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1
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 享 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
养。 朱熹《孟子集注》说的好: “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
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惟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
都来自社会底层,都出身贫贱,都经过艰苦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大业。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 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
诺贝尔发明炸药, 实验中
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孟子“浩然正气”的基本内涵,并从中借鉴立身处世的策略。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感知背景 本篇孟子通过对话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善养浩然之气。他提倡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的而产生的。 一个人做事情只要合乎道义, 问心无愧, 就可以养成这 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
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
3、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 为学的学子有何启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证法、道理论证法。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
才干,有所作为。
小结:这章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 难,锐意进取。 二、探讨: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和作用;2.理解善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性;3.学习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学生善养浩然之气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内容1.浩然之气的定义与作用;2.善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性;3.善养浩然之气的多种方法;4.案例分析:成功人士是如何善养浩然之气的。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和作用,以诗经《大序》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2.以苏轼的《东篱乐府》为例,带领学生感受浩然之气的力量;3.借助学生们身边的例子,进一步理解浩然之气的作用。
正式学习1.善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性:它是一种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可以让人具有自信、坚毅、正义、忠诚等优良品质,在人生的道路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2.善养浩然之气的多种方法:包括融入自然、修行养性、尚贤爱士、塑造良好品质等方面。
具体的方法可以结合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进行分析和探讨;3.案例分析:通过对成功人士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善养浩然之气对成功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和展望1.总结:通过深入学习浩然之气的内涵、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德素质。
2.展望: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养成善养浩然之气的习惯和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自信、坚韧、正直、诚实,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的青年人。
小结本次教案以浩然之气为核心概念,通过梳理其内涵、理解其作用,探讨其培养方法,分析其成功案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培养高尚品质、拥有崇高情操,做一个具有智慧、修养和品位的人。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理解文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如“浩然之气”、“善养”等;(3)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解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理和美好;(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文意理解和背诵;2.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3. 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2.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3. 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观点;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4.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辩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庄子》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文意;3. 案例分析:分析文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如“浩然之气”、“善养”等;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5. 思考与辩证: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6. 总结与拓展: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拓展思考;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详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主要观点,如“浩然之气”的定义、培养方法等;2.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3. 探讨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对当代的启示。
七、教学步骤1.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 通过分析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揭示文章的深层含义;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人生哲理的理解;4. 邀请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交流对文章的启示和感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2.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③学习孟子运用排比、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
④能背诵一些经典名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小组合作探究。
②学生自主学习。
③加强诵读。
④通过讨论交流,加以体味、联想、思考,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思索文章所包蕴的人生哲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②学习体味文章深刻思想,从而对人生获得一种借鉴与指导,直面今后所面对的人生困惑;教学重点:理解涵咏“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
教学难点: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当世的现实意义。
一、导入:从18名路人说起2011年10月,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发生了一出惨剧。
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莫然而去,最后虽有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小悦悦还是离开了这个还未看懂的世界。
思考:18名路人的恻隐之心为什么在那7分钟内动摇了呢?如何让18名路人救助之心不动摇?二、探究文本1.学生朗读课文2.自主研习——攻克语言关字音:恶、塞、慊、揠、槁通假字:慊古今异义:病特殊句式:判断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词类活用:外重点字词:敢、恶、至、直、塞、慊、馁、外、正、闵、揠、病、槁、寡、耘、非徒答案:通假字:行有不慊于心:慊,通“惬”,快心,满意。
古今异义:今日病矣:病,古义:疲累,倦困。
今义:疾病。
特殊句式:判断句: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者,……也”表判断)难言也。
(……也”表判断)定语后置句: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应为“宋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之人”)介词结构后置句:行有不慊于心。
(应为“行有于心不慊”)则塞于天地之间(应为“则于天地之间塞”)宾语前置句:敢问夫子恶乎长(应为“敢问夫子长乎恶”)词类活用:以其外之也:外: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外。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内容第二章:理解“浩然之气”2.1 气的概念2.2 浩然之气的含义2.3 浩然之气的价值2.4 思考与讨论第三章:养气的方法3.1 养气的基本原则3.2 养气的具体方法3.3 养气的实践案例3.4 思考与讨论第四章:浩然之气的表现4.1 浩然之气的内在表现4.2 浩然之气的外在表现4.3 浩然之气的应用4.4 思考与讨论第五章:培养浩然之气的意义5.1 个体层面的意义5.2 社会层面的意义5.3 国家层面的意义5.4 思考与讨论第六章:生活中的养气实践6.1 日常生活中的养气6.2 情绪管理与养气6.3 身体健康与养气6.4 思考与讨论第七章:家庭中的浩然之气7.1 家庭氛围与浩然之气7.2 家庭教育与浩然之气7.3 家庭关系与浩然之气7.4 思考与讨论第八章:职场中的浩然之气8.1 职业道德与浩然之气8.2 职场沟通与浩然之气8.3 职场压力与浩然之气8.4 思考与讨论第九章:社会中的浩然之气9.1 社会责任与浩然之气9.2 社会公正与浩然之气9.3 社会和谐与浩然之气9.4 思考与讨论10.1 课程回顾10.2 学生感悟10.3 教学反思10.4 思考与讨论至此,整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完成。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的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气的概念补充和说明:气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万物运行和变化的基本要素。
气无形而有质,无象而有象,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气可以表现为气息、气机、气态等多种形式,是连接物质和精神的中介。
在教学中,应重点阐述气的哲学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浩然之气的含义补充和说明: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充塞宇宙的正气,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精神状态。
它具有正义、刚直、豪迈等特质,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doc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孟子》选读中的一篇文章。
由于是选修课,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该要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让学生在理解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的基础上,将这种感受迁移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人生当中去,从而达到教育生活外延化的目的。
此外,由于是文言文,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涉及重点的文言知识,文段三学生曾在初中已学,并且背诵过,因此可略讲,重点讲文段一、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并掌握重点文言知识;2、能力目标:把握孟子倡导的人格内涵浩然之气、大丈夫之节、真豪杰之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或体会。
学生分析:在初中以及高中几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部分的文言知识,且选文中有一个文段是初中学过并要求背诵的部分,因此对于本课的知识目标,只需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稍加点拨强调即可。
本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孟子的人格观并将这种人格观和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人格观内涵教学难点:如何将孟子的人格观融入到学生人生和心灵当中去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多媒体展示)著名哲人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思考得越是持久,越是被深深地震撼,一个是我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律就是对人们道德的约束与要求。
道德律不仅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的灵魂所在。
在我国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中华民族的一批圣哲就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全文;(2)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其在先秦诸子百家的地位;(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2)学会分析孟子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提高文言文翻译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浩然正气;(2)学会面对困难和压力,保持乐观和自信的心态;(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孟子思想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 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翻译;2. 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运用;3.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在先秦诸子百家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理解文章大意,体会孟子的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内涵,探讨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重点讲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翻译。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孟子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浩然正气。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 收集其他先秦诸子的名言警句,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六、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能够概括和阐述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3)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3. 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2. 文章的批判性分析和综合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先秦诸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解决字词障碍,理解文章大意。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文学鉴赏:分析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和体会文章的美。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作业题,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重点内容,以及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
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1.作者图片2.作者资料(可参考以下资料)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
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
“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家喻户晓。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3.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1)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
人之性, 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
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
“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四、创作背景战国中期,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5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③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
④背诵经典文段。
2、过程与方法①小组合作探究。
②学生自主学习。
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能通解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不解处在课堂上交流,让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③加强诵读。
对经典多加诵读,通其意,咏其韵,味其情,达其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重点:理解涵咏“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
三、学习难点: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
四、学习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孟子》一书充满了一种凛然正气,这种正气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就好像春风化雨一样。
那么,相隔两千余年,再次捧读《孟子》,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修养有着哪些启示呢?(检查预习一通晓文意一具体研习-深入探究一吟咏背诵一课堂小结)二、检查预习1、记字音恶乎长不慊于心馁也揠苗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2、识通假不慊于心(惬)而勿正(证)无若宋人然(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悯)戒之曰(诫)往之女家(汝)曾益其所不能(增)衡于虑(横)法家拂士(弼)3、思异义今日病矣(疲累,倦困)丈夫之冠也(男子)无违夫子(丈夫)4、辨活用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出自北宋风流词人柳三变的《凤栖梧》(又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原也是怀人之作,意指深情专注于意中人,为了她,骨瘦形销,衣带渐宽,绝不反悔。
而我们呢,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学’消得人憔悴”。
即要覃思苦虑,孜孜以求,犹如热恋中的情人热切地、不惜一切地追求着所思。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教案标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浩然之气,以及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律、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浩然之气。
3. 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浩然之气的兴趣,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教学重点:1. 理解浩然之气的概念和内涵。
2. 掌握养成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浩然之气的相关诗词、故事和名人事迹的资料。
3. 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案例和经验分享。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浩然之气的名人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和认识。
Step 2:概念解释和讨论(10分钟)向学生解释浩然之气的概念和内涵,包括对浩然之气的定义、特点和价值的讲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浩然之气的培养方法(15分钟)介绍一些养成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通过课堂活动、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和展现浩然之气。
Step 4:名人事迹分享(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浩然之气的名人事迹,例如:孔子、屈原、雷锋等。
通过阅读相关的诗词、故事或观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些名人是如何通过展现浩然之气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
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这些名人事迹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实践活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制定个人目标和计划、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等。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展现浩然之气,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Step 6:总结和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浩然之气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目标:1、理解、整理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2、诵读本专题,增加文化积淀3、理解孔孟关于道德修养的过程与方法,培养浩然之气重难点:1、思考孟子与告子观点的区别2、孔子在生活中怎样贯穿中庸之道教学过程:10、【原文】7·10 子于是(在这天)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11、【原文】7·27 子钓而(却)不纲(纲:大绳。
这里作动词用。
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弋(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
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
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12、【原文】7·32 子与人歌而(如果)善(好),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13、【原文】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评析】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
“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14、【原文】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起身);过之,必趋(快步走)。
【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评析】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
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学案设计(人教版选修)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如增减 内容、调整顺序等。同时,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易于理解。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重点难点剖析
重点
掌握文章中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 点,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和养气 的方法。
难点
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 实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 章的结构特点。
深化专业素养
选修课程应与学生所学专 业相结合,通过深入学习 某一领域的知识,提高学 生的专业素养。
培养综合能力
选修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 的综合能力,如批判性思 维、创新能力、沟通合作 能力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 应掌握与“我善养吾浩然 之气”相关的基本知识和 技能。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 式,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培养其学习能力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自尊自信、积极向上 、关注社会等。
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内容分析
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 指导。
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 中的主要观点和养气的方法,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练习法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巩固学 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与进度
01
第一课时
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生平,讲解文章大意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初步理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2.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对“浩然之气”深层含义的理解。
2. 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篇文章的深入理解。
2. 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3. 教学PPT或其他展示工具。
学生准备:1. 预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引出本课的主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Step 2: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
Step 3: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和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Step 4: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
Step 5: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
Step 6: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感悟文章。
2. 推荐一本关于个人修养方面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变化,看是否符合“浩然之气”的要求。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引言:“吾浩然之气,不可留也”是孟子所言。
它也是通过我们自己的锤炼和涵养而不断变得优化、成长,获得圆满的社会性。
高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他们的人生观念、人生态度及个性特点的形成有着最合适的时机。
在高中阶段,建立尊重人生的态度,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增强人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逐渐适应称职的学习和生活,并将其正斯总结,裨益日后的人生。
一、课程目标本次教学通过“吾浩然之气”这个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以追求卓越为准,则获得人生的成功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修养上,的确这是形成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石。
各个方面的磨练和涵养不但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身体,而且增强心理和身体方面的素质、拥有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成为性格普适且有思维力与判断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培养善良的品质“善养吾浩然之气”,首要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品行,低调、谦虚、友好、不倚仗权势、不妥协犯错。
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可以采用师生座谈、小组讨论、茶话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接触与体验资源教育的特殊魅力,以是强化他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修养。
注重先生德性的建设,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2.弘扬优秀文化中国有着丰富博大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道德修养、文化情操、礼仪发展、音乐舞蹈、戏曲文学、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
学生要体验、欣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否则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培养他们的自身修养宗旨是很重要的、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逐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奥秘,增强了其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自然的美、人生的美和心灵的美。
3.提升自信和信念自信心和信念是成功和魅力的象征,若是没有信念和自信的支撑,就不可能在人生的舞台中获得成功。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价值自信,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学会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难题时要从容面对、相信自已,经常看到事物的美好之处,避免失落和悲观情绪,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理解文言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含义;(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了解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会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文意;2. 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 体会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2. 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背景知识、教学课件等;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2)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3)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4. 实例分析(1)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浩然之气”的体现;(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5. 课堂小结(2)强调在生活中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意义;(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文言文阅读能力;(3)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吸收;(3)学生课堂参与度如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浩然之气2.掌握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3.认识不良情绪对浩然之气的影响4.培养学生具备高质量的浩然之气和积极阳光的态度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境界,指人的心境开广,志气旺盛,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领袖气质。
一般来说,浩然之气是指一个人在思想、行为和言语上具有一种高超的精神状态,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2. 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1)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身体的养分和充足的休息,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强健,也可以更好地调节心情,从而善养我们的浩然之气。
(2)多做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增强我们的心理免疫力,让我们更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是善养浩然之气的一个好方法。
(3)保持志趣高尚: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应当时刻保持一颗高尚博大的心灵与理想,寻求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知识与技能,在充满勇气地面对人生挫折时不气馁,而是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也是善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方法。
3. 不良情绪对浩然之气的影响不良情绪是人生常常会出现的负面情绪,如沮丧、愤怒、焦虑、害怕、无助等,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浩然之气。
它们不仅能够破坏我们的心理平衡,还会导致我们体内的各种激素失调,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承受更大的压力,进而影响我们的表现和发挥,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
4. 培养学生高质量的浩然之气和积极阳光的态度浩然之气是对人生观、人格、品格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一份平和、沉稳、持续、坚韧的心态,同时也具有一种坚强的生命力,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人生困境和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保持一种积极阳光的态度。
因此,培养学生高质量的浩然之气和积极阳光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方法1.采用讲述、演示、分组探讨、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技巧;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小组演讲、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3.通过阅读、朗诵和演讲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善养浩然之气的能力和技巧。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2)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能够自主翻译课文;(3)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运用孟子思想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2)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二、教学重点1. “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2. 孟子的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3.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及课文翻译。
三、教学难点1. “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 孟子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3. 文言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孟子及其《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生字词;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浩然之气”的含义等;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疑问;5. 案例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运用孟子思想进行分析;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2. 学生对孟子道德观的认识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启示;3.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4.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思维批判性等;5.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思考题的回答、课文翻译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浩然之气”的内涵;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深入理解孟子思想;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六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
2、能清楚什么是“浩然之气”?和怎样培养浩然之气?3、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教学过程:(第一段)一、导语: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解前两段,第三段初中已学过了。
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
(讲解: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作为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勇敢的力量,当然还必须是行正义之事,不能行苟且之事还踌躇满志,就麻烦了。
所以必须有义和道相匹配。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
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讲解:这告诉我们培养浩然之气要坚持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要去做问心有愧的事情,否则这就是你人生的污点,就像如果一个人进过监狱以后,不管他以后怎么做或者做得再好,这都是他人生中难以抹杀的污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初稿)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时值民不聊生的战乱岁月,失去道德规范的权力泛滥成灾,各种势力竞相角逐。
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膑、田忌,各种学说的能人均显赫一时,唯独一位儒者默默地约车治装,离开一个又一个诸侯国,奔赴自己未知的前程,他清瘦的、茕茕孑立的背影,在愈驶愈疾的马车上轻轻摇晃,渐行渐远。
沿途破败的景象勾起了他的无限悲愤,只听一声长啸伴着古老的马车吱吱呀呀,从天尽头传来,久久回响。
一位圣人就在这颠簸的马车上逐步走向历史的前台,为千秋歌颂、万世景仰!历史一路走来,他那一身“浩然正气”不知影响了多少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今天,我们又怎么才能像那些英雄人物一样具有这样一身“浩然正气”呢?二、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
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
【写作背景】战国中期,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
而孟子学成之后,游说诸侯,所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被认为脱离了客观实际。
所以其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
于是退居讲学。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说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三、预习检查1、记字音诐(bì)辞畎(quǎn)亩傅说(yuè)胶鬲(gé)四、通晓文意1、课前学生对照注释通读自译,标注出疑难点。
2、学生分组提出通译中遇到的疑难点,由老师或同学帮助解决。
3、重点语句翻译。
多媒体显示例句,指名学生翻译。
①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能清楚什么是“浩然之气”?和怎样培养浩然之气?
3、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教学过程:(第一段)
一、导语:
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解前两段,第三段初中已学过了。
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
三、解释本文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
(讲解: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作为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勇敢的力量,当然还必须是行正义之事,不能行苟且之事还踌躇满志,就麻烦了。
所以必须有义和道相匹配。
)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
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讲解:这告诉我们培养浩然之气要坚持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要去做问心有愧的事情,否则这就是你人生的污点,就像如果
一个人进过监狱以后,不管他以后怎么做或者做得再好,这都是他人生中难以抹杀的污点。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
一、讲解本文掌握通假
行有不慊于心(慊通“惬”)
往送之门,戒之曰(戒通“诫”)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女通“汝”)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
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
读准字音:
馁(něi) 慊(qiè)于心
闵(mǐn)其苗揠(yà)之
苗槁(ɡǎo)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ɡé)
拂(bì)士
词类活用: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意动用法,以……为外)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名词用作动词,加冠,戴帽子)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劳都是使动用法)
2、思考:“气”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明确:精神。
浩然之气实际上指一种由于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
当然具体的精神内涵本文中阐述的很详细。
2思考:什么是浩然之气?(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至大至刚配义与道
(回答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要点)
3思考:怎样培养浩然之气?(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要坚持)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心中常念且勿急功近利)
用比喻的句子来回答?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
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
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
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若行事无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为“害”。
4、注意文中的具体语法知识的讲解可参考课本
教学过程:(第二段)
一导语
本段孟子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即顶天立地的“人”(不要只说男子汉还包括女中豪杰呢)那些社会地位比较高,对社会影响比较大,呼风唤雨气势凌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么?或许我们的印象里:这些人就是厉害,不是他们又是谁呢。
但是按照孟子的标准,这些人不一定都是。
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讽刺公孙衍和张仪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权势,不是真正大丈夫该做的事,并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
三、讲解
1文言知识可以参考课本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课下注释学生需要仔细看看。
实际上就是说这些人在外是多么的风光,呼风唤雨气势凌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在内或在国君面前却是唯唯诺诺阿谀苟且、人格何其卑下这些人怎么能算是真正的大丈夫呢?可以想到的典型例子“和珅”(实际上我想孟子之所以贬斥他们,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这些人
拿着自己所学去追求财富和地位特别是苏秦的例子二是这些人搞得社会不安宁,总是想着以暴制暴,用战争的方式来对付对方,这和孟子的推行仁政的主张是完全相违背的。
)
3、思考:大丈夫应具备什么条件或素养?
明确:仁礼义
(可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知)
4、思考:“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和我们经常说的孟子的那一句话的意思接近
明确: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5、思考:结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思考举例历史上的那些人是大丈夫?
明确:屈原苏武文天祥谭嗣同等等
(考虑韩信算一个么,按孟子的标准他其实不算的,有同学可能会想到后来的他成了大将军,我们就事论事,如果都像他那样,面对一个地痞无赖就“威武能屈”,那还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么这样的义行么。
)
由此可见,所谓的大丈夫并不是离我们特别远不可及,而是让我们触手可及的,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想做都能做到。
6、思考: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
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都来自社会底层,都出身贫贱,都经过艰苦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大业。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7、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8、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9、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为学的学子有何启发?
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
小结:这章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
锐意进取。
总结:思想内容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的昂扬之气;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廉正清明之气。
有了这三气,即可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
写作特色:
(1)善用寓言,说理形象。
(2)善用排比,增强说理气势。
(3)善用典型事例,增强说服力。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