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人自然与社会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第一章: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2. 生态环境的现状3. 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教学活动:1. 观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讨论生态环境的现状,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二、第二章:社会与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组成,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

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关心社会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社会的组成2. 社会规则的重要性3. 关心社会的方法教学活动:1. 讨论社会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

2. 学习社会规则,让学生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分享关心社会的方法,如参与志愿者活动、关注社会新闻等。

三、第三章:家庭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家人,关心家庭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 家庭的重要性3. 爱护家人的方法教学活动:1. 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2. 学习爱护家人的方法,如尊重家人、帮助家人等。

3. 分享家庭中的温暖故事,增强学生对家庭的感情。

四、第四章:人际交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学会与人相处。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 与人相处的方法3. 沟通技巧教学活动:1. 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

2. 讨论与人相处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 练习沟通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第五章: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

2. 培养学生警觉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保护的重要性2. 保护自己的方法3. 警觉性的培养教学活动:1. 讨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必要性。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与自然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

2. 自然环境的组成:阳光、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自然环境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环境的美丽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然环境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依赖自然环境生存和发展。

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过度开发、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第三章:保护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2. 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教学活动:1. 视频观看:观看一段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重要性。

2.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一个环保行动计划。

第四章:尊重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生命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1. 生命的重要性: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每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2. 尊重生命的表现:关爱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反对虐待和残害生命。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

2. 人与社会的的关系:个人与社会集体的相互作用、和谐发展。

3. 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

4. 关爱社会: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

5. 实践环节:开展环保活动、社区服务等。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 讲授知识:讲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享相关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关爱大自然和关爱社会。

五、作业布置1. 课后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践行关爱大自然和关爱社会。

2. 实践作业:参与一次环保活动或社区服务,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思考题和实践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环保活动或社区服务中的表现和收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界:如公园、动物园等,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2. 邀请社会工作者进行讲座:分享关爱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

3.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如环保主题班会、社会公益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关爱他人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与自然1. 导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

2. 学习:讲解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的方法。

3. 实践: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提出具体建议。

第二课时:人与社会1. 导入:讨论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2. 学习:讲解关爱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3. 实践: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提出具体建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联。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对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3. 课后实践:收集学生提出的具体建议,评价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2. 课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图片、案例等。

3. 视频:有关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视频资料。

4. 作业素材:有关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案例。

六、教学内容:第三课时:自然环境保护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破坏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现状。

2. 学习:讲解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介绍环保法律法规。

3. 实践:讨论如何参与环保活动,制定个人环保计划。

第四课时: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1. 导入:讨论社会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作为公民的责任。

2. 学习:讲解公民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公民意识。

3. 实践:小组活动,设计一个提升社区环境意识的项目。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利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提出具体建议。

第二课时:人与社会的关系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2. 学习:讲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提出具体建议。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

3. 课后实践:检查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人与自然社会》教材。

2. 课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关图片、案例等。

3. 实践活动材料:环保手工制品、可持续发展的实例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4. 结合课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二章“人与自然”的第一节“大自然的力量”。

详细内容包括: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树立环保意识,学会保护环境。

3. 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重点:了解自然灾害,学会保护自然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新课:(1)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介绍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讲解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

(3)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阐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提出和谐共生的理念。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力量(1)自然灾害(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请举例说明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答案:(1)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洪水是由强降水或冰川融化导致的,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形成的。

它们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有很多,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

五年级上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和社会的一些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大自然的朋友第1课:认识大自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特征和生态系统,培养他们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内容:大自然的定义、特征、生态系统等。

教学活动:观察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记录大自然的特征;分组讨论,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2课: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然观察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教学内容:自然观察方法、观察工具的使用。

教学活动:实地考察,运用观察工具记录大自然的秘密;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第二单元:人类社会的发展第3课:人类社会的起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

教学内容: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阶段。

教学活动:讲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发展的原因;分组讨论,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特点。

第4课:社会制度的演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制度的演变过程,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社会制度的定义、演变过程。

教学活动:介绍社会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分组讨论,思考社会制度演变的原因。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小组合作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活动,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度和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自然社会》教材。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人·自然·社会(五年级)第1课当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必须积极地去克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

2、学会接受、分享与欣赏他人的进步和成功。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

(请生讲董咪的故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嫉妒现象。

)同学们,在平常生活学习中,你有嫉妒过同学吗?因何嫉妒?嫉妒的后果又如何?2、教师讲述〈〈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最后一命呜呼,让学生充分认识嫉妒的危害。

3、教师补充讲两个嫉妒小故事,以增强说服力。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习、生活中的嫉妒现象,有何危害?5、让学生谈学习感受。

(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展开,充分认识)让学生在克服嫉妒心理的同时,学会接受、分享与欣赏他人的进步和成功。

第2课直面挫折学习目标1、树立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观念。

2、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3、通过搜集有关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事迹,增强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无数优秀炎黄子孙的人生轨迹中,都鲜明地印刻着矢志不渝,刻苦勤奋,拼搏向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质。

2、故事<微笑的桑兰>3、交流:读了桑兰的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桑兰为什么能够克服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的?4、请给桑兰写封信,鼓励她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告诉她你的感受。

5、故事:《井底的驴》6、交流: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挫折吗?你是怎样对待的呢?学生讨论7、教师小结:面对挫折,我们不能逃离它们,躲避它们,只有坚强地去面对它们,战胜它们,才有可能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8、课外活动:搜集一些自强自立的人物事迹或励志的哲理故事,举行一个故事班会。

第3课了解“他”和“她”学习目标1、知道男女泌尿生殖器官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2、养成保持泌尿生殖器卫生的良好习惯。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第一单元:人与自然主题一: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地球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球环境保护。

3. 教学活动:Show and tell:学生展示地球图片,介绍地球的特征。

Group discussion: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Class presentation: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主题二:生态系统1.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认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的保护。

3. 教学活动:Picture observation:学生观察生态系统图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Scavenger hunt:学生分组进行校园生态系统寻宝活动,增强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Class discussion:学生分享寻宝过程中的发现,讨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第二单元:人与社会主题一:我们的社区1. 教学目标:了解社区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观察社区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社区的基本特征;社区成员的职责;社区环境的变化。

3. 教学活动:Show and tell:学生展示社区图片,介绍社区的特点。

Group discussion: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社区成员的职责。

Class presentation: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主题二:规则与法律1. 教学目标:了解规则和法律的概念,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法律意识。

通过情景剧,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规则和法律的概念;规则和法律的遵守;规则和法律的意义。

3. 教学活动:Role-playing: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展示规则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第一章: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人类如何依赖自然、如何影响自然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森林砍伐、水质污染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观看有关人与自然的视频资料。

2. 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3. 学生代表分享保护自然的实际行动。

第二章:社会规则与秩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社会规则的种类,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2. 分析违反社会规则的危害,如交通事故、校园欺凌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提出具体的遵守方法。

教学活动:1. 观看有关社会规则与秩序的视频资料。

2. 分组讨论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3. 学生代表分享遵守社会规则的具体做法。

第三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友善相处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他人的表现,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意见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尊重他人的后果,如人际关系紧张、友谊破裂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提出具体的尊重方法。

教学活动:1. 观看有关尊重他人的视频资料。

2. 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

3. 学生代表分享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

第四章:团队合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团队合作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团队合作的作用,如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团队精神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过程,如分工合作、互相支持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团队合作,提出具体的协作方法。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社会、乐于助人的品质。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2)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人与自然第1课:大自然的礼物第2课:保护生态环境第3课:珍惜资源第二单元:人与社会第4课:关心社会发展第5课:遵守社会规则第6课:乐于助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感。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2)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情感认知,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4.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态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在关爱自然、关爱社会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计划与实施1. 课时安排:每个单元约为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第一章:人与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依赖自然资源生存和发展。

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1.3 教学活动:讨论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提出具体的行动措施。

二、第二章:社会与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人行为对社会产生影响。

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遵守社会规则,关心他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社会角色,讨论各自的责任和角色。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三、第三章:家庭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

3.3 教学活动:家庭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讨论各自的角色和责任。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履行家庭责任,维护家庭和谐。

四、第四章:人际交往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4.2 教学内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增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有效沟通的技巧: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交往经验。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沟通练习。

五上《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上《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与自然1. 导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人类如何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第二课时:人与社会1. 导入:讨论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个人如何适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自然、社会》。

2. 课件:PPT、图片、视频等。

3. 实践活动材料:如环保标语、社会公益活动等。

六、教学计划第一周:人与自然(第一课时)第二周:人与自然(第二课时)第三周:人与社会(第一课时)第四周:人与社会(第二课时)第五周:实践活动(环保主题活动)七、教学计划第六周: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时)第七周: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时)第八周:法律法规教育(第一课时)第九周:法律法规教育(第二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

2.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九、教学反思1. 定期检查教案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 关注学生反馈,了解学生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关爱社会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习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

2. 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认识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学习如何关爱社会、服务社会。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培养学生保护自然、关爱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2. 如何培养学生具体的保护自然、关爱社会的行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保护自然、关爱社会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讨论题目。

2. 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等。

3.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和场地。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事件,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兴趣。

2.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 知识拓展: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了解保护自然和社会的方法和途径。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际行动,如环保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自然和社会的意义。

6.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依赖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概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保行动的实践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的重要性。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现状,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关注。

1.4.2 讲解:讲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4.3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讨论如何做到更好地保护环境。

第二章:社会的组成与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2 教学内容社会的组成: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的组成和发展。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引发学生对社会组成的思考。

2.4.2 讲解:讲解社会的组成和发展,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沟通技巧的作用。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沟通技巧:倾听、表达和交流的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角色扮演法: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练习沟通技巧。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故事或情景剧引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思考。

3.4.2 讲解:讲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3.4.3 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练习沟通技巧。

五上《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上《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感。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人与自然第1课:大自然的礼物第2课:爱护环境第二单元:人与社会第3课:社会的组成第4课:遵守社会规则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深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安排第1-2周:人与自然(第1课-第2课)第3-4周:人与社会(第3课-第4课)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课外实践:对学生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调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 课堂讨论:针对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环保宣传海报、社会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环保宣传资料:如环保标语、漫画等,用于课堂展示和课后宣传。

3. 社会公益活动资料: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用于课堂实践环节。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1)

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1)

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材中第四章“地球上的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具体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特点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特点,认识到自然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

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合理利用和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地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美丽景观,引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新课(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通过地球仪、地图等教具,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2)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措施。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家乡的自然资源?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计算我国某地区的自然资源总量。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2. 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调查家乡的自然资源,分析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2. 课后阅读:教材第四章“地球上的资源”的相关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现状。

(3)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精彩教案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精彩教案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地球上的生物”的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第二节“人类与生物的关系”。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价值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2. 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与交流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措施,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人类与生物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提问:“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生物吗?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提问。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教师活动:给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活动:出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讲解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做好笔记。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教师活动:布置随堂练习,解答学生疑问。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篇一:浙教版五年级上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人 .自然. 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共设计编制了32课课文,涉及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19个内容模块: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古代史事、政治人物、近现代史事、城市的兴起、乡村的变化、音乐舞蹈、生活/社会民俗、地方曲艺、特色旅游线、博物馆、浙商与市场、教育家和科学家、地理位置与面积、主要河流、气象灾害等19个模块的内容,分成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经济、浙江文化和谐浙江等五大版块。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和谐浙江版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了解“他”和“她”》、《成长的轨迹》法制教育:《文明网络行》国防教育:《国防建设人人有责》浙江沿革版块古代史事:《回首古越》政治人物:《西湖三杰》城市的兴起:《数字化生活》、《日新月异的城市》浙江文化版块音乐舞蹈:《浙江民乐》、《浙江民间歌舞》地方曲艺:《浙江各地传统习俗》《绍兴“莲花落”》、《杭州“小热昏”》、《“金华道情” 》浙江经济版块特色旅游线:《水乡古镇》、《浙江绿谷》博物馆:《江南药王的传奇》浙商与市场:《风云浙商》教育家和科学家:《科学泰斗钱学森》、《能管老天的竺可桢》、《大数学家苏步青》浙江环境版块地理位置与面积:《家乡的地形》、《东海上的明珠》主要河流:《家乡的河流》、《京杭大运河》气象灾害:《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幻莫测的台风》(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每课的编写体例一般为:在课序、课题之后是一段简洁的文字,引出课文内容或点明基本观点,接下去为课文的正文部分,在文中或文后安排了“交流”“链接”“活动”等学习内容,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浙江学生实际。

教学本教材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材,内容包括第三章《地球上的资源》的第一节《资源的分类与利用》和第二节《珍惜资源,从我做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资源的分类,理解各种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行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资源分类的理解,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学会从自身做起,付诸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资源分布图。

学具:学习手册、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美丽景观,让学生感受自然资源的丰富和珍贵。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需要哪些资源?这些资源从哪里来?2. 教学新课(20分钟)(1)资源的分类与利用a. 介绍资源的种类,如土地、水、矿产、森林等。

b. 分析各种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

(2)珍惜资源,从我做起a. 讲解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b. 介绍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水资源为例,讲解如何计算家庭用水量,如何节约用水。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资源分类:土地、水、矿产、森林等。

2. 珍惜资源,从我做起:a. 节能减排b. 垃圾分类c. 节约用水d. 绿色出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你生活中常用的资源,并说明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

b. 家庭用水调查:计算家庭每日用水量,并提出节水措施。

2. 答案:a. 例:电、天然气、纸张。

合理利用:电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合理调节空调温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故事《五指兄弟》导入,让学生认识到不是谁的本领大,而是合作的力量大,揭示课题。
二、认识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深入理解合作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三、探究小故事《出黑板报的风波》,谈谈合作的事例。
说一说,哪些小朋友善于合作?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合作无处不在。小组学习需要合作,值日生需要合作,生活中还有哪些事需要合作?
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第1课在灾害面前
学习目标:
1、了解地震、洪水、泥石流、雪崩等各种灾害带来的危害。
2、初步掌握一些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措施。
3、通过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地震自救演习等实践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自然灾害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课前准备:
1、向父母询问了解一些小伤的处理方法。
2、课外搜集一些小伤的处理方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学习应急处理知识的重要性。
二、讲解各种伤口的处理方法。
三、认识一些常用的药品。
四、说说自己的受伤经历。
五、创设情境,小品表演。
1、刀割伤后的处理。
2、刺伤后的处理
3、开水烫伤后的处理
4、咬伤后的处理
2、培养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宽容与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准备
排练“成长轶事”短剧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再现“成长轶事”。
1、小品表演《碰撞短剧》
2、辨析交流
3、说说自己的做法
二、碰撞中处理探究
1、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碰撞,矛盾、误会,并说说当时的心情。
2、学习故事《尾巴》,学会在交往中能宽容和理解他人。
1、在雷雨天气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讨论交流:
①不能在屋顶停留
②不要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③不要使用金属柄的伞
④不要接近水管、暖气管等裸露金属物
⑤不要使用移动通信设备
⑥不要在户外游泳、球类活动
在室内要注意①关闭门窗②不能使用没有防雷设施的电器设备。
2、台风中的自救自护知识
1.及时收听天气预报2、不要靠近窗和广告牌
六、课堂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办法?
交流小结
七、引导学生上中国学生健康网,了解更多的知识。
第4课常消毒保健康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日常消毒的内容和方法
2、认识一些常用的消毒药物和用品
3、通过调查、收集、宣传等活动,提高收集信息、处理自信的能力、增强关注社会的意识。
课前调查:了解本班学生的卫生习惯
①小组合作
②温馨提示
7、课外延伸
刊出板报
模拟演习
当我们面临恶劣天气
学习目标:
1、了解雷击、台风等灾害和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2、初步掌握一些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措施。
3、通过资料收集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灾害性天气情况的资料气象知识
活动过程:
一、呈现资料,恶劣天气的危害数据
二、讲述浙江的天气情况特点
6、情境表演
学生扮演小医生小卫士表演消毒,其他同学评价
7、课堂小结
8、课外延伸
⑴以小组为单位,对周围人的日常消毒习惯作一个小调查,看看能发现什么。
⑵将课堂上学到的日常消毒知识向家人做宣传,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用文章中介绍的方法进行日常消毒。
第5课一起来困难少
学习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策略,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
春季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主要气象灾害在暴雨、冰雹、大风、倒春寒
夏季高温多雨,台风雷暴大风频繁
秋季冷暖变化大、台风、暴雨、阴雨大雾
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
三、揭示课题
本地最主要危害天气表现为雷电、台风
讲述近年来的雷击真实事例,说明普及恶劣天气中的自我保护知识已经刻不容缓。
四、提出问题讨论探究
五、趣味抢答
六、课外延伸
上“天气在线”网站,愉快冲浪,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我是家庭小医生
学习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划伤、摔伤、碰破等小伤口的止血、消毒方法。
2、了解轻度烧、烫伤的处理方法。
3、了解不小心被动物蜇、咬后的一些应急处理方法。
4、通过各种有关应急、自救及救护等资料的收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创伤、烧烫伤、蜇咬伤等的应急模拟,提高应急、自救的实践能力。
三、学做导演,学会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1、上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进教室,后面的苏枫一脚踩住了前面同学的脚后跟,“哎哟!……”下面可能发生什么事呢?请你做一回小导演。
2、学生表演。
3、小结宽容、理解的重要性。
四、查一查。
班上人缘最好的是谁?他(她)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
小组交流,班上反馈
五、总结1、揭ຫໍສະໝຸດ 课题:在灾害面前讲述贾师傅的回忆,唐山大地震的后怕。
2、提出问题:
贾师傅的话,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发?
3、学生反馈交流。
4、你还知道哪些地震或其他灾害来临前的征兆呢?
5、讨论在灾害面前自护自救
①.不能慌,就近找掩体,保护自己
②利用地震间隙,消除火灾隐患
③在人多地方听从警卫指挥
④不坐电梯
⑤其他
6、讨论其他灾害的自救自护措施。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消毒工作的重要性。
2、说说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袭击健康的杀手。
3、消毒从何入手?如何正确洗手?
正确示范与学生互动表演
4、如何进行室内消毒?
①开窗通风
②尽量不使用空调,定时清洁空调网罩。
③紫外线消毒
④药物消毒
认识一些常用的消毒药品
5、物品消毒
①消毒剂②医用酒精③消毒纸巾④煮沸消毒
3、自学蔡文姬的故事,认识记忆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身边的学习、生活出发,深刻认识记忆的重要性,诱发对提高记忆的兴趣。
四、课堂表演
运球比赛
规则:在起点放若干个球,把参赛人员分成两组,每次各有两名同学背对着背夹球前进,看哪一组最先完成这个任务。
五、课外延伸
组织一次班队活动,请每个小组合作表演一个最精彩的节目。
第6课校园碰碰车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人际碰撞是难免的、正常的。同时认识到人际碰撞是不好受的,要尽可能避免。
六、课外链接小学生雏鹰网
第7课记忆直通车
学习目标:通过活动和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的好方法,并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保持乐观情绪,树立信心,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设置悬念
1、讲述名人的故事。王充过目成诵。周总理过眼不忘名字等。
2、提问:为什么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指出人的记忆潜力是巨大的,也是可以挖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