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复习题.do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动物医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动物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对疾病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科学。2、动物病理学是通过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内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3、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R受病因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4、潜伏期指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开始至机体出现最初的症状为止的一段时期。例如猪瘟一般为7~10d;猪丹毒是3~5 d,有些疾病,例如创伤可没有潜伏期。5、疾病的诱因能够作用于外因或机体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疾病的诱发因素,简称诱因。在疾病预防中,必须积极消除诱因。疾病的外因:生物性致病因素;化学性致病因素;物理性致病因素;营养性致病因素。疾病的内因:机体的感受性;机体的抵抗力。6、代偿在致病因了作用下,某器官、组织的结构遭受破坏,代谢和功能发生障碍,此时由该器官、组织正常部分或别的器官、组织来代替、补偿的过程,称为代偿。可分为功能性代偿、结构性代偿和代谢性代偿三种类型7、肥大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并伴有功能增强,称为肥大。组织或器官的肥大主要是由于组成该组织或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或数目增多,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形成的。可分为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8、修复指组织损伤后的重建过程,即机体对死亡的细胞、组织的修补性生长过程及对病理产物的改造过程。包括清理、再生、机化和创伤愈合等。9、再生机体内死亡的细胞和组织可由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新生而修复,称为再生。10、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的新

生幼稚结缔组织。11、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12、淤血静脉血液1111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淤积,局部组织器官静脉性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临床上称为发叩。13、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有形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称为血栓。14、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解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的过程,称为栓塞。引起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15、梗死局部组织器官因血流中断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通常主要由于动脉阻塞血一又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所致。 16、萎缩机体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由于其所含的实质细胞的体积或数量减少,而导致其木身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现象称为萎缩。17、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多的现象,称为变性。18、颗粒变性病变的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出现许多细微的蛋白质性颗粒,称为颗粒变性19、脂肪变性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胞浆中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

20、透明变性乂称玻璃样变,是指在组织间质内或细胞内出现—•种半透明、无结构的蛋白质样物质,可被伊红或酸性复红染成鲜红色。21、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22、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素引起的损伤所产生

的以防御为主的应答性反应23、变质炎症局部组织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并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24、渗出炎区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炎区间质、体腔、体表或黏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25、炎症介质指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由体液产生、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26、发热是指恒温动物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笆,称为发热

tob_id_2536

2 27、稽留热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高热较稳定地持续数天,而且昼夜温差变动不超过TC。28、弛张热体温升高持续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变动超过1°C,但又不降至正常水平。 29、贫血指循环血液总量减少或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玷低于正常值,并寺*红细胞形态改变和运氧障碍的病理现象。30、水肿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蓄积过多,称为水肿。31、钠水潴留机体排出钠和水的量少于摄入体内的量,称为钠水潴留32、败血症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入侵局部组织和血液中持续繁殖并产生大量毒性产物,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使机体处于严重中毒状态的全身性病理过程。33、动物药理学是研

究约物与动物机体及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木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34、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动力学或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所引起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35、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或约动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36、药物的局部作用

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37、药物的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又称为全身作用。 38、药物的宜接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组织,改变其生理、生化功能的效应称为直接作用,也叫原发作用。39、药物的间接作用药物通过靶器官或靶组织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继而产生的效应称为间接作用,也叫继发作用。40、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表现明显的差异,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的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41、药物的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变化称为药物的转化,或叫生物转化,又称药物的代谢。42、药物的协同作用两药合用后,药效增加或增强43、药物的拮抗作用两药合用后药效减弱44、药物的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时出现理化反应、拮抗作用、不良反应等变化45、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46、抗曲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47、最小抑菌浓度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体外抑菌试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48、最小杀菌

浓度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为最小杀菌浓度(MBC)(使活菌总数减少99 或99.5以上)。49、病原菌耐药性天然耐药性:属细菌的遗传特征,不可改变的。获得耐药性:即一般所指的耐药性,是指病原菌在多次接触化疗萌后,产生了结构、生理及生化功能的改变,而形成具有抗药性的变异幽株,它们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交叉耐药性:某种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往往对同一类的药物也具有耐药性,这种现象称为交叉耐药性。有完全交叉耐匆性及部分交叉耐匆性之分。50、综合症候群(综合征候群)某些症状常依固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并同时或在同一病程中先后显现,称为综合征候群。如黄疸、消瘦、腹水为肝病综合征候群。51、反刍是反刍动物特有的生理功能,是指反刍兽采食后周期性地将瘤胃内的食物返回口腔,重新细致地叫•嚼再咽下的复杂过程。52、暧气是反刍动物正常的消化活动,是指反刍兽通过瘤胃收缩和腹肌压迫,将瘤胃内食物发酵产生的

3气体经过食道、口腔和鼻腔排出体外的过程。53、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的方法的科学。54、混合感染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55、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 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卜.,乂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56、传染源凡是体内有某种传染病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称为传染源,即受感染的动物。57、狂犬病病毒的街毒与固定毒从白然感染动物中分离到的狂犬病病毒的毒力强,称为街毒;在实验动物脑内连续传代后,经神经外途径感染的毒力降低, 称为固定毒,可用作疫苗毒种。58、狂犬病病毒内基氏小体病毒在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在唾液腺和中枢神经(尤其在脑海马角、大脑皮层、小脑)细胞的胞浆内形成狂犬病特异的包涵体,叫内基氏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后呈嗜酸性反应59、寄生生活是两个生物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其中一个生物体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表或体内,吸取营养,并造成损害。60、长久性寄生虫是指寄生虫的某一个生活阶段或终生不能离开宿主体,否则难以存活的寄生虫,如牛皮蝇,旋毛虫。61、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62、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疝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63、补充宿主某些种类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二个中间宿主,后一个中间宿主有时就称作补充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