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导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谈语文教学在进行”学导为主,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通过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其自明其道,自学其业,自解其惑。主要是”四导”:1、导听;
2、导说;
3、导读;
4、导写。
【关键词】学导导听导说导读导写
为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县因地制宜推行了”学导为主,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学导为主,讲练结合”教学法是在传授知识并发展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法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是我国近年来教学改革中重在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特点是:(1)变”教案”为”学案”。改变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确立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变”教案”为”学案”,将”学案”建设成”导学”的有效载体。(2)变”教学”为”导学”。改变”以教定学”的教学策略,确立”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策略,变”先教后学、师讲生听”为”先学后教、生学师导”。(3)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效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科学运用讲授式教学方式。以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教学法强调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编制教学案,明确学习目标,梳理知识体系,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精选检测学习效果的分层习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以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心,深化”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两项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课堂师生活动由以教师讲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下面,我就谈谈本人如何通过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其自明其道,自学其业,自解其惑。主要是”四导”。
一、导听
听话包括对一切有声语言的听知。听知过程是以理解为中心的注音、辨音、理解、评判记忆、反应等复杂心理活动。
听说能力主要有下面几种要素构成:
1、注意力。平时上课,无论教师范读,还是听朗读录音或是学生朗读都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抓住语言的关键听。让学生听得清,听得准,听得懂,及时作出评价和反应。并作听话练习,如:听后立即回答问题,限时让学生听后写出所听的内容,进行听写竞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听话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2、辨音力。辨音能力是辨别音素音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辨别字词和某些句子的含义和特殊感知的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是提高辨音能力的根本措施。
3、理解力。在听话中多动脑,通过思维活动分析理解所听语言的内容。分析句子的主次、语段的逻辑,全篇的主旨等。听后谈感想,回答问题,评判优劣正误等是提高听话理解的有效方法。
4、记忆力。在边听边分析的基础上,对接受的知识进行识记和保持,并使它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再现,要保持记忆,就要把所听的话进行整理和归类,没有整理就不能储存,没有归类就不能再现。
这几种能力在听后中综合运用,才能发挥效益。在这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是贯穿始终的,因此听知理解能力的强弱是听后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
二、导说
“说”是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直接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说话能促进大脑高效地进行思维活动,强健思维能力。
说话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要形式多样,让学生多发言。如: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各说各的;对讲式:师生互答,学生互问互答;回答式:启发学生竞答,对学生的回答多鼓励,多肯定;复述课文;做短小精悍的口头作文,提高学生说话的连贯性、条理性、逻辑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
三、导读
语言是有声的艺术。学语文就要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去品味、欣赏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体会文章的妙处,获得各种语文知识。前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可见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
一种手段,也是学习写作的一扇窗口。
四、导写
语文课中的写作就是作文。作文教学以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规范和能力为目的,作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写为本,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构思能力,修改能力。
1、审题立意。指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求、恰当选材定体。
立意是在选材的基本内容中发掘其深刻意义。立意要有新颖感、独特感和时代感。
2、构思行文。构思是选择表达文章内容的最佳思路,是组织材料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开拓思路,使构思巧妙、新颖、条理。行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疏通思路,取舍材料,深化立意,调整结构,编写提纲,组织语言,注意句子连贯和段落的过渡衔接。
3、修改。学生具有自我修改能力,作文才能逐步完善,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及互相修改。
总之,语文教学”学导为主,讲练结合”的教学法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师、学生、教材等教学要素的有机配置,并能始终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置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这种”学导式教学”能不断增强学生思维过程的积极因素,加速顿悟、灵感和思维自组织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学生在主动进行的自学-探索与解疑的过程中,尽快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