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组织理论解读
马克思 韦伯 官僚组织理论
最佳答案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或官僚制)理论有着丰厚的思想内蕴,它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
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分析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来源之一。
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一讨论。
一、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理预设“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 )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
可以说,他的政治理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展开的,是对它们的进一步引申与发挥。
合理性是韦伯科层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
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
他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
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
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
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从而他对一个体系的认识排除了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合理性并不表现在事实的好坏之分,而是存在于看它是否被人们在信仰上认可,或者说,个人对一种秩序保持了它是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这就是这个秩序的“正当性”(validity)或它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
在正当性信念的支持之下,任何来自权威的命令都会得到个人的遵从,而不论这些命令是否来自统治者个人,或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等命令形式。
这样一个合法性来源或正当性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别。
一类是主观的正当性,包括情感的正当性(多表现为情绪的接近、亲和)、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相信一个秩序体现了个人的美学、伦理或其他价值)、宗教的正当性(来自于对救赎需要秩序这一看法的认可);第二类是所谓客观的正当性,包括习惯的正当性(对已经成为过程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的默认,以及心理学意义上可表述为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的从众心理)、法律的正当性(对法律体系无论是出于内心的抑或外在的服从)。
韦伯官僚制的理论局限及启示
韦伯官僚制的理论局限及启示韦伯管理理论(weber’s management theory)又称行政组织理论、“科层组织论”、官僚模式理论。
指通过公职或职位来管理,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的一种管理理论。
1、明确分工对每个职工上的非政府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存有明晰的规定,并做为正式宣布职责并使之合法化。
2、权利体系官员们按职务的级别和权力等级展开精心安排,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等级严格的指挥系统,每个职务均存有明晰的职权范围。
3、规范录用人员的提拔全然根据职务建议,通过正式宣布的考核和教育、训练去同时实现。
每个职位上的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同时,无法随意撤职。
4、管理职业化管理人员存有紧固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晋升制度,就是一种职业管理人员,而不是非政府的所有者。
5、公私有别管理人员在非政府中的职务活动应与私人事务区别上开,公私事务之间理应明晰的界限。
管理人员没非政府财产的所有权,并且无法滥用职权。
6、遵守规则和纪律非政府中包含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成员必须严格遵守非政府的规则和纪律,以保证统一性。
韦伯的理论受到了挑战。
官僚制与官僚制理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官僚制作为实践中的一种国家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的方式有着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只不过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对这种制度作出定义,正是在马克斯。
韦伯为这种制度并作了命名并明确提出了官僚新制的“合理性”建议之后,人们才已经开始高度关注这一统治者和管理制度的基本形式和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明确提出官僚制建设和改良的方案。
而至了20世纪70年代末,当一切关于官僚制建设和改良的方案都宣告失利之后,便发生了“挥别官僚制”的猛烈呼声。
官僚制是一个国家中的官僚组织和行为体系,是国家政治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对社会实行统治和管理的工具,是在社会统治和支配行为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现象。
官僚及其官僚体制的全部功能都服务于国家的这种统治和管理的目的。
西方行政学说之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六、西方行政学说之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一、生平与著述1.1864-1920, 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2.求学: 良好的家教渊源, 海德堡大学\ 柏林大学\ 哥丁根大学, 博士;3.人生经历丰富: 军人\ 教授\ 游历者| 思考者;4.学术研究与著述:研究领域与范围: 社会\ 经济\ 政治;代表性著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 作为职业的学术\ 作为职业的政治;二.韦伯官僚组织(科层制)思想(一) 核心概念:1. 权力(power): 无视人们的反对, 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
权力与服从(obedience) 相对应;2. 权威(Authority):正当化的统治, 是权力的一种特殊形态, 两个特征: (1) 自愿服从; (2) 存在着一套支持统治的正当性的信仰体系;3. 正当性(Validity): 指人们愿意服从该权威( 统治) 并根据该统治系统的相应命令来行动的可能性, 这种正当性可能出于不同的基础: 传统\ 情感\ 某种价值信念\ 某种成文规定, 等等; 不同的正当性基础,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正当统治。
(二)权威合法化的方式与组织类型分析1. 超凡权威与神秘化组织( 个人魅力型正当统治)超凡魅力: 来源于别人的崇拜和追随;神秘化组织(chrismatic): 这种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基于统治者个人的人格, 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统治者个人的人格特征: 超自然/ 超人的力量或品质, 因而具有人格魅力, 如宗教先知, 智者, 战争英雄, 救世主, 政治领袖。
u 两个特征:–反对经济上的考虑(经济上的平均主义)–内在的不稳定性;2.传统权威与传统型组织传统型权威: 基于传统习惯或世袭得来;两种形式: 世袭制与封建制;u特点:–A. 统治者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一些自然的亲缘关系,统治者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 –B. 与特定的经济组织形态,即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紧密联系;–C. 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宗教特性;3. 法定权威与合理化—合法化组织(法理型)法定权威: 由理性和法律规定的权力;合理—合法化组织: 即以理性和法律规定为基础行使权威( 统治) 的组织;u 在该组织中:–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逻辑一致的各种法律规则以及得到法律授权的管理人员所发布的命令,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不依赖于与个人有关的身份或属性,是一种非人格的权威统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在法律上地位平等,都受组织规则的约束;(1)何为合理化(rationality, 理性):–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即组织是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2)何为合法化(legitimacy):–因为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时候在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u 韦伯称这种类型的组织为”官僚制”(bureaucracy), 又译为”科层制”,u 韦伯认为, 官僚制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态, 所谓理想, 并非指”应当”或”合乎需要”, 而是指组织的一种纯粹或标准模式, 一种标准的组织形态;u 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4.韦伯对三种类型组织的评价:A. 超凡魅力: 非理性, 过于感情色彩, 过于神秘, 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B. 传统权威型: 服从传统, 领导者的作用在于维护过去的传统, 效率最低, 也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C. 只有法定权威适合于现代管理组织, 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谨慎的公正”:–a.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b. 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c. 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而是受到规则的约束;(三)官僚制(科层组织)及其特征1. 官僚制的含义:u 一种以法理型权威( 统治) 为基础, 具有专业化功能和固定的规章制度, 设科( 部) 分层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或管理形式;2. 官僚制的特征:(1) ( 合理的) 专业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2) 层级节制的权力等级系统:–层层控制的组织结构,在组织内按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3)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制定一整套严密的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工作的一致性,明确性,不可随心所欲.(理性,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测性)(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档案):–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形成正式文件下达,且记录在案,用毕归档. 以使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也利于明确任务\指令\权责,利于加强控制;(5)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以法律\法规条例\正式文件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避免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影响组织的理性,合法性和客观性.–严格区分公事与私事、公产与私产::组织成员间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务关系,处理组织事务只考虑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正当性),而不考虑私情.(6) 专业培训:–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为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以使其具备或增加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的数量\质量,提高效率.(7) 合理合法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升迁\任用)A. 依据工作性质要求和人员本身的资格条件任用人员;B. 根据职位等级系统对人员的职位给予合理安排,使人适其位,充分发挥其功能;C. 由自由契约而承担职务(市场原则);D. 职位设计:每一个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权责范围和应具备的学识能力经验要求;E. 明确固定的货币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依级别,责任大小,年资,地位而定;F. 绩效制:奖惩依工作优劣来定;G. 晋升依工作绩效和资历非关系而定;H. 职位不能转让或继承;I. 职位非私有,不得滥用职权;J. 管理人员在行使其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3.韦伯所认为的官僚制的优劣–优: 技术效率A. 严密性;B. 合理性;C. 稳定性;D. 普适性;–劣:A. 官僚体系庞大而致行动缓慢,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效率低下;B. 官僚主义弊端(bureaucratism);C. 理性主义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沦为工具而不再是目的, 即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
解读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经过几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韦伯不仅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谋取到了大学教职。从此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但好景不长,他同自己严厉的父亲关系一直较僵,在海德堡,两人发生了剧烈争吵。不久他父亲暴卒,使他非常悔恨和内疚,导致自己神经失常。有人说,如果佛罗伊德能够与韦伯碰面,绝对能有所收获。疾病的折磨使韦伯放弃工作去度假。他到处旅游,1904年,他到了美国。这块大陆上的生机勃勃和社会平等,使他转向了社会学。美洲的启发,孕育出了他的名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此,他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到处耕耘,法律、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政治等等,似乎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他的专长,近代科学的专业分工在韦伯那里失灵了。
法理型权威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必然,它最稳定且最有效率。这种权威下的组织关系是法定的,组织的行为规则体现了理性。所以,它是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权威类型,其他两种权威最终会向这种权威演变。
韦伯的权威理论,从学术上理清了人类社会权威的头绪,对繁杂的权威现象进行了类型学论证,试图揭示权威背后的本质含义。不管是赞成韦伯观点的,还是反对韦伯观点的,在此后的学术研究中,都跳不出韦伯构建的权威体系。甚至在有关权威的术语上,三种权威的词汇和表述都成为后人很难超越的范式。管理离不开权威,所以,管理学研究也就离不开韦伯。很有意思的是,在管理学著作中,对韦伯介绍的详细程度,同著作的普及程度成反比,同著作的学术深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对管理学研究得越深入,韦伯的重要性就会越明显。
浅析马克思对官僚制的论述
浅析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一、理论概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
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
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
韦伯认为,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
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
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
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
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
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二、理论特征(1)合理的分工。
在组织中明确划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将这种分工固定下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在组织中任何管理行为都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按章行事。
(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
在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下级易于接受明确的命令,上级也易于对下级进行管理。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
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无法实现其目标。
人类社会有三种被社会接受的权利:•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之所以服从它,是因为领导者占据了传统所支撑的权力地位,同时,领导者也受到传统的制约。
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不是基于与个人无关的秩序,而是基于习惯义务领域的个人忠诚。
领导者的作用似乎只是维护传统,因此是低效的,不应该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非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取决于对领导者的信仰。
他必须用不断的奇迹和英勇的行动赢得追随者。
超凡的力量太感性,太不理性,不是基于条条框框,而是基于神秘的启示。
因此,权力的非常形式不应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成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提供了审慎和正义。
原因是:(1)管理的连续性使得管理活动必须有序地进行。
(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3)领导者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应该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的人员应具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作为基础的,权威能消除混乱、带来秩序,没有权威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
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
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态,即:1、“神秘化的组织”。
这种组织形态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2、“传统的组织”。
在传统的组织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
3、“合理——合法化组织”。
在合理化——合法化组织中,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此时的权威必须在组织中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被领导者对权威的服从实际上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在赢得服从这一点上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各自都要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
二、官僚制及其特征韦伯认为,“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
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固定这种分工,分工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门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可以使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确切地知道从何处取得命令以及把命令传达给何人,有助于克服组织管理中的混乱现象,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官僚制组织通常需要制定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该形成正式文件下达,并且要记录在案,用毕归档。
这使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不因领导成员的变动而变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三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1.韦伯的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
权威------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
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即:“神秘化组织”、“传统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组织都可以是三种组织形态的结合。
“神秘化组织”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这种组织内在的基础并不稳固,常常会出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现象。
“传统组织”行使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
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世袭制”和“封建制”。
这种组织类型的权威明显具有世袭性、封建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
韦伯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
称之为合理化的制度,是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同时,称之为合法化的制度,是因为在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其权威。
韦伯用“官僚制”一词来称呼这种组织,认为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理想的官僚制”。
官僚制含义。
2.韦伯“官僚制”的基本特征。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是官僚制的重要特征之一。
韦伯认为,组织根据分工要求规定每一职位均有特定权责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门技能,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其中,将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统一的指挥链条,沿着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由最高层级的组织指挥控制下一层级的组织直至最基层的组织,于是便形成了官僚制组织中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马克思 韦伯 官僚组织理论
最佳答案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或官僚制)理论有着丰厚的思想内蕴,它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
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分析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来源之一。
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一讨论。
一、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理预设“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 )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
可以说,他的政治理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展开的,是对它们的进一步引申与发挥。
合理性是韦伯科层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
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
他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
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
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
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从而他对一个体系的认识排除了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合理性并不表现在事实的好坏之分,而是存在于看它是否被人们在信仰上认可,或者说,个人对一种秩序保持了它是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这就是这个秩序的“正当性”(validity)或它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
在正当性信念的支持之下,任何来自权威的命令都会得到个人的遵从,而不论这些命令是否来自统治者个人,或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等命令形式。
这样一个合法性来源或正当性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别。
一类是主观的正当性,包括情感的正当性(多表现为情绪的接近、亲和)、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相信一个秩序体现了个人的美学、伦理或其他价值)、宗教的正当性(来自于对救赎需要秩序这一看法的认可);第二类是所谓客观的正当性,包括习惯的正当性(对已经成为过程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的默认,以及心理学意义上可表述为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的从众心理)、法律的正当性(对法律体系无论是出于内心的抑或外在的服从)。
浅析官僚制理论
浅析官僚制理论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马克斯韦伯,创立了官僚集权理论。
该理论倡导的官僚制组织,被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结构。
官僚制组织确实具备其合理性的基本内核,但这种模式也面临着危机,存在着不少弊端。
改革官僚体制,已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并不断探索及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韦伯创立的官僚制现代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尽管社会组织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质,但是权威和控制是各类社会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他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作为基础的,权威能消除混乱,带来秩序,没有权威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
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魅力型权威,使人敬仰;传统型权威,使人服从;而法理性权威,则带来理性思考。
与之相对应的是“神秘化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
而在韦伯看来,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理想的官僚制”,这也是他备加推崇的组织形式。
二、官僚制的特征官僚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合理性的高度体现,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是一个实施组织管理的严密的职能系统,它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架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使一切社会行动都建立在功能效率关系上,以保障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
在韦伯看来,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具有以下特征: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3.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三、官僚制的优点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探析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探析一、本文概述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作为社会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的“官僚制”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析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揭示其内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官僚制的定义、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随后,本文将分析官僚制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探讨如何克服其固有的问题,以实现更为高效、公正的社会治理。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在不同国家、地区及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官僚制理论。
通过对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二、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概述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官僚制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韦伯在他的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官僚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形式,是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权力运作方式。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一种高度理性化、法制化和非人格化的组织形式。
其核心特征包括:等级制原则,即组织内部按照权力和职责的层级关系进行划分,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法制化原则,即组织的运作和决策都基于明确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而非个人的主观意愿;非人格化原则,即组织中的成员在处理事务时,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偏好的影响。
韦伯认为,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有诸多优点。
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社会组织和复杂社会管理中的协调问题,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官僚制通过明确的权力和职责划分,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官僚制通过法制化和非人格化的运作方式,能够减少个人情感和偏好对组织决策的影响,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然而,韦伯也指出了官僚制的局限性和潜在问题。
马克斯_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董海军
如果说威尔逊等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为现代公共行政及科学研究确立了逻辑 前提的话, 那么公共行政科学化、技术化的道路则是由马克斯- 韦伯开拓出的。正是韦伯 对官僚制问题的研究, 才在官僚制的历史发展中抽象出了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原则, 并 对公共行政的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形式合理性设计。所以说, 韦伯的工作可以被看作是对 现代公共行政范式的确立。
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一问题, 韦伯对权威和权力作了区分。他指出, 权力无视人们的 反对, 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 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处于自愿。可见, 在权威 制度下, 下级把上级发布的命令看作是合法的。正是根据这种权威合法化的方式, 韦伯 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了区分。他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 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 式, 即“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 - - 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 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当然, 在现实生活中, 任何组织都可以是三种 组织形态的结合, 然而, 对于我们分析组织来说, 区分三种完全不同的组织形态, 还是十 分有益的。
( 三) “合理- - - 合法化组织”在合理—合法化的组织中, 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规 则, 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此时的权威必须在组织中担任 一定的领导职务, 被领导者对权威的服从实质上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 在赢得服从这一 点 上 与 领 导 者 个 人 的 品 质 、能 力 、学 识 关 系 不 大 ; 此 时 领 导 者 与 被 领 导 者 之 间 在 法 律 上 显然是平等的, 各自都要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这种类型的组织是以官僚组织的形式出
现的, 而韦伯则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这一关于组织的权威制度 之所以被称为合理化的制度, 是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 即: 这些组织好像是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 旨在执行某些功能, 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 机器发挥最大的功能起着各自的作用。同时, 这一关于组织的权威制度又被称之为合法 化制度, 因为在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 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一定职 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韦伯用“官 僚 制 ”来 称 呼 这种组织。
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课件
层级分明、分工明确、高度规则化、 重视正式沟通。
官僚组织理论的重要性
理论意义
为研究组织内部运作提供了基础理论框架,为后来的组织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实践意义
指导政府和大型组织优化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
官僚组织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01
起源
发展
02
03
当代应用
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德国,由社 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决策监督
为了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公正性,官僚组织通常设有监督机制对决策过程进行监督。监督机制包括内部 审计、外部审计和法律监督等,以确保组织的决策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沟通与协调
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
协调机制
官僚组织内部的沟通主要通过 正式渠道进行,如文件传递、 会议、报告等。正式沟通具有 规范性和程序性,有助于保证 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官僚组织中,决策权通常集中于上层管理者手中。中层管理者和基层执行者通常只拥有执行上级决策的权力,而较 少参与决策过程。这种决策权分配有助于统一指挥和决策效率。
决策程序
官僚组织的决策过程通常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制定、方案评估和决策实施等步骤。这种 程序有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则和程序,寻求更好的工作方式和更高的效率。
03
适应则要求组织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
身的策略和运作方式,以保持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04 官僚组织的权力与政治
权力关系
权力关系是官僚组织中的核心 要素,表现为组织内部的层级
关系和角色定位。
官僚组织中的权力关系通常基 于职位和职责进行分配,以确
保组织的稳定性和效率。
官僚组织的概念
官僚组织的概念官僚组织是指由官僚制度所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是一种高度规范、层级分明、权力机构明确、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组织形态。
官僚组织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国家,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加普遍。
官僚组织的主要特征包括:1. 程序规范:官僚组织在行事上有一系列的规定和程序,强调程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确保事务能够正常进行。
2. 层级分明:官僚组织内部有明确的层级结构,每个层级对下级负责,上级对下级有权力和控制。
3. 管理权力集中:官僚组织中的权力主要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他们对组织的决策和资源分配有决定性的影响。
4. 事务分工:官僚组织内部的事务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专门的岗位和职责,遵循“各司其职”的原则。
5. 不确定性的削减:官僚组织通过规范、程序和事务分工来削减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
官僚组织的产生主要源于现代化的国家、政府和机构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大规模、高度分工和复杂的社会生活使得组织需要一种能够管理和控制的机制。
官僚组织通过规范和程序来确保组织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合作和协调。
此外,官僚组织还能够实现权力和资源的集中,从而更好地实现各项政策和目标。
然而,官僚组织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首先,由于过于依赖规范和程序,官僚组织往往显得僵化和难以适应变化。
它们往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无法快速、有效地应对新形势和新问题。
其次,官僚组织在权力集中的同时,也易于产生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权力的集中使得高层管理者可以随意地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私利,同时也容易产生决策失误和滥用职权的情况。
再次,官僚组织的过度管理和繁琐程序使得效率低下,工作效果不佳。
审批程序繁冗,决策往往经过多轮传递,导致事务无法及时处理和回应,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也开始思考如何改革和优化官僚组织。
一方面,人们提出了简化程序、减少繁文缛节的建议,以提高效率。
例如,推行“一次办好”、“放管服”等改革举措,以减少政府与企业和市民之间的摩擦和成本。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名词解释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名词解释韦伯(Max Weber)是社会学和组织理论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对官僚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官僚制是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等各个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涉及到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
一. 官僚化(Bureaucratization)官僚化是指一种以行政规则、等级制度和权力分配为基础的组织形式。
在官僚化的组织中,职权和责任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确定,权力被正式授予特定的职位,而不是个人。
这种组织形式强调效率、规范和稳定性,官僚机构通过严格的程序和规则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并以效率和预测性为导向。
二. 理性(Rationality)韦伯将理性定义为根据目标和手段的选择来进行行动的方式。
在官僚制度中,理性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官僚机构以效率和理性为指导,通过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来进行决策和实施。
这有助于减少个人利益和偏见对决策的影响,并使组织的运作更加有效和可预测。
三. 等级制度(Hierarchy)等级制度是官僚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它通过明确的职位和权力等级来规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等级制度下,权力和决策权逐级上升,从而确保组织内部的权力分配和控制。
等级制度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稳定性,但也可能导致权力垄断和创新的受限。
四. 行政规则(Administrative Rules)行政规则是官僚制度中制定和执行的规则和程序。
它们规范了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决策,并确保组织的运作符合既定的标准和目标。
行政规则的存在可以减少个人主观意识和偏见对组织的影响,提高行政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五. 功能分工(Division of Labor)功能分工是一种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分配给特定职位和人员的组织方式。
在官僚制度中,功能分工是为了提高效率和专业化而引入的。
每个职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成员只需按照规定执行自己的任务,而不需要过多考虑整体的目标和影响。
浅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浅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作为“组织理论之父”,在行政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其中最大的贡献当属提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它被称为是公共行政组织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而韦伯除了是行政学家和政治学家,他还是社会学家,因此他的研究中不仅有政治学思想,同时融合了社会学理论,他的理论也是被称为“政治社会学”思想。
官僚制也被称为是行政制或科层制。
韦伯认为的官僚制与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受到人们反对的官僚主义的,低效率的组织是两回事,他指的是组织结构中的某些特点,并且这种制度应该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具有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等特征。
社会可以说是在人类的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么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互相联系,集合,从而形成组织。
所以在韦伯看来,“人类社会实际上是组织的社会,人们正是通过组织这根纽带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一起”。
同时,他也十分强调权威在维系和支配一个社会组织中的作用,因此他也就提出了三种组织形态,即神秘型组织形态,传统型组织形态和法理型组织形态,法理型就是官僚组织形态。
韦伯在描述官僚制组织体制特征时,提出了一些对现在组织理论也很有借鉴意义的要求。
比如,他认为在进行职位分类时,每个岗位都应该专业化,每个在职人员都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的确,如果想要切实提高组织效率,那么每个岗位上的人就应该各尽其职,各尽其用,假如职位上的人是靠关系进来或是没有专业技能,那么对于整个组织效率的提高是有阻碍作用的。
再如,对于工资问题,韦伯也规定员工领取固定工资,并有明文的升迁制度,这也就很好的鼓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像吃大锅饭一样,认为做多做少都一样。
虽然韦伯认为官僚制组织是最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现代社会必然是要借助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班子进行管理与统治,但是我认为这种体制其实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我们反思。
首先,韦伯在对官僚科层组织特征的描述中提到一个理性原则,即组织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只讲理性原则,不讲感情。
第二章 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我国的官僚制
(一)确立官僚制 1.在观念上培养理性精神,倡导民主、法 制、效能,倡导功绩主义的分配原则。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的组织原则,理顺各 级政府的组织关系,实现合理分工。 3.健全法制、依法行政。 4.完善行政组织内部各项日常工程制度, 在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行政人员的行 为。
3.官僚制的技术优越性
(1)组织的严密性。理想的官僚体制是通 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等级结构 体系则完全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加以确定。 法规、规章和制度对所有职位的责任和权 限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整个官僚组织 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 扣、秩序井然。
(2)管理的非人格化。在官僚组织的行政 管理中,任何程序都必须以法律、制度为 根本准则,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式化的、非 人格化的、普遍主义的理性精神。行政人 员必须秉公办事,保持价值中立,排除爱 憎和一切纯粹个人的、从根本上说是非理 性的、不可预计的感觉因素。
2、韦伯关注的是正式组织,他没有意识到 正式组织可能带来的弊端。虽然专业分工 与等级制能提高效率,但是,专业化同时 也会妨碍部门之间的沟通,阻碍个体的正 常交往;等级制虽然对于执行命令、保持 控制是必要的,但是等级森严往往窒息了 员工的创造性,剥夺了成员的参与权利, 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必然受到极 大的压抑。
2.神秘型组织或魅力型组织
神秘型组织或魅力型组织的合法性基础在于:统 治者的个人魅力或“克里斯玛”(charisma)。 即统治者所具有的吸引追随者和信徒们的神力, 以及后者对于前者自愿的服从和虔诚的信仰。个 人魅力型权威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最不稳固、 “非常态的”统治形式,这不仅因为它缺少理性 的、稳态的组织机构和它本质固有的反经济性, 而且还由于个人魅力是一种天赋,它内在于非凡 的、在生活中偶尔出现的个性之中,所以它不能 被保存和传递。在个人魅力型统治的领袖死去以 后,便出现了一系列从未能被适当解决的危机。
论马克思韦伯的官僚组织
论韦伯的官僚组织摘要: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的马克斯·韦伯,是现代官僚理论的奠基人。
他创立的官僚集权组织,被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结构。
在整个20世纪中,韦伯创立的官僚集权理论,可能是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
可以说,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是组织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古典理论走向全面的成熟与完善。
美国组织研究学者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将之称为古典组织思想的“第三根主要支柱”。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一、官僚制理论的政治经济背景1.官僚制的经济背景。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资本主义逻辑的合理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务的增多,使国家的行政职能发展成为必然。
这一切自然加速了政府规模的升级,政府规模的急速变化冲击了昔日的公权运作形式,这在客观上要求人们去探讨和建构新的公共权力体制,从而催生了官僚制。
2.官僚制的政治背景。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关注的是如何克服专制主义,分权制衡制度成了理论的焦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选举为依托的政党政治在这一时期极为盛行,胜者分赃的官员任命制导致了西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混乱和低效。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西方各国纷纷兴起了文官制度建设。
官僚制正是在这种文官制度的兴建过程中产生并为文官制度的设计提供了价值指导。
二、对官僚组织的解读韦伯认为,人类社会实际上是组织的社会,人们正是通过组织这根纽带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因而人类社会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为组织类型的变迁。
韦伯把社会行为分成四类:基于感情的行为;基于传统或习俗的行为;以某种绝对价值为取向的行为;以个人的目的为取向的合理行为。
韦伯对这四种社会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的统治归纳为三种纯粹的类型:神秘型统治、传统性统治与法理性统治。
三者分别对应于一种合法性权力—组织结构:神授权力—神秘型组织,传统权力—传统型组织,法定权力—法理性组织。
神秘性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一个对事不对人、恪守规则、有效率和以功 绩制为基础的官僚体制最符合公众的利益。依据 理性的法律,其正义代替了韦伯所称的法官正义, 或依据超凡魅力领导人在一念之间的正义;官僚 的理性主义会弥补政体的浪漫主义倾向,这是社 会的善” ——尼古拉斯· 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 (第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98页
韦伯认为:权威和权力是不一样的,组织都是以 权威为基础的,权威意味着人们对命令的自愿服 从。合法的权威不能靠注入上级的喜爱或赞赏之 类的动机,也不能指望理想的动机。 权力则代表强制力,人们由于某种畏惧而服从。 每一种权威都必须让人相信其合法性,有三种方 式,神秘化组织模式、传统组织模式和合理合法 化组织模式
神秘化组织模式:权威的基础是领袖人物的超凡 魅力,典型形式是宗教和政治组织 传统性组织模式: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习 惯是组织中的最高法律依据。继承来的职位被赋 予了相应的权威,权威的内容则是习惯所决定的。 典型形式是世袭制组织和封建组织。 合理化和合法化组织模式:权威的基础是组织中 的规则,组织成员是平等的,组织中担负一定职 务的成员必须依据规则和程序去行事权威。这就 是官僚制组织。 韦伯认为,在同等条件下,官僚行政从形式和技术 的角度看永远是最理性的类型,从大众行政的需 要看,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官僚制的特征
安东尼· 唐斯认为,官僚组织首先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 必须是大型组织 2 组织的绝大多数都是全职人员,且他们的大部分收 入都是依靠其组织中的收入 3 初期雇用的人员的提升、留用和评估的方式至少都 是基于他们在组织中的职责而定,而不是按照个人 特征或者由官僚组织的外部选民选出的官员来评定 4 组织产出的主要部分并不是由组织外有一系列完整的规则和 程序,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组织目标和任 务的完成。所以,领导人一时的错误和某些不再适用 的传统程序,都不大可能危害组织 5正式的文书和档案制度:重要的命令和决定都要形成 正式的文件,并以此作为组织成员行为的依据。这样, 既可使下级组织成员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又可明确 上级领导的责任界限。建立档案是要避免因组织成员 的流动而造成的稳定性欠缺,同时有利于随时查对。 6职业化的人事行政制度:官僚组织成员是职业化的, 具有职业的稳定性。个人的资格条件及工作性质的要 求是选拔任用组织成员的标准,要做到人尽其才,必 须给与组织合适的职位。
安东尼· 唐斯:《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28页
其特征有:
1合理的专业分工:根据组织目标将组织的全部任 务分解到每一个具体的职位,确定职责权限,并 由法律严格限定 2等级制:由上而下的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形成 指挥统一的控制链。组织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知道 命令由何发出,再向谁发出。 3管理的非人格化:强调组织的管理应摒弃非理性 因素的影响,必须基于严格的法律、规则等正式 的规范性文件。对事不对人,公务活动中不掺有 个人的偏好、情感,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韦伯之后出现的对官僚制组织模式的批判 集中在三个焦点上。 对把这种干预看作是对经济效率的损害。 官僚制组织模式批判的第一个焦点是这种 组织模式的低效率的特征。这方面的批判 来自于几个不同的学科阵营,批判的侧重 点也各不相同。市场型经济学家们主要反 对政府官僚制机构对私人市场的干预,他 们他们根本不相信公有制、政府垄断和建 立在需求动机之上而非个人利益最大化之 上的激励机制。同时,他们认为政府的税 收和开支是在削弱私人资本构成,因此降 低了生产力。
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认为: 官僚制模式组织可以提供稳定、精细、严格的 管理,正好可以满足组织合理化的需求。 个人与组织之间是通过契约联系的,个人除非 犯有法定的重大过失,不能被免职。而个人却可 以自由离开组织。 组织一般采用固定的薪金、退休金制度。薪资 标准是根据级别、职位、年资等因素来确定。组 织成员的职业生涯从最基层做起,逐步向上升迁, 并依靠工作成绩来进行。这就使得组织成员对自 己的职业发展有个明晰的心理预期,一定程度上 可以保证组织成员照章办事
韦伯认为官僚制组织的形成有四种形式: 1 魅力型组织演变而来 2 社会中的一个或多个群体有意创立 3 新的官僚组织从现存的老化的官僚组织中 产生 4 通过 “企业精神”的设立来建立官僚组织
官僚制组织形成的特点 1 最初总是由倡导者和狂热者所支持 2 通常要经历一个迅速发展的早期阶段 3 在持续成长中必须寻找外在资源的支持
官僚制组织兴起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工业 化的进程,使得国家、军队、企业等众多组织必 须应对新的社会环境,力求组织合理化成为时代 需求。 官僚制组织模式所具有的严密性、合理性、稳定 性和普适性等优点确实在那个年代得到了彰显。 官僚制组织模式之所以被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西 方各国采纳,就是因为它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根据组织目标合理地分解组 织权力,提供了组织内部有效合作的基础,在一 定程度上克服了组织管理的不稳定性,有助于提 高组织活动的效率。但这同时也孕育了为后来者 所批判的弊端。
“公共选择学派”中的某些经济学家们则认为: 政府官僚制机构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对市场进行 适当的干预,而在于他们依赖于单独的“赞助商” 或者能够得到的预算拨款。政府中的官僚制组织 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预算的最大化。他 们主动要求有更多的钱,而不管其是否真的需要。 他们提高了成本,在“提倡消费支出”中制造了 不真实的需求。其结果就是在公共部门中造成了 无限制的预算膨胀和低效的资源分配。
对官僚制的批判: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官僚制组织模式就一直 受到学者们的批评。 韦伯本人在称颂官僚制组织模式的同时,他 也意识到了这种组织模式的弊端。他认为,官僚 制犹如一个巨大的笼子,使得固定在其中的人失 去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在追求理性的过程中失 去了自我,似乎变成了组织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 部件。对此韦伯感到苦恼和无能为力。他寄希望 于通过直接选举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人来解决这 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