡____。
(2)山重水复____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____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中考必考40首古诗词曲逐篇梳理

中考必考40首古诗词曲逐篇梳理一、摹景状物、直抒胸臆类1.《饮酒》(其五)(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居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没有世俗交往的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心既然远离尘俗,自然觉得所处之地也远离尘世了。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怡然自得间无意中看见了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山间的云气更加秀丽,飞鸟结伴飞回树林。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①选自《陶渊明集》卷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藏后。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xún)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②【结庐】建造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③【人境】喧器扰攘的尘世。
④【尔】如此,这样。
⑤【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⑥【山气】山间的云气。
⑦【日夕】傍晚。
⑧【欲辨已忘言】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内容:前四句写诗人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接着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悠然自得的状态;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主旨:通过描写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陶醉自然的人生态度和洁身自好、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手法: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达到了浑朴自然、物我交融的境界。
赏析点评(1)返回自然是诗人的人生理想,他把这一理想落实在“人境”,于朴素的田园生活中追求精神的自由完满。
“车马喧”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心远”指精神上对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故“地自偏”。
(2)这两句诗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遂成千古名句。
“见”字用得精妙,它以山为主体,衬托出人的风雅。
2020年河北中考34首古诗词整理默写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多么的雄伟,苍莽的青色一望无边。
大自然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远望层山叠起,不禁心胸激荡,极目细观啊,那鸟儿已归巢。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12.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补)莫笑农家酒,丰年留客足鸡。
山重水复疑无路,又一村。
,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八年级下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精选】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⒈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⒉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3.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⒈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4.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5.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2020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

2020中考必背古诗词40首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魏)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木兰辞》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中考古诗词曲分类鉴赏(课标40首)

中考古诗词曲分类鉴赏(课标40首)壮志豪情1、《观沧海》曹操汉乐府诗歌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生动地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展开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借以抒发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主旨句2、《望岳》杜甫律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赞美了泰山的高大巍峨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名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写近望泰山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得高,看得远,富含哲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王安石绝句借描写飞来山及山上宝塔之高,抒发了诗人的无畏精神。
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表现面对现实和未来的豪迈、无畏、自信与乐观。
4、《行路难(其一)》李白歌行体描写前路艰难,表现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名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作者连用四个典型动作表达内心的苦闷。
名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用比喻写出了被逐出京的苦痛及前路的艰难。
与“雪拥蓝关马不前”意境相似。
名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用历史上两个政治不顺利,后来却成大业之人的典故表现希望被朝廷重用。
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全诗最强音。
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乐观人生态度。
5、《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词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现了词人对外国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河北省语文中考古诗词曲专题复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江城子·密州出猎》

河北省语文中考古诗词曲专题复习: 《闻王 昌龄左 迁龙标 遥有此 寄》《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初中 语文部 编版课 件精品 课件
【名句默写】 (1)_杨__花__落__尽__子__规__啼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2)_我__寄__愁__心__与__明__月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出闻 讯的时节,又表达了飘忽不定的感觉和落寞伤感之情的句子是: _杨__花__落__尽__子__规__啼___,_闻__道__龙__标__过__五__溪___。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富于创造力的诗句 “_我__寄__愁__心__与__明__月___,_随__君__直__到__夜__郎__西___”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思 念之情。
河北省语文中考古诗词曲专题复习: 《闻王 昌龄左 迁龙标 遥有此 寄》《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初中 语文部 编版课 件精品 课件
河北省语文中考古诗词曲专题复习: 《闻王 昌龄左 迁龙标 遥有此 寄》《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初中 语文部 编版课 件精品 课件
【名句默写】 (1)_为__报__倾__城__随__太__守___,亲射虎,看孙郎。 (2)_酒__酣__胸__胆__尚__开__张_。鬓微霜,____又__何__妨______! (3)持节云中,__何__日__遣__冯__唐____?__会__挽__雕__弓__如__满__月__,西北望,射天狼。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 能够重用自己的诗句是:__持__节__云__中____,__何__日__遣__冯__唐___?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三国孙权自喻,突出地表现作者 “少年狂气”的句子是:_为__报__倾__城__随__太__守_,___亲__射__虎_____,___看__孙__郎____。
中考古诗词曲40首(炼字、修辞、哲理、典故、画面)

之》)
“可怜”在这里指可惜,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
由雄壮变得悲壮,充满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瀚海阑十白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
“愁” “惨淡”两处,刻回了塞外苦寒之景,写出了诗人对
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之情。
【副词】
诗/词句
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悠悠” 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
无穷。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
“莫笑”(动词)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
“浩荡” 一词将“离愁”形象化、动态化,形容“离愁”的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犹”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暗示晚唐 统治者正重蹈覆辙,走前亡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 关切和忧虑,凸显出诗人的忧愤之情。
小住京华,
早又是中秋佳节。
(《满江红(小住京
华)》)
“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观沧海》)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密州出
猎》)
“狂”字贯穿全第
情基调。
;统摄全词,奠定r全词纵情、豪迈的感
《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
“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开篇就壮怀激烈,接着写战场 上的情景,可谓豪情万丈。结尾抒发壮志,最后一句的“可 怜白发生”,暗指壮志难酬,给“壮词”增加了慷慨悲凉的 色彩。
2020河北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返回目录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5. 这首散曲前三句描写了绝妙的秋景,请选择其中任意一句,用生动的 文字把该句表现的画面内容描述出来。(3分)
第一句: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 光秃秃的枝桠上。 第二句: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周围安谧而温馨。 第三句: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疲倦不堪的异乡游子,冒 着西风踟蹰而行。
3. 简要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分)
“何当”表示愿望,是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运用反衬,设想的未来的 欢悦反衬出今夜的孤寂。表达了诗人急切想和妻子(友人)团聚的思想 感情。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点击链接至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曲梳理
课标40首古诗词曲鉴赏分类一览表
目
课标40首古诗词曲分类梳理及训练
录
课标40首古诗词曲知识整合梳理
素养提升——古诗词曲综合对比训练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课标40首古诗词曲分类梳理及训练 七年级上册
点击链接至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曲梳理
八年级下册 2. 请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3分)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霍霍”是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弟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 漓尽致地表现出弟弟即将见到木兰前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
返回目录
七年级上册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七年级下册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河北中考必考的20首古诗词主题及赏析(全部手打)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思想感情: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望岳》杜甫唐思想感情:通过描绘雄伟磅礴的泰山,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突出了泰山的什么形象?“割”字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的形象。
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句子,试作具体分析。
写景: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抒情:抓住这两个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使至塞上》王维唐思想感情: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独、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沙漠中独起的狼烟聚集之上,滔滔黄河边落日依水而下。
此句是落日时分边关所见。
“大”字写出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字写出景物的单调。
“直”写出烽烟之峻拔坚毅。
”长”字写出横贯沙漠渺无尽头的黄河给人带来的视觉映象。
”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凉的感觉。
一长一直又一圆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而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思想感情: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了夕阳即将落下,远方一马上的行人在孤独的赶路,但却路途遥遥,不知所向的画面。
【部编版】中考语文新课标40首古诗词曲知识考点归纳梳理精编

【部编版】中考语文新课标40首古诗词曲知识考点归纳梳理精编课标40首古诗词曲知识归纳·一、古诗词曲典故诗句及出处典故及情感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
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
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其在某泽中。
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
后遂以“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情感】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其一)垂钓碧溪:相传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情感】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
《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行路难》(其一)【情感】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玉龙:指宝剑。
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
【情感】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东风: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铜雀:即铜雀台。
曹操建于邺城,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中的“连二乔”,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
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曹操父子以此侮辱东吴无人,要攻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
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烧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去锁在铜雀台了。
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复习专题02 古代诗歌鉴赏

速 递
子。④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⑤体会诗词的语言特点和
写作方法。
专
题
(1)考点范围:河北中考古代诗歌鉴赏篇目为《考试说明》规定的40首。考
技
法
查重点是词义句意理解、炼字及名句赏析、主旨情感把握、写作手法分析等,
精 讲
另外,文学常识和描述画面等考点也不能忽视。
(2)题型分值:近5年,除2015年是两首诗歌比较阅读外,其他年份都是单篇考
递
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之情。(4)征人思乡:抒发征人思乡,厌恶战争
专 题
之情。
技 法
4.咏史怀古
精 讲
多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现实。具体为:国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多为宋
朝);统治者——昏庸腐朽、骄奢淫逸;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沧桑;古人——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中
5.边塞生活
考
考 (1)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2)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
河北专版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中
近5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
考
考
年份
2019(6分) 2018(6分) 2017(6分) 2016(5分) 2015(7分)
情
及
《茅屋为秋 《酬乐天扬州
《望岳》《春
速
《水调歌头》
《蒹葭》
递
篇目
风所破歌》 初逢席上见赠》
望》
考点
宋/词
唐/歌行
唐/七律
先秦/古体
唐/五律
专
题
文学常识
精
讲
中 考
考点六 想象描述类
考
情
【考查形式】
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曲部分(新课标40首)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用得极妙, 请加以赏析。(2分) “见”字的妙处在于诗人无心、无意之间的偶见,诗人 在采菊时,山的形象便在无意中映入眼帘,一个“见” 字,很好地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相融合,充分表现了 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 【解析】“见”字为无心之举,于无心中表现了诗人看 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 帘的状态,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
考情搜索 近8年未考。 1.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一句寄寓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2分) 【解析】这两句诗应和了前文中“道逢乡里人:‘家 中有阿谁?’”的询问,老兵从征几十载,好不容易 从前线返回故里,在返途中遇到熟识的乡人,就迫不 及待地向他询问家中的亲人,又怎会料到家中竟早已 家破人亡,这景象与他的心理期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表现出因为战争而远离家乡的老兵归乡之后的悲惨命 运,其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哀痛与忧伤之情。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景物描写。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 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弃官 归隐的情怀。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真意”就是能够悠闲自在地生活,不在世俗 中迷失自我。自然之趣和人生的真谛在此以哲 理性的语言小结,给读者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 象空间。
【主旨: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人与自然 相契合的场景,表现出诗人渴望归隐田园、悠然自得的 心境。】
老兵用野谷和野葵做饭,再次表明家园荒芜,没 有粮食可吃。后两句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老兵 的孤苦伶仃。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这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 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将 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主旨:本诗借一个老兵从军65年回家后的见闻,表达 了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控诉,反映了百姓在 战乱社会中的痛苦。】
【精选】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

【精选】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⒈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⒉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3.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⒈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4.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晓驾炭车辗冰辙。 (《卖炭翁》)
“辗”字既写出了雪天路难行,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又暗示了牛车的重量,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早起驾车、踏雪碾冰的艰辛,可见他生活不易。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
“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转”“低”既表示月亮的运动,也表示词人赏月的时间很长,月已西斜,表现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密州出猎》)
“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开篇就壮怀激烈,接着写战场上的情景,可谓豪情万丈。结尾抒发壮志,最后一句的“可怜白发生”,暗指壮志难酬,给“壮词”增加了慷慨悲凉的色彩。
中考课标古诗词曲40首
(炼字、修辞、哲理、典故、画面)整合梳理
一、炼字
【动词】
诗/词句
赏 析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观沧海》)
“涌”字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表现了诗人对沧海的惊叹和赞美。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生”“入”二字使“日”与“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乱”“浅”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天生机盎然的特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后变得残破不堪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写出了眼前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惨淡”两处,刻画了塞外苦寒之景,写出了诗人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之情。
【副词】
诗/词句
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空”字衬托出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路难(其一)》)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以及感情的激荡变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破”“挂”二字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新”“旧”对比,表达了美景依旧而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悠”是“长”的意思,形容主人公夜长难寐时绵绵不断的忧思。此处两个“悠”字以感叹的语气道出,加重了相思的感情色彩。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掣”字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风拟人化,形象地说明风大而迅疾,好像在用力牵、拽红旗一样。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坡羊·潼关怀古》)
“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聚”“怒”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涨”字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既写出巴山之水注满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乡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浓重的愁思。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望岳》)
“钟”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人格化,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突出泰山之美。“割”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山南山北的阳光被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表现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望岳》)
“会当”(副词)和“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几处早莺争暖树,
仿佛梦魂归帝所。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一个“归”字,写出了词人仿佛原来是从天上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又回到天帝身边。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徘徊”强调了词人伤感惆怅的思绪。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全诗以一个“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形容词】
诗/词句
赏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春潮涨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动词)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只“风顺”还不足以保证“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这个“正”字,兼包含“顺”与“和”的内容。
“悠悠”(形容词)意指辽阔深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独”字是全诗的诗眼,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通过“悠悠”与“独”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犹”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暗示晚唐统治者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凸显出诗人的忧愤之情。
二、修辞
比喻
诗/词句
赏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用比喻作结,以双兔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满江红(小住京华)》)
“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弄”字表明词人与自己的清影为伴,舞姿曼妙。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
“卷”字极言行动之快,既写出了狩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的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卷”和“折”写出了北风之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争”和“啄”两个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栖息、春燕啄泥筑巢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悠然”(副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字写出了采菊时无意间看见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惬意;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相吻合。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连用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指离别时心境的痛苦不堪,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深沉和缠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
“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可怜”在这里指可惜,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充满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辅”字形象地暗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不但营造出开阔的意境,而且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感情基调。
望西都,意踌躇。
(《山坡羊·潼关怀古》)
“踌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动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二字化静为动,变平凡为神奇,既生动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也传神地写出了词人魂魄的昂扬飞动,又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