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毕业设计8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特征
1.1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是二十二冶安居工程23小区总建筑面积12500m2占地面积660m2左右,6层砖混结构,高约18m,拟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埋深约2m左右,对沉降敏感程度一般,承载力约140kpa。地基设计等级为丙级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1.2.1、地层条件
根据钻孔揭露,拟建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冲洪积成因产物。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分述如下:
①层粘土:黄褐色—棕褐色,以棕褐色为主,湿—饱和,可塑状态,局部夹粉质粘土,层厚1.2—5.2m左右。
②1粉土:黄褐色,饱和,稍密状态,含锰质结核及铁质氧化物。层厚0.7—3.0m左右。
②2粉土:黄褐色---灰色,湿—饱和,稍密状态,含锰质结核及铁质氧化物,砂性较强,局部为粉砂。层厚0.5—2.3m左右。
③含有机质土:黑灰色,饱和,可塑---软塑状态。层厚0.4—2.1m左右。有机质含量小于5%。
④细砂: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状态。长石石英质,级配良好。重力密度指标为18kN/m3。
⑤砾砂:黄色色,稍湿,稍密。长石---石英质。重力密度指标为18kN/m3。
⑥圆砾:黄色,稍湿,稍密。长石---石英质。重力密度指标为18kN/m3。
1.2.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依据表2、表3统计结果,综合确定各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其结果详见表4。
1.2.3地下水
在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根据临近地段打井经验,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20m。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和砼的腐蚀性。
1.3地震效应
1.3.1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的划分
根据勘探资料,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1.1、第4.1.3条,第4.1.6条综合判定该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地处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场地土层剪切波速①层粘土Vs=150②1层粉土Vs=150, ②2粉土层Vs=140, ③层含有机质土Vs=70, ④层细砂Vs=200,⑤层砾砂Vs=250,⑥层圆砾Vs=400,⑦层卵石Vs=500。平均场地剪切波速Vs=232 m/s,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215m/s,覆盖层厚度大于5米。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属设计地震第一组,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1.4场地液化判别
根据勘探资料,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3.3条,本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不存在可液化土层。
1.5基础方案论证和分析
1.5.1天然地基条件评价
通过勘察,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地层结构较复杂,在勘探深度范围
内发现有软弱下卧层存在,属中等复杂场地。地基主要持力层横、纵两个方向上最大层面坡度大于10%,属不均匀性地基。
1.5.2地基方案论证分析
根据勘察委托书及平面布置图,分析勘察测试成果及地质剖面图,基础砌置深度2.0m处为粘土或粉土,场地力学性质不均匀,建议对②1、②2、③层略加处理后可作为基础持力层。处理办法采用水泥土搅拌桩。
1.5.3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
勘探资料表明:场地第①层粘土厚度不大、第②层粉土呈松散—稍密状态,且含有较多粘粒,基坑开挖后边坡能够保持稳定。因地下水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基坑降水问题。
1.6结论与建议
1.6.1结论
a、本场地地貌单一,地层结构较复杂,属于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场地,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地基等级为二级。
b、本场地为:23小区204、205、206、209栋住宅楼为中硬—中软场地土,Ⅱ类建筑场地,地处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c、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数值采用:
第①层粘土特征值 120kPa
第②1 层粉土特征值 110kPa
第②2 层粉土特征值 100kPa
第③层含有机质土特征值 75kPa
第④层细砂特征值 130kPa
第⑤层砾砂特征值150kPa
第⑥层圆砾特征值170kPa
d、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第A.0.2条第一组,勘察区地震烈度为8度。场地不存在可液化层。
e、场地在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和砼的腐蚀作用。
f、本区最大冻土深度为0.80m。
1.6.2建议
a、建议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水泥掺入比15%,桩径500mm,桩长:22小区沿街商业楼
6m左右,面积置换率17%左右;23小区207、208栋3—4m左右,面积置换率为20%左右。
b、桩的承载力值参数表
c 、基坑开挖后,应进行钎探工作,并做好防水工作,严禁各种水源浸泡地基,同时请通知我单位进行验槽。
2.方案论证
2.1从技术可行性和工程特性方面论证
2.1.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可采用的方案有很多在这里选用的有钻孔灌注桩、预制桩、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碎石桩等深基础和地基处理方案
2.1.2钻孔灌注桩
是在设计桩位用人力或机械按要求成孔,而后在孔内下入钢筋笼骨架灌注混凝土而成桩,待混凝土凝固后便可借助桩的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承受上部荷载,是一种就地灌注成桩的形式。其特点是,灌注方法较多,可在不同的地层中成桩,桩径、桩长变化的范围较大,尤其是桩长可以灵活的掌握,不需要裁接,承载力大,抗震性好、钢筋用量少、成本低、多数成桩的方法噪音小,无挤土对周围的建筑无危害等。
2.1.3预制桩
是先在地面上制成的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利用相应的打桩设备对准桩位或预先钻好的孔将桩沉入地基的基桩施工。由于预制桩的类型较多,所以其特点为沉桩的方法较多,例如,锤击法、振动法、静压法等。预制桩施工方便,工艺简单所以其适用的范围较广,在技术方面更成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其造价较高。如利用锤击法有很大的噪音污染和振动,不适合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内施工,利用静压法即可,但是其设备庞大移动不方便,所以该设计不采用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