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 第四课第二节
第四课知识点(2)
政治八下第四课知识点4.1公民的基本义务9.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纳税⑤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10.遵守宪法法律的重要性?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11.遵守宪法法律的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12.建设法治社会青少年应怎样做?(遵守宪法法律要求我们怎样做?)①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②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13.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14.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意义?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15.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16.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17.依法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8.不申报纳税的行为有什么危害?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2依法履行义务19.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政治第四课
政治第四课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引进来: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走出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4.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根本基点;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5.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
的东西。
二.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6.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7.人口现状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8.人口现状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9.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11.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1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3.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4.。
《政治常识》第四课第二节教学例选三则
在 严 厉打 击刑 事犯 罪 的同 时 , 重人 权 、 导 文明执 尊 倡
法 的 精 神 。 符 合 当今 文 明 司 法 、 也 人道 司 法 的 世 界 潮
流 。
维普资讯
政 治 教 育
・教 学 参 考
J OXU CA 、( O E IIA 『
刑 。如 今 , 国 已有 昆 明 、 都 、 中 成 长沙 、 京 等地方 法 北
院成 功地 实施 了注 射方式 执行 死刑 。 点评 : 建设 有 中 国特 色的社 会主 义 , 坚持依 法 要
治 国和 以 德 治 国 的 统 一 。 执 行 死 刑 的 方 式 从 枪 决 向 执 行 注 射 死 刑 过 渡 , 是 依 法 治 国 的 需要 , 是 以 德 既 也 治 国 的 需 要 。这 不 仅 是 一 种 执 行 方 法 的 改 变 , 时 也 同
中亚 、 亚和 南 亚商 路 的一个 重要 交通 枢纽 , 西 也是 著 名 的佛 教 圣地 。 今天 的 巴米扬 成 为 阿富 汗 境 内一 个 普通 的 小城 市 ,人们 对它 的 印 象也 只剩 下 其郊 外 的 两 尊千 年 大佛 。 已经 被联 合 国列 人 人类 文 化遗 产 名 录 的这 两尊大 佛 , 建于 公元 5世纪 。 今 已经 10 距 5 0多 年 了 。这 两尊 佛 像傍 山而 凿 ,气 势宏 伟 ,一尊 高 5 3 米 , 上红 漆 , 漆 另一尊 高 3 米 , 上蓝 漆 , 7 漆 两佛 像手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第4课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第4课
政治知识点第4课
一、民族关系是什么?
民族关系是指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等内容。
二、我国宪法对民族关系的要求
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维护各民族团结的统一和民族地区的统一和平,发展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轻视。
”
三、宪法如何保障民族关系?
1.平等待遇。
我国政府对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待遇。
任何民族都不得补助或者压迫其他的民族。
2.民族自治。
我国对于少数民族的地区都实行了自治的政策。
少数民族可以根据自己的习俗完成他们的自治,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3.多个民族的和谐共处。
各种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帮助。
彼此之间应该和平相处。
四、我们应该如何加强民族关系?
1.了解各民族文化。
了解、尊重和保护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尊重其习俗风尚和文化传统。
这样能够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认同感。
2.加强民族团结。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做起,比如通过鼓励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婚姻,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强化教育的民族性等等,都是可以帮助加强民族团结的手段。
3.宣传民族政策。
我们应该把民族政策宣传到以及其他地方,在宣传中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保护各民族的权益,倡导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等。
五、小结
民族关系是个复杂的问题,但它对于国家和谐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要珍惜和维护我国的多元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让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国家。
军校考试政治知识点归纳
军校考试政治《政治常识》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含义(1)国家的构成要素:每个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这些要素构成的。
其中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结合第五课)。
(2)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3)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4)国家还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2、国家的性质(1)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3)分类: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类型。
(4)判断标准: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民主与专政(1)民主: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2)专政:专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
实行民主制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4、国家职能(1)含义: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2)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3)国家职能的分类及内容:国家具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
①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即维护阶级统治和政治稳定;社会管理职能—即国家对社会的经济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②对外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四课《公民基本义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四课《公民基本义务》知识点归纳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1.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包括遵守宪法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 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遵守宪法法律①原因: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②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 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 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③怎样做: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共同营造,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 了解法律程序规定, 同时, 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做到依法办事。
3.维护国家利益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依法服兵役①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 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②我国兵役制度: 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5.依法纳税①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②违法行为: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第四课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 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怎样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①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 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高中必修政治四课程知识点概述
高中必修政治四课程知识点概述
本文档将概述高中必修政治四课程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第一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概念和内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科学依据和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
第三课: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 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概念和内涵
- 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形成过程和重要里程碑- 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实现路径和关键措施
第四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的概念和内涵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的科学依据和重要指导思想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的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
以上是高中必修政治四课程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
(3)“我们应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这 说明道德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答案]道德起着教化作用,法律起着规范作用。
(4)为什么不能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立起来?
[答案]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 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 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 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画中有话
思考:漫画揭示了什么道理? 解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不得滥 用权力。
课内总结
凝聚法治 共识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政府的作用
含义 按照法促进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
要求
提高政府公信力
原因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权利,履行义务
——《人民日报》
材料二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二者分别用“依”和“以 ”,用语准确,不能换位。道德与法律是有界限的。我们应当 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在社会主义 社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以形成强大合力,释放强大正能 量。争论哪个更重要,实在没有必要。相反,如果将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对立起来,则是有害的。
(3)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①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 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 政府依法行政。
探究点二 厉行法治
情境链接
材料一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 靠法。”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省采访,刚出成都双流机场,道路两旁 的法治宣传标语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近年来,四川省委提出“ 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把法治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各方 面,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四川落地生根。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本课通过视频通过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初步认知非公有制经济在我 国经济发展这的作用。然后通过微课介绍公有制经 济的实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 以多样化。再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清各种经 济形式,并重点分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 的主导作用,突破教学重点。最后通过对非公有制 经济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 国基本国情,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经济成分的地位 与作用。
名称
国有经济
不
含义不同
生产资料归全 体劳动者所有
同 点 在国民经济中的
作用不同
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 生产资料归部分
劳动者所有
重要作用
共同点
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一位经济学家在描述股份制时举例说,国 家如果拿出1000万元的国有资产投资,组建一 个纯粹的国有企业,那么国家控制的总资产就 是1000万元;如果组建股份制企业,国家以51% 的股份控股的话,那么国家控制的总资产就不 是1000万元,而是近2000万元;如果企业的股 份更加分散,国家以2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的话, 国家控制的总资产就变成5000万元。
○ 识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 制度的内容。 ○ 明确公有制经济的构成、地位,理解公 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作用,理 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 理解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原 因、要求。
一、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有家生产手机的 公司,从不同渠道广 泛筹集资金,成为国 家、集体、个人多方 持股的新型企业,仅 用10年时间,就成为 我国手机产销量最大 的公司之一。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4.2.1 宗 教 及 其 社 会 作 用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四课4.2.1 宗教及其社会作用【重点】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区分正当的宗教与邪教;正确认识我国政府对“法轮功组织”的处理;【难点】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世界三大宗教、宗教的社会作用;⑵能力方面:正确认识宗教的产生与存在,区分正当的宗教和邪教;⑶觉悟方面:善于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通过宗教在文化艺术上的表现,来欣赏建筑、雕塑、绘画艺术。
【整体感知】本节的内容重点在于我国宗教政策,突出我国政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为此,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宗教,特别要了解宗教的作用。
所以,第一框题的重点就是“宗教的作用”,分析其作用的两方面,对以后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必要的准备。
复习提问:投影打出资料一:1992年12月6日,狂热的印度教徒捣毁了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具有460多年历史的古清真寺,引发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一场严重的教派冲突,导致了持续5天的教派骚乱,造成1100多人丧生,4000多人受伤。
这场骚乱波及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等穆斯林国家。
资料二: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问: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教师归纳:民族和宗教的联系非常密切。
印度教徒的骚乱事件充分说明,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导入新课:宗教和民族的联系非常密切,那么什么是宗教?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宗教有哪些社会作用?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节我国的宗教,今天首先学习第一个框题。
讲授新课:一. 我国的宗教(板书)1. 宗教及其社会作用(板书)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什么是宗教,我们先来看看宗教是怎么出现的。
1). 宗教的起源(板书)(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提出思考题。
)最初的宗教是怎样出现的?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归纳。
)宗教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社会现象。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政治常识1-4课
高二《思想政治》基本知识前言:我们的政治生活考点1:识记政治的含义和核心(1)政治,指的是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2)不同时期政治的内涵是不同的。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剥削阶级的统治被推翻、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政治集中表现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政权是阶级统治权,它是政治中的根本问题。
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关键在于掌握国家政权。
考点2:运用政治和经济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现象(1) 政治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任何社会的政治,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指导、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
(2) 正确的政治领导,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考点3:理解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对于人的其他各种素质具有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素质最集中地反映了学校德育的要求,对其他各种素质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
(2)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首要条件。
人才首先需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态度、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
(3)思想政治素质是应对国际严峻挑战的紧迫需要。
考点4:理解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政治方向是指集中反映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这样的理想信念,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2)我国的学校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是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政治方向。
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第一课:人民政权人民当家考点1:识记国家性质的含义以及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1)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断国家政权性质的根本标志。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一、政府依法行政1、含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利由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利,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1、合法行政2、公道行政3、程序正当4、高效便民5、诚实取信6、权责统一3、意义: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必要性)1、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权益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避免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遵法律、保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性)4、如何才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动(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利授予有据、情势有规、监督有效(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增进严格执法、公平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动规范、运转和谐、公平透亮、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5、政府实行民主决策应坚持哪些原则?(1)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则(2)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3)尊重少数的原则二、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一)为何要制约和监督权利?权利是把双刃剑。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利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二)如何制约和监督权利一靠民主保证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靠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1、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2、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上级政府(四)制约和监督权利的意义1、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2、保证清正廉洁3、作出正确决策4、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
七年级上册品德知识点第四课
七年级上册品德知识点第四课品德知识点第四课品德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中学的阶段,教育部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品德教育,将品德知识点细化为了不同的课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上册的品德知识点第四课。
一、什么是自律自律是指在行为、思想和情感上自我约束,自己能够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具体而言,自律包括以下方面:1. 守纪律:能够按照规定和要求行事,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反道德规范。
2. 克制欲望: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不因一时兴起而行事。
3. 做事有计划:能够有目的地安排时间和任务,做到有条不紊。
4. 有毅力: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决定,不因外部因素而轻易改变。
二、为什么要自律自律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因为自律能够给我们带来以下好处:1. 实现个人目标:如果我们能够自律,就能更好地安排时间和任务,使我们更加高效地达成个人目标。
2.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只有具备自律,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增加工作效率。
3. 增加自信心:自律能够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使我们感到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怎样培养自律自律是可以培养的,以下是一些方法:1. 设定目标: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时间和任务。
2. 培养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使我们能够更规律地生活和工作。
3. 自我监督: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承诺和承担。
4. 用积极语言激励自己:合理利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进行强化,给自己加油打气。
总之,自律是一种必须具备的品德素质,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自己,提高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律的好习惯,让这种良好的素质在自己的人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政治常识)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政治常识)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第一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3.我国的国家职能:{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第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2.我国的国家机构: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第二节}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1.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政党执掌国家权力: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2.多党合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概况:2.我国的宗教政策:3.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第五课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第一节}当代国际社会:1.当代国际社会概况:2.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3.联合国:{第二节}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建立国际新秩序:3.当代的国际竞争:★(1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依法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科文卫事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治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兴办公共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和对外职能(防御外敌入侵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老版高中政治目录(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经济常识)
高一上册第一课:商品与商品经济第一节:商品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2商品的基本属性3商品的价值量第二节:货币1货币的产生和本质2货币的职能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国家的宏观调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1企业及其作用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3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二节:企业的经营者1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2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第一节:三大产业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二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劳动合同制度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高一下册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1国民收入的分配2财政收入和支出3财政的巨大作用第二节:税收与纳税人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2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第一节:我国的银行1银行的产生2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3银行的业务和作用第二节:公民的储蓄1存款储蓄利国利民2债券和商业保险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第一节:商品服务市场1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2市场交易的原则第二节: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家庭消费的内容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节:当代世界市场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第二节:我国的对外贸易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2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3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高二上册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第三节: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1主观必须符合客观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第一节:坚持联系的观点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第二节:坚持发展的观点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3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2按客观规律办事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一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第二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1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2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第三节: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2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第一节:事物发展的原因1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第二节:事物发展的状态1量变与质变2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高二下册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1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节: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1认识的根本任务2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3深化认识发展认识第三节: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一节:社会意识与价值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第二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1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二节:人生价值的实现1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第三节: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2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1实践的特征2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1群众是实践的主体2同群众实践相结合3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高三全册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3我国的国家职能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第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下)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2我国的国家机构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第二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1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政党执掌国家政权2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政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3多党合作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概况2我国的宗教政策3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第五课: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第一节:当代国际社会1当代国际社会概况2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3联合国第二节: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建立国际新秩序3当代的国际竞争第三节:我国的对外政策1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2我国外交政策。
高三政治第一轮必修 第四课第二框重点总结
第四课
第二框知识点总结
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基础。
3.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
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
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民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体现:
(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1)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2)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0.如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人教版政治必修4讲义:第2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了解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
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2.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用人和规律的关系原理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重点: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以及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
难点: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基础·初探]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运动与静止的区别与联系(1)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错误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3.方法论要求(1)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47年11月,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 民主分子的代表在香港召开国民党民主派第一 次代表会议,决定联合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 员会(民联和民促仍继续存在)。 •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 立,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 何香凝、冯玉祥、李章达、谭平山等为中央常 务委员,并发表成立宣言,主张推翻国民党的 独裁统治,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和平。
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党)
• 1928 年,谭平山、章伯钧等酝酿成立中华革命党,并 开始发展成员,开展活动。 1930 年 8 月,召开第一 次全国干部会议,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宣告成 立,邓演达当选为总干事 ( 后被国民党当局杀害 ) 。 1935 年 12 月,改称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 年 2 月,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 ( 简称农工党 ) 。章 伯钧任主席。 • 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 农工党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 季方、周谷城、卢嘉锡、蒋正华。 • 目前,农工民主党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 组织,有成员99000多人中国农工民主党 ( 亦称第三 党 )。
• 这些爱国民主党派是在抗日反蒋斗争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中国共产党 有长期合作的历史,先后响应中国共产 党1948年5月1日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 会议的号召,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同 各民主党派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各民主党 派的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参加各项政治 活动,参加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为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毛泽东与民主党派在一起
中共代表与民盟负责人在南京梅园新村
•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 结的政策。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 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 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它 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它们进行协商, 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 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 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 对于它们的某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 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 恩来等还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 的代表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直接对他们进行 工作。所有这些,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 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中国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 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民主党派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 展
•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 组成部分。中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 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 它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 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 基础上的联合, 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 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在中国的政 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 量。
各民主党派人数(至2013年8月):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8 万人 •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8万人 •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10万人 •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10万人 •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9万人 •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2万人 • 九三学社:10万人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0.21 万人 • 共计:67.21万
• 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 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 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 呼号的。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 献,还为维护政协协议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在国 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尽管 参加民盟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跟随国民党跑了, 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大多数人,在拒绝参加国 民党一手包办的伪“国民大会”和虚假的“多党 政府”以及反对国民党炮制的伪“宪法”等一系 列重大问题上,是同共产党站在一起的。它们还 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 1945年12月16日,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 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 • 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 民建历届领导人和主席为黄炎培、胡厥文、孙 起孟、成思危。 • 目前,民建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 了组织,现有成员108000多人。
黄炎培
• 1945年12月16日,民建在重庆成立,成员主 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 • 1948年,民建响应中国共产党5月1 日关于召 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派代表赴解放区参加筹备工作。 • 1949年9月民建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共同纲领》,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作出了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 合作
• 在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 台上比较活跃。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 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 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 它们从成立的时候起,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 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 逐步地发展了这种关系。
中 国 民 主 促 进 会 1945 年 成 立 大 会 会 址 叶圣陶
• 第一届理事会(1946.1-1947.2) 理事、候 补理事: 郑振铎、周建人、柯灵、许广平、傅雷 • 第三届中央理事会(1950.4-1956.8) 秘书长:许广平 1954年12月增选周建人为副主席 • 第六届中央委员会(1979.10-1983.11) 主席:周建人 叶圣陶 副主席:叶圣陶、冰心 • 七届五中全会(1987.6)推举叶圣陶为名誉主 席,选举雷洁琼为主席,增选叶至善为副主席。 •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1988.11-1992.12) 名誉主席:冰心
加入民革的条件:
• 同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关 系的人士、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的人士以及其 它有关人士,并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人士 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 申请入党,须有党员二人的介绍,填写入党申 请表,由支部和所属地方组织考察合格后,经 支部大会通过,所属地方组织审核,报省辖市 级组织(省直属支部报省级组织)批准,层报 中央组织部备查,并书面通知本人及所在工作 单位。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民盟前领 导人张澜
老一代民盟领导人
张澜
1872年生,四川南充人
• 1941年,他发起 组织中国民主政团 同盟,团结了主张 抗日的各民主党派。 抗战胜利后,代表 民盟主席政治协商 会议,反对国民党 独裁,内战政策。 新中国建立后,历 任中央人民政府副 主席,民盟中央主 席、全国人大副委 员长、全国政协副 主席等职。
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 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与民主科学精神, 在重庆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为纪念1945年9月3日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 三学社。1946年5月4日,在重庆正式召开九三学社成 立大会。 • 九三学社主要由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 九三学社历任主席为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 • 目前,九三学社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 织,现有成员105000多人。 •
• 中国民主同盟 ( 简称民盟 ) 。 1941 年 3 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诞生。黄炎培 被推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不久,改由 张澜为主席。民盟由 6 个组织联合组成。它 们是: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 亦称第三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 ) 、 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以及青年党 和国家社会党 ( 后改称民主社会党 ) 。为便 于更多的民主人士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民 主政团同盟于 1944 年 9 月更名为中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 1925年10月,由华侨社团发起,在美国旧金 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 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 的政党。 • 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 • 致公党历任主席为陈其尤、黄鼎臣、董寅初、 罗豪才。 • 目前,致公党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 了组织,有党员28000多人。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 在台湾人民“二· 二八”起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 国主义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 立。 • 台盟由台湾省人士组成。 • 台盟历届主席为谢雪红、蔡啸、苏子蘅、蔡子民、张 克辉。1987年至1992年,台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实 行主席团制,主席团执行主席林盛中(1987-1988 年)、蔡子民(1988-1992年)。 • 目前,台盟在13个省、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成员 2100多人。
一、中国民主党派的基本 情况
• 1、中国民主党派是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革命统一战线的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统称。 中国大陆目前存在8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 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 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 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 治同盟。
• 2、民主党派的成员:民主党派 有规定,不在在校学生中发展成 员。民主党派主要吸收具有高等 学历及中级以上职称的知识分子, 并符合该党派其它条件的人。
国府路300号,民盟总部旧 址
• 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1月16日,张澜在重庆公 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4年9月,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 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 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 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 民盟历届主席为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 轩、史良、楚图南、费孝通、丁石孙。 • 民盟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 现有盟员18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