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重点知识孔子孟子荀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思想
(四)影响
孔子的思想包含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缓和阶 级矛盾。
但其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后世中外的影响。
二、初步发展
四、受到挑战,出现危机
(一)原因:
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动荡不安,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
(二)概况
三教之间彼此辩驳、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日益兴盛。 儒教根据时代的特点,逐渐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一些积极合理,逐渐形成所谓“三教合一”
的新儒家思想体系。
五、继续发展,理学出现
(一)历史背景
第一 政治原因: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政治分裂,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封建 伦理纲常遭到破坏;而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尖锐,统治者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以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求。
(三)地位
这些批判思想受到压制和扼杀,因为这些思想严重威胁了理学的统治地位,并与理学格格不 入;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
(四)影响
他们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 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 的历史进步性。 但是这些思想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没有促进中国社会的巨变。它们的影响主要在后 世。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影响主要在后世。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宗法分封制日益崩溃瓦解;诸侯争霸,战乱不 断,政治分裂;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 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 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孔子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孔子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形成于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这个文化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春秋时期的政治动荡:孔子生活的时代正值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社会分裂的时期。
列国割据,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
这种动荡背景下,孔子对于政治秩序、社会和谐的追求成为了他的主要关注点。
2.儒家先贤的思想:孔子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积累。
他的思想受到了伏羲、尧舜、周公等儒家先贤的影响。
这些先贤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礼仪、人伦关系、政治理念的思考上,孔子从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营养。
3.礼仪的传统和社会习俗:孔子所处的社会具有较为繁杂的礼仪制度和习俗,而孔子则在这种传统基础上进行整理和提炼,创立了儒家的礼仪观念。
他主张通过对礼仪的恪守和实践,达到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4.君主制度的强势: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流行的是君主制度,封建宗法制经历了洪荒时代、室町时代后,进一步确立。
各个国家的王公贵族通过权势争斗,削弱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力,社会秩序混乱。
此时,孔子提出通过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接近国家统治者来达到实现和谐社会的目的。
5.经典文献的兴起:孔子的思想也是在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兴起的时期形成的。
孔子自己也进行了许多古代经典文献的整理和编撰,例如《诗经》、《尚书》、《礼记》等。
这些经典文献不仅包含了古代智慧,也为儒家的思想奠定了基础,孔子将其视为教育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
基于以上的文化背景,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仁爱之道:孔子强调个体修身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提出了“仁”的概念。
他认为仁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尊重的基本美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2.随和而治:孔子主张君主以德治国,以实践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来实现国家治理。
古代中国的孔子与儒家思想
古代中国的孔子与儒家思想古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思想的时代,而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则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孔子的生平背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孔子的生平背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处机,字仲尼,是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鲁国一个贵族家庭,历经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贫困和困境,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并致力于教育和治理事业。
孔子的思想深受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礼乐制度和尊卑等级观念。
他主张追求“仁爱”、“人治”,认为通过培养内在的品德和修养,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儒家思想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体系,它以“仁”为核心,强调道德修养、政治治理和家庭伦理。
其核心要素包括仁、礼、忠、孝、道德修养和政治理念等。
1. 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应该秉持关爱、同情和仁爱之心,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2. 礼:孔子非常重视礼仪,认为通过坚持和遵守礼节可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他主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以展示个人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3. 忠:忠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价值观,强调人们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认为大义、忠诚和奉献是维护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定的根本。
4. 孝:儒家思想非常重视家庭伦理,尊重长辈、孝顺父母被认为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表现,认为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5. 道德修养: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应该追求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的美德和道德品质,以成为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人。
6. 政治理念:儒家思想对政治治理有自己的理念,主张仁政和民主。
孔子认为君主应该关心人民的福祉,而政府应该听取百姓的意见,并通过合理的礼仪和法制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伦理和文化传承等。
孔子仁学的文化背景
孔子仁学的文化背景——孔子仁学思想新探(二)摘要:春秋时期,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贵族与国君、奴隶主贵族之间的夺权斗争中,大大提高了“民”的社会地位;殷商以来逐步确立的宗法体制以及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面临土崩瓦解,“人道”与“天道”溶为一体的神学思想体系受到冲击;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在总结和借鉴尧舜时代以及夏、商、周时期提出的“民惟邦本”的道德论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社会化人文主义思想的新的道德论说,逐步形成思潮而勃然兴起,为孔子仁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民”的地位变化,“天道”、“人道”分离,社会化的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就是孔子仁学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民;人道;天道;民惟邦本;人文主义孔子仁学产生于春秋晚期,是中国社会由禅让到父传子的家天下、历经三代至春秋的社会政治伦理的理论概括,是世界文明轴心时代东方社会化人文主义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由乱而治的理论指导。
孔子仁学的核心内容是“克己”[1]、“爱人”[1]、“力行”[2]。
“克己”,克尽己私。
“爱人”,与他者和谐一致。
“力行”,所行无私无畏。
克尽己私是体“仁”的重要途径,与他者和谐一致是行“仁”的重要内容,所行无私无畏是践“仁”的重要保证。
体“仁”、行“仁”、践“仁”都是对“人”而言,“仁者人也”,没有“人”的主导作用,就没有“人”的体“仁”、行“仁”、践“仁”。
“民”(人)的地位变化,“天道”、“人道”分离,社会化的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就是孔子仁学的文化背景。
1、“民”的地位变化泛指的“民”,与“人”同义。
《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朱熹集传:“民,人也。
”《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孔颖达疏:“民者,人也。
”人与天地并,是现实世界的主人。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躯,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
”特指的“民”、“人”各有所指。
《诗•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
儒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儒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儒家思想产生背景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
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
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
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
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在中国历史上学术与言论为开明时代。
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了什么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了什么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义、礼、智”等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但是,人们对孔子的传记和他的教育思想了解的并不深入,甚至有很多误解和偏见。
那么,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了什么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的影响呢?一、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孔子诞生在一个极其动荡的时代。
当时,周朝已经由盛转衰,各家诸侯争霸不休,战乱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混乱不堪,社会风气的恶性循环导致了社会的沉沦。
孔子生活的时代就是战国时期,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对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战乱频繁的现实和社会风气的败坏,孔子始终坚持“仁义礼智”的教育观念,将其作为新时代教育体系的基石和核心价值。
孔子认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只有具备高度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才能在社会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孔子奉行的“仁者爱人,强者先礼”、“礼尚往来”等教育理念,对后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周朝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的文化和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
由周朝的思想渐渐演变成孔子在后来的教育理念中的主要来源。
周朝奉行的“儒家思想”,为后世“仁义礼智”等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朝文化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受到了周朝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养料,从而培养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学问。
这一文化积淀,成为孔子成为伟大思想家的基础。
三、孔子个人的生命经历孔子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后经历了父亲去世、家庭落魄、师从苦学等不幸经历,而在人格上却愈加正直纯粹,耿直坚忍。
经历了艰辛和不幸,使孔子产生了内心的自我反省和审查,进而形成了其对教育思想的深刻思考。
在孔子看来,教育应该达到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观,而不是仅仅关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
孔子很受当时一些苦学者的影响,他们潜心苦读,追求真理和文化修养,而非只是为了考取功名利禄。
第1课孔子与老子
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孔子、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经济:生产工具、技术的提高(铁耕具、牛耕),增进生产力进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二、孔子(前551——前479):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的开创人思想:政治思想:仁:①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为政以德(①②缓和阶级矛盾)③明白得体贴他人调整人际关系,稳固社会秩序。
④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④调整人际关系)⑤以礼治国的同时慢慢改良政治礼:含义:西周的品级名分制度。
为了实现礼,提出“正名”的主张,依照周礼的制度把已经混淆了的社会品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保守)天命观: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天是主宰。
教育思想:教育原那么: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习方式:学思结合、独立试探、坚持己见,“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等等阻碍:孔子思想在那时不受重视,汉代大一统以后,精耕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慢慢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孔子的活动:政治活动:周游各国,宣传政治观点(主若是仁、礼)。
文化活动:整理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思想保留:其门生整理记录的《论语》中4、孔子思想在那时不受重视的缘故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变革,诸侯热衷于成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增强对人民的操纵(客观,全然)②儒家仁、礼的思想不适合那时历史进展的潮流。
(主观)五、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缘故①社会形势转变:大一统,中央集权增强②儒家通过改造,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保护那时的社会秩序六、孔子思想特点:①重传统,重继承②仁、礼为核心③政治和伦理结合④以德为主⑤重人事,虚天命⑥保守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7、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①大一统思想→社会安宁,祖国统一。
②人本、民贵→和谐人际关系,三农问题③以德治国→培育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治国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治国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治国主张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哲学性。
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他的理论,主张以仁义统治国家,谦虚而刚毅地处理政治事务,倡导儒家文化,建立在道德观念和修行基础上的政治体制。
下面将从三个步骤来分析孔子治国主张的特点以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孔子治国主张的特点1. 以仁义治国:孔子认为国家需要修建在人民的仁义之上,政治家应该以仁义来引领政治。
这也是他治国理念的核心。
他认为,仁者心地善良,能够尊重人民,履行国家负责任。
同时,仁义也包括对于道德和法律的尊重和信守。
2. 良好的政治品德:孔子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品德,他应该谦虚、公正、宽容、严明。
只有这样,领导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3. 以文化为基础: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础非常重要,他强调了儒家文化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能够使国家更加强大。
二、孔子治国主张形成的时代背景孔子的治国思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在这个时期,中国不稳定,处于分裂状态,诸侯之间互相攻伐,人民生活困苦,社会道德沦丧。
孔子对于这些社会现象感到深深的担忧,因此吸取了历代政治经验,总结出了他的治国理论。
此外,孔子的思想也得到了儒家门徒们的发扬光大,在后世形成了“儒学一统”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
因此可见,孔子的治国思想不仅是理论,更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发展性。
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过分析孔子治国主张的特点和形成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孔子的主张强调的仁义和道德是为了使国家不断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治国理想的愿望。
同时,他提出的治国思想和其他古代文化具有相似性,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今天仍然必须像孔子一样坚持仁义和文化的重要性,为推动国家的美好前景而努力奋斗。
浅析孔子礼学思想
浅析孔子礼学思想作者:陈润贤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8期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的国家,早在殷商时期,“礼”的观念便开始形成并出现,直至今天,“礼”的观念仍然是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孔子一生以效仿“制礼作乐”的周公为目标,周礼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礼学思想,不仅丰富了“礼”的哲学含义,而且使“礼”的观念真正实现了其政治意义。
然而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直接明确的指出“礼”具体指的是什么,这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礼学思想,研究孔子思想体系带来了困难,本文从《论语》原文入手,通过分析孔子礼学思想的背景与起源、内容、作用这三个大的方面,力图从哲学角度对孔子礼学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礼仁正名名教第一章孔子礼学思想的背景与起源1.1孔子礼学思想的背景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在孔子看来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方面,由于铁质农具、牛耕等新的生产技术的投入生产,使得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进而造成井田制的逐步瓦解。
因此周天子对于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也随之逐步的瓦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也就逐步走向瓦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侯的强大与崛起,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发展,诸侯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实力强的诸侯希望兼并实力小的诸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实力小的诸侯强烈的寻求自保的途径,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混战随之展开,同时,周天子与诸侯之间不再是强有力的君与臣的关系,诸侯“僭礼”的行为越来越频繁的出现。
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乱世中生活,使得孔子无比向往从前由“周礼”所维系起来的“井然有序”的美好社会。
另一方面,社会的动荡造成了人们精神的动荡与思想的混乱,社会的动荡、思想的混乱、统治阶级的式微,这些使得当时的人们陷入深深的迷茫,对未来充满了绝望与恐惧,这就使得当时的一些思想家不得不正视社会动荡、国家大乱的现象,不得不思考能使人们心灵的到解脱的途径,不得不试图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对周礼进行了“损益”,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礼学的思想。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对后世影响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对后世影响引言孔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作为一位伟大而智慧的人,他的思想被载入了《论语》,这是一部记录了他与弟子们的对话和言论的经典。
本文将详细探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并讨论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 孔子思想的背景和起源1.1 孔子生平及其经历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字叫做孔丘,字仲尼,晚号老子。
他出生于鲁国,是一位知识渊博且精通经典的学者。
孔子的思想深受当时礼仪、音乐、政治等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周代朴素的道德观念的影响。
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致力于推动社会的秩序和道德的发展。
1.2 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期末期和战国时期初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许多诸侯国争霸,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孔子的思想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他希望通过推崇儒家的价值观念来重建社会秩序,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平。
2. 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2.1 仁爱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这是一种广泛的爱和关心他人的道德观念。
他认为人应该互相关爱,以和谐共处的方式生活。
在《论语》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表达了他的仁爱观念,意思是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2.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人首先应该修身养性,使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然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再进而治理好国家,最终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
他在《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表达了他认为修身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
2.3 学习和教育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和教育,并且认为它们是实现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他强调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重要性,意思是学习应该是持续不断的,而且应该是一种乐趣。
此外,他还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君子和有道德的人。
3.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的具体表现3.1 关于政治孔子对政治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及其时代背景
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及其时代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学派,而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孔子一生强调“礼乐文化”,认为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孔子和他所推崇的礼乐文化。
一、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孔子,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今天的山东曲阜。
他一生经历了多次失意和流浪,但他始终不改初衷,积极地寻求教学之路。
他的学术成就广泛而深刻,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的“儒家”学派被奉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大流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的礼乐文化是指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包括仪式、习俗、道德观念和社会信仰等方面。
这些跟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一个社会形成的重要基础。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孔子提出了很多有关礼乐文化的具体思想和理念。
二、礼乐文化的起源孔子推崇礼乐文化的背景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诸国纷争不断,手段残酷,百姓疲惫不堪。
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尊重生命和公正,当时的思想家提出了很多关于礼仪和法规的思想,并将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之中。
这就是礼乐文化的起源。
在这个时期,中国诸侯国非常重视礼仪和文化,巧妙地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政治、经济和宗教。
通过推崇各类仪式和习俗,诸侯国之间建立了联系,更好地交流和协作。
而且,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变故和挑战的时期。
他一生经历了数次流亡和失路之旅,对于国家的管理以及个人的行为要求富有感悟,更加强调礼乐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礼乐文化的内涵孔子所倡导的礼乐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这里我们就先来看看它的内涵。
首先,礼乐文化是一种价值观。
礼仪和习俗是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的体现,这些观念的传承和积累是对人性本质的认识和把握。
孔子认为礼乐文化可以让人更加博学、厚德、友善、公正,有助于培养一个完美的人格,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连通性和尊重。
儒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儒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儒家思想产生背景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
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
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
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
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在中国历史上学术与言论为开明时代。
“仁”的现实意义
“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
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孔子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其伦理思想最突出之处在于以“仁”为核心,并且把“仁”的思想与人生境界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使人的处世以及社会运行有了基本的依据,从而为我们理想人生和理想社会的实现成为可能。
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孔子思想对现实的意义。
一、孔子“仁”的思想形成的背景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
《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说:“而丘也,殷人也。
”司马迁在《史记》中又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在当时重宗法制度的春秋时期,“野合”意味着什么?以上的生平介绍显示,孔子的幼年是不幸的。
孔子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孔子幼年所饱尝的人间的辛酸和苦难,以及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生活于其中的那个国家的文化环境,都潜藏着孔子后来形成其“仁爱”思想的契因和社会根源。
孔子的生平活动正处于我国奴隶制度解体,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
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政治统治权力正从周王室向诸侯公室再向大夫下移,周王室微而礼乐坏,不同阶级、不同派别的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都极力从道德上寻找根据,并把道德作为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
同时,这一时期又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文化高潮时期。
政治、经济的发展,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理论的大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思想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孔子是这一时期的第一个思想家,也是上一个时期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在中国思想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孔子“仁”的思想的确立,与孔子所诞生、成长的鲁国的社会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是当时奴隶制的文化中心,保存着丰富的宗周典籍和完整的文物制度。
鲁国的文化环境陶冶了孔子对周文化传统无限景仰的感情,他说:“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
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演变及认识
浅谈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演变及认识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渊而巨大的影响,在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所传的不外乎《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也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
但儒家思想对我们的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影响是那么深刻,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资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之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学习和研究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演变及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无疑对现实有重大的意义。
一、儒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非常复杂,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秋末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经济上“公田”逐渐变为“私田”。
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奴隶与奴隶主、新兴封建势力与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矛盾激化了。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王室衰落,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
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逐渐打破。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出现了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
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
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
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
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影响很大,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基本上可以分为七个时期。
1.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这和儒家的思想主张关系很大。
孔子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孔子创立儒学的地域文化背景地处泰山之阳、黄淮平原东部的邹鲁地区原属东夷,农耕文化和礼乐传统发达较早。
大汶口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的考古成果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
商部族源出东夷,商王朝在盘庚迁殷以前,曾在这一带建都四十余年。
西周建立后,周公父子受封建鲁,这里又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头号重镇与姬姓贵族推行“周礼”的示范性大国。
鲁国初封时,因为周公的关系,在各大诸侯国中有着特别优越的地位,曾被赐以整套的祝宗卜史、文物典册、官司彝器,后来又被特许祭祀周公可用“天子礼乐”。
鲁国宗法贵族也以恪守周公“遗训”为职责和荣耀,所以直到春秋时期,鲁国仍以完整保存“周礼”著称。
向来史家都称春秋社会的动乱导致“礼坏乐崩”。
实际上,如果着眼于孔子学术的主要特点,则春秋时期无疑是西周礼制的“复述”期(包括改造和突破),郑重其事的礼学和后世儒家所推崇的理想“周礼”形态都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发育和成熟起来的。
广义的“周礼”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但从较狭的意义上理解,它主要还是姬姓宗法贵族的礼制,并不能完全包括各地诸侯国独具特点的传统礼制和民间礼俗。
《左传》襄公十年记晋人称道“诸侯宋、鲁,于是观礼”,是说宋存“殷礼”,鲁存“周礼”,各具典型。
而与鲁国为近邻的小邦邾国、大邦齐国等,保存“夷礼”特多,仍与鲁国宗法贵族的独“秉周礼”大异。
其实,即使在鲁国及鲁都城内部,“周礼”与“夷礼”、“殷礼”并存的局面也从未消失。
鲁城内有“周社”、“毫社”,后者即是为土著的殷遗民专门设置的行礼场所。
前些年在曲阜鲁故城内发掘出两组墓葬,葬式、葬俗和随葬风格都迥然不同。
其中甲组墓属于土著墓,从西周初年一直延续到春秋晚期,突出特征是盛行殉狗,随葬陶器组合规整,且流行簋、豆等圈足器,制作也较精致;乙组墓属于周人墓,有的下及战国早期,而绝不见殉狗,随葬陶器则制作较粗陋,组合亦凌乱,且完全不见簋、豆等圈足器。
两组墓差别如此之大,可使人们获得对“周礼”的新认识。
看来古籍所乐道的伯禽受封之鲁而“变其俗,革其礼”,即使确有其事,那实行的程度也相当有限。
孔子的治国主张
孔子的治国主张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为政以德”。
孔子主张统治者应重教化,轻刑罚;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同时要求统治者要起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礼”与“仁”,以“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孔子最高的政治理想。
孔子的治国思想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基于这种背景,孔子将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严格遵循等级制,以恢复周礼的制度。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
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哲学思想背景
孔子哲学思想背景推荐文章中俄蒙协约的签约背景是什么热度: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介绍热度:英国的现代历史背景热度:南口战役的历史背景介绍热度:马关条约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热度:孔子,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及哲学家,有着“文圣”之称,提倡“仁”的思想,倡导礼仪道德。
而孔子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背景。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思想形成的背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思想形成的背景宏观背景分析有关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问题,学术界存有较大的分歧。
而这种分歧又是同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即中国到底是于何时脱离奴隶社会而进入封建社会相联系的。
有关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学术界主要有种四种意见,即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秦汉封建说、魏晋封建说,其中影响最大的在“_”前是西周封建说,“文革_则是战国封建说。
但是,很显然,不论人们对中国古史分期的看法如何,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阶段乃是确定无疑的。
中观背景分析对春秋之际社会状况所作的上述分析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得以形成的宏观背景,但是,接下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同样的时代或同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家呢?面对春秋时代所提出的社会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诸子之学”的不同观点呢?或者更进一步问:即使是同为“礼学”,为什么在鲁国产生的礼学即孔子之学会别具一格呢?毫无疑问,这是由春秋之际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也是由孔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即鲁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特点所决定的。
孔子的主要哲学思想一是“礼”。
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
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
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创立儒学的地域文化背景
地处泰山之阳、黄淮平原东部的邹鲁地区原属东夷,农耕文化和礼乐传统发达较早。
大汶口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的考古成果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
商部族源出东夷,商王朝在盘庚迁殷以前,曾在这一带建都四十余年。
西周建立后,周公父子受封建鲁,这里又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头号重镇与姬姓贵族推行“周礼”的示范性大国。
鲁国初封时,因为周公的关系,在各大诸侯国中有着特别优越的地位,曾被赐以整套的祝宗卜史、文物典册、官司彝器,后来又被特许祭祀周公可用“天子礼乐”。
鲁国宗法贵族也以恪守周公“遗训”为职责和荣耀,所以直到春秋时期,鲁国仍以完整保存“周礼”著称。
向来史家都称春秋社会的动乱导致“礼坏乐崩”。
实际上,如果着眼于孔子学术的主要特点,则春秋时期无疑是西周礼制的“复述”期(包括改造和突破),郑重其事的礼学和后世儒家所推崇的理想“周礼”形态都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发育和成熟起来的。
广义的“周礼”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但从较狭的意义上理解,它主要还是姬姓宗法贵族的礼制,并不能完全包括各地诸侯国独具特点的传统礼制和民间礼俗。
《左传》襄公十年记晋人称道“诸侯宋、鲁,于是观礼”,是说宋存“殷礼”,鲁存“周礼”,各具典型。
而与鲁国为近邻的小邦邾国、大邦齐国等,保存“夷礼”特多,仍与鲁国宗法贵族的独“秉周礼”大异。
其实,即使在鲁国及鲁都城内部,“周礼”与“夷礼”、“殷礼”并存的局面也从未消失。
鲁城内有“周社”、“毫社”,后者即是为土著的殷遗民专门设置的行礼场所。
前些年在曲阜鲁故城内发掘出两组墓葬,葬式、葬俗和随葬风格都迥然不同。
其中甲组墓属于土著墓,从西周初年一直延续到春秋晚期,突出特征是盛行殉狗,随葬陶器组合规整,且流行簋、豆等圈足器,制作也较精致;乙组墓属于周人墓,有的下及战国早期,而绝不见殉狗,随葬陶器则制作较粗陋,组合亦凌乱,且完全不见簋、豆等圈足器。
两组墓差别如此之大,可使人们获得对“周礼”的新认识。
看来古籍所乐道的伯禽受封之鲁而“变其俗,革其礼”,即使确有其事,那实行的程度也相当有限。
“周礼”与民间礼俗的差异既包含了阶级对立的内容,也包含了国、野之别。
所谓“礼坏乐崩”,主要是指周王室东迁后上层贵族社会礼制的混乱与多变,对民间礼俗未必有多大影响。
据我们所考察,孔子早年习礼所接受的还是“殷礼”遗制。
他是殷王室后裔,但自幼生活在鲁地,接触最多的还是东夷风俗。
他“十有五而志于学”,由于家境贫困,曾做过仓吏、牧吏之类卑微差事,实际是通过“宦学事师”的途径求学的。
起初他还不可能学习贵族礼制,《论语·八佾》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被时人讥笑为“邹人之子”不“知礼”,说明他那时对“周礼”还知之不多。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子朝鲁时,讲了一大篇“少昊氏鸟名官”的古史传说,孔子闻所未闻。
他真正了解和研究东夷古史大约自此始,时年27岁。
与当年郯子所说少昊兴起时的“凤鸟适至”恰成对照,他在36岁时“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说明他已开始自觉搜访古代文化遗产了。
他对东夷文化始终不能忘怀,晚年还萌生过“欲居九夷”的念头(《子罕》),又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公冶长》)。
孔子自称“三十而立”。
到鲁昭公二十四年,即他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去世,临终立下遗嘱,令其二子(即南宫敬叔和孟懿子)师事“圣人之后”的“达者孔丘”学礼(见《左传》)。
这表明孔子此时已经以办私学成名,他的贵族后裔身份也得到鲁国贵族的承认。
《史记·孔子世家》说他稍后由南宫敬叔陪同,到东周王都洛阳“问礼”,并会见了做史官的老子。
孔子真正得以系统地接触周官典籍,并全面检讨“周礼”,恐怕就始于此时。
后来随着所办私学的
扩大,他一面整理和传授《诗》、《书》、《礼》、《乐》等典籍,一面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说体系,最终以一位古典王官文化继承者、传播者和集大成者的成就,成为鲁国的“国老”和儒学的开山。
孔子的学术以礼学为主干,在总体上表现为“述古”的形式,但基本精神还是“维新”的。
他强调“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三代之礼皆相因而损益,“其或继周者”仍会有变化(《论语·为政》)。
这观点可说是古礼学上的一大发明,也是他会通“殷礼”入“周礼”的纲领。
他还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八佾》)这等于承认各国礼制自有其传承统系。
所以,孔子所标榜的“周礼”实际只是他认为在春秋之世合理而适用的理想礼制形态,而决非是周公时代的礼制原形;否则,他也不会被称为“圣之时者”。
一、宏观背景分析
有关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问题,学术界存有较大的分歧。
而这种分歧又是同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即中国到底是于何时脱离奴隶社会而进入封建社会相联系的。
有关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学术界主要有种四种意见,即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秦汉封建说、魏晋封建说,其中影响最大的在“文革”前是西周封建说,“文革”后则是战国封建说。
但是,很显然,不论人们对中国古史分期的看法如何,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阶段乃是确定无疑的。
二、中观背景分析
对春秋之际社会状况所作的上述分析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得以形成的宏观背景,但是,接下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同样的时代或同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家呢?
面对春秋时代所提出的社会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诸子之学”的不同观点呢?或者更进一步问:即使是同为“礼学”,为什么在鲁国产生的礼学即孔子之学会别具一格呢?毫无疑问,这是由春秋之际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也是由孔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即鲁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特点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