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解度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课件
若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想一想,做一做 1、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再加氯化钠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说明: 1.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还能继续溶
解高锰酸钾
2.原溶液为氯化钠饱和溶液; 却是高锰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氯化钠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实验9-5
操作
加入5 g食盐, 再加入5 g食盐, 再加入15 mL水,
温故知新
3、如右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 面将发生的现象是( D )
A.无变化 C.A、B两处都升高
B.A处升高,B处下降 D.A处降低,B处升高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会叙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
转化的途径。 3.通过实例分析结晶的概念及结晶常用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 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①有未溶解的溶质,且固体溶质不再溶解。 ②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再加少量的该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聪明的你,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取少量蔗糖溶液,加入少量蔗糖,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不饱和;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结晶之间的转化:
课堂练习
1、把室温下的不饱和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 蒸发水 B 加食盐 C 给溶液降温 D 给溶液升温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 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是(C ) A 降低溶液温度 B 加入溶质硝酸钾 C 升高溶液的温度 D 蒸发溶液中的溶剂

9.2 溶解度(第1课时) 课件

9.2  溶解度(第1课时)  课件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达标检测: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 液达到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是 ( C ) A、降低溶液温度; B、加入溶质硝酸钾; C、升高溶液的温度; D、蒸发溶液中的溶剂。 5、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 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的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 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蒸发溶剂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加少量的该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 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如:某物质溶于水后,各阶段所得溶液如图……
由b、c知,b中物质还在 溶解,b为不饱和溶液; 由c、 d知,c中物质不再 溶解,c、d为饱和溶液。
依然是不饱和溶液。
④ 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另 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不一定,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
浓溶液 稀溶液 不饱和 溶液
看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 ×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盘点学习收获 我知道了……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达标检测:
1、在 一定的 温度下,在 一定量 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 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20℃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解,此时溶 液质量为 133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 则溶质为 36 克,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136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136 克。 3.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剩下的溶液是( D ) A.稀溶液 B.浓溶液 C.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

溶解度(第一课时) 优秀教案

溶解度(第一课时) 优秀教案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
学生实验探究 1 分别盛有 10ml 水的两个烧杯中分 别加入 2gNCl 和 2gKNO3 充分搅 拌,溶解后再分别加入 2g 观察, 记录
设置情景 抛出溶质溶解的限 度问题
让同学观察实验的过程,溶解 形成“极限”的意识
获得温度和溶剂的量对溶液 的饱和与否有影响的概Fra bibliotek;获环节二
实验的探究 建立饱和溶液和
环节三 概念的总结 深化和理解
【提问 3】 溶液的浓稀与饱和溶 液、不饱和溶液有什么关系? 【教师演示实验】分别在 10ml 水中 2gNCl 和 0.1gCa(OH)2
利用前面 KNO3 溶液冷却后观察 结晶后的现象得出结晶的概念 讲解物质分离的两种方法
学生实验探究 2 向未溶解的 NaCl 烧杯中加入 10ml 水;给有未溶的 KNO3 的 烧 杯 加 热 , 溶 解 后 再 加 2g
学生回答:蒸发水分
通过热的 KNO3 的饱和 溶液的降温后结晶和海 水晒盐的图片了解物质
提纯的两种方法
结晶的概念(PPT)展示
二 结晶 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 溶质又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 过程叫结晶
析出晶体以后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结晶的应用 提纯物质的方法之一
如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可用 蒸发结晶的方法 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
6
得饱和溶液需要指定“在一定 量的溶剂中”、和“在一定的 温度下”以及相互间的转化
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的转化方法通过流程图分析 使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知识
【演示实验 】向 KNO3 的饱和溶液中分 别加入一小粒 KNO3 和 KMnO4 晶体, 完善定义
学生观察回答: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

[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专题2溶解度(两学时)从容说课本课程分为两部分:饱和溶液和溶解度。

第一部分通过“活动与探索”介绍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分析、讨论和理解饱和溶液的两个前提条件,判断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最后分析和总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

第二部分通过讨论与探究引入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再以一个活动与探究绘制溶解度曲线,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

最后又讨论引出了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总结相应的概念。

(2)学会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困难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比较、归纳、实践和实践。

用心爱心专心-1-教具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设备: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勺子、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坐标纸。

药物:氯化钠、硝酸钾。

课程安排:2学时第一课时:饱和溶液。

第二课时:溶解度。

教学过程A部分[复习提问]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学生活动]【导言】我们知道盐很容易溶于水形成溶液,但盐能无限期地溶解在一杯水中吗?[学生发言]1。

是的。

不[过渡]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投影]活动与探究1.取装有20ml水的烧杯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加入5毫升水。

结论2。

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用心爱心专心-2-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加热,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并冷却[学生活动,教师巡逻][互相交流](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结论]1。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

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3.了解结晶现象及结晶方法.过程与方法1.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2.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教学重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教学难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教学用品:仪器:烧杯、试管、滴管、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玻璃棒、石棉网、火柴等药品:NaCl、KNO3、热水、冷水其它:课件、学案等液B。

饱和溶液里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C。

加入到溶液里的溶质全部溶解了,此时溶液一定不饱和D。

室温下,经充分溶解,与该固体共存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问题: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练习:见课件我来考考你。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练习:若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用加溶质、蒸发水、升温均可实现的是(B)A硝酸钾溶液B石灰水C食盐水D蔗糖水补充:浓溶液与稀溶液及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通过探究实验二观察总结结晶讨论:你知道有哪些结晶的方法?引导、讨论、总结若有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若没有溶质剩余加入一定量溶质,若能继续溶解的为不饱和溶液,若不能继续溶解的为饱和溶液。

小组合议,展示交流,讨论评价回顾[活动与探究]分析、讨论、交流、总结−−−−−−−−→←−−−−−−−−降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升温、增加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指明:一般情况,氢氧化钙溶液例外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不同的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第一课-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8张PPT)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第一课-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8张PPT)

03 练习
练习
问题一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溶液立即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原石灰水已经饱和,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不能继续溶解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难溶物质 D: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溶剂减少,有溶质析出
A:20℃时,100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g B:20℃时,在水中溶解7.4g氯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100g水溶解7.4g氯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
练习
问题五
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 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
气体溶解度
分析
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 时的体积叫做气体溶解度
内因:气体的种类
外因:温度与压强 ➢ ①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 ②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
打开汽水瓶子,压 强降低,容易溢出
思考:喝完汽水后为什么容易打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职业院校A合作
B
C
D
感谢聆听
溶解性
溶解度(20℃) 溶解性
<0.01g 难溶
0.01g-1g 微溶
1g-10g 可溶
注意
温度必须是20℃
物质溶解度随温度表
>10g 易溶
溶解度曲线
分析
横坐标:温度 纵坐标:溶解度
更加直观地显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题型分析: 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注意:一定要强调“某温度时” 例:20℃,A的溶解度为40g

溶解度(第1课时)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精品课件

溶解度(第1课时)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精品课件
2、在60摄氏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硝酸铜,硝酸铜溶液呈蓝色 铜在三种金属中最不活泼,铜和硝酸银发生了反应,说明铝、镁都已经完全反应完,因此溶质有硝酸铝、硝酸镁、硝酸
铜 3.C [解析] 碘盐中有氯化钠和碘酸钾,是混合物;人体缺碘会得甲状腺肿大;碘盐的食用方法是勿长时间炖炒,所以开始炖炒时不能加入碘盐;碘盐的储藏指南是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所以存放碘盐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1)4.4 (33)铁和硫酸铜溶液(“曾青得铁则化为铜”):Fe+CuSO4 FeSO4+Cu(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湿法炼铜) (71)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 2CO2+4H2O[现象同(69)]
【答案】D
A.图中T2一定大于T1
B.图中b点速率一定大于d点速率
B. ①是苯,②是CCl4,③是酒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
试题分析:n(Cl2)= 5.04L÷22.4L/mol=0.225mol,微粒的还原性:n(Fe2+)>n(Br-),所以当向溶液中通入氯气时,首先发生反应:2Fe2++ Cl2=2Fe3++2Cl-;然后发生反应:Cl2+
(42)稀盐酸和生石灰:2HCl+CaO CaCl2+H2O[现象同(41)]
7.(1)Cl(2)B E
(C2)aHC溶eO3+解2HC度l Ca随Cl2+温H2O度+CO的2↑ 改变差别较大时,采用结晶方法分
2.B [解析]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体积会小于实际生成的气体体积;碳酸钠和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也能与氢氧化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溶解度》第一课时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及转化方法的探究,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升在实验中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转化关系,以及结晶的概念和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中考中属于常考内容。

本课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溶液形成的基础上,以两个物质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引领学生对物质溶解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下一章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的形成,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状态却很少思考。

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解,所以本节课将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来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程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的方法。

2、了解结晶的现象和方法。

【教学重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3、结晶的方法。

【教学难点】1、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充分理解概念中的“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和“这种溶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探究、设疑讨论。

【学习方法】科学探究、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科学实验探究、现象分析、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反馈练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现象。

总结实验探究过程和现象:水→溶液1→溶液2全部溶部分溶在实验探究中使学生形成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合作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语言描述、归纳总结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第1课时)》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第1课时)》教学课件
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教师点拨】 固体物质在水中都不能无限地溶解。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一试身手】
请同学们完成学生用书当堂作业部分。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二:结晶的方法
溶液的相互转化>>>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本节导读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 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的一些知识,谁来说 一说,什么是溶液?举例说一说常见溶液 中的溶质和溶剂。
• 氯化钠溶液我们不陌生,那到底一杯水里 能溶解多少氯化钠?是无限制的溶解吗? 让学生大胆猜测,讨论一下。接下来我们 还是让事实说话。
加溶剂
浓溶液
稀溶液
加溶质 蒸发溶剂
多数溶液: 饱和溶液
少数溶液: 饱和石灰水
升温 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温
降温.加溶剂 不饱和石灰水
升温.减少溶剂.加溶质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
溶液达到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是:
1)降低溶液温度;
2)加入溶质硝酸钾;
3)升高溶液的温度; 4)蒸发溶液中的溶剂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
1、从实验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4、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教案(第一课时)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解度》教案(第一课时)

九年级 9.3.1溶解度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理解结晶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1.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理解结晶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练结合,多媒体【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食盐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20ml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二、预习检测: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3.结晶:。

三、新知新解::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

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请同学们参阅33—34页并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完成下列表格:操作20mL水中加入5克NaCl,搅拌再加5克NaCl,搅拌再加15mL水,搅拌现象结论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 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

再加入5 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操作现象结论20mL水中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再加5克硝酸钾,搅拌加热再加5克硝酸钾,搅拌冷却通过上述实验请各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分析后完成下列各题: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固体物质的溶解是无限制的吗? 。

2.以上这几种溶液是指在一定的和里还(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而这几种溶液是指在一定的和里还(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总结规律,获得知识。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吗?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溶解某种溶质的。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第一课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第一课时
[板书]一般情况下: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投影练习]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答案]温度升高后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小结升华
环节
课堂小结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
作业设计
1、在一定下,向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通过、方法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对于大多数物质)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1.一定温度2.一定量的溶剂
[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学生讨论、回答]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溶解。
[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一般情况下: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教学反思
[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
[学生发言]
[投影板书]一、饱和溶液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 溶解度 第一课时课件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 溶解度 第一课时课件PPT
俗话说:
“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肥胖胖。”
妈妈在家为小明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明一尝
淡了,要妈妈加
,小明一尝还说淡,
又要妈妈加
;小明一尝还是淡了,
再要妈妈加
……
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它能否无限地溶解在 一定量的水中呢?
1
第九单元 课题二
溶解度
第一课时
2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初步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 互转化关系。
向你们在实验中得到的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 和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能溶解吗?
怎样定义你所得的溶液名称啊?
10
如何通过外观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呢?
思考: a、最后还有溶质存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吗?
b、如果最后没有溶质存在,那么这种溶液不 是饱和溶液吗?
取 少量 的溶液,加入 少量 的固体溶 质,振荡,观察溶质是否减少或消失。
在一定温度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 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一般情况)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3、结晶(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13
当堂检测:
1.在200C时把40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中得到136克溶
11
3、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大家看看你们桌上的饱和 的硝酸源自溶液,有什么特别 的现象?热溶液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海水晒盐
(蒸发结晶)
12
课堂小结: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 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入5gNaC,l 搅拌,观察 现象。然后再加入15m水L , 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NaC,l 搅拌 再加5gNaC,l 搅拌 再加入15m水L ,搅拌
完全溶解 20m水l 能完全溶解5克氯化钠 未完全溶解 20m水l 不能完全溶解10克氯化钠 又能溶解 加水后变成又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结论】物质不能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水的量增多, 溶解的物质也增多。
实验9-6
在室温下,向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 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观察现象。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能继 续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观察剩余固体有 什么变化。然后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 象。待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2、在第二个实验中,溶质在什么时候是饱和 溶液?在什么时候是不饱和溶液?
【讨论】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中,为什么要限定“一定温度下”、“一 定量的溶剂里”这样的条件?
在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情况下,原 来的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在降 低温度的情况下,不饱和溶液可以变成饱 和溶液,因此,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下” 和“一定量的溶剂”,溶液的“饱和”和 “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
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
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C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思考:
?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和氯化钠易 溶解在水里形成溶液,那么这些物质能 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溶解的物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实验9-5
在室温下,向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NaC,l 搅拌;等溶解后,再加入
此说法不正确。因为在一定温度下, 该食盐饱和溶 液不能继续溶解食盐, 溶液的质量仍为100克。
2.“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 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
不正确。因为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强调的是: 加入同种溶质, 观察是否溶解。
3、(2018·温州 ) 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
讲授新课
一 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 和溶液。
问:1、在第一个实验中,溶质在什么时候是饱 和溶液?在什么时候是不饱和溶液?
?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 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 还能继续溶解 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 溶液。
? 只有指明“ 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 ”,“饱和” 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 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 某溶质,但是能溶 解其他溶质 。
【课堂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 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讲授新课
思考:
2、20℃时,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加入5g食盐,
加入食盐后的溶液中,质量不变的是( D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
饱和溶液 不包括未溶解
的固体!
小结
? 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 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 能再溶解某种物质 的溶液叫做5g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全部溶解
20m水L 能溶解5g硝酸钾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 20m水L 不能溶解10g硝酸钾
加热
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 升高温度变成又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又全部溶解了 加热可以溶解较多量硝酸钾
冷却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冷却之后又变成不能溶解溶质的溶液
思考:
1、用什么方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要看在一定温度 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 若存在 未溶解的溶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该温 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方法:(针对无剩余溶质的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同种溶质,如果 不再溶解,则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则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讲授新课
已经饱和的溶液是否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取少量冷却后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与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观察 硫酸铜能否溶解?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 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但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因此,表述某 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指明溶质。
如氯化钠饱和溶液、硝酸钾饱和溶液。 小结:已经饱和的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但是能溶 解其他物质,所以溶液是否饱和只是针对某一溶质而已。
【结论】温度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 物质溶解的量越多,溶解能力越强
? 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 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溶剂的量和温度有关。
提问: 在上实验中,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
量的溶剂里”不能无限度的溶解溶质 。那么,当 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叫什么溶液?还能继续溶解 时又叫什么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