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网上作业答案(完整版)

(完整word版)《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网上作业答案(完整版)

作业1(本次作业覆盖“模块1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内容,请在学完模块1后完成本次作业,要求第8周内完成。

满分为40分,其中基础知识部分10分,Windows 7部分20分,网络部分10分。

单选题50道、填空题50道)基础知识选择题(共20题,0.25分/题)1. 以(D)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集成电路计算机。

A 机械B 电子管C 晶体管D 微处理器2。

(C )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A 第四台B 第二台C第一台 D 第三台3. (B)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A 第二台B第一台 C 第四台 D 第三台4。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包括( A)。

A 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B 计算机与外设C 主机、键盘与显示器D 系统硬件与系统软件5.(A)是一种系统软件。

A 操作系统B 编译程序C 工资管理系统D 数据库6。

某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程序属于(D)。

A 工具软件B 字表处理软件C 系统软件 D应用软件7. 操作系统的作用是(B)。

A 把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B 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C 便于进行文件夹管理D 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8. (B)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A 计算机系统B 计算机硬件C 计算机软件D 计算机程序9。

微型计算机中(C)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A 控制器B 总线C运算器 D 存储器10. 下列设备中,(A)属于输出设备.A 显示器B 键盘C 鼠标器D 扫描仪11. 微机的核心部件是(D)。

A 总线B内存储器 C 硬盘 D 微处理器12。

(C)是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统称。

A CPUB ALUC 主机D MPU13. CD—ROM是(B )。

A 只读存储器B 只读光盘C 只读硬盘D 只读大容量软盘14。

下列不属于计算机应用范畴的是(C)。

A 文档和网页制作B 信息和参考C水产捕捞 D 休闲娱乐15。

( C)的特点是速度快、印字质量好、噪音低。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课后作业以及答案(中英文对照)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课后作业以及答案(中英文对照)

Chapter11-11.What are two reasons for using layered protocols?(请说出使用分层协议的两个理由)答:通过协议分层可以把设计问题划分成较小的易于处理的片段。

分层意味着某一层的协议的改变不会影响高层或低层的协议。

1-13. What is the principal difference between connection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nnec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在无连接通信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答:主要的区别有两条。

其一:面向连接通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建立连接,在此阶段,发出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

只有在连接成功建立之后,才能开始数据传输,这是第二阶段。

接着,当数据传输完毕,必须释放连接。

而无连接通信没有这么多阶段,它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其二:面向连接的通信具有数据的保序性,而无连接的通信不能保证接收数据的顺序与发送数据的顺序一致。

1-20. A system has an n-layer protocol hierarchy. Applications generate messages of length M bytes. At each of the layers, an h-byte header is added. What fraction of the network bandwidth is filled with headers?(一个系统有n层协议的层次结构。

应用程序产生的消息的长度为M字节。

在每一层上需要加上一个h字节的头。

请问,这些头需要占用多少比例的网络带宽)答:hn/(hn+m)*100%1-28. An image is 1024 x 768 pixels with 3 bytes/pixel. Assume the image is uncompressed.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transmit it over a 56-kbps modem channel? Over a 1-Mbps cable modem? Over a 10-Mbps Ethernet? Over 100-Mbps Ethernet?(一幅图像的分辨率为1024 x 768像素,每个像素用3字节来表示。

计算机网络形考作业答案整理

计算机网络形考作业答案整理

计算机网络( 本) 形考作业答案整理计算机网络(本)形考作业答案选择题形成性考核一: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B、资源共享2、网络资源子网负责C、信息处理3、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 )与广域网三种。

B、城域网4、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与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A、通信子网5、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与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把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C、资源子网6、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通信方式分类可以分为( )与广播式传输网络两种。

D、点对点传输网络7、就是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三次握手与滑动窗口机制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与进行流量控制。

C、TCP8、协议规定网际层数据分组的格式。

B、IP9、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指定一套复杂的协议集。

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就是D、层次结构模型10、在ISO/OS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就是C、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11、用于将MAC地址转换成IP地址的协议一般为D、RARP12、就是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中每一层中用于实现该层功能的活动元素,包括该层上实际存在的所有硬件与软件,如终端、电子邮件系统、应用程序、进程等。

C、实体13、网络协议由语法、( )与语序三大要素构成。

C、语义14、就是OSI 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直接面向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B、物理层15、负责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提供节点间可靠的数据传输。

B、数据链路层16、就是OSI 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负责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D、应用层17、协议,它源于ARPANET网,现在已经成为In ternet互联网的通信协议。

A、TCP/IP18、TCP/IP 协议简化了层次设备,由下而上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 )、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第四章作业1. 试说明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解析:ip地址和硬件地址都是唯一的,IP地址主要用于确定主机的拓扑位置,物理地址是区分不同主机的编号。

在实现网络通信时使用ip地址更容易实现和管理,比如,你们一个学院有很多台计算机,要是根据硬件地址管理,那很麻烦,因为硬件地址跟不相同,而且千奇百态,而使用ip地址就不一样了,你们都是属于一个子网,例如都是192.168.1.这个打头的,这样比较好管理,在制定路由选择协议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实现。

2.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如何分类的?解析: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如何分类: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

不过,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

3. 什么是ARP和RARP协议,请分析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ARP,全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中文名为地址解析协议,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在本层和硬件接口联系,同时对上层提供服务。

IP数据包常通过以太网发送,以太网设备并不识别32位IP地址,它们是以48位以太网地址传输以太网数据包。

因此,必须把IP目的地址转换成以太网目的地址。

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但这个目标MAC 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

ARP协议用于将网络中的IP地址解析为的硬件地址(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工作原理:1. 首先,每台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ARP Cache)中建立一个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2. 当源主机需要将一个数据包要发送到目的主机时,会首先检查自己ARP列表中是否存在该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有﹐就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MAC地址;如果没有,就向本地网段发起一个ARP请求的广播包,查询此目的主机对应的MAC地址。

上海开放大学网上计分作业

上海开放大学网上计分作业

1(10分)10下列不属于服务产品特征的是()。

A)组合性B)生产能力易逝性C)动态性D)无形性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2(10分)10从产品到服务,管理的重点发生的变化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以产品为基础的效用转向以顾客关系为基础的总效用B)从短期交易关系转向长期伙伴关系C)从顾客感知的全面质量转向核心产品质量D)从产品、技术、质量转向全面效用、全面质量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3(10分)10同样是教授的两位教师,在同一学期均讲授数学课,但两个班的学生反应却大相径庭,这是由于服务的()特点引起。

A)无形性B)不一致性C)不可分割性D)无存货性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4(10分)10下列属于服务业的是()。

A)汽车制造业B)煤矿采掘业C)养殖业D)维修业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5(10分)1021世纪市场竞争的主要特征是()。

A)“制造”成为热门话题B)“竞争”就是行销C)一切“品质”至上D)“顾客满意”决定胜负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6(10分)10所谓的内部服务指的是()。

A)组织为顾客提供的服务B)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C)客户服务D)免费服务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7(10分)10服务交易的成败,顾客满意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服务企业对(B)控制的能力。

A)感知B)过程C)风险D)绩效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8(10分)10顾客在购买服务产品时关注的直接目的和本质利益属于()。

A)支持设施B)辅助物品C)显性服务D)隐形服务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9(10分)10从服务的内涵来看,服务应该以()为根本出发点。

A)顾客的需求B)顾客的满意C)成本D)质量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10(10分)10理想的服务是指( )。

A)顾客心目中服务应达到和可达到的水平B)顾客能接受但要求较一般,甚至较低的服务C)顾客心目中介于期望服务与合格服务之间的服务D)顾客心目中向往和渴望追求的较高水平的服务参考答案:D1. 从服务的内涵来看,服务应该以()为根本出发点。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题目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它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早期的计算机通信:20世纪50~60年代,计算机网络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领域,通信主要通过点对点的电报和电话线路进行。

2. 分组交换网络的引入:20世纪60年代末,分组交换网络开始出现。

分组交换网络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包含有目标地址等控制信息,可以按需传输并动态选择最佳路径,使得网络传输更加高效和灵活。

3. ARPANET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了ARPANET,它是第一个使用分组交换网络技术的封装网络。

ARPANET的成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开始。

4. TCP/IP协议的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为了使不同厂商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各种网络通信协议开始出现。

而TCP/IP协议作为一种通用的网络协议,被广泛应用和接受,成为当今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5. 互联网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通过TCP/IP协议相互连接,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网络系统,即互联网。

互联网的形成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 互联网的普及:21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题目二: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关系的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1. 总线型拓扑:总线型拓扑是指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同一根总线上,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总线型拓扑简单,但当总线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将无法正常工作。

14秋西交《计算机网络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14秋西交《计算机网络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西交《计算机网络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下面不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是:
A. 环形结构
B. 总线结构
C. 层次结构
D. 网状结构
?
正确答案:C
2. 电话交换机是下列哪种类型技术的一个范例
A. 分组
B. 缓冲
C. 虚电路
D. 线路
?
正确答案:D
3. 语音信号是模拟信号,其标准频谱范围为:( )
A. 20Hz~20KHz
B. 300Hz~3400Hz
C. 0Hz~300Hz
D. 0Hz~4000Hz
?
正确答案:B
4. 域名系统DNS的作用是( )。

A. 存放主机域名
B. 将域名与IP地址进行转换
C. 存放IP地址
D. 存放电子邮箱号
?
正确答案:B
5. 在CSM A/CD以太网中,如果有5个站点都要发送数据,其中某个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它就立即发送数据。

那么
A. 本次发送不会产生冲突
B. 本次发送必然产生冲突
C. 本次发送可能产生冲突
D. 本次发送产生冲突的概率为0.2
?
正确答案:C。

[天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一

[天津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电缆屏蔽的好处是()
A.减少信号衰减
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
C.减少物理损坏
D.减少电缆的阻抗
正确答案:B
2.用户在利用客户端邮件应用程序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时通常使用的协议是 ()
A.FTP
B.POP3
C.HTTP
D.SMTP
正确答案:B
3.100BASETX中,所用的传输介质是()。

A.3类双绞线
B.5类双绞线
C.1类屏蔽双绞线
D.任意双绞线
正确答案:B
4.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

A.实现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B.实现数字信号在数字信道中的传输
C.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D.实现模拟信号在数字信道中的传输
正确答案:C
5.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要求()
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同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
正确答案:A
6.下面有关虚电路和数据报的特性,正确的是
A.虚电路和数据报分别为面向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B.数据报在网络中沿同一条路径传输,并且按发出顺序到达
C.虚电路在建立连接之后,分组中只需要携带连接标识
D.虚电路中的分组到达顺序可能与发出顺序不同
正确答案:C
7.完成服务点寻址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答案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答案

(1)根桥是桥ID最小的桥,因此根桥为B1,当生 成树形成后,B1的J、K,B4的I,B6的P, B2的D,B3、B5和B7没有根端口。
4.37 下图给出了一个通过网桥连接的LAN拓扑,每个链路的值表示该链 路的花费,请给出对应的生成树。假设桥1关机,请问现在生成树又是怎 样?
LAN1
LAN2
7.43 把一个1024字节的IP分组划分为若干个分段,各分段要 通过一个分组最大长度为128字节的X.25网络,问需要多少个 分段?不计更地层的开销,仅考虑X.25和IP分组的开销,传输效 率是多少?
答:X.25的分组可以分为数据分组和控制分组两种,它们都有一个公共的部 分即分组头,它由3个字节构成。
2007年9月19日作业
3.35 若某面向字符同步规程的帧数据段中出现下列字符串,问字符填充后的输 出是什么? A DLE STX B C DLE DLE DLE DLE ETB 答案: A DLE DLE STX B C DLE DLE DLE DLE DLE DLE DLE ETB 3.36 若某面向比特同步规程的帧数据段中出现下列位串,问比特填充后输出是 什么? 0100000111110101111110 答案:参看P106 010000011111001011111010 3.37 某PPP帧的信息部分为十六进制7C 7D 5E 5D 69 3A 7D 5D 7D 5D 6A 5D, 问其原始信息是啥? 答案: 7C F 5D 69 3A 7D 7D 6A 5D
所需分段数:1024/104=9.85,第1到9个分组 为127个字节,第10个分组长度为111个字 节。 传输效率:1024/(9*127+111) =1024/1254=81.65%
2007年10月24日作业

吉大14秋学期《计算机通信网》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吉大14秋学期《计算机通信网》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
正确答案:ABCD
4.理想路由选择方法的基本特征有:()。
A.算法正确
B.简单且最佳
C.具有公平性
D.健壮性和稳定性
?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 IP地址包括网络号和主机号,所有的IP地址都是24位的唯一编码。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A
2.在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网络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中的软、硬件资源。
B.拥塞窗口
C.通知窗口和拥塞窗口中小的一个
D.通知窗口和拥塞窗口中大的一个
?
正确答案:C
8.流量控制是用来防止()。
A.比特差错
B.发送缓冲溢出
C.接收缓冲溢出
D.发生器和接收器的冲突
?
正确答案:C
9.下列的哪一项正确描述了流量控制?()
A.一种管理有限带宽的方法
B.一种同步连接两台主机的方法
C.一种确保数据完整性的方法
A.同轴电缆
B.双绞线
C.光纤
D.无线通信
?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1. IP地址可以分为两部分,()和()。
A. IP号
B. MAC号
C.网络号
D.主机号
?
正确答案:CD
2. OSI规定了每一层可使用的几个个通信原语,分别是()。
A.请求
B.指示
C.响应
D.确认
?
正确答案:ABCD
3.物理层规范本身并不包含通信介质,但要考虑为上层屏蔽介质及通信方式的差异就需要完成与传输系统的接口功能,主要特性有().

计算机网络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络作业参考答案计算机⽹络作业参考答案CH1 绪论1、什么是计算机⽹络?它⼀般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案:请参考教案2、LAN、W AN、MAN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要点:主要区别在于下列三点:地理范围或规模、速率、属于什么单位所有3、常⽤⽹络操作系统有哪些?如果你想⾃⼰组建⼀个⽹站,会选⽤哪种⽹络操作系统?为什么?参考答案:WINDOWSUNIX/LINUX中⼩型单位⼀般⽤WINDOWS,微机服务器可以选⽤LINUX,⽽对可靠性要求较⾼的场合⼀般选⽤UNIX4、⽬前常⽤的PSTN、DDN、ISDN、ADSL和HFC⼏种接⼊⽅式中,适合于家庭接⼊的有哪⼏种?适合于⽹吧接⼊的有哪⼏种?适合于校园⽹接⼊的有哪⼏种?参考答案:家庭:PSTN,HFC或ISDN⽹吧:ADSL校园⽹:DDN5.C/S系统和B/S系统的⼯作原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C/S:客户向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处理客户的服务请求,并返回最后的处理结果;B/S:客户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WEB服务器处理客户的服务请求,并返回最后的处理结果给浏览器;它们之间的主要是B/S模式必须采⽤浏览器和WEB服务器。

6.请将以下⽹络术语译成中⽂:LAN、WAN、MAN、NOS、network、server、client、terminal、host、frame、QoS、virtual circuit、campus network、HFC、ADSL、DDN、Cable Modem、SONET/SDH、PSTN、B-ISDN、PSDN、DQDB、SMDS、ATM、packet switching、circuit switching、cell switching、FDDI、FR、URL、WWW、SMTP、FTP、TCP、UDP、SNMP、MAC 局域⽹,⼴域⽹,城域⽹,⽹络操作系统,⽹络,服务器,客户,终端,主机,帧,服务质量,虚电路,园区⽹,⼴纤同轴混合⽹,⾮对称⽤户环线,数字数据⽹,线缆调制解调器,同步光⽹/同步数据体系结构,公共电话交换⽹,宽带---综合业务数据⽹,分组交换数据⽹,分布式双环数据总线,交换多兆位数据服务,异步转移模式,分组(报⽂)交换,线路交换,信元交换,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帧中继,统⼀资源地址,万维⽹,简单邮件传输协同,⽂件传输协同,传输控制协议,⽤户数据报协议,简单⽹络管理协议,介质访问控制7.计算机⽹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参考答案:见讲义8.计算机⽹络发展的主要⾥程碑有哪些?参考答案:见讲义1).根据⽹络连接距离来划分,计算机⽹络可划分为__LAN__、____MAN___、____W AN__。

电大计算机网络(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含答案)

电大计算机网络(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形考作业1(本次形考作业考核的范围是第1~3章的内容,本次作业在开学后的第4周发布,要求第9周以前完成。

本次作业包括:单项选择题20道,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题5道,每小题1分,共5分;满分为25分。

)一、单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 A )。

A.资源共享 B.病毒管理 C.用户管理 D.站点管理2.网络资源子网负责( C )。

A.数据通信 B.数字认证机制 C.信息处理 D.路由3.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 A )和广域网三种。

A.城域网 B.有线网 C.无线网 D.星型网络4.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 B )。

A. 有线网B. 通信子网C. 资源子网D. 无线网5.( B )覆盖的地理范围从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

可以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甚至是世界几大洲,故又称远程网。

A.城域网 B.局域网 C.无线网 D.广域网6. (B )是指选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计算机网络。

A.城域网 B.有线网 C.无线网 D.星型网络7.( A )有频带较宽,传输的误码率低,不受外界干扰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的传输中。

A.光纤 B.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电话线8.通信系统传输的信号一般有( A )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表示方式。

A.模拟 B.信道 C.数据 D.双向9.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指定一套复杂的协议集。

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 B )。

A.连续地址编码模型 B.层次结构模型C.分布式进程通信模型 D.混合结构模型10.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 C )。

A.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B.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C.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D.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11.用于将MAC地址转换成IP地址的协议一般为( B )。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6章作业的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6章作业的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业参考答案第六章应用层6.2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及权限域名服务器有何区别?解析:域名系统中的服务器主要包括: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和本地域名服务器三种。

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回答此题的基础。

答案:域名系统DNS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即域名转换为IP地址。

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高层次的域名服务器。

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和IP地址。

顶级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在该顶级域名服务器注册的所有二级域名。

权限域名服务器就是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用来保存该区中的所有主机的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本地域名服务器也称为默认域名服务器,每一个因特网服务提供者,或一所大学,甚至一所大学里的系,都可以拥有一台本地域名服务器。

当一台主机发出DNS查询请求时,这个查询请求报文就发送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6.3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

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解析:域名转换的过程是首先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申请解析,如果本地查不到,则向根服务器进行查询,如果根服务器中也查不到,则根据根服务器中保存的相应授权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则一定可以找到。

举例说明即可。

答案:假定域名为的主机想知道另一个域名为的主机的IP地址。

首先向其本地域名服务器查询。

当查询不到的时候,就向根域名服务器 查询。

根据被查询的域名中的“”再向授权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报文,最后再向授权域名服务器查询。

得到结果后,按照查询的路径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用途是优化查询的开销,减少域名查询花费的时间。

6.5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FTP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解析:文件传输协议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服务,使用TCP提供可靠的运输服务。

FTP 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运行。

2020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安全与技术离线作业答案

2020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安全与技术离线作业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安全技术网上作业题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安全概述一、选择题1、电子商务务安全要求的四个方面是(C)A)传输的高效性、数据的完整性、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和交易的不可抵赖性B) 存储的安全性、传输的高效性、数据的完整性和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C) 传输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和交易不可抵赖性D) 存储的安全性、传输的高效性、数据的完整性和交易的不可低赖性2、.链路加密的目的是:(A )A.保护网络节点之间链路信息安全B.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保护C.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链路提供保护D.对用户数据的传输提供保护3、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D)。

A、机密性B、可用性C、完整性D、上面3项都是4、机密性服务提供信息的保密,机密性服务包括( D )。

A、文件机密性B、信息传输机密性C、通信流的机密性D、以上3项都是5、按照可信计算机评估标准,安全等级满足C2级要求的操作系统是(D)A、DOSB、Windows XPC、Windows NTD、Unix6. ( A )是指有关管理、保护和发布敏感信息的法律、规定和实施细则。

A、安全策略B、安全模型C、安全框架D、安全原则7.下面不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的是( C )A.恶意程序威胁B.计算机软件面临威胁C.计算机网络实体面临威胁D.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威胁8.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指( A )A.网络安全基本问题应对措施的集合B.各种网络的协议的集合C.网络层次结构与各层协议的集合D.网络的层次结构的总称9.下面不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的是( B )A.多人负责原则B.追究责任原则C.任期有限原则D.职责分离原则10、关于盗版软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对于盗版软件,只要只使用,不做商业盈利,其使用并不违法B:拷贝、使用网上的应用软件都是违法的C:对防病毒软件,可以使用盗版软件D:不管何种情况,使用盗版软件都不合法11、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保密性是指( D )。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第1章一.填空题:1)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服-服务方式,在这里,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美国的IBM公司在1974年宣布了它研制的网络体系结构 SNA 。

3)通信线路的带宽是指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 (或通频带) ,单位是HZ。

4)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 .二.单选选择题:1)按照OSI参考模型分层,其第2层,第4层分别为B(A)数据链路层,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C)网络层, 会话层(D)数据链路层,会话层2)下列哪个协议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BA.TELNET B. PPP C. FTP D.SMTP3)TCP/IP协议有__C____层体系结构A. 2B. 3C. 4D. 54)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分组交换网是 B 。

A.InternetB.ARPAnetC.EthernetD.NSFNET5)RFC是下列哪一个英文短语的缩写B(A)Reference For Computers(B)Request For Comment(C)Registration Function Citation(D)Renewal Form Catalogue6)下列哪一个(或几个)关于交换的描述是错误的?B(A)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B)电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C)报文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较少(D)使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可能出现序号颠倒的分组三.问答和计算题:1.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州的计算机合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言,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的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网络拓扑——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

ARPANET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点对点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Ad hoc网络-—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P2P-—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OSI参考模型—-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通信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数据链路层—-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网络层——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

传输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口端进程通信服务的层次.应用层-—OSI参考模式的最高层.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移相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模拟信号——信号电平连续变化的信号。

脉冲编码调制——将语音以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

多模光纤--光信号可以与光纤轴成多个可以分辨角度实现多路光载波传输的光纤。

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输,但一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3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3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3第五章一、填空题1. 网络互连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网络路径网络管理2.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3. 数据链路层4. 网桥5. 协议网关应用网关安全网关6. 静态NAT配置动态NA T配置端口多路复用地址转换7. 1288. 协议二、简答题1. 网络互连是指通过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范围更大、规模更大的网络系统,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

(1)局域网之间的互联(LAN-LAN);局域网之间的互联分为同构网的互联和异构网的互联。

(2)局域网与城域网的互联(LAN-MAN);(3)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LAN-WAN);(4)远程局域网通过公网的互联(LAN-WAN-LAN);(5)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W AN-WAN)。

2. 允许将一个网络分成多个部分供内部使用,对于外部世界仍然像单个网络一样,也就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更多个子网。

3. 网桥数据链路层路由器网络层网关传输层以上4. ARP将逻辑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RARP将物理地址解析成逻辑地址。

5.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是将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按照网络协议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连接地理范围较大的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通常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洲。

广域网的类型: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专用线路网。

数字数据网DDN、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宽带广域网IP over DWDM/WDM6. DDN是同步数据传输网,不具备交换功能;DDN具有高质量、高速度、低时延的特点;DDN为全透明传输网,可以支持数据、图像、声音等多种业务;传输安全可靠;网络运行管理简便。

将检错、纠错功能放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终端来完成,简化了网络运行管理和监控的内容。

7. 虚拟专用网(VPN)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

计算机网络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4、入侵检测系统按照功能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3大类型。P197
5、TESEC将网络安全分为(7)个级别,(D)是最低级别,(A)是最高级别。(注:四类七个级别,分别为D、C1、C2、B1、B2、B3、A)
6、网络安全技术可分为(身份验证)技术、(数据完整性)技术、(跟踪审计)技术和(信息伪装)技术四大类。P184
广域网是将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按照网络协议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主要类型: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专用线路网三咱。
典型的广域网:
电路交换网:电话拨号网和ISDN网;
分组交换网:X.25网、帧中继网;
专用线路网:DDN网。
6、DDN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42
服务器可能会被告知连接一个用户计算机的保留端口。
6、Telnet远程登录的根本目的是使本地用户访问远程资源。主要用途表现在哪能些方面?P165
主要用途表现在:
远程登录缩短了空间距离;
远程登录计算机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通过Telnet访问其他因特网服务。
7、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72
HTTP的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5、根据网关的作用不同,可以将网关分为:(协议网关)、(应用网关)和(安全网关)。P135
6、NAT实现方式有(静态NAT)、(动态NAT)和(端口多路复用NAT)三种技术类型。P148
7、IPV6地址采用(128)位二进制结构。P151
8、网络互联实质上就是(协议)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有一定的标准可循。P120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网络互连?网络互连主要类型有哪些?P120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作业答案全(第四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作业答案全(第四第五章)

作业2姓名:符诗诗学号:班级:计科三班CH4 数据链路层1.填空题1) 允许发送站发送多个帧而不需要马上应答,这就是__滑动窗口协议__。

滑动窗口协议需要一个____发送__窗口和一个___接收__窗口。

2)HDLC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帧,分别称为__信息帧__、___监控帧__、___无编号帧__。

3)起止式异步通信规程将每个字符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单元,字符中各个比特用固定的时钟频率传输,字符间的间隔是任意的。

每个字符由四个部分组成__起始位__、___数据位__、__奇偶校验位__、___停止位__。

4)常用的两种流量控制方法是___停等协议__、____滑动窗口协议________。

5)在实际的通信中,通常双方都有数据要发送给对方可以在数据段增加一个字段,专门用来携带给对方的应答信息,称为__捎带应答__。

6)HDLC的帧结构,它由__帧起始和停止标志____、__地址____、___控制___、___数据___和__CRC 校验____字段组成。

7) Internet的两个数据链路层协议是__SLIP_或____PPP__协议2.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为(3 )(1)比特(2)报文分组(3)帧(4)报文2) 滑动窗口协议中,接收窗口保存的是( 2 )(1)可发送的帧序号(2)可接收的帧序号(3)不可发送的帧序号(4)不可接收的帧序号3) 在滑动窗口协议中,若窗口的大小为N位,则发送窗口的最大值为( 4 )(1)N (2) 2N(3)2N-1 (4)2N-13.判断正误:1) 同步传输时字符间不需要间隔(√)2) HDLC是面向字节的异步通信协议。

(╳)4.在面向比特同步协议(HDLC)的帧数据段中,为了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采用“0”比特插入技术。

假定在数据流中包含:5F16、9E 16、71 16、7F 16、E1 16,请给出其原始比特序列和“0”比特插入后的比特序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课后作业)第一章概述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d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1)1Mb/s:传播时延=0.1/(2×108)=5×10-10比特数=5×10-10×1×106=5×10-41Gb/s: 比特数=5×10-10×1×109=5×10-1(2)1Mb/s: 传播时延=100/(2×108)=5×10-7比特数=5×10-7×1×106=5×10-11Gb/s: 比特数=5×10-7×1×109=5×102(3) 1Mb/s: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比特数=5×10-4×1×106=5×1021Gb/s: 比特数=5×10-4×1×109=5×105(4)1Mb/s: 传播时延=5000000/(2×108)=2.5×10-2比特数=2.5×10-2×1×106=5×1041Gb/s: 比特数=2.5×10-2×1×109=5×107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1)100/(100+20+20+18)=63.3%(2)1000/(1000+20+20+18)=94.5%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

各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

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运输层运输层的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应用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第二章物理层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

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答:C = W log2(1+S/N) b/s-àSN1=2*(C1/W)-1=2*(35000/3100)-1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

C3=Wlong2(1+SN3)=Wlog2(1+10*SN2)C3/C2=18.5%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

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B:(-1-1+1-1+1+1+1-1)C:(-1+1-1+1+1+1-1-1)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解:S•A=(+1-1+3+1-1+3+1+1)/8=1,A发送1S•B=(+1-1-3-1-1-3+1-1)/8=-1,B发送0S•C=(+1+1+3+1-1-3-1-1)/8=0,C无发送S•D=(+1+1+3-1+1+3+1-1)/8=1,D发送1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答: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 0000 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作二进制除法,两种错误均可发展仅仅采用了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3-24 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

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

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

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答:设在t=0时A开始发送,在t=(64+8)*8=576比特时间,A应当发送完毕。

t=225比特时间,B就检测出A的信号。

只要B在t=224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测到碰撞,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和其他站点发生碰撞)。

3-25 在上题中的站点A和B在t=0时同时发送了数据帧。

当t=255比特时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撞,并且在t=255+48=273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的传输。

A和B在CSMA/CD算法中选择不同的r值退避。

假定A和B选择的随机数分别是rA=0和rB=1。

试问A和B各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据帧?A重传的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B?A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再次发生碰撞?B会不会在预定的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答:t=0时,A和B开始发送数据T1=225比特时间,A和B都检测到碰撞(tau)T2=273比特时间,A和B结束干扰信号的传输(T1+48)T3=594比特时间,A 开始发送(T2+Tau+rA*Tau+96)T4=785比特时间,B再次检测信道。

(T4+T2+Tau+Rb*Tau)如空闲,则B在T5=881比特时间发送数据、否则再退避。

(T5=T4+96)A重传的数据在819比特时间到达B,B先检测到信道忙,因此B在预定的881比特时间停止发送3-26 以太网上只有两个站,它们同时发送数据,产生了碰撞。

于是按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重传。

重传次数记为i,i=1,2,3,…..。

试计算第1次重传失败的概率、第2次重传的概率、第3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以及一个站成功发送数据之前的平均重传次数I。

答:将第i次重传成功的概率记为pi。

显然第一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5,第二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25,第三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125.平均重传次数I=1.6373-32 图3-35表示有五个站点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

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

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

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

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3-2中。

发送的帧B1的转发表 B2的转发表B1的处理B2的处理地址接口地址接口A→E A 1 A 1 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C→B C 2 C 1 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D→C D 2 D 2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转发,写入转发表B→A B 1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接收不到这个帧\第四章网络层13.设IP数据报使用固定首部,其各字段的具体数值如图所示(除IP地址外,均为十进制表示)。

试用二进制运算方法计算应当写入到首部检验和字段中的数值(用二进制表示)。

4 5 0 281 0 04 1710.12.14.512.6.7.91000101 00000000 00000000-00011100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0-0000000000000100 00010001 xxxxxxxx xxxxxxxx00001010 00001100 00001110 0000010100001100 00000110 00000111 00001001 作二进制检验和(XOR)01110100 01001110取反码10001011 1011000114. 重新计算上题,但使用十六进制运算方法(没16位二进制数字转换为4个十六进制数字,再按十六进制加法规则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