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双杂交试验流程

合集下载

酵母双杂交

酵母双杂交

酵母双杂交酵母双杂交(筛库)pGBK-gene 转化酵母1. 酵母细胞(AH109)划线,YPDA平板,30°C烘箱培养18-20小时。

2. 挑取单细胞菌落,在YPDA培养基中,30°C摇床培养18-20小时至菌液饱和。

3. 次日,取饱和的酵母培养液5ml转接至100mlYPDA培养基中,30°C摇床培养2h,测定OD600,直至OD600达到0.5左右。

4. (超净台下工作,下同)将上述菌液分装在2只50ml离心管(灭菌)中,室温下3000rpm离心5min。

5. 弃上清,重悬于20ml无菌水中,3000rpm离心5min。

6. 弃上清,重悬于10ml 1×TE/LiAc溶液中,3000rpm离心5min。

7. 弃上清,重悬于500μl 1×TE/LiAc溶液中,室温温育10min。

8. 取eppendorf管,每管加100μl酵母细胞、5μl鲑鱼精DNA(10mg/ml,用之前沸水煮2-3min,立即放冰上)、15μl DNA(pGBK连接的基因)。

9. 加入280μlPEG/LiAc 溶液,30°C放置45min(可摇)。

10. 42°C热激10min,立即放冰上2min。

11. 室温下6000-8000rpm离心20~30s,去上清。

12. 重悬于500μl无菌水中,取100-200μl涂在SD-trp板上,30°C烘箱培养48-72h。

酵母大规模转化AD文库1. 挑取上述SD-trp板上的pGBK连的基因转化子,YPDA培养基中培养至饱和。

2.将上述转化子转接至200mlYPDA培养基中,30°C培养至OD600 0.5-0.6左右。

3. 离心收集菌体,20ml无菌水洗涤,3000rpm离心5min。

4. 去上清,重悬于20ml 1×TE/LiAc溶液中,3000rpm离心5min。

酵母双杂交实验流程(精)

酵母双杂交实验流程(精)

模块七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1. 实验目的本实验以重组质粒和酵母细胞为材料, 学习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主要介绍酵母双杂交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 掌握酵母感受态的制备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操作步骤。

2. 实验原理1989年 Fields 和 Song 等人根据当时人们对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调控的认识(即细胞内基因转录的起始需要转录激活因子的参与 ,提出并建立了酵母双杂交系统。

该系统作为发现和研究活细胞体内的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技术平台,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相比于其它蛋白质筛选系统,酵母双杂交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检测在真核活细胞内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细胞内的真实情况。

(2作用信号是在融合基因表达后,在细胞内重建转录因子的作用而给出的,省去了纯化蛋白质的繁琐步骤。

(3检测结果是基因表达产物的积累效应,因而可检测存在于蛋白质之间的微弱或暂时的相互作用。

(4酵母双杂交系统可采用不同组织、器官、细胞类型和分化时期材料构建cDNA 文库,能分析细胞质、细胞核及膜结合蛋白等多种不同亚细胞部位及功能蛋白。

(5 通过 mRNA 产生多种稳定的酶使信号放大。

同时,酵母表型、 X-Gal 及HIS3 蛋白表达等检测方法均很敏感。

酵母双杂交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 经典的双杂交系统分析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定位于细胞核内, 因而限制了该系统对某些细胞外蛋白和细胞膜受体蛋白的研究。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假阳性” 。

在酵母双杂交系统建立的初期阶段,由于仅仅采用β-半乳糖苷酶这一单一的报告基因体系,这种报告基因的表达往往不能十分严谨地被控制,因此容易产生假阳性。

由于某些蛋白本身具有激活转录的功能或在酵母中表达时发挥转录激活作用, 使 DNA 结合结构域融合蛋白在无特异激活结构域的情况下也可被激活转录。

另外某些蛋白表面含有对多种蛋白质的低亲和力区域, 能与其他蛋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引起报告基因的表达,产生“假阳性”结果。

酵母双杂交实验

酵母双杂交实验

酵母双杂交实验酵母双杂交相关实验方法一、酵母总DNA提取方法(蜗牛酶法)1。

酵母质粒提取试剂bufferi0.9mol/lsorbitol0.1mol/ledtabufferii50mm/ltris20mm/ledtabufferiii10mm/l tris1mm/ledta2、操作步骤:(1)收集新鲜细菌,加入150μlbufferi、25μL蜗牛酶(30mg/ml)(2)37℃水浴1小时。

(3)10000rpm离心10min,去上清,沉淀中加入250μlbufferii。

(4)加入25μl10%sds,65℃水浴30min,每间隔5min中震荡一次。

(5)加入25μl5mol/l醋酸钾,冰浴60min。

(6)4℃12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

(7)向上清液中加入2-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混合,并在-20℃下静置1小时以上。

(8)取出,在4℃12000rpm下离心15分钟,丢弃上清液。

(9)加入150μlbufferiii溶解沉淀,用等体积苯酚/氯仿/异戊醇抽提。

(10)12000rpm离心15min。

(11)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并添加6μl(10u/μl)核糖核酸酶,在37℃下放置30分钟。

(12)取上清液并添加等量的异丙醇。

(13)在4℃下静置10分钟超过1小时或过夜。

(14)在4℃下以10000 rpm离心5分钟。

(15)弃上清,并把沉淀溶于10μlbufferiii中。

二、小规模酵母转化1、酵母转化试剂:除PEG过滤灭菌外,其他转化试剂需要在与普通培养基灭菌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1)m醋酸锂(lithiumacetate)(2)聚乙二醇(PEG)分子量3350,浓度50%(w/V)(3)PEG/liac溶液的制备(即用)800μl50%peg100μl10×te100μl10×liac1ml总体积(4)1.1×TE/liac溶液(用于使用和制备)11ml10×TE(5)11ml10×liac(6)78mlddh202。

酵母双杂交技术流程

酵母双杂交技术流程

酵母双杂交技术流程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一种用于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它可以识别某个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以下是酵母双杂交技术的流程:
1. 构建酵母菌株:将感兴趣的两个蛋白质编码序列分别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中,并插入适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后,将其转化至酵母细胞中,并筛选出正确的菌株。

2. 转化酵母菌株:将构建好的酵母菌株分别转化至两个含有互补杂交部位的酵母菌株中,使其产生可杂交的菌株。

3. 筛选正面杂交菌株:通过选择菌株在适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或染色体特征,筛选出正面杂交的菌株。

4. 验证杂交结果: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杂交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利用质粒转染或重组DNA重组实验等方法。

5. 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最终确定两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意义。

- 1 -。

酵母双杂交具体实验流程

酵母双杂交具体实验流程

酵母双杂交具体实验流程
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它基于酵母细胞内存在的转录激活子结合域(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Domain,TAD)和DNA结合域(DNA Binding Domain,DBD),通过融合特定的蛋白质序列并在酵母细
胞中共同表达,以实现筛选并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目的。

酵母双杂交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1.构建启动子驱动的酵母表达载体
该载体包含两部分:AD与DB,分别携带TAD和DBD结构域。

这些结构域可以具体化作为外源蛋白的两个互补部分,这样当它们相互结
合时,激活酵母内的报告基因(RLUC或LacZ)表达,并通过信号放
大器Cre的介入增强了信号。

2.构建融合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
将想要研究的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分别连接到AD与DB的C端,形成融合蛋白质基因,然后将融合基因与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转化
入双杂交酵母细胞。

3.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筛选和确认
通过对酵母双杂交转化后的细胞进行筛选,并通过对表达的信号进行观察和测量,得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筛选结果。

4.确定筛选结果的真实性
在确定特定蛋白质相互作用是否真实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一些补充实验。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生化反应,并利用免疫共沉淀等方法验证筛选结果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酵母双杂交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它可以快速、可靠地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探究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酵母双杂实验步骤

酵母双杂实验步骤

酵母双杂实验步骤2.1.1酵母双杂交2.1.1.1Gateway入门克隆设计Gateway引物时,在上游引物的5'端加上B1序列:GGGG-ACA-AGT-TT G-TAC -AAA-AAA-GCA-GGC-TNN-,下游引物的5'端加上B2序列:GGGG-ACC-ACT-TT G-T AC-AAG-AAA-GCT-GGG-TN-。

其中,5'-GGGG序列是保护碱基,防止引物的重要部分被降解,下划线加粗的部分是在整个的Gateway克隆中可以保存下来的序列,3'端的碱基N是为了保证经过入门载体构建目的载体时阅读框的正确性,一般建议为C。

通过PCR扩增获得带有att B位点的基因片段,扩增体系和条件见3.2.2.2,其中将退火温度改为65℃。

获得扩增产物后对其进行回收纯化,测定纯化后DNA 的质量和浓度后进行下一步的BP反应,反应体系如下:att B-PCR产物(≥10 ng/μL)1-7μLpDONR221 (150 ng/μL)1μLTE buffer, pH 8.0 补足8μL将上述混合物加入离心管中,加入2μL BP反应酶,加入之前需将其在涡旋仪上轻轻振荡两次,所有组分混匀离心后,25℃反应1h,加入1μL蛋白酶K后,混匀离心,37℃反应10min终止BP反应,将BP 反应产物参照3.2.2.6进行转化,由于pDONR221载体为Kan抗性,所以选用含有50μg/mL Kan抗生素的LB平板进行阳性克隆筛选,参照3.2.2.7检测阳性克隆,然后根据3.2.2.8中的方法提取重组质粒,测定质量和浓度后送至测序公司进行测序。

进行BP反应时,需注意以下几项:(1)对于BP反应来说,最高效的是采用线性的att B-PCR产物和超螺旋的att P入门载体;(2)为了提高BP反应的效率,可以将建议的25℃反应1h适当延长至4-6h,可以将效率提高2-3倍,或者延长至过夜反应,可以将效率提高5-10倍,对于长片段克隆来讲,适当的延长反应时间是非常必要的;(3)提高体系中PCR产物的量可以增加反应效率,但每10μL体系中PCR产物最好不要超过250ng。

酵母双杂杂交回复验证实验

酵母双杂杂交回复验证实验

酵母双杂杂交回复验证实验一、引言酵母双杂杂交回复验证实验是一项常用于研究酵母菌遗传性状的实验方法。

通过将两个不同株系的酵母菌互相杂交,观察其后代的表型,可以确定不同基因型对于特定性状的影响,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项实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来研究酵母菌的遗传特性,并为从酵母菌到其他生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确认酵母菌的遗传性状以及基因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实验步骤1.选取两个不同基因型的酵母菌株进行杂交。

2.将两个酵母菌株分别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以获得足够数量的酵母菌细胞。

3.将两个酵母菌株的细胞混合在一起,使其进行杂交。

4.将混合后的酵母菌细胞培养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以筛选出杂交后的酵母菌子代。

5.观察酵母菌子代的表型特征,并将其形态记录下来。

3. 实验材料•两个不同基因型的酵母菌株•培养基及培养仪器•选择性培养基4.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酵母菌子代的表型特征,可以得到各个基因型对于特定性状的影响情况。

如果两个酵母菌株的基因型在某一性状上有不同表现,那么杂交后的子代在该性状上可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表型。

这种表型的分离现象可以帮助确定酵母菌的遗传性状。

5. 实验分析通过对大量的酵母菌子代进行观察和统计,可以得到不同基因型对于特定性状的影响程度,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构建酵母菌的遗传模型,推测特定基因在遗传性状中的作用机制。

三、实验应用酵母双杂杂交回复验证实验在酵母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应用示例:1. 基因功能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基因型的酵母菌子代的表型,可以推测特定基因在酵母菌生命周期、代谢途径等方面的作用。

这对于全面理解基因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病原机制研究酵母双杂杂交回复验证实验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解析酵母菌导致疾病的机制。

通过分析酵母菌的基因型与特定疾病的发生关系,可以发现关键基因及其表达调控途径,为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

酵母双杂交系统步骤

酵母双杂交系统步骤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步骤酵母双杂交法的原理:典型的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如GAL4、GCN4、等都含有二个不同的结构域:DNA结合结构域和转录激活结构域。

前者可识别DNA上的特异序列,并使转录激活结构域定位于所调节的基因的上游,转录激活结构域可同转录复合体的其他成分作用,启动它所调节的基因的转录。

酵母双杂交法的步骤:1. 阳性克隆的筛选2. 用质粒自然分选法筛除只含有AD-文库杂合子的克隆3. 酵母杂合试验确定真阳性克隆4. 阳性克隆的进一步筛选和确证5. 对双杂交系统阳性结果的进一步研究6. 阳性克隆的筛选7. 用质粒自然分选法(Natural Segregation)筛除只含有AD-文库杂合子的克隆8. 酵母杂合试验(Yeast Mating)确定真阳性克隆9. 阳性克隆的进一步筛选和确证扩展资料:酵母双杂交系统能在体内测定蛋白质的结合作用,具有高度敏感性。

主要是由于:1、采用高拷贝和强启动子的表达载体使杂合蛋白过量表达。

2、信号测定是在自然平衡浓度条件下进行,而如免疫共沉淀等物理方法为达到此条件需进行多次洗涤,降低了信号强度。

3、杂交蛋白间稳定度可被激活结构域和结合结构域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而增强,后者又与启动子DNA结合,此三元复合体使其中各组分的结合趋于稳定。

4、通过mRNA产生多种稳定的酶使信号放大。

同时,酵母表型,X-Gal及HIS3蛋白表达等检测方法均很敏感。

在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特点、作用方式过程中,有时还要通过突变、加抑制剂等手段破坏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针对实际工作中的这种需要,Vidal等人发展了所谓的逆双杂交系统(reverse two-hybrid system)。

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报道基因URA3的引入。

URA3基因在这里起到了反选择的作用,它编码的酶是尿嘧啶合成的关键酶。

TAKARA酵母双杂交实验步骤

TAKARA酵母双杂交实验步骤

酵母双杂交实验方法一)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 于YPDA平板上划线培养酵母Y2H Gold菌株,30℃培养约3d;2. 挑取单菌落(2-3mm)接种于YPDA液体培养基中,30℃、250rpm摇培8-12h;3. 接种0.5μL至5mL YPDA液体培养基中(1:1W的接种比例),30℃、250rpm 摇培至OD600 = 0.15~0.3(16-20h);4. 700g离心5min,弃上清后用10mL YPDA(2倍体积)重悬;5. 30℃、230rpm摇培至OD600 = 0.4~0.5(3-5h);6. 将10mL菌液分装成2管5mL,700g离心5min,用3mL ddH2O重悬(0.6倍体积);7. 700g离心5min,用150μL 1.1×TE/LiAc重悬(0.05倍体积);8. 转移至1.5mL离心管后,高速离心15s;9. 用60μL 1.1×TE/LiAc重悬(0.02倍体积)。

二)酵母感受态转化方法1. 感受态细胞转化体系:感受态细胞50μLYeastmaker Carrier DNA(10ng/μL)5μL质粒DNA 100ng**共转化时,prey的质粒DNA量两倍于bait于50μL酵母感受态细胞中依次加入5μL Carrier DNA、100ng 质粒DNA,共转化时,猎物蛋白(未知蛋白)质粒DNA量为诱饵蛋白的2倍。

2. 混匀后加入500μL PEG/LiAc,30℃孵育30min,每10min轻微混匀;3. 加入20μL DMSO,42℃水浴15min,每5min轻微混匀;4. 10000rpm离心15s,用1mL YPD Plus重悬;5. 10000rpm离心15s,用1mL 0.9% NaCl重悬;6. 涂布于二缺培养基,30℃培养。

TAKARA酵母双杂交实验步骤

TAKARA酵母双杂交实验步骤

酵母双杂交实验方法一)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 于YPDA平板上划线培养酵母Y2H Gold菌株,30℃培养约3d;2. 挑取单菌落(2-3mm)接种于YPDA液体培养基中,30℃、250rpm摇培8-12h;3. 接种0.5μL至5mL YPDA液体培养基中(1:1W的接种比例),30℃、250rpm 摇培至OD600 = 0.15~0.3(16-20h);4. 700g离心5min,弃上清后用10mL YPDA(2倍体积)重悬;5. 30℃、230rpm摇培至OD600 = 0.4~0.5(3-5h);6. 将10mL菌液分装成2管5mL,700g离心5min,用3mL ddH2O重悬(0.6倍体积);7. 700g离心5min,用150μL 1.1×TE/LiAc重悬(0.05倍体积);8. 转移至1.5mL离心管后,高速离心15s;9. 用60μL 1.1×TE/LiAc重悬(0.02倍体积)。

二)酵母感受态转化方法1. 感受态细胞转化体系:感受态细胞50μLYeastmaker Carrier DNA(10ng/μL)5μL质粒DNA 100ng**共转化时,prey的质粒DNA量两倍于bait于50μL酵母感受态细胞中依次加入5μL Carrier DNA、100ng 质粒DNA,共转化时,猎物蛋白(未知蛋白)质粒DNA量为诱饵蛋白的2倍。

2. 混匀后加入500μL PEG/LiAc,30℃孵育30min,每10min轻微混匀;3. 加入20μL DMSO,42℃水浴15min,每5min轻微混匀;4. 10000rpm离心15s,用1mL YPD Plus重悬;5. 10000rpm离心15s,用1mL 0.9% NaCl重悬;6. 涂布于二缺培养基,30℃培养。

酵母双杂交操作步骤

酵母双杂交操作步骤

(酵母菌储存在-70 C 中,引物和质粒 DNA 储存在-20 C 中) 概念:1. 次序转化:指的是先将一种质粒转化进酵母中(常是 DNA-BD/bait plasmid ),在选择培 养基中选择出阳性克隆,之后再将另外一个质粒( AD fusion library)转化进去。

优点:就是比共转化使用更少的质粒DNA 也就是节约质粒 DNA2. 共同转化:将两种质粒一起转化进酵母中。

优点:比次序转化更容易操作。

pGBKT7----的选择物是:kanamycin (卡那霉素) pGADT7----的选择物是:ampicillin ( 氨苄西林)酵母氮源(YNB :; -leu DO suppleme nt 0.69g ;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20g ( 即2%)5) SD/-trp (1000 ml )酵母氮源(YNB :;-ade/-leu/-trp/-his DO suppleme nt 0.74g ;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20g (即2%)注意:YNB 有两种,一种含有硫酸胺,另外一种不含硫酸胺。

我们这用的是 含硫酸铵的。

(买 来就加进去了的)。

如果不含硫酸铵,那么要在终浓度 %的 YNB 中再加入%的硫酸铵,即最终在1000 ml 溶液中加入总量为的YNB 与硫酸铵。

各种SD 培养基:1) SD/-ade (腺嘌呤)/-leu (亮氨酸)/-trp缺”)酵母氮源(YNB :;-ade/-leu/-trp/-his DO suppleme nt 0.60g 葡萄糖20g(即2%)2) SD/-leu/-trp/-his (1000 ml )酵母氮源(YNB :;-leu/-trp/-his DO suppleme nt 0.62g ; 葡萄糖20g.( 即2%) 3) SD/-leu/-trp (1000 ml ) (“二缺”)酵母氮源(YNB :;-ade/-leu/-trp/-his DO suppleme nt 0.64g 葡萄糖20g( 即2%)(色氨酸)/-his(组氨酸)(1000 ml )("四(购买来就配好的); (购买来就配好的)(购买来就配好的)实际配制的方法是:1. 配制40%的葡萄糖贮存液(贮存在4 C),过滤除菌,待高压灭菌的溶液温度降至55 C以下时,再将50ml葡萄糖贮存液加入。

酵母双杂交实验

酵母双杂交实验

酵母双杂交相关实验方法一、酵母总DNA的提取方法(蜗牛酶法)1、酵母质粒提取试剂Buffer I 0.9 mol/L Sorbitol0.1mol/L EDTABuffer II 50mM/L Tris20mM/L EDTABuffer III 10mM/L Tris1Mm/L EDTA2、操作步骤:(1)收集新鲜菌体重加入150μl buffer I,25μl 蜗牛酶(30mg/ml)。

.(2)37℃水浴1h。

(3)10000rpm离心10min,去上清,沉淀中加入250μl buffer II。

(4)加入25μl 10% SDS,65℃水浴30min,每间隔5min中震荡一次。

(5)加入25μl 5mol/L 醋酸钾,冰浴60min。

(6)4℃12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

(7)在上清中加入2-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静置于-20℃,1小时以上。

(8)取出,4℃12000rpm离心15min ,弃上清。

(9)加入150μl buffer III 溶解沉淀,用等体积苯酚/氯仿/异戊醇抽提。

(10)12000rpm离心15min。

(11)将上清转入新的离心管中,加入6μl(10U/μl)RNA酶37℃放置30min。

(12)取上清,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

(13)4℃静置10min,1小时以上或过夜。

(14)4℃10000rpm 离心5min。

(15)弃上清,并把沉淀溶于10μl buffer III 中。

二、小规模酵母转化1、酵母转化试剂:转化用试剂除PEG采用过滤灭菌外,其它试剂均需高温高压灭菌,条件同普通培养基灭菌。

(1)M 醋酸锂(Lithium Acetate)(2)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分子量3350,浓度50%(w/v)(3)PEG/LiAc 溶液的配制(现用现配)800μl 50%PEG100μl 10×TE100μl 10×LiAc1ml 总体积(4) 1.1×TE/LiAc溶液(现用现配)11ml 10×TE(5)11ml 10×LiAc(6)78ml ddH202、操作步骤:(1)第一天下午3点将酵母接种于5ml YPDA中,30℃摇菌。

酵母双杂交步骤

酵母双杂交步骤

1.酵母质粒提取参考天根公司酵母小题试剂盒说明书步骤:1)柱平衡步骤:向吸附柱CPZ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加入500ul的平衡液BL,12000rpm离心1min,弃掉收集管中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使用当天处理的柱子)。

2)取1-5ml酵母培养物,12000rpm离心lmin,尽量吸除上清。

3)破除酵母细胞壁:向菌液中加入300ul山梨醇buffer,加入大约50U Lyticase,充分混匀,并在摇床上220 rpm,30℃处理lh。

4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收集沉淀。

加入250ul 溶液YP1(已加RNaseA),重悬沉淀。

4)向管中加入250ul YP2溶液,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使菌体充分混匀,室温静置5-10min。

5)向管中加入350ul YP3 溶液,立即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充分混匀,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12000rpm离心20min。

6)小心地将上清液加入吸附柱CP2中,12000rpm离心1min,弃废液。

7)向吸附柱CP2中加入500ul缓冲液PD,12000rpm离心1min,弃废液。

8)向吸附柱CP2中加入600ul漂洗液PW(己加无水乙醇),12000rpm离心1min,弃废液。

9)重复步骤8。

10)将吸附柱CP2放入收集管中,12000rpm离心2min,去除吸附柱中残余的漂洗液。

11)将吸附柱CP2置于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向吸附膜的中间部位滴加50-100ul洗脱缓冲液EB,室温放置2分钟,12000rpm离心2min,收集质粒,-20℃保存。

提取的酵母质粒浓度低很难凝胶电泳监测,可将其转入感受态DH5a,若转化成功即可认为质粒抽提合格,送交测序。

2. 酵母质粒DNA的提取1. 挑取经过酵母选择/诱导培养基初步鉴定的酵母单菌落,接种于5.0-10.0ml SD/-Trp液体培养基,30℃恒温,250rpm振荡培养20hr。

2. 室温离心5000xg×1min,弃上清,收菌。

酵母双杂交方法步骤

酵母双杂交方法步骤

1.制备Y2HGold酵母感受态细胞。

a.活化酵母菌:从-70℃取出冻存的酵母菌种,划线于YPDA(无抗性)固体培养基,30℃,倒置培养2-3天;b.挑取2mm左右大小的单菌落,接种于15ml YPDA液体培养基中,30℃,200rpm震荡培养过夜(12-14h),至OD600大于1.2;c.取5ul菌液接种于50ml新鲜YPDA液体培养基中,30℃,200rpm震荡培养16-18h,使OD600约为0.2-0.3;d.室温700g离心5min,弃上清,重悬沉淀于100ml YPDA液体培养基内,30℃震荡培养3-4h,直至OD600达到0.4-0.5;e.转移菌液至50ml离心管内,室温离心700g,5min,弃上清;f.25ml无菌水悬浮细胞,700g,5min,弃上清;g.1ml 1×TE/ LiAc溶液重新悬浮细胞后,将悬浮物转移到2个1.5ml 离心管内,高速离心10s,移液枪吸尽上清;h.将细胞重新悬浮于500ul 1×TE/ LiAc溶液,即酵母感受态细胞。

注:酵母感受态细胞即刻用于转化,室温只可保存数小时。

2.转化Y2HGold酵母感受态细胞。

a. 1.5ml离心管中按顺序加入下列物质:实验组对照组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用量pGBKT7-53 pGBKT7-Lam 200ng pGBKT7-Mads pGBKT7空载pGADT7-T 100ng变性鲑鱼精DNA 200ugY2H感受态细胞100ul1×TE/ LiAc/PEG4000 500ul 注:鲑鱼精DNA使用前水浴煮沸20min,立即冰上冷却10min。

b. 枪头轻柔混合1-2min,30℃恒温孵育30min(期间每10min颠倒混匀一次);c. 加入30ul DMSO(二甲基亚砜),轻柔的混合均匀,不能剧烈震荡;d. 42℃水浴15min(每5min中取出混匀一次)后,立即置于冰上2min。

高速离心10s,移液枪吸尽上清;e. 1ml YPD Plus 重悬细胞,30℃,180rpm震荡培养1h;f. 高速离心15s,弃上清,1ml 0.9%NaCl溶液重悬细胞;e.取100ul稀释10倍的转化混合液涂布于相应的缺陷培养基,30℃倒置培养3-5天。

酵母双杂交操作步骤(中文翻译)

酵母双杂交操作步骤(中文翻译)

(酵母菌储存在-70℃中,引物和质粒DNA储存在-20℃中)概念:1. 次序转化:指的是先将一种质粒转化进酵母中(常是DNA-BD/bait plasmid),在选择培养基中选择出阳性克隆,之后再将另外一个质粒(AD fusion library)转化进去。

优点:就是比共转化使用更少的质粒DNA,也就是节约质粒DNA。

2. 共同转化:将两种质粒一起转化进酵母中。

优点:比次序转化更容易操作。

pGBKT7----的选择物是:kanamycin(卡那霉素)?pGADT7----的选择物是:ampicillin (氨苄西林) ?各种SD培养基:1) SD/-ade(腺嘌呤)/-leu(亮氨酸)/-trp(色氨酸)/-his(组氨酸)(1000 ml)(?“四缺”)酵母氮源(YNB):6.7g ;-ade/-leu/-trp/-his DO supplement 0.60g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 20g (即2%)2) SD/-leu/-trp/-his (1000 ml)酵母氮源(YNB):6.7g ;-leu/-trp/-his DO supplement 0.62g ;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 20g. (即2%)3) SD/-leu/-trp (1000 ml) (?“二缺”)酵母氮源(YNB):6.7g ;-ade/-leu/-trp/-his DO supplement 0.64g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 20g (即2%)4) SD/-leu (1000 ml)酵母氮源(YNB):6.7g ;-leu DO supplement 0.69g ;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 20g (即2%)5) SD/-trp (1000 ml)酵母氮源(YNB):6.7g ;-ade/-leu/-trp/-his DO supplement 0.74g ;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 20g (即2%)注意:YNB有两种,一种含有硫酸胺,另外一种不含硫酸胺。

第一实验:酵母双杂交(YeastTwo-Hybrid)

第一实验:酵母双杂交(YeastTwo-Hybrid)

第一实验: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一、目的掌握酵母双杂交原理和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在拟南芥转录因子AP2-EREBP家族中筛选与拟南芥Med25有相互作用的蛋白。

二、原理酵母双杂交系统由 Fields和Song等首先在研究真核基因转录调控中建立。

典型的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如GAL4、GCN4等都含有二个不同的结构域: 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DBD)和转录激活结构域(transcription-activating domain,AD)。

DNA结合结构域可识别DNA上的特异序列,并使转录激活结构域定位于所调节的基因的上游,转录激活结构域可同转录复合体的其他成分作用,启动它所调节的基因的转录。

二个结构域可在其连接区适当部位断开,仍具有各自的功能。

将两个待测蛋白分别与这两个结构域组成融合蛋白,并共表达于同一个酵母细胞内。

如果两个待测蛋白间能发生相互作用,就会通过待测蛋白的桥梁作用使AD与DBD形成一个完整的转录激活因子并激活相应的报告基因表达。

通过对报告基因表型的测定可以知道待测蛋白分子间是否发生了相互作用。

图 1-1 酵母双杂交基本原理酵母双杂交系统在发展中增添了接合型酵母双杂交和反向酵母双杂交系统。

其中接合型双杂交系统就是已预先将文库转化了某个接合型的单倍体酵母,然后再和转化了诱饵质粒的相反接合型的单倍体进行接合,形成二倍体,并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

酵母双杂交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1)与DBD融合的蛋白表达载体,被表达的蛋白称诱饵蛋白(bait)。

(2)与AD融合的蛋白表达载体,被表达的蛋白称靶蛋白(prey)。

(3)带有一个或多个报告基因的宿主菌株。

常用的报告基因有HIS3,URA3,LacZ和ADE2等。

而菌株则具有相应的缺陷型。

双杂交质粒上分别带有不同的抗性基因和营养标记基因。

这些有利于实验后期杂交质粒的鉴定与分离。

酵母双杂交系统常应用在:(1)研究两个已知蛋白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同一蛋白是否有自身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分子区域。

酵母双杂交原理和具体流程

酵母双杂交原理和具体流程

酵母双杂交原理和具体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酵母双杂交原理。

酵母双杂交是一种利用酵母遗传学方法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

酵母双杂交试验流程

酵母双杂交试验流程

4月4日划线配培养基TE/LIAC PEG/LIAC配置培养基(YPD YPDA)取酵母细胞划线30° 生长3天。

需要用品:三角瓶灭菌封口膜酵母提取物蛋白胨注:以下所有涉及菌的操作均需在超净台中完成。

4月6号星期三(1)选择2-3mm的单克隆(枪头吸取)放入3-5ml的YPDA液体培养基,30°摇菌200rpm,8h 7号下午开始,过夜培养,次日若菌液浓度达到标准,可先置于4度冰箱保存。

需要用品:200ul灭菌枪头、50ml三角瓶、YPDA液体培养基、摇床。

4月7号星期四(2)吸取2.5-10ul酵母培养液,加入25ml YPDA液体培养基,摇菌16-20h直到OD值0.15-0.3。

下午4点开始8号8点结束Tips:由于第一次活化的菌夜浓度不一,此处建议设置梯度,分别取2.5、5、10 ul酵母培养液,加入25ml YPDA液体培养基(转化5个以下质粒的话,25ml菌量就够后续使用)。

4月8号星期五(3)将菌液转移至灭菌的50ml离心管中,用天平配平后,室温下700g离心5分钟。

(4)弃掉上清,加入50ml新鲜的YPDA液体重悬菌体(由于离心转速较低,沉淀易悬起来,故倒掉上清液时要小心操作)。

(5)30°震荡培养,直到OD值达到0.4-0.5 (3-5h)。

8号8点开始下午一点结束进行以下操作之前,配置好TE/LiAc溶液,并准备好冰浴。

(6)将上述菌液转移至一个灭菌的50ml离心管中,用天平配平后,室温下700g离心5分钟。

(7)弃掉上清,用30ml无菌水重悬菌体(小心操作)。

(8)再次用天平配平后,室温下7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加入1.5ml 1.1xTE/LIAC重悬菌体。

(9)将上述溶液转移到灭菌的1.5ml EP管中,高速离心15s。

(10)弃去上清,加入600ul 1.1x TE/LIAC,感受态细胞制备完成,置于冰上待用。

需要物品:50ml 灭菌离心管、50ml 三角瓶、1.5ml EP管、5ml灭菌枪头、1ml灭菌枪头、灭菌ddH2O、YPDA液体培养基、1.1x TE/LIAC。

酵母双杂交操作步骤

酵母双杂交操作步骤

(酵母菌储存在-70℃中,引物和质粒DNA储存在-20℃中)概念:1. 次序转化:指的是先将一种质粒转化进酵母中(常是DNA-BD/bait plasmid),在选择培养基中选择出阳性克隆,之后再将另外一个质粒(AD fusion library)转化进去。

优点:就是比共转化使用更少的质粒DNA,也就是节约质粒DNA。

2. 共同转化:将两种质粒一起转化进酵母中。

优点:比次序转化更容易操作。

pGBKT7----的选择物是:kanamycin(卡那霉素)pGADT7----的选择物是:ampicillin (氨苄西林)各种SD培养基:1)SD/-ade(腺嘌呤)/-leu(亮氨酸)/-trp(色氨酸)/-his (组氨酸)(1000 ml)(“四缺”)酵母氮源(YNB): ;-ade/-leu/-trp/-his DO supplement 0.60g (购买来就配好的) ;葡萄糖20g (即2%)2)SD/-leu/-trp/-his (1000 ml)酵母氮源(YNB): ;-leu/-trp/-his DO supplement 0.62g ;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 20g. (即2%)3)SD/-leu/-trp (1000 ml) (“二缺”)酵母氮源(YNB): ;-ade/-leu/-trp/-his DO supplement 0.64g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 20g (即2%)4)SD/-leu (1000 ml)酵母氮源(YNB): ;-leu DO supplement 0.69g ;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 20g (即2%)5)SD/-trp (1000 ml)酵母氮源(YNB): ;-ade/-leu/-trp/-his DO supplement 0.74g ; (购买来就配好的)葡萄糖 20g (即2%)注意:YNB有两种,一种含有硫酸胺,另外一种不含硫酸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月4日划线配培养基TE/LIAC PEG/LIAC
配置培养基(YPD YPDA)取酵母细胞划线30° 生长3天。

需要用品:三角瓶灭菌封口膜酵母提取物蛋白胨
注:以下所有涉及菌的操作均需在超净台中完成。

4月6号星期三
(1)选择2-3mm的单克隆(枪头吸取)放入3-5ml的YPDA液体培养基,30°摇菌200rpm,8h 7号下午开始,过夜培养,次日若菌液浓度达到标准,可先置于4度冰箱保存。

需要用品:200ul灭菌枪头、50ml三角瓶、YPDA液体培养基、摇床。

4月7号星期四
(2)吸取2.5-10ul酵母培养液,加入25ml YPDA液体培养基,摇菌16-20h直到OD值0.15-0.3。

下午4点开始8号8点结束
Tips:由于第一次活化的菌夜浓度不一,此处建议设置梯度,分别取2.5、5、10 ul酵母培养液,加入25ml YPDA液体培养基(转化5个以下质粒的话,25ml菌量就够后续使用)。

4月8号星期五
(3)将菌液转移至灭菌的50ml离心管中,用天平配平后,室温下700g离心5分钟。

(4)弃掉上清,加入50ml新鲜的YPDA液体重悬菌体(由于离心转速较低,沉淀易悬起来,故倒掉上清液时要小心操作)。

(5)30°震荡培养,直到OD值达到0.4-0.5 (3-5h)。

8号8点开始下午一点结束进行以下操作之前,配置好TE/LiAc溶液,并准备好冰浴。

(6)将上述菌液转移至一个灭菌的50ml离心管中,用天平配平后,室温下700g离心5分钟。

(7)弃掉上清,用30ml无菌水重悬菌体(小心操作)。

(8)再次用天平配平后,室温下7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加入1.5ml 1.1xTE/LIAC重悬菌体。

(9)将上述溶液转移到灭菌的1.5ml EP管中,高速离心15s。

(10)弃去上清,加入600ul 1.1x TE/LIAC,感受态细胞制备完成,置于冰上待用。

需要物品:50ml 灭菌离心管、50ml 三角瓶、1.5ml EP管、5ml灭菌枪头、1ml灭菌枪头、灭菌ddH2O、YPDA液体培养基、1.1x TE/LIAC。

1.1x TE/LIAC 10ML
10xTE 1.1ml
10xliac 1.1ml
Dh2O 8.8ml
酵母转化
进行以下操作之前,配置适量的PEG/LIAC溶液,设置水浴锅。

(11)取适量的CarrierDNA,沸水浴变性5-10min,后立即置于冰水混合物中。

(每转一个质粒需准备5ul CarrierDNA,每10个样多准备5ul)
(12)取数支灭菌的1.5ml EP管编号,置于冰水混合物上冷却。

(13)每个EP管中加入5ul变性后的CarrierDNA,再加入5ul待转化的质粒DNA,用枪头混匀。

(14)向每个EP管中再加入50ul感受态细胞,轻敲管壁混匀(不要用枪头吹打)。

(15)向每个EP管中再加入500ul PEG/LIAC溶液,上下颠倒混匀(不要用枪头吹打)。

(16)30°水浴30min,每10min拿出来上下颠倒混匀(此过程中倒SD平板)。

(17)向每个EP管中再加入20ul DMSO,上下颠倒混匀(多颠倒几次,充分混匀)。

(18)42°水浴15min,每5min拿出来上下颠倒混匀。

(19)高速离心15s,用枪头吸出上清(由于液体粘稠,不能直接倒)
(20)加入1mlYPDA液体培养基,重悬菌体后,高速离心15s。

(21)弃掉上清,加入1ml灭菌的0.9%NaCl溶液重悬菌体。

(22)取100-200ul菌液涂板于相应的SD缺陷培养基上。

需要物品:BD质粒(需提前准备)、carrier DNA、PEG/LIAC、DMSO、灭菌1.5mlEP管、YPDA培养基、0.9%无菌NACL、水浴锅、灭菌10ul、200ul、1ml枪头。

PEG/LIAC YPDA
PEG3350 8ml 20g/l 蛋白胨
10X TE 1ml 10g/l 酵母提取物
10X LIAC 1ml 0.03g/l 腺嘌呤
20g/l 葡萄糖
报告基因的检测
1 涂板于缺陷形SD固体培养基30°培养直至长出酵母细胞。

2 长出酵母细胞后,挑菌至缺陷型SD液体培养基培养(3份)
3 摇菌至OD=0.6-1.0
4 高速离心去上清,用无菌水重悬。

5 稀释菌液形成4个梯度1:1 1:10 1:100 1:1000
6 分别涂板于双缺,三缺,四缺的固体培养基、
7 观察平板上是否有菌落长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