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基本知识入门培训讲稿
格律基础知识讲义大纲

格律基础知识讲义一、诗词的分类附:诗歌分类表二、当代格律诗写作的具体要求附:当代格律诗规定一览表三、汉语言的特点和格律诗的形成(一)汉语言的特性。
1、汉语字形和读音的整齐性。
(1)均衡性。
(2)节奏。
2、汉语的四声和平仄。
(1)四声。
(2)平仄。
3、汉语的韵母。
(二)格律的本质是追求诗歌的形式美1、整齐美。
2、抑扬美。
3、回环美。
(三)基于汉语言特性而产生的汉诗格律附:格律诗形式美的具体表现四、格律诗形成的历史五、格律诗的基本概念(一)格律。
格律的本质是一种修辞方式。
汉语诗的格律,是基于汉语言的特性和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而产生的。
(二)格律诗。
和近体诗、今体诗同义。
是指遵循一定格律规定的诗歌形式。
(三)格律诗的分类:按照句子多少,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
再按照每句字数多少,绝句分为五言(每句五个字)绝句和七言(每句七个字)绝句,律诗一般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排律有五言,也有七言,一般指十句以上的律诗,现实中创作的很少。
附:格律诗分类表(四)字数和句数的规定。
古体诗的字数和句数不固定。
而格律诗的字数和句数是固定的。
绝句是四句。
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一共20个字。
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一共28个字。
律诗是八句。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一共40个字。
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一共56个字。
(五)奇数句和偶数句。
一、三、五、七句为奇数句。
二、四、六、八句为偶数句。
(六)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指在八句的格律诗中,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七)格律诗的句型。
这是针对诗句的分类。
仄平脚,仄仄脚,平平脚,平仄脚。
(八)格律诗的格式。
这是针对整首格律诗的分类。
首句仄起仄收式;首句仄起平收式;首句平起仄收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九)平仄的标记方法。
六、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理论体系附:王力先生诗律理论体系七、对诗词格律的准确把握附:诗律把握的不同层次。
诗词格律基础知识(第一课)

若是没有被特别反对,我将把格律最基础的内容,分六节课,跟大家共同学习.一年级:平仄平仄是诗词对联的元素,所以分辨平仄是很重要的.古汉语里,把字的发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古汉语里,把平归为平,平声字;把上去入归为仄,仄声字.现代汉语里,把字的读音分为六声:第一声(香),第二声(祥),第三声(想),第四声(像),还有就是轻声和儿化音.我们写诗,一般不用轻声和儿化音.诗句里的姐姐,两个姐字,都是重读,都是第三声;诗句里的小孩儿,儿字,也要念出来,儿字,是第二声.诗句里的每一个字,都要分辨读音.一般来说,我们把现代汉语里,第一声第二声的字,香祥,这样的字,归为平,平声字;一般来说,我们把现代汉语里,第三声第四声的字,想像,这样的字,归为仄,仄声字;若把所有的汉字,只把第一二声为平,第三四声为仄,这样的区别,就叫新韵;但是,我们学习的是格律诗,我们要从新韵转入古韵.先学习新韵,也可以.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今体诗,是有严谨格律要求的.格律诗只包括:七言,五言的绝句,律诗和排律.其它的不是格律诗,我们暂时不学习.七言,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是七个字;五言,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是五个字;绝句,就是一首诗,只有四句;律诗,就是一首诗,只有八句;排律:就是一首诗,超过八句,排律太长,我们暂时不学习.我们是学习现代汉语长大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在某些方言里,入声还有所保留,比方,昆明话里,黑白,就是入声但我们不太可能去学习某些方言,入声,是指古汉语里的平上去入的入,在古汉语里有,现在某些地区的方言里也有.尽管入声已经从现代汉语中消失,但入声字,仍然广泛地被使用.我们就要知道哪些是入声字,具体入字声如下:古入声字表(转)混入普通话平声中的古入声字表Bā 八捌,bá 拔跋魃,bái 白,báo 薄雹,bī 逼,bí 荸,biē 瘪鳖憋蹩,bié 别,bó 亳孛勃渤脖钹舶伯铂魄(落魄)柏(柏林)泊箔博搏踣拨剥;Cā 擦,chā 插锸,chá 察,chāi 拆,chī 吃,chū 出,chuó 戳,cuó 撮;Dā 答搭,dá 达鞑耷褡妲怛靼,dé 得德,dī 滴,dí 迪的籴镝嫡狄逖荻涤敌笛,diē 跌,dié 谍蝶牒喋蹀碟迭叠垤,dū 督,dú 毒纛笃独髑读犊黩渎椟,duō 咄掇,duó 度(揣度)铎夺;E 额;Fā 发,fá 罚乏伐筏阀,fó 佛,fū 缚(缚药),fú 服伏袱弗拂福幅蝠;Gē 割胳格咯骼阁搁疙鸽革鬲隔槅膈嗝,guā 刮聒,guō 郭,guó 国蝈虢;Hā 哈,há 蛤(蛤蟆),hē 喝,hé 合盒盍曷涸翮核劾鹘纥,hēi 黑嘿,hū 忽惚,huá 滑猾,huō 豁,huó 活;Jī 疾迹积激击唧缉绩,jí 及汲极级圾急蒺嫉辑集给藉籍脊鲫棘即姞殛亟戢,jiā 夹浃,jiá 夹铗颊,jié 截桀杰竭碣揭捷睫婕洁颉结拮鲒接节疖劫孑,jū 掬鞠,jú 菊桔局跼,júe 绝掘崛倔撅厥橛镢蹶蕨獗决诀抉角(角色)桷觉谲爵噱攫;Kē 嗑瞌颏壳咳,kū 哭窟;Lā 拉邋;Pāi 拍,pī 劈,piē 撇,pō 泼,pū 扑,pú 仆璞瀑;Qī 七染漆戚,qiā 掐,qū 曲,quē 缺阙;Sāi 塞,shā 杀刹铩煞,sháo 勺芍杓,shé 舌折,shī 失湿虱,shí 十拾石食蚀实什识,shū 叔,shú 孰熟塾赎淑秫,shuā 刷,shuō 说,sū 俗,suō 缩;Tā 踏(踏实)塌遢,tī 踢剔,tiē 贴帖,tū 突凸秃,tuō 托脱;Wā 挖,wū 屋;Xī 膝昔惜吸息熄媳析淅晰悉锡夕汐,xí 习席袭隰檄,xiá 侠狭峡匣狎辖瞎黠,xié 挟叶(叶韵)胁协歇蝎,xuē 薛,xué 学穴削;Yā 鸭押,yī 一壹揖,yuē 约曰;Zá 杂匝鉔,záo 凿,zé 则责帻箦泽择,zéi贼,zhā 炸(油炸)铡闸轧(轧钢)扎札,zhāi 摘,zhái 宅翟,2hāo 着(着急),zhē 蛰螫折哲蜇摺辄辙,zhī 只(一只)织汁,zhí 直值植殖侄执职踯,zhōu 粥,zhóu 轴妯,zhú 逐烛竹筑竺,zhuō 卓桌捉拙,zhuó 琢啄灼酌茁浊斫濯。
格律基础第一讲:格律诗概论和声调

格律基础第一讲:格律诗概论和声调第一讲概论一知半解得到、黄校长等很多前辈们指点,从一个字到一句诗,再一联诗,诗次班不讲的章法,仅仅格律规则,特殊情况就定在三,主要指唐代以前的诗,主要指一种文体古诗我们本期课程主要就讲绝句和律诗的格律问题。
讲的古诗都是指绝句或律诗不再单独提出。
一首诗四句的不是都是绝句,要同时符合格律要求的才是一首诗四句的不是都是绝句,要同时符合格律要求的才是主要讲标准的律诗。
学格律诗首先要了解声调用来。
分平声仄声、去声入声归为仄声,但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所以为了让大家积累入声字,特别入声列出来。
辨别平仄入声呢?情况下,古汉语的平声对应现代汉语的、阳平也就是一声和二声,仄声对应现代汉语的、去声也就是声和声但是有很多特殊的字,需要单独列出来记忆。
,汉语没有字也是需要积累记忆的。
感谢老师考虑特别周到,珍贵的资料就发群里了把杨眼镜老整理的详细资料再次分享大家,记得及时保存学习。
今天给大家识别法搜韵,大家可以百度“”,也可以在公众号中找“”,这个打开就是这了页面()在搜索栏搜你想的字,就出来的识别了。
搜几次,特殊的就记下了。
深入地学习,参加比赛,一定要熟练掌握平仄入。
如果快速入门,今天给大家介绍中华韵没有入声字,也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例如:妈麻马骂(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简单地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归为仄声。
平仄就非常简单了。
,我们小学语文的领军人物清华小——窦桂梅老师就在小学二年级的课堂,用现代汉语的声调为孩子们了平仄。
赞同她的观点,她说:“我们先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孩子们很容易地古诗词格律,了,喜欢上了,深入学习研究的可能。
”今天我就用教小学生的方法讲平仄,结合现代科技大家了解古韵平仄,目的是帮助大家快速入门。
来试一试,,按新韵是二声,归为平声查,是入声。
辨别,作业格式:标平、仄、入,新韵平、仄。
词格律:新韵:一讲:用古韵新韵的老师也可以古韵新韵都标,以古新韵的不同。
诗词格律讲稿纲要.doc

诗词格律讲稿纲要“诗词格律”知识一、有关名词术语解释1、古诗──①泛指古人所作的诗歌。
②特指与唐代才形成的格律诗不同的(也就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人所作的诗歌。
它包括唐以前人的诗作及唐以后人们仿古的诗作。
一般来说,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又叫做古风,它用韵而比较自由,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又可平、仄互押,可以转韵、通韵;有平仄的区别,但不很讲究,不讲声病;有骈偶而不讲求严格的对仗,可骈可散,对仗的位置也不固定,不求工整,不避用同字;字数可以五言、七言、四言、三言、五七杂言、三五七杂言等,但以五言最常用。
总之,古体诗不像近体诗有规矩极严的格律,只是用韵时一般要求双句押韵。
古体的名称出现在近体诗流行之后。
文人们在使用古体形式写诗时,往往摹仿汉魏六朝时期的古诗,在字数、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尽量避免律化,故意多用拗句、多犯孤平、多用非平声字押韵,这样也就形成古体诗的一些自身特点,如句末多用三平式、三仄式或仄平仄、平仄平等形式。
2、近体诗──又叫今体诗。
是指唐代形成的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的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歌。
唐代人就将这种新产生的诗叫今体诗或者近体诗,而将不讲究格律的诗歌称为“古诗(唐人又称之“古风、往体”)”。
格律诗又可细分为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律诗又分为七律、五律和长律(排律),绝句又分为七绝和五绝。
所谓“七”、“五”都是就每句字数而言。
毛泽东在给诗刊编辑部的一封信里说“”。
所以,即使是现代人写格律诗,也照样要遵循唐人定下来的这一套规矩,否则就不叫格律诗了。
3、首联──一首律诗共由四联组成,第一联叫首联。
4、颔联──律诗的三、四两句叫做颔联。
5、颈联──律诗的五、六两句叫做颈联。
注意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由对仗句构成。
6、尾联──构成律诗的最后两句。
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
但尾联未必都对仗。
7、出句、对句─每一联的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对句。
也就是每首律诗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对句。
格律诗词写作入门第二讲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作业二(抄写)
积累素材
四支韵常用韵字
名 词:时 诗 枝 期 丝 师 池 姿 眉 旗 棋 词 篱 辞 谁 儿碑祠湄帷漪脂嵋 医
非名词:知 迟 悲 思 随 移 垂 离 披 疑 为 追 之 欺 持 驰 吹 炊奇宜 痴危私滋遗疲饥皮怡熙慈陂曦
B:○仄 仄平平○仄 仄平
C:○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D:○仄 平○平 仄仄平平
特殊句式:平仄仄平仄平仄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判断句式的方法
在符合交替率的前提下,看后三字 (平)平仄为 A (仄)仄平为 B 平 仄仄为 C 仄 平平为 D
也可看最后两个字: A平仄 B仄平 C仄仄 D平平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句式判断练习
一、根据下面的分类,写单字词语,并标出平仄 天文 地理 花草 树木 飞禽 走兽 颜色词
四声平仄表
平水韵
普通话
阴平(一声)
阳平(二声)
上声
上声(三声 )
去声
仄
去声(四声)
入声
入派三声:入声分派到平声、上声、去声
根据这个对应规律,普通话中的一声、二声大体为平水韵 中的“平声”(除个别入声字和古今异声字),三声、四声 大体为平水韵中的“仄声”(除个别古今异声字)。
截取前七个字,产生句式
A、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B、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பைடு நூலகம்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句式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每句一、三、五字,平仄自由
(B句第三字不能变,D句第五字不能变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成长 律诗四种基本句式
A:○平 平○仄 仄○平 平仄
格律诗基本知识入门培训讲稿

格律诗基本知识入门培训讲稿受子洲县诗词学会委托,我就格律诗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
由于水平所限,很难满足大家的期望,就我个人而言,能给大家一个启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就满足了。
所讲的格律诗的基本知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点到为止。
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一、学习古典诗词的必要性为了说明学习古典诗词的必要性,我想引用毛泽东同志关于旧体诗词的几段谈话来说明。
因为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个伟人,而且是当代少有的诗词大家,他的话最有说服力。
1957年在中南海,毛泽东会见词学专家冒广生在谈到旧体诗说:形式的定型不意味着内容受到束缚、诗人丧失个性。
同样的形式,千多年来真是名诗代出,佳作如林。
固定的形式没有妨碍诗歌艺术的发展。
毛泽东还说:不论平仄,不讲叶韵,还算什么格律诗词?掌握了格律,就觉得有自由了。
1965年夏,毛泽东与梅白的谈话中指出: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
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
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
我个人理解,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产物,旧体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宠物。
只要有汉字,旧体诗这种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的文学形式,就一定会存在!二、什么是诗?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那末什么是诗呢?诗是抒发感情的语言文学,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位名家说过:由于心臓的搏动而咏唱出来的真理,是诗。
根据我自己的体验,诗就是情感之舟。
诗的灵魂是情,诗的风韵是美。
第一、诗是诗人激情的喷发,是情感堤坝闸门打开的渲泄。
无病呻吟不行!凝结在笔尖的必须是诗人内心独有的东西!《中华诗词》2011年第七期刊登我的拙作《渔歌子·华山寄语》:西岳横空出世奇,云浮绝壁岭西移。
临绝顶,展襟期,人生历险几多回。
格律诗入门讲座

注意上下、左右平仄的要求反(相对)
2.一句话中的第2、4、6个字平仄 要相间(只能平仄平或仄平仄)
3.偶句要押韵,这一格式的首句也 要押韵。押韵都是押平声的字。
• 1.第二字平起首句押韵。
• (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对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相粘 • (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对
Page 12
对照修改和提炼 赞民中 迎晖山下矗高楼, 武庙相邻环境幽。 培育英才教风好, 古城泗水传佳名。
Page 13
①首先看押韵 与否,先要求 押韵 ② 其次对照
平仄必须要符 合格式,
③考虑起承转 合,景 情
赞民中 迎晖山下矗高楼, 武庙相邻环境幽。 培育英才教风好, 古城泗水传誉优。 名 优
Page 5
四、记住《中华新韵(十四韵)》韵部表
• <一>、麻韵:a、ia、ua • <二>、波韵:o、e、uo • <三>、皆韵:ie、üe • <四>、开韵:ai、uai • <五>、微韵:ei、ui(uei) • <六>、豪韵:ao、iao • <七>、尤韵:ou、iu(iou)
• <八>、寒韵:an、ian、uan、üan • <九>、文韵:en、in、un、üen • <十>、唐韵:ang、iang、uang • <十一>、庚韵:eng、ing(ieng)、
Page 14
赞民中 迎晖山下矗高楼, 武庙相邻学境幽。 德育为先教风好, 古城泗水送誉优。 炼好字,使诗出文采。古人有“语
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法。
Page 15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第一节格律诗有关概念一、格律诗我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类别繁多。
若按声韵方面要求来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古体诗、格律诗和自由诗。
古体诗是指格律诗形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和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还包括格律诗形成以后唐宋元明清的乐府、歌行体等诗歌。
其特点是不严格受声韵约束,但一般押韵,可以吟唱。
格律诗(有的称为近体诗)是指形成于隋唐时期,严格按照声韵规则进行创作的诗歌,包括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词和曲等。
自由诗是指“五四”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诗体,它在字、句、篇、声、韵等各方面都高度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格律诗与其它诗体的明显区别是,它在字、词、句、篇和声、韵等各方面都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则。
二、平仄古汉语把汉字的读音分为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其读音特点是,“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古人写格律诗时,把四声分平仄两类,把平声字归入平声类,把上、去、入三声字归入仄声类,作诗时把平仄两类字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的读音发生了较大变化,古汉语声调与现代汉语声调也不尽相同。
现代汉语把汉字的读音也分为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没有入声字。
古汉语的入声字,已经分别化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去了。
如:八、插、杀、挖、鸭、说、托、桌、郭、喝、苛、割、着、接、缺、约、拍、逼、滴、积、激、夕、七、昔、息、惜、一、失、吃、织、汁、出、忽、仆、叔、突、屋等字已化入阴平;达、伐、峡、杂、伯、帛、柏、夺、国、佛、活、浊、合、德、阁、革、格、隔、舌、则、责、泽、折、哲、宅、别、节、结、杰、协、学、白、敌、笛、及、吉、急、习、席、局、菊、十、实、石、识、食、直、职、值、独、读、佛、拂、服、福、俗、竹、烛、足、族等字已化入阳平;法、甲、索、血、雪、铁、百、北、笔、尺等字已化入上声;飒、煞、错、或、脉、各、乐、策、色、猎、业、月、叶、脉、六、毕、立、力、玉、育、式、日等字已化入去声。
格律诗基础知识课件

格律诗基础知识Leabharlann 件本课程将介绍格律诗的起源、特点和应用,以及韵律、平仄、韵部和押韵的 重要概念。我们还将探讨常见的格律诗句式和创作技巧。
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一种严格按照特定的音韵和字数要求创作的诗歌形式,具有独特的 韵律和平仄格律。它要求诗人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约束。
格律诗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韵律是诗歌中音节发声的规律和节奏感。它赋予了诗歌和谐的音乐性和韵味, 是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
韵律的分类和特点
韵律可以按照音节长度、音调和音韵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不同的韵律形式 赋予诗歌不同的气质和风格。
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指诗歌中字音的高低和音调的升降。它是判断韵律和格律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标准。
平仄的含义及分类
格律诗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并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它随后传入了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许多 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文学形式。
格律诗的特点和要求
格律诗具有严格的音节、韵律和字数要求,诗人需要根据特定的格律体裁来创作。它要求诗人准确选择字词、 掌握节奏和押韵技巧,以达到优雅、生动或震撼人心的效果。
什么是韵律?
格律基础第一讲

这里举例,具体大家可以参考/bbs/dispbbs.asp?boardid=11&id=257242
/QR.aspx的工具目录找寻。
比如:我要查一个字是在那个韵部,寒 字搜韵网中:点击进入 韵典 目录 ,然后再 中输入我要查询的字:寒 ,在点击 后面 查询框,就会知道 这个字是 并且旁边还有对这个字的解释词性的说明等,大家一定要熟悉运用这些工具。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三)律诗的押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照韵书来押韵的。那什么是押韵呢?押韵有叫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什么叫同音字?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如“真-甄”、“轩-萱”、“话-桦”等,就是同音字。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近体诗的韵位是很讲究的。如果是八句的律诗,那么一般都是二、四、六、八四句押韵;而如果是四句的绝句,就是二、四两句押韵,至于首句是否押韵,要看首句中最后一个字是否是平声,如果是平声,就必须入韵。如果首句末尾字是仄声,则从偶数句末尾字起 押韵。首句可押邻韵,用韵的字不能重复,且避免同音字。举例: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廿一马廿二养廿三梗廿四迥廿五有廿六寝廿七感廿八俭廿九豏
基础诗词格律PPT课件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律诗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浔阳江头夜送客∆ , 陌
醉不成欢惨将别, 屑 ∆
枫叶荻花秋瑟瑟∆ 。/ 栉
别时茫茫江浸月。 月 ∆
主人下马客在船, 仙 忽闻江上琵琶声, ∆
举酒欲饮无管弦。/ 先 主人忘归客不发。/ 月
∆
∆
古体诗的用韵 ②古体诗可以换韵(近体诗必须一韵到
底)。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 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 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 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 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物复道,努 力加餐饭。
基础诗词格律
一、格律诗的句数和字数
联:
每2句为一联。
出句和对句:
每联第1句为出句,第2句为对句。
联名:
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绝句:首联、尾联。
二、格律诗的押韵
1、何谓“押韵”? 押韵 是指在诗歌该用韵的地方用同韵部的字。 格律诗一般隔句押韵,偶句最后一个字押韵。第一句
可用韵,也可不用韵,用韵的叫“首句入韵”,不 入韵的叫“首句不入韵”。五言诗多首句不入韵, 七言诗多首句入韵。 格律诗用韵的字也叫“韵脚”
四、近体诗的平仄 1、何谓“平仄”?
“平仄”指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声调。“平”即 中古的平声,“仄”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
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

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格律诗写作入门讲堂(上)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写旧体诗,亦有很多朋友同我初学时一样,写作兴趣浓厚,文字功底深厚,但是没有章法。
所以,月沐在此发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喜欢旧体诗的朋友们共享并探讨,以求共同进步。
这里不讲各类诗的出处根源,只浅显地讲解如何区分及如何写作,便于初学者容易尽快掌握。
第一讲旧体诗的分类、类型、特点旧体诗是同现代诗相对而言的。
旧体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1. 以格律分类:古体诗除了韵脚之外,不受格律限制。
近体诗除了韵脚之外,受到格律的既定格式限制。
2. 以字数分类:近体诗一般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所谓几言,就是指一句中有几个字,五个字叫五言,七个字叫七言。
3. 以句数分类: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4. 以用韵分类:古体诗: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近体诗: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且要在同一个韵部。
3.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4. 一般用平声韵。
根据以上基本特点及论据,建议凡写旧诗的朋友,如果作品格式不符合近体诗(格律诗)的定式,就以古体诗(古风)论,古风诗除韵脚要求外,相对比较自由。
第二讲近体诗的基本格式因为古体诗相对比较自由,这里不再论,重点学习近体诗(格律诗)的基本格式。
以七言绝句为例:绝句的格律如下: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诗词基础课第一讲

格律诗词基础课第一讲紫云庄:贩卖一抹惊艳时光。
主营古色古香,精致首饰小物件!格就是格,它包括:起、承、转、合、平仄、字数、对、粘、替、对偶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那么,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七律,可以说是自诗词产生以来,经过1300年的历史,是发展最完善,我们的先辈们总结的格律最完美,也是诗词中最简单的一种律诗形式。
下面大家先交流一下格律.起、承、转、合、平仄、字数、对、粘、替、偶句和押韵这些格中,起、承、转、合是律诗中最基本的骨架,以后会具体的讲。
平仄,没有人不知道吧?平仄,大多数情况下,用现代汉语,也就是用今天的普通话来说:一、二声的字近似平音字,为平;三、四声的字近似仄音字,称为仄。
用平水韵来讲:分为上平下平,其实上平下平没什么分别,也就是一堆苹果太多了,放不下,分成两个篮子来放的道理. 平水韵中的上声、去声、入声统称为仄声字, 平水韵,大家平时可以上网搜一下,网上很多,在这里不再多说了。
上平下平均为平声字。
字数,就是一首律诗总的字数。
相信朋友们也理解.对、粘、替等未来的课程中会详细讲解。
偶句,也称对偶、排偶、藕句,大家也可以上网搜一下,然后到论坛或各群交流,在课堂上,网上能搜到的,我们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大家可以去搜索来看。
在以后的课程中,会在课堂结合唐人的作品,具体的详细讲解。
押韵:就是指凡押同一韵部的字,就叫押韵。
押韵也叫压韵。
韵律呢,其实就是指如何用韵,用韵的规则,韵字究竟应该如何去压,韵字与律诗的关系。
有时我们与人交流时可能会听到“倒韵”“串韵”“僻韵”“窄韵”等, 这些都属于韵律的范畴, 也就是用韵方面出了问题,这些会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会进一步细讲。
起承转合,其实就是律诗的结构。
韵律呢,其实就是指如何用韵,用韵的规则,韵字究竟应该如何去压,韵字与律诗的关系。
有时我们与人交流时可能会听到“倒韵”“串韵”“僻韵”“窄韵”等, 这些都属于韵律的范畴, 也就是用韵方面出了问题,这些会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会进一步细讲。
律诗学习-第一讲

第一讲--格律诗及格律一.要想学好诗词,首先培养自己的一颗“诗心”。
那么什么叫“诗心”呢?当心灵栖居在唐诗宋词的悠然之境,诗词展示给世人的是古典风情。
人们在品读诗词优美隽永的篇章时,常常会为其独到的意境而痴迷。
(1)在此我们应当知道的是中国文字的特质:一是独体单音字由于具有这样的特质,可以让文字两两相对。
比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样两两对偶的。
另一个特质是有四声之分四声的声调是诗词的另一个主要美感和生命。
(这在世界其他各国文字是不存在的)所以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是中国话,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不说其他文学形式,单以诗词来说,文以载道,诗以言情,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诗词都曾经与时代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提问:从古至今,那些经久不衰深入人心的诗人和作品,都在倾诉着什么?讴歌着什么?李白的清高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李清照的深情婉约,陶渊明的悠然淡泊...等等都让我们沉醉其中。
《诗品》中有句话:“贫贱易安,幽居靡闷,莫胜于诗也。
”就是说你在贫贱的时候能心安,忧愁的时候可以解闷的没有比诗更好的了。
今天来到我们聚到一起的同学们,都是怀着一颗美好的诗心(文心)而来是那颗诗心(文心)让我们相聚在了一起。
所以希望我们彼此把握好这颗诗心(文心),大家认真生活,积极参加活动的讨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今天的课,我们就来阅读和了解格律诗的基础知识---格律诗及格律二.什么是格律呢?首先介绍下格律诗1.格律诗: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寄情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来抒发情怀、言明志向、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缜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载体。
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作品。
2.格律:最早出现在南朝“陈”朝,到唐初,律句已经达到了相当规范的程度,但诗的内部结构尚未最终完善。
至盛唐,格律诗定型。
从狭义的角度上说:它是指押韵、平仄、对仗在诗词中安排的一种规律和格式.这也是格律诗的三大要素。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

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一、原文:《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衍生注释:1. “床”:在这里可能不是我们现代睡觉的床,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是像马扎之类可以坐的器具。
另2. “疑”:怀疑,把月光看成地上的霜,说明夜晚月光的皎洁清冷,让诗人一瞬间产生了恍惚之感。
3. “举头”“低头”:这两个动作简单又生动。
抬起头看着明月,明月常常是思念的一种寄托,然后低下头就陷入深深的思乡之情里。
三、赏析:1. 主题和情感:这首诗的主题很明确就是思乡。
诗人李白在异乡的夜晚,看到明月后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句简单质朴,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却把那种默默地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老是觉得月光像霜,不断地抬头看月又低头沉思,每一个动作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他心中的愁绪。
2. 表现手法:首先是运用了比喻,月光比作霜,以霜的清冷洁白衬托出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感。
同时还有简单的白描手法,简单地描写床前、明月、举头低头这些动作,三言两语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四、作者介绍:李白,那可是唐代超厉害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
这哥们儿,到处游历,性格豪放洒脱,喜欢喝酒,一喝酒更是诗兴大发。
他的诗风格多样,有那么多想象奇诡的,像《蜀道难》,也有这种充满温情浅白表达思乡情的。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个大学的文学社团活动中,社团指导老师说起诗歌的感染力。
他就举了《静夜思》的例子:“就像李白在《静夜思》里写的那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大家看,李白就是这么不经意间看到月光,就想起了故乡。
咱们现在多少同学也是在外地求学,在某个夜晚看到月亮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李白一样涌起思乡之情呢?”例子二:一家文化公司举办汉语文化推广的活动,一个演讲者幽默地说:“如果说咱们想要给外国人讲清楚中国人思乡情切是啥样的,那李白的《静夜思》就是极好的例子。
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那么一丝月光,像诗里说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思乡之情就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了。
格律诗词讲座(一)

格律诗词讲座第一讲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诗歌?诗歌是文学的一类,是各种体裁的诗的统称。
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根据作品在语言上有无格律,诗歌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类。
二、什么是格律诗?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写成的诗。
如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绝句、词,就是格律诗。
每一首格律诗的句数,每一句的字数都是固定的;其中字的平仄,句的押韵、对仗都有一定的要求。
简单地说,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一定要求的诗词。
即在平仄、对仗、押韵、定句、定言、节奏和章法等方面符合要求的诗词,称为格律诗词。
三、相关知识(辨四声、知平仄、会结句、懂押韵)•1、辩四声。
•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古汉语的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平声平道莫低昂(高起高收),上声高呼猛烈强(低起高收),去声分明哀远道(高低适中),入声短促急收藏(一发即收)。
•我国七大方言区主要根据语音方面来划分的•北方方言:他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
•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西南和江淮方言等四个次方言。
•吴方言:分布在上海、江苏东南部,镇江以东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上海话为代表。
•湘方言: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
•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部和广西南部,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粤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中部、西南部、北部,广西的东部、南部,以及港澳地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闽方言:跨越四省,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省东部和浙江省南部部分地区以及台湾省大部分汉人居住区。
•2、知平仄。
•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为平(用平或—表示),上声、去声为仄(用仄或者 | 表示)。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
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
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
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
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
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
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
南北朝也有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
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
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
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
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
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
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
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
格律诗讲解

格律诗讲解一、格律诗的定义格律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呢。
格律诗在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都有规定哦。
二、格律诗的字数与句数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总共四句。
像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样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呢。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一共四句。
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很有气势吧。
3. 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八句。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就是很经典的五言律诗。
4.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八句成篇。
像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非常优美。
三、格律诗的平仄平仄是格律诗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
简单来说,平声就是声调比较平缓的音,仄声则是声调有起伏的音。
在诗句中,平仄要交替出现,这样读起来才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比如说“平平仄仄平”或者“仄仄平平仄”这样的格式呢。
不同的格律形式对平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都有各自的平仄格律规范哦。
四、格律诗的押韵1. 押韵规则格律诗一般要求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所谓押韵呢,就是诗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者相近。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光”“霜”“乡”的韵母都有ang这个音,读起来就很和谐。
2. 韵部在古代,有专门的韵部划分。
诗人在创作格律诗的时候要按照韵部来选择押韵的字。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读音和古代有些许不同,但我们在学习和欣赏古代格律诗的时候还是要遵循当时的押韵规则。
五、格律诗的对仗1. 对仗的概念对仗是指格律诗中上下句在结构、词性等方面相互对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律诗基本知识入门培训讲稿受子洲县诗词学会委托,我就格律诗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
由于水平所限,很难满足大家的期望,就我个人而言,能给大家一个启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就满足了。
所讲的格律诗的基本知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点到为止。
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一、学习古典诗词的必要性为了说明学习古典诗词的必要性,我想引用毛泽东同志关于旧体诗词的几段谈话来说明。
因为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个伟人,而且是当代少有的诗词大家,他的话最有说服力。
1957年在中南海,毛泽东会见词学专家冒广生在谈到旧体诗说:形式的定型不意味着内容受到束缚、诗人丧失个性。
同样的形式,千多年来真是名诗代出,佳作如林。
固定的形式没有妨碍诗歌艺术的发展。
毛泽东还说:不论平仄,不讲叶韵,还算什么格律诗词?掌握了格律,就觉得有自由了。
1965年夏,毛泽东与梅白的谈话中指出: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
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
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
我个人理解,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产物,旧体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宠物。
只要有汉字,旧体诗这种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的文学形式,就一定会存在!二、什么是诗?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那末什么是诗呢?诗是抒发感情的语言文学,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位名家说过:由于心臓的搏动而咏唱出来的真理,是诗。
根据我自己的体验,诗就是情感之舟。
诗的灵魂是情,诗的风韵是美。
第一、诗是诗人激情的喷发,是情感堤坝闸门打开的渲泄。
无病呻吟不行!凝结在笔尖的必须是诗人内心独有的东西!《中华诗词》2011年第七期刊登我的拙作《渔歌子·华山寄语》:西岳横空出世奇,云浮绝壁岭西移。
临绝顶,展襟期,人生历险几多回。
这首词就是我攀登华山的切身体验。
第二、情是诗的本质,美是诗的内在需要。
诗源于情,美于言!光有情,没有形式美,也不能算诗!比如:啊!黄河,我爱你!就不成其为诗。
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李白以浪漫的想象,夸张的比喻,优美的语言,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这一壮观景象。
真正做到了画中有情,情中有画。
第三、诗不一定符合语言的逻辑,却符合情感的逻辑。
例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
三、诗的起源关于诗的起源就不多介绍了,根据专家、教授们的考证,我国诗歌起源于生产劳动。
最早以文字记载的诗集为《诗经》,后有《楚词》、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也有大量的诗词曲赋,一直传承到现在。
四、古诗的种类从唐初开始,古代的诗开始分为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或叫格律诗。
古体诗不讲平仄,只要求押韵。
今体诗或格律诗,在字数、声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近体诗主要有: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和绝句,又分别有五言、七言的区别。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排律句数必须在八句以上,多少没有规定,但一首排律的句数必须是偶数,除了首联和尾联外,中间的联都要对仗。
如果按每一句诗的字数分,古体诗又可分为: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杂言诗。
按诗的内容又可分:抒情诗、写景诗、咏物诗、题画诗、叙事诗、议理诗等。
五、关于平仄汉字具有着高低长短的语音特点,古人把它分为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显然,这同现代普通话中的四声有区别。
古字的平声,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古字的上和去声,仍相当于现在的上声和去声;古代的入声已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
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古人根据汉字四声的特点,把字分为平仄两大类,“平”指的是平声,“仄”即是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的平仄的划分是: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为了帮助大家在写诗的时候运好平仄,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平水韵》、《新声韵》(具体内容略)。
六、律诗的平仄格式为了大家便于理解掌握,我只讲七律、七绝的平仄格式。
首先介绍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第一种类型,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由于最后两字是平平,也称为平平脚。
由这个句型起句的七律、七绝,为平起首句入韵式。
第二种类型,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最后两字由平仄构成,称为平仄脚。
由此起句的七律、七绝首句不起韵。
第三种类型,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最后两字仄平,称为仄平脚。
由此起句的七律、七绝首句入韵。
第四种类型,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最后两字仄仄,称为仄仄脚。
由此起句的七律、七绝不入韵。
七律、七绝就是由这四种基本类型的句子构成的。
其次介绍七律的四种基本类型:( 一)平起首句押韵:(二)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三)仄起首句押韵:(四)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七律,不管那种类型,全诗八句,分为四联。
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
每联中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我们只要掌握了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句式,再掌握了格律诗平仄的一般规则,我们就可推导出四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类型的七律。
现在介绍格律诗平仄的一般规则,可以归纳为四条:第一、在本句中平仄相错。
格律诗每句都是以双平步、双仄步互相交替变换着。
第二、在一联内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主要是二、四、六字)。
即平对仄,仄对平。
第三、在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相同(主要是二、四、六字)。
这种关系称为粘。
我们初学者必须遵守粘对的规则。
第四、白脚仄,韵脚平。
偶句的韵脚必须是平声。
关于七绝就是七律的首、尾两联组成。
五律就是将七律每句前面平平或仄仄两字去掉,就是五律的平仄格式。
五绝也是由五律的首、尾两联组成。
七、律诗的押韵押韵是一种修辞手法。
律诗的押韵就是同韵母的字在特定句尾上重复出现。
例如我的小诗《五绝·早晨见闻》:雨洗山色青,玫婉散花馨。
鸟啼河边柳,桥通望月亭。
这首诗里的“青”、“馨”、“亭”三字的韵母相同,属于押《平水韵》“九青”韵。
懂得了什么是押韵,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律诗的押韵,现在实行的是双轨制,可以押《平水韵》,也可以押《新声韵》,使用《新声韵》的必须注明,特别注意一首诗内不许同时押两种韵。
(二)近体诗押《平水韵》,只允许押平声韵。
《平水韵》中有三十部平声韵,十五部上平声,十五部下平声。
一首诗只能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首句入韵的可以借用邻韵的字,不过一般不提倡。
(三)韵脚,如果是八句的律诗,一般都是二、四、六、八句押韵;如果是四句的绝句,就是二、四两句押韵,不过七言和五言律诗也有首句起韵的。
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是正格,入韵是变格;七言律诗首句入韵是正格,不入韵是变格。
(四)韵字不能重复使用;同音韵字在一首诗里尽量避免使用,如果用也不要相邻使用;同时,韵脚避免使用同义字。
(五)防止撞韵,即白脚使用了同韵母的仄声字;防止挤韵,诗句中使用了押韵的同韵字。
(六)避免上尾,七律、五律三、五、七句尾,仄声字“上、去、入”最好分开用。
八、律诗的结构将律诗的结构规律总结为“起、承、转、合”,到元代才明确提出。
但在元代以前,人们在写诗的时候,似乎不约而同地遵守着这一规律。
所谓“起”,即开始;“承”,即承上;“转”,即转折;“合”,即收合。
七律一般是以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
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起、承、转、合比较明显。
首联写自己被贬川蜀开始,颔联承首联借典故说明自己被贬的时间长,颈联突然笔锋一转,写要向前看,表现了作者胸襟的阔大,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尾联扣题为合。
也有学者认为,七律的首联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颔、颈联为衬贴,尾联上句转、下句合。
律诗绝句的起、承、转、合,一般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
例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起、承、转、合十分明显。
九、诗的语言诗有诗的语言。
诗词创作,成也是语言,败也是语言。
对于习惯用白话思维的我们来说,要掌握诗的语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白话文讲究主谓宾补定状的语法结构不同,诗词的语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语法。
诗词的语言是意象的语言,而不是词汇的语言;是感觉的语言,而不是逻辑的语言。
大的方面讲诗的语言要注意:第一、诗的语言要讲形象思维。
诗家语贵在以比兴写情,而一般不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
古人写诗“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
”毛泽东关于写诗给陈毅的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
”我们不妨看看古人写诗用形象思维的一些例句:杜甫: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甲兵常不用。
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诗的语言要用诗的语法。
(1)各种语言成分的前置,或句子成分的顺序变化。
例刘长卿《逢雪》“风雪夜归人”,谓语前置,“归人”实为“人归”。
在诗句里,宾语、状语、补语、主语都有前置的。
(2 )词类的活用:名词作动词、作形容词;形容词作名词、作动词。
例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在这里却成了谓语动词。
(3)句子成分的省略。
在诗句中,句子的各种成分都有省略的情况。
仅举一例,省略主语。
王勃的《送杜少府》“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前一句省略了主语“我”,后一句省略了主语“我们”。
第三、诗句要“言有限、意不绝”,要“不著一字,尽显风流”。
诗句要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清代词人蒋春霖《虞美人》“病来身似瘦梧桐,觉到一枝一叶怕秋风。
”毛泽东“战地黄花分外香”、“风展红旗如画”。
这些诗词句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写诗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诗句要通顺,不能生拼硬凑,堆砌辞藻,故弄玄虚,不知所云;诗句要简练,并要有诗味;诗的语言要典雅,否则诗的品位就显得低下;诗句要反映现代气息,也就是反映时代生活,要用新的语汇,照搬、克隆、复制旧的东西,没有一点新意,这样的诗是没有人看的;诗句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等;诗句里尽量不要有重字,但叠词、运用修辞手法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