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韩饮食文化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中韩文化比较论文

中韩文化比较论文

目录一.中韩饮食文化1.1 韩国饮食文化 (3)1.2 中国饮食文化 (4)二.中韩服饰文化2.1 韩国服饰文化 (4)2.2 中国服饰文化 (5)三.中韩礼仪文化3.1 韩国礼仪文化 (6)3.2 中国礼仪文化 (6)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饮食,服饰,礼仪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 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

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

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

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

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

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本篇主要就中韩文化进行了对比,,既比较了相同之处,又比较了不同之处。

一、中韩饮食文化中国人和韩国人都说饮食文化,可见饮食与文化的关系密切。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XX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1.1 韩国饮食文化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是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

韩国的食品以辣为一大特色,它的辣和中国XX的麻辣不同,属于只辣不麻的类型,且常多"冷辣”。

即使是冬天,饭店里冷面的生意也还是相当好。

韩国人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

韩国食品的另一特色是少油。

韩国人自古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

韩国米饭白而且香软,很有黏性,吃的时候如果包上一X撒盐的紫菜,饭本身的黏性会把紫菜包紧,吃起来又香又糯,十分可口。

中国饮食文化和韩国饮食文化对比

中国饮食文化和韩国饮食文化对比

韩国炒年糕VS昆明炒饵块
饵块在昆明民俗中是过
年必吃的,平时也或炒或 煮或烧无不宜,边陲百姓 热衷于“饵食”,执传统 而不堕,已数千年。从前 的昆明又是“子间”人的 饵块最受欢迎,年节时往 往被抢购一空。“子间” 人是彝族的支系,看来这 老的食品,是少数民族最 得其真传了,学者定可赞 一句“礼失求诸野”!
韩国炒年糕VS昆明炒饵块
韩国最早的炒年糕是皇帝在宫中所享用的“宫廷炒 年糕”。最初的炒年糕不是辣的,而是用酱油来调味 而成的炒年糕。而且基本的材料中也没有鱼饼和大葱, 而是放入肉和蘑菇等材料。
1800年代第一次问世 记载炒年糕的第一个文献是1800年代完成的烹饪 书“是議全書”。但由于朝鲜时期,在宫廷中也有过 炒年糕,因此,推测在1800年以前就有炒年糕。 1953年炒辣年糕再次问世 现在我们爱吃的炒年糕在文献中是没有记载的。 只有传文中说:“申当洞炒年糕的马福林奶奶”从 1953年开始做了炒年糕。韩国战争后的1953年,马 福林奶奶在中华料理店参加免费试吃活动,不小心把 年糕掉进了父亲的炸酱面里,在吃掉入炸酱面的年糕 时竟感觉特别好吃,继而又想到了辣椒酱。以这个创 意,奶奶在现在的申当洞位置开始了露天炒年糕店铺。
成都担担面VS韩国冷面
制作差异
韩国冷面
• 主料:冷面面条350克、 牛肉200克(牛排肉)
• 辅料:大葱一个、蒜4瓣、 洋葱半个、萝卜100克、 黄瓜半个、梨1/3个
• 鸡蛋2个
• 调料:辣椒粉1/2、凉开水 6杯、食盐半匙
成都担担面
主料:面粉500克,猪肉 辅料:德阳豆油、味精、
红油辣椒、鸡蛋、化猪油、 豌豆尖、好汤、醋、葱花、 芽菜、豆粉、各适量。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目录
一、中国饮食 二、韩国饮食 三、两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其中最有影 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 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 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礼仪对比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礼仪对比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礼仪对比冀佳中、韩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两国属于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极高的相似之处,当然差异也是有的。

了解两国饮食文化礼仪方面的差异,对中、韩两国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引言礼仪是社会文明化的产物,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情感和尊重。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从奴隶制社会发展至今先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共同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并以此来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

饮食礼仪便是其中的一种,《礼记》中有一句名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饮食礼仪是在饮食习俗基础上形成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罢黜百家之后一直独占鳌头,被中国历代王朝所尊崇,可见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

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的礼仪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深深影响着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自汉朝起版图不断扩大,各个民族文化技术相互交融,使得周边各国争相前来学习,同时也带走我们的先进文化,朝鲜半岛与我国比邻而居,中国儒家礼仪文化的对于韩国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韩国对于儒家礼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十分成功的,中韩两国都是饮食大国,也同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交往日益紧密的今天,中韩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饮食礼仪文化在中韩两国的沿革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罢黜百家之后一直独占鳌头,被中国历代王朝所尊崇,可见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儒家十三经中《仪礼》 《周礼》 《礼记》自东汉以来被尊为“三礼”是儒家礼学的核心著作,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先秦时代上层社会的饮食名物制度,而且详细记载了饮食礼仪,对后世的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影响极大,“三礼”的基本内容即礼学的核心被概括为四个方面:礼之义,即礼主尊卑、亲疏之义;礼之节,即详细说明五礼的仪式规范;礼之实施;礼之器具。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中韩两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虽然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

本文将就中韩的饮食文化进行比较。

饮食惯中韩饮食结构比较中韩两国的饮食结构都以主食为主,但细节上有所不同。

中国的主食以米饭为主,而韩国则以米饭和面食为主。

此外,中国菜肴通常包括主菜、配菜和汤,韩国菜则更加注重小菜的搭配。

此外,韩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即韩式烧烤,它以在桌上烤肉为特色。

食材使用比较中韩两国在食材的使用上也有不同。

中国菜肴通常使用多种蔬菜、肉类和海鲜,而韩国菜则更加注重辣椒、大蒜和酱料等调味品的使用。

韩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食材,即泡菜,它是用盐腌、辣椒粉腌制的蔬菜。

礼仪与俗就餐礼仪比较中韩两国的就餐礼仪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在就餐时通常采用筷子,吃饭时端起碗;而韩国人则采用铁质的餐具,吃饭时将碗放在桌子上。

此外,中国人还有一种特殊的俗,即将菜肴夹给长辈或客人尊奉。

庆祝饮食节日比较中韩两国都有许多与饮食相关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都与特殊的菜肴和美食有关。

而韩国有一种特殊的节日,即第一次喂食的婴儿节,父母会为婴儿准备特殊的食物,象征祝福和幸福。

健康饮食观念健康饮食观念比较中韩两国的健康饮食观念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注重均衡饮食,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药膳疗效。

韩国人则更加注重食物的热量和消化。

他们相信吃热量适中的食物对身体更有益。

结论综上所述,中韩饮食文化在饮食惯、食材使用、礼仪与俗以及健康饮食观念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同时,这些差异也体现了中韩两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了解和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有助于加深两国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 字数:810字。

韩国和中国饮食文化差异

韩国和中国饮食文化差异

中韩饮食文化差异饮食文化是最明显看出各个国家文化差异的一部分。

因为人们生活当中,“食”的问题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通过各国家的饮食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文化。

中国有一句,“食在广东”意思是在中国广东地区的菜很丰富而且很有名。

由于这种原因我调查广东菜,进而我为了品尝正宗广州菜的味道,亲自去在广州里有名的几个饭店或酒家,那时,发现两国饮食文化差异,简单来说,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韩国是‘饭文化’中国是‘菜文化’。

在韩国点菜时,点一个菜(主要汤、全体料理)的话一般免费提供小菜。

但是在中国点菜的时候,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免费小菜,要点各种菜。

第二,吃的速度也不一样。

有个研究表明“中国人基本上有慢慢的性质,还有喜欢边吃边谈,所以一般中国人吃的速度较慢”,但是在韩国有一种“快快”文化。

已经快快的文化浸透日常生化,所以吃的速度也很快。

还有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但是以前在韩国不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这样以为没有礼貌。

但现在韩国年轻人也喜欢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

第三,韩国和中国都是用筷子但样子不同。

因为在中国常常吃的鱼是比较大,容易剔出鱼刺,所以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圆圆的。

但是在韩国常常吃的鱼刺是又薄又细,所以为了容易剔出鱼刺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尖溜溜,短一点。

第四,现在韩国爱咖啡但中国爱茶。

现在在韩国有很多咖啡厅甚至在城市里中心地方从摸一个咖啡厅到另外咖啡厅不到一百米。

现在韩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爱喝咖啡。

但是,中国是茶的国家。

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以喝茶代喝水,还有出驻车司机也放在驾驶座椅旁边茶以后常常喝茶。

韩国人是如果要减肥的话有一些人为了减肥花很多钱但是中国人不要太努力比较容易一些减肥因为茶有中和作用所以即使大部分中国菜有多油也不会那么胖。

第五,邀请客的时候,中国人认为留饮食有礼貌,所以迎接客人的时候,主人点多菜或者做了多菜,客人留下一点食物,但是在韩国留下食物不太礼貌。

韩国人认为给东道主看出空碗就是真正表示感谢的象征。

如许,两国国家一瞥很近似,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很多不同的点。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一、中韩两国饮食文化比较(一)中国饮食文化1、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

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

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

”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

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

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2、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

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

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

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二)韩国饮食文化韩国人日常饮食中以大米为主食,韩国人的日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大酱、辣椒酱、咸菜、八珍菜和大酱汤,并以肉类、豆类、海产品、泡菜、汤等为辅食。

其中,汤和泡菜在日常饮食中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辅食的味道往往因烹调者不同而异,尽管用的可能是同样的原料。

韩国人特别喜欢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酱是平时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这与韩国气候寒冷湿润、种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湿。

有如泡菜是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备副食品,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腌制泡菜的独特手艺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一)语言属系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6.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2)韩国语的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和音节之间。

因此,有些词虽然发音相同,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中韩饮食文化
对比
精选ppt
1
中国饮食特征
• 风味多样 • 四季有别 • 讲究美感 • 注重情趣 • 食医结合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韩国饮食特征
• 高蛋白,多蔬菜 • 喜清淡,忌油腻 • 喜欢凉辣 • 五味五色
精选ppt
13
韩国餐桌礼仪
• 韩国人餐桌上汤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定要左边放饭右 边放汤,位置不能颠倒。
• 汤匙和筷子不能同时抓在手里,使用筷子时把汤匙放在 桌子上。不能把汤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不能端着饭碗 和汤碗吃饭。
• 用汤匙先喝汤或泡菜汤之后,再吃别的食物。 • 一定要用右手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
精选ppt
12
韩国餐桌礼仪
• 韩国人很爱吃类似于中国的方便面,他们管这叫拉面, 总是吃得津津有味的。吃面不用碗,喜欢直接用锅盖接 着吃,还有吃拌饭用的盆特大,看上去像是胃口特好, 很能吃的样子!
• 韩国人很爱喝酒,和长辈一起喝酒时一定要侧过身去喝, 而且喝干后要别人给自己满酒,不自己倒酒,就是跟长 辈一起也如此。
在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 便可以随意的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 • 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重要,它负责盛汤, 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他食具上。 而筷子,只负责夹菜。 • 与年长者同座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 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
• 中国人喜欢入座礼仪。先请客人如坐上席,再请长者在 客人旁依次一边端着碗一边夹菜吃。
• 对筷子摆法没有太多要求,但绝对禁忌将筷子垂直插在 饭中央。

中日韩饮食文化差异总结

中日韩饮食文化差异总结

中日韩饮食文化差异总结
中餐:中餐注重调味和口感,讲究“五味调和”和“色、香、味、形、器”五个方面。

常用的调味料包括酱油、豆瓣酱、花椒等,口感丰富多样,有鲜、香、油、辣等,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菜系。

中餐也注重餐桌礼仪,如有客人来访时,要主人先尝一口,礼节性地端给客人。

日餐:日本餐厅主要提供寿司、生鱼片和烤鳗鱼等料理。

日本餐的调味主要是使用酱油、味噌和日式风味的调味料。

食物以简洁自然、原味为主,经常使用新鲜的海鲜和蔬菜,烹饪技巧也很注重,如制作寿司时需要掌握米饭的粘度和卷制方式。

韩餐:韩国餐厅提供的食物种类多样,口感大多以酸辣为主。

常用调味料有辣椒酱、大葱、蒜、芝麻等,同时在烹饪物料时也需特别注重色彩和质感。

韩国餐厅与日本餐厅的最大差异是,它们提供一系列小菜,可以与主食一同享用,例如泡菜等。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韩两国都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而这些文化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在历史、地理、气候等方面的不同。

本文将从食材、烹饪方式、餐桌礼仪等方面对中韩饮食文化进行对比,带您了解中韩两国独特的饮食风俗。

一、食材对比
中韩两国的食材选择有着显著差异。

在中国,大米、小麦、豆类、蔬菜等是主要的食材,而在韩国,泡菜、辣椒酱、牛肉等则是常见的食材。

此外,韩国人偏爱的泡菜、辣椒酱等酸辣口味,在中国并不常见。

中韩两国在食材选择上的不同也体现了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

二、烹饪方式对比
中韩两国的烹饪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炒、煮、炖等烹饪方式被广泛采用,注重原汁原味,讲究食材的新鲜和自然口感。

而在韩国,烤、炸等烹饪方式更为普遍,独特的烤肉和炸鸡等美食成为了韩国饮食文化的代表。

此外,韩国独特的火锅料理和涮烤方式也吸引了众多食客。

三、餐桌礼仪对比
中韩两国的餐桌礼仪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尊重老人、祝酒等礼仪被视为尤为重要,家庭聚餐时往往要遵守一定的礼节。

而在韩国,餐桌礼仪更为注重团体性和礼貌,例如用餐时要等年长者先动口,不可
先动筷等。

此外,韩国人在用餐时也常常采取坐地吃饭的传统方式,体现了韩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情味。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中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之处。

中韩两国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希望能够通过对中韩饮食文化的对比,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两个国家丰富多彩的饮食遗产。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中国和韩国是亚洲两个邻近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尽管它们地理上相近,但两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本文将从礼仪、饮食、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

一、礼仪中国和韩国在礼仪方面都非常注重面子和尊重他人,但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在中国,人们通常以握手或鞠躬来表示问候,尤其是在商务场合。

长辈和上级被普遍视为尊重的对象,而年轻一代则需要向他们致以更多的敬意。

另外,在中国人的交往中,人们经常会邀请朋友到家中享用丰盛的饭菜。

而在韩国,人们通常以深鞠躬的方式表示问候,较为注重年龄和社会地位的区别。

长辈和上级在社交场合中享有更高的地位,年轻人则需要表现出更多的尊重和恭敬。

此外,韩国的餐桌礼仪也非常重要,在用餐时需要注意遵守规定的顺序和规矩。

二、饮食中国和韩国的饮食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风味,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国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口味而闻名于世。

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拥有八大菜系和各种地方特色小吃。

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分享食物,通常会点一些主菜和几个小菜,供大家一起品尝。

此外,中国人非常重视饮食的热量和平衡,讲究五谷为养、荤素搭配。

而韩国的饮食文化以其辛辣的口味和发酵食品而闻名。

韩国人喜欢食用泡菜、辣椒酱和烧烤等特色食物。

在韩国,人们通常会将主菜、米饭、汤和几种小菜摆放在同一个餐桌上,供大家共同享用。

韩国人的饮食文化注重健康和卫生,他们相信食物的选择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价值观中国和韩国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一些不同,这反映在它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上。

中国人注重传统价值观念,尊重长辈和家庭观念深-root。

孝敬父母和长辈被视为美德,忠诚和勤奋也被重视。

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和面子问题非常重要,人们通常会为了维护自己或家族的面子而努力。

而韩国人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群体观念。

他们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韩国文化中,人们普遍遵循社会规范和礼仪,注重集体利益。

中韩文化对比

中韩文化对比

中韩文化对比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中韩文化对比摘要: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本文从中韩饮食,中韩服饰以及中韩礼仪,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中韩文化差异。

并对中韩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中韩文化、饮食、服饰、礼仪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

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

在韩国作为一个半岛国家,自尊心强,民族凝聚。

中韩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但由于对彼此文化的本质略有不同,所以中韩文化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对比中韩文化。

1)中韩饮食文化对比第一,韩国是‘饭文化’中国是‘菜文化’。

在韩国点菜时,点一个菜(主要汤、全体料理)的话一般免费提供小菜。

但是在中国点菜的时候,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免费小菜,要点各种菜。

第二,吃的速度也不一样。

有个研究表明“中国人基本上有慢慢的性质,还有喜欢边吃边谈,所以一般中国人吃的速度较慢”,但是在韩国有一种“快快”文化。

已经快快的文化浸透日常生化,所以吃的速度也很快。

还有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但是以前在韩国不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这样以为没有礼貌。

但现在韩国年轻人也喜欢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

第三,韩国和中国都是用筷子但样子不同。

因为在中国常常吃的鱼是比较大,容易剔出鱼刺,所以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圆圆的。

但是在韩国常常吃的鱼刺是又薄又细,所以为了容易剔出鱼刺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尖溜溜,短一点。

第四,现在韩国爱咖啡但中国爱茶。

现在在韩国有很多咖啡厅甚至在城市里中心地方从摸一个咖啡厅到另外咖啡厅不到一百米。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的比较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的比较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的比较中韩饮食文化论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两国专家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为中韩文化交流共同作出努力。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成长都是以特定的土壤为基础的。

一种风味类型的菜肴集群,作为一种文化丛,它是一定区位饮食文化重要的有机构成。

它体现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每个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1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美食佳肴众多,而且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活动就与人的审美理念、礼仪活动、文学艺术、人伦之常,乃至政治、哲学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由于中国的饮食活动是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更重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所以使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丰厚的文化资源。

学者胡自山在《中国饮食文化》一书提到: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说到中国的饮食文化,不能不提到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

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

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美食家田可在《中国八大菜系》中分别形象地概括了八大菜系的特色。

苏、浙菜: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苏菜起始于南北朝时期。

唐宋以后,与浙菜竞修秀,成为“南食”两大台柱之一。

江苏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的。

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

烹调时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中国饮食文化和韩国饮食文化对比

中国饮食文化和韩国饮食文化对比

韩国代表食物
韩国料理
韩国泡菜
拌饭
烤肉
年糕
韩国炒年糕VS昆明炒饵块
饵块在昆明民俗中是过
年必吃的,平时也或炒或 煮或烧无不宜,边陲百姓 热衷于“饵食”,执传统 而不堕,已数千年。从前 的昆明又是“子间”人的 饵块最受欢迎,年节时往 往被抢购一空。“子间” 人是彝族的支系,看来这 老的食品,是少数民族最 得其真传了,学者定可赞 一句“礼失求诸野”!
韩国炒年糕VS昆明炒饵块
韩国炒年糕:
韩国最早的炒年糕是皇帝在宫中所享 用的“宫廷炒年糕”。最初的炒年糕 不是辣的,而是用酱油来调味而成的 炒年糕。而且基本的材料中也没有鱼 饼和大葱,而是放入肉和蘑菇等材料。
韩式泡菜火锅VS蜀九香火锅
中韩饮食文化 的相互影响?
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浙菜
徽菜 湘 菜
闽菜 京菜
韩国饮食
韩国饮食的特点:
韩国饮食特点十分鲜明,烹调虽多以烧烤为主,与中国 料理不同的是,韩国料理比较清淡,少油腻,而且基本上不 加味精,蔬菜以生食为主,用凉拌的方式做成,味道的好坏 全掌握在厨师的手指中。尝过韩式白菜泡菜的客人都对这个 韩国饮食文化中的“国粹”难以忘怀。韩式烤肉以高蛋白, 低胆固醇的牛肉为主。
韩国饮食礼仪:
自古以来,韩国极重礼仪,饮食方面,上菜或盛饭时, 亦要先递给长辈,甚至要特设单人桌,由女儿或媳妇恭敬地 端到他们面前,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家中其他成员方可就 餐。 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脚的小桌,宾客地盘腿而坐。年轻 人更会在长辈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脚底上,绝不能将双腿伸直, 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如果遇上房间太小,可以将餐桌 摆在院子里,铺上席子便可。
中韩美食大PK
中国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韩饮食文化的比较
摘要:中韩两国都有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本文从分析中韩饮
食文化的发展入手,对中韩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中国;韩国;饮食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1)-12-0-01
中韩饮食文化作为两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在影
响着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东亚文化圈。

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韩饮食文化呈现着差异性,下面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

一、中韩饮食文化的发展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区域
文化。

追溯中国饮食的发展轨迹,黄帝时起随着中华民族饮食状况
的改善,人们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周秦时期开始形成了中国的
饮食文化;到了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密切,中国饮
食文化不断丰富;唐宋时期饮食文化逐步成熟,最具代表性的是烧
尾宴;明清发展了唐宋食俗的同时,混入了满蒙特点,中国饮食文
化又现一高峰,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从传统
文化发展到现代包括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饮
食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到日本、朝鲜、韩国、蒙古、新加坡、泰国
等国家,还间接影响到欧美等各大洲,如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
药膳、陶瓷餐具等,惠及了全世界数十亿人。

(二)韩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及特点
韩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农业发展。

韩国的农业种植始于新石器时代,水稻种植随后逐渐普及,韩国饮食文化的典型特点是以谷物为主,五百多年来一直保留朝鲜时代的饮食风格。

韩国饮食主食以稻米饭为主,副食则主要是汤、酱汤、泡菜和酱类等发酵食品和由鱼类、贝类、海藻等海产品做成的食物。

韩国饮食讲究调料的搭配,韩国菜有五味五色的特点,即由酸、甜、苦、辣、咸五昧和红、黄、白、黑、绿五色调和而成;韩国饮食讲究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菜肴鲜美可口,有益养生保健。

二、中韩饮食文化的比较
(一)中韩饮食文化相似之处
在中韩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美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韩国的饮食文化虽然没有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由于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很深,两国的饮食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饮食结构上,韩国人以稻米为主食和以泡菜为副食的饮食习惯,与中国南方地区居民的饮食特点极为相似;在食物制作与饮食审美上,有许多相似的烹调方法,都追求色、香、味、形、美和谐统一;在食物器皿使用与饮食礼仪方面,筷子文化和传统仪礼程式都非常相似;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医学思想对韩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反映在韩国饮食的均衡搭配和营养保健上也有很多相似;此外,中韩都有较为接近的茶文化和酒文化等等。

(二)中韩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结构方面。

中国的饮食结构主副食分明,主食是五谷,以稻米和小麦为主,辅以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等;副食是蔬菜,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

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素菜是中国的平常食品。

韩国由于地域差异,北部以五谷饭为主食,南部以大米饭和大麦饭为主食。

平时以蔬菜为主菜,并有能储藏起来吃的泡菜、酱菜、酱肉、酱汁等。

山区由于不方便一般多吃干鱼、腌鱼、海草和用山菜做的食物;海鲜、海草、蛤蜊做的食物则成为海滨或岛屿城市的主要食物。

2、食物制作与饮食审美方面。

中国传统菜肴讲究烹调方法,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粤、川、鲁、闽、苏、浙、湘、徽等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传统菜肴讲究五味调和,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将色、香、味、形、滋、养融为一体。

韩国常用的菜肴有以肉、鱼、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韩国特有的营养丰富的泡菜和韩国式的调味佐料拌制的各类小菜。

韩国菜肴采用蒸、烤、烫、拌等各种烹调方法,作出有韩式风格的拌饭、烤肉、各类火锅、包饭套餐、冷面、锅汤等。

韩国菜除了辣味以外,还具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独特的色、香、味。

3、食物器皿与饮食礼仪方面。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饮食用具的多样性。

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碗、杯、罐、豆、鬲、盆、盘、壶、盒、瓮、甑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金属制品、陶瓷制品和竹木制品等。

各种食具美不胜收,尤其是运用自如的竹筷进食,被欧美人士称之为艺术的创造。

韩国餐具使用碗、汤匙和金属筷子。

韩国人之前习惯盘腿席地而坐,现在很多人为了方便都选择了有桌椅的餐桌。

在饮食生活中,勺子一般比筷子使用更多,在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时均用勺子,而筷子只负责夹菜。

韩国人进餐时一般不端碗,右手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

4、营养保健方面。

中国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

主张营养成份合理搭配,通过调配食用五谷、五果、五菜、五畜等气味功用不同的食品,达到补精益气、脏腑协调、阴阳平衡和养身健体的目的。

同时,注重卫生、讲究营养、遵守时节和有节制的科学饮食。

韩国受中国“食疗”思想的影响,认为由大豆做成的大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预防疾病十分有效。

韩国人喜欢制作参鸡汤、水果茶、风味灌肠和韩果等,利用饮食来改善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三、结束语
文中对中韩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中韩饮食
文化进行了比较,促进中韩两国的友好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1]韩艳.浅析文化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中外食
品,2008,(11).
[2]贾莉娜.中韩饮食文化对比[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3]冬明.韩国美食[m].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