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考点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简述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1)神经调节特点: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2)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3)自身调节特点: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3.机体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生理意义及其常见例子。
(1)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如:体温调节、血糖浓度调节、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的稳定)意义:负反馈是维持机体稳态的最主要调节方式。
(2)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如:排尿反射、血凝反射、分娩等)。意义:尽快完成某项生理活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名词解释: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安静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静息电位。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适当的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短暂、可逆、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动作电位。膜外带负电,膜内带正电。
极化——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所保持的膜外正电、膜内负电的状态,并使得两者的电位差稳定于静息电位时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去极化——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值比极化状态时减小的变化
超极化——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值比极化状态时增大的变化
复极化——细胞膜先发生去(或超)极化后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的过程2.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特点及各自转运的典型物质。
(一)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自由扩散。特点: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该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取决于物质的脂溶性和分子大小)典型物质:水、CO2、NH3、O2
(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1.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特点:(1)离子通道的离子选择性(2)离子通道的门控特性(在静息状态下,大多离子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当受到某种刺激时才引起闸门开放。可分为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典型物质:Na,K,Cl,Ca离子
2.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
1)经载体易化扩散(被动转运)特点:①载体与被转运物之间有较高的结构特异性;
②饱和性(转运速度随被转运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③竞争性抑制(有两种结构相似的被转运物时,会使转运受到抑制)。典型物质: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2)原发性主动转运(主动运输)特点:需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且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典型物质:钠泵,钠离子、钾离子的跨膜转运
3)继发性主动转运(主动运输)特点:物质转运的驱动力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且物质也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实例:离子Na-H交换、Na-Ca 交换、葡萄糖和氨基酸在小肠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主动吸收。
(三)入胞和出胞(主动运输)
入胞的囊泡膜是细胞膜形成的,出胞的囊泡膜是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入胞的典型物质:细菌、病毒、蛋白质颗粒、大分子营养物质。出胞的典型物质:神经递质。
3.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各自涉及的膜内外离子流动。
静息电位是胞内K+外流达到平衡而形成的。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1)去极化过程:Na+通道开放→Na+内流,静息电位(-90mV)缓慢去极化至阈电位(-70mV),迅速极化和反极化到达(+30mV);(2)复极化过程:K+ 通道开放→K+外流,膜电位从+30mV迅速恢复到静息电位(-90mV)(3)复极化后:钠泵活动。细胞每产生一次动作电位时膜内钠离子增多;膜外钾离子增多这样就激活了钠泵,泵出钠离子,泵入钾离子。使得钠离子、钾离子浓度与发生动作电位前相同。
4.简述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异同。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①不衰减传导,“全或无”式(无论何种刺激达不到阈电位就不能引起动作电位,达到或超过阈电位强度,它们在同一细胞则引起相同强度的动作电位。);②双向传导。③有不应期。④无总和现象。
局部电位的特征:①非“全或无”式,电位变化呈等级性。(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电
位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大)②在局部作电紧张性扩布——电荷随着离开局部电位的部位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以至完全消失,通常只能传播几毫米。③没有不应期。④有总和现象。——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
第三章血液
1.名词解释:
血细胞比容:在全血中,血细胞所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型(blood group):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2.红细胞生成所需原料:(1)VitB12和叶酸(2)铁(骨髓是生成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机体缺氧时可使肾脏和肝脏合成和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①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②促进血红蛋白合成;③促进网积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
(2)雄激素:①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进红细胞的生成。②作用于肾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活性提高,从而间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4.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凝血过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①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的激活;③纤维蛋白的形成。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内源性凝血途径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区别在于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的过程不同。内源性凝血途径完全由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激活后形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外源性凝血途径除血浆中的因子外,还需要组织因子参与才能形成凝血酶原