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能清楚什么是“浩然之气”?和怎样培养浩然之气?

3、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教学过程:(第一段)

一、导语:

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解前两段,第三段初中已学过了。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讲解: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作为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勇敢的力量,当然还必须是行正义之事,不能行苟且之事还踌躇满志,就麻烦了。所以必须有义和道相匹配。)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讲解:这告诉我们培养浩然之气要坚持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要去做问心有愧的事情,否则这就是你人生的污点,就像如果

一个人进过监狱以后,不管他以后怎么做或者做得再好,这都是他人生中难以抹杀的污点。)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一、讲解本文掌握通假

行有不慊于心(慊通“惬”)

往送之门,戒之曰(戒通“诫”)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女通“汝”)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

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

读准字音:

馁(něi) 慊(qiè)于心

闵(mǐn)其苗揠(yà)之

苗槁(ɡǎo)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ɡé)

拂(bì)士

词类活用: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意动用法,以……为外)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名词用作动词,加冠,戴帽子)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劳都是使动用法)

2、思考:“气”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明确:精神。浩然之气实际上指一种由于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

当然具体的精神内涵本文中阐述的很详细。

2思考:什么是浩然之气?(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至大至刚配义与道

(回答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要点)

3思考:怎样培养浩然之气?(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要坚持)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心中常念且勿急功近利)

用比喻的句子来回答?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

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

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若行事无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为“害”。

4、注意文中的具体语法知识的讲解可参考课本

教学过程:(第二段)

一导语

本段孟子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即顶天立地的“人”(不要只说男子汉还包括女中豪杰呢)那些社会地位比较高,对社会影响比较大,呼风唤雨气势凌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么?或许我们的印象里:这些人就是厉害,不是他们又是谁呢。但是按照孟子的标准,这些人不一定都是。

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讽刺公孙衍和张仪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权势,不是真正大丈夫该做的事,并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

三、讲解

1文言知识可以参考课本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课下注释学生需要仔细看看。

实际上就是说这些人在外是多么的风光,呼风唤雨气势凌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在内或在国君面前却是唯唯诺诺阿谀苟且、人格何其卑下这些人怎么能算是真正的大丈夫呢?可以想到的典型例子“和珅”(实际上我想孟子之所以贬斥他们,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些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