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设我国公共财政

合集下载

应用文-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

应用文-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

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浅谈我国当前形势和政策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当前欧美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持续动荡,对于处在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受此影响,我国经济联盟不会独善其身,未来的经济运行充满变数。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外需市场惨淡、内需依旧不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短期内未可奏效,必将拖累已经极大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

换而言之,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实质性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未来运行充满变数。

其次,由于通货膨胀的拉动和成本上升因素的推动,我国物价上涨势头明显,不仅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从长期来看,他们可能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从而与以收入矛盾为代表的各种矛盾相交织,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存在。

换而言之,在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物价上涨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

最后,在经历了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扩大公共投资的拉动经济操作后,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负作用已经逐渐凸显。

鉴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轰炸,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时中国被拖入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解决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绝非短期内所能奏效的事情。

因此,在我国面临低迷的外部经济以及国内传统经济结构难以为继的压力下,在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两大目标之间,我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二、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在全面评估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内部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中央做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议。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实质性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即便仍旧维持着名义上的“积极加稳健”的经济格局,如今,其实质性内容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当前预调和微调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其对经济扩张性的操作可相对从缓。

我们尚不需要如2008年和2009年那样大规模扩张性的操作,如今经济形势不宜于反应过度。

其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复杂性的变化,但是不足以改变2011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浅谈公共财政和税收

浅谈公共财政和税收

体 现 纳 税 人 权 利 意
. 时 公 托 财 政
众财 政 . 日的 是 满 足 扯 台 公 共 需 要 。 在
安 垒 .公 l收 入 公 共 雅 务 , 公 北 f c
的运 用和监督都 有积极怍 J f = I 此 . 公 共 财 歧 手 税 收 的 研 究 和 尖 u
践 麻 泼 瓯相 联 系 . 触 会 慌 通 .才 能 使 作
为 公 蚌 财 政 主 要 来 源 的 税 收 砸 好 地 征收 管 理 , 同 州 使 公 北 9 政 蜓 火地 链摊 接 应 l 寸
柯 的 作 用 .以 达 到 肯 的 耗 互 促 进 . 接 l 同垃 r 醴。
辑 础 性 作 H 觯 1
“ 产 f 幺 , 生 r 如 何 生 产 ” 羊 ¨
作出决 繁。
政 的内涵
对 “ 共卅 公 政 ” 逑 个 词 .学 术
务 . 满 楚 私 人 个 圳 需 要 而 政 府 通 过 提 供 公 共 物 品 或 服 务 . 溯 足 牡 会 公 共 糯 要。蚶政 酬是蛮 现政府 职能 的物 质_ 蓐
础 。
界千好儿种琏解 , 『
耍寻 求 合 理 的 风 嗡 转 嫁 肢 分 流 途 径 。 ・ 婴 建 盘 乡 一 体 化 是 城 的医 疗 救 助 制 鹿 。 除 丁 支持 农 村 低 保 对 象 枣 台 作医 { 乍受 7. 甚 奉 医 疗 保 障 外 . . 根 据 甚 盘 承 受 能 山对 掷 分医 疗 赞 I 超 正要 l j 出 封 顶 线 的 参 保 农 民 盛 行 医 疗 救 助 。 = 是 芟 灶 勘 商 舭 隈 疗 保 险机 构 錾 与 . 支 持 农 村 台 怍 l疗 事 业。 既 可“ 通 过 歧 f购 买帷 轰 l : f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财政支出结构综合反映一国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财政支出管理的目标就是总量的控制、资源分配与配置的效率、运管理与运作效率。

本文从近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公共财政在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还是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并针对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越位”“缺位”财政规模经济发展一、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规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财政支出范围不规范,“越位”与“缺位”并存由于行政区划级次引起政府及财政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定位不明确,财政的职能范围与支出责任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

由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引起的财政支出的“越位”、“缺位”。

一方面表现为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较少;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政府支出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力度的弱化,同时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仍然偏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以经济建设作为一项指导方针,所以经济建设支出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中份额最大的部分。

虽然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支出比重有下降趋势,但下降缓慢,占财政支出比重仍然还是很高。

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速度过快。

特别是至“七五”时期以来行政管理费超过了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速度,极速了其比重的上升,虽然几次机构消肿,精简人员,但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没有明显下降。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扩大,机构人员逐步增加,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增加有一定的必然性。

但是我国的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结构变化也不尽合理。

机构不合理膨胀、人员编制过多也会导致服务效率低下等不合理的一面。

3.财政支出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浅谈公共财政的运行

浅谈公共财政的运行
我 国 现有 的 财 政机 制 ,还 存 在 ・ 的 定
要 相 应 的效 率 装 置 ,而迄 今 为止 ,市 场 机 制 是 人 f发 现 的 使 经 济活 动 有 效 丰 的 唯 ’ f j 装 置 。 政府 财 政 机 制提 供 公共 物 品 女 何 才 n 能 符 合经济 活 动效 率的 要求 ? 既然 市场 饥 制 是 使 经 济活 动 有 效 牢 的唯 一 置 ,财 政 } 装 J L 制 要 符 合 经济 效 益 的要 求 ,其 吱 顷 上也 必 然 是 一种 模 拟 市场 机 制 。
分 别按定额补助标准编列 ,超编 人员不予
供 给 。三 是 落 实 国库 集 中 支 付办 法 。 国库
支 付制 度的改革 涉 及集 中支付机 构的设 置、部门职 责的调整等配套改革 。集 中支 付机构设立后 ,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要相应精简 ;取 消各预算部门及其他相关 部 门在银行开立的预算内外资金账户 ,将 这些资金集中于财政部门在银行开立的国 库单一账户中,这些部门主要负责审核预
{ l会 主 义生 产 的 目的 干 要 最 人 限度 土
地 满 足 全体 人 民 日盏增 长的 物 质 _化 中 文 的 需 要 。 问题 的 关键 存 丁资 源 稀 缺 , 足 人 仃J 要 的资 源 总是 有 限的 , 曼使 有 限 的 需 资 源 尽 可能 地 满 人 仃的 需 曼 ,效 率 火 J
动设牢 的必然 要求 。
财 政是 国家 为 丰 体的 经 济 酒 动 . 达 在 我 国 已 经形 成 了 共识 , 此 财 政 从 来就是
4.公 共 财政 的 立 足 点 是 非 市 场 赢 利 性 。 公 财政 市 足 丁非 市 场 赢 利性 包 括 两 个 层次 : 一 指 公 共财 政 活 动 范 围 立足 于 是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的问题及对策

2 6 1 18 2 2 5 1 680
3 44 10 5
0 2 l 44 2 I l ,98 】 471
l 652 l 29
1 b I i 7 8 3
I 9 9 : l
20 : 0 9f

3 00 457

j 财政支出的问题及对策
张海 霞 邯郸跃峰渠管理处
财政 支出总 量的5%以上 。后来在 体制转轨阶 O 段 ,投资主体 日 多元化 ,国家经济建设 方面 趋 的支出有所减少。资料表明 , 国经济 建设支 我 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 5 .8 60%下降 ̄20 年的3 .6 J0 3 00%,但这仍远远 高干 发达 国家的水 平 ( 美国 为4 9 E本 如 .%, t 为4 1%)。同时必须注意到 ,我 国经济建设 .7 支 出的 内部结构也不尽 合理 ,在很长时期内 , 政府 参与竞争性 、经营性项 目过 多,用于生产 性的 支出远远 高于基础设施 、公用事业等方面 的 支 出。经 过 多年 在这 方面努 力情 况有 所改 变,但 由于管理方面的疏漏 ,经济建设支 出的 总体效 益仍 不理想 。 32 .财政 支出范 围不规范 改革开 放以 来 ,我国 财政统 收的局 面虽 然被打破,但 在分配思想和 财政统 支的 局面仍 保持着国家包揽一切的财政供给 方式。财政资 金的供给范围 ,缺乏明确、科学 的界定。具体 表现在 :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 ,即政府行 政干预过多 ,充分发挥市场 调节较 少。如经营 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 、各类事业费 庞杂 、财政供养人 员过多 、负担过重等。另一 方 面 ,财 政支 出又严 重缺 位 ,即财 力过于 分 散 ,支出重点不明确 ,使得在应 由财政供给的 市场 失 灵的领 域 出现 保障 不 足和无 力保障 的 情况 ,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 。20年 00 全 国用于社 会保障 的支 出2 3 0 f 元 ,仅占当 1 .3 L 年 财政 支出的13% ,这与发展 中国家的2% .4 5 3%、发达 国家的 3% 5 %差 之甚远 。对 0 0 0 社 会文 教 、基础设 施和 公共 设施的 投入 也不 足 。使得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 力度弱化 ,不 利于 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 33 .行政管理支 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 国行政 管理支出 占财政 支出的比重 直处干一个较 高的水平 , 且呈逐 年上升态 而 势 。行政 管理 支出上 世纪 九十年 代 ,我国于 19年 ̄19年进 行了两次机构改革 ,但并 未 93 198 3 取得实质性 的突破 ,行政 事业经费占财政支 出 的比重一直稳定 在1%以上 ,在 “ 0 九五”时期 平均达到 l%以上,特别是20 ~20年不 降 4 00 0 1 反升 ,达到 l %~l%,不 仅高于 l % 国际 7 9 O的 平均水平 ,而且也高于我国同期财政收入增幅 l% 1 的水平 。据统 计 ,2 0 年中 国大陆 各级 党 04 政机 关公车约有40 0 万辆 ,年 费用48 元 。 0ML 尔后 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在 以超 过2% 度 0速 递增 。政管理支 出的增长有随经济发展 、社 会 进 步而增 长的 合理性 一面 ;但 也有 着 由于 机 I构膨胀 、人 员编制过 多、经费增长迅速 、服务 效率 低下而 不合理的一面 。,虽 历经几次大规 模机 构改革 ,但 反弹较大 ,形成 了膨胀—— 精 简——再膨 胀的恶性循环 ,导致 各级财政困难 日益加深 。 34 .民生方面投入不足 民生 投入 比重 上升缓 慢 。如从 1 8 年到 92 20 年,文 教、科学 、卫生、社会保障 支出增 05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功能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功能

58 . %。不仅 如此 ,中央财政 支农 支 出的 比重 也小于 农业 G P 占总 G D DP的 比重 , 19 9 4~2 0 0 4年 中央财政 支农支 出
占G DP的 比重平均 为 l .%, 16 比同 期农业 增加值 占GD P的 比重 ( 7 6 相 差 了 5 1 .%) %。江苏 财政 支 出中农业 支 出所 占
1 当 前 农 村 财 政 体 制 的 功 能 缺 陷
我国 “ 三农 ” 问题 的产 生既具 有普遍性 , 也具有特 殊性 。 我 国“ 三农 ” 问题 产生 的普遍性 在于 在农村 政府 财政作 用的 低效 甚至 无效。在市场难 以有 效配置 资源的情况 下, 政府财
农村 财政 占GD 3 %B"国家就有条件通过 财政 的主导功 能 P0 , - J ,
的 比例 也 呈 现 逐 年 下 降 的 趋 势 ,江 苏 农 业 支 出 占 全 省 财政
因此 , 解决 县级财政 能力薄弱 和财政 支出结构缺陷 问题 , 是
我 国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必须重点解 决的 问题 , 这就要 求
构建各级 财政 的均 等财力保 障机 制。为此要继续加大中央 财 政、 省级 财政和地级 市财政对 县域财政 的转移支付规模 , 增
政对 农村公 共产 品供 给 的长期 “ 缺位 ” 虚位” 和 “ 、“ 不到
位” ,导致政 府财政 对农 村发展 的促 进 作用低 效甚 至无效 。
财政 支农 支出规模及 其在 财政 总 支 出的 比重 与农业在 我 国
国民经济 中的地 位相 比 ,差距 很大 。 l9 9 0年 以来 ,我国 财 政 支农 支出 占财政 支 出 比重一 直 呈下 降的态 势 ,中央 财政 支农支 出 占财政 总支 出的 比重 ,19 年为 2 . %,2 0 91 13 0 0年 下降到 1 . %.2 0 27 0 4年进 一步 下 降到 1 .%,2 0 08 0 5年更是 降到7 %左右 。值得 注意 的是 , 近几 年来农 业基 本建设 支 出 也 出现 了徘 徊和 下降。地 方 财政 支农 支 出 占地方 财政总 支 出的 比重 ,I 9 年为 9 6 91 . %,2 0 0 0年 为 6 7 .%.2 0 0 3年为

浅谈如何加强财政监督,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

浅谈如何加强财政监督,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
意 义。
府 信息 公开 文化建设 。一直 以来 , 政 府 的许多 活动处于 不公 开 状 态 , 政府 官员 习惯于 “ 黑箱”操 作 , 这种运 作加大政 府决 策 风 险 ,为政府推卸 责任和腐败提供 了机会 , 大大增加 了公共 资 源被 滥用 的可能性 。财政信 息公开可 以防止滥用权 力、暗箱 操 作 ,从 而促 进财政管理现代化 。 ( 三) 财政信 息公开 有利于 保 障人 民的知情权 。政府 应最 大

( 一) 建立 “ 以人为 本 , 全 心全 意为 人 民服务 ” 的服 务 型政 府 。作 为政 府治理 核心 的财政透 明化 , 要求我 们按 照科学 发展 观的逻 辑 , 以社 会公众 利益为根本 , 构建 民主开放 、规范 、高 效的服 务型政 府 。这 样 , 政府 就会 建立从 消费者 利益 出发 的信 息 公开 , 也就是作为信息提 供者的政府会 了解公众及其代表 的
公共管理 I P u b U c A d mi n i s t r a t i 国财政透明度
赵 书 玲 项 城 市 环 卫 处 4 6 6 2 0 0
摘要: 财 政 透 明度 主 要 是 指 政 府 向 公 众 公 开 政 府 的 结 构 与 职 能 、 财 政 政 策 目标 、 公 共 部 门 账 户 、 财 政 筹 划 和 预 算
仅缓解 了当前政企 不分 、多头管 理 、各 自为政、职责 不清的现 化创 造一个硬件 支持 的环境 是非常有必要 的 。垃圾 资源化技 术 状, 同事也提升 了城市垃圾 处理的服务 水平 , 促进 了城市垃 圾处 的选 择 应 根 据 具 体情 况来 定 。有 研 究表 明 , 我 国城 市 垃 圾 今后 持 理 的可持续 发展 。 续开发利用 的方 向除回收再生 和综合 利用外 , 最终处理应有3 0 % ( 二) 完善城 市垃 圾的资源化措施 以上 用 于 堆 肥 , l 0 % 以上 用 于 焚烧 , 6 0 % 以 下 用于 填 埋 。 1 . 加强城市垃圾 的分类加 收。要实现垃圾资源化 , 应该从加 ( 三) 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 形成 社会 和政 府共识模 式 强管理 、推行垃圾分类 收集开始 , 以降低垃圾 中废 品 回收成本 , 1 . 提 倡绿色消费 。从保护环境和低碳经济 的要求出发 , 从 实 提 高废 品回 收率 和回收废 品质量 , 促进资源化 , 也便于有害废物 施可持 续发展 战略的考虑 , 提倡节约资源 , 反对无为消耗 ; 提倡 适 单独处置。每个城市都应根据 自己的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 , 提 出与 度 消费 , 反对铺 张浪费 ; 提倡 清洁消费 , 反对污染环境 。尽量 减少 之 对应 的垃圾 分类 方案 , 逐 步推广 垃圾分 类收 集 。要 大力 提倡 城市垃 圾的产生 , 特别 是对环境有 较大或较 长影响的废弃 物 , 如 居 民在 家 中 分 类 收 集 、抛 弃 垃 圾 ; 在 居 民 区 、 机 关 、学 校 、工 厂 白 色 污 染 等 。在 考 虑 满 足 人 类 自身 需 求 的 同时 也 要 考 虑 与 自然 企业 、商业 、文化及娱乐 中心 、机场 、车站等地方 , 应设置分类 长期共存发展 , 既要追求物质文 明, 更需崇尚精神文明 , 从意识上 收集垃圾 的容器 , 将废塑料 、废 纸张、废 玻璃 、废 金属 、废 电池 形成 绿色消费 , 从身边 的小事做起 , 让 城市垃圾处理 能够持续健 等加 以分类 收集 。同时为了推进废 品的 回收 , 应规 定设 立使用 回 康的低碳发展 , 让我们的环境 能够更加整洁和赏心悦 目。 收 标志 , 标注在那 些使用后 需回收 的商 品及包装上 , 并标 注 回收 2 . 鼓励 和 引导城 市垃 圾分 类 收集 和 回收 利用 。分 类 收集 是各 种 物 品的材料 名称 或其代号 、符号 , 从 源头上以利于废品的 回收 、 分类 , 也 加 强 了居 民对 于 垃 圾 分 类 的 印 象 。 2 . 加 强废 品 回收利用 。随着 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 旧的 回 收体制难 以适应 当前的发展形势 , 在 加强、改革、整顿国有 回收 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和前提。城市垃圾 中可 回收利用物质 比例大 , 分离后有很大的利用潜力 。并且分类收集垃圾的回收好处有 : 节省 土地 , 减少污染 , 资源再生 , 有益卫生 , 解决就业。做好垃圾分类工 作, 不仅可 、可以减少4 0 %的填埋量 , 还能获得巨大的环保价值和经 真是 “ 化腐朽为神奇 ”。因此 , 我们应该提高全民可持续发 公 司的同时 , 应建立义 务和强 制回收制度 , 使之 成为废 品回收主 济价值 , 渠道必 要的 、合理 的补充 , 从而 促进废 品的回收利用 , 减少 垃圾 展意识, 开展活动, 让全 民了解垃圾分类 的具体信息 , 形成垃圾分类 中的 废 品量 。 同 时 , 应 对 所 收 集 的垃 圾 应 通 过 机 械 和 人 力 的 方 式 的习惯 , 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和 回收利用 。政 进行必要的分选 , 以便于垃圾的进行资源化 和无 害化处理 。 府作为宣传源头, 应努力做好垃圾分类知识的推广 , 使居民都能够 了 3 . 大力 发展 城市 垃圾资源化技术 。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解到现在政府所开展活动的意义和 长远影响, 同时公民也应该要从 在 很大 程度 上 城市 垃圾 的 资源 化与 资 源化 技术 有着 密 切 的关 自身上提高 自己的低碳意识, 做到平时能够将垃圾分类投放 , 这样就 系 。科 技的进步 可增 加可利 用城市垃圾 的种类及 其利用范 围及 可 以形成一个社会和政府共识模式, 互相促进 , 互相监督 , 共同把城 提 高城 市垃 圾 的综 合利 用率 , 从而推 动垃圾 资源 化产业 的快 速 市的环境卫生建设做到位 , 创建一个政 民合作, 城市环境绿色发展的 发展 。因此 , 加强城市垃圾 资源化 技术的研究 , 为城市垃圾 资源 共赢画面。 固

浅谈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首先从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必要性入手,指出其对于预防腐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财政监督检查不够严格、监督缺乏实效等。

接着提出了建议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措施,如加强监督力度、建立监督机制等。

还探讨了提高财政监督检查效率的方法和加强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评估和改进。

最后指出,只有通过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才能有效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促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和透明化发展。

【关键词】财政监督检查, 加强,存在的问题,建议,措施,效率,评估,改进,结论1. 引言1.1 引言财政监督检查是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合法合规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财政纪律、促进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可忽视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一些问题。

只有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才能更好地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提高其有效性和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将分析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必要性,阐述为什么需要加强这项工作。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目前财政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督力度不足、监督措施滞后等。

然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建议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方法。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提高财政监督检查的效率,以及加强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评估和改进。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2. 正文2.1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必要性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的必要性是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保障公共财政的安全和稳定。

财政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任何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都会对国家的财政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财政理论专题论文

财政理论专题论文

《财政理论专题》1论公共财政的实质2完善我国公共财政的基本思路3浅议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4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的思路5简述对评估方法的理解(三种方法人选一种)6浅谈对新医改中公共投入的认识7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及其财政对策8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背景与路径选择基于收入分配结构视角的分析一现状与问题(是什么)二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三解决的思路与措施(写什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也逐步健全着各种建设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对公共财政政策的发展。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 缺陷。

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

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正确认识推行公共财政的意义,明确其特征,找出当前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一)财政“缺位”和“越位”并存我国财政供给缺位、越位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 财政的公共性和非盈利性不足。

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 财政该承担的没有全部承担, 如基础义务教育。

政府应该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保障不足, 财政支出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 形成财政供给的缺位。

另一方面, 财政该退出的又没有彻底退出, 如不少地方政府直接筹划和投资竞争性项目。

财政包揽过多, 几乎覆盖了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特别是向一般竞争性领域和盈利性领域投资过多, 形成财政供给的“越位”。

浅析中国财政政策

浅析中国财政政策

浅谈中国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中国财政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根据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宏观经济分析小组的分析2011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将会致力于“经济增长恢复常态,货币政策趋于中性”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总体上呈“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难言乐观。

作为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疲弱、政策调控和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2011年我国经济总体上谨慎乐观:预计全年GDP增长9%左右,比2010年回落约1个百分点;CPI上涨3.5%左右,略高于2010年。

宏观政策总体趋于稳健,财政政策更加强调结构调整和“包容性增长”,货币政策趋于中性,更加强调管理通胀预期,加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利率、汇率微有上升。

经济运行总体上依然呈“高增长、低通胀”态势.2011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快速回升转入稳定增长阶段,重点有以下内容:(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二)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和“稳增长”(三)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或“中性”,货币信贷回归常态(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避免剧烈波动(五)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方向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在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上,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稳定物价总水平,同时积极防范财政风险。

短期来看,现在的财政政策和前一段时间应对危机时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中长期来看,要继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又将会有哪些新的举措?在3月20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主论坛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围绕财政政策和公共财税体制改革作了精彩发言。

浅谈如何建设我国公共财政 加强政府职能

浅谈如何建设我国公共财政 加强政府职能
问题 。随着中小企业 的飞速发展 , 中小企业的地位 日趋
作, 进一步规 范会计核算 的基础工作 , 提高会计 工作水
平, 实现中小企业 自身 的长远发展。 ( 三) 完善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 , 加强外部监管 中小企业 应进一 步依法建立和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 , 加强对会计信 息 、企业资产及经营活动 的控制力度 , 保 证会计 核算及 时 、 有效 、 准确 。 企业外部监管应该 成为规
我 国公共 财政 府职能
王 桢
摘要 : 建设我 国公共财政 , 需要一个渐进 的过程 , 最重要 的一个 问题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只有真正把政府职能
转变到经济调节 、 市场监管 、 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 才能建设我 国的公共财政。财税体制改革 是中国体制改革的 核心 , 关 系到我 国经济增长 。 持续改善 民生 、 调节社会群体 的利益 、 保持社会 和谐稳定 , 尤其 是如何分享改革红利 , 更 是公众关注的话题 。要强化人大权威 , 保持预算监督的完整性和约束力 。 关键词 : 公共财政 ; 政府职能的转变 ; 经济调节 十六大 以来 ,我 国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建 立和发 展, 必然要建立有 中国特色 的社会 主义公共财政 。公共 财政是指国家( 政府 ) 集 中一部分社会资源 , 用于 为市场
共卫生 、 社会保 障等公共事业发展 ; 水利 、 交通 、 能源等公 益性基础建设 等等 。 只有加强政府经济调节职能 , 才能建
持; 不断 扩大社会 保障 的覆 盖面 , 加 快建立 和完善与经 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 不断加 大对教 育的 投入 , 提 高政府公 共教育 服务水平 , 尤其是要 提高义务 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等 。同时 , 政府公共财政是弥补 市场缺 陷 , 市场 是追求经 济利益最 大化 , 不 能为公 民提 供公共产品的 , 应 由政府来提供 。公共财政是应对灾难

浅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衡的财政政策

浅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衡的财政政策
缓 戆 理
浅谈城 乡基本公共月 务平衡 的财政政策 民
嘲姚
[ 摘

西南 财经 大学 财税 学院
要】 城 乡基 本公 共服 务平 衔 时我 国现 阶段 面临 一个 重 要 的现 实 问题 本 文 分析我 国基 本 公共服 务 的城 乡差距 和 原
因 ,并 提 出相 应 财政 方 面 的对 策
公 共 物 品 的 机 制 ,采 取 以 中央 省 两 级 政 府 为 主 导 ,地 方 财 政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的 城 乡差 距
1. 中小 学 义务 教 育方 面 。 由于我 国 农 村义 务教 育政 朐螂 政 投
入 实 行 乡财 政 或 县财 政 负 担 的体 制 . 而县 乡则 政 普遍 困 难 .所 以 农村 义 务教 育经 费 普遍 低 于城 市 1 7年城市 学 生 人均 教育 经费 9 9 是 农 村 学生 的 4倍 .城 市 初 中 生 的人 均 教 育经 费 是 农村 初 中生 的 近 8 。1 9 年 ,我 国农 村接 收义 务教 育的 学生 1 亿 倍 8 9 2 3 义 务教 育投入 的 比重仅 为 5 % 2 0 6 0 4年 占 当年 全 国接 受义 务 教 育 学生 总数 的 6 % 但 农村 义 务教 育 投入 占全国 5 全 国城 乡小学 初 中生 均 预算 内公 用 经 费分 别 为 1 4.1和 1 3 .1 2. 疗卫 生 方 面 我 国城 乡 医疗 卫 生 方 面 存 巨 大 的 差 距 医 20 0 0年 农村 人 口占总 人 口的 6 7 % 但 农村 卫 生 总费 用 占全 国 3 城 市 的 2 8 .农村 卫 生 事 业 费 占全 国卫 生 事 业 费 的 比重 仅 为 6. % 3 7 % .农村 人均 卫生 事业 费 用仅 为城市 的 2 7 2 7 % 1 1 ~ 7 9 年 9 20 0 0年 ,全 国新增 卫 生经 费投 入 中只 有 1 %投 八 到农 村 , 1 % 4 而 4 中的 8 % 又成 了人 头费 真 正专 项 的 农村 卫 生经 费 只 有 1 3 。 9 % 2 0 年 我 国人 均 卫生 总 费用城 乡之 比高达 3 1 O 5 5 3 3 社 会 保 障 方面 。 目前城 市 社会 保 障 制度 涉 及到 的 保障 项 目

如何建设我国公共财政探究

如何建设我国公共财政探究

如何建设我国公共财政探究作者:王琳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23期摘要:现阶段,我国公共财政建设无论是在政治管理还是在经济管理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文章作者主要对我国公共财政内涵、重要性以及公共财政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详细阐述和分析,并且又指出一些推动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措施。

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公共财政问题措施在对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研究发展下,产生了公共财政理论,具有着较强的理论创新意义。

然而,因受理论渊源的影响,公共财政理论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建设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待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飞速发展。

一、公共财政概述(一)内涵公共财政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机构为更好的满足公共社会的各种需求,利用收支活动对社会资源予以分配。

众所周知,财政即为政府机构所开展的资金收支活动,因此,收支活动服务于政府机构职能的行驶。

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发挥即是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换言之,公共财政也是政府机构实施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一种资金收支活动。

(二)基本特性1、公共性此特性指的是我国财政部门的资金投放,本着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追求社会公益的原则,而不是将赢利作为根本的发展目标。

2、公平性财政机构、政府等部门在公共财政政策方面要求一视同仁。

尤其是针对各阶层或者是个人的经济成分而言,应该做到公平、公正。

3、公开性公开性指的是政府机构财政收支预算的公开透明性,特别是针对收入方式、额度、支出去向等公共享有知情的权利。

二、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现如今,我国出现民生问题,且有待做出进一步解决。

而这些问题正是由我国未及时对公共财政体制进行梳理所导致。

古人云:“财政是庶政之母”。

可见,财政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西方国家发展史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发展都是和财政机制、能力等有着紧密的关联,有时财政体系的完善程度还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

浅谈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

浅谈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

UAN ZHUO LUN TAN圆桌论坛Y- 174 -财政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对其税收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但是,中国的财税政策仍然存在缺陷和漏洞,这正在降低中国财税工作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并影响中国的财税工作。

财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财税事业的顺利进行,国家对现行财税,国家税收制度和财税监管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财税预算机制和财税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偷税漏税,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财政税收改革的必要性(一)有效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领产业体系和宏观经济调整的税收管理水平在有效改善经济结构、供需平衡、收入分配以及加强市场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改善税收管理是财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的财税管理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而改善财税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避免财务风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之间频繁的经济往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互渗透程度逐渐增强。

为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有必要从以下两点入手,加强财税体制改革,为了促进新时代税收事务的有效进展,有必要引进先进的国外管理经验和税收技术。

在宏观经济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考虑财政风险和财政影响,由于财政税收的健康发展与减少财政风险密不可分,因此有必要进行财税政策改革。

(三)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通货膨胀引起的供需失衡使中国经济逐渐下降。

同时,生产成本的迅速上升和其他国家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我国经济下降。

由于成本过高,价格继续上涨,居民似乎对消费特别被动,巨大的生活压力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浅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具体需求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需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以改变新的发展方向。

税制改革是重要环节,在当前新时代的背景下,它以互联网商务为运营模式,以阿里巴巴、京东、顺丰速运、韵达、申通等物流业务呈现了社会经济形式的各种发展形式。

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

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

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摘要】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财政收支变化、主要措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也存在财政政策的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应着重优化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对于全球经济,我国的财政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需与国际接轨,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将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引言、背景、目的、意义、正文、宏观调控、财政收入、支出、变化、主要措施、影响、不足、改进方向、结论、总体成效、未来发展方向、建议、全球经济、启示1. 引言1.1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可以说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财政政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财政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也对我国的财政政策提出了巨大挑战。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给我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必须通过财政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可以说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之间寻求平衡和发展的过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政策,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目的和意义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有效引导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调节经济运行的总量和结构,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包括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我国财政政策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国内经济稳定增长,还在于应对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浅谈财政支出的现状和改革途径

浅谈财政支出的现状和改革途径
2 1 年第 4期 02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 8 总 2期) J U N LO I O 1 G T A HE SC I ̄G S CA CE C SE I N O R A FLA N N E C R O J E( O I LS IN E DSO )


财政支 出的现 状
( 过度的公务消费已经成为财政支出上的一 一) 个 比较严重的问题 。有人说“ 公务接待是一笔糊涂 账” “ ,三公” 经费的公开印证 了这一说法。对于过度 的公 务 消 费 , 者认 为政 府 部 门 应该 从 以下 几 点做 笔
起:
1我们要严格限制单位“ 、 一把手” 的直接审批权 力 , 止权力过 于集 中 , 以选取 一 名单 位 骨 干人 员 防 可 作为审批人 ,一把手” “ 对于审批有着领导和监督的权 力。设立单独的审批人的首要 目的是限制最高领导 的无人 监督 、 自己决定 、 独揽 审批大权 的现状 。 2 要加强对所有参观、 、 学习、 考察 、 培训等需用公 款支付费用的审批力度 , 发生这类事项应该提前上报 审批 。 审批部 门应 该严格考察 参观 学习 等事项 的 目的 和意义 。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控制公款支 出在考察、 学 习等一系列事项上的花费。同时 , 公务消费要与其他 费用项 目分列开来。 使各项公务支出有清晰明了的展 示。为公务消费项 目 设立 明细账页 , 坚持一事一记, 可以为监督公务消费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依据。这样
合理的财政支出可以实现效率、 公平和稳定经济 增长。而作为社会主义 , 我国财政支出切实地联 系着 每个公民的切实利益, 怎样才能更好地合理分配财政 支 出已经成为 现如 今 我 国政府 需要 解 决 的重 要 问题
之一 。

新整理公共财政论文优秀范文

新整理公共财政论文优秀范文

公共财政论文优秀范文公共财政是为满足一国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

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财政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公共财政论文优秀范文篇1浅谈我国公共财政职能摘要:财政职能问题是我国财政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它对我国财政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从对公共财政职能的一般认识入手,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职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了有效实现公共财政职能的方式。

关键词:财政;公共财政职能;市场失灵在我国,财政职能问题一直是个基本理论问题,它是财政本质问题直接引出,直接服务于和影响着财政本质问题的论证,又有着自己特殊的分析领域,对财政实践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一、对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认识公共财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应主要限于市场失灵领域,在市场不能做到,或者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可利用其拥有的财政等经济杠杆发挥积极作用,对市场进行干预。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在经济体系中,如果存在公共产品,外部性,规模收益递增,风险和不确定等情况,市场机制就无法引导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需要政府介入);经济稳定领域的市场失灵(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过程不稳定的两个突出表现,它们的出现是市场机制失灵最显著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和失业,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抑制);收入分配领域的市场失灵(市场机制追求的是资源的配置效率而没顾及公平,因此,竞争性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需要政府干预,发挥财政职能)。

政府在以上几方面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这一非市场机制解决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从而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状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及国有资本金管理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简单地说,财政的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为满座社会需要而提供特定的物品和服务,并为这些支出融资而征税。

浅谈国家公共财政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

浅谈国家公共财政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

浅谈国家公共财政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
符凤强
【期刊名称】《经济视野》
【年(卷),期】2014(000)014
【摘要】公共财务管理是国家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社会职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的各项事业都处于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一项事务,越来越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

公共财政管理是政策手段,也是服务方式。

做好国家公共财政管理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们的生活基本保障。

本文从国家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提高国家公共财政管理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总页数】1页(P410-410)
【作者】符凤强
【作者单位】62421部队北京 1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管理理念及其启示 [J], 舒成
2.试论如何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J], 张小燕
3.浅谈公共财政管理改革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发展 [J], 顾彩华
4.高校公共艺术绘画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J], 谢鸣理
5.高职公共艺术美术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J], 俞晓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建设我国公共财政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确立以及发展,这些
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

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的核心内容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在我国,建设我国公共财政,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只有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才能建设我国的公共财政。

建设我国公共财政,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只有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才能建设我国的公共财政。

关键词:建设我国公共财政
前言:
参考文献:
[1] 罗红.推进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若干问题分析.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0.04.
[2] 罗红.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科技和产业. 2010.08.
[3] 卢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02.
[4] 彭国彬.我国公共财政建设问题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3.
[5] 许跃辉.关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问题的思考[J]. 华东经济管理. 2009.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