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1第一章.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章 病毒
三、病毒的增殖 multiplication
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四个连续步骤
1.吸附 具高度专一性地吸附于敏感细胞表面的接 受部位。
2.侵入 以各种方式(取决于宿主细胞的性质)侵 入敏感细胞内。
3.复制(生物合成)和装配 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 白质的合成等,形成自己的完整个体。
5. 释放 从寄主体内释放出来
三、病毒的增殖 Leabharlann ultiplication吸附
通过扩散或分子运动附着的过程 专一性、受体部位(蛋白质外壳)
三、病毒的增殖 multiplication
侵入
• 注射 • 植物病毒通过伤口侵入 或者昆虫刺吸传染 • 动物病毒通过胞饮方式
只是遗传物质的入侵
三、病毒的增殖 multiplication
三、病毒的增殖 multiplication
病毒的溶原性
烈性噬菌体:核酸独立复制,寄主细 胞裂解
溶原性噬菌体:核酸整合于寄主细胞 并同步复制,寄主细胞不裂解。 ——遗传性
四、病毒的培养
液体培养基:菌悬液变透明 固体培养基:噬菌斑(空斑)——1对1的病毒
四、病毒的培养
空斑
四、病毒的培养
•菌苔 •噬菌斑
X射线、Y射线等
五、病毒生命活动的影响因素
5.1、物理因素
湿度
干燥使病毒RNA释放引起灭活。
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10%引起灭活。 污泥中:水分含量低于35%引起灭活。
五、病毒生命活动的影响因素
5.2、化学因素
抗体和干扰素引起病毒的体内灭活。
抗体——由机体对侵入的病毒(抗原)产生的一 种特异蛋白质,以抵抗入侵的外来病毒。 干扰素——宿主抵抗入侵的病毒产生的一种糖蛋 白,能进一步诱导宿主产生抗病毒蛋白将病毒灭 活。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第一章:环境工程学实验安全与规范1.1 实验安全教育介绍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强调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的必要性。
讲解实验室内的安全设施和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1.2 实验操作规范讲解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包括实验衣着、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遵守实验流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等。
第二章:水环境污染实验2.1 污水水质分析学习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实践操作污水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实验。
2.2 污水处理技术实验学习并操作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
探讨不同处理技术对水环境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第三章:大气环境污染实验3.1 空气质量监测学习使用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测定。
实践操作大气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实验。
3.2 空气质量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来源的大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探讨空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控制策略。
第四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4.1 固体废物特性分析学习使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特性分析。
实践操作固体废物的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实验。
4.2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实验学习并操作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如压实、破碎、焚烧等。
探讨不同处理技术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效果。
第五章:噪声环境污染实验5.1 噪声级测量实验学习使用噪声计测量噪声级,并分析不同噪声源的特性。
实践操作噪声采样、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
5.2 噪声控制技术实验学习并操作常见的噪声控制技术,如隔声、吸声、消声等。
探讨不同控制技术对噪声环境污染的减轻效果。
第六章:土壤环境污染实验6.1 土壤采样与预处理学习土壤采样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实践操作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
6.2 土壤污染物分析学习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探讨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环境监测与评价实验7.1 环境监测方法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微生物。
特点:①大小在0.2um以下。
②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③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在宿主体外是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
2.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3.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答:毒性噬菌体:就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就是指侵入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细胞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4.什么叫溶原细胞(菌)?什么叫原噬菌体?答:溶原细胞就是指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
原噬菌体就是指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又称为前噬菌体。
5.动物病毒以痘病毒最大,口蹄疫病毒最小。
植物病毒中马铃薯Y病毒最大,南瓜花病毒最小。
6.酚和醛的杀毒机制:酚破坏病毒的蛋白质,而醛破坏病毒的核酸。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答:细菌有四种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
分别叫球菌、杆菌、螺旋菌和丝状菌。
2、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生理功能?答: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拟核。
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及光合作用层片。
(1)细胞壁生理功能a、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破裂的作用;b、维持细菌形态c 、细胞壁是多孔结构的分子筛,阻挡某些分子进入和保留蛋白质在间质d 、细胞壁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2)细胞质膜生理功能a、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质的转移;b、细胞质膜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膈膜组分的酶,故在膜的外表面合成细胞壁;c、膜内陷形成的中间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作用。
环境工程学与环境工程原理(一)
环境工程学与环境工程原理(一)环境工程学与环境工程1. 简介•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并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环境工程是应用环境工程学知识和技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工程实践。
2.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学原理:考察环境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以及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生态学原理: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化学原理:研究环境中的物质组成、变化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物理学原理:研究环境中的能量传递、传导和转化等物理现象,如温度、压力、流体力学等。
3. 环境工程学的应用领域•水污染控制:研究和应用技术,以减轻水体受到污染的程度。
•大气污染控制:研究和应用技术,以减少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
•固体废物管理:研究和应用技术,以降低固体废物产生量、提高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风险评估: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与评估:使用环境监测技术和评估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环境工程设计:设计、建设和管理与环境保护和改善有关的工程项目。
4. 环境工程的成果与挑战•成果:–在水污染控制方面,发展了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使得很多水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保护。
–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标准,有效减少了空气污染的程度。
–在固体废物管理方面,探索了各种处理技术,如分类回收、焚烧和填埋等,大大减少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挑战:–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全球性使得环境工程面临更多的挑战。
–新兴的环境污染物、气候变化等问题对环境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工程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5. 结语环境工程学与环境工程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科学和工程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环境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化学原理和物理学原理,可以开展各种环境工程实践,解决环境问题。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与环境学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内容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
环和积累的过程和规律 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状况的控制和防治 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 环境管理
2、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
(1)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 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 整体或环境系统。例: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 水圈。
环境要素的属性:
①最差(小)限制律。它由德国化学家V.J.李比希于1804 年首先提出,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布来克曼所发展而
P10 1 2 6
作业:
地理环境有新发展,又出现了人文地理环境这一概念
⑶地质环境(指地理环境中除生物圈以外的其余部
分)
(4)宇宙环境(星际环境)
指大气圈以外的环境。由广漠的空间和存在 于其中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组成,几近 真空。各星球的大气状况及温度差别极大。 对人类的生存而言,环境条件极为恶劣
边际
任何一个层次的环境系统,都是由低 级层次的 各个子系统所组成;而它自身又是构成更高级环境 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和子系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 系。在系统 层次上,有些层次间的关系比较密切, 有些层次间则可能出现较大的质变。根据质变关系 可以将人类环境划分成不同的层次等级。在层次结 构上,由于主成分的分布不平衡,往往形成该层次 的环境系统的中心和边缘的不同。两种不同类型的 环境的交错地带,简称边际。边际属于两种相邻环 境的过渡带,它通常具有此两种环境的特征和色彩 。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计算过程全
浑浊度:是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将蒸馏水中 含有 1mg/L 的 SiO2 称为 1 个浑浊度单位或 1 度。由此测得的浑浊 度称为杰克逊浊度单位(JTU)。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3)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噪声、振动与其他公害防治工程; (4)清洁生产、污染预防与全过程污染控制工程; (5)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系统工程; (6)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1-1 名词解释 答:水的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种。
水的自然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 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1-9 有一水样取 100 ml 用 0.100 0 mol/L HCl 溶液测定其碱度,加入酚酞指示剂 后,水样无色。再加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盐酸溶液量 5.20 ml,另取此水样 100 ml 用 0.025 0 mol/L 的 EDTA 溶液测其硬度,用去 14.60 ml。试求此水样的总硬 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结果以 mmol/L、度和 CaCO3 的 mg/L 计)。
第 1 页 共 72 页
环境工程学
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0-5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环境工程学有着两方面的任务:既要保护环境,使其免受和消除人类活动
对它的有害影响;又要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的损害。 0-6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
不同生物类型细胞大小的比较
第二节 微生物的特点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体积小,
微生物的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个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比表面积:个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设球菌半径r=0.5µm 球菌表面积(S)=4πr2=3.1416µm2 球菌体积(V)=4/3πr3=0.236µm3 比表面=S/V=3.1416/0.5236=6 设球菌半径r=2µm 球菌面积(S)=50.3µm2 球菌体积(V)=33.5µm3 比表面=S/V=50.3/33.5=1.5
青霉素生产菌的发酵水平 1940年 每毫升20单位 2000年 每毫升10万单位
第二节 微生物的特点
五、分布广,种类多 分布广,
分布广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体积小, 吸收多,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速 生长旺, 适应性强,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无处不在,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土壤 空气 水域 生物体内外 高空 深海底 2000米深的地层 米深的地层 温泉
正常环境
极端环境
第二节 微生物的特点
五、分布广,种类多 分布广,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体积小, 吸收多,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速 生长旺, 适应性强,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60年前,中国人乘飞机采集了160米到 年前,中国人乘飞机采集了 年前 米到 5300米的高空的气样并分析了其中的 米的高空的气样并分析了其中的 微生物发布状况。 微生物发布状况。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体积小,
体积大小
单位: 单位:um(10-6 m)或nm(10-9m) 或
80 个 杆 菌 肩 并 肩
杆菌
2µm
环境工程学exercise
第一章水循环与水污染控制一、名词解释1.水资源2.水的自然循环3.水的社会循环4.水体污染5.生活污水6.城市污水7.BOD5 、COD8.水体自净二、问答题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2.水体污染的危害有哪些?3.水体污染的类型有哪些?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哪些指标?5.城市污水的来源主要有哪些?6.测定污水的BOD、COD有和意义?怎样测定?对工程设计有何指导意义?7.试述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及方法。
8.描述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第二章水的物理处理思考练习一、填空题1.按主要调节功能来分,调节池可分为、两类。
2.沉淀的类型有、、、。
3.废水中的油类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
4.实现气浮必须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5.过滤的机理可归纳为、、等三个作用。
6.常用的格栅形式有、两类。
二、判断题1.格栅与筛网的工作原理一致的,处理对象也相同。
()2.隔油池主要除去水中溶解的油类污染物。
()2.充气气浮是利用溶气罐往水中充气。
()4.过滤是通过具有孔隙的粉状滤料截留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的过程。
()5.较细的滤料可以防止杂质颗粒穿透滤料层,因此滤料颗粒越细,过滤效果越好。
三、问答题1.平面格栅、回转式格栅、回转式格栅各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斜板(管)沉淀池的沉淀效率较高?4.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于那些情况?5.试述曝气沉沙池的构造,它有什么优点?6.为什么气浮处理一般都加浮选剂?四、计算题1.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污水量为0.2m3/s,总变化系数为1.50,设计格栅各部分尺寸。
五、综合题到洋里污水处理厂参观或现场教学,针对其物理处理单元所采用的工艺和运行操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第三章水的化学处理一、名词解释:1.消毒2.凝聚3.絮凝4.折点氯化法二、简答题1.酸碱废水中和处理的基本原则?2.常用的无机盐混凝剂有哪些?3.澄清池分为哪几类?4.影响混凝的因素有哪些?5.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三、问答题:1.试述胶体颗粒在水中稳定的原因。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案第一章:环境工程学概述1.1 实验目的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目标。
掌握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1.2 实验原理环境工程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
1.3 实验内容介绍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如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等。
分析环境工程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1.4 实验方法与步骤讲解环境工程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示范环境工程学实验的操作技巧。
第二章:水处理技术实验2.1 实验目的学习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不同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2.2 实验原理过滤、沉淀、吸附等水处理技术的原理。
水质指标和水质评价方法。
过滤实验:使用砂滤池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实验:利用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吸附实验:使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
2.4 实验方法与步骤讲解每个水处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示范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操作方法。
第三章:大气污染控制实验3.1 实验目的学习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不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3.2 实验原理燃烧控制、过滤、静电除尘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3.3 实验内容燃烧控制实验:通过调整燃烧条件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过滤实验:使用袋式过滤器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
静电除尘实验:利用静电原理去除废气中的粉尘。
3.4 实验方法与步骤讲解每个大气污染控制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示范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操作方法。
第四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学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不同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4.2 实验原理固废分类、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的技术原理。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4.3 实验内容固废分类实验:对不同类型的固废进行分类和识别。
固废处理实验:如压实、破碎、生物降解等。
固废资源化实验:如废纸回收、塑料再生、废电池处理等。
环境工程学课后题答案_蒋展鹏
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0-1名词解释: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均概括为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况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了有害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公害:由人为原因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产生的突发事件通常称为公害。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2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
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0-3试讨论我国的环境和污染问题0-4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0-5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措施。
《环境工程学》课件
水质监测
水资源管理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使用先进的监测技术,确保水
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将污水处理为可安全排放或回
体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并采取
确保公众和工业活动有足够的
收利用的水源。
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可靠水源。
噪声和空气污染治理工程
1
噪声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对人类健康和环
空气污染治理
废物处理
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确保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评估计划、项目或政策对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的方法。
我们要考虑物种多样性、土地利用、空气质量等因素。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
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未来环境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2
境的影响,例如隔音材料和城市规划。
开发和应用技术,减少工业和交通产生
的有害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3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
出适当的环保对策。
固体废弃物管理工程
废物分类
将废物进行分类处理,以便进行回收、处理或处置。
资源回收
通过回收再利用,将废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量
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对化
利用物联网和智能技术,提高城
推动废物减量和资源回收,减少
石燃料的依赖。
市的环境管理效率。
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环境工程学》PPT课件
欢迎来到《环境工程学》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环境工程学的
基本概念,解释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探讨水污染控制工程、噪声和空气污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杨宏伟主编第三版)普通专升本考试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主编第3 版普通专升本考试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 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 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 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 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e=50-100mm、中格栅e=10-40mm、细格栅e=3-10mm ;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环境工程学》课件
总结词: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是环境工程学中重要的实践领域,通过合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总结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环境工程学中重要的实践领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修复被污染的土壤,降低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PART
04
环境工程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总结词
土壤污染修复原理包括挖掘、置换、淋洗、热解吸等方法,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利用化学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手段,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浓度,实现土壤的净化与恢复。在修复过程中,还需注意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保护,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详细描述
PART
03
环境工程学的技术与实践
REPORTING
总结词
固体废物处理原理是环境工程学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对固体废物的减量、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总结词
固体废物处理原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通过破碎、压缩、焚烧、微生物分解等手段,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采取防渗漏、覆盖等措施,减少二次污染,保护土壤和地下水。
详细描述
土壤污染修复原理是对已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和恢复的过程,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
REPORTING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工程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环境污染严重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资源需求量不断攀升,环境工程学需要解决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问题。
资源短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工程学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和工艺,以适应新的环保需求。
技术更新换代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但仍然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需要环境工程学做出相应的应对。
环境工程学《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习题集汇总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习题解前言《第一章 概论1.1 计算干洁空气中N 2、O 2、A r 和CO 2气体质量百分数。
解:由表1-1查得干洁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百分数如下: N 2 O 2 A r CO 2 78.08 20.95 0.93 0.03 以N 2为以例,计算其质量百分数已知N 2分子量为28.016,干洁空气平均分子量为28.966,N 2的质量百分数:N 2%=%52.75%100966.28%08.78016.28=⨯⨯同理得:N 2 O 2 A r CO 2 体积百分数(%) 78.08 20.95 0.93 0.03 质量百分数(%) 75.52 23.14 1.28 0.0456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求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表1—6查得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为: SO 2 NO 2 CO Cm(mg/m 3) 0.15 0.08(2012) 4.00 以SO 2为例计算体积分数C v =3104.222-⨯⨯SO m M C=0.053×10-6=0.053×10-4 %同理得:SO 2 NO 2 CO体积百分数(%) 0.053×10-4 % 0.0389×10-4 % 3.20×10-4 %1.3 CCl 4气体和空气混合成体积百分数为1.5×10-2%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量为10m 3/s ,试确定。
(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C m (单位g/m 3)和浓度C m ′(单位mg/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kg解:已知 1544=CCl M 1.5×10-2%=1.5×10-4(1)C m ′=334/03.1154104.22105.1m g =⨯⨯⨯-- C m =1.5×10-4×154×10-3=2.31×10-5kg/mol(2)已知:1d=86400s 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 1.03×10×10-3×86400=889.92kg/d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 3,假如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 3。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 . 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
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环境工程学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环境工程学课后题解答_蒋展鹏
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0-1名词解释: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均概括为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况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了有害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公害:由人为原因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产生的突发事件通常称为公害。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2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
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0-3试讨论我国的环境和污染问题0-4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0-5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措施。
环境工程学绪论01章ppt课件
分离(沉降、过滤,吸附、吸收、膜分离)
宏观机理 转化(化学转化、生物转化) 微观过程:宏观现象(机理)的产生机制与微观步骤 设计计算基本理论:污染物净化装置的设计计算理论
2、基本研究方法 (1)“量”与“变化速率”的数学计算
• 物料与能量衡算(质量与能量守恒原理) • 微观过程解析(物质与能量的迁移过程、转化过程) • 变化速率的数学表达(为工程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水污染防治技术
3
第一章 绪论
4
主要内容
一、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 二、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三、环境工程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和方法
5
一、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
“环境工程学”的任务
利用环境学科与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 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 康、舒适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环境工 程学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物理性污染防治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过程的定量计算(工程设计计算的基础)
• 简单化的目的:
科学、合理的简化可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提高设计计算效率
15
3. 课程学习的目的 系统、深入学习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工
程的基本技术及原理、工程设计计算的基
本理论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6
二、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第一节 水的循环与污染 第二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三节 废水的成分与性质 第四节 水体自净作用于水环境容量 第五节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水的循环与污染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二、水的循环 三、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四、水污染的分类和影响
进入水体(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中的 污染物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或纳污能力, 而使水体丧失规定的使用价值时,称为水 体污染或水污染。
水污染可受到多方面的污染,其中主要污染源 有以下几种:
(1)向自然水体排放的各类废水; (2)向自然水体直接倾倒的固体污染物, 以及垃圾堆放场所的渗出液和淋洗雨水; (3)大气污染地区的酸雨及其他淋洗降水; (4)大气中有害的沉降物及水溶性气体; (5)淋洗植被后溶入了化肥和农药的(降 水)径流; (6)航道中船舶的漏油、废水及固体废弃 物。
(2)热污染 来自热电厂、核电站及各种工 业过程中的冷却水,直接排入水体,可引起水 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 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 生生物的生长。
(3)放射性污染 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 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以 及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使放射性废水、废物显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 射性污染。
二、水的循环
1 、自 然 循 环
2、社会循环
海洋-->内陆-->海洋的循环,称为 大循环。在小的自然地理区域内 的循环,称为小循环。生物体内 的水,也进行着吸收-->蒸发-->吸 收的内外循环。
三、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1、自然污染 2、人为污染
水在自然循环中,由非污染环境进入 水中的化学物质,称为自然杂质或本底杂 质;由污染环境进入水中的化学物质,称 为污染物。
(2)无机污染物质 污染水体的无机物 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酸污染主要来 自矿山排水和工业废水。碱污染主要来自碱 法造纸、炼油、制革、制碱等工业污水。
酸碱污水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抑制 或杀灭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 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或水下建筑物,影 响渔业,破坏生态平衡。
无机盐类排入水体后将提高水的硬度和 增加水的渗透压,降低水中的溶解氧。
(3)毒物型污染 废水中的有机毒物(如 酚、农药等)、无机毒物(如汞、铬、砷、氰 等)以及放射性物质等排入水体后,就会使水 生物受害中毒,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当饮 用或接触被这类污染物污染的水时,能直接危 害人体健康。毒物型污染一般发生于排放口附 近的水域。
重金属的毒性危害具有长期积累性,尤应 注意。
水体污染的根本防治,要通过一系列行政的、 法律的、经济的和工程的配套措施;要建立完 善的监督管理系统和机构;制定水环境质量标 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法律责任。
20年代美国首先提出饮用水标准。我国在1956年首次制定 《饮用水水质标准》,后经多次修订,1973年颁布了《生活 饮用水卫生规程》,1985年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存在于地球上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的水, 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和水环境。
水是分布最广而又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 它孕育和滋养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并从 各个方面为人类社会服务。水的用途大致 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农业用水、渔业用水、交通运输用水。
地球上水约为1.36×1018m3,覆盖近3/4的地球
工业、海底石油开采、油轮压舱洗舱以 及大气中污染碳氢化合物的沉降等都可 使水体遭到严重的油类污染,尤其海洋 采油和油轮泄漏事故污染最重,影响水 质、破坏海滩、危害水生生物。
黄河上游: 黄河下游:
(二)物理性污染
(1)悬浮物质污染 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 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等。 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 筑、食品、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 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悬浮物质影响水体 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 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若悬浮颗粒上吸 附有毒有害的物质,则更有害。
(三)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 业废水,往往会带有病原微生物。
例如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 原细菌,如伤寒、霍乱等都可以通过人畜 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 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等也常在被污染的 水中发现。某些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等 也可通过水进行传播。
饮用水水质标准是为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 功能,对饮用水中有害元素的限量、感官性状、 细菌学指标以及制水过程中投加的物质含量等 所作的规定。
四、水污染的分类和影响
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水污染可分 为三类 :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一)化学性污染
(1)需氧型污染 大多数有机物(及少数 无机物)被水体中的微生物吸收利用时,要 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溶解氧降低到一定程度, 水中的生物(如鱼类)无法生活。溶解氧耗 尽后,水质腐败,发臭变黑。这种由于废水 中的有机物而引起的水体污染,称为需氧型 污染,或有机型污染。我国绝大多数水环境 中的污染属于这种类型。
(4)富营养型污染 含氮和磷多的 废水一旦排入水环境,会大量滋长藻类 及其它水生植物。冬天这些水生植物死 亡时,使水中的需氧量猛增,危害水生 生物的生长。长期的富营养化过程会使 水体衰老化,由杂草丛生演变为沼泽。 富营养型污染相当普遍,已成为当今世 界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6)油类污染 炼油、石油化工
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GB 5749-2006)正式实施。
表面。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的循环着,相互之间进行着补给。
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自然资源。
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3%,能供人类直接取用的淡 水资源仅占0.22%,自然水源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 异,自然水体的普通污染,致使可供直接取用的优 质水量日显短缺。
水是十分短缺的自然资源。我国淡水资源人均不过 2545m3,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4,对水资源的保护 和爱惜尤应倍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