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
什么是电磁辐射

什么是电磁辐射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波辐射,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和动量,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电磁辐射,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什么是电磁辐射?地球大磁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地球表面热辐射和雷电都能产生电磁辐射,而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会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波,可以说电磁辐射无处不在,也必不可缺。
电磁辐射分类电磁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核反应堆、医用和工业放射源等属前一类,会对人体细胞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的确具有危险性;通信设施和电脑、电视机、电吹风、电灯等各类家用电器所产生的电磁波则属于第二类,只会产生热效应,只要不过量,就不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2、基站是怎么工作的`?微蜂窝技术现代通信基站采用微蜂窝技术,手机和基站通过电磁波进行双向联系,基站作为一台低功率收发信机,一般只有数十瓦,其覆盖范围也非常有限。
由于基站使用的无限频段穿透能力较弱,稍有遮挡就大大衰减,所以一般基站天线需安装在高塔或高楼处。
至今无有害案例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第193号实况报道发布:迄今为止,尚未证实移动电话的使用对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后果。
截至目前,世界上尚未发现一例因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确定案例。
作为已长期广泛应用的民用通信技术,已经在长期的实践中杯证明是无害的,人们完全可以放心的使用。
3、专业检测遍布城乡的基站,在空中交织起一张无限通信网,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专用仪器完全可以准确测量实时的辐射强度。
为保障公众健康,国家环保部门成立专业的管理机构进行检测监督,无线电管理部门也对无线频段的分配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国家标准根据国家发布的强制性辐射标准,我国移动通信电场强度要求小于每米12伏,或功率密度小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我国标准比国际组织非电离推荐标准严格11-26倍,远远严于国际通行标准!移动通信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均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严控控制辐射值,履行环境评估程序,以保证不会造成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

2.对工作空间屏蔽:为了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
员身体健康和防止干扰,可以在作业环境建造六面体屏蔽室,阻止电磁能 量进入屏蔽室。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实施电磁屏蔽,必须满足下述要求:
1.中、短波频段,可采用金属材料将场源屏蔽起来。屏蔽材料 可选用铜、铝、铁。屏蔽结构要设计为六面体全封闭型。 2.超短波、微波段,一般选用金属材料与非金属吸收材料制成 复合式屏蔽体。屏蔽结构可设计为六面体全封闭型和屏蔽墙两种。 3.屏蔽结构设计要合理,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孔和缝隙, 避免楞角及尖端突出物。 4.设计屏蔽结构时,要注意屏蔽体对被屏蔽设备的电特性影响, 妥善地设计屏蔽体与被屏蔽设备的间距。 5.屏蔽休各部件接触要良好,并采取多点接地。接地线要求表面 积要大,长度要短,阻抗小。
1. 干扰电子设备
大量的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会造成广播与电视不能收听、收看,自动 控制信号失误,电子仪器仪表失灵,飞机指示信号失误或空中指挥信号受 到干扰,干扰医院的医疗器械或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等,从而带来大量的经 济损失。
2. 影响易燃易爆物品
高压线路产生的电晕在导线及其金属表面空气中的电晕放电,绝缘 子承受高电位梯度区域中放电并产生火花,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产生的间 隙火花放电的电磁辐射对诸如武器弹药、燃油等易燃、易爆物质产生潜在 的威胁,或者使电爆管的效应提前或滞后,从而危及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4. 危害人体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包括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高频电磁波对生物肌体细胞起“加热”作用。人体接受电磁辐射 后,使肌体升温,如果吸收的辐射能很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 发出去,则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症状,这被称为热效应。 低频电磁波产生的影响,即人体被电磁辐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 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 生改变,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这些属于非热效应。 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 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其伤害程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 性病态,甚至危及生命,即为累计效应。
国家电磁辐射安全标准

国家电磁辐射安全标准
电磁辐射安全标准:
1、一级标准(安全标准,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
高频辐射小于10 μW/cm²;
低频辐射小于10 V/m。
2、二级标准(中间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
高频辐射小于40 μW/cm²;
低频辐射小于25 V/m。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有关情况和科学知识。
电磁辐射汇总

1.电磁辐射的重要性:电磁辐射已成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后的世界第四大污染源,防治是必然2.电磁辐射的来源:3.各种家电的辐射危害:(从大到小排列)第一辐射:微波炉(门缝处辐射最大,启动时辐射最大),电热毯(电热毯通电后产生电磁场,产生电磁辐射),加湿器,脂肪运动机。
第二辐射:高功率设备(连接时的瞬间辐射较大),电吹风,CRT电视,家庭影院,低音炮音箱,红外管电暖气,电扇,电磁炉,电熨斗。
第三辐射:等离子电视,台式电脑主机,无线鼠标和键盘,电热足盆,空气净化器。
第四辐射:抽油烟机,跑步机,电饼铛。
第五辐射:液晶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空调,电冰箱,臭氧消毒柜,电饭煲。
4.为什么电磁辐射会对人产生危害:电磁辐射的人皮肤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皮肤产生了怎样的危害:5.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对耳朵的危害:即使每天接听手机仅1小时,也有可能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
这种耳聋一旦出现,将不可逆转,甚至会恶化,可能因此在四五十岁就出现老年性耳聋。
手机在用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尤其是刚接通的一瞬间,对耳朵的辐射最大。
电磁辐射的时间越长、音量越大,对耳朵的危害也越大,电磁波的辐射会造成短时间的耳鸣、耳闷、记忆力下降。
对眼睛的影响:过于频繁接听手机会导致白内障。
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姚克教授首次用实验证实:连续手机通话两小时肯定对眼球晶状体有损伤。
建议大家不要煲“手机粥”,最长的通话时间尽量控制在半小时。
实验模拟了安全辐射标准下人们接听手机的状态,微波强度在安全标准状态下,持续“接听”两小时后,晶状体活体细胞样本,无一幸免地遭到了损伤,显微镜下,它们的细胞通讯连接功能的基因都产生了突变。
对大脑的影响:瑞典一项医学报告指出,发自手提电话的辐射可能对使用者的脑部产生危险,其中包括出现老人痴呆症等。
这给手机辐射有害的说法又增加了一个佐证。
实验证明:只要紧挨着来自手提电话的辐射波下两分钟,人体内防止血液内有伤害性蛋白质及毒素进入脑部的防卫机能也就会丧失作用。
_电磁辐射

3、累积效应
热效应与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 对人的伤害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两次 受到电磁辐射,其伤害程度即发生累积, 形成永久性病态(体力减退,白内障, 白血病,脑肿瘤,心血管疾病,大脑机 能障碍,免疫力低下,等)
三、手机的危害
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包括待机状态)会向基站发射无线电 波(30KHz~30MHz); 使用手机时,40~60%的辐射量直接渗透到脑部一寸至一 寸半的深度; 使用手机的注意事项: (1)手机离基站较远或信号强度不够,其功率自动控制功 能会使手机自身的功率加大; (2)手机在接通瞬间功率最大,超过1000mW,通话期间稳
(2)电磁辐射防护
属于在泄漏和辐射源方面采取的防护措施; 在作业人员方面,包括对作业人员工作环境所采 取的防护措施。
① 电磁屏蔽 原理: 电磁屏蔽是利用屏蔽体阻止电磁场在空间传播
的一种方法,即限制从屏蔽材料的一侧空间向另一侧空 间传递电磁能量。其作用原理是采用低电阻的导体材料, 由于导体材料对电磁能流具有反射和引导作用,在导体 材料内部产生与源电磁场相反的电流和磁极化,从而减 弱源电磁场的辐射效果。(电磁感应现象)
职业照射导出限值
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 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b. 公众照射:在一天24h工作期间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 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下表: 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 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电磁辐射污染
一、电磁场和电磁辐射
1、基本概念 (1)电磁场;电场强度(E),V/m;磁场强度(H),A/m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随着电器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常常会接触到电磁辐射。
虽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电磁辐射是微弱的,但当电磁辐射的强度过高时,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电磁辐射的危害
1.对人体伤害: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生物学影响,例如对睡眠、产生头晕、头痛、嗜睡等影响。
同时,长期处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可能会引起白血病、脑瘤、不孕不育等身体疾病。
2. 对电器电子产品伤害:高强度电磁辐射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使其功能失效。
3. 对环境伤害:电磁辐射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高强度电磁辐射会导致大气层电离而影响其性质和结构,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影响飞行器导航等。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1. 控制辐射源:减少电磁辐射的源头。
例如对商业区或荒野等的电磁辐射进行控制。
2. 加强环境辐射控制:构建辐射环境与基础设施已成为电磁辐射控制的主要途径,主要控制电磁辐射的卫星与塔的数量。
1。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辐射。
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辐射,可以使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脱离其原子或分子结构,形成带电粒子,例如电子和离子。
这种辐射可以来自放射性物质、高温等源,包括α粒子、β粒子、γ射线和X射线等。
电离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可以引起细胞核的突变,导致癌症等健康问题。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传播时的能量传递过程,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等。
这种辐射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构成,具有不同的频率和能量。
电磁辐射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无线电和雷达等领域,但过量的电磁辐射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如电磁辐射过量可能导致头痛、疲劳等症状。
总的来说,电离辐射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电磁辐射,其能量高到足以从原子或分子中移除电子,引起电离现象。
而其他电磁辐射也存在一定的危害,但在合理控制辐射水平的情况下,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大多是安全的。
什么是电磁辐射和电磁波

什么是电磁辐射和电磁波?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它是由电磁场的振荡产生的能量传播。
电磁辐射包括了广泛的频率范围,从无线电波到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电磁辐射和电磁波的概念、特性和应用。
1. 电磁波:电磁波是电磁辐射的一种形式,它是由电场和磁场的振荡相互耦合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具有特定的频率和波长,可根据频率的不同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有着确定的关系,即c = λν,其中c是光速,λ是波长,ν是频率。
根据这个关系,电磁波可以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其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折射率。
2. 电磁辐射的特性:电磁辐射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性:-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其范围从数十千米的无线电波到皮秒量级的γ射线。
-光谱范围:电磁辐射的频率范围被称为电磁谱。
从低频到高频分别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传播特性:电磁辐射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恒定的,即光速。
在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会受到介质折射率的影响。
-直线传播:电磁辐射以直线传播的方式传播,除非它们遇到障碍物或被物体散射。
-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电磁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孔隙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这些现象是波动性的体现。
3. 应用:电磁辐射和电磁波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通信、医学、能源、遥感、材料科学和天文学等。
-通信:电磁波的可见光部分被用于光纤通信,无线电波用于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
-医学:电磁波在医学影像学中被广泛应用,如X射线、CT扫描、MRI和放射治疗等。
-能源:太阳能是利用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能量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
-遥感:通过接收和分析地球表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如卫星遥感和激光雷达遥感等。
-材料科学: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可用于表征材料的光学、电学和热学特性,例如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
电磁辐射知识

一、电磁辐射、噪声常识问:什么叫电磁辐射?答: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问: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种类有那些?答:1、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主要部门为各地广播电视的发射台和中转台。
2、通信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通信,包括短波发射台,微波通信站、地面卫星通信站、移动通信站。
3、工业、科研、医疗高频设备。
4、交通系统电磁辐射干扰,包括:电气化铁路、轻轨及电气化铁道、有轨道电车、无轨道电车等。
5、电力系统电磁辐射,高压输电线包括架空输电线和地下电缆,变电站包括发电厂和变压器电站。
6、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包括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无线电话、手机等。
问:电磁辐射影响人体的机理主要是什么?答:现在人们大多知道医院的X光不能照得太频繁,原因就是频繁的X光辐射可能会产生累积效应,对健康造成危害。
同样,人体接受的电磁辐射强度太大、时间太长或者距离太近,也可能造成危害,其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国内外研究证实,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危害主要出现在射频电磁场。
变电站辐射属于工频电磁场,而不是射频电磁场。
当射频电磁场的场强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对人体发生作用。
在射频作用下,人体吸收电磁辐射能后,其能量便转化为热能。
只有当超过体温调节能力时,才使温度平衡功能失调,引起体温升高,因而产生生理功能紊乱与病理变化等生物效应。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
问:电磁辐射有什么作用?答:电磁辐射可谓神通广大,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电磁辐射科普

电磁辐射科普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radiation)是电磁场中能量的变化过程,也是电磁场所能传播的重要特征。
电磁辐射可以分为静电辐射和动电磁辐射。
静电辐射指电场强度不随时间变化的电磁辐射,一般可以用来表征静态电场中有害或有益的电磁辐射;而动电磁辐射指电场强度随着时间变化的电磁辐射,一般可以用来表示电磁场变化时发出的辐射能量。
电磁辐射的波长(wavelength)可用比特(bit)表示,是电磁辐射波的一种参数,也是表征电磁辐射的重要指标,根据电磁辐射的波长可以大体将它分为微波辐射、可见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X 射线辐射等四大类。
其中,微波辐射的波长介于约1mm至1m之间;可见光辐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大约介于400nm至800nm之间;紫外线辐射波长介于可见光范围之外,大约介于10nm至400nm之间;X射线辐射的波长介于紫外线范围之外,大约介于0.001nm至10nm 之间。
电磁辐射的周期(frequency)可用赫兹(Hertz)表示,也是电磁辐射的重要指标,根据电磁辐射的周期可以大体将它分为无线电波、声波、电磁波和X射线等四大类。
其中,无线电波的频率在300MHz至400GHz之间;声波的频率在20Hz至20000Hz之间;电磁波的频率在3GHz至300GHz之间;X射线的频率系数低于我们能听到的最低声音频率。
电磁辐射的强度(intensity)可用贝可(becquerel)表示,是电磁辐射的另一重要指标,一般表示电磁辐射强度的大小。
电磁辐射的强度随着它的发射源和波长、频率等变化而变化,但大体上可分为弱辐射和强辐射两类。
弱辐射的电磁辐射强度不大于1μBq/m3,比如自然辐射;而强辐射的电磁辐射强度可达当量能量数量级,比如核辐射。
电磁辐射对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电磁辐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
对人体来说,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下会导致疾病,比如癌症、免疫缺陷、血液病变等;对动物来说,则会出现细胞突变、生物系统破坏等症状。
电磁辐射与健康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电磁辐射与健康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电磁辐射与健康:了解与应对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磁辐射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科学研究结果。
本文将介绍电磁辐射的种类、常见的辐射源以及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提供一些减少电磁辐射暴露的建议。
一、电磁辐射的种类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所携带的能量。
根据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电磁辐射:1. 极低频电磁辐射(Extremely Low Frequency,ELF):主要来自电力输配系统、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等。
2. 射频辐射(Radiofrequency,RF):主要来自无线通信技术,如手机、Wi-Fi、蓝牙设备和无线电等。
3. 微波辐射:主要来自微波炉、雷达系统和无线通信的基站等。
4. 可见光辐射:主要来自太阳、灯光、电视机、电脑屏幕等。
5. 紫外线辐射:主要来自太阳,分为UVA、UVB和UVC。
6. X射线和γ射线辐射:主要来自医疗设备,如X射线机和核辐射等。
二、常见的电磁辐射源电磁辐射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辐射源。
以下是一些辐射源的例子:1. 手机和无线设备:手机是我们每天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与基站通信。
同时,无线网络以及无线键盘、鼠标和蓝牙设备等也会产生射频辐射。
2. 电视和电脑屏幕:这些设备会产生可见光和一定程度的射频辐射。
3. 微波炉:当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微波辐射被用于加热食物。
4. 太阳:太阳是一个强大的辐射源,它会产生紫外线辐射。
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5. 医疗设备:例如,X射线机和核医学设备会产生X射线和γ射线辐射。
三、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尽管科学界对电磁辐射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然而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1. 癌症风险:一些研究显示,长期接触极低频电磁辐射和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与某些类型的癌症(如脑肿瘤和儿童白血病)相关联。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一、电磁辐射1、电磁场高频率交流电路会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能量,形成有电力和磁力共同作用的空间,这种电力和磁力共同作用的空间称为电磁场。
2、电磁波电流在导体内的流动会产生电场,电流在导体内变化会产生磁场,因此辐射出去的能量叫电磁波。
3、电磁辐射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长期持续暴露于电磁辐射环境可引发自觉神经症状、心血管功能紊乱、生殖功能降低及各系统癌变等多系统损伤效应。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会产生热作用,由于神经细胞对温度的耐受性比较低,因此热效应对脑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比较明显。
通常出现意识、思维、情感、行为及记忆等障碍。
2、对视觉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晶状体的损伤。
射频辐射还对眼的其他部位如结膜、角膜、虹膜、眼底等造成损害,包括易疲劳、视力下降、结膜充血、角膜损害、视网膜黄斑区出现灰褐色斑、黄斑区陈旧性病变、对光反应弱、眼底小血管痉挛、出血和视网膜细小出血点等。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即使在低场强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仍然存在。
如心律不齐、心动过速,长期暴露于射频辐射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等。
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动物实验得出的结果表明射频辐射的免疫效应与功率密度和曝露时间有关,功率密度较大时,短期曝露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曝露则抑制免疫功能。
另外,射频辐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还存在着累积效应。
5、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对男性生殖系统的不利影响表现为性功能下降、阳痿早泄、加剧性器官萎缩衰老、精子粘稠、减少或坏死甚至绝精;对女性生殖系统的不利影响表现为加剧女性卵巢衰老、月经紊乱、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6、对胚胎/胎儿和遗传学的影响胚胎/胎儿期是细胞分裂、分化和功能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环境因素的干扰较为敏感。
电磁辐射可能对胚胎/胎儿和遗传学存在影响,但有待于更为深入的验证。
物理环境之电磁辐射概述

物理环境之电磁辐射概述自从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以来,人们对电磁辐射的研究和了解一直在不断深入。
电磁辐射是指在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以辐射的形式传递给周围的介质或物体的现象。
电磁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8种不同频率和波长的波动现象。
这些电磁波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广泛存在,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电磁辐射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之一,它发出的电磁波经过大气层的传播,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光源。
太阳的电磁波分为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等多个频段。
其中,可见光是人类最易感知的电磁波,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一切。
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但它也是合成维生素D、杀菌消毒和清洁空气的重要手段。
此外,自然界还存在着地球自身的电磁辐射,如地球磁场和电离层等。
地球的磁场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的伤害。
其次,电磁辐射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自从19世纪末发明了无线电,电磁波就成为了人类进行通讯的重要手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微波和卫星通信等都是电磁辐射的应用领域。
电磁波也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X 射线、磁共振成像和放射治疗等。
通过这些技术,医生可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并进行精确的诊断和治疗。
另外,电磁波还应用于雷达、导航系统、无线充电、无线传输、微波炉等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设备中。
值得注意的是,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中可能导致人体组织受损、免疫力下降和健康问题的产生。
电磁辐射的影响取决于频率和强度。
射频辐射和微波辐射在高强度时可能会对人体产生热效应,导致皮肤烧伤和负面健康影响。
而长期低剂量的电磁辐射可能会与患癌症、生殖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和心血管问题等相关。
然而,目前科学家对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
电磁辐射基本知识

电磁辐射基本知识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
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
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
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
哪里会有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来源有多种。
人体内外均布满由天然和人造辐射源所发出的电能量和磁能量;闪电便是天然辐射源的例子之一。
至于人造辐射源,则包括微波炉、收音机、电视广播发射机和卫星通讯装臵等。
人为电磁辐射源:1、电脑、电视、音响、微波炉、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2、手机、传真机、通讯站等通讯设备。
3、高压电线以及电动机、电机设备等。
4、飞机、电气铁路等。
5、广播、电视发射台、手机发射基站、雷达系统等。
6、电力产业的机房、卫星地面工作站、调度指挥中心等。
7、应用微波和X射线等的医疗设备。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大方面。
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体温升高引发各种症状,如心悸、头涨、失眠、心动过缓、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视力下降等。
产生热效就应的电磁波功率密度在10MW/CM2;微观致热效应1 MW - MW/CM2;浅致热效应在10MW/CM2以下。
当功率为1000W的微波直接照射人时,可在几秒内致人死亡。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害。
这主要是低频电磁波产生的影响,即人体被电磁辐射照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国有微弱电磁场,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可导致胎儿畸形或孕妇自然流产;影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等。
电磁辐射

原理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漏的现象,叫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一种看不 见、摸不着的场。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他 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围绕在人类身边的天然磁场、太阳光、家用电器等都会发出强度不 同的辐射。电磁辐射是物质内部原子、分子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电磁辐射
物理学术语
01 原理
03 衍生能量 05 常用公式
目录
02 类型 04 麦克斯韦方程组 06 污染来源
07 相关危害
09 预防措施
目录
08 家用电器辐射 010 环境控制限值
电磁辐射是由同向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递动量和能量,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 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电场与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传播形成电磁辐射。
关于电磁污染标准的学界争论还在继续,但我们还需在各种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作为这世界上平凡 而弱小生命的一员,人们又该如何预防并减轻电磁辐射对自身的伤害呢?
①居住、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 者,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以及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群,特别是 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针对电磁辐射,将电磁辐射最大限度地阻挡在身体之 外。
常用公式
注:k为库伦常数,q、Q为电荷量,r为距离。
污染来源
天然电磁污 染源
人为电磁污 染源
天然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自地球的热辐射、太阳热辐射、宇宙射线、雷电等,它是由自然界的某些自然现 象所引起的,在天然电磁辐射中,以雷电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最为突出。由于自然界发生某些变化,常常在大气层 中引起电荷的电离,发生电荷的蓄积,当达到—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火花放电,火花放电的频率极宽,造成的影响 可能也会较大。另外,如火山爆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也都会产生电磁干扰。除了对电器设备、 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天然的电磁辐射对短波通讯的干扰特别严重,这也是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之 一。
电磁辐射与健康

电磁辐射与健康目前,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生活中被电子设备包围的程度越来越高。
电器、手机、电视、微波炉等设备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而人们对于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探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来自自然界以及人造设备。
自然界中的电磁辐射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地球磁场等。
而人造设备主要包括电器、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这些设备发出的辐射主要有低频电磁辐射和高频电磁辐射两种。
低频电磁辐射主要来自电力线、电灯、电视、电脑等设备。
高频电磁辐射主要来自手机、无线路由器、微波炉等。
这些设备的广泛使用增加了人们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
二、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长期以来,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争议。
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时间高频电磁辐射的接触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健康效应。
例如,使用手机过多或频繁的使用电脑可能会导致头痛、失眠、视力下降等症状。
然而,这些研究的结论尚未得到全面证实,科学界对此依然存在争议。
三、防护措施虽然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尚存在争议,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减少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1. 使用手机时,尽量减少通话时间,使用免提等工具来减少手机对头部的直接辐射。
同时,尽量避免将手机放在床头或身体附近睡觉。
2. 使用电脑时,尽量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过长时间连续使用。
可以使用电脑辐射防护器、调节器等工具来减少电磁辐射的接触。
3. 在电器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持距离。
特别是对于微波炉等设备,尽量远离,减少接触到高频电磁辐射的机会。
4. 定期休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缓解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带来的不适。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充足的睡眠,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以应对各种潜在的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仍然存在许多争议。
虽然科学界尚无定论,但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
电磁波环境的监测以及相关研究也是必要的,以更好地了解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真正影响。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电磁辐射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释放的能量,包括电磁频谱范围内的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
本文将从电磁辐射的来源、影响机理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包括通信设备、电视、微波炉、电脑、手机、电线、电器等电子设备。
这些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不同设备的辐射强度和频率也各不相同。
人们长时间接触这些电子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1. 生物效应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主要影响是生物效应,即对人体生物组织、细胞和分子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期接触较高剂量的电磁辐射可能导致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一些研究指出,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的DNA、蛋白质和抗氧化系统等产生损伤,进而引发细胞突变和免疫系统异常。
2. 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常见的电磁辐射相关疾病包括电感性皮炎、电离辐射损伤、电磁波诱发的癌症以及电磁波过敏等。
此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也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头痛、失眠等不适症状。
三、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1. 变换使用习惯长期使用电子设备时,应注意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和距离。
例如,减少打电话的时间、使用免提设备、保持一定的通话距离,以及尽量少用和远离电子设备等。
2. 增设屏蔽装置对于辐射强度较高的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屏蔽装置来减少电磁辐射的暴露。
例如,在办公环境中可以使用具有辐射屏蔽功能的电脑屏幕、使用电磁辐射防护面罩等措施。
3. 加强室内环境调节在家庭和办公场所,可以通过加强室内环境调节来降低电磁辐射的暴露。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电子设备位置,减少电磁辐射源的数量,以及使用电器更加节能、低辐射的产品等。
4.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对于减轻电磁辐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区别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区别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磁辐射是指电场和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能量,其能量由电磁波的频率决定。
电磁辐射包括广义的辐射,如射频辐射、微波辐射、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辐射、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辐射无法直接感知,但它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与物质相互作用,如吸收、反射和透射。
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辐射,能够从原子或分子中剥离电子,使原子或分子变为带电离子的过程。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和γ射线。
电离辐射具有高能量和强离子能力,对生物体具有潜在的危害。
在高剂量情况下,电离辐射可以引发DNA的损伤,导致细胞死亡、基因突变和癌症等。
综上所述,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的传播,其能量由波的频率决定;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辐射,能够从原子或分子中剥离电子。
电磁辐射可以包含电离辐射,但不一定具有电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磁辐射(EMF)项目背景介绍随着技术革命的更新和不同波段新的应用的不断发现,许多频率电磁辐射(EMF)的暴露水平显著增加,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处在0-300GHz频率的复合电磁场(EMF)暴露中,电磁污染(EMF)已成为最广泛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一。
电磁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各种输变电系统;运输系统、长途通讯设施和便携式通讯工具如移动电话;医药、商业和工业设备;雷达;电台和电视台发射天线等。
随着对电磁场(EMF)暴露会引起各种健康问题担忧的增加,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设立了国际电磁辐射(EMF)项目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对电磁辐射所造成的健康危害的不同理解,不同国家所制定的电磁辐射标准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俄罗斯、中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在制定标准时考虑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神经效应方面的影响,标准限值较严厉,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在制定标准时采用了国际非电离协会(ICNIRP)的推荐标准,没有考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神经效应方面的影响,而只是考虑已有明确研究结果的热效应,标准限值较宽松,将来仍然有进一步提高标准限值的可能。
二、电磁辐射(EMF)的环境影响由于电磁辐射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二是对各种电气设备的影响,因此在考虑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时将从两个方面入手。
如图示:1.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在评价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不良健康后果时,应该区分相互作用、生物效应和健康危害这几个概念:o 相互作用是由电感和电容的耦合或力作用于带电颗粒引起的,可能导致微小的身体变化。
o 生物效应是可被检测的分子水平以上的功能或结构改变,生理性变化可能或无法被衡量。
活的生物体在生命过程中对许多刺激产生反应,这种反应便是一种生物效应。
o 在人体生理正常代偿范围内以及尚未损害人的身体与精神健康的生物效应不能视为危害性效应。
o 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生物效应若超出了人体生理正常代偿范围,则构成真正的或潜在的健康危害。
o 生物效应若有损于个体行使正常功能或从刺激中恢复的能力,应视为健康危害。
o 经过证实(即,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的研究、结果有显著性意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主观感觉,若对个体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损害,应视为健康危害。
1.1 电磁辐射不良健康效应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主要有两方面:躯体热效应和神经效应。
根据频率的不同电磁辐射对体的影响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以神经效应为主,高频电磁辐射对体的影响以热效应为主。
如图一示:图一、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示意图神经效应热效应高频静态场的健康效应对静电场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为数不多,没有证据表明其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对大多数人而言,能感觉到的体表带电对身体表面有直接作用,在暴露的静电场强度小于25kV/m时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也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暴露于高至2T的静磁场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急性不良影响。
对已证实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的分析表明,长期暴露于200mT的磁通量密度不会对健康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频率低于100 kHz的时变场的健康效应。
感应电流密度为10mA/m2或低于10mA/m2时,没有发现低频场能产生明确的不良效应。
感应电流密度较高(10-100 mA/m2)时,明显的组织效应,如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
感应电流密度高于100达到数百mA/m2时,超过神经元和神经肌肉的刺激阈值。
只有少数实验研究显示工频磁场有促癌作用。
由于缺乏实验研究的支持,有关暴露ELF场癌症危险度的流行病学数据尚不足以提出暴露限值的推荐值。
频率为100KHz-300GHz场的健康效应比吸收率(SAR)为4W/kg的电磁辐射场中约30分钟,体温上升约1℃。
比吸收率(SAR)大于4W/kg,超过人体的热调节能力,组织发热会达到有害程度。
以上数据为职业暴露限值定为0.4W/kg奠定了基础,这一限值可使在其它极端条件下(如高温、潮湿或体力劳动强度)工作的人们得到充分的安全保证。
高频EMFs造成在磁场中接触金属物件的人受电击和灼伤,是间接不良效应。
在此频率范围内低电磁辐射强度对人体的神经效应由于缺乏足够的实验支持和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因此在国际标准制定时没有考虑该因素,但对标准限值的修改留出了修改的余地。
简单事例:日常生活的例子是微波炉加热食物(但加热对象不是人体,不叫热效应),手机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头面部会发热。
射频场才有热效应,工频场不能致热。
遗传学效应(尚无定论)关于微波能否造成遗传损伤的问题,报道不尽相同。
由于国内外对微波遗传学效应的研究在暴露频率、功率密度和研究指标等方面较为局限,人群资料较少,因此对于长期微波暴露能否引起遗传损伤,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1.2 电磁干扰--对各种电气设备的影响由于各种设备所辐射的杂散信号在空间中传播,会对其他设备的有用信号造成干扰,如:广播混频,电视声、图干扰,电话杂音(由于非线性器件有检波能力)。
心脏起搏器停止,飞机导航失控,炸弹引炸,仪器失灵。
电磁场使金属带电,电火花导致燃油起火。
工频磁场对阴极射线管电子束的偏移,引起电视、电脑图像抖动。
三、电磁辐射物理原理1、电磁场的产生及性质⑴产生根据电磁学基本理论,带电粒子周围会有相应的电场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带电粒子产生变化的电场。
由于带电粒子周围电位不同的两点之间存在电位差,因此在两点间形成了电压。
当大量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时形成了电流,电流周围产生磁场,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
电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可以单独在空间中传播。
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反之,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对电磁场的测量通常有: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功率密度W/m2。
对于工频磁场,常用磁感应强度B表示磁场强弱,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的关系为,B=μ0H,μ0为真空磁导率,μ0=4π×10-7,当磁场强度H以(A/m)为单位,磁感应强度B以μT(微特斯拉)为单位时,B=1.2566H。
⑵性质矢量电场与磁场是矢量,不但有量值大小,还有方向,所以对于非各向同性的测量天线,测量时必须调整天线方向,直到读数为最大值为止。
从目前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综合场强仪都是各向同性天线(探头)。
电磁场的迭加电磁场有可迭加的性质,空间任一点的电场(或磁场)为不同电荷(或电流)在该点产生的电场(或磁场)的矢量和。
理想导体内及所严密包围的空间内的电场强度为零,理想导体上各个位置的电位相等,理想导体表面的电场方向垂直理想导体表面。
(如果不垂直,则电场有沿导体表面的分量,导体表面成了非等位面)。
电磁波的干涉、绕射、反射、透射由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包括电磁波在内的一切波有干涉、绕射、镜面反射、漫反射(散射)、透射等特性。
当辐射源与测量点之间有障碍物时,电磁波可通过绕射方式达监测点,但强度能量有很大的损失。
同一波源发出的波通过不同路径传播到达测量点,这些波在测量点的相位一般不同,由此产生相消干涉或相加干涉。
同相相加,反相相消。
干涉的结果使得电磁波能量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因此出现在测量中可能距离辐射源相同的点位但测量值却相差较大,但对电磁波的总能量来说是不变的。
当电磁波入射到两种介质(如空气与大地)的分界面上时,会发生反射与透射,一部分能量进入新的介质形成透射波,另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原先的介质形成反射波。
当反射波和源辐射波相遇时也会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场的不均匀分布。
因此在测量中要考虑到反射物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于良导体,电磁波能量基本上被全部反射回去,不能透射到导体深处。
在介质的分界面起伏不平的程度远小于波长时,形成镜面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否则形成漫反射(散射)。
因此由平整的导体所形成的反射波导致的干涉叠加容易在空间中形成驻波。
测量时给予注意。
综合经上因素,测量点周围的物体都可反射电磁波,与其他传播路径(包括直射、地面反射等)的电磁波产生相消干涉或相加干涉,影响测量结果。
因此,对电磁测量的要求:①测量无关人员应尽量远离测量天线(探头),测量人员不能站在电磁波的传播路径进行测量,以防止由测量人员身体反射电磁波带来影响。
②对职业暴露测量布点应尽量放在常规工作位置,在操作工人离开的情况下进行。
③对于一般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布点,测点应选在开阔地段,要尽可能避开各种因素的影响。
频谱时域将电磁场量(E、H或S)表示成随时间变化的函数g(t),称为时域表示。
在时域表示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电磁场量大小g(t),表示电磁场量大小随时间变化,不同时刻t的电磁场量大小g(t)不同。
将电磁场量换成股票指数,就是股市涨跌图了。
时域表示很直观,通过常识容易理解。
频域将电磁场量(E、H或S)表示成随时间变化的函数g(t),表示成频率的函数G(f),称为频域表示。
函数G(f) 称为电磁场量的频谱。
在频域表示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轴为频率f,纵轴为电磁场量大小G(f),表示电磁场量大小随频率而变,不同频率f的电磁场量大小G(f)不同,换一个更能显露其物理意义的等效说法,不同频率分量f的频谱强度G(f) 不同。
(时域)正弦波为单一频率的波,其频谱为一根竖线。
如手机机站信号。
基波和谐波周期为T的非正弦波可分解成(看作)一系列正弦波的迭加,这些正弦波中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其频率f0=1/T,其余正弦波称为谐波,频率为nf0,n=2,3,4……,n称为谐波次数。
周期性的非正弦波频谱是离散的。
一般基波频谱强度最大,谐波次数越高,频谱强度越小。
为了简化设备,降低成本,工科医设备的电磁振荡源的频谱质量很差,除了振荡频率(周期)的变化之外,振荡波形也有畸变,偏离正弦波形,造成谐波干扰。
这类干扰源中常见的典型设备是塑料热合机。
其基波频率虽然远离广播电视的接收频率,但是其谐波频率可能落入广播电视的接收频率范围,干扰电视的图像与声音。
广播电视及移动通信等携带有信息的调幅(AM)、调频(FM)及调相电磁波源的频谱是离散的,频谱范围较窄。
其测量可用峰值检波的电视场强仪或频谱分析仪。
非周期性的脉冲波的频谱是连续的,没有基波频率,频谱低端从零频率(直流)开始。
脉冲波的上升及下降沿越陡,脉冲越窄(持续时间越短),频谱就越宽。
火花放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就是这种脉冲波,其频谱很宽,可对不同频段的信号接收造成干扰。
其测量必须用准峰值检波的测量接收机、干扰场强仪或频谱分析仪。
雷雨闪电时所有波段的收音机、电视机都会有大的杂音,街上的摩托车报警器发出叫声,说明闪电所发射电磁波的频谱很宽。
闪电是一种火花放电,所发射电磁波是脉冲波,由此可从经验了解到,脉冲波的频谱很宽。
极化定义: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电场矢量端点运动的轨迹。
电场矢量端点运动的轨迹如为园,称园极化。
如为椭圆,称椭圆极化。
电场矢量端点运动的轨迹如为直线,称线极化,以地面为参考,又分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